退休养老制度

2024-04-18

退休养老制度(共9篇)

篇1:退休养老制度

退休制度影响养老金

退休制度中对于养老金支付影响最大的就是退休年龄了。一般而言,退休年龄往往是各国养老金给付的起始年龄,所以退休年龄的高低对一国的养老保障体制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养老金的支付有着重要意义。退休年龄高,则意味着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相对较短,而缴纳保险费的时间则相对较长,这样保险基金的收入相对增加,支出相对减少,从而对养老金的运营较为有利,使养老保障体制所面临的养老金支付压力较小,存续和运转起来就容易得多。相反,退休年龄低,则意味着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相对较长,缴纳保险费的时间较短,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就会减少,支出增加,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加大,其存续和运转的难度也就随之加大。

退休年龄的调整,关乎养老金支付多寡的问题,关乎如何制定养老金支付的计划。一定时期内,养老保险的收入是一定的,所以养老金支付是影响一国养老保障体制存续和运转的主要因素。在给付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与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和领取时期长短有关。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又受到退休年龄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也就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影响。而领取时间的长短则与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和退休年龄有关。

篇2:退休养老制度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2015年3月10日在“两会”上说,希望今年制定出式延迟退休方案,明年将延迟退休方案报经中央同意后公开征求意见,后年推出延迟退休方案。但从群众舆论看,绝大多数反对延迟退休。人民网关于延迟退休的调查中,93.9%的网友反对“延退”,只有2.4%的人接受。看来延迟退休政策一定是“顶层设计”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官员和专家在解释延长退休政策时总喜欢拿外国说事,张嘴就外国如何如何,可惜他们没有把事实真相告诉公众。下面,笔者就介绍15个国家的真实退休年龄和养老制度。

阅读提示:提出推迟退休年龄,不能只看到少数国家退休年龄比我们高,还要分析人家的退休年龄与寿命和工作年限的关系等因素。我们按中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为18岁计算,到60岁退休要连续工作42年,工作年限占预期寿命的66.1%。日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比我们长4年,同样是60岁退休,日本人只工作38年,工作年限占寿命的45.7%。

外国养老保险制度一般都规定,所有公民只要有工作收入就要交纳社会养老保险,不管是受雇于政府还是私营单位,也不管是为别人打工还是自雇职业者,这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外国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金虽然叫法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养老金并存: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金和补贴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全民统一标准,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是军人还是普通公务员,也不管过去交没交养老保险,交了多少养老保险,到了法定退休年龄,都有资格领取基本养老金,这就保证了所有公民的“老有所养”。

补充养老金:根据个人养老保险的交费情况,对基本养老金进行补充,体现“多交多得”的原则,满足职工的个性化需求。

补贴养老金:如果退休人员赡养的家庭成员多,则根据家庭财产、收入和负担情况,给予补贴,使老年人退休后的家庭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很多,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不少国家规定了几个退休条件,只要符合一个条件就可以退休,法定退休年龄只是名义上的,如果工龄或养老保险交纳到了一定年限,照样可以退休,因此,实际退休年龄会早于法定退休年龄。

1.法国:法定退休年龄60岁,实际退休年龄59.4岁

法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实际平均退休年龄59.4岁,男59.5岁,女59.4岁。法国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1.6岁(联合国数据,下同),养老金支付总额是GDP的12.5%。

在法国,工作满40年就可以领取“全额养老金”,即退休前工资的80%。

另外,法国从1956年开始就实行了没有任何条件和区别的全民基本养老金制度,即所有在法国国土上居住的人(包括外国人),只要到了60岁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2010年,基本养老金标准为单身老人每月709欧元,夫妻老人每月1158欧元。如果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老人去世后的遗产超过39000欧元,则他所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将被追回,如果其继承人不返还这笔养老金,其遗产将被没收。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决定把退休年龄从2012年起延长到60岁零4个月,由此引发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抗议活动。这次法国总统大选,萨科齐败给一个从未在政府担任过要职的“无名小卒”奥朗德,这与他推行推迟退休计划不无关系。奥朗德上台后,立即宣布把退休年龄恢复到60岁,才平息了民怨。

2.德国:法定退休年龄65岁,实际退休年龄62岁

德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实际平均退休年龄62岁,男62.6岁,女61.5岁。德国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0.2岁,养老金支付总额是GDP的10.7%。

德国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疾人保险法案》,工人须交纳养老保险,70岁时可以退休,领取养老年金。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力获得了解放,工人退休后享受的休闲时间也随之延长,从1916年起,德国把退休年龄降到了65岁。

德国也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德国政府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用12年的时间把退休年龄延长一年,一年延长一个月;然后再用6年的时间把退休年龄延长一年,一年延长两个月,到2030年把退休年龄延长到67岁。这同样遭到学者和工会的尖锐批评,认为这不但是变相缩减养老金,也会阻碍年轻人就业,挤压年轻人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德国到2030年能否执行67岁退休的政策还是个未知数。

3.英国:法定退休年龄男65岁,女60岁;实际退休年龄62.6岁

英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5岁,女60岁;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为62.6岁,男63.6岁,女61.7岁。英国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79.8岁,养老金支付总额是GDP的5.4%。

过去,英国法律规定职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自动退休。从2011年4月6日起,给职工更大的选择权,职工到了退休年龄可以继续工作。2011年,到退休年龄继续工作的人有140万,男性占39%,女性占61%,大多是非全日制工,工作时间较短。到退休年龄继续工作的男性老年人主要是农民和出租车司机,女性老年人主要是保洁工、管理员、保姆和售货员。

英国计划在2016年4月到2018年11月期间,把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男女并轨。

和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英国全民享有基本养老金。2012-2013财年,所有英国公民到了退休年龄,都能领到每周107.45英镑的基本养老金,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工人,不管工作年限长短,也不管过去有无工作,为谁工作。

4.希腊:法定退休年龄男65岁,女60岁;实际退休年龄61岁

希腊法定退休年龄男65岁,女60岁;实际平均退休年龄61岁,男61.6岁,女60.5岁。希腊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79.7岁,养老金支付总额是GDP的11.9%。

希腊政府虽然规定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但也同时规定,交满30年的养老保险可自愿退休。

希腊是欧盟国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发放养老金最慷慨的国家,希腊人平均领取的养老金甚至高于他们退休时的工资。对一个有40年工龄、领取平均工资的职工来说,养老金是退休时工资的105%。

5.意大利:法定退休年龄男65岁,女60岁;实际退休年龄60.4岁

意大利法定退休年龄男65岁,女60岁;实际平均退休年龄60.4岁,男61岁,女59.8岁。意大利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1.4岁,养老保险支付总额是GDP的14.1%。

