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

2024-05-11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精选6篇)

篇1: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

2018年8月专辑9月专辑12月专辑欢迎选用!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作文专辑、9月试题分析专辑、12月分类练习专辑、4月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手机)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

吴定刚 高考已过去10多天了,由今年的全国语文一卷的高考作文题引起的喧哗也渐趋沉寂。但是,面对今年的这样一道高考作文题,我作为一个一线语文教师,出于某种责任,有些话还是想说一说。既是一种观念与心情的表达,也奢望能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使未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有所改变,臻于完美。我们先还是来看看今年的这个有点特别作文题吧。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如果我们在网上“百度”一下,就会发现有许多针对该题的批评,综其所述,大多集中在对该题的强烈的政治倾向性的批判上。但如果只是这一点,我倒觉得无可厚非。“文以载道”,是中国作文的一贯传统,也是一切为文者的责任和使命之所系。虽然高考只是虚拟为文,但也不能丢了这个传统,放弃写作的责任。再说,政治性与语文性,也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过去这样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撇开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不谈,我还是觉得今年的全国一卷的作文命题很失败,其原因是该作文题在命题技术上存在严重缺陷,给今年的语文高考和考生带来了严重损害。大型考试的作文命题技术首先体现在反猜押和反套作上。一个成功的作文命题,一般是不容易在考前被押中的,也是极少机会被套做的。许多考试命题在最后的要求部分说“不能抄袭”“不能套作”,完全是两句废话,你的命题让考生在备考时押中了,他为什么不能抄袭?就是抄袭了你也不能发现。你的命题让他能够套作,他为什么不可以套作?所以“不能抄袭”“不能套作”,应该是作文命题的要求,而不是应考写作要求。作文命题的反猜押反套作,在我国长期的大型考试的命题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而如何处理作文题与时事热点和时代主旋律的关系,就是作文命题反猜押反套作的重要技术之一。一般来讲,高考作文命题不能离开对时事热点、时代主旋律的关照与呼应,这一方面是时事热点和时代主旋律在作文命题上有先天优势,它是每个考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大家都熟悉的,不至于完全隔膜而导致无话可说。另一方面,就时事热点和时代主旋律命题作文,不仅有考试功能,还有教育功能,可以培养考生的正能量,引导他们关心天下大事,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与时代的主旋律共振。更有甚者,作文命题贯彻时代主旋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是,时事热点和时代主旋律,对于高考作文命题来讲,又有一个极大的缺陷,极容易被猜押、被套作,进而毁高考于一旦。所以,高考作文命题的反猜押、反套作技术,主要体现在对时事热点和时代主旋律的处理技术上:作文命题既要体现时代精神,但形式上又要保持与时代精神的间离。通俗一点讲,高考作文命题,要能够体现时事热点和时代主旋律,但这种体现又不是直接的,是时事热点和时代主旋律的隐晦曲折地体现,是从某个意外的角度地间接特殊地反映。要做到这一点,既要有技术含量,还要有智慧含量。然而今年全国一卷的这道高考作文题在形式上完全不讲技术和智慧,直接和十九大报告对接,时事热点是套住了,时代主旋律也体现无余,但后果是押中的概率会大幅度上升,即使不能押中,考生临场套作的可能性也会大幅增加,这势必会严重影响考试的信度,也会影响考生间的考试公平。现在猜押的问题已经在网络上有所暴露,虽然押中的人不多,但这主要是因为今年的作文命题的低劣出乎备考者的意外,如果下一年继续如此出题,我想猜押而中的就不是一家两家了,那对于高考来说,可能就是毁灭性的灾难。至于套作,我想这次高考可能就在劫难逃了,一定会非常普遍。我没有参加阅卷,没有数据说明。但从我和部分学生考后交流的情况来看,还是印证了我的想法,这倒不是说他们套用了某篇现成的文章,而是对社会流行话语、政治话语的套用。用雷同的语言表达雷同的思想,可能每篇文章都似曾相识,每句话都耳熟能详,考生的个性化表达会在这个作文题面前集体失声。这恐怕是一种深度的套作,我想这也许会是今年语文高考的最大失败。该作文题在作文条件的呈现上,技术缺陷也非常明显。作文命题,说到底就是给写作者某种条件限制,让他们做有条件地写作,也就是让他们在答卷纸上带着镣铐跳舞。所以,作文命题的作文条件呈现技术,是核心技术。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作文命题的条件呈现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给标题的,有半标题的、有给开头的、有给材料的、有给说明的……这么多花样叠出的条件呈现方式,其实并不是为了条件呈现的花样翻新,而是为了追求作文命题的条件呈现的科学性、艺术性,也就是围绕作文条件呈现的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条件呈现的新颖性与合理性的统一。2.条件呈现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3.条件呈现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最终目的就是两点:既要强化对考生的考试性,考出一定的难度,同时又要强化对对考生的普遍适应性,考出真实水平。回顾我国高考作文的命题历史,可以整理出这样一条线索:标题——半标题——话题——给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这个概念并不准确,这里只是借这个普遍流行的概念姑妄称之),从这条线索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给条件上,作文命题一直致力于探索拓展写作空间,给考生更多的个性发挥的余地。即有明确的写作条件,但又不是画地为牢。所以,作文命题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拓开写作限制的历史,一个迁就、保护、弘扬考生写作个性的历史。当然,这种拓展不是单面的,追求的是刚性与弹性、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疑,作文命题的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作文考试命题不断优化、不断进步的过程。高考作文命题的这样一个发展脉络,虽然有考试自身发展完善的需求,但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解放思潮在教育方面的一种折射,是高考的作文考试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共振。最后出现的“任务驱动型”,除了拓展写作空间之外,还赋予了作文命题另外一层含义。这是受当前国内外作文教学思潮——“真实写作”的影响,虚拟一个真实的写作情景,以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思维,最后达成写作的最佳效果。这是作文观念的革新带来的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主要是为了凸显作文命题观念的先进性,进而实现作文考试与作文教学的对接,完善整个中学作文链条。具体就给材料作文命题的情况看,按材料呈现方式和数量分,有单一材料和组合材料两种。特别是最近几年,组合材料型作文命题还特别流行,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组合材料型和单一材料型比较,题目因为它自身的丰富性,给了考生作文写作更多的可能,是对考生写作空间拓展的最大化,具有对考生写作个性的最大适应性。按材料体现的条件性质分,有给写作对象和给写作中心两种。为什么没有既给写作对象又给写作中心的材料作文题呢?因为只给一面限制,考生可在写作时就它的另一面的自由而进行个性发挥,如果双面限制,那就限制过死了,没有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没有了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实践上,带给作文考试的都是损害。可以这样说,这两个方面的划分,就是给材料作文命题的重要标准,可以据此来区分给材料作文命题的优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今年的这道高考作文题是怎样给考生提供限制条件的。很显然,该题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那么,它是一道组合型材料作文题吗?该题以“大事记”方式呈现材料,从形式上看,按时间一件一件分行排列,似乎是一道典型的组合式材料作文题。但是它不是。第一,组合式材料的各材料之间事件主体常有不一,尤其不是在一个时间链条的统摄之下,材料之间几乎没有外在逻辑联系。但该题的材料是同一对象在一个时间链条下的发生的一些事件的有序排列,各个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外在逻辑联系,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这些都符合单一材料的逻辑特征。第二,组合式材料的各个材料都具有独立性,能够独自承担作文命题的各种约定任务,所以它们在考生的审题面前,既可以分拆也可以组合。而该题的材料中的有些项是不具有独立性的,完全不具备可写性。如第一条的“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第八条的“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其实,它就是一个单一材料作文题。也许有人要问:是单一材料作文题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还真有问题。第一,单一材料却采用组合材料的呈现方式,对考生审题形成了严重误导,他们可能会采用组合材料作文题的思路进行写作而导致严重失分。第二,单一材料和组合材料相比,限制性相对较强,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相对狭窄,这在命题技术上是一种倒退。第三,一个单一材料的作文题,却给考生罗列了那么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划定了36年的时长,这无疑是对考生作文有了“宏大叙事”之规定,这对于一个反映中学生的人生经验和写作水平、一个小时的写作时间、800字的篇幅的高考作文来讲,无疑是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也和中学作文教学、和中学生的写作经验与审美经验严重背离,尤其会对作文训练有素的考生造成严重损害。该题作为材料型作文命题,它对作文的条件限制是给出的写作对象还是写作中心呢?从它呈现的材料来看,新世纪中国36年的历史,两代新世纪孩子的成长历程,似乎是给出的写作对象,但是在命题的说明部分,命题者又作了这样一段文字说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是对作文的核心要求——“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的诠释,其重要性非同小可,其中的关键词“际遇”“机缘”“使命”“挑战”“成长”“追梦”“圆梦”等,都具有强烈的文章中心说明特征,或者说,这段文字就是给予这次考试作文的中心限制。一道作文题,既给写作对象限制,又给写作中心限制,这在高考作文命题史上还极为罕见,因为它完全剥夺了考生的个性发挥空间,这无疑是画地为牢,其后果自不用多说,大家不难想象。如果把作文命题技术的最高境界定义为“有限和无限的统一”的话,该题的技术恐怕属于地板级水平。而且,高考作文命题这么多年来,从技术层面来讲,一直在围绕拓展限制写作条件下的自由空间进行尝试,而且在不断取得进步,该题却逆历史潮流而动,将高考作文命题几十年的探索成果毁于一旦,一下子打回原形。另外,由于这种写作对象和写作中心的双面限制,使这次高考作文的“宏大叙事”和史诗笔法成为必然要求。在该命题的说明部分,最后还有两句话:“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这段文字可不是可有可无的套话,也是该作文题限制条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两个条件:一,这篇作文是要装进“”时光瓶的,二,是要留待2035年给下一代18岁的人看的。这是“任务驱动”作文命题的典型特征,也是“真实写作”观念在作文命题上体现,它虚拟了一个“真实”的写作情境。但这对考生的作文写作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条件、伪情景。“装进时光瓶”对作文的表达有什么特殊限制吗?没有!和这次考试完后把答卷装到试卷袋里并没有什么不同。“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对这次考试作文有什么限制吗?没有!18岁的阅读要求与30岁的阅读要求有什么不同?下一代的18岁青年,他们的阅读要求、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现在的考生又怎能够知晓?它需要作文在人称使用方面有什么将讲究吗?也没有。一篇文章放到那,到时谁去开启时光瓶阅读都行,就像我们现在读《三国演义》《红楼梦》一样。所以,这两个条件,作为写作要求,就是形同虚设,就是命题者“装逼”而已。如果仅此而已倒也罢了,它对考生和阅卷者的误导却是非常严重的,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一些“名师”谈审题就可见一斑。高考作文命题,责任重大,是一件严肃而严谨的工作,鄙人在此不揣浅陋,冒昧发言,难免偏见和错误,还望方家不吝赐教。

