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022-07-24

制度是员工行为的准绳,通过制度和观念双管齐下,共同提高全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摘要: 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健全与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逐步完善。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步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城镇地区,主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制度。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人群不断增多。并且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太窄

由于养老保险的这种单一保障模式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格局不相适应,所以,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覆盖的是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同市城乡之间、不同听有制之间的差别也相当大,基金来源不一致,各地区、各行业、各所有制退休的职工所享受的待遇也不尽相同。 (二)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较低

我们现行的养老体制虽说是一种“社会保障”,但绝大多数仍是以企业为载体,缺乏整个社会共济的保障机制。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改变了以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组织方式,提高了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不同国有企业之间负担不均衡的问题。但由于到现在为止,尽管养老保险已实行了社会统筹,但许多地方仍然停留在市、县级层次,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很低,导致了大量工作仍然由企业承担,拖欠养老金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的包袱十分沉重。

(三)历史欠债严重,“空账”运行规模大。

我国当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却形成了一种在资金流程上与现收现付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空账”运行机制。1997年《决定》指出已经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继续按照过去的标准,这意味着企业要同时承担退休职工养老之需和为在职职工积累养老金的双重任务,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缴费困难、逃费、欠费现象严重。

(四)退休年龄偏低,且男女性别在退休年龄上差距太大。 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而退休年龄越低,则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长,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多。我国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5岁,加上生活和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造成我国人口的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到2060年养老抚养比为 60.3%。另一方面,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明显高于男性,在我国,女性要比男性早5年退休,这不仅导致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加重,而且也不利于妇女权益的保障。

(五)基金管理效率低下。

我国规定养老金在留足2个月的支付以外,应该全部用于购买国债、银行储蓄、企业债券、投资股市,严禁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但是目前我国养老金仍主要用来购买国债和银行储蓄,基金收益甚小,根本无法满足老龄社会对养老金的需求,没有真正建立起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

二、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基于种种的问题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渐渐展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印年代中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原来养老金由企业负担的“企业保险”的格局,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从20世纪8o年代中期开始,国家首先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迈出了三大步。 (一)实行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

从1984年起,全国各地先后实行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所谓社会统筹,一是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统一筹集资金,二是统一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个办法最先在国有企业实行,并逐步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养老保险费用实行社会统筹,对于均衡企业负担,防范养老金支付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199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

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实行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原则;明确规定,保障水平要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并提出了扩大服务范围、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基金管理、强化社会服务等任务要求。

(三)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通过改革实践.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要在1998年底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迈上了新的台阶。在统一后的制度中,社会统筹体现了社会互济,个人账户体现了自我保障。统一后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个人账户的记人比例和养老金的发放办法得到了统一的规范。

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应如何得到完善

1.扩大基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能力,实行国有资产变现,发行社保长期债券,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把社保基金做大。

2.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即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强化个人自保的意识,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责任与义务。使得养老保险的各个支柱都得以发展和完善,为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打好基础,为降低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促进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创造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3.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1)建立账户分立制,建立个人账户专管体系。将个人账户从社会统筹金中分离出来,实行账户分立,从而避免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借”的风险。(2)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来负责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与营运,以确保其保值增值。 。

4.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体系。一项社保计划应该和能否覆盖哪些人群,是由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和政府行政管理能力所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养老保险应逐步全面覆盖所有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有密切联系的群体,而农民工正是这一过程中非常庞大而且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该立即建立有关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框架之内的法律法规,将其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社保尤其是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因为一旦农民工为社保网络所覆盖,他们才会有“精力”去考虑如何提高父母辈老人的福利水平问题。

第二篇:2014年改革热点面对面之六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改革热点面对面》六

织就老有所养的安全网

——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199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了10%,标志着我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伴随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发展,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同时,养老保险存在多种制度并行,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如何加快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热切期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回应百姓关切,吹响了新一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号角,努力完善养老保障安全网,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让每个劳动者都免除后顾之忧。

一 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完善

伴随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家庭人”逐渐成为“社会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变弱,社会养老保障应运而生。1889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相比,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可最大限度分摊养老风险,提供安全可靠的养老预期。

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城市到农村、从职工到居民的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基础上,我们用较短时间织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障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加之历史因素等影响,养老保险制度虽已初步建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尖锐,有些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