意大利的法定退休年龄也是名义上的,如果职工交纳的养老保险达到一定年限即可退休,所以,很多意大利人未到法定退休年龄就选择退休了。

意大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提高退休年龄上,而是逐步降低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由工资的90%逐步缩减到70%,把全社会养老金的支付总额控制在GDP的15%。

6.西班牙: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实际退休年龄62.1岁

西班牙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实际平均退休年龄62.1岁,男61.8岁,女62.4岁。西班牙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1.3岁,养老金支付总额总额是GDP的8%。

西班牙的65岁退休年龄为全额养老金年龄,即如果65岁退休时工龄满40年,养老金标准为退休前工资的97%。法律允许职工60岁退休,只是领取的养老金标准会相应降低。

2010年,西班牙有875万人领取养老金,平均月养老金906欧元。养老保险金入账800亿欧元,但养老金支付820亿欧元,入不敷出。2011年1月,政府与工会多次谈判,要延迟退休两年。不过,延长退休的法律要到2027年生效。

7.挪威:法定退休年龄为62岁,移居国外丧失领取养老金资格

1988年,挪威工会联合会与雇主联合会谈判,把退休年龄降到66岁,后来继续降到62岁,也就是说,62岁退休就可以领到养老金,62岁的挪威人有80%会选择退休。挪威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1.0岁,养老金支付总额占GDP的4.7%。

另外,所有挪威老年人年满67岁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16岁后在挪威居住满40年可领取全额基本养老金,居住不满40年,则根据居住年限领取一定比例的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挪威议会每年进行调整。

挪威所有种类的养老金不得用于国外支付,即如果移居国外,就丧失了领取养老金的资格。但基本养老金规定,只要每年在挪威生活9个月以上,就可以把这笔养老金用于国外消费。

挪威的养老金实行财产核算制度,对那些退休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配偶没工作,没有财产性收入,赡养的家庭成员多的老人,他们领取的养老金也相应增多,这样做主要是使他们的家庭生活水平不至于与退休前的落差太大。

8.瑞典:法定退休年龄61-70岁,65岁以前退休者占90%

瑞典实行弹性退休制,61岁即可退休,也可工作到70岁退休。根据2008年的统计,在65岁的老年人中,退休人员占90%,这说明,人们对延迟退休的意愿不大。瑞典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1.3岁,养老金支付总额占GDP的7.2%。

9.加拿大: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

加拿大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1.0岁,养老金支付总额是GDP的4.2%。

如果60岁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人继续工作,在60-65岁之间必须继续交纳养老保险,在65-70岁之间可自愿选择是否交纳。

在加拿大国土上居住满10年的65岁老人都可以按月领到基本养老金,根据2004年6月的标准,基本养老金为每月466.63加元。

加拿大法律规定,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任何改变,包括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比例、养老基金的管理,都要经过三分之二省份并且代表三分之二加拿大人口的同意。所以,加拿大养老保险制度非常稳定,根据现在的法律,未来75年保持不变。

10.日本: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社保交满25年即可退休

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3.2岁,养老金支付总额是GDP的9.8%。

日本退休年龄也比较灵活,交满25年的养老保险就可以退休。低收入群体可以申请免交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局根据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免除,或免除多少。

2010财年,对交满40年养老保险的人来说,一年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为792100日元。根据日本养老金管理局的报告,2008年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老年居民户养老金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8%,有61.2%的老年居民户养老金是唯一的收入。

11.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龄62岁,可工作到65岁

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2岁,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0.7岁。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新加坡也曾考虑延迟退休,但遭到民众的普遍反对。为此,新加坡取消了提高退休年龄的计划,改为允许雇主雇用62岁的退休人员,但超过65岁不得雇用。但这要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这样就保持了养老金制度的稳定,同时,对那些认为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继续干几年的退休人员来说,也可以继续工作,为家庭增加些收入。

12.马来西亚:法定退休年龄55岁,50岁可退休

马来西亚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但职工到50岁就可以退休,只是领取的养老金要少些。马来西亚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74.7岁。

根据马来西亚2012年6月14日《太阳报》的报道,政府提出了《2012最低退休年龄法案》,该法案尚未被议会通过。法案把退休年龄由目前的55岁提高到60岁,并规定,解雇不到退休年龄的雇员违法,将面临1万马来西亚元(约合2万人民币元)的罚款。

13.澳大利亚:法定退休年龄男65岁,女63.5岁;养老金自愿申请

澳大利亚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5岁,女职工63.5岁。澳大利亚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81.9岁,养老金支付总额占GDP的3.3%。

澳大利亚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多数国家不同,按资产核算法发放养老金,职工无需自己交纳养老保险,养老金只发给穷人。职工退休后,如果认为自己生活有困难,可向人类服务局申请养老金。人类服务局会对养老金申请者的资产和收入情况进行核查,如果总资产少于规定的标准,且没有其他足够的收入维持体面的生活,才发给养老金。

14.智利:法定退休年龄男55-65岁,女50-60岁

在智利,只要交满20年的养老保险,男职工到65岁,女职工到60岁,就可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智利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为78.8岁,养老金支付总额占GDP的5.2%。

智利规定的退休年龄是名义退休年龄,对符合某些条件的职工,可以提前退休,通常每工作5年可以提前1-2年退休,但最多不超过10年。也就是说,男55岁、女50岁就可以退休。

对无工作或因各种原因不能领取养老金的智利人,政府发放基本养老金。所有智利人只要年满65岁,在智利生活20年以上,没有任何其他养老保险或收入,就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

15.阿根廷: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5岁,女60岁

阿根廷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5岁,女60岁。阿根廷201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75.7岁。

篇3:退休养老制度

我国的退休制度最早源于50至60年代, 完善于70年代既「1978」104号文件。几十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格局巨大变化的发生, 尤其近年来经济体制转轨中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 退休制度调整的难度在不断加大。退休政策的改革滞后于社会保障改革进程, 对未来社会保障计划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非常严峻的制约。而社会保障改革设计、退休政策调整中, 都更多的关注通过提前退休解决经济转型中的失业和职工下岗问题, 而忽视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 来缓解日趋严重的失业风险。提前退休成为政策调整的一项重要工具, 这不仅会直接加剧养老保险的资金供求矛盾, 而且会对养老保险的长期协调发展带来十分有害的。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下退休政策改革的特点

1、以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就业模式和就业压力为改革的根本着眼点。

近几年我国政府陆续出台政策导向扬长避短地推进中国式发展模式和就业模式, 例如鼓励毕业生创业, 甚至国考的首要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 更如大学生下乡当村官, 三支一扶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2、从实际情况出发, 区别对待, 以人为本。

鉴于男女差异在进行改革时也考虑男女退休年龄的偏差, 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年满60周岁, 女性干部年满55周岁, 女性工人年满50岁。

