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2024-05-24

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共9篇)

篇1: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田家娟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214187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活动。韩愈在《师说》中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育的目的,就是不仅要向受教育者传授其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其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其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其如何做人,使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是非判断标准,综合素质高的有用人才。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智力、心理、身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有学问、有文化、有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学校里,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一个班级体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实施效果.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对班级体的组织结构的优化发展过程.

一.曾经采用过的班级体组织结构:

1.“树状”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理,他是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意图渗透到学生中去。在这种组织结构中,班主任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管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但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这种组织结构的操作要点是注重先行培养班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正确看待和发挥班委会的中介作用,使他们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角”。

2.“网状”组织结构

在这种组织结构中,班主任起着担纲作用,学生处在这个整体的管理网络中。它的实质是:班主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成主动参与管理。由此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相互影响的管理关系的网络,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是:以班主任为纲要,以班委会为骨干。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整体,在这个网络里每个学生的位置、角色在不断变化着。例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一些具有体育才干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就处在管理者的地位。在班会活动中,一些表达能力强或者是具备艺术能力的学生又可处在管理者的位置。可见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性,使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互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但这种模式对班主任能否起到“纲领”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不好学生容易处在自由状态。其关键是班主任要充分研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别特征,注重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

3.“交叉” 组织结构

这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班级里的学生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学习、活动和生活中要受到来自班主任、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等多方面的管理。这种模式是把班级管理放到学校整体环境中去考虑,因为班级是不可能脱离学校环境而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结构倾向于开放,有利于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管理和多方面规范化的发展。当然这种模式要求各方面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还会形成一管就“死”,一放就“散”的局面

4.“辐射” 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都围绕班主任的中心意图运作。这样在结构上就以班主任为原点将管理影响辐射到每个学生身上,形成明确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班主任直接参与每个学生、每个事件的管理。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事件也可以直接了当地反馈到班主任这里。其特点是:模式结构呈圆周式,带有闭合倾向。这种管理比较细致,能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之处。可以及时掌握班集体发展的动态,其控制性较好。但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达到更高层次的管理目标。其操作要领是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以情感交流作为联系学生的纽带,逐步形成教师的权威性。切忌“婆婆嘴”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优化后的班级体组织结构:

以我现在所带的高一(3)班为例。

(一)基本情况:

1.基本数据:

学生人数51,男生26,女生25,寄宿生36,通学生15。

2.班委:

班长--陈华俊;班副--张晶晶;劳、生委---张水、何丽娜;学习委员--张健康;男体委--陈华俊;女体委--鲍 丹;文委--胡晓霜。

3.团委:

支书--张伟;组委--张静娟;宣委--顾涛.

4.课代表:

语文---宋涛;数学--殷杰;英语--黄雪娇;物理--殷敏晶;

化学--张健康;生物--周颖;政、史、地--邵觉晓;音、美、劳--沈洋

(二).班级组织:(排头一人为组长)

1.纪律组(13人):陈华俊张晶晶张振华张伟

值周班长(毛晶洋周洪胜黄凌飞陈开明冯海珂)和四个宿舍的舍长。

2.学习组(8人):张健康和所有课代表。

3.劳生组(11人):张水 缪元杰 陈浩 蒋丁 赵俊贤 何丽娜 吴振月 吴茵

周悦 华佳苗 张怡

4.体育组(2人):鲍 丹陈华俊

5.宣传组(4人):顾涛 胡晓霜张静娟夏永生

(三).“梯式”组织结构:

班主任

宣体 劳学纪 传育生习律 组组组组组

组组组组组

组组组组 组

员员员员员

全班同学

三.“梯式”组织结构的优化特点:

1.有“组织”可依

全班51人,其中38人是直接属于五个小组中的组员,他们每周至少过一次组织生活,总结过去成功和失误,计划现在和将来。组织外的13人一般都是自动放弃组织生活的,因为刚进入高中,有些事情不敢面对,所以暂时选择了逃避,但是“组织”生活对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所以他们将很快“依附”与某个组织。

2.有“组织”必依

每个组织里的事情必须由每个组具体负责解决,也必须按照每个组的规定

去解决。每周一次的班会课首先都是由每个组派出的代表发言,就本组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也是给全班同学“友情提示”或“立法”。

3.有“梯式”培训

班主任逐个对五个组长进行培训,每个组长分别对其组员进行培训,组员有吸收非组员的义务。这个有“梯式”的培训,不仅形成了一种全员管理的规模,更主要的是形成了一种全员管理的责任和意识。

4.有“交叉”管理

每个组员都同时在扮演“管理”和“被管理”的两个角色,真正形成了“人

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和“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的境界。

综合以上几点,“梯式” 组织结构与“树状”、“网状”、“交叉”、“辐射”组织结构的最大优点是:以真正形式的“学生组织”替代了“班委会”,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学生管理学生的新局面,给班主任留出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以便班主任可以深入到学生“基层”解决更有实质性的问题。

篇2: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工作单位:金苹果奥林匹克花园幼稚园

作 者:刘再蓉 舒品芬

【摘要】:“过渡环节”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轻松自由的活动环节,不仅能起到中转、衔接、休息调整、过渡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应优化过渡环节的教育作用,有效的、开放的组织幼儿在过渡环节中愉快度过。笔者将从六个方面对过渡环节的优化组织进行阐述:

一、创设丰富的感官环境,充分调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让过渡环节充满乐趣;

二、利用区角游戏,让过渡环节更开放、宽松;

三、提供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培养幼儿探索的欲望和思维能力,让过渡环节充满挑战性;

四、开展有趣的民间小游戏,让过渡环节成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桥梁;

五、运用音乐作为过渡环节的信号提示,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过渡环节自然、有序;