公平性不足。因身份、地区、行业等不同,不同人群参加的养老保险制度类型也不同,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待遇差别较大。比如,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以来已连续提高10次,目前每月为2000多元,而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只有55元;再如,有研究统计,2013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机关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水平是企业退休职工的2.1倍。

可持续性弱。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中,各方面主体责任不是很清晰,补充养老保险发展滞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尚无具体政策,多层次保障体系尚未形成,使制度的可持续性难以保障。另外,养老保险基金缺乏科学、高效的投资管理机制,保值增值渠道单一,也影响了制度的长远发展。

统筹层次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但实际运行中,省级调剂的力度还不够,未充分发挥统筹共济的功能,大部分养老保险基金还处于分散统筹状态,造成地区间负担畸轻畸重,影响了制度的效率。

兼容性不强。多年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采取按人群设计、分部门管理、各地区实施的“单兵突进、重点突破”方式,出现了人群分割、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状况。随着人员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于相关制度衔接不够、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原因,参保人员跨制度和跨地区流动仍有不少障碍。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已达2.69亿,约占总人口的1/5,因养老保险制度流动性差,他们参保积极性不高。

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历史因素和现实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已经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也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每个人的后顾之忧,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微评

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就没有实行并轨的可能;不打破利益固化的制度,就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

养老保险“双轨制”是最突出的“硬骨头”,必须拿出直面难题的勇气和全面详尽的破解方案,再也不能回避。

是否延迟退休年龄和如何进行改革都要顺应民意,反映民声,维护民利。

养老问题,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让老年人老有所依,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政府的责任。

二 养老保险制度往哪儿改

纵观国际社保发展史,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都在不断变革中求完善。目前,全世界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比较成功的,无一不是植根于本国经济、社会基础和文化传统之上的。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到底如何“走起”?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摒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是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下,以解决民众关注的迫切问题为突破口,尽快构建起更加完整、更加严密的养老保险体系。

实现“全覆盖”,让全体人民进入养老“安全网”。把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作为优先目标,通过法律强制和利益引导相结合,完善政策和工作推动相结合,把更多的人纳入制度安排,体现“人人有份”的原则。要通过努力,使全国参加养老保险总人数,从2013年的8.2亿增加到2020年的10.5亿,覆盖率达95%以上。

解决“双轨制”,让大家在“一口灶”里吃饭。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多条腿走路”,至少有4种养老待遇制度,分别是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的人把它称为“多重双轨制”或者“多轨制”。下一步,就是要加快不同制度的并轨步伐,更加体现制度上的公平性原则。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已经开始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并轨方案也将在2014年年内出台。

逐步上水平,让基本养老金“水涨船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实力增强了,就能拿出更多的钱来补贴基础养老金,让人们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建立保障水平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

等因素,实现养老金的合理稳定增长。

强化多层次,形成“重担大家挑”的局面。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险体系,只有国家、企业、个人多方参与,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目前在我国的养老体系中,国家和企业承担了大部分,其他力量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下一步要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养老保险,鼓励个人建立储蓄性养老保险,加快形成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总的看,养老保险制度统一是改革的方向,但在养老金待遇上不宜完全拉平,搞简单的“一刀切”,从而产生新的不公。应按照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的原则,建立符合各类职业、各个群体特点的制度安排,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机会和权利。

链接

世界上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模式

一是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现收现付制,即以同一时期在职人员的缴费,来支付退休者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被称为“在职的养退休的”。

二是以新加坡、智利为代表的基金完全积累制,即劳动者在职期间,通过自己和雇主的缴费建立并逐年积累个人养老账户基金,退休后由基金支付养老金,被称为“自己养自己”。

三是以瑞典为代表的部分积累制,将前两种方式相结合,养老金一部分来自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一部分来自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声音

胡晓义:制度并轨的方向是明确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认为,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形成有特定的历史原因。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双轨制”问题必须提上改革日程。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单轨制”变为特定时期的“双轨制”,再到今后逐步“并轨”,是一个历史演进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制度的最终统一,也就是“并轨”,这个大方向是明确的。

三 城乡养老并轨怎么实施

为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步伐,2014年以来,党和政府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21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3天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出台。