3、改革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相匹配。

并不是每个领域都是适合引进弹性退休, 对有工作能力, 又希望能继续工作的一部分人, 应放宽退休年龄限制。有关部门在1983年下发了两个文件, 分别对高级专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退休年龄做出额外规定:确因工作需要, 本人愿意继续工作且经相关部门批准的高级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可延长一至五年退休。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下退休政策改革的发展趋势

1、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日趋严峻, 为缓解日趋失调的生产性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将是我国家退休政策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提高退休年龄可增大养老保险计划的资金投入, 相对减轻养老保险计划的过旺需求。

2、实行弹性退休政策。

经在70、80年代欧洲国家的推行, 弹性退休政策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应付人口老龄化、调整劳动力市场结构的重要政策主张。一方面可以减轻劳动力市场供求压力, 缓解尖锐的失业问题, 协调老年劳动者与青年劳动者的关系。另一方面, 通过逐步退休或部分退休的方式, 有助于劳动者理更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与体现收入保障。

3、抑制提前退休, 鼓励延期退休。

养老金压力越来越大, 适当提高退休年龄, 延期退休, 一方面可以增加养老金积累, 另一方面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另外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退休年龄都在60到65之间, 高于我国的退休年龄, 因此从我国的长期发展来看, 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 是和世界接轨的必然。

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下退休政策改革的影响

1、可以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解决分配不公。分配制

度差距过大, 养老金双轨制不公问题使贫富悬殊过大, 使社会矛盾突出甚至激化, 严重阻碍和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工资政策的调整, 缩小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 解决企业分配制度的过度自主化、无政府状态化状况, 取缔和抑制高管高工资化。国家减免工资过低企业的税收, 提高工资过低企业职工的收入, 使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收入差距尽可能的缩小, 可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

2、可以逐渐填补养老金缺口, 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发展,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潜在财务危机, 法定退休年龄的延长, 劳动者退休期限的缩短, 就业期限即可相对延长, 从而抑制急剧上升的养老保险费用支出;依据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 通过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每延后一年退休, 参保人就多交一年的养老金, 同时推迟一年领养老金, 研究表明若提高退休年龄五年退休金支出可以减少一半, 这样可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

3、可以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同时缓解在下世纪中期日趋失调的生产性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

现阶段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包揽过多, 保险基金不堪重负, 缴费多者与缴费少者在享受退休待遇时差别不大, 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和责任淡薄, 缺乏激励约束机制。职工在职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多少与其退休时的待遇应是相对应的, 这样才有激励约束作用。

五、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下退休政策改革完善的对策

1、要推行标本兼治的退休政策改革策略。

按照现行发展模式,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巨大压力、失业压力同养老保险及退休制度构建的内在冲突, 难以轻易克服, 提前退休将会是一种长期困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主张, 在具体实施中难免同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相抵触, 其效果尚不能过分乐观。因而, 应当拓宽视野, 力求在养老保险和退休政策之外寻求综合配套的改革思路, 尤其是联系发展模式、就业模式的改革进行更为广泛深刻的调整。

2、逐步完善和调整我国的退休政策。

鉴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内在制约、养老保险的制度构建现状、劳动力市场供求近期及中长期的矛盾, 在我国退休政策的改革调整问题上, 基本思路应立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和退休政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势, 不囿于国外既有的经验, 拓宽思路, 从发展模式、就业模式和退休模式转变上着手, 充分考虑体现我国基本国情、体现国民心理和文化特征, 注重和完善家庭保障的新的退休制度, 逐步突破欧美国家现存退休模式, 真正实现我国退休领域的制度创新。

3、退休政策改革应同我国就业政策调整相配套。

退休政策调整的一个基本的制度依托和政策依托, 应把握中国式发展模式的内在轨迹, 花大力气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同时, 逐步调整现行就业政策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 来强调以就业为中心的政策导向, 实施高收入和低就业的就业模式, 如逐步实施每户2/3人工作的就业模式, 来调整就业结构及其分布, 以便从根本上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缓解失业压力, 保证社会稳定。

摘要:在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下退休政策改革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以及退休政策改革影响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退休政策改革完善的对策。

篇4:构建公平、可持续的退休养老制度

近年来,大家都觉得现行的那一套要改,但退休养老问题背后的利益分配格局、乃至更重要的权力-责任格局使得在如何改的问题上争议很大。

简单地讲,强调财政困难的人倾向于少动体制,只想以“强制推迟退休”“增加缴费”的办法增加现行体制的可持续性;而强调体制弊病的人则更重视“养老并轨”改革,主张在制度公平化的基础上才能合理地讨论财政收支。可能正是因为问题重大而争议突出,所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全面深化改革“60条”中关于退休-养老问题的第45条就似乎比别的条目显得模糊。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笼统目标下,它一方面回避了“养老并轨”的提法,只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说法对弱化特权和等级的方向作了某种暗示,另一方面在强制延迟退休问题上没有明确规定,只说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而在缴费问题上,它既说要“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也说要“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这些提法审慎而且富于想象空间。

强调国际性的养老福利困境和延迟退休趋势是现在一些人的论证重点。世界上推迟退休年龄是个大趋势,而且世界上已经运转的养老制度出现支付困境也是一个前车之鉴。但无论任何体制下,权责对应的大道理应该是通用的。总的来讲权大理当责也大,权无限则责无限,卸责必须先限权。

如果具体就经济上讲,我们政府经济垄断、经济控制的权力非常大。甚至在一段时间,政府不仅下个红头文件就可以征税,有的地方连红头文件都没有就可以收“费”,而在税外,更有政府垄断土地资源而形成的“土地财政”。 两者之外,我们更有强大的垄断性资源性国有经济。在拥有这么多资源的情况下,如果强调政府的责任尽量小,拿权力无限的政府承担的责任去跟有限政府承担的有限责任相比,显然不合理。

迄今已实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改变了家庭养老传统。这么搞了以后,现在假如说政府开始不管养老了,或者是要开始逐渐推卸养老责任了,这不是负责任的态度。

《决定》第60条提出要放松强制性独生子女政策,允许“单独二胎”,是个重要进步。若能进一步把养老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挂钩考虑,就更好了。

另外是个人账户欠账问题,《决定》第45条指出我们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早在十几年前人们就提出了个人账户“空转”和挪用问题。在实行缴费养老的改革以前,国家长期发的是吃饭工资,养老积累都扣在国家手里了。

当年国企改革时,就有人建议把一部分国有资产划拨作为社保基金以充实个人账户,这个主张未被采纳,留下了今天的“空账”问题。而今天相对合理的收入产生的缴费,在很多情况下又被挪用去填补过去的欠账和现收现付的不足,使得这些个人账户也出现“空转”。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依靠“强制延退”来解决。如今《决定》又一次提出了国企改革问题,也许,当年关于以部分国有资产归还欠账的意见是值得考虑的。