本文由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 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

该作文题在作文条件的呈现上,技术缺陷也非常明显。

作文命题,说到底就是给写作者某种条件限制,让他们做有条件地写作,也就是让他们在答卷纸上带着镣铐跳舞。所以,作文命题的作文条件呈现技术,是核心技术。

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作文命题的条件呈现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给标题的,有半标题的、有给开头的、有给材料的、有给说明的……这么多花样叠出的条件呈现方式,其实并不是为了条件呈现的花样翻新,而是为了追求作文命题的条件呈现的科学性、艺术性,也就是围绕作文条件呈现的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1.条件呈现的新颖性与合理性的统一。2.条件呈现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3.条件呈现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最终目的就是两点:既要强化对考生的考试性,考出一定的难度,同时又要强化对对考生的普遍适应性,考出真实水平。

回顾我国高考作文的命题历史,可以整理出这样一条线索:标题——半标题——话题——给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这个概念并不准确,这里只是借这个普遍流行的概念姑妄称之),从这条线索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给条件上,作文命题一直致力于探索拓展写作空间,给考生更多的个性发挥的余地。即有明确的写作条件,但又不是画地为牢。所以,作文命题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拓开写作限制的历史,一个迁就、保护、弘扬考生写作个性的历史。当然,这种拓展不是单面的,追求的是刚性与弹性、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疑,作文命题的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作文考试命题不断优化、不断进步的过程。高考作文命题的这样一个发展脉络,虽然有考试自身发展完善的需求,但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解放思潮在教育方面的一种折射,是高考的作文考试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共振。

最后出现的“任务驱动型”,除了拓展写作空间之外,还赋予了作文命题另外一层含义。这是受当前国内外作文教学思潮——“真实写作”的影响,虚拟一个真实的写作情景,以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思维,最后达成写作的最佳效果。这是作文观念的革新带来的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主要是为了凸显作文命题观念的先进性,进而实现作文考试与作文教学的对接,完善整个中学作文链条。

具体就给材料作文命题的情况看,按材料呈现方式和数量分,有单一材料和组合材料两种。特别是最近几年,组合材料型作文命题还特别流行,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组合材料型和单一材料型比较,题目因为它自身的丰富性,给了考生作文写作更多的可能,是对考生写作空间拓展的最大化,具有对考生写作个性的最大适应性。按材料体现的条件性质分,有给写作对象和给写作中心两种。为什么没有既给写作对象又给写作中心的材料作文题呢?因为只给一面限制,考生可在写作时就它的另一面的自由而进行个性发挥,如果双面限制,那就限制过死了,没有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没有了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实践上,带给作文考试的都是损害。可以这样说,这两个方面的划分,就是给材料作文命题的重要标准,可以据此来区分给材料作文命题的优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今年的这道高考作文题是怎样给考生提供限制条件的。很显然,该题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那么,它是一道组合型材料作文题吗?

该题以“大事记”方式呈现材料,从形式上看,按时间一件一件分行排列,似乎是一道典型的组合式材料作文题。但是它不是。第一,组合式材料的各材料之间事件主体常有不一,尤其不是在一个时间链条的统摄之下,材料之间几乎没有外在逻辑联系。但该题的材料是同一对象在一个时间链条下的发生的一些事件的有序排列,各个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外在逻辑 1 联系,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这些都符合单一材料的逻辑特征。第二,组合式材料的各个材料都具有独立性,能够独自承担作文命题的各种约定任务,所以它们在考生的审题面前,既可以分拆也可以组合。而该题的材料中的有些项是不具有独立性的,完全不具备可写性。如第一条的“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第八条的“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其实,它就是一个单一材料作文题。

也许有人要问:是单一材料作文题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还真有问题。第一,单一材料却采用组合材料的呈现方式,对考生审题形成了严重误导,他们可能会采用组合材料作文题的思路进行写作而导致严重失分。第二,单一材料和组合材料相比,限制性相对较强,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相对狭窄,这在命题技术上是一种倒退。第三,一个单一材料的作文题,却给考生罗列了那么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划定了36年的时长,这无疑是对考生作文做了“宏大叙事”之规定,这对于一个反映中学生的人生经验和写作水平、一个小时的写作时间、800字的篇幅的高考作文来讲,无疑是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也和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经验严重背离,尤其对作文训练有素的考生会造成严重损害。

该题作为材料型作文命题,它对作文的条件限制是给出的写作对象还是写作中心呢? 从它呈现的材料来看,新世纪中国36年的历史,两代新世纪孩子的成长历程,似乎是给出的写作对象,但是在命题的说明部分,命题者又作了这样一段文字说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是对作文的核心要求——“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的诠释,其重要性非同小可,其中的关键词“际遇”“机缘”“使命”“挑战”“成长”“追梦”“圆梦”等,都具有强烈的文章中心说明特征,或者说,这段文字就是给予这次考试作文的中心限制。

一道作文题,既给写作对象限制,又给写作中心限制,这在高考作文命题史上还极为罕见,因为它完全剥夺了考生的个性发挥空间,这无疑是画地为牢,其后果自不用多说,大家不难想象。如果把作文命题技术的最高境界定义为“有限和无限的统一”的话,该题的技术恐怕属于地板级水平。而且,高考作文命题这么多年来,从技术层面来讲,一直在围绕拓展限制写作条件下的自由空间进行尝试,而且在不断取得进步,该题却逆历史潮流而动,将高考作文命题几十年的探索成果毁于一旦,一下子打回原形。

在该命题的说明部分,最后还有两句话:“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这段文字可不是可有可无的套话,也是该作文题限制条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两个条件:一,这篇作文是要装进“”时光瓶的,二,是要留待2035年给下一代18岁的人看的。这是“任务驱动”作文命题的典型特征,也是“真实写作”观念在作文命题上体现,它虚拟了一个“真实”的写作情境。但这对考生的作文写作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条件、伪情景。“装进时光瓶”对作文的表达有什么特殊限制吗?没有!和这次考试完后把答卷装到试卷袋里并没有什么不同。“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对这次考试作文有什么限制吗?没有!18岁的阅读要求与30岁的阅读要求有什么不同?下一代的18岁青年,他们的阅读要求、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现在的考生又怎能够知晓?它需要作文在人称使用方面有什么将讲究吗?也没有。一篇文章放到那,到时谁去开启时光瓶阅读都行,就像我们现在读《三国演义》《红楼梦》一样。所以,这两个条件,作为写作要求,就是形同虚设,就是命题者“装逼”而已。如果仅此而已倒也罢了,它对考生和阅卷者的误导却是非常严重的,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一些“名师”谈审题就可见一斑。

篇3: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分)