《意见》提出,“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

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

度。新农保、城居保的统一,表明我国养老保障在打破城乡壁垒、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迈出了一大步。目前,全国新农保、城居保参保人数已近5亿人,可以说这项新的制度将惠及职工养老保险覆盖对象以外的城乡居民。

统一新农保和城居保,不是简单的“1+1”,而是在总结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改革创新。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坚持“三个不变”,即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不变,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渠道不变,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将现有的两项制度有机整合,实现从制度名称到政策标准、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四个统一”,统称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统一政策标准。原来新农保、城居保对每年缴费标准,分别设置了5个档次和10个档次,这次统一制度归并为100元至2000元12个档次。这使城乡居民缴费有了同等的自主选择权。

统一管理服务。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建立统一的经办机构;将新农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逐步推进省级管理,按国家统一规定管理、监督和投资运营。

统一信息系统。整合现有新农保和城居保业务管理系统,形成省级集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纳入“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实时联网,大力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方便城乡居民参保缴费、领取待遇和关系转移。

当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后,并不意味着每个参保人都领取同样的养老金。《意见》强调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除了国家支付的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待遇主要取决于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多少,有效体现了制度的统一性和政策的灵活性。

晒政策

城镇居民与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相互转移办法

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的,可申请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达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取条件时,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摘自《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

四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怎么改

从2010年开始,深圳启动了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对新录入的聘任制公务员,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全市近3000名聘任制公务员与企业职工一样,按照一定标准缴纳养老保险。深圳的探索,为全国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据统计,全国在职的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达到3000多万。长久以来,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不同的退休养老制度,养老待遇有一定差距。前者是由国家财政或单位负担,后者则是由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来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双轨制”,一直备受百姓议论,迫切需要改革。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破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方案。2014年7月1日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改革总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在统一制度安排下,承担同样的缴费义务,享受平等的养老保险权益。

建立养老“基金池”。按照统账结合的制度设计方向,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人均要缴费,建立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互济,同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这是一种针对公职人员的补充性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进入个人账户,可以体现其服务贡献程度,也保障其合理的退休待遇。比如,深圳针对新进入的聘任制公务员,由财政每月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职业年金,待退休后领取。

完善激励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结构,建立待遇高低与缴费多少和缴费年限相关联的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养老金水平与个人历年的缴费水平、缴费年限挂钩,更好体现整个职业生涯的贡献。同时,根据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不断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不论这项改革有多难、阻力有多大,都必须坚持下去。下一步就是要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有过渡办法”的思路,尽快拿出具体妥当的改革措施,确保改革平稳地向前推进。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这是我们对老年生活的美好期许。有理由相信,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入,养老保险制度将焕发新的青春活力,为人们提供一个人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制度保障。

问与答

问:延迟退休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缺口吗?

答:不可否认,研究制定延迟退休政策,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有一定关系。从当期看,每年基金都有结余,如职工养老保险2013年总支出为18400亿元,总收入将近22500亿元,收大于支。但从长远看,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口会急剧增长,养老金负担必然随之增加,延迟退休是未雨绸缪之举。

更为重要的是,延迟退休年龄,是根据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人口结构及变化趋势、就业形势、劳动条件等因素变化,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其中有3个情况值得注意:一是2012年我国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二是目前退休年龄执行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规

定,实际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4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岁左右;三是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78年的68岁提高到了2012年的76岁。综合各方面条件,确有必要将延迟退休年龄提上日程。

不过要看到,这是一项涉及亿万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需要以积极审慎的态度加以推进。一是提前预告,使相关群体有个心理预期、做好必要准备;二是分步实施,可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三是多措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相关群体的不利影响。

第三篇: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经济、医疗和社会的发展,综观世界,人口老年化已成为我们人类所共同面对的一大问题。诚然,长寿百岁一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成为现实的同时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忧虑。为了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政府对旧的养老保险制度做了重大调整,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由于人口老年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日本和中国同属于亚洲国家,其生活习惯。生理特点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都有相似之处,而且两个国家都面临人口老年化的问题。本文拟就通过对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分析,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进一步探讨。

一、日本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

(一)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国民养老保险和厚生养老年金构成。国民养老保险又称为基础养老保险,凡年满20岁以上,65岁以下的公民必须参加入保。厚生养老年金是在国民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设定的一种附加年金,投保对象限定工薪阶层,强制性要求加入厚生养老年金,保费分别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