六、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让过渡环节张弛有度。

【关键词】幼儿园 过渡环节 有效组织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包括生活环节、学习活动环节、户外活动环节、游戏活动环节等,而在这些环节之间用于转换的环节称之为“过渡环节”。“过渡环节”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轻松自由的活动环节,不仅能起到中转、衔接、休息调整、过渡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应优化过渡环节的教育作用,有效的、开放的组织幼儿在过渡环节中愉快度过。

我们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幼儿的过渡环节,让它成为师幼之间良好互动的空间和机会,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这一直是我们追寻和思考的问题。评价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看她教学理念是否科学,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性,而且还要看她能否抓住一日生活中寻常时刻的教育契机,及时给予幼儿诱导和启发。但是,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们往往会忽视过渡环节的组织,常常存在这些现象,如:

1、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走廊、班级环境的作用,为幼儿营造与环境互动的氛围不够,导致过渡环节无趣;

2、有的教师不给予幼儿选择玩具和玩伴的机会,常常让幼儿集体休息,导致消极等待;

3、部分教师认为过渡环节就是放松期,应由着孩子们自由发挥,过渡放任自流,教师指导不到位,导致此环节无教育价值;

4、有的教师则怕孩子乱,在过渡环节中总是高控制、不敢放手,如吃饭之前把全体幼儿组织在一起,或是讲故事,或是唱歌等,教师很辛苦,孩子也没有自由,天性被压抑。

基于以上现象,我园在优化一日活动中,重点对过渡环节的优化组织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创设丰富的感官环境,充分调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让过渡环节充满乐趣。

有研究表明,0—5岁是幼儿感官敏感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特点是直觉行动思维,也就是说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通过看、听、摸、闻、想来获取经验和智慧。《纲要》又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的、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过渡环节就是让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最佳时机。如,在婴、小班教室的四周墙面(幼儿视线基本平行的高度)、走廊上、材料架上布置一些听觉类、触摸类、动手操作类材料(喂食、拼拼乐、打击乐、粘粘乐等),使幼儿在过渡环节中能自由、自主、自发的进行探究和摆弄,这不仅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丰富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而且能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愉快度过,身心得到很好的调节。

二、充分利用区角游戏,让过渡环节更加开放和宽松。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儿童将来一切活动的幼芽,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如果教师能将其与过渡环节有机结合,就更能体现半日活动的开放性和宽松性。在过渡环节开放区角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如在晨间餐后环节,婴小班先吃完饭的幼儿有的可以进入娃娃家继续喂宝宝吃饭,有的进入图书区随意地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又如中大班幼儿可以进入益智区下跳棋、走迷宫,在短时间内进行智力大比拼;又如在喝水环节,先喝完或在等待中的幼儿可以自由结伴在种植角观察一下自己饲养的动物及种植的植物,了解动物的外表形态及植物的生长情况。在生活区进行系鞋带、打蝴蝶结、编辫子、扣扣子等锻炼手指灵活性的操作活动。孩子们在这种既宽敞又开放的区交游戏中,津津有味地玩耍,一方面身心得到了放松,另一方面自主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三、注重提供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和思维能力,让过渡环节充满挑战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是产生在手指尖上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设动手的机会,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在每个过渡环节中教师如果善于利用操作性强的材料,促进幼儿探索的欲望和思维的发展,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在过渡环节中安置一个过渡材料架,里面投放一些编织类、串珠类、魔方类、迷宫类、扑克牌等易于幼儿操作和收放的材料,孩子们可以自愿选择材料,也可以自由结伴玩耍,通过这些材料与幼儿相互作用,使孩子们每天都能创造出许多新的玩法。从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他们还能保持浓厚的探索欲望。

四、开展有趣的民间小游戏,让过渡环节成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桥梁。

学会合作是幼儿进入社会,成为未来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从小加强幼儿群体性和社会性的教育,培养他们主动交往和团结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的社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民间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内容丰富而有趣;游戏随机性强,正适合在低结构、低密度,宽松、自主的短时间过渡环节中有效地开展。我们将过渡环节组织内容与民间游戏相互渗透,隐形地为孩子们搭建了合作机会,孩子们可以三三两两自发组织,也可以是教师集体组织,如拍大麦、金锁银锁、点兵点将、抓子、拍烟盒、东西南北中、翻线等。这些小游戏不仅能让幼儿在过渡环节活而不乱,而且还能通过游戏让每个幼儿都互动起来,同时还让孩子们学会了分享、谦让、协商、轮流,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五、运用音乐作为过渡环节的信号提示,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过渡环节自然、有序。

优美的音乐能为幼儿带来美的享受,陶冶幼儿的情操。我们发现利用音乐这一载体渗透在过渡环节中,替代教师的指令和要求,既能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游戏和学习,又能使幼儿在音乐中愉快的结束活动。因此在一个环节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如钢琴曲《雨的痕迹》、《蓝色的爱》、《春天的梦想》、《秋日私语》等世界钢琴名曲。音乐的播放使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更加自然、流畅。如各班在每天的游戏活动结束时,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提示幼儿迅速收玩具),孩子们在轻松、舒缓的音乐声中愉快自主的收拾玩具。这样的过渡没有强行要求、没有指令、没有等待,一切都是那么的默契、自然有序,教师的隐形教育又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六、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让过渡环节张弛有度。

在过渡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教师的指导一定要适时和适度,既不能“放羊”,又不能干预过多,才能让此环节有张有弛。一方面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游戏,又能观察孩子的表现,适时提供帮助与引导。如给部分顽皮的幼儿以手势、眼神的暗示;及时处理幼儿之间发生的小矛盾;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帮助幼儿玩出新的花样等。同时抓住教育契机,营造温馨、轻松的交流氛围,让环节过渡成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桥梁,充分发挥主导和主题的交互作用。

篇3:谈结构优化在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结构优化,设计规范,专业合作,计算分析,方案比较

1 引言

结构设计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使设计者能从被动的分析、校核转而进入主动的设计,是结构设计上的一次飞跃。与传统设计相比,结构设计优化能最合理地利用材料的性能,使结构内部各单元得到最好的协调,并具有规范所规定的安全度。