现代文阅读为论述类文章阅读, 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段选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原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3期) , 因命题需要, 原文有所删改。选文围绕“科技黑箱”这一概念组织材料, 有一定知识性, 行文简明扼要, 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 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 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 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 不必打开, 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 以及药品等, 可以说, 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 科学知识是基础, 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 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 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 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 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 具有三大特点。首先, 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 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 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 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 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 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 神童不断出现, 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 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 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 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 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 这就说明, 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 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 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 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 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 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 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 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 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 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 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 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 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 例如中国的针灸, 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 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 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 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现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下列对科技黑箱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 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 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 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 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 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 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 如电脑、手机, 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 可以说, 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 (概念) 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词语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 准确把握重要词语 (概念) 在文中的含义, 是衡量考生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谈论的“科技黑箱”究竟指哪些方面的内容, 要求考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题的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述“科技黑箱”, 要求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答案应该是C。先看A项, 原文一开始说:“‘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 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这就说明在认识上主体对黑箱内部的情况是全然不知的。紧接着原文又谈到:“‘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 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 以及药品等……”这意味着“科技黑箱”与“黑箱”是不同的, 至少“科技黑箱”的设计者能够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像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等科技黑箱就是如此, 至少这些产品的设计者能够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因而A项符合原意, 不是选项。关于B项, 原文说:“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 不必打开, 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 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科技黑箱的工作原理, 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这三种科技黑箱, 不是每个使用者都能透彻掌握其内部构造或工作原理, 但是只要按规则操作它们, 就可以达到上网、通话、摄影等预期的目的。这样看来科技黑箱是可以操控的, 因而B项符合原意, 不是选项。关于C项的前半部分, 它说“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 这与原文的表述是相同的, 因此是正确的, 这意味着C项的后半部分出现了错误。原文说:“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 科学知识是基础, 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而C项的后半部分表述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科学知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而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主观的看法或意识形态是无法对客观规律进行修正的, 一般而言只能对它进行选择。因此C项对“科技黑箱”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C项是正确选项。至于D项, 原文第一段说:“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 以及药品等, 可以说, 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同时第一段末尾也说:“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据此, 可以得出“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的结论。所以D项符合原文意思, 不是选项。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 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 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 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 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答案是B。先看A项, 原文第二段说:“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 具有三大特点。首先, 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 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据此, 可以推断出“巨人”就是科技黑箱。因此A项跟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 不是选项。再说B项, 原文第二段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不言而喻, B项的前半部分与原文相符。再看B项的后半部分, 原文说:“如今, 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 神童不断出现, 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 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这句话的意思是,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 就为年龄越来越小的计算机天才、黑客以及神童的不断出现提供了机会, 科技黑箱仅仅是提供了机会。而B项的后半部分说科技黑箱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这就明显误解了原文。因而B项与原文不符, 是正确选项。关于C项, 原文说:“其次, 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 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 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里锤子和电脑的例证也就证明了“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 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的观点。原文又说:“这就说明, 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 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这与C项后半部分的意思是一致的, 即“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 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可见C项与原文相符, 不是选项。最后看D项, 原文说:“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 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 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D项的表述也符合原文意思, 不应该是选项。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 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 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 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 但提示我们, 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 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 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 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 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应该选D。先看A项, 原文第二段说:“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 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可见A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原文第二段又说:“试想, 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 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 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与A项的后半部分“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 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的意思正相呼应。因此A项的表述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不是选项。再看B项, 原文第三段说:“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 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 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见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 所以B项的前半部分是符合原文内容的。原文又接着说:“这提示我们, 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可见B项的后半部分也是符合原文的, 所以B项不是选项。关于C项, 原文第一段说:“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 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由此可见, 科技黑箱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 例如电脑、手机等设备, 因此C项的前半部分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原文第三段又说:“时至今日, 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 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 例如中国的针灸, 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可见, 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也属于科技黑箱。所以C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最后看D项, 原文第三段说:“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 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现象。”这说明D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原文第三段又接着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这就意味着, 科技黑箱既可以使科学技术好的一方面的剑刃更加锋利, 也可以使科学技术不好的一方面的剑刃更加锋利。当你正确使用科技黑箱时, 会促进科学技术朝正确方向发展;当你滥用科技黑箱时, 会导致科学技术朝着错误方向发展。而D项的后半部分是不正确的, 它以偏概全。当科技黑箱发生滥用的现象时, 其直接后果只会让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中不好的一方面的剑刃更加锋利, 它不会促进科学技术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D项是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应该是选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分)

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萧燧的这段文字选自《宋史·萧燧传》, 约600字。从整体上看, 节选的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故事性较强, 文字也较为浅易, 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并据此完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萧燧字照邻, 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 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 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 其亲党密告燧, 秋试必主文 (1) 漕台, 燧诘其故, 曰:“丞相有子就举, 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 既而被檄秀州, 至则员溢, 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 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 论“官当择人, 不当为人择官”。上喜, 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 进起居郎。先是, 察官阙, 朝论多属燧, 以未历县, 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 有所依凭, 无善状, 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 上以问燧, 对曰:“今贤否杂糅, 风俗浇浮, 兵未强, 财未裕, 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 萌骄心, 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 容直言, 亲君子, 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 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 始至, 官镪 (2) 不满三千, 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 以其羡补积逋, 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 非功不予, 诏燧治郡有劳, 除敷文阁待制, 移知婺州。父老遮道, 几不得行, 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 人熟知条教, 不劳而治。岁旱, 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 燧谓:“东西异路, 不当与, 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 发太仓米振之。八年, 召还, 言:“江、浙再岁水旱, 愿下诏求言, 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 毋但督迫。”十年, 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 丁钱减半, 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 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 (1) 主文:主持考试。 (2) 镪:成串的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有子就举, 欲以属公属:托付

B.桧怀之, 既而被檄秀州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易:更换

D.察官阙, 朝论多属燧阙:失职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D项中的“阙”字通常可以表示“观阙”“空缺”“残缺”“缺少”等意义。文中的“察官阙”的“阙”表示动词用法的“空缺”。试卷中用“失职”来进行干扰, 是从语意上二者较为接近来考虑的, 当然不能确切符合原文文意。其余A项“属”的解释为“托付”, 是它的常用义。B项的“怀”解释为“衔恨”, 是它的常用引申义。C项的“易”解释为“更换”, 也是学生完全可以掌握的词义。A、B、C三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符合上下文文意, 因而正确选项当为D项。

5.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1)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2) 论“官当择人, 不当为人择官”

(3) 有所依凭, 无善状, 燧皆奏罢之

(4) 若恃小康, 萌骄心, 非臣所知

(5) 官镪不满三千, 燧俭以足用

(6) 为请诸朝, 发太仓米振之

A. (1) (3) (5) B. (1) (4) (6)

C. (2) (3) (4) D. (2) (5) (6)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这道信息筛选题采用了传统的考查方式, 即在题面上提供六个句子, 分别编为四组, 每组三个句子, 要求选出全部说明某一特定内容的一组。本题要求说明的是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首先要说明的是, “恪尽职守”是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的意思, 凡职务外的事均不算本职工作。理解了这一点, 才能更好地分辨文句的含意。第 (1) 句“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是说萧燧尚未主持漕台考试, 秦桧亲党预先要他作弊时, 萧燧的回答, 虽然正气凛然, 但却与他恪尽职守无关。第 (2) 句“论‘官当择人, 不当为人择官’”是他任王宫大小学教授, 皇上向他征询意见时, 他所作的回答, 显然是正常的职务行为。第 (3) 句“有所依凭, 无善状, 燧皆奏罢之”, 是萧燧任左司谏时所做的工作, 在工作范围之内, 当然也是职务行为。第 (4) 句“若恃小康, 萌骄心, 非臣所知”, 这一句与上一句的背景相同, 萧燧仍是左司谏, 他对皇上的劝谏也符合题干的要求。第 (5) 句“官镪不满三千, 燧俭以足用”, 反映了萧燧的俭省为政, 虽也可视为分内的事, 但是并不典型。第 (6) 句“为请诸朝, 发太仓米振之”, 也只是说明了他关心国家大事, 关注原管辖地区百姓的生活, 但同本职工作却没有关系。我们在排列选项时, 注意到第 (5) 句与其他句子的组合关系, 未将它安排在全都正确的一项中。根据以上解说, C项中的 (2) (3) (4) 三句均表现了萧燧恪尽职守的情况, 因而C项为正确选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燧天分很高, 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 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 与其亲党密告萧, 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 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 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 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 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 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著, 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 他勤俭理政, 以盈余填补拖欠, 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 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 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 江浙两年水涝干旱, 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 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 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 着重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拟制时, 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 然后选择较为主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方面内容作为切入点, 以四个选项来对文意进行概括和分析。B项的概括是萧燧刚直敢言, 所奏切中时弊, 然后说到他劝谏皇上亲君子远小人, 得到皇上赞许。C项的概括是萧燧政绩卓著, 受到皇上嘉勉, 然后说到他在严州的政绩卓著, 后又调任婺州。D项的概括是萧燧回到朝廷任职, 仍关注各地大事, 然后说到他关注江、浙与广西的灾害和弊政, 最后在他的帮助下这些困难得以解决。这三项均符合原文意思, 没有概括和分析失当之处。只有A项, 概括为萧燧天分很高, 为官不畏权贵, 这是正确的;然后说到其时秦桧当权, 与其亲党密告萧, 要他主持秋试时录取其子秦熺, 这是无中生有的事, 与原文意思不符。A项所概括不正确, 应是正确选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贤否杂糅, 风俗浇浮, 兵未强, 财未裕, 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 燧谓:“东西异路, 不当与, 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参考答案】

