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24-04-26

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共6篇)

篇1: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因此高考在进行语文复习时首先要了解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语文学科考纲修订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突出变化如下: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解读:这一改变就意味着试卷会进一步减少记忆背诵类的知识,增加评价鉴赏、分析运用类的题目。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有能力层级的,之前的语文考试侧重考查低级的记忆背诵知识,但现在的高考开始侧重更高层级的能力要求。这一改变其实是紧随北京高考改革,尤其在北京的模拟考试中,分析理解、评价鉴赏、综合运用等高级能力层级题目比例大幅度提高。如2016北京海淀一模第5题:下面选自《茶馆》的人物对话体现了“老舍式的幽默”的哪些特点?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回答。这个题目就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在文章中提取老舍幽默的特点,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新的文本进行分析,用文章的知识解决文章之外的问题,这种考查运用能力的题目比例将极大提高。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解读: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材料、处理更多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变成答案写出来。

这个修改,对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学生应该在普通提高阅读速度和处理信息的速度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高效处理文章信息。其实提高阅读量的要求早就在北京卷试题中得到了体现,现在北京卷语文开始的长文本阅读能够有长达3500字的阅读量,这个阅读量至今还是很多学生的拦路虎。所以考生一定要在平时锻炼阅读方法,做到“速度”和“信息量”的最大化平衡。

3、调整选考模块。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一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块,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解读:原本的“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文本要求考生二选一,大纲修改以后,明确规定取消选考模块,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

这一改变并不意味着一张试卷中会同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而是出题随机,既可能是“文学类文本”也可能是“实用类文本”。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不能有偏向,两种文体都需要熟悉,两种文体的题目都需要能够对付,考生不能再像往常一样专攻一种,不及其余。专家推测,为了考试的稳定性,2018年高考题中,在“小说”和“人物传记”中选出一篇的可能性极大,至于“文学类”文本中的散文、记叙文等文体和“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通讯、人物访谈、科普文等文体,保险起见也需要进行练习。另外就题型来说,可能会根据能力层级有所微调,增加评价类和应用类题目。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这一内容是语文考试本应承担的责任,在前两年的文言文考试中已经有所涉及。今年明确规定出来,只能说在2018年考试中,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将更加突出。文化常识庞杂,考生应该根据古诗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积累。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可以推荐给各位作为参考材料。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建议:

学科教师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以上变化,吃透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指导学生科学应考。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重视创新思维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新材料作文题、任务型材料作文题都突出体现了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强化快速阅读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考查将更加全面。同时考纲还提出要适度增加阅读量,因此高三学生在复习应考中要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在规定时间内能快速捕捉中心句或者关键词。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学生不光要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信息筛选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

3.及时进行梳理,积累古代文化常识

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需要考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考生可以通过对文言传记相关的常识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和熟悉命题思路着手备考。

2018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一)端正心态,细水长流。

有不少同学认为语文提高比其他学科慢。这实际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或许不行;但如果确定为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绝对不比其他功课慢。有些同学语文成绩提高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语文上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学科。进入高三,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多给语文一些关爱,相信它一定会“投之于木桃,报之于琼瑶”。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主要是打基础,还没有真正进行应试训练。历届高三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同学们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极强的专项训练,大家的语文成绩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回归教材,重视归纳。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高考往往选教材中的主干核心知识作为考查的内容,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可以说,重视教材的复习是练“功”,而做精选试题是练“武”,正所谓:练武不练功,到时一场空。因此,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立足教材,积累基本功,功到自然成。具体来说,我觉得复习教材应抓好以下两方面:

1、文言文、古诗。对于文言文,要掌握老师点到的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要诵读并通译所有文言文,尽最大能力感知文句的节奏;要熟悉18个虚词的一般用法;要背诵并默写考纲要求的文段。

对于古诗,要背诵并默写所有诗歌;要弄清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2、现代文。要重视字词“音形义”的积累;要梳理文学常识;要尽量地从结构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理解文章;要做写作方面的积累,如积累精美文段、名篇名人、文学形象等。

(三)建素材本,走成功路。

语文考试范围极广,不可能一蹴,建议大家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作文素材积累本,一个是基础知识摘录本。在平时做练习时,或在听老师讲课时,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区别法、标点用法、病句识别法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每次模拟考试前都可以看一看,去去心疑,稳定心理。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中选择题的得分。

(四)抓好阅读,促进写作。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高三时间宝贵,建议少读或不读流行小说、青春小说。不妨读一些中外名著快读或导读之类的辅导书籍。或读一些浅易英文版世界名著,这样既学习了英语,又了解名著,一举两得。建议每天抽20—30分钟浏览报纸杂志,如《南方周末》《散文》《演讲与口才》《杂文选刊》《做人与处事》《格言》《青年文摘》《读者》《书屋》《读者俱乐部》等。适当做些摘抄,为写作储备素材。