2 结构优化原则

结构设计优化要求利用价值工程原理,从可能的结构设计系列方案中去寻找最优方案。结构设计优化是追求最合理地利用材料的性能,使各构件或各设计专业得到最好的协调。它与传统的结构设计一样,能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具有规范所规定的安全度。

结构设计优化是对结构设计进行深化、调整、改善与提高,也就是对结构进行高质量再加工的过程。结构设计优化不是以牺牲结构安全度与抗震性能为代价而创造的经济效益,而是经过结构优化的工程,平面布置更合理,与建筑功能更协调,成本更低,结构更安全。

3 结构优化技术要点

3.1 科学合理地遵循结构设计规范

从事项目结构设计的结构工程师,既要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也要熟悉、掌握结构规范条文的真实含义,将结构设计规范作为设计的指导与依据[1],不盲目照搬规范条文。规范更多的是针对量大面广的工程,因而某些条文的规定会偏于保守;当用于一些特殊、复杂工程的设计时,有些条文则不够安全[2]。因此,结构工程师在设计中应运用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正确的判断力把握设计,做到设计成果不断优化与创新,下面就规范的某些规定进行分析与探讨。

例1:灌注桩的工作条件系数合理取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5.9条的规定,灌注桩桩身强度验算时,应满足公式Q≤Apfcψc(8.5.9),公式中的工作条件系数ψc(即强度折减系数)取0.6~0.7,对于人工挖孔桩其取值显然偏安全,不能充分发挥桩身强度。设有混凝土护壁的人工挖孔桩质量可控性好,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宜取0.9~0.95。

例2:地下室结构迎水面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2.1条,地下室底板(有垫层)、外墙(设防水层)迎水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取40mm即可;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4.1.6条,地下室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取50mm,如按50mm计时,一方面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少,外墙、底板配筋会相应加大,另一方面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混凝土迎水面更易开裂,即使采取另设钢筋网措施后,也会产生因保护层钢筋锈蚀反而加速结构钢筋锈蚀的后果。地下室底板、外墙外常设计有30mm厚的防水砂浆层,对钢筋有保护作用,因此,可考虑防水砂浆层的有利作用,地下室结构的迎水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0mm,更合理。

例3:灌注桩桩顶箍筋加密区的合理确定。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4.1.1条的规定,“桩顶以下5d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对于小直径灌注桩,此条规定是合理的,对于大直径1000mm~2 000mm的灌注桩,加密区的长度显然是偏大。同时高层建筑有、无地下室及地下室层数不同,桩顶承担的水平力也不一样,加密区长度应有所区别。

3.2 强化结构工程师前期参与和主动参与

做好事先控制,这是整个结构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强化结构工程师前期参与和主动参与。根据国内现状,一般的建筑师很难对结构体系的受力特征进行准确分析,建筑师的结构设计思想无法替代结构工程师的工程设计理念、经验和判断力,也无法弥补结构与建筑专业技术共识的空白与隔阂,同时,有限的结构专业知识也制约着建筑设计层次。既具有扎实的结构设计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结构工程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前期方案设计,帮助建筑师构思与创新,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大众。

结构工程师前期参与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确定最佳受力特征;另一方面是控制平面的规则性(减少平面凹凸、减少平面长宽比、优化楼板开洞尺寸等)与竖向的规则性(避免竖向薄弱层、消除或减少竖向构件不连续等)。

在设计前期阶段,做好具体结构方案的比较,选出技术经济指标最好的方案,为后续的结构优化提供基础与保障。

3.3 加强设计各专业,尤其是建筑与结构专业的协调与合作

现代建筑是由建筑、结构、设备三大要素构成的综合产品,专业分工与合作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环节,只有专业的良好协调与合作,才能创作出各构成要素有机结合的完美作品,结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其它专业的协调与配合。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结构布置与建筑平面、立面设计密切相关,两者协调与配合,不但可以达到实用美观大方的效果,而且结构受力更合理、成本更低、施工更方便。在建筑设计中,许多建筑设计人员只强调方案创作的新奇,不遵循建筑的基本力学规律,这样的方案往往会造成结构设计困难。比如在建筑师眼里,矩形平面的建筑物总是规则的,而实际上长宽比L/B>6的矩形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由于两端地震波输入有位相差而容易产生不规则振动产生较大震害,实际上属于不规则结构。还有一些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力学的基本规律,如将抗震设防区的高层建筑电梯或楼梯偏置在建筑一侧,使得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之间的偏心距过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大的扭转效应。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与结构师需协调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结构传力途径宜简单、直接、明确[3]。选择合理的建筑形体与布置;沿建筑物高度方向布置的抗侧力构件(剪力墙、柱、支撑)宜均匀、连续,避免形成软弱层与传力途径的突变;宜使结构平面布置的正交抗侧力构件(剪力墙、柱、支撑)刚度中心和建筑物表面力(风力)作用中心、质量重心接近或者重合,以避免或者减少结构的扭转效应;楼板的设计应起到水平隔板的作用,避免楼板局部的不连续,以保证竖向构件的共同协调作用。

另一方面,美观性与适用性、经济性应有机统一。在不影响建筑美观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平面布置尽量方正实用,空间尺度适当;建筑造型尽量简洁大方,不做过多的装饰构件,主要通过色彩搭配组合丰富建筑形象。

给排水专业中的水泵房、消防水泵房、水箱等,荷载较大,尤其是置于建筑物顶部的高位水箱对结构设计更为不利,因此,此类设施应优先置于地下室;给排水管道直径粗,数量多,竖向管道应集中于管井布置,后期封闭的管道处的楼板孔洞应适当加强;结构布置应为水平管网系统创造条件,避免绕梁或者绕柱,当消防栓需暗设于剪力墙内时,采取结构加强措施。