最后,养老收支和一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政一样都应该建立在财政公开、预算民主的基础上,而且在近代各国历史上,收支困境倒逼财政民主是一个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当政府说钱不够花的时候,社会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先要“盘点查账”,而不是反过来担心“查账”影响政府花钱。财政公开、预算民主这一基础性的改革,业已刻不容缓。

篇5:退休养老制度

任何社会政策制定都是出于“好意”,但另一方面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

生,即政策能够产生人们不曾预料到的“负外部性“。

1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正面影响

延长退休年龄所产的正外部性的核心是有利于养老金平衡。养老基金平衡可以稳定养老保险制度,最终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图:

宏观经济:1.延长退休年龄减少对国民财富的消费,让更多的财富变成生产再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2.如果退休年龄过低则基金积累就少,为维持基金平衡则缴费率会提高,那么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竞争力就会下降。

微观经济:1.从基金积累的角度说,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也延长了基金运营时间,有利予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2.当延长退休年龄后,劳动力的成本在降低,雇主选择劳动力替代资本,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得到扩大。3.如果延长退休年龄使其工作所得的积累增加,储蓄增多,伴随着储蓄的增多和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用于商业保险的支出也会增加,最终保障人们退休后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负面影响

1.有学者认为,现在应该优先考虑就业的问题,并假设现有的人能够从社会上得到工作岗位,就能创造财富,创造了财富就不是花养老金,而是创造了价值,给未来提供了养老金,也减少了现在养 老金的开支。

2.与我国的传统观念“老有所养”相冲突。而推迟数年领取退休金则意味着这样的日子可能推迟到来。

3.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健康方面的损害。尤其对于在职时收入低,退休后预期寿命短的劳动者是不公正的。

4.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贪污。

如果监管不严,可能成为贪污、非法挪用的目标,与延长退休年龄积

累养老金的目的背道而驰。

篇6:退休养老制度

老金上调

在今年两会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话题毫无意外地成为关注焦点。从扶贫脱贫到公共服务建设,从医保制度到发展教育,代表委员对此纷纷发表观点,认为民生是为政之要,民生要优先得到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民生财政暖人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这意味着从2005年开始,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将实现“十三连涨”。

2016年,我国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同步调整,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1亿多退休人员因此受益。

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也提出,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稳步推动基本养老金保险制度改革,提高覆盖面。

养老金的科学管理和保值增值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到2016年底,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已正式启动。首批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约的有7个省份,资金规模达到了3600亿元,资金划拨也在陆续到位中。

他强调,养老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最主要考虑的还是基金的安全。“我们要加大风险管控,同时也要确保基金收益,所以要给予政策支持。”

从民生清单读懂百姓实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这是政府依法保障退休人员养老权益、让广大退休人员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惠民之举,也是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的重要方面。

从2005年到2016年,国务院已经连续12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2016年人均基本养老金比2004年增长了两倍多。

今年再次上调养老金,退休老人们将迎来13连涨。13连涨怎么涨?今后还会不会继续涨?金维刚介绍说,根据中央提出的关于建立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的精神,在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方面,主要依据物价上涨情况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同时综合考虑职工基

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和财政收支等相关因素,统筹兼顾,在此基础上确定养老金增长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和职工工资收入的不断增长,今后还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篇7:退休养老信托(精)

一、退休金交付信托的概念

由委托人(即客户)和受托人(即信托机构)签订信托合同,委托人将资金转入受托人的信托账户,由信托机构依照约定的方式替客户管理运用,同时信托合同已明确约定信托资金为未来支付受益人(客户或其配偶)的退休生活费用,只要是信托合同持续期间,信托机构就会依照信托合同执行受益分配,让信托财产完全依照委托人的意愿妥善处理,以达成退休生活无后顾之忧的目标。

二、退休金交付信托的目的

受托人(信托机构)妥善管理运用委托人所交付的信托财产,作为受益人退休及养老之用,以确保其老年生活保障。因此,信托机构推出的退休金信托最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让退休者都能过着安心、有尊严的晚年生活。目前信托机构在这方面的业务,主要是帮委托人规划在有生之年筹措足够的退休金,再者根据个别期望的退休生活、经济条件、收入待遇和家庭负担,以及预期达到的投资报酬率、通货膨胀率加以估算后为客户做资产累积、保值、有效摊销与移转的信托理财计划。

三、退休金交付信托的优点

委托人对信托合同及退休金具有绝对的操控权,即使是其子女,对信托契约皆无修改权利,可避免被旁人利用或子孙不当挪用。

信托财产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可免受债权人追索,保障老年经济生活。即所信托的资产不仅不会受委托人本身债务所影响,也不会因为受托机构出现不良财务状况时,而遭受损失。

排除或减轻民法中的有关规定及限制,委托人可经由信托契约在生前就有效的移转财产,将资产明确规划分配,可避免日后争产纠纷,也可以免去法定继承人的干预。

可结合安养机构,以信托财产定期给付安养机构费用,委托人无需担忧信托财产不当流用,另外还可预先指定信托管理人(可为亲朋或律师),在委托人若发生重病或急需看护时,由信托管理人对受托人下指示,动用信托财产支应,确保信托目的达成。

由专业的信托机构管理信托财产,受监管部门严格的监督,信托资产运用过程全部透明。

四、选择退休养老信托应注意的事项

1、选择财务健全、内控制度严谨、具备丰富的财产管理规划经验与能力,并具公信力的金融信托机构。

2、了解自己的投资价值观和风险承受力,寻找符合自己需求的投资运用标的的合同内容,且投资标的最好较为弹性,才能有较佳的风险保障。

3、考虑未来资金需要动用的期限,对照受托单位所规划出的退休养老金支付方式,是否符合本人生活所需,一般分为定期与不定期给付,定期给付可分每年、每季或每月,而不定期则适合当预知在特定时间有大笔费用需支出所用,并需约定给付金额。

4、若拥有较庞大的财产者,应请信托机构的专业人员量身订做,一般信托机构所推出的制式退休养老信托合同则较不适合。

篇8:退休养老制度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原因

国际上把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 或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 的国家和地区定性为“老龄化社会”,又称为“银发浪潮”( 见表1) 。老龄化社会在这里不仅强调了老年的个体数量,更强调了老年群体的比例。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两个明显特点是人口数量大和增长速度快。早在2000 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就显示,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达1. 78 亿,占全国人口的13. 26% ,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上升了2. 93 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口抚养比上升; 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2010 年我国15—59 岁的劳动人口增长达到峰值,人口在此后出现负增长,即所谓的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使得劳动力数量从以前的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这也是近几年来,一些外国大型企业开始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