写作素材可以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视的细节,但都必须是能给我们启发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1)它的内涵越开放越好,应“横看成岭侧成峰”,能以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写作时,碰上不同的话题却可用这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论述时,围绕这材料的和话题吻合的那一侧面展开论述便可。(2)还要注意素材的多样性,应尽可能地涉及不同领域,涉及古今中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还要注意它的新颖、别致,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当这样的材料准备到50个左右,就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再也不会怕高考作文了。

坚持按一定规范写作。应至少半月写一篇习作,周测的也好,自己找的也行,但一定按平时所学的规范来,如标题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行文如何等等。可以说,一篇精品,看似妙手偶得,实则千锤百炼。

篇2: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导语】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区因考试制度的不同考试时间为3天(即6月7日-9日)。本文精选了关于智睿高考的相关文章,欢迎大家分享转载!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因此高考在进行语文复习时首先要了解考试大纲,下面是智睿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学科考纲修订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突出变化如下: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解读:这一改变就意味着试卷会进一步减少记忆背诵类的知识,增加评价鉴赏、分析运用类的题目。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有能力层级的,之前的语文考试侧重考查低级的记忆背诵知识,但现在的高考开始侧重更高层级的能力要求。这一改变其实是紧随北京高考改革,尤其在北京的模拟考试中,分析理解、评价鉴赏、综合运用等高级能力层级题目比例大幅度提高。如2016北京海淀一模第5题:下面选自《茶馆》的人物对话体现了“老舍式的幽默”的哪些特点?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这个题目就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在文章中提取老舍幽默的特点,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新的文本进行分析,用文章的知识解决文章之外的问题,这种考查运用能力的题目比例将极大提高。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解读: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材料、处理更多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变成答案写出来。

这个修改,对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学生应该在普通提高阅读速度和处理信息的速度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高效处理文章信息。

其实提高阅读量的要求早就在北京卷试题中得到了体现,现在北京卷语文开始的长文本阅读能够有长达3500字的阅读量,这个阅读量至今还是很多学生的拦路虎。所以考生一定要在平时锻炼阅读方法,做到“速度”和“信息量”的最大化平衡

3、调整选考模块。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一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块,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解读:原本的“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文本要求考生二选一,大纲修改以后,明确规定取消选考模块,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

这一改变并不意味着一张试卷中会同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而是出题随机,既可能是“文学类文本”也可能是“实用类文本”。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不能有偏向,两种文体都需要熟悉,两种文体的题目都需要能够对付,考生不能再像往常一样专攻一种,不及其余。

专家推测,为了考试的稳定性,2018年高考题中,在“小说”和“人物传记”中选出一篇的可能性极大,至于“文学类”文本中的散文、记叙文等文体和“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通讯、人物访谈、科普文等文体,保险起见也需要进行练习。

另外就题型来说,可能会根据能力层级有所微调,增加评价类和应用类题目。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这一内容是语文考试本应承担的责任,在前两年的文言文考试中已经有所涉及。今年明确规定出来,只能说在2018年考试中,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将更加突出。

文化常识庞杂,考生应该根据古诗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积累。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可以推荐给各位作为参考材料。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建议

学科教师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以上变化,吃透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指导学生科学应考。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重视创新思维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新材料作文题、任务型材料作文题都突出体现了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强化快速阅读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考查将更加全面。同时考纲还提出要适度增加阅读量,因此高三学生在复习应考中要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在规定时间内能快速捕捉中心句或者关键词。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学生不光要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信息筛选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

3.及时进行梳理,积累古代文化常识

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需要考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考生可以通过对文言传记相关的常识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和熟悉命题思路着手备考。

2018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一)端正心态,细水长流。

有不少同学认为语文提高比其他学科慢。这实际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或许不行;但如果确定为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绝对不比其他功课慢。有些同学语文成绩提高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语文上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学科。进入高三,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多给语文一些关爱,相信它一定会“投之于木桃,报之于琼瑶”。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主要是打基础,还没有真正进行应试训练。历届高三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同学们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极强的专项训练,大家的语文成绩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回归教材,重视归纳。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高考往往选教材中的主干核心知识作为考查的内容,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可以说,重视教材的复习是练“功”,而做精选试题是练“武”,正所谓:练武不练功,到时一场空。因此,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立足教材,积累基本功,功到自然成。具体来说,我觉得复习教材应抓好以下两方面:

1、文言文、古诗。对于文言文,要掌握老师点到的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要诵读并通译所有文言文,尽最大能力感知文句的节奏;要熟悉18个虚词的一般用法;要背诵并默写考纲要求的文段。

对于古诗,要背诵并默写所有诗歌;要弄清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2、现代文。要重视字词“音形义”的积累;要梳理文学常识;要尽量地从结构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理解文章;要做写作方面的积累,如积累精美文段、名篇名人、文学形象等。

(三)建素材本,走成功路。

语文考试范围极广,不可能一蹴,建议大家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作文素材积累本,一个是基础知识摘录本。在平时做练习时,或在听老师讲课时,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区别法、标点用法、病句识别法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每次模拟考试前都可以看一看,去去心疑,稳定心理。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中选择题的得分。