电气专业的室内敷设,原则上应以导线在金属管中沿墙及楼板暗设,箱盒应避免过于集中设置,减少对剪力墙、柱等承重构件的削弱,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暧通专业的风管、空调机位、风井等通常在楼梯间、电梯间等集中布置,且因功能要求,需与给排水、电气布置在一起,应将各种功能用房与电气、给排水专业统筹安排。

3.4 正确地使用结构分析软件

在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目前软件种类繁多,不同软件常常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同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由于程序的某些假定与结构实际情况不符,或软件本身的缺陷,或人工选用的参数有误,常会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因此,应用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正确把握其基本理论假定、应用范围、限制条件、设计参数的定义与选取。并要求对同一结构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作互相比较和校核,且从力学概念和工程经验方面对计算结果加以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性和可靠性,以保证结构安全与经济。

例如,支承在剪力墙平面外的非框架梁,PKPM程序默认其为固接,当不进行人工调整时,其计算结果异常:剪力墙支座部位的负筋很大,跨中受弯纵筋不足,既不经济也不安全。因此,当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满足梁的纵筋锚固要求时,应按铰结处理;当剪力墙的截面厚度满足梁的纵筋锚固要求时,其支座处应加设暗柱,暗柱按计算确定其配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体形越来越复杂,现有结构设计程序有时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例如某些力学模型或计算假定与结构的复杂受力不吻合、缺乏足够的计算功能处理复杂结构的计算等,因此需完善与提高计算程序的功能。

3.5 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佳结构体系

优秀的设计首先应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结构体系应受力明确,传力简单,同一结构单元不宜混用不同结构体系,地震区应力求平面和竖向规则。

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布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的长短及造价的高低,进行多结构方案比较与计算分析,选择最佳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设计相比较,结构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建筑结构体系可以分为水平分体系和竖向分体系,结构工程师必须综合考虑竖向分体系与水平分体系的最佳组合,充分发挥两者的最大潜力。

总之,必须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地理环境、材料供应、施工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建筑、水、电、暧通等专业充分协商,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确定结构方案。

例如,低层或者多层别墅,相对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等,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更合理。对于45m以下的小高层住宅,采用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往往不经济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或者剪力墙结构相对经济。底层为小商铺的高层住宅,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或者剪力墙结构,综合考虑商铺开间与住宅功能用房的协调与统一,比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要经济许多。

3.6 充分挖掘基础设计的内在潜力

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物功能,合理确定基础埋深,高宽比大的建筑,基础埋深控制从严,高宽比小的建筑,基础埋深可适当放宽;岩石地基,可不考虑埋置深度的要求[4]。

复核基础荷载计算是否正确合理,应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做综合技术经济方案比较,优选最佳基础方案。例:高强预制管桩复合地基。某26层的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该基础埋深部位标高以下35m~45m范围均为强风化砾岩,经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其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为380kPa,变形模量为37.88MPa,上部结构荷载产生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值为462kPa。如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基础综合成本约为428万元,经济性不好,没能利用天然地基本身较高的承载力。为充分利用地基土的原有承载力,设计采用复合地基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的规定,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经计算桩径D=500mm,桩距@1500mm×1500mm,桩长约18m,基础综合成本约为360万元,成本仍较高。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2.5条,采用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基桩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经试算桩径D=400mm,桩距@2400mm×2400mm,桩长约15m,地基处理费用约为256万元,基础综合成本大大降低,基础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结合该领域的最新概念与发展,在可能的条件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例如近年来从韩国引进的液压振动锤击PHC桩施工,具有重锤低击,噪音低,穿透力强的优点,适用于局部含有强风化夹层的土层,及夹有较厚砂卵石的土层,灌注桩后注浆工法,能大幅度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桩基沉降,施工工艺已成熟可靠。

根据受力特征,优化基础构件设计。例:剪力墙下布桩,应尽可能将桩布置在剪力墙下,设计时应考虑承台与剪力墙的共同工作。有限元分析表明条形承台上满布剪力墙时,条形承台与剪力墙共同工作,宜按深受弯构件进行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计算。

3.7 正确合理地设计地下室

认真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加强与地勘单位的沟通,结合地层岩性及周围环境,合理确定地下室抗浮水位,地下水位对地下室梁、底板、外墙配筋影响均很大。

严格控制地下室层高,在满足消防喷淋、风管与净高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地下室层高,一则可较大幅度减少墙体(外墙、人防墙)配筋,二则减少墙体混凝土、土方、防水等工作量。对可能选用的楼盖体系(单向板-梁楼盖、双向板-梁楼盖、双向密肋楼盖、预应力无梁楼盖)进行综合经济比较分析,选择合理的楼盖体系。

当地下室顶板覆土较厚时(约1 200mm),不应直接计取《荷载规范》中荷载值,而应取考虑扩散后的折算荷载,同时合理确定柱网尺寸,确保经济性。

应考虑竖向力的扩散,地下室底板、顶板、外墙的混凝土不宜采用C35以上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则节省成本,二则更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人防墙体设计应细化,如人防临空墙、人防隔墙一般为三向固接、一向铰接,按不同跨度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3.8 优化布置结构构件

在结构设计优化中,竖向构件结构布置优化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极大地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安全度、工程造价。首先强化建筑物最外围的阳角角部位置,建筑物的结构整体指标将会有良好的表现;其次强化建筑物最外围边界的竖向构件,该部位的重要性仅次于建筑物的外围阳角角部位置;第三是适宜地布置建筑物中间部位的竖向构件,相对于外围构件,此部位的竖向构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最后是均匀、对称地布置竖向构件,减少或避免结构扭转效应。

例:矩形平面的高层建筑,当其长宽比较大时,其扭转位移比(大于1.2甚至更大)往往很难符合规范要求,如一味地加大剪力墙肢截面高度或增加数量,可能效果并不明显,反之弱化内部剪力墙刚度,将建筑平面的宽度方向外围梁高度适当增加,其扭转位移能有效减少,这种方法常是经济有效的。当自然条件为六度抗震设防区,且基本风压较小时,剪力墙不宜布置过多,以满足承载力与层间位移角要求即可。