我国形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医疗水平不断改善,使得人类在健康长寿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二是由于20 世纪50 年代,我国特殊的人口政策直接导致了生育高峰,这不仅带来了人口红利,同时随着这代人开始退出劳动市场,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加大了我国老龄化程度; 三是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较低的生育率,直接导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底层急剧萎缩。这些原因都导致我国只用了18 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近60 年才能完成的老龄化过程。

二、我国现行退休制度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即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60 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 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 周岁,女年满45 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 周岁。该退休年龄规定自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未作实质性调整。

三、现行退休制度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制约

( 一) 退休年龄低

我国一直沿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退休制度,而那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为44. 6 岁,2014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 83 岁,人口预期寿命虽发生了变化,但基本退休制度一直没有变,较低的退休年龄与延长的人均寿命间的矛盾必然会加剧养老保险费用的负担程度。

从赡养率角度来说,中国老年人口赡养率在退休年龄不同时是不一样的。赡养率为按现行的退休制度,制度内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与制度内交纳养老保险费的人数之比。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样,也拥有众多的老年人口。截至2014 年,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达20940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 3% ;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达1381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0. 1% ,其中60 - 64 岁的老年人有7124 万,占比为5. 2% 。2014 年我国赡养率已经达到了1: 3,养老保险征缴收入为2. 11 万亿元,小于支出的2. 33万亿元。如果将61—65 岁的劳动者加入缴纳保险金,而不是领取养老金的行列,那么这些人在工作期间就会多缴纳200 亿,少领取900 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从自我负担率角度来说,低龄退休严重加大了职工自我负担率。通常把退休年数与工作年数之比称为自我负担率,用公式表示为: λ = m/n,其中m为退休年数,即劳动者从退休到死亡之间的存活年数; n为工作年数,即劳动者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之间的年数。由于就业年龄和死亡年龄无法更改,因此自我负担率主要由退休年龄来调整。随着我国教育年龄的延长,人们开始就业的年龄普遍延后,而退休年龄却一直维持原状。在现有标准年龄升学、退休的情况下,本科毕业生平均年龄22 岁,工作年限为38 年; 研究生毕业年龄为25 岁,工作年限为35年; 博士生毕业年龄为28 岁,工作年限为32 年。教育以及退休制度导致受教育年限越短,工作年限越长; 受教育年限越长,工作年限越短。这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由于工作年数在缩小,而从退休到死亡之间的存活年数在增加,自我负担率加大。如果延长退休年龄,那么工作年数就会增加,使得自我负担率减小。

( 二) 男女不同步退休

我国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 周岁,女干部55 周岁,女工人为50 周岁,女职工比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早10 年,这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截至2014 年,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4. 83 岁,其中,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2. 83 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7. 37 岁,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高出4. 54 岁,这也就意味着在同年龄退休的情况下女性平均都要比男性多领取4. 54 年的养老金。我国2005 年颁布的国发[2005]38 号文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较1997 年颁布的国发[1997]2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有许多变动。其中,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积累为统筹账户为职工工资的20% ,个人账户为职工缴费工资的8% ,企业不再划入; 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基数统筹账户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 基本养老保险金计发的比例统筹账户为缴费年限乘以1% ,个人账户为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目前为止,仍在执行2005 年的文件政策。

从领取养老金角度来说,较低的退休年龄和较高的预期寿命,使得与男性同时进入工作岗位的女性领取的养老金远低于男性,这种状况不利于公平竞争,挫伤了女性参与者的积极性。

从统筹账户角度来说,女性较早退休,加大了老年人赡养比例,同时提早加大了统筹账户的支出压力。对于在职职工,尤其是对于同为工人类型的职工来说,50 岁的男性工人需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而女性工人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同样也会引起男职工心理上的不平衡,间接挫伤了男性职工的积极性。

从替代率角度来说,较低的替代率会降低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假设男女都是22 岁进入工作岗位,根据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基数与比例,男性退休职工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为38% ,女工人和女干部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为28% 和33% ,这样,女工人和女干部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男职工的73. 7% 和86. 8% ,统筹账户中的养老金在心理上无法满足男女平等的保障程度。

从个人账户角度来说,女性较男性最早退休5—10年,同时预期寿命高,女性的计发月数高出男性114—174个月,而女性的储存额相对于男性来说少缴纳5—10 年。根据个人账户的计发比例,个人帐户养老金的给付数额与领取时间呈反比关系,与缴费年限成正比,即领取时间越长,缴费年限越短,则养老金的给付就越少。这必然使女职工的个人帐户的养老金远远低于男职工。

( 三) 退休年龄缺乏弹性

我国目前的退休制度是“一刀切”形式,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都实行男职工60 周岁,女职工50 周岁,女干部55 周岁的退休制度,退休年龄缺乏弹性。很多知识分子读完硕士、博士已年近30 岁,在现行的强制退休制度下,他们的工作年限很短,只有25—30 年。然而,这一群体一般从事知识、资本密集的脑力劳动工作,这些行业属于“老壮型”,工作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随着年龄及工作时长的增加而增长。当他们达到积累最为丰富、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常常已接近退休年龄,此时这些人才要么被其他单位高薪挖走要么被原单位高薪返聘。据统计,2013年50 岁或更早退休的人中有接近49% 的人并没有离开劳动市场,而是在继续从事全职或非全职工作。但是从60 岁开始,不管他们工作与否、工资高低,都不再缴纳养老金,而是领取养老金。

这种现象阻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例如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假设他真正离开劳动力市场为71 岁( 男性实际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年龄为61.7-71.5岁,医生为高级人才),而60岁开始便领取养老保险金,其后近11年在不缴纳养老保险金情况下同时享受着该职位应有的待遇。那么如果一个年轻人进入这个岗位,就会增加11年的养老保险金。因此缺乏弹性的退休制度,会减少统筹账户中养老保险的收入,从而增加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压力。

( 四) 提前退休

我国目前的提前退休现象,可分为合法的提前退休和违规的提前退休两种。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无论是否合法提前退休都意味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在职职工人数的减少以及领取基本养老险基金人数的增加。与此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在大幅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大幅增加,造成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支付危机,阻碍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良性运转。

违规提前退休的原因之一是养老保险金的激励。对于职工自身而言,提前退休不仅可以获得更多退休后的时间,还可以领取养老金,有一技之长的,还可以再寻找一份工作; 对于企业而言,为职工办理了提前退休,不仅可以减少一部分工资开支,还可以减少一部为职工缴纳的保险费用;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违规提前退休行为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违规提前退休一方面使缴纳养老保险的在职员工减少,缴纳年限也随之减少; 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增多,领取年限随之增大。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的赡养率上升,而违规提前退休的出现,进一步增大了老年人口的赡养率,使得在职职工的养老负担加大。同时,违规提前退休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严肃性和持续性,给基本养老保险的持续性带来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彭浩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行为的激励程度研究[J].统计研究,2012(9):31-36.