(四)抓好阅读,促进写作。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高三时间宝贵,建议少读或不读流行小说、青春小说。不妨读一些中外名著快读或导读之类的辅导书籍。或读一些浅易英文版世界名著,这样既学习了英语,又了解名著,一举两得。建议每天抽20—30分钟浏览报纸杂志,如《南方周末》《散文》《演讲与口才》《杂文选刊》《做人与处事》《格言》《青年文摘》《读者》《书屋》《读者俱乐部》等。适当做些摘抄,为写作储备素材。

写作素材可以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视的细节,但都必须是能给我们启发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1)它的内涵越开放越好,应“横看成岭侧成峰”,能以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写作时,碰上不同的话题却可用这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论述时,围绕这材料的和话题吻合的那一侧面展开论述便可。(2)还要注意素材的多样性,应尽可能地涉及不同领域,涉及古今中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还要注意它的新颖、别致,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当这样的材料准备到50个左右,就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再也不会怕高考作文了。

篇3: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15 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题材、题型上, 各省市有一定的差别。从对2016 年高考命题的影响角度看, 全国新课标卷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而各省市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的探索对此类文本考查的改革也将有一定的启示。

近三年来, 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题材、题型上有一定的稳定性, 也有一定的创新。从题材的选择上看, 或为文艺理论, 或为历史专论等。从题型上看, 都是选择题, 而且每个选项50 个字左右, 侧重于对一个方面的表述。从考点上看, 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其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重点, 命题人往往从选文中选取相关概念、信息和观点等, 通过变换说法、拓展举例的方式让考生辨析正误, 探讨研究。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省市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方面多有创新, 如2015年北京卷实行专题阅读, 围绕汉字印刷这一话题, 选取三则阅读材料, 总篇幅近3000字, 既有历史知识介绍, 也有理论分析表述, 设置8道选择题, 综合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的辨析, 概念理解, 信息筛选与整合, 要点归纳, 观点概括等能力。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字数不多, 重在内容概括, 着重考查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上海卷、江苏卷在文本选择、命题设置上都比较灵活, 如上海卷选择说明性文本, 考查说明方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 主客观题兼备;而江苏卷则以主观题为主, 考查论述层次等。

2015年其他省市的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选材与题型上延续了其以往的特色。偶有自然科学类文章, 但大多还是社科类文章。与全国新课标卷相比, 随笔杂感较多, 专业性不及全国卷突出。就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和考点来看, 考生要重点掌握以下答题技巧:

一、掌握答题步骤

1.读。粗读全文, 整体把握

一定要通读全文, 一字一句地读完, 理解文章大意, 即使不能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也要明确它在文中所指。

2.审。审清题干, 明确要求

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如“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意味着某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文意的理解等是不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意味着某选项的观点、态度等是从原文中推断不出来的的。

3.找。准确查找, 确定区间

要在原文中准确找出与各选项对应的语句。有时对应的语句不止一处, 要全面查找, 不可遗漏;有时选项是对原文的归纳与概括, 要找出相关的论点论据, 进行整合。

4.比。比照分析, 判断正误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要判断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的改写有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 有时两者的差别很小, 只在个别词语的表述上有区别, 一定要细心。

二、掌握比对方法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方法主要有比对法和排除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对法。一般而言, 在整体阅读全文之后, 再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 找到原文中的相应区域;此后, 所要用到的答题方法就是比对。当然, 不排除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 直接对选项做出判断。这时, 仍需要通过比对来检验判断的正确与否。

1.比对句中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 有时只是在个别词语上对原文的表述稍加变换。这些变换主要是增添、删去或是更改某些词语。答题时,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词语。

(1) 表示范围的词语。表示全部范围的, 如“全”“都”“所有”“囊括”“共”“统统”“一概”等;表示大部分范围的, 如“大多“”多数”等;表示范围限定的, 如“只“”仅仅“”光”等;表示范围涉及两种及以上对象的, 如“以及”“及”“和”“也”“又”等。此外, 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词语 (一般是定语) , 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 比对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有扩大和缩小范围的情况。

(2) 表示程度的词语。表示程度高、深的, 如“很”“挺”“怪”“更”“最”“太”“忒”“好”“真”“非常”“十分”“特别”“极其”等;表示程度一般、适中的, 如“较”“比较”等;表示程度轻的, 如“稍微”“不大”“有点儿”“有些”等。比对时要注意加重或减轻程度的表述, 注意轻重倒置、过度夸大的现象。

(3) 表示指代的词语, 如“这”“其”“它”等。比对时, 要注意指代对象是否一致, 特别要注意是否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等错误。

(4) 表示时间或时态的词语, 如“后来”“最早”“近来”“正在”“日前”“一旦”“立即”“马上”“目前”“已经”“早已”“曾经”“刚刚”“即将”“就要”“了”等。比对时, 要注意是否有时间先后错乱、混淆已然与未然等情况。特别要留心是否有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发生的情况”的内容。