(1) 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 风俗浇薄虚浮, 兵力未强, 财力未富, 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 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 按说不该给粮食, 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 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理解。参考答案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词语分别提出了要求, 并各自赋予了一定的分值。“大意”中常常包括对实词与虚词, 特别是对虚词理解的要求;“关键词语”则常常侧重在对实词的理解上。第 (1) 小题的关键词语有“杂糅”“内治”两个, 这两个关键词语是从翻译文句自身内容中挑选的, 虽有一定难度, 但并不很高。“杂糅”指“混杂”, 是常用义, 现代汉语仍在使用。“内治”指“国内安定太平”, “内”指国内;“治”在成语“长治久安”中也正是安定太平的意思。此句中较难的词语例如“浇浮”, 未列入关键词语, 这正体现了降低难度的意思。第 (2) 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与”“坐视”两个, 难度也不大。“与”当“给予”讲, 是它的常用义之一, 这在古今汉语中都是相同的。“坐视”也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 它表示的“不管不问”的意思, 高中毕业生应该是能明白的。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本题选用北宋晏几道一首题为《思远人》的词为鉴赏材料。

晏几道 (约1040-约1112) 字叔原, 号小山, 抚州临川 (今江西抚州) 人。晏殊第七子。曾监颍昌府许田镇。一生仕途不利, 家道中落, 然个性耿介不肯依傍权贵, 文章亦自立规模。工令词, 多追怀往昔欢娱之作, 情调感伤, 风格婉丽。有《小山词》传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 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 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 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 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这首词的调名与词的主旨相合, 用笔甚曲, 下字甚丽, 宛转入微, 味深意厚。起两句, 写林叶转红, 菊花开遍, 又到了晚秋时候, 闺中人不禁想念起远隔千里的行客来了。因感秋而怀远, 点出主题。古典文学的悲秋主题, 在先秦的《楚辞》中就已出现, 文人们常常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景象, 与人的失意落寞、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结合起来, 人的感情投射到自然界, 使作品凝结一股排遣不去、反复缠绵的悲剧气息, 勾起人对自然变化、人事无常的感喟。“千里”明言相隔之远。“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 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 此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 自北向南飞去, 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 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 已极写其失望之极了, 由于“无信”, 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 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予。愈是失望, 怀念愈是深切。然后继续就“寄书”二字发挥, 写以泪研墨, 泪滴红笺, 情愈悲而泪愈多, 竟至笺上的红色褪尽。用夸张的手法逐步托出感情的深化过程。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 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 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 泪水落到纸上, 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下片前两句, 语虽承上而意忽转折。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 还当窗滴下来, 滴进了砚台中, 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上片已说到无处寄书, 而正因无处寄书, 更增悲感而弹泪, 泪弹不尽, 而临窗滴下, 有砚承泪, 遂以研墨作书。明知书不得寄, 仍是要写, 一片痴情, 惘惘不甘, 用意尤其深厚。孟郊《归信吟》有“泪墨洒为书”之语, 炼意极精, 每为后人所袭用, 小晏词亦本此, 而情真意足, 写出小儿女的情态, 巧而不纤, 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收语尤令人叫绝。闺人此时作书, 纯是自我遣怀, 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 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宛转, 却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 墨中纸上, 情与泪粘合为一, 不辨何者为泪, 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 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 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 物与情已浑然一体。语似极无理, 然将闺人心事, 扑入毫端, 于无理中有至理存焉。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 人皆有之, ___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2) 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________, 君子不齿, _________, 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3) 四十三年, _______,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___________,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参考答案】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望中犹记佛狸祠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试题解析】本题中韩愈《师说》和辛弃疾《永遇乐》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建议的诵读篇目;节选自《孟子·告子上》的《鱼我所欲也》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文本《马裤先生》是老舍的一篇短篇小说。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马裤先生》发表于1933年, 小说讲述了一位身穿马裤的乘客在火车上如何颐指气使地支使茶房的故事。马裤先生不仅让火车上的茶房烦不胜烦, 也让同车的“我”不堪其扰, 以至于走出车站后仿佛还能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的叫声。小说用夸张、漫画式的手法, 对马裤先生不文明的言行进行了有力的讽刺。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80年, 但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并没有失去。小说构思精巧, 人物富于个性, 语言夸张而有韵味, 很好地体现了老舍先生幽默的艺术特色。小说篇幅不长, 文字简洁流畅, 文体特征鲜明, 易于理解和把握。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马裤先生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 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 戴平光眼镜, 青缎子洋服上身, 胸袋插着小楷羊毫, 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 不从北平上车, 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 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 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 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 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 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 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 刚转过身去要走, 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 “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 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 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 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 腿刚预备好要走, 背后打了个霹雳, “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 便是耳朵已经震聋, 竟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 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 以为车上失了火, 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 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 我确是买的二等, 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 数他的行李, 一共八件, 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 又说了话, “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欠?!”他确是吓了一跳, 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 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手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 摘下领子来, 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 他的帽子, 大衣, 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 在我的头上脱靴子, 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 车还没到永定门, 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 车还没停住, 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 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 大概还没到廊坊, 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 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 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 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 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 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 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 走了。下了车, 看看梨, 没买;看看报, 没买。又上来了, 向我招呼了声:“天津, 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 ”紧跟着一个雷, “茶房!”我后悔了, 赶紧地说:“是天津, 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 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 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 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 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 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 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 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 车上总该有人知道, 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 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 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 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 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 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 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 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 进了城, 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 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 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 故事虽然简单, 但情节曲折、紧张, 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 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 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 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 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 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 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 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 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 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参考答案】D 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A项是对小说情节的分析。这篇小说的故事是通过“我”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来的, 虽然“我”与茶房都对马裤先生十分不满, 但无论是“我”, 还是茶房, 都没有与马裤先生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 因此, 整个故事既不曲折, 也不紧张, 更没有戏剧性的情节发生。但是, 由于作者采用了戏谑、夸张的漫画式的手法, 加之语言生动幽默, 人物行为怪异荒谬, 让人忍俊不禁, 造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所以说, “情节曲折、紧张, 极富戏剧性”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但是, “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是符合小说实际的。A项的分析与概括虽然不正确, 但在局部上有合理性的因素, 选择此项, 可以酌情给1分。B项是对小说细节的分析。细节是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这篇小说就非常注重生动、丰富的细节的选择与运用, 茶房心理的变化, 就主要是通过他的眉毛表现出来的。茶房是火车上的服务人员, 为乘客服务是其本职工作, 尽管马裤先生有些要求是无理的, 但他也不能公开反抗, 只能把自己的“眉毛拧得好像直往下落毛”来表示他的无奈与不满。因此, B项的分析与概括是正确的。C项是对人物的理解与认识。马裤先生一上车就向茶房要毛巾把, 而且在拿到手巾把后, 擦了至少有一刻钟, 这些事虽然在小说中都有描写, 但不能证明马裤先生就是一个知识分子, 也不能说明他比较讲卫生。小说是通过“我”来讲述马裤先生的故事的。“我”与马裤先生只不过是偶然相遇的同车旅客, 虽然他的“胸袋插着小楷羊毫”, 但马裤先生是不是一个知识分子, “我”并不知道, 马裤先生本人也没有告诉“我”。而他用手巾擦了至少一刻钟, 其实是占小便宜心理的一种表现, 并不是因为他更讲卫生。所以说, C项的分析与概括是不正确的。D项是对局部描写的理解与认识。“一个多礼拜了, 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句话的意思及其作用要结合整个文本来理解。小说之所以用这样的话来结尾, 显然有着同情茶房的意思。茶房的本职工作是服务, 但马裤先生这位乘客的要求太过分, 让茶房烦不胜烦, 但他又无法公开表示不满, 只能拧自己的眉毛。“我”一个多礼拜了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 当然是对他的同情。但是, 作者不说是惦记着茶房, 而是惦记着他的眉毛, 让人不禁想起了火车上茶房备受折磨、无可奈何的样子, 以这样的方式结尾, 既自然地接续了前面一段“我”进城之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马裤先生大叫“茶房”的描写, 也增强了小说的幽默感, 让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因此, D项的分析与概括是正确的。E项是对小说艺术手法的分析。运用夸张、戏谑、漫画式的手法, 通过一些富有喜剧式的细节和令人捧腹的语言动作, 造成强烈的幽默效果, 是本篇小说突出的艺术表现特点, 马裤先生的性格特征, 也主要是通过他自身不伦不类的穿戴、不合常理的思维方式、非常怪异的行为等显露出来的, 由于他的这些言行本身就与众不同, 即使没有与“我”形成对比, 其性格特征也表现得非常鲜明。事实上, 虽然“我”与马裤先生同在一列车厢里, 但并没有与他形成矛盾冲突, 也没有表现出与马裤先生不同的性格特征, “我”只是一个事件的记录者, 所以, “我”与马裤先生也没有形成对比, 马裤先生的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并不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因此, E项的分析与概括是不正确的。