[2]钱锡红,申曙光.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保险研究,2013(3):110-119.

[3]邸达,宋凤轩.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5-128.

篇9:退休养老制度

关键词:养老保险;退休决策;养老金财富;内生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6-0103-11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6.01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已通过相关法令提高退休年龄,比如德国1999年提出2017年前将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到65岁;2002年,英国也提出在2010-2020年间逐步使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到65岁[1],2013年进一步提出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8岁,40年代末推迟至69岁[2];荷兰政府2012年宣布从2013年起,逐步提高退休年龄,2019年达到66岁,2023年调整为67岁2012年5月,荷兰政府决定自2013年起,逐步提高退休年龄。2013-2014年每年推迟1个月,2015年开始每年推迟2个月,直到2019年退休年龄达到66岁,2023年推迟到67岁。网址:http://www.loc.gov/lawweb/servlet/lloc_news?disp3_l205403160_text。研究表明,在OECD 34个国家中,有17个国家将男性退休年龄确定为65岁,14个国家将女性也确定在65岁。不过,67岁将成为今后最为主要的退休年龄,2012年前,OECD国家中已有13个国家决定将男性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到67岁,而冰岛和挪威的退休年龄已经达到67岁[3]。美国根据不同年代出生人群的预期寿命动态调整退休年龄, 1937年前出生人群的退休年龄为65岁,之后大约每晚两年出生的人群其退休年龄推遲2个月,1960年后出生人群的退休年龄为67岁[4]。概括而言,欧美国家推迟退休年龄的动因主要有三个: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压力、大龄劳动者(older workers)主要指55岁以上的劳动力。劳动参与率下降。

推迟退休年龄在中国也是一个热点话题。尤其是2008年10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前所长何平在第三届中国劳动论坛上提出“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之后,推迟退休年龄问题在网络媒体上迅速发酵,学者、网民和政府官员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13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新闻客户端,对25311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对延迟退休持什么态度”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向楠.万人民调:94.5%受访者反对推迟退休年龄[N].中国青年报,2013-08-29(7)。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网络调查还有数次,结果均显示大多数网民反对推迟退休年龄。具体参见:韩克庆.延迟退休年龄之争——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J].社会学研究,2014(5):120-139。。与网民趋于一致反对推迟退休年龄相比,学者的观点存在分化。支持延迟退休的学者认为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问题严重,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面临严重挑战,推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5-8];此外,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和受教育年限增加,人力资本峰值推后,延迟退休可以更大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9-10]。而反对者也旗帜鲜明,认为延迟退休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就业和养老之间的两难境地[11-12];不同群体的预期寿命存在差异,如果强制性推迟退休年龄,会导致不同群体间养老权益的逆向分配[13-14];退休年龄实际上是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理念综合确定的[15],而不应盲目地与国际接轨。此外,反对者还驳斥了推迟退休年龄以弥补养老金缺口的观点,认为缺口应由政府承担,这本来就是政府的责任[16]。实际上,即便是支持推迟退休年龄的郑功成教授也不赞同将延迟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收支挂钩的观点,不主张以“多缴少支”来损害参保人的利益,而是主张对迟延退休者应当有利益上的补偿郑功成教授2013年9月24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认为:考虑到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与受教育年限逐渐延长的客观事实,以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逐步延迟退休年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它又不是一个可以即时推进、急剧调整的事项,而是特别需要慎重考量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从上述评论可以看出,关于延迟退休年龄各方并未达成广泛共识。理论上说,作为一项影响公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应在各利益相关方平等表达各自观点和利益诉求基础上,寻求广泛的社会共识,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因为,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会影响并决定着福利资源的分配[17],包括不同群体之间、代际之间的资源分配。不仅如此,退休年龄政策还会影响个人在工作和闲暇这一对稀缺资源间的配置。本质上,个人的退休决策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个人最大化效用的过程,实质是在工作和闲暇之间做出二选一的决策,而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个人未来的收入水平、健康状况、预期寿命等因素的不确定[18]。因此,退休年龄政策一方面要考虑集体理性,同时又要兼顾个体理性,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这就要求在退休年龄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组合要满足“激励相容性约束”条件机制设计理论的开创者赫尔维茨提出了“激励相容”的概念,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即使个人按照自利动机做出利己主义行为选择,通过机制设计可以使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制度设计者的目标也同时实现。本文中,“激励相容约束”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通过养老金制度参数的调整,发挥养老金制度对个人退休决策的内生激励作用,使个人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做出的退休决策与政策制定者的目标同时实现。,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体而言,退休政策要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内在的激励机制设计,影响个人退休决策行为,并通过赋予个人较为灵活的退休决策权,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兼顾。

nlc202309041845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2015年“两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推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政策,并预计将于2017年推出延迟退休方案。实际上,推迟退休年龄的一个重要诱因在于我国实际退休年龄偏低,据统计,我国8000多万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职工平均退休年龄为54岁尚滢.尹蔚民:延迟退休预告推出至少5年以后实施[EB/OL].[ 2015-03-10]. http://news.china.com.cn/2015lianghui/2015-03/10/content_35009014.htm。因此,本研究将引入养老金财富的概念,通过对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对个人退休决策影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进一步调整养老保险制度参数的政策建议。

二、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模型

1.理论分析

个人退休决策是在考量各种影响因素基础上的综合决策。德国学者博约什-苏潘(BrschSupan)引入选择价值概念(option value),分析了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因素,他认为某一年龄退休的选择价值由如下因素决定:与退休年龄相关的养老金水平、个人过去或未来收入水平、闲暇的边际效用、生存概率、贴现率等[19]。如果个人推迟退休的选择价值变小或者下降,个人就会选择离开劳动力市场并开始领取养老金[20]。选择价值体现了个人退休决策的机会成本。通过调整养老金制度相关参数,优化制度内在的激励机制,可以对个人退休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养老金制度对个人退休决策的激励可以分解为两个效应[21]:价格效应(price effect)和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前者是指如果改变养老金制度参数,降低个人提前退休的养老金替代率,就增大了个人的闲暇成本,因此,价格效应也被称为闲暇的价格;反过来,如果养老金待遇水平过高,可以满足退休后的支出需求,那么个人就倾向于提前退休。而替代效应是指如果个人推迟退休不仅不能带来养老金财富的增加,反而会减少,即净养老金财富为负,这实际上是向个人征收的隐性税收[2223],那么个人会选择提前退休。因此,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是通过待遇替代率和净养老金财富两个因素实现的。有研究表明,如果养老金替代率非常低,即便凈养老金财富为负,个人由于养老金无法支付退休后生活支出需要,仍然会选择继续工作[24]。