(5) 表示否定的词语, 如“莫”“非”“否则”“切忌”“禁止”“防止”“难以”“忘记”“忽视”“放弃”“拒绝”“杜绝”“差点儿”等。

(6) 表示语气的词语。表示肯定的, 如“决”“必定”“必须”“一定”“的确”等;表示揣测的, 如“或许”“大概”“可能”“似乎”“也许”等。比对时, 要注意是否有混淆偶然与必然、说法绝对化的情况。

(7) 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主要是判断一些词语的替代有没有篡改原文, 有没有曲解文意。

2.比对句间关系

比对句间关系, 要求的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 而是要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关系。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分析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及其关系;二是分析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1) 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要注意省略、添加、更改的部分, 特别是一些修饰成分的增删与改动。

(2) 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这就要求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 划分句子的主干, 从而判断选项有没有杂糅、笼统、混淆等问题。

(3) 比对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转折、并列等, 特别要注意强加因果、因果关系倒置、必要条件变成充分条件、并列关系变成转折关系等情况。

3.比对论点论据

对理解与分析作者观点的题目, 需要综合全文进行比对。这种题目的选项有两种, 一种是单一判断型的, 一种是完整推断型的。

(1) 单一判断型。要看原文有没有类似的表述, 如果没有, 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如果有, 看它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 看它在文中的作用。

(2) 完整推断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同时出现, 比对时, 看原因与条件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看结果与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现成的表述, 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典型例题解析】

(2015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艺术实践证明, 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 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 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 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 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 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 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 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 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 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 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 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 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 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 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 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 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 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 表现为善, 表现为美, 表现为真, 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 表现为恶, 表现为丑, 表现为伪, 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 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 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 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 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 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 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元素, 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 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 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 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 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 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 互相碰撞, 互相交叉, 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 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 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不断变化。例如, 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 “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 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 “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 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 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 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 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 它会被假象包裹着, 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 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 这并不是责难人, 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 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 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 杂多的性格元素, 相互影响, 相互交叉, 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 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 要刻画鲜明的人物, 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 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解析】原文第一段说“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原文第二段结尾说“事实上, 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 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 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 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文第三、四、五段主要介绍性格元素的两层意思。原文第六段指出“性格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 它会被假象包裹着”, 结论是“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再次点明主旨。综合各段内容, 可知整篇文章都在讨论“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C项正确。A项是对文章第一段的概括, 但第一段并不是文章的主旨段。第二段指出性格的模糊性对写作的影响, 统领第三至六段, 结尾段再呼应第二段, 可知第二段才是作品的主旨段。B项的依据是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 D项是第三、四、五段的概括。A、B、D项均是部分内容, 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 以写出“人情味”, 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 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 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 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 不能仅仅看人物外在的言谈举止, 更要努力深入人物的内心和灵魂。

【解析】A项正确, 依据是原文第二段前两句。B项, 无中生有, 原文指出各种性格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 互相碰撞, 互相交叉, 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并不能得出“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的观点。C项正确, 依据是原文第五段“例如, 当一个人追求真理时……否定性质的‘固执’”。D项正确, 依据是原文最后一段的首句。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有的人, 正像我一样, 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 好好坏坏, 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 把坏人当好人写, 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 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 既伪善霸道, 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 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 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 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解析】D项, “‘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说法有误。“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同情劳动人民、不满现实, 但面对残酷的封建礼教又深感无能为力, 甚至在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我”的形象能够体现性格元素的模糊性。

【答案】D

【常见题型撷英】

一、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 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 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 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 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 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 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 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 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 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 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 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 触怒了主神宙斯, 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 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 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 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 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 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 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 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 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 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 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 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 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 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 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 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 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 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 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 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 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 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 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 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 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 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 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 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 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 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 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 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 为追求爱情自由, 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 拒绝委曲求全, 最后触碑殉情, 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 纯朴善良, 勤劳能干, 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 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 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 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 阻击了3000 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 弹尽粮绝之后, 跳下悬崖。