水平结构分体系即楼盖体系,结构工程师应认真比较与选择最佳楼盖体系,合理确定梁的截面高度。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楼盖的结构高度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高度及其抗侧力效应,且不同楼盖体系的自重会逐层叠加影响基础造价,较重的楼盖会加大地震作用效应;在多层工业厂房或者综合楼等其他用房中,注意柱网与主、次梁的合理布局,如主、次梁楼盖的柱网应为矩形,且短跨与长跨的比例宜小于0.75,这样相对经济。

3.9 构件截面与配筋设计精细化

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包括宏观控制和细部控制。宏观方面,可以在结构布置、经济性指标上进行控制;细部方面,控制工作较为具体和细致,包括如进行模型分析、对比力学指标、灵活运用规范下限等,这部分工作量较大,占用时间、精力较多。

充分考虑多因素的有利影响,优化配置梁端纵筋。一则计算梁端截面纵向受拉钢筋时,应采用与柱交界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并应计入受压钢筋。二则应考虑楼板翼缘内纵筋的有利作用,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板作为梁的翼缘,将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取值2.0(或1.5),配置梁的支座负筋时不考虑楼板钢筋的有利作用是不经济合理的。

墙、柱、梁、板等结构受力钢筋应优先采用性价比高的HRB500、HRB400级钢筋;除外墙采用烧结多孔砖外,户内隔墙宜选择加气混凝土块等轻质墙板材料,有利减轻结构自重,对梁、柱、墙的设计更为有利。

高层建筑的竖向构件,宜优先选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合理控制剪力墙、柱的轴压比,一方面提高剪力墙、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另一方面达到经济配筋的效果。合理确定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也很重要,尤其是短向墙肢截面高度,应根据计算结果适当调整截面高度,使其满足构造配筋为宜。

合理确定梁的截面高度,梁的计算结果应尽可能满足经济性配筋率0.6%~1.5%。应按跨度合理确定楼板厚度,确保板的经济配筋率。

根据具体情况、依据规范、规程有关规定设计,标准图集和有关手册资料仅作参考,不照搬,如各地编制的《楼梯》《挡土墙》等标准图集。

4 结语

结构优化是系统工程,要求结构工程师与其他工种的设计人员密切配合,通过正确地使用结构分析软件、选择最佳结构体系、充分挖掘基础设计的内在潜力、正确合理设计地下室、高度重视和优化布置结构构件、使构件截面与配筋设计精细化,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推广和利用新技术,让结构优化贯穿设计的全过程,充分体现结构优化的价值,使建筑功能更为合理甚至得到提升,使结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提高,减少和避免设计差错,降低工程建设造价,缩短建设工期。

参考文献

[1]高立人,方鄂华,钱家茹.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李国胜.混凝土结构设计禁忌及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张维斌.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释疑及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4: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电子白板;优化;集体教学

众所周知,幼儿园所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全班孩子一起进行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活动。为保证每一次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很多时候老师会准备多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去吸引孩子,这些材料有老师示范的图片、有影音设备、有孩子操作的材料等。在执教活动的时候,老师一会儿要放音乐,一会儿贴图片,一会儿又要为孩子分发操作纸、工具等,一个活动下来是手忙脚乱,有的经验不足的老师还会出现因为忙碌而顾此失彼地将预设的教学环节给漏掉,造成不能达到预设目标、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的现象。如何解放教师?如何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率?电子白板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电子白板是基于PC机的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输入设备,它通过与投影机、计算机的联机使用,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轻松实现书写、标注、几何画图、编辑、存储等功能,是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手段。电子白板的开发和运用,有力地推动了幼儿园教学的现代化,使教学准备更简便、教学活动更生动、教学形式更多变、教学互动更凸显,在优化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较好地发挥了现代技术的优势。下面就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进行阐述:

优势一:化繁为简——让教学准备更轻松

在传统教学中,制作教具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教师往往因每人一份的教具制作而苦不堪言,需要花去很多的精力,而且做出来的操作材料大都是—次性的,不能二次利用,非常可惜。而利用电子白板只需用软件花较少的时间就能完成课件(教具)制作,制作的课件既方便保存,又可循环使用。电子白板的运用帮助教师从繁琐的重复工作中成功解放出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势二:直观形象——让教学互动更便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也就是倡导教师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应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主动学习。那么如何才能让幼儿主动学习呢?最关键的还是看教学材料是否直观形象,教学手段是否能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

优势三:化解难点——让教学创意更多样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那么怎样指导才能算是适时、适当,怎样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多艺术的熏陶呢?电子白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优势四:巧用工具——让学习兴趣更浓厚

在教学实践中,电子白板的多项功能让教学形式更多样,让人机互动更直观,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如大班数学活动《螳螂太太搬新家》中,螳螂太太要切割现有的几块木板制作家具,有长方形、正方形,可是没有三角形,怎么能做出两个相同三角形的屋顶呢?孩子们说用其他图形切,可是正方形和长方形对角切都是三角形,那哪个图形对角切才能变成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呢?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理解就成为了我们教学的瓶颈。白板的“旋转”工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在白板上将正方形对角切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利用“旋转”工具,选中一个三角形进行旋转变成另一三角形的角度,而后拖动图片让两个三角形重叠就能验证。小小的旋转功能,形象而直观地让孩子们了解“正方形对角切出来的两个三角形一样大”的知识点。

另外,电子白板SMART软件中的各类判断模板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便而又多变的平台。在数学活动前只需挑选一款判断模板,预先设置好准确答案,活动中老师按照讲述的要求,孩子自己进行观察判断,然后将答案拖动,如果正确,模板会给予各种形式的鼓励,有“√”、拍手声音、表扬话语等,如果答案错误则会把答案弹出来。孩子在这里学习操作就像是在玩电脑游戏,就连那些平时能力差而又不肯动脑筋的孩子也能在不断地鼓励和游戏模式调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整个教学活动中请人帮忙的现象被抢着自己尝试的现象所取代,孩子们在失败中不断的尝试着、探索着直至成功,这样的方式可以说是教师省力、孩子喜欢。