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在政府的前提下运营,投保人在一生中都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据统计,国民养老金待遇占老人家庭收入的63.6%,这一制度成为人们老年时生活的主要保障,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养老保险制度随人口老年化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日本老年化的现状及其趋势

按照联合国的老年化的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则称为人口老年化国家。根据日本总务省2004年9月19日公布的人口推算数字显示,日本全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占到总人口20%,平均寿命为82岁,其中日本9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达到了101.6万,并且日本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据推算老龄人在今后十年内可能达到总人口的25%,到2030年将达28%.到2050年将达33%。目前每4个工作人员养一个老人,到2025年,每2个工作人员养一个老人,到2050年,每1.5个工作人员养一个老人。日本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一般被认为是采取的现收现付制为主,基金制为辅的混合制养老保险制度,所以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是在跨代抚养的基础上运行的。20世纪60年代日本平均年龄是60岁,而现在平均年龄延长到82岁,60年代所确定的支付年限为10年,所以现在支付年限比原来延长近一倍。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现代的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费负担显然大大加重了。在人口老年化的形势下,旧的养老保险制度已不能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所以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人口老年化的必然结果。

(三)国民养老金出现空洞化

据统计,目前日本大约有1/3的被保险者拒交或滞交保险金。其主要原因有:第一,由于贫困、失业、疾病等原因,没有交纳保险金的能力;第二,主要是由于中青年对现行的国民养老金缺乏信赖,有交纳能力但不愿意交纳。他们认为他们所承担的高额养老保险费很大一部分用于当代养老费用支出。而由于近年来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年化,当他们年老时,新的一代年轻人几乎无力承担逐步膨胀的老年人群的养老负担。他们越来越对国民养老保险

制度产生怀疑,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将名存实亡。所以,为了解决国民养老金出现空洞化问题,也需要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四)家庭结构的变化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很快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核心家庭越来越小,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为了使老年人所需的生活、医疗和护理费用得到保障,现行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这些需求,所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日本养老制度改革的内容

(一)对养老保险的管理及运营方式进行改革

管理和运作养老基金实现其保值增值对养老制度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日本政府以前在基金管理和运作中一直比较保守,主要以信贷的形式运作基金,控制基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而且信贷资金受到很多限制,其基金运作结果基本成赤字状态。日本为了解决在基金管理方面的弊病,组建了年金经营基金会,扩大民间和精英人才对基金管理和经营的参与,引进竞争机制,有计划,有步骤的将养老保险基金引向资本市场。为了加强资金运作的安全性,特设投资专门委员会,对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进行严格调查和审核。与此同时,推行国际财会标准制度,将经营状况的一切信息彻底公开,接受国民及国际社会的监督。

(二)推迟养老金的支付年限

为了缓解人口老年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推迟养老金的支付时间,具体方法为:将养老金的领取时间逐渐推迟到65岁,每3年提高1岁,男性从2013年开始到2025年结束,女性从2018年开始到2030年结束。这一改革将有效的减少养老金支付的数量。

(三)扩大保险基金的来源

在养老保险金财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日本首先将加入养老保险的年限由以前的25岁降低到20岁,延长了养老保险金交纳时间;其次,扩大养老保险金的交纳基数,即工资收入和奖金收入同时纳入保险金交纳基数;再次,对在职老年养老金也做了修改,规定在职养老金的对象包括65—69岁的公司职工,这些人也要交纳保险金;与此同时,加大基础养老金的财政负担率,从原来的1/3提高到1/2。

(四)推行老年看护保险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随着人口老化的进展和子女的减少,家庭越来越不能承担对老人的照顾和护理,随着老年人不断增长,高龄老人的医疗保险费不断增加,2000年4月日本政府为了有效地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问题实施了老人护理制度。这是由于社会老龄化而出现的一项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其保险对象为40岁以上的公民。其内容包括对投保人进行医疗保健.心理护理,日常护理与帮助,健康推进,疾病预防,医疗看护,环境保健等。老年看护制度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问题,是社会

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人口老年化问题并非是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进入21世纪极为普遍的现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快速地跨入了老年化社会,据2005年3月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口有1.1亿,占总人口的8.5%。据预测到2030年老龄化人口将达到我国总人口的16.68%,到2050年将达到24.41%,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堪称世界之最。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效应,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内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起适合自己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