D.在甲午海战中, 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 开足马力, 冲向日本吉野舰, 最后被鱼雷击中, 沉入海中, 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2.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悲剧冲突中, 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即悲剧主体, 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 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 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 人性和兽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 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 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 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 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 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 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 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 如呼喊、哭泣等, 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 也表现抗争与拼搏, 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 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 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 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 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 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 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 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 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二、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周代, 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 但我们还是看到, 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 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 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 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 果实未熟, 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 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 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国家在法律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 脯肉毒杀、伤、病人者, 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 及吏主者, 皆坐脯肉赃, 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 应尽快焚毁, 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 曾经病人, 有余者速焚之, 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 令人病者, 徒一年;以故致死者, 绞。即人自食致死者, 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 在唐代, 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 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 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 以绝后患, 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 致人中毒, 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 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 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 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 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 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 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 敝恶之物, 饰为新奇;假伪之物, 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 米麦之增湿润, 肉食之灌以水, 药材之易以他物” (《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 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 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 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 不以其物小大, 但合充用者, 皆置为行, 虽医卜亦有职。” (《都城纪胜》) 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 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 并按行业登记在籍, 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 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 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 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 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 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 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 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 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 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 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 而致人生病者, 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 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 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 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 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 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 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 并给予不同的处罚, 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 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 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 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 经过汉、唐的发展, 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 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三、 (2015 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有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 而提起“中国经典”, 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 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 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 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 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 “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 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 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 也知道要“儒家治世, 佛教治心, 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 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 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 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 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 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 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 在中国古代, 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 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 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 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 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 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 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 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 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 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 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 只是因为它写得好, 被引用得多, 被人觉着充满真理, 又被反复解释, 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 于是, 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 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 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层层积累的, 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 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 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 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 对于古代经典, 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 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 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 你以为扔开了它, 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 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 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你不打开它, 资源不会为你所用, 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 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 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 经典在今天, 是需要重新“解释”的, 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 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 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 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 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 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 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外, 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 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 比如, 用儒家思想治世, 用佛教思想治心, 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 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 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 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 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 如影随形, 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 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 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 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 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 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 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四、 (2015 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 设置五经博士, 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 东汉时多迭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 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 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 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 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 于是, 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 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 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 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 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 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 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 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 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 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 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 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 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 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 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 一时没有实现, 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 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 注重思想的阐发, 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 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 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 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 学术贡献良多, 弊病是流于烦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 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 借以维护主流思想, 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 遍注群经, 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 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 设置五经博士, 以五经为研习对象, 标志着经学的真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 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 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 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被确立以后, 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被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 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 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 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3.根据原文, 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 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 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 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 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 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 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 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新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雅俗的未来

王立刚

1917年杜尚把一个小便池提交给“独立艺术家学会”的展览, 这件“作品”于是成了最著名 (或许也最声名狼藉) 的现代艺术品之一。不论对这一作品的内涵有多少种解释, 至少下面这种解释非常符合历史的前后语境, 那就是:小便池是对此前持续了几百年的高雅艺术的一种讽刺, 也是分化的精英群体用俗来矫正雅的一种激进尝试。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流行音乐全面压倒了古典音乐, 电视压倒电影, HipPop压倒华尔兹, 迷你裙压倒长裙, 通俗小说压倒纯文学……或许在人类历史上, 还从来没有看到过, 大众的俗趣味对精英的雅趣味取得如此巨大的优势。审美突破了精英的沙龙、书斋、博物馆和剧院, 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 这就是当代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缘起。

谈到中国, 在当代, 从审美领域来说, 大众趣味将审美拓展到一切领域、一切对象, 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 可以说是无边的审美, 如人们每天的微信中都少不了随手街拍的花花草草或者美食图片等。不仅大众的审美对象是无边的, 审美标准也是极为多元的。高雅艺术继续存在, 但愈趋局限于狭小的圈子中。更值得关注的反而是大众对所谓的俗趣进行的种种发展和探索, 一些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素朴道德的渴望, 譬如周星驰的一些电影。高雅艺术也有采取俗世对象和方式的。互联网上, 文学、音乐、微电影呈现出高雅和庸俗糅合在一起的无数尝试, 互联网发展大大加速了大众和精英趣味的分化、成长和创新。

高雅趣味与大众趣味的良性互动将创造空前的文化繁荣。但今天的中国,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种繁荣, 还看到另一种畸形的审美, 那就是恶俗和平庸的崛起。

恶俗是利用人性中的一些弱点来博得大众的眼球。毫无疑问, 个别的恶俗艺人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但随着大众的批判精神的提升, 恶俗很难再获得20 年前的机会了。与恶俗相比, 平庸更体现了市场、资本对于审美的影响。掌握了强势媒介的人将其庸俗趣味经营为一种文化资本, 并行使“审俗霸权”来压迫受众。这种资本通过挖掘“文化偶像”, 培育出庞大的粉丝群, 粉丝群为文化资本埋单。粉丝不是一开始就“脑残”的, 很大程度上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文化偶像所属的团队或公司利用代笔、水军、绯闻、贿赂平台、买榜等不诚信的手段来“诱捕”粉丝, 慢慢使之失去反思能力和审美独立性。

如果能够排除这些文化资本运作的不正当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将是令人期待的。在不同的人群中, 总有一些人实践着颇为不同的生活, 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作品和美的观点, 他们的传奇也在自媒体上流传。他们, 是审美的主体。

(节选自2014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方自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审美突破了精英的沙龙、书斋、博物馆和剧院, 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 大众的俗趣味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B.当代中国, 大众趣味将审美拓展到一切领域、一切对象, 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 不仅对象是无边的, 而且标准也是极为多元的。

C.高雅艺术采取俗世对象和方式以吸引眼球, 比如通过互联网, 尝试将高雅艺术糅合进庸俗的形式中, 实现雅俗的互动。

D.假如能够排除文化资本运作的不正当性,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令人期待的, 不同人群将会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作品和美的观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历史语境看, 杜尚将小便池送展, 既是讽刺此前持续了几百年的高雅艺术, 也是精英分子分化后由雅转俗的激进尝试。