为了进一步分析养老金制度对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将对不同年龄退休时的养老金财富水平进行模拟,动态地反映退休年龄与养老金财富之间的关系,进而为优化养老金制度提供依据。所谓养老金财富(Pension Wealth)是个人在退休期间领取的养老金收入的现值。之所以分析养老金财富,一方面该指标在反映养老保险制度的慷慨性上比待遇替代率指标有更广泛的价值[25],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个人不同年龄退休时的养老金财富,也间接考虑了隐性税收问题。

2.养老金制度参数设计与养老金财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质上,个人退休决策具有异质性偏好。哈奈尔(Hanel)和瑞范恩(Riphahn)的研究表明,个人的出生年代、教育、产业部门等都会影响个人的退休偏好;恩科尔(Schirle) 的研究发现教育程度、配偶的劳动参与情况、子女现状等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退休选择。参见:Daniel van Vuuren. Flexible retirement[R]. CPB Discussion Paper,No.174, 2011。 ,一个理性的个人一定会选择养老金财富现值最大的时刻退休。养老金制度参数设定直接影响不同退休年龄时个人的养老金财富规模。因此,如果政策目标是提高55岁以上大龄劳动者的劳动参与率,可以通过调整影响养老金财富规模的相关参数,改变不同退休年龄时的养老金财富规模,发挥养老金制度对个人退休决策的内生激励作用。通过养老金制度内生激励机制设计,使个人实现养老金财富最大化时的退休年龄与政策目标趋于一致,进而达成“激励相容约束”的均衡状态。影响个人养老金财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预期寿命。对于大龄劳动者而言,如果预期未来健康状况较好,预期寿命较长,则个人更倾向于留在劳动力市场,推迟退休年龄,反之,则倾向于更早离开劳动力市场。对于个人而言,如果选择完全退休,离开劳动力市场,意味着自己的正式社会联系(social contact)中断,而每个个体都是“社会人”,都有参与社会网络的动机。有研究表明,在出台了大龄老年人部分退休制度(partial/gradual retirement)

因非全时工作(part-time work)与部分退休前工作的异同,将其分为gradual retirement和partial retirement两类,前者是指非全时工作与部分退休之前的工作单位一致,而后者是重新与新的雇主签订非全时工作合同。在欧洲国家,采取前一种模式的比较普遍,但在美国较多地采取后一种模式。的国家,之所以在达到最早领取退休金年龄之后,仍然选择继续工作领取部分养老金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维持社会联系。比如,对比利时选择部分退休人员的原因调查显示,23.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工作中社会关系的重要性”[26]。

第二,待遇积累率(accrual rate)。在DB型养老金制度安排中,个人退休待遇取决于个人缴费年限和计算待遇的参考工资(reference wage)水平。目前,我国在整个权益积累期的待遇积累率为1%,即每工作1年积累1%的养老权益。理论上说,如果待遇积累率高于精算中性积累率,那么延迟退休对个人更有利养老金制度符合精算中性,则各个退休年龄的养老金财富是一样的。如果制度的待遇积累率高于满足精算中性条件下的积累率,则会带来个人养老财富的增加,此时,延迟退休对个人有利。关于精算中性的概念,国外学者做了非常丰富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根据此理论对我国养老金制度进行了相关研究。详见:刘万. 延迟退休一定有损退休利益吗?——基于对城镇职工不同退休年龄养老金财富的考察[J].经济评论,2013(4):27-36。。但是,如果养老金待遇积累率过高,个人可以通过较短的时间积累较高的养老权益,满足养老需求,也存在提早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可能。因此,科学合理的待遇积累率设定对个人退休决策有重要影响。

nlc202309041845

第三,贴现率。在养老金现值计算中,贴现率大小實际上反映了养老金受益人对货币当期和远期价值的偏好。如果贴现率高,意味着个人更倾向于获得货币的当期价值,因此,会降低未来养老金收益的现值,此时养老金财富降低;反之,则养老金财富较高。养老金财富现值水平直接影响个人的退休决策。

第四,工资增长率、养老金待遇调整率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投资回报率。个人退休决策是在工作和闲暇之间的选择。不考虑其他非经济因素,如果个人工资增长率高,意味着个人放弃工作领取退休金的机会成本增加,个人更倾向于做出推迟退休的决策

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变化,闲暇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收入越高,闲暇的价格越昂贵,个人更倾向于工作。但如果收入水平达到某一临界点,闲暇的边际效用水平提高,当高于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时,即便收入水平提高,个人也会选择闲暇。不过,对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其收入水平远低于临界点,因此,如果收入水平增加会增加其工作的激励。;如果养老金待遇调整率较高,且远高于延迟退休的养老权益增长,则个人更倾向于离开劳动力市场而选择退休;如果在职期间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投资回报率较高时,意味着在职缴费将积累更多的养老金财富,激励个人做出推迟退休的决策。

3.养老金财富模型

我国现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依据的是2005年通过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三、不同退休年龄时的养老金财富与最佳退休年龄:基于不同情境的敏感性分析

前面给出了养老金财富现值的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养老金财富的影响,以及对个人退休决策的作用机理。本部分将通过对不同情境下不同退休年龄时养老金财富的模拟,找出个人最佳退休年龄的分布,进而为优化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决策的激励提供参考。

1.基准情况下的个人最佳退休年龄分析

本文分析的是典型个体的养老金财富情况,因此假定其死亡年龄为平均预期寿命。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因此,本文假定男性的死亡年龄为73岁,女性为78岁在分析中,男性和女性的区别仅在于预期寿命的差异。因此,计算结果除了用于分析性别差异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外,还可以用该数据分析不同预期寿命对个人退休行为的影响。。

为了计算方便,本文假定劳动者参保年龄为30岁

之所以将参保年龄设定为30岁,是为了计算方便。研究显示,我国企业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4岁,而男性平均参保年龄为23.4岁,女性为24.87岁,平均参保年限为30年。如果将法定退休年龄设定为60岁,在参保30年而未中段缴费的情况下,参保年龄设定在30岁有一定合理性。,在退休之前从未中断缴费,并且第一年参保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为30000元/年。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4)》数据,2013年我国全社会城镇就业人口平均工资为51483元。但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平均工资并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一个代表性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情况。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相关调查,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为30000元,平均数为53023元,2010年,超过平均工资的城镇居民仅为25%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建议使用中位数指标度量城乡居民收入[EB/OL]. [2013-03-19]. http://www.npopss-cn.gov.cn/n/2013/0319/c234500-20840425.html。相较之,中位数更能反映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