(2) 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 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 (2) 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 (3) 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命题立意】本题着重考查考生把握文学作品构思和具体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小说开头第一段对马裤先生的描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他的穿戴:穿马裤, 戴平光眼镜, 青缎子洋服上身, 胸袋插着小楷羊毫, 足蹬青绒快靴。第二, 他说的话:“你也是从北平上车?”第三, 他的态度:很和气的。虽然是短短的一段话, 作者却有着明确的写作意图。首先是勾勒人物形象, 为小说题目释义。马裤先生与“我”只是火车上的同行者, 素昧平生, 当然也不知其底细, 但他奇怪的穿戴却透露出了其性格秘密, 也自然成了其代名词, 这不仅勾勒了人物形象, 也解释了题目的意义。其次是奠定小说的基调。马裤先生一出场就与众不同:马裤、青缎子洋服是西式服装, 青绒快靴却是中式服装, 显然不中不西, 戴平光眼镜, 插小楷羊毫, 更是不伦不类;而“你也是从北平上车”问话更让人纳闷, 车从北平开, 当然是从北平上车, 不从北平上车从哪里上?很显然, 小说一开始就使用了幽默的手法, 为小说奠定了基调, 为后面发生的故事作了铺垫。再次是引发读者兴趣。这样一个不同常人的形象即将成为小说故事的主角, 一定是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 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颐指气使, 目中无人, 缺乏公德; (2) 斤斤计较, 爱占小便宜, 自私自利; (3) 不讲卫生, 不顾他人感受, 趣味低下。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这篇小说直接或者间接写到的人物只有三个, 马裤先生是集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认识和把握马裤先生的性格特点, 主要从他的语言、行为举止、对茶房的态度方面来综合考虑。

首先, 马裤先生这一形象在性格上最重要的特点是“颐指气使, 目中无人, 缺乏公德”。火车还没开呢, 马裤先生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叫“茶房”, 要毯子, 要枕头, 要茶, 要开水, 要毛巾把, 全然不顾正在忙碌的茶房是不是有功夫, 颐指气使, 目中无人;火车上下客人时, 他则站在中间, 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 缺乏社会公德。其次, 马裤先生还有“斤斤计较, 爱占小便宜, 自私自利”的特点, 这集中表现在他上车后的一些行为。当他听说“我”没有带行李时, 他吓了一跳, 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 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他还占用旅客的公用设施:所有挂衣服的钩子都被他占了, 可见这是一个斤斤计较, 爱占小便宜, 自私自利的人。最后, 马裤先生的性格中还有“不讲卫生, 不顾他人感受, 趣味低下”的一面。他一出场时的穿戴极不协调, 看起来似乎很高雅, 其实十分庸俗, 趣味低下。他不讲卫生, 一把毛巾把耳孔、鼻孔都钻得到家, 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 最后又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在别人的头上脱靴子, 击打靴底上的土, 摔袜子, 把痰吐在车顶上, 全然不顾他人感受。总之, 小说从不同的侧面提示了马裤先生的性格中缺陷, 并对此进行了有力的讽刺与嘲笑。

(4) 有人认为, 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参考答案】

观点一:同意, “我”也有人性弱点。

(1) “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 听之任之; (2) “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 且语言近于刻薄; (3) “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 “我”没有人性弱点。

(1) “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 不是具体的性格人物; (2) “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 性格特征不明显; (3) “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解析】如果从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的观点进行探究, 可以作如下论述和分析:这篇小说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反讽性。虽然小说主要讽刺对象是马裤先生, 但是事实上“我”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讽刺对象, 因为我也表现出了人性的弱点。首先, “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 听之任之, 这本身就是人性弱点的表现。“我”与马裤先生同处一列火车, 不仅亲见、亲闻而且亲历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恶劣表演, “我”完全可以对马裤先生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批评、制止, 但我却像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 无动于衷, 任马裤先生自我表演。即使是他在“我”的头上击打鞋子, 摔袜子, 直接影响到“我”的利益, “我”也没有表示不满。对不当行为不加制止, 即使不是鼓励, 也在客观上起到了纵容的作用。事不关己, 遇事躲开, 当然是人性的弱点, 也应当予以讽刺批评。其次, “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 且语言近于刻薄, 这也表现出了人性的弱点。“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行为不加制止, 但却通过自己的叙述给予了冷嘲热讽。马裤先生当然值得讽刺, 但马裤先生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坏人, 充其量也就是有些小市民习气。他在火车上的所作所为, 对火车、对旅客、对茶房都没有造成特别大的伤害, 适当地讽刺一下是可以的, 过度夸张的嘲讽却是不必要的。小说一开头就把马裤先生写成一个怪人, 几乎在任何事情上都表现得很可笑, 连睡觉打呼噜也带咬牙, 一听说连火车司机也不知道东西南北便十分慌张, 十几分钟内连叫了四五十声“茶房”, 这些描写都是过分夸张的, 而且语言尖刻, 近于刻薄, 如进了城后还听见“茶房”的叫声等。过分夸张他人的缺点, 既有失公正, 也不够宽容。再次, “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也是人性弱点表现的一个方面。从头至尾, “我”都没有表现出一种清醒的理性精神, 对自己在此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弱点进行反思。事实上, 马裤先生表现出来的人性弱点, 在大多数的人的身上也存在着, 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 只是表现不同而已, 马裤先生作为一面镜子, 也照出了大多数人的阴暗一面。但是, “我”对此却没有理性认识, 没有自我反思的意识, 所以也应成为讽刺对象。总之, “我”虽然不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 但因为他自身也表现出了一些人性的弱点, 使这篇小说的思想内蕴更加丰富。

如果从不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的观点进行探究, 可以作如下论述和分析:任何文学作品都有比较明确的写作目的, 尤其是篇幅较短的作品。《马裤先生》是一篇短篇小说, 不足两千字, 写作目的十分清楚, 就是对以马裤先生为代表的某些不良现象进行讽刺批评。因此, “我”不是小说讽刺对象, 当然也不存在什么人性弱点。首先, 从叙述学的角度上看, “我”虽然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但主要的作用是叙述故事, 表达作者隐含的思想观念, 也就是说通过“我”来传达作者的思想观念。因此, “我”主要是作为一个思想符号而存在的, 虽然本身有着比较明确的价值观, 但并没有比较复杂的性格表现。其次, 尽管“我”也出现在故事中, 但“我”并不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 直接描写的内容很少。“我”没有与马裤先生形成任何的正面冲突, 虽有简短的对话, 但“我”却几乎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我”只是一个旁观者, 即使“我”有人性的弱点, 也没有在小说中表现出来。再次, 从情节结构上说, “我”既不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人物, 也不是事件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亦即记述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而已。因此, 从情节结构上来说, 并不需要进行性格描写, 自然也就没有人性弱点。总之, 文学作品的分析不能离开文本自身, “我”本来就是一个次要人物, 作者无意也没有必要写他的性格, 没有人性弱点是自然的。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材料选自王增藩《谢希德传》。标题是命题时加的。谢希德 (1921~2000) 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 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是这些领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曾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命题时根据测试的需要, 选择了传记中谢希德学成归国从事物理教学与研究、担任大学校长、业余爱好广泛、照顾生病的丈夫、修改科普文章等几个片段, 突出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优秀品质, 以及作为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1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 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 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 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 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 在复旦大学任教, 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 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 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 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 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 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 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 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 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 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 表面物理亟待研究, 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 也要勇闯难关, 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 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 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 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 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 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 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 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 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 其中有牢骚, 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 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 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 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 业余爱好广泛, 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 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 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 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 我还未入门, 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 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 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 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 谢希德政务缠身, 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 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 只要人在上海, 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 去医院陪伴丈夫, 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 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 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 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 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 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 作者为求形象生动, 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 即便是同一个人, 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新中国成立后, 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 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 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 经常乘校车上下班, 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 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 业余爱好也很广泛, 但不擅长烹饪, 对此也不感兴趣, 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 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 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 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 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参考答案】E、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其中A、B、C、D四个选项是对传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E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概括。E项符合原文意思, 而且需要考生在阅读全文后加以概括和总结, 所以是第一正确选项, 给3分;B项虽然符合原文意思, 但仅仅体现在第三自然段中, 而且较容易归纳, 所以是第二正确选项, 给2分;A项“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只是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的一个理由, 另一个理由是“生活贫困”, 因此该项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 所以只给1分;C项“对此也不感兴趣”这一信息在原文中并未出现;D项“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是供科学小品的作者参考的, 并不是“为原作增补”的;因而C、D两项均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为错误选项, 所以均不给分。

(2)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 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 节约能源, 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 (2) 作为科学家, 积极进取, 勇于创新, 转入科研新领域; (3) 作为学术前辈, 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 开拓科研新领域。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的原因, 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传主的科学精神。“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 节约能源, 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作为科学家, 积极进取, 勇于创新, 转入科研新领域”、“作为学术前辈, 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等信息, 均分散隐含在原文中。相信考生只要认真阅读原文, 并对相关信息加以准确提炼、概括, 是不难找到答案的。

(3) 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 密切关注学术动态, 努力探索真知; (2) 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 注重积累, 追求高水平; (3) 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 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 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在科学工作中始终保持求真态度, 既是谢希德作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也是这篇传记的一个重要内容。此题要求说明其具体体现。由于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分别体现在从事科学研究和修改科普文章等不同方面, 这就需要考生对原文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考生只要把原文中的有关内容准确找出, 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4) 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 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 (1) 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不计个人得失, 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 (2) 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 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 (1) 作为科学家, 锐意创新, 勇闯难关, 实事求是, 一丝不苟; (2) 作为大学校长, 谦虚做人, 认真做事, 深入群众, 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 (1) 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 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 (2) 不顾自己工作繁忙, 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 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解析】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 是新课程高考最大的亮点之一, 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语文学科的探究题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 只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设置探究题, 体现了教与考的统一。虽然经过五年的高考命题实践, 探究题要怎样命题还在不断探索之中。本题要求考生根据谢希德的“诚”体现的诸多方面, 结合全文, 谈谈自己的理解。“参考答案”提供了三个方面, 实际上也就是三个不同的答题方向, 给考生答题提供了较大的发挥余地, “评分参考”中规定:“不要求面面俱到, 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 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考生可以在所列出的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或几个作答, 也可以在三个方面之外作答。给分的依据是看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论述是否充分, 从而充分体现了探究题的性质和特点。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第五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由3道选择题和2道表达题组成。该大题与2011年相比, 题量一样, 赋分总体相同, 共20分。前面3道选择题每题3分, 共9分, 后面2道表达题中, 语句补写题6分, 修辞手法题5分。