B.雅俗可以互动, 当今, 高雅艺术也有采取了俗世对象和方式的, 而某些通俗作品则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素朴道德的渴望。

C.文化资本是由掌握了强势媒介的人将其庸俗趣味经营而成的, 它通过挖掘“文化偶像”, 培育出庞大的粉丝群, 进而赚取粉丝的钱。

D.“粉丝”多是被文化偶像所属的团队或公司利用代笔、水军、绯闻、贿赂平台、买榜等不诚信的手段“诱捕”的, 他们往往丧失了反思能力和审美独立性。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代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代表着俗趣味对雅趣味的胜利, 扩大了审美的对象。

B.通俗文艺未必就是平庸低下, 同样也可能有着高尚的精神关怀, 体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C.对恶俗的欣赏, 源于大众批判精神的缺失, 如某些作品讽刺精神人、残疾人, 居然赢得喜欢。

D.平庸体现了市场、资本对审美的影响, 越是平庸的作品, 越有着强大的文化资本, 形成一种“审俗霸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人类各大文明都经历了以农耕为经济主业的时代, 华夏农耕文明尤其漫长而辉煌。三代以降, 士农工商四民有业, 而以农为根本。秦汉以来, 历代皇帝多有“重农抑商“”重本抑末”之策。商鞅以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 富”。到了明初, 朱元璋甚至下旨“:若有不务耕种, 专事末作者, 是为游民, 则逮捕之。”但农人一年到头胼手胝足, 起早贪黑, 餐风饮露, 结果却如孔子所说“耕也, 馁在其中”, 或如李绅《悯农诗》所吟:“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农民终年劳累, 生活却历来艰辛, 整体上处于社会最底层。何以历代王朝都“重农”, 农民的处境却如此悲惨?

历朝历代所推行的“抑末”, 不过是官家巧取豪夺民间商人以自利, “取天下百货自居之”, 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而已!如汉武帝行抑商, 其主要措施如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置官专管, 贱买贵卖, 天下货物的征收、运输、经销统统由官府经营, 官家垄断商贸甚至直接控制生产, 以官营工商业取代民营工商业。但想要一例推行或者一以贯之地实行抑末, 其实也难。北宋熙宁变法, 天下耸动, 均输法、市易法是新法最重要的内容, 目标都是抑商。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嫌商人“与人主争利”。欧阳修等人则极力为商人张目, 力主国家应当“与商贾共利” (欧阳修) 、“驱民归商” (苏轼) “使天下之财通济无碍” (范仲淹) 。这些都可以证明当时商业、商人影响之大。有明一代, 商业之盛、商人之富更是脍炙人口。当然, 不能以此否定中国经济政治思想中的“抑商”传统。相反, 专制统治者的确常常将“抑商”跟“重农”绑在一起, 以厚本的名义, 行官府与富贾豪强勾结共同打击民间工商业活动之实。

以本末设喻之农商, 原本应当是一个生命体的上下或者前后两个部分, 二者不可须臾分割。重农不仅不必抑商、贱商, 恰恰相反, 若想要繁荣经济, 利用厚生, 则必须崇农隆商。务农与经商异业而同道。重农完全可以跟尊重民间自主的工商业活动并行不悖。中外历史都已经证明, 如果没有科学和工业带来的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没有不断扩大的农产品市场, 没有不断扩大的非农就业机会以吸引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 一句话, 如果不发展工商业, 社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农业也不能发展。专制王朝推行重农抑商, 既有碍工商业的发展, 也严重滞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所谓“重农”, 不过是尽可能多地固着人口于土地, 以确保官家对农业和农民尽可能多的榨取;说是“抑商”, 多半是官家试图垄断商业, 或者与富强豪贾沆瀣一气, 压制打击中小商人。

历代统治者对农民既征其税, 复役其人, 以农为本并非以务农之人为本。在加速推行现代化、城镇化的今天, 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本”, 即以所有务农之人为本, 使务农成为一种受众人尊重、被他人向往的职业, 使“农民”不再是一种被打上贫穷、落后标记的等级身份, 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节选自董正华《从业本到人本“:重农”新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华夏农耕文明时代, 农业为四业之本, 历史上各王朝的皇帝都一直采用“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政策。

B.历朝历代所推行的“抑末”政策, 其实是官府与民间商人争利的表现, 但这项政策的实行也有难度。

C“.重农”的目的是减少人口的流动, 便于统治和征敛, 以农为本, 但并非是以务农之人为本。

D.“抑商”的目的是官府垄断商贸, 从中获利, 或者是与富强豪贾勾结, 压制打击中小商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历代王朝都“重农”, 但农民劳累而艰辛, 整体上处于社会最底层, 处境最为悲惨, 重农而农益轻。

B.汉武帝行“抑商”, 其实质是官营代替民营, 将天下货物的征收、运输、经销统统收归官府经营。

C.主持北宋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嫌商人“与人主争利”, 实行均输法、市易法, 为官府谋利。