篇5: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小学班集体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儿童集体,班级里面的组成人员都是心智尚不成熟、自制能力比较差、但是可塑性强的孩子。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共处、创造,进取,所以成功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班级管理。班级沟通了小学生与宏观环境的联系,为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社会化提供了有目的、有计划,可控制的良好的微观社会环境。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班级管理问题。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班主任对所带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劳动、课外活动等项目的管理教育的活动。班主任是联系班级教师与学生集体的纽带,是沟通学校、社会、家庭的桥梁,因此,班主任的意义重大。班主任要想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就必须掌握管理的艺术,带好学生,管理好班集体,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集体,让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孩子服从你的教育方式,首先要得到学生的佩服,让他们配合管理工作要心服口服。斯大林曾经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应该热爱教育,把教育事业当做一项伟大事业,而不是谋生的职业,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样教育奉献就会变得顺其自然,就会忘我地工作,不求回报。以上可以看出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是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知识、文化积累的职业。班主任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越出色,学生就会打心底里佩服和敬重,产生亲近教师的渴望。

二、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学生与教师相处的时间很长,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充分了解你的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多方面地去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兴趣爱好,优点特长、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个孩子,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用心去教育学生,才能耐心去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老师要想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唯一的方法就是和学生谈心,通过谈话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对你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认识每一位学生,哪怕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轻微的抚摸,都能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一阵涟漪。不同性格的孩子应该互相搭配作为同桌,让他们在性格上互补,更有利于学习进步。同时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认真观察每个孩子每天的情绪变化,因为孩子年龄小,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所以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对有特殊要求的孩子,应该及时进行家访,不应该只要求学生家长来学校,请家长不如家访效果好,起码在家长看来你是关心这个孩子的,这样才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得到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尊重和信赖。

三、坚持心灵沟通

教师要注重情感交流,要乐于为学生服务,解决问题。在与学生交流谈心时,要耐心聆听,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对话。错误或者不当的地方,待讲话结束一并指出,表示对学生的尊重。学会接纳,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不要一味地批评与反对。遇到问题要支持鼓励,给与学生温暖,但是不要盲目同情,要理智面对。

四、培养班干部,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

篇6: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良好的班集体,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一直努力打造的目标。我觉得良好的班集体应是这样的: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正视自己,发现、认识自己的优点,并保持、发展这种优点,不断地战胜自己的弱点,每个孩子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一股较强的班级凝聚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我是如何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

一、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渴望自己的长处得到展示,所以,在班干部的培养中,我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

去年秋学期开学初,我设置了相当多的班级管理干部名称,除了班长、学习委员和各科的科代表外,每个小组还有各学科、纪律、卫生、文明、劳动、读书等小组长,让每个孩子都写一份竞选班干演讲稿,然后进行民主集中选举。通过选举,大部分孩子都有自己的班干职务。对于少数没有职务的孩子,我也另辟蹊径,给他们名号,叫监督小组成员,主要任务是监督其他班干是否能真正为班级服务,也可协助班干共同完成任务。如果他们发现部分班干有问题,就要及时指出,当然,前提必须是真实、善意的。这样的班干竞选在学期一半时又进行了一次,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如果在平时,确有问题的班干,我也会和孩子们共同商讨,做部分调整,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保持优点,改掉缺点。这学期也是这样,一学年下来,我发现,好多孩子为班级服务变得主动、自觉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了。

二、好班规促进班级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为了将孩子们的不良习惯扼杀在摇篮之中,我在开学初就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我们自己的班规。这学期开学后,我让每个孩子事先从早读、打扫、做操、课堂、课间、中午、散学等方面在微型日记本上写下自己制定的班规,并写明处罚方法和执行者。孩子们制定的班规五花八门,如“在学校乱扔纸屑、随地吐痰者,一经发现,罚扫教室,此项由卫生小组长监督执行。”等,当然,由于六年级学生年龄小,有些班规还不够合理,所以,我就一一过目,从中选择并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且具有可行性的班规。在执行班规的过程中,把“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放在首位,即使是班长触犯了班规,也照样按班规处罚。

这一学期,我班孩子在班规的约束下,学习、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原来总爱说脏话的几个学生,现在嘴也变甜了,原来总是不做作业的孩子,现在已很少不写作业了„„

三、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氛围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尤其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首先,我从教室环境的布置上下工夫,现在我带的班已经带了五年,在这五年里,每换一次教室,我都广泛听取孩子们的建议,力求让我们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孩子们从墙壁上的习作园地,好书推荐,书法作品等栏目中树立了信心,提高了能力。如这学期新开辟了一栏——优秀读书小组表彰,孩子们看到自己所在的读书小组榜上有名,阅读的兴趣更浓了。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各种活动,如“迎新年,我来露一手”“六一才艺展示”“体育文化节”“读书节”“英语节”“数学周”等等,每次活动,都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受到了教育,孩子们团结一致,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当然,我们班里也会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如“六一联欢”“写字小明星评比”“微型日记评比”“读书小组评比”等等,每一次的评比都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孩子们在这些五彩缤纷的活动中,自信心、荣誉感都被激发出来了。

第三,班级主页也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四年前,我们就在校领导的组织下建立了自己的班级主页和孩子们的个人主页,这些主页,促进了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四、给予潜能生更多的激励

潜能生是每个班级都有的,我们不能讽刺、挖苦他们,他们也需要心灵的呵护,因此,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是想方设法的找出潜能生的优点,放大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我经常这样激励我班的孩子:“只要你尽力了,施老师便觉得你是最棒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你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加油!”

