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休养老金会计的发展探析

2022-10-20

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变革

1.1 养老保险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养老问题, 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不论是从遥远的历史, 还是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 养老问题始终都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究竟如何养老, 可以采用哪些形式养老, 主要取决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在我国漫长的农业生产为主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中, 主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 倡导自给自足, 养老责任仅仅落实在每一个家庭中, 而社会承担的养老责任几乎为零。一个小小的家庭, 就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家庭养老模式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 很多劳动力只有通过流动交换, 才能适合社会生产模式的需要, 所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越来越多,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劳动者在年纪渐老并最终丧失了本来的劳动能力, 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 家庭的负担因此也无法带给老者更多的照顾和帮助, 这些老者便越来越依赖于社会。中国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来,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各个国家的经济逐渐恢复, 养老保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如养老金所保障的对象范围比原来更大了, 享受养老金的条件越来越宽松了。当然, 在养老保险事业得到快速的同时, 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社会福利, 但是, 也产生了很多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譬如, 国家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 生产产品所需的成本也带来一定量的增加,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弱、这就滋生了许多社会闲人, 部分人的懒惰情绪加重无不是因为社会保障机制带来的反面效应。

这种以完全靠国家财政买单的“财政养老”模式也逐渐凸显了一系列的问题, 社会养老模式又逐渐过渡到个人养老的方式来, 于是, 养老保险呈现出明显的私有化的特征。从当前的养老保险模式来看,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事业都形成了明显的个性特色。

1.2 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 从承担养老保险的责任者角度分析, 我国的养老保险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变化:

(1) 从企业到社会的拓展。从1986年起, 养老保险由原来的企业保险模式转变为社会保险模式, 使得保险的范畴更广, 迈出了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一步。

(2) 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分为三种, 除了建立基本的养老保险外, 还从多层次的角度建立了以企业补充形式的养老保险体系, 还有以职工个人自愿参与储蓄的养老保险体系。

(3) 统账结合型养老保险制度。从1995年开始确立了统账结合型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互结合的新模式。这种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职工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即可。

第一层, 国家通过征收税费的方式达到筹集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目的;第二层, 国家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则是采用立法的方式来鼓励和强制企业执行补充养老保险, 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鼓励或强制来执行;第三层, 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引导和鼓励个人资源地参与储蓄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目前对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起着支柱的作用, 职工在个人退休后还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来自于基本养老保险。

1.3 关于实行企业补充的养老保险制度

(1) 实行企业补充的养老保险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改革方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化,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当务之急, 面对着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做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实, 是助推中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措施。如果仅仅采用基本养老保险的方式, 是难以满足我国养老保险发展需要的, 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为企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提供了可行的平台, 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1993年, 我国开始实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1994年,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纳入《劳动法》中, 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出现。2000年, 国务院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改变为企业年金的名称。

从我国保险体系来看,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在经济宏观层次还是在微观层次,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是积极作用。从宏观层面看,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有利于推进我国养老保障体系, 同时能够有力地助推国家劳动力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并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从微观层面来看,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且可以有效地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2 退休金会计简述

2.1 退休金会计的含义

退休金会计也被称之为养老金会计。它主要是反映了退休金的资产、基金、负债和成本等会计事务项目中的会计处理过程以及会计报告程序。从总的方面来看, 关于退休养老金的会计处理主要是依据退休方式的具体办法和政策来进行制定的。

2.2 退休养老金会计的会计处理

约定提存金退休的办法是中国目前的企业退休养老金的处理方式。具体来说, 就是职工就职的企业每年通过提取一定数额的退休金数额来作为职工自己的退休金成本。这种核算方式是属于比较简单和普通的。

若采用这一办法, 会计在退休养老金处理过程中, 应考虑的因素较多, 具体体现在:一是企业是否履行了给付退休金的义务;二是退休金的资产、成本净额;三是预付的退休金;四是应计的退休金。只有切实考虑这些因素, 才能更好地加强退休养老金的会计处理。

2.3 三个基本特征

(1) 递延确认 (delayed recognition) , 指对某些与退休金相关的事项递延确认。企业的退休金给付义务和退休基金资产常会发生系统的变动, 这些变动以系统的方法分期摊销。