D.将农商对立起来, 分成本末, 分成一个生命体的上下部分或前后部分, 其实是将二者割断起来了。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抑商”事关官府、朝廷的权利, 是官、商的矛盾, 以重农的名义抑商, 不过是统治者的说辞、借口。

B.从历史上看, 工商业的发展, 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商之间, 相互依存, 荣则俱荣, 损则俱损。

C.历代王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虽然保证了农业的发展, 但伤害了工商业的发展, 最终也导致农业生产力的落后。

D.当前, 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落实以人为本, 保障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是关系到农民幸福尊严的重要任务。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这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 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李商隐的《锦瑟》其题旨与意境, 众说纷纭, 极多歧异。中国历来就有“诗无达诂”之说,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有着与另一次阅读大相异趣的感受。

阐释的多样性是一个无可辩驳的客观存在。从文本方面来看, 阐释的多样性来自文本结构的开放性。如果文本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结构, 那么对它的阐释就必然只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然而文学作品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某一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一个万古不变的常量, 而是一个多样性阐释的群集。从共时性来看, 某一作品的意义是同一时代同一时期无数读者的不同阐释的集合;从历时性来讲, 又是不同时代的读者与同一读者的不同的阅读的无数阐释的集合。因此, 一部真正伟大作品的意义永远是一个过程, 永远处在不断地实现之中。

但是, 新批评 (一种文学批评流派) 把文学作品理解与阐释的多样性概括成“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他们认为正确的理解与阐释既要摆脱作者的创作意图, 也要割舍读者的主观感受, 把“文本”作为一个封闭自足、与外绝缘的独立实体来理解。传统解释学则企图排除理解中属于解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的成分, 即主观成见, 而以作者原意为唯一正确的“解”。

然而, 如果读者面对的是一条数学定理或一篇科学论文, 尽管有不同时间不同个体的阅读, 同样不可能导致阐释的多样性。文本的开放性是导致阐释多样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之一。作品的意义产生于文本与读者间的相互作用。每一成功的阅读活动总是要依据于文本如何作为一种相关物在读者的意识中展开自身的丰富性, 依据于文本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开放方式激活个体读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所以, 作品的绝对意义只能是全部历时性接受和全部共时性接受所获得的相对意义的融合, 是趋向绝对意义的动态过程。

从文本的角度来看, 正因为有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 才有了阐释多样性的可能。伊瑟尔认为, 作品文本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构成了文本的开放性基础结构。正是作品文本中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成为链接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 成为前者与后者转换的必要条件。它们召唤读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赋予未定性以确定的含义, 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 在与读者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将文本现实化和具体化。所以,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 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 相反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节选自金元浦《文学解释学》)

1.下列各项中, 其性质不属于阐释多样性的一项是 ( )

A.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哈姆雷特, 有人认为他是疯狂复仇者, 有人认为他是感伤主义者, 有人认为他是耽溺哲思者……

B.诗无达诂, 对一首诗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如《锦瑟》, 有人认为是爱情诗, “锦瑟”乃一婢女名;或认为表现琴的适、怨、清、和的四种声调, 是一首咏物诗……

C.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众说纷纭。

D.郭沫若根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的“三重茅”等词, 推断杜甫茅屋有一尺多厚, 冬暖夏凉, 精致厚实, 比瓦屋还要讲究。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部作品, 经过不同的读者的阅读, 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的阅读, 都常常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B.对于真正伟大的作品来说, 它的意义不可能得到最终的透彻解读, 它的意义永远是在不断地实现过程中。

C.阐释的多样性既受到读者创作意图的影响, 也受到读者感受的影响, 这使得作品的本意和作者的原意蒙昧不明。

D.文本结构的开放性是阐释多样性的充要条件, 也就是说作品文本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召唤了读者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阐释既是客观的, 也是主观的, 阐释的客观性源自文本结构的开放性, 主观性源自读者的历史环境与思想背景。

B.作品意义的实现离不开读者的参与, 而作品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又给了读者以多种理解的可能性。

C.作品如果能充分地唤醒读者的意识, 激活读者的审美经验与情感, 其艺术效果就更强, 相对意义就更为丰富。

D.一篇文学作品没有定论, 没有确解, 并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和不足, 恰是其具有艺术魅力的地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言, 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无论荒政、仓储体系建设, 还是养老慈幼、收养贫病残疾, 以及各种福利、宗族保障等, 从制度层面, 无不表现出对历朝历代的继承;但从具体的办法、措施中, 又可看出不少发展与创新之处。