13.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 鼻梁挺直, 头发卷曲, 身材苗条, 好似芝兰玉树, 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 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 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 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 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 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 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 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 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本题所给的四个句子, 只有B项中的成语使用恰当。成语“闻过则喜”用来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 虚心听取批评, B句中说的是设立投诉中心的举措表现出一种乐于接受批评, 以便交流信息、化解矛盾的态度和胸怀, 用来概括这个意思的成语是恰当的。其他几句中的成语, 即A句中的“芝兰玉树”、C句中的“上下其手”和D句中的“从一而终”, 使用都是不恰当的。A句对一位姑娘进行外貌描写, 说她长相好、身材好, 容易惹人注意, 但成语“芝兰玉树”并非用来形容人的外貌的, 它是用来比喻好的子弟或优秀人才的, 与原句的语意要求不符;“上下其手”原意是以手示意, 手朝上是一个意思, 手朝下是另一个意思, 后来比喻玩弄手法, 串通作弊, C句中显然把这个成语误解为两个人合力将小偷抓住了, 不妥;D句的意思是人的梦想不会一成不变, 它会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不同, 句中使用的成语“从一而终”虽然也有不改变的意思, 但它一般用于说妇女一生只嫁一个丈夫, 永不改嫁, 或者用来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所以该句用这个成语不恰当。考生只要能正确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应该不会判断错。

1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 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 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 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 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 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 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判断病句 (结构性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正确选项是C项, 这一句没有结构性语病, 而A句、B句和D句都存在语句的结构性错误, 只不过其中的病句小类有所不同。A句的毛病属“结构混乱”, 句中“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实际上是“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人的伤害”和“使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人遭到伤害”两个说法搅在一起, 造成杂糅的表达, 修改这个句子可以任取一种说法;B句的毛病属“搭配不当”, 在“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部分, “回报”所辖范围包括了两个内容, 一个是“付出的努力”, 一个是“取得的成绩”, “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是说努力没有白费, 有了好的结果, 搭配是没有问题的, “取得的成绩得到回报”则存在搭配问题, 因为“成绩”是一种努力的积极结果, 已经是对努力的肯定了;D句的主要问题是“语序不当”, 与我们不说“严峻的形势把困难带给了他们”, 而说“严峻的形势给他们带来了困难”相类似, “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是一种“甲把乙怎么样”的结构, 这样的结构一般带有处置意味, 而且“甲”和“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东西, 但该句并没有处置意义, “严峻的形势”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所以句中的“挑战”宜放在对象的后面, 说成“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巨大的挑战”, 或者说成“严峻的形势使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感受到巨大的挑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 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 还有一种容器, 是葫芦。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 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2) 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3) 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4) 葫芦成熟后, 掏空里面的籽瓤, 即可当容器使用

(5) 它大多呈哑铃状, 上面小下面大

(6) 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 (6) (2) (3) (5) (4) (1) B. (6) (1) (4) (2) (3) (5)

C. (5) (3) (4) (1) (6) (2) D. (3) (5) (4) (6) (1) (2)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衔接连贯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只有这一项各句的衔接最为恰当。解答本题, 关键在于分析题面所给各句的表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语义关系。文段首句已给出, 该句明确指出, “葫芦”在古代就被用作容器。由此可推知, 接下来的表达应该围绕“葫芦”来进行。题面中六个句子说的也确实都是关于“葫芦”的相关内容, 然而仅凭这一点还是无法确定孰先孰后。接下来应该考察和分析各句的具体语义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句 (1) 指出“葫芦”作容器用的最早书证;句 (2) 是说用“葫芦”作容器是人类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句 (3) 直接交代“葫芦”是什么;句 (4) 说明“葫芦”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作容器;句 (5) 从外形上对“葫芦”加以描述, 该句用代词“它”作主语, 说明前面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可以与“它”共指, 从而形成语意上的直接关联;句 (6) 概括性地指出我国使用“葫芦”作容器的历史很悠久。

按一般常理, 当人们说“葫芦”是一种果实之后, 接下来通常应该是描述这种果实。由此, 可以推断句 (5) 必须接在句 (3) 之后。再者, 为了证明历史悠久, 人们通常的做法是提供强有力的书证或物证。这样, 又可以断定句 (1) 必须接在句 (6) 之后。有了这两个结论, 就可以排除A、C选项。接下来只需考察B、D选项。句 (4) 和句 (2) 没有直接的语义关系, 不能连在一起。因此, 可判定D是最佳选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整个文段也只有用句 (2) 结尾才合情合理。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 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 语意连贯, 逻辑严密, 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 每句不超过20个字。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 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 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 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 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 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1)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 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 但是, (2) 。上个世纪50年代,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 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 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 可以确信, (3) 。

【参考答案】 (1) 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 铸造铜器了; (2) 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3) 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攫取信息、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该题题面有两段文字。一段文字为“材料”, 旨在提供相关内容与信息;另一段文字有三个空缺, 要求考生补写恰当的句子。题面所给的两个文段在内容上直接相关。由“材料”文段可知, 就文献记载来看, 我国开采铜矿、铸造铜器的历史非常久远, 可以追溯至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但是迄今为止, 考古发掘出的铜器都被证明不是夏代之前的。这个内容对填写第二个文段空缺处的句子非常重要。下面分析如何补写第二个文段空缺的三个句子。

先看空缺 (1) 和 (2) 。句 (1) 前面有一个已经给出的时间限定语“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这就限定了该句的内容。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 可以将该句概括提炼为“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 铸造铜器了”。句 (2) 是转折复句的后一个分句, 它前面的分句是“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 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 结合“材料”内容, 可知句 (2) 表达为“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为佳, 因为只有这个意思才与前面的句子构成转折关系。

再来看空缺 (3) 。句 (3) 是个煞尾句。它前面的几句话主要是讲上个世纪河南偃师二里头地区的考古发掘情况。由此来看, 句 (3) 的内容与“材料”文段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而且, 由句 (3) 前面已给的“因此, 可以确认”这样的文字, 可以知道:句 (3) 应该是一个通过推断得出的带有结论性质的话语。推论的根据就是它前面关于“偃师二里头发掘”的那几句话。根据整个文段的主题, 再结合前面补写的两个句子, 可以确定:句 (3) 说成“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整个表达才内容完整, 前后呼应, 逻辑严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 自选话题, 另写两句话, 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 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 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参考答案】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正确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本题所给示例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所谓拟人, 就是指把动物、植物或一般普通事物当作人来描写, 认为它们具有人的某种特征或属性。实际语言运用中, 恰当地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和新颖。特别是对于一些事理或哲理的揭示, 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由陌生到熟悉, 并且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让人回味无穷。

本题示例中的两个句子分别以“梅花”和“昙花”为话题。说起“梅花”和“昙花”, 人们都比较熟悉, 而且也知道它们有多方面的特征和属性。将“梅花”和“昙花”当作人来描写, 就必须选取它们所具有的与人的特征或属性相似的一种特征或属性 (至少是可以人格化的特征或属性) , 否则就不合情理, 显得牵强——这是使用拟人修辞方法要注意的。示例从“梅花”和“昙花”的开放时间入手, 向纵深处挖掘, 很好地将“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与“学会坚强”联系起来, 将“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与“不要张扬”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了两个表义相关、句式整齐的拟人语句, 新颖别致, 颇具哲理意味。

示例中的两个句子在事物的选取和语言表达上颇有讲究。首先, “梅花”和“昙花”同为花卉植物;其次, 同是说开花, 一曰“吐蕾”、一曰“绽放”, 这不光是为了避免雷同, 更重要的是为了切合实际。如果将它们颠倒过来使用, 表达效果将大打折扣;第三, 赋予“梅花”和“昙花”以人的某种特征的, 不仅仅是“教导”和“提醒”, “意在”这个词语的使用从另外一个层面保证了这一点。

总之, 拟人修辞方法的使用, 既要考虑内容是否切合表达的主题, 也要考虑词语的选取和使用是否恰当。这是考生答题时必须要注意的。

六、写作 (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 发现船底有个小洞, 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 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 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 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 那是刷油漆的钱, 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 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 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 绝望极了, 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 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写作是表达应用, 当属E级。为了引导对学生在写作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考查, 将F级也放在这里。

【试题解析】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新材料作文题型始终坚持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 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 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等原则, 并通过题干的具体要求, 将立意的自主权、文体的选择权和标题的拟定权交给考生。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尝试与完善, 到目前为止, 作为高考作文题型比较而言, 新材料作文题型还是优于其他题型。