(2) 净额反映 (net cost) , 净额反映是指退休金成本以净额反映。

(3) 互相抵消 (off setting) , 指资产负债互相抵消。超额调拨时, 为预付退休金 (资产) ;调拨不足时, 为应计退休金负债。

3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经历的问题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 我国社会保险得到了十分快速的发展, 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对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也发生了很大的飞跃。原来的养老金主要是体现社会福利的性质, 现在应该逐步转变到劳动报酬观上面来。养老金会计的核算原则发生了改变, 从过去的现收现付制度转变到权责发生制。随着规则的改变, 对企业提供给外界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更加准确、真实、科学的信息, 从而有效地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然而, 因为我国企业养老保险的现状并不乐观, 中间难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1) 将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与补充养老保险费用合并计算所存在的弊端。在核算准则中, 很多内容说明比较粗略, 缺乏可操作性。一笔而过, 欠缺具体的解释补充说明。这中间的最明显的不足就是,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究竟有哪些地方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不同呢?缺乏清楚的说明。将它们两种融合为一, 导致会计的核算操作的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而应该有区别地进行会计核算。

(2) 采取既定缴费计划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仅有养老保险的设置目的可以知道, 其主要是为了解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企业参与养老保险, 就是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在职工退休以后承担一定的比例的养老金。在这之中, 企业是否对未来的支付水平向职工和社会做出口头或书面的承诺便是进行判断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 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应当是属于既定受益的养老金计划。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中养老金的构成很模糊、会计人员的素质还比较有限。因此, 中国企业采用既定受益的计划会计核算方法在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 因此执行起来还有很大的困难。然而, 对于一些大型的, 条件比较成熟的企业是可以另当别论的。

(3) 对补充养老保险费用的披露缺乏明确的要求。不论是从国际养老金会计发展形势来看, 还是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为立足点, 现行的企业年金所采取的部分会计核算, 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此, 我们应该充分加以认识, 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 在看到其积极意义的同时, 也应该发现在披露说明方法存在的不足, 那就是缺乏十分明确的规定。正因为披露不明确, 所以但是, 却对披露要求缺乏明确的规定。

4 对中国养老金会计的发展建议

4.1 培养高素质的会计师和精算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中国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很容易导致报到错误或者故意虚假做账的情况。此外, 中国要进一步的发展, 面临的企业养老的会计核算将更为复杂, 这就要求中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壮大精算师与资产评估师队伍,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完善企业养老金会计的需要。随着企业在年金市场上规模的逐渐扩大, 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从属于既定的受益型的养老金计划正逐渐向既定受益型的方式转变。因此, 展望未来, 我国养老保险金在既定受益计划背景下进行的会计核算模式, 将会越来越复杂, 标准更加严格, 包括的内容页增多, 操作起来将更加困难, 核算难度也加大。另外, 既定的受益计划的实施也使企业面临着直到养老金给付完成才为止的风险, 这就在较大的程度上导致了会计核算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在专业精算师的协助下, 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

4.2 发展中小企业的年金市场

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拥有大量的职工, 如果能够切实采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这对于职工和国家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现在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没有采用企业年金的方式, 就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 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 在中小企业采取企业年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年金的大力发展是缓解人口养老问题的关键。从我国年金实施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着地区区域差距问题, 导致地区、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从企业年金的执行情况来看, 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充当着中流砥柱的角色, 而中小企业则在企业年金方面却相对要滞后得多。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是比较复杂的。其中, 从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及运行体制来看, 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譬如, 在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缺乏比较完善的人才竞争机制, 没有实行公开、公平和公正的选人用人的科学管理办法。从人力管理方式与手段上来, 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远远滞后于企业发展的水平。因为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比较频繁, 难以留住优秀的专业人才, 导致职工队伍不稳定。这些诸多问题的存在, 都影响着中小企业落实企业年金的进程。此外, 企业年金的管理政策上来看, 对中小企业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因此, 很难调动中小企业实施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响了企业年金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 要想使中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有长足的发展, 就必须清除掉这些阻碍它发展的因素。首先, 应该不断健全金融市场管理体系, 借助各种有效的金融机构, 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合适的企业年金计划。此外, 要发展我们国家现有的教育资源, 从源头做起, 严格的要求相关人才的审核, 并提供他们更前沿更多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

4.3 建立起适应中国未来企业养老金会计体系

由于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 要建立起适应自己本国的一套体系, 因此在学习和靠拢国际标准的时候, 我们依旧要保持自己的一些特点不断进行创新筛选出属于中国的一套养老金会计体系。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人口政策以及社会保障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创新, 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并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退休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所趋。本文主要通过对养老金会计的概念性质以及养老金会计核算原则的研析, 并借鉴西方养老金会计的学术课题成果, 联系中国养老金会计的实际状况, 对中国养老金会计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思考。

关键词:养老金会计,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险

参考文献

[1] 季晓东.养老金会计处理的探讨[J].会计研究, 2002 (6) .

[2] 胡秋明, 闫建军.养老金制度财务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启示[J].财经科学, 2011 (10) .

上一篇:新媒体背景下的品牌发展策略研究——交互式体验下一篇:林业保护和发展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