(一)加快经济发展,为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提供雄厚经济来源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日本现在的人均GDP约为3万多美元,而我国人均GDP刚刚达到1000美元,就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日本的经济发展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了较充分的物质准备,而我国经济发展只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较少的物质准备。所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企业利润.提高政府收入,使养老保险能有充分的资金来源,从而避免养老金支付危机的发生,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加大政府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要以充足的资金做后盾,特别是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因此,首先,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其次,还应加快发展企业保险。我国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应当采取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的形式.这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体现社会保障中的公平而不涉及效率。引入补充养老保险之后。效益好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为本企业的职工投入额外的养老保险。这不仅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为本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而且减轻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另外,国家还应鼓励公民从事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这样各个公民可以根据自己不同情况灵活的增加养老基金的投入,又可以减少基础养老保险的负担。

(三)有步骤的逐渐推迟领取养老金

中国在人口老年化状况下也应考虑推迟领取养老金,这是解决现行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下收支失衡的有效方式。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提前退休和养老金推迟支付年限并存。这个矛盾应该用灵活的就业层次结构和老龄就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来解决。其具体做法可以是:第一,应控制提前退休的风潮,要根据职工的具体情况决定其是否有下岗的必要,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这样不仅会裁掉大量有经验的职工,而且也会给国家增加就业和保险金支付的负担。第二,我国对推迟养老金的领取应采取渐进的方式。应从自愿到强制,从特殊行业到一般政策,从严重老年化的大城市入手。再扩展到全国。这样有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减少社会动荡。第三,对于低于标准年龄退休人员应规定减额支付养老金政策和标准。

(四)加强对养老金的管理和运营,提高收益率

在养老基金面临偿还危机,宏观经济繁荣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要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就必须提高基金的运作效率,逐步扩大基金入市的比例。但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还不太完善。所以在加大基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应加快对资本市场的建设和改革,使其成为高效、规范的资本市场,为基金的运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应加强对八市基金的监管,确保其安全性。:

另外,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具有数额巨大,来源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质量很高的长期投资资金,所以可以合理运用养老保险基金,将它投入到我国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我国长期建设资金短缺,还可以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五)建立辅助的护理保险制度

在人口老年化的同时,我国近年来还实行计划生育制度,结果使我们下二代年轻人的数量急剧减少,再加之女性的职业化日趋普遍,我国传统的老年人“家庭护理”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求,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说将来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已经是不太可能。鉴于此我国也应象日本那样建立护理保险制度。通过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和高效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为广大养老家庭提供各种生活服务,这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关系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原载《日本问题研究》(保定),2005.4.14—16

作者: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尹成远周稳海 吉林大学经济学 院 代栓平来源:《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05期

第四篇: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完善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无庸置疑的。从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既不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也不适应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身步履维艰,进程大大滞后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有关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说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本已滞后的改革实践。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对发展社会保险乃至社会保障理论,以及推动实际工作都不无裨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笔者将在对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思路、近期方案及长期规划。本文正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公务员养老保险相关理论述评:在对有关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各种理论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行政学等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探讨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对我国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二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本着以古鉴今的原则,回顾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同时以标志性事件为坐标,将其细分为六个时期并逐一分析其特征。第三章我国部分地区公务员养

老保险制度改革述评:对我国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改革做法进行比较研究,并深入分析相关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对世界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其各自存在的长处与不足、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我国当前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第五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依据及原则:阐述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及指导原则,提出要建立既体现公务员职业特点又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衔接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第六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和长期规划:在深入分析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的前提下,提出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短期方案与长期规划,即:短期内建立由与企业职工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作为政府雇员的职业养老保险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金构成的三支柱公务员养老保险体系;长期目标则是建立由国民养老保险金、职业养老保险金、互助养老保险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金构成的四层次公务员养老保险体系。【关键词】: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42.6 【目录】:中文摘要7-9英文摘要9-11绪论11-26

一、研究背景及

意义11-131.1研究背景11-121.2研究意义12-1

3二、研究动态13-162.1国外研究动态13-142.2国内研究动态14-16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63.1研究目标163.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6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6-184.1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16-174.2可行性分析174.3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17-18