篇7: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利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结构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作用的发挥,而且直接关系到人大行使国家权利的水平。今年年底,县级人大将要进行换届,如何选准选好新一届人大代表,是县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严把入口关,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扎实,履职能力强的同志选为人大代表。只有代表素质高、结构合理,人大工作才有活力,才能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一、人大代表必须具备强烈的代表意识

强列的代表意识,是每一个人大代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人大代表之所以能够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履行代表职责的动力所在。就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情况看,大部分都是兼职的,这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人大代表在开展代表工作,履行代表职责没有任何经济报酬,完全属于义务性的,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大代表自觉主动的开展代表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完全靠的是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代表意识。

人大代表只要具备强烈的代表意识,就能时刻想到自己是人民选的,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必须为人民说话办事,把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坚持经常走访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真正实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二、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

保障法律、法规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人大代表必须是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只有熟悉法律,忠于法律,才能有效的监督法律的实施。首先,人大代表必须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目前,法律法规制定的较多,全面掌握很不现实,但必须熟悉和掌握与代表行使职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增强监督实效,提高监督水平。人大代表不但自己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而且还要带头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努力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推动“依法治国”进程。其次,人大代表要积极参与法律监督活动。

当前,公民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人治”思想较为严重,以权压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很大影响,需要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为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保障。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大代表,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大胆实施监督,做维护法律尊严的带头人。

三、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较强的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国家权利,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履职能力。没有较强的履职能力,要代表人民依法履行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只是一句空话。而人大代表的能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人大代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仅仅了解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城建、环保等诸方面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如果没有较宽的知识面,就不可能对本地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视察、检查、调查活动中只能当一个“随行者”,在审议有关议题时,就只能充当一个“听会者”,别人提人选就签名,别人说“好”就画圈。这样就很难发挥人大代表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非常重要,在组织推荐和选民联名提名代表候选人时,应把代表的履职能力放在首位,真正把社会活动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群众威信高的同志作为人大代表的侯选人。

四、人大代表的结构必须合理

代表的分配比例和结构是否合理,不令影响代表的素质,而且影响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质量。有的地方由于受代表名额和类别的限制,一些政治业务素质高,议政能力强的同志当不上人大代表,导致有的地方在确 定代表侯选人时,只能采取应付和完成任务的办法。因此,在确定代表的分配比例和结构时,既要考虑代表面,更要考虑代表的议政能力。

从我区本届人大代表的结构情况看,无论是代表结构和代表的整体素质都好于往届,但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代表的行业分配比例不尽合理。农民代表比例过高,国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界代表的比例偏低。我区现有国有企业19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30000余个,但是国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的人大代表只有16人,占5.35%,使国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及时反映,对国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有一 定的影响。二是代表的文化素质和执行职务的能力不适应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本届人大代表的文化程度较往届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01人,占33.68%.代表的文化素质偏低,对人大的议事水平有一定影响。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在本届召开的各次人代会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代表提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较少,在审议各项报告也很少发言,有90%以上的没有发过一次言。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是群众的代言人,如果不能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能履行代表的职责,那么就失去了当代表的意义。从历届人大换届选举的实践看,只有代表的分配比例和结构合理,才能选出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大代表。

为此,建议在新一届人大换届选举中,在确定代表的分配比例和结构时,一是对各个阶层代表所占的比例不要规定的过死,既要受比例限制,又要根据各地的实际灵活掌握,各阶层代表所占的比例后边应加“左右”二字为宜。

二是对代表的文化素质应有明确要求,县级人大代表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宜,有利于代表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议政能力的增强。

三是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应各占一定比例,人大代表中应有一些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一些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勤奋有为的中年同志,不应过分强调代表年轻化。

篇8: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要想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优化技术,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内容, 其主要内容为:在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结构使用功能的大前提下, 我们应充分考虑到设计过程中会遇到的诸多问题, 并且在经济最为合理的情况完成结构设计工作。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优化设计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结构结构选型、建筑结构受力情况以及建筑构件布置方式等内容进行最优化的分析和设计等。通常情况下, 主要有两大部分内容:首先是以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为设计对象所进行的最优化分析和设计工作;其次则是以房屋建筑的分部结构为设计对象所进行的最优化分析和设计工作。并且还可以将第二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划分, 通常可以将其分为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中部主体结构部分的优化设计、上部屋盖部分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下部基础部分的优化设计等内容。

2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2.1 房屋建筑结构的层数与用地面积之间的关系。

如果只是对某一个建筑物进行分析, 建筑结构随着层数的增加其所用地面积是越来越少, 但实际的情况却是, 当房屋筑结构层数增加时, 建筑物高度也是随之上升的, 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就会增大, 因此建筑物单位总建筑面积所使用土地面积就也是增加了。实际上建筑物的所需的总的用地面积与建筑物的层数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关系的, 所以在我们应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时, 就要协调好建筑物用地面积与建筑物层数之间的关系。

2.2 房屋建筑结构的体型设计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物的总面积是相同的前提下, 平面形状为方形的或是圆形的它的周长就越长, 并且前期所消耗的墙体面积越少, 那么后期所需要装修投入就也会越低。并且通过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平面形状为方形的建筑物或是圆形的建筑物的内部构件的结构都很稳固, 并且受力状况也更加稳定, 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时, 房屋建筑的平面形状建议选择方形的或是圆形的。

2.3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与建筑设备之间的经济关系。

在建造房屋建筑时是需要很多电气设备材料以及给水排水管道的, 随着建筑的楼层数越来越多, 所需要的给水排水管道就会越来越多, 并且需要的电气设备材料也就越多, 那么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肯定就会大幅度的提高。

2.4 房屋建筑结构分部结构与建筑物层数间的关系。

所有的房屋建筑物都是要共用一个屋盖的, 因此当建筑物层数的逐层增加时, 屋盖部分的单位成本实际上是在逐步下降的。但是对于房屋建筑的基础部分就不一样了, 即使也共用一个基础部分, 当建筑物层数增加时, 由于基础部分所受的荷载越来越大, 所以基础部分就应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因此基础部分的设计成本也是随之增加的。另外房屋建筑结构内部的梁、柱、墙等承重构件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 其所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 设计时就必须多采取一些提高其实际承载能力的方法, 这样就会增加这些基础构件的实际设计成本。对于房屋建筑结构中不同的分部部分, 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其施工的成本的变化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