本试题提供的是修船工顺手补船洞救人的事实材料。这种好人好事, 古今中外都极为赞赏, 在2012年作为试题推出却有时代的意义。自从2006年“彭宇案”、2011年“小悦悦事件”发生以来, 社会上对于中国现在的社会公德, 对于做好事, 有种种的议论。2012年3月全国各地掀起了学雷锋热潮, 5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成为舍己救人的新英雄。在这种形势下, 把“补船洞”的材料放到考生面前, 估计考生是容易理解和有话可说的, 甚至是可以进一步感悟到现实意义的。

试题材料“补船洞”虽然只有“修船工”和“船主”两个人物, 情节和对话也十分简单, 但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也有比较多的写作角度可供选择。例如:

可以选择“修船工做好事”的角度进行写作。修船工称“补洞”“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因为他是临时被雇来给小船刷油漆的, 补洞不是他的责任, 所以说“顺手”;因为他意识到小洞的高度危险, 迅速地默默地补好了, 没想邀功, 不要报酬, 所以说“小事”。修船工是好人做了大好事, 他的高尚品德值得所有人学习。

可以选择“船主知恩必报”的角度进行写作。船主专程来到修船工家里道谢。船主这种知恩必报的思想行为值得许多人学习。联系当今社会一些不懂感恩的人物和现象, 知恩图报也是一个好角度。

可以选择“做好事有好报”的角度进行写作。船主来到修船工家里道谢, “送上一个大红包”。“送上一个大红包”, 这是可以引发议论的角度。过去, 提倡做好事不求回报, 这当然很高尚, 但是更现实一些看,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做好事有好报, 做坏事受严惩, 会鼓励更多人做好事, 不做坏事。这可能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新角度。

还有其他可选择的角度, 这里不再举例。因为考生的知识积累、能力程度和人生修养不同, 在考试现场所投射的眼光不同, 因而产生和选择的角度就会不同, 这是很自然的。正如《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在“说明”中所指出的, 只要所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就属于“符合题意”。这也正是新材料作文所具有的开放性、多样性的特征。

以上说的是考场作文初始阶段审题构思的事情。其实, 要写好一篇高考作文, 审题构思、选择角度、确定立意、选用材料、明确文体、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言运用, 哪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篇4: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迷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试题分析

今年的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是一段近200字的概述,简要表达了三位风采人物候选人的事迹。

这则材料总体的关键词是“风采”,所以首先要准确理解“风采”的含义。风采即风度神采,这里主要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总体上看,材料中共有三个人物,大李、老王和小刘。三个人属于不同年龄段,从事三种不同的职业,创造出了不同层次的大小不一的业绩。但是,却得到了共同的价值认同,最终都被评选为当代风采人物的候选人。这是材料总的特点、即三个“不同”,一个“相同”。这应该是材料的感悟点,立意点。但就此思考开去,引申成文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材料的第一句话,“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出最后三名候选人”,这里有三个重要信息要把握住。第一,大李、老王和小刘他们都是候选人,他们都具有当代风采,第二,这些风采人物候选人是经过评选后产生的,即他们是民意所向,是民众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大众的楷模,是完全符合当代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第三,到目前为止,他们还只是候选人。既然是候选人,就还不是最后的选定人。那么就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全被选中,都是选定人。二是其中的两位被选中,一位被淘汰,三是只有一位被选中,而其他两位被淘汰。那么,谁有这个选择权呢?当然还是大众,不过在今天的考场上,这个选择权就给了考生。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是今年作文不同于往年的提示语。“你”必须通过思考、权衡之后,才能做出最终的选择。“你认为”,就是写作的总视角。因为你是独特的,你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成长环境、独特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性格,甚至是不一样的身体条件,你最清楚自己的这一切。对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统筹考虑、综合权衡之后,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你想走而又能走的,是大李的人生之路,还是老王或小刘的成才之道,这个选择权,永远在你的手里。当然,只要你一选择,马上就表现出了你的价值取向与你的人生思索。这个选择就是立意点、创新点,自然也是评卷老师的评判点、采分点。

三位都有风采,那么谁更有风采呢?“更”是比较的结果,是选择的结果,而这个选择的决定权又在你的手里。所以,这一个“更”字,就为考生提供了广阔且独特的写作空间,是考生有话可说的地方,自然也就是文章写作的具体视角了。

这两句提示语表明,今年的作文试题导向特别明显,就是倡导说实话,说心中的话,说自己的话。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套作和抄袭,公平公正地选拔出国家各行各业需要的真正优秀的人才。

从以上分析可知,对材料仅做整体的分析还不够,分析好这三个人物,是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基础、前提,只有真正了解了三位候选人的特点,选择才会是恰当的、准确的。

那么,这三个人各自的特点及其差别在哪里呢?现做具体分析:

大李,年龄中等,层次最高,是一位科学家。他从事的是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从中提取的关键词是,表示过程的:笃学敏思,矢志创新;表示结果的:重大成果,国际前沿。

老王,年龄较大,层次较高,但其起点较低。他是一位电焊工,掌握的是实用技术,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被评为焊接大师、“大国工匠”。从这里提取的关键词是,表示过程的:职高生、爱岗敬业、练就绝活、变技术为艺术;表示结果的:焊接大师、“大国工匠”。

小刘,年龄较小,层次较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其作品获得网友的一片赞叹。从这里提取的关键词是,表示过程的:跋山涉水、捕捉美景;表示结果的:一片赞叹。

显然,三个人构成了三个不同的层面。提供了三种角度。学习成绩优异、能力特别强,且志向更远大的,可选择以大李为楷模,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国家争光;基础较薄、起点较低,而不甘人后的,可选择以老王为标杆,爱岗敬业,苦练绝活,精益求精,把一种工艺做到别致;在某一方面,兴趣浓厚、乐此不疲的,可选择以小刘为样板,苦钻一门技术,不怕吃苦流汗,痴迷其中,终能有所作为。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条路都能走出精彩,都能取得成就。这些角度,都是符合“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这个评价标准的。

以上分析只是抓住了材料的显性意义。

其实,对上述三个候选人的选择,就是对一种人生模式的选择,对一种人生价值的追求。所以,材料的隐性意义是,人生规划问题,即依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主观条件及客观条件,并紧紧地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中,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而设计人生,并努力实践,矢志不渝,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考生如果能从材料中挖掘到人生规划这个核心问题,又能分析出人生价值与国家、时代之间的关系,选用一些典型论据,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一篇考场佳作是不难的。

二、试题特点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充分体现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的高考命题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外,还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 特别贴近高考学生的实际。

就形式特点来说,评选各式各类的先进、模范人物,已经是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包括农村的学生对比也并不陌生,大一点的如村长的选举,小一点的如学校学雷锋等活动优秀分子的选举。就其内容来讲,更是学生思考过无数次的事情。到了高中,每一位学生都更加关心自己的未来,开始切实思考自己的前途。尤其是到了高三,人生的选择是必须面对的,以填写高考志愿为例,考生与家长都会慎重考虑。高考前还会做出种种预测,如果考得比较理想,该选报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将来怎样发展;考得不尽如人意,该怎么办,重读还是不重读,等等。任何一个考生,早都已经在心中描绘过自己人生发展的大方向了。

这样,考生面对大李、老王和小刘这三种人生模式,就会人人都有话可说,人人都能评议一番,同时加入自己平时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作文内容充实是不难办到的。

2. 特别注重个性化的表达。

今年作文试题,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更加强调个性化写作,更强烈地抵制套作、宿构和抄袭。写作永远是个性化的行为,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思。言为心声,这才是正常的作文。满纸的虚言假语,言不由衷,就是自欺欺人。用假感情,假思想,来装饰自己,以此获得高分,这是应该抵制的作文丑态。竞争应该是公平公正的,否则就不叫竞争。高考是人生一场最庄严最神圣的竞争。所以,出题人的责任是尽最大可能地给考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条件。考生则应该说出自己想说能说的真心话。

“你认为谁更具风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两处,直接用了两次第二人称“你”,其强调得恳切、强烈,可见一斑。这种情况,是历年高考试题中,从来没有见到的。思考是你的,权衡是你的,最后的选择还是你的,一切必须打上你的强烈标记,表现出你的鲜明个性,体现出和别人不同的特点来,要把一个最真实的你呈现在阅卷老师的面前。

3. 明确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作文试题,与前两年的比较后,我们发现在新材料作文的常规要求里,多了一句“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样直接强调“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思”,导向性鲜明,价值取向明确,需要教师特别注意。

三、写作指导

怎样写好今年的作文呢?