本文将职工工资增长率设定为8%。据统计,2001-2013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为14.1%。但一方面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增长的差距较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年均增长将维持在7%-8%左右,甚至某些年份会低于7%。考虑到我国财富分配将向劳动者倾斜的政策因素,将职工工资增长率设定为8%比较接近实际情况。

养老金待遇调整率也是影响养老金财富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企业职工平均养老金水平偏低,为了让企业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国已经连续10年11次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每次平均增长幅度为10%。因此,本文将基准情况下养老金待遇调整率设定为10%。

我国养老基金只能用于购买国债或银行存款,投资回报率偏低。据统计, 2003年以来,养老保险基金名义收益率为2.18%,而同期加权通货膨胀率为2.2%,养老保险基金实际是在贬值缩水[27]。因此,本文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设定为3%。

贴现率反映个人对于当期消费和远期消费的偏好,本文将其设定为3%。不过随着年龄的变化,贴现率也会发生变化,为了体现贴现率变化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在敏感性分析部分将考虑贴现率为6%的情况。

根据上述假设条件,基于养老金财富计算模型,计算不同退休年龄下的δ值,可以发现:①预期寿命影响个人的养老金财富规模,进而影响个人的最佳退休年龄。由于假设男性的死亡年龄低于女性,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男性在55岁退休时养老金财富达到最大,而女性为59岁。②收入水平影响养老金财富的相对水平。当收入水平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倍(β=1)、0.6倍(β=0.6)时,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退休年龄一致,分别为55岁和59岁。但是,当收入水平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β=3)时,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退休年龄均有所提前,其中男性为54岁,女性为57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述理论分析中提到的价格效应,如果养老金过于慷慨,则会诱发提前退休行为。③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不同情境下养老金财富曲线相对平缓,说明退休年龄变动对女性养老金财富的影响较小,因此,推迟女性退休年龄阻力相对较小(见图1)。

nlc202309041845

养老金财富是影响个人退休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從养老金政策角度出发,可以通过相关参数的设定,改变个人在不同退休年龄情况下的养老金财富规模,进而影响个人的退休决策。但需要说明的是,个人退休决策是在综合各相关因素基础上做出的综合决策。上述模拟结果的目的在于为相关政策调整提供参考,而最终个人的退休决策还要受到个人异质性特征的影响。比如,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根据模拟结果,其最佳退休年龄应高于男性,但实际情况是女性的实际退休年龄低于男性。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研究表明,家庭中有0-6岁的小孩的女性延迟退休的意愿明显降低[28]。

2.不同情境下养老金财富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因素的变动对结果的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为养老金政策调整提供客观的依据。本研究重点分析贴现率、养老金待遇调整率、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回报率等因素的变化对养老金财富以及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

(1)投资回报率变动对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个人账户养老金投资回报率由3%调整为6%

如果养老金采取较为积极的市场化投资策略,其投资回报率会有所提高。根据欧美国家经验,养老金市场化投资的平均回报率在6%左右。,对个人的养老金财富规模及退休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当β=1时,男性56岁,女性63岁时养老金财富达到最大;当β=0.6时,男性57岁,女性67岁时养老金财富达到最大;但是当β=3时,男性55岁,女性59岁时候养老金财富最大。从中可以发现:①随着投资回报率的提高,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退休年龄均有所推迟;②较之于基准条件,如果投资回报率较高,在不同退休年龄下养老金财富的相对差距更为平缓。意味着如果调整法定退休年龄,对劳动者的养老福利的相对影响较小(见图2)。

(2)贴现率变动对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贴现率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比较大,因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退休决策。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将贴现率由3%提高到6%,男性和女性最佳退休年龄均会大幅度提前:当β=1时,男性的最佳退休年龄为52岁,女性为55岁;当β=0.6时,男女最佳退休年龄分别为52岁和49岁; 当β=3时,男女的最佳退休年龄分别为52岁和51岁。从中可以看出,如果贴现率较高,意味着个人对于货币现值的偏好高,倾向于提前获得退休金。而且,贴现率对于预期寿命较长的女性的影响高于男性(见图3)。

(3)养老金待遇调整率对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尤其是工资增长率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如果降低养老金待遇调整率,将使退休的机会成本增大,并且还会降低养老金财富规模。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一般会做出推迟退休的决策。模拟结果显示:当养老金待遇调整率由10%降低为6%时,β分别为1、0.6、3的情况下,男性的最佳退休年龄为61岁、61岁和60岁,女性的最佳退休年龄为70岁、70岁和69岁(见图4)。

(4)同时调整相关参数对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工资增长率也是影响养老金财富规模的重要因素。前面的分析中假定基准情况下工资增长率为8%,但从发达经济体的经验看,这一工资增长率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据统计,美国、英国、德国2001-2013年间,工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6%、2.9%和1.8%

根据OECD数据整理计算而得。数据来源:http://stats.oecd.org/Index.aspx?DataSetCode=AV_AN_WAGE。因此,本部分将工资增长率由8%调整为3%,同时,将养老金待遇调整率调整为2.5%,投资回报率设定为6%

从长期看,各参数的设定比较符合理想状态下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基准情况下个人最佳退休年龄的比较,可以为政策调整提供重要参考。,测算不同退休年龄时的养老金财富规模:在β分别为1、0.6、3的

情况下,男性最佳退休年龄分别为59岁、61岁和56岁,女性分别为70岁、69岁和70岁。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退休年龄均比基准情况下有所推迟(见图5)。

3.不同情境下最佳退休年龄组合

前面在不同参数设定的情况下,模拟了个人实现养老金财富最大化的年龄组合。由于制度内生的激励机制将会对劳动者个人的退休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理性的个体将会基于不同参数的设定做出最优的策略选择,详见表1。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养老保险制度直接影响个人在不同退休年龄时的养老金财富,进而成为影响个人退休决策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安排,本文模拟了不同情境下个人养老金财富在不同退休年龄时的相对和绝对规模,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个人最佳退休年龄也会推迟。对于身体健康、预期寿命较长的劳动者而言,推迟退休所获得的养老金财富高于较早退休时的养老金财富。第二,高收入者倾向于提前退休。模拟显示,在不同情境下,收入水平为平均工资3倍的劳动者比收入等于或低于平均工资的劳动者最佳退休年龄小。第三,对于劳动者而言,推迟退休并不一定会导致养老金财富规模降低。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平均退休年龄为54岁,而模拟结果显示,除了贴现率为6%的情况下,其他各种情境下,54岁之后退休均会带来养老金财富规模的增加。第四,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不同情境下养老金财富曲线相对平缓,说明退休年龄变动对女性养老金财富的影响较小,因此,推迟女性退休年龄阻力相对较小;此外,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长,推迟女性退休年龄的空间较大。

上一篇: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主持词下一篇:七年级语文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