3 优化技术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3.1 重视概念设计优化技术的分析工作。

在选择房屋建筑物的结构布置方案时, 我们是有很多方案可以选择的, 即使是同一个房屋建筑的方案, 我们也是有不同的结构布置方案供选择。因此分析方法的不是唯一的, 在我们分析已经确定了的结构布置方案时, 如果建筑物所受荷载是相同的, 那么就可以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的, 当然不仅仅分析方法是不唯一的, 同时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建筑材料、设计参数标准、荷载标准数值的算法等内容也可以是不唯一的。以上这些内容, 单纯的依靠计算机进行计算是无法获得最准确的答案的,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需要设计人员来确定的。通常情况下, 经验更为丰富的设计人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 由于他们有过类似的设计经验, 所以他们判断的过程也更加充分, 确定的方案也更加灵活, 所以他们最终做出的选择也是最为科学合理的, 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设计的优化过程。因此在应用优化技术的过程中, 我们应更加的重视对设计人员经验积累的工作, 越是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 他们就越能够实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设计技术。

3.2 进行概念设计优化就是要解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复杂问题。

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功能性和安全性, 另外还要尽可能的延长结构和构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房屋建筑在施工以及投入使用后, 是会遇到很多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的, 因此我们进行概念设计优化工作就是要保证房屋建筑在面对这些外力因素时是不会倒塌的。而概念优化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要详细的分析建筑物怎样才能应对好外部的复杂的各种环境因素, 其中地震的作用是最为复杂也是最为强大的环境因素。通常在地震来临时, 我们很难及时的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其能量等级等内容, 地震活动也无法参照过去所发生的例子, 所以当地震活动来临时, 它对建筑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建筑物是会受到地震的作用的, 要避免地震活动对房屋建筑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我们在进行结构设计时, 应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 设计中我们应多采用多道设防思想, 所谓的多道设防思想就是指在地震活动到来时, 建筑物首先受到破坏的应是次要构件, 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 从而起到保护主要构件的作用;还应选择刚度对称均匀的建筑布置方案, 因为这样能充分的提高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同时还要遵循延性设计理念, 从而有效的避免结构出现脆性破坏的现象。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对房屋建筑结构中设计优化技术的内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与经济的关系以及优化技术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我们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耐久性, 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施工的成本, 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而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就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因此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 应通力协作, 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优化技术, 从而为房屋建筑结构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肖燕武.浅析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J].科技创新导报, 2007.[1]肖燕武.浅析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J].科技创新导报, 2007.

[2]徐慧.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 2013.[2]徐慧.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 2013.

[3]潘亮.房屋结构设计中机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 2011.[3]潘亮.房屋结构设计中机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 2011.

[4]刘庆贵.试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优化技术[J].现代商贸工业, 2013.[4]刘庆贵.试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优化技术[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篇9:谈班集体中组织结构的优化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有意性行为会开始逐步的发展,他们会慢慢地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规则意识慢慢萌芽,是非观念比较模糊。在活动中他们会逐渐学会如何与周边的人交往,并且动作发展会更加完善。幼儿在体力上,则明显增强,积极动用感官、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化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突出的特征。他们会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来概括和分类,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会逐步增强,会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然后以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通过手、动作、表情、嘴巴来进行表达、表现与创造。

二、舞蹈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幼儿舞蹈的展开与教学符合孩子们爱跳、爱动的特征,并且能够让幼儿去学习如何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更好地认识事物。幼儿舞蹈能够让幼儿在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中,以娱乐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艺术是无声的语言,而舞蹈动作能更好地将这种无声的语言演绎到极致。幼儿常常会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模仿和创造这些动作,学习舞蹈既能唤起孩子对动作的心灵感悟,又能激发和启迪他们产生更加丰富的联想,帮助他们开拓和提高创造性的思维。幼儿舞蹈的组织在体裁和主题、表现形式上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才能使幼儿在舞蹈观摩、学习、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幼儿的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而且还能在舞蹈的锻炼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例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表现的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友谊和付出以及事物的丑恶和善良的对比。可以充分让幼儿在舞蹈的编排和欣赏上得到更多的生活体会。

三、幼儿舞蹈教学的编排与策划

任何一项舞蹈集体教育教学的内容在幼儿舞蹈的启蒙阶段中,都不应该让幼儿感觉到困难,如何让幼儿在舞蹈中體会到乐趣,让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这就要求教师和孩子们进行愉快的合作。因此,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歌舞《三只小猪》表现的是三只小猪对待事情的不同态度,聪明,勤奋与懒惰的对比,以及内部之间的猜疑和排挤。当后来大灰狼来的时候,三只小猪排除成见,齐心协力,运用了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保护了自己和房子。当我们在进行《三只小猪》的舞蹈教学时,不但要让幼儿更好地去认识和感受生活的内容,而且还要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感悟去体验生活的真谛,在形象化的幼儿舞蹈教学中,不但能够从小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而且还能锻炼他们勤劳的品质。

幼儿舞蹈不能局限在舞蹈的技巧上,要通过舞蹈艺术的教育,使幼儿具有心灵美和体态美,全面发展德智体美,使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在幼儿舞蹈的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单一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动作或者是一段小组合,而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创造性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舞蹈,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舞蹈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谭纯.浅谈集体教育教学中的幼儿舞蹈组织艺术.音乐时空,2013-05.

[2]邱建华.身随律动:让幼儿成为舞蹈学习的主人[J].好家长,2009(02).

[3]杨雪.对少儿舞蹈教育的思考与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0(17).

(作者单位 山东省长岛县实验幼儿园)

上一篇:第一次拥抱高二作文下一篇:乔迁新居如何让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