五、相关概念释义18-265.1社会保障的定义18-205.2社会保险的定义20-225.3商业保险的定义22-235.4养老保险的定义23-245.5互助保险的定义245.6公务员的定义24-26第一章公务员养老保险相关理论流派述评26-

51一、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演变历程26-401.1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26-271.2德国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27-281.3以政府干预为主要特点的现代西方经济学281.4福利经济学理论28-301.5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理论301.6福利国家理论30-311.7公共产品理论31-331.8当代消费理论331.9新自由主义经济学33-341.10公共选择理论与代理理论34-351.11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35-361.1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原理与国家保险理论36-40

二、社会保障国家政治理论演变历程40-452.1新历史主义学派402.2费边社的福利国家理论40-412.3民主社会主义福利理想41-422.4“国家调整论”与“国家责任论”42-432.5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政治理论的最新发展43-4

5三、其他相关学派理论45-483.1西方生育理论453.2老年社会学理论453.3死亡变动理论45-463.4法学理论46-48

四、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演变的启示与借鉴48-514.1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演变对我国理论研究的启示48-494.2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的实际借鉴意义49-51第二

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险)制度的历史回顾51-69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公务员养老保障(险)(1949年前)51-

53二、新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初创阶段(1949-1956年)53-5

5三、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阶段(1957-1966年)55-56

四、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倒退阶段(1978-1992年)56

五、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恢复阶段(1978-1992年)56-59

六、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起步阶段(1993年后)59-69第三章我国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述评69-86

一、各地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69-70

二、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70-822.1深圳市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0-722.2海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2-742.3上海市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4-772.4宁波市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7-792.5湖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9-8

2三、各地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82-86第四章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86-12

5一、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的主要类型87-941.1按国家发展程度划分87-881.2按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渠道划分88-901.3按养老金水平的确定与给付方式划分901.4按缴费和待遇是否与个人收入相关划分901.5按养老保险金体系的构成以及政府是否直接参与划分90-911.6按领取养老退休金的层次多少划分91-921.7按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划分921.8按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划分92-931.9按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划分93-9

4二、部分主要国家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94-1172.1英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94-962.2美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96-1002.3法国的公

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00-1032.4德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03-1052.5日本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05-1092.6新加坡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09-1122.7泰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12-1142.8智利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14-117

三、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性、改革动态及启示117-1253.1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性117-1183.2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趋势118-1223.3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122-125第五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依据及原则125-1

42一、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125-128

二、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依据128-1362.1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128-1332.2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依据133-136

三、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36-142第六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和长期规划142-187

一、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142-1461.1我国公务员传统退休养老制度142-1431.2企业职工统账结合型养老保险制度143-1441.3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冲击144-146

二、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及具体方案146-1582.1建立统一的、多层次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146-1472.2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147-158

三、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长期规划158-1773.1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的长期制度安排158-1673.2我国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具体安排167-177

四、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安排177-1874.1人事退休制度177-1814.2工资福利制度181-1824.3税收制度182-1844.4法

律制度184-187结语187-190参考文献190-197后记19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五篇:浅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作用

 2011-10-07 09:23:55

钟万里

摘要:通过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制约改革发展的主要原因,强调改革现有退休制度,全面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对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养老保险,人事制度改革,作用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发展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还很不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早在2000年就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第一要建立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第二要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第三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来聘人员安置制度。然而经过近十年的改革,目前还有诸多改革不到位的地方,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又如何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

1 2000年开始,各地政府对事业单位进行聘用制度改革试点,想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在聘用过程中,单位与个人签订聘用合同,权利与义务都写在合同条款上。但都是形式上的合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按合同进行管理,并不能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单位自主用人、职工自主择业也无法实现。 2 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未能取得预期目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滞后。许多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岗位是聘用的基础,岗位设置是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岗位考核、岗位培训、收入分配等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是人事聘用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于是在2006年国家人事部下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要通过对事业单位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分配制度,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三类。经过3年的改革,目前仍有部分省区未实现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阻力很大。

3 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还未落实的情况下,国家又下发文件,2010年所有事业单位将实行绩效工资。2009年1月,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教师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I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费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目前义务教育学校的绩效工资基本兑现,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他两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更不知道何时解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困难也不小。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仍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笔者认为,是现行的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制约着改革的进程。