基于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这篇作文应该采用的总写法是比较法。具体来说,至少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选定一个候选人之后,分别同另外的两个做比较。在比较中,抓住以上分析出的过程性关键词和结果性关键词,分析归纳出选定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恰好是你为什么选定他的理由。这中间要充分结合自己平时对人生对前途的思考判断,用典型新颖的论据,把权衡的理由论述出来。这样的理由不宜少于三条。

另一种写法是否定一个候选人之后,再否定一个候选人,这样自然就得出了选定的人。在否定的过程中,抓住以上分析出的过程性关键词和结果性关键词,并论证其关系,选用典型新颖的论据,论证要充分合理。总的否定理由不宜少于三个。

其实,如果你能把大李、老王和小刘三人拉近些,让时光倒流,就把他们当成自己身边的三个同学,把这次作文当成一次对未来的憧憬,这篇作文很容易写出来,并且能写得很好。回想一下,这样促膝交谈的情形,至少在高三这一年不是经常发生吗?在一次模拟考试之后;在一次看到某校的招生简章之后;在一次酣畅淋漓的球赛之后;在一次全家的宴会上,等等,把这些交谈的内容,整理归纳,就是考生做出选择的充足理由。

四、试题对教学的启示

1. 做好人生规划层面的指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热爱生活,思考人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和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增强规划人生的意识,越早越好,越强越好,切实设计好人生蓝图,并在现实的拼搏中,一步一步坚实地去实现。

2. 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的训练。

要严格规范有序地训练写作能力。遵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按层次扎实训练提高,使学生做到,素材是自己观察积累所得,体验是自己经历沉淀所得,结论是自己过脑过心所得。

开拓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感受生活,积累生活。储存大量的写作素材。心动手动,只要有感受,马上就动笔。这是作文成功的秘诀之一。

(作者系黑龙江省首批教学名师,黑龙江省高中语文教学能手、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有作品集出版发行。曾参加过黑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

E-mail:lili79928@163.com

篇5: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第一,确定题目类别。

此题属于材料作文。按材料作文审题基本步骤展开审题即读材料、抓重点、审要求、划范围、定提纲。

第二,抓重点。

材料中的重点句子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第三,审要求。

“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要点:对材料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不仅限于书信),阅读对象:2035年18岁的那一代人,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这里要特别注意时间节点: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四,划范围。

根据材料重点和作文要求划出可写的范围。“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世纪宝宝”“ 新世纪的中国”“ 新时代”“ 同行、成长”“ 追梦、圆梦”“ 2035年18岁的那一代人”。把以上要素重新组合就是可写范围。分两方面思考:

一、对材料的思考方面。

①告诉那一代人,世纪宝宝的际遇和使命。

②告诉那一代人,世纪宝宝成长于新世纪的中国,成长于中国的新时代。③告诉那一代人,世纪宝宝和中国有着相同的梦想,而且我们一起追梦、一起圆梦。

二、对材料的联想方面。

①告诉那一代人,变是永恒的,只有在变中求发展,才能走向新的辉煌。②告诉那一代人,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发展融入集体、国家的发展中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③告诉那一代人,我们的民族精神铸就了我们不屈的灵魂,我们不惧挑战。第五,定提纲。

以“告诉那一代人,世纪宝宝的际遇和使命。”为例:

中心论点:因为世纪宝宝赶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我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

分论点一:我们血液里流动的民族精神,决定了我们肩头的使命。分论点二:新时代的新机遇,指引着我们奋斗的方向。分论点三:唯有自身强大才能不辱使命。

教师下水作文:

只为让祖国更强大

当你正蹒跚学步时,我写下这篇文章;当你读这篇文章时,我依旧为了梦想,甩开我强健的臂膀。你比我幸运,同样是十八岁,你面对的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崭新篇章,而我和我们的祖国一同面对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为了今天,我们这代人用了三分之一个世纪来奋斗,但我无悔,因为我活着只为让你更幸福,让祖国更强大。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这使命源于我们血液里流动的民族精神。也许你觉得十八岁的你应该斗志昂扬,有所作为。不用着急,请先看一看我们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虽然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但每一次都能转危为安。这里有力挽狂澜的的英雄,也有兢兢业业的普通人。正是他们把自己同国家、民族、时代紧紧融合在一起,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铸就了我们辉煌的文明史。也许我们做不了秦皇汉武,但我们可以像李时珍一样专注于每一棵小草,像郦道元一样专注于每一条河流。我们的祖先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平凡和伟大本无区别只要脚踏实地,只要无愧于这个时代,奋斗就是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

新时代的新机遇,给了我们奋斗的方向。出生在千禧年,赶上新世纪,也赶上了我们国家的新的发展机遇。国际环境相对和平,国内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成果丰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于是,中国速度在各行各业都展现了独特的风景。从9个小时改造一座火车站,到43小时拔地而起一座立交桥;从只能买别人二手航母,到只用五年就建造出自己的全新航母;从高铁零的突破,到占全世界70%的运营里程。中国速度展示的不仅是中国实力更是中国智慧。本就聪慧勤劳的中国人民,迎着新时代,借着新机遇不断创新发展、奋斗图强。作为千禧宝宝,我们目睹了这个奇迹,我们发展了这个奇迹,并且,我们选择了要创造更加神奇的中国奇迹。现在你也18岁了,身处我们梦寐以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起点上。正值青春年少的你,请带上你的活力和我们一起共圆中国梦!

唯有强大自己才能不辱使命。我的18岁是在书本和汗水里一点点写就的,我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坚持磨炼毅力,用奋斗成就梦想。我必须要到大学里完善自我,必须用这个精彩的时代成就精彩的人生。如果不强大自身,便不能有所作为,便会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也就无法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许你的时代给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一脉相承的是千百年来祖先留下的精魂。强大自己,选择合适你的方式强健你的臂膀,迎接历史给予你的荣光。

篇6: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质疑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刍议(chú)条分缕析(lǚ)圈养(quān)愀然不乐(qiǎo)

B.倏忽(shū)越俎代庖(páo)牛虻(máng)自惭形秽(huì)

C.靛蓝(diá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白头偕老(xié)

D.手帕(pà)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多音字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A项中“圈养”的“圈”应读“juàn”,B项中“牛虻”的“虻”应读“méng”,D项中“探本溯源”的“溯”应读“sù”。C项的几个字读音完全正确。】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B项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其他几项成语使用都是恰当的,A项“探囊取物”意思是“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C项“异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D项“出人意表”意思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参考答案】A3、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B项搭配不当和赘余,要么“具有……功能”,要么“有……作用”,“增加”改为“增强”,删掉“发作”;C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缺主语,可在前面加上“这些工作”之类的主语;D项不合逻辑,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①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 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本段文字主要讲我国如何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注意句子间的因果关系,便可解答。】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其实,盖天派还创制了一种盖天图仪,同样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盖天图仪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却鲜有提及,所以今天仍有必要介绍和探讨。

盖天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天文学理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经》说:“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古人于伞盖之下,仰观其形有若天穹,于是绘制星辰图像于其上,就成为一幅盖天图。与盖相类者有笠,笠无柄,顶戴于头遮日防雨。用笠制作法天之器,作用与盖相同,故有“盖笠”一词。但笠小盖大,盖上可以绘制更多星辰,这大约就是后代多称“盖天”的原因吧。

盖天图仪之形与天穹相似,人可站立其下仰视,也可以回转盖图以示天空星辰旋转,还可以斜置以演示北极倾料之状。既简单又直观,可谓古人法天最理想的器具。这种图,天区星度布局比较均匀,完全不像后来的平面盖天图误差那么大。但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就相似的车盖等来探讨其形

制。《隋书》中记有一辆南齐帝车:“及平齐,得其舆辂,藏于中府。……有乾象辇,羽葆圆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罕。”乾象即天象,这正是盖天图仪的形制。另一类盖天图绘于古墓葬中,汉至隋唐的许多墓室设为穹顶,上绘天象,虽稍简陋,但屡见不鲜。

流传于古籍中的平面盖天图,则是将球面图形加以平面化,其好处是制作简易,方便携带。但这样一来所绘星位必然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于是广受诟病。其实,在表现天象方面,浑天派也有缺点。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目视星空的反象,相当于人从天外向下俯视。从这一点说,它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由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盖天图仪遂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摘编自秦建明《盖天图仪考》)

5、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天学派跟浑天学派一样,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流学派,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

B.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以及盖天学派的圭表在历史上备受推崇,广为世人所知。

C.盖天图仪和浑天仪等,都是古代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的重要天文仪器。

D.盖天图仪是盖天学派创制的,这一仪器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但后人却鲜有提及。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B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备受推崇”的是“浑天仪和浑象”,“圭表”是“广为世人所知”。其余各项都是正确的,可以根据文章第一段的信息得知。】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天文学理论的盖天说诞生甚早,在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经》中就有“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说法。

B.盖天图仪状如伞盖,上绘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视。盖图可以旋转、倾斜,演示星辰运动状态。

C.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实物己经失传,但在古人的车盖、墓室穹顶上仍绘有盖天图,形制与其相似。

D.平面盖天图虽然所绘星位因照顾角度而牺牲了距离,但是比起浑象来,仍然显得直观形象,而且容易携带。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A项犯了故意曲解的毛病,《周髀算经》是“传说出自周人”,并非肯定。其余各项可以根据文章第二至四段信息得知,均为正确选项。】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盖天图”是说像伞盖一样的天象图,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法天之器,所以应该也有以“笠”为名的图。

B.虽然从古人车盖和墓室穹顶上所绘制的盖天图可以探知古代盖天图仪的主要形制,但是盖天图仪原物必定更加复杂。

C.正因为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所以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

D.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最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盖以仰视,浑以俯视,应该说两者各具其妙。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C项犯了无中生有的毛病,原文只是说浑象“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并不能推断出“不符合实际天象”。其余各项可以根据文章第二、三、五段信息得知,均为正确选项。】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节选自《 宋史? 廖刚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参考答案】A

上一篇:酒店婚宴营销方案下一篇:我家幸福年八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