二、事业单位现行退休制度

1 目前事业单位执行的退休基本政策文件为国务院1978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标准工资即为本人退休前档案记栽的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标准表中的级别工资。

2 事业单位经过1993年10月工资制度改革及2006年7月工资制度改革。1993年10月的工资制度改革是将原来统一的级别工资分解为固定工资和活工资,到2006年7月,全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则实行的是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制度,岗位工资是指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住工资随岗住变动而变动,通俗说是"岗变薪变"。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只要职工考核为合格,每人每年都可以增加1个薪级工资,通俗说是"涨大水"。职工退休前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限为计发退休费的标准工资。职工退休前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对职工的意义重大,它关系到职工退休后退休费的多少。

3 我国的退休政策自50年代制定以来,虽然在70年代末期有所调整,但基本是几十年一贯制。尽管它曾时保障老年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促使其合理退休养老,享受应得的退休待遇,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几十年不变的退休政策,已显示出诸多弊端。

三、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制约着人事制度改革

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办法,严重影响人事制度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守现有工资,步步提高,只能增,不能减,反映在岗位上就是只能上不能下。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经过几次改革,已取得不少的进步,2006年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在3年多的实施过程中,职工岗位工资变动的也只有因职称或职务晋升而增加,几乎没有因职务变动而减少工资的。某事业单位有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因错误问题,单位对其作降低职称聘任处理,准备减少其岗位工资,本人认为处理过重,多次找单位领导、上级部门反映,上级部门则从"和谐稳定的高度",建议单位对其工资不作减少处理。目前的工资制度对单位职工来说,只有增加工资而没有减少工资的,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一次的工资减少,将影响今后的工资直至影响到退休待遇。 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守"铁饭碗",不愿离开事业单位半步,只能进不能出。目前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单位和人个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金,而企业单位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金。个体工商户、城镇居民都可缴纳养老保险金,甚至农村居民也都缴纳养保险金。除机关事业单位之外,全国人民都可以根据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金计算退休养老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按退休前的基本工资计算退休金,一但失去"铁饭碗"。由"单住人"变成"社会人",这些人的退休金如何计算?退休待遇怎样得到保障?顾虑重重的"单位人"自进入事业单位后就靠稳单位这座大山,死守这个"铁饭碗"。其实有一部分人员不太适应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到企业或自谋职业更能发挥其特长优势,但有以上顾虑的人也只能呆在事业单位。

四、全面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1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 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建立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账管理。单位缴费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费全部计八个人账户。单位和个人是以职工个人上收入而不是以职工个人档案工资为基数缴纳缴费养老保险金,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在事业单位、企业之间流动,以及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转为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国家政策转移社会保险关系。计发退休金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方案,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由于基础养老金与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挂钩,个人在职工资收入越高,缴纳养老保险金越多,退休时养老金则越多,反之退休时养老金则少。

3 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制改革以及绩效工资的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变原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不以个人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为基数计算退休金,而是与职工整个职业时期的收入有关,因此职工不只是追求职业生涯的最后终点,假如职工退休前岗位下降,工资收入低,只要职工在此之前的岗位高,收入高,职工的退休金也不会少。相反,即使职工退休前岗位高,而在此之前的岗位低,工资收入少,同样退休金也不会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制改革,必然有职工岗位变动,有上有下。在第一轮的聘用时职工可能下来了,但经过职工努力,在下一轮的竞聘中职工就有可能到更高岗位。岗位低,但工资收入并不一定低,实行绩效工资,只要在岗位上作出贡献,取得好的业绩,收入不少,退休待遇也不低。岗位变动不一定影响职工收入,自然也不一定会影响职工退休金。这个问题解决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上能下的机制就能得以实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制度以及绩效工资改革就能顺利实施。

4 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进能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他们若离开现在的单位到企业工作或自谋职业。不必重新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也不需要从头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向企业或走向社会就变动顺畅了。同时,由于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制度,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与城镇企业中的同类人员基本相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到企业工作后,退休待遇的心理预期下降而心存后顾之忧自然消失,这也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富余人员的分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也得以实现。

来源:《经济师》2011年第3期

上一篇:医疗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音乐对舞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