传统中国的荒政制度, 极为重视备荒仓储建设。明清时期, 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强调, 将备荒仓储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如朱元璋先是“令天下立预备仓, 籴谷收贮以备赈济”, 后来又感到常平仓平抑粮价的作用不可低估, 遂下诏:“今后宜令各府州县设常平仓。每遇秋成, 官出钱钞收籴入仓。如遇歉岁, 平价出售。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 如此则官不失利, 民受其惠矣。”其后历代皇帝也多有强调。雍正帝特别重视社仓建设, 认为“备荒之仓莫便于近民, 而近民莫便于社仓”。雍正二年时, 各省已“渐行社仓之法”, 并最终形成了“省会以至州郡俱建常平仓, 乡村则建社仓, 市镇则设义仓, 而近边有营仓之制, 所以预为之备者, 无处不周矣”的局面, 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宋代以后, 官僚士大夫设置族田、建立义庄, 通过保障和改善宗族成员生活的手段, 维护子孙的生存, 达到“敦本收族”的目的。最早的宗族义庄制度可以追溯到北宋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明清时期, 宗族制度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族田义庄的数量大为增加。“义庄之设遍天下。”适应宗族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等情况, 明清时期宗族社会保障主要表现为周贫、济困的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慈善活动早就已经出现, 但其成为一种由团体机构主持的社会事业则始自明代后期。明代后期出现的民间慈善组织主要有同善会、放生会、掩骼会、一命浮图会、救生会 (局) 、育婴社 (会) 等。放生指释放、救护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掩骼会的职能为收集掩埋暴露的无名尸骨。崇祯十四年, 江苏太仓州遭遇严重旱灾, 知州钱肃乐组织一命浮图会。参加一命浮图会的人, 根据财力, 可一人救济多人, 也可多人合救一人。救生会 (局) 的基本运营模式, 是由民间或政府出资雇佣水手, 置备救生船, 在容易发生事故的水面巡视。一旦发生船舶倾覆或有人落水的事故, 救生船应迅速前往打捞。育婴社 (会) 是以收养弃婴为职能的慈善组织。明末慈善组织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同善会。劝善是同善会最主要的目的, 救济对象除贫困这一物质标准外, 还有道德方面的要求, 具体而言, 贫困无依的孝子、节妇, 属于优先救济的对象, 至于“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则不在救助之列。清代的民间慈善事业出现了兴盛的局面, 慈善组织数量众多, 种类齐全, 财力充足, 参与人员广泛, 慈善活动经常化。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集大成时期。社会保障事业以政府为主导, 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保障的制度体系更为完备, 但保障的层次仍然较低, 多属社会救济的范畴, 具有鲜明的恩惠色彩。其成功经验和显著成效, 为现代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节选自王卫平《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及特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既是对历朝历代的继承, 也有不少的发展与创新, 带有集大成的性质。

B.中国传统上十分重视重视备荒仓储建设, 明清时期已建立了常平仓、社仓、义仓、营仓等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C.宗族义庄制度源自北宋, 到清朝时发展迅速, 但由于宗族人口扩大等情况, 义庄的保障对象主要还是贫困人士。

D.明代后期出现的由团体机构主持的民间慈善组织, 到了清代更为兴盛, 这是明清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之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朱元璋下诏设立常平仓, 秋收时官家出钱购粮, 荒年时平价出售, 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 有助于维持物价平稳。

B.宗族义庄制度, 以周贫、济困为手段, 维护宗族内子孙的生存, 以实现注重根本、团结族人的目的。

C.民间慈善组织放生会、掩骼会、育婴会等主持的慈善事业, 均属社会救济范畴, 集中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养等。

D.同善会对贫困的救助, 是以劝善为目的的, 孝子、节妇属优先救济对象, 而道德败坏、游手好闲者, 虽然贫困也不会得到救助。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借鉴和吸收前代的经验的基础上, 明清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继续发展和完善, 制度体系更为完备。

B.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突破了政府单一救灾体系, 以宗族和慈善团体等构成的民间力量成为社会保障事业的主体。

C.明清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参与, 可以广泛地利用各种资源, 各有侧重地开展社会保障活动。

D.传统社会保障事业有一定的局限, 如社会保障的层次较低, 将实行社会保障视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恩惠等。

参考答案

【常见题型撷英】

一、1.D

【解析】本文论述的悲剧的内涵有:产生于矛盾、冲突 (第一段) ;表现抗争与拼搏 (第二段) ;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第三段) 。D项描述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不是文学艺术, 其性质不属于本文所论悲剧。

2.C

【解析】C项, “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表述有误, 与原文第四段“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的说法完全相反。

3.D

【解析】D项“, 强烈的痛苦“”快感”与原文中的“强烈的震撼和刺激“”悲剧感和审美愉悦”说法不完全一致;对于人们喜欢欣赏悲剧的原因, 选项只列其一, 未列其二 (悲剧“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 故“全在于此”的说法不准确。

二、1.C

【解析】“《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错, 原文第二段“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 应尽快焚毁, 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是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而没有说追究主使官员的责任。

2.B

【解析】B项,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错, 原文说“为了加强对……必须加入行会”“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 由此可知, 行会并不是宋代统治者设立的政府机构, 而是民间机构。此题的干扰项是C项, 有考生认为“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于文无据, 但是在第三段中有“市肆谓之行者, 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的论述, “科索”意为官吏向民间非法索取财物, 因此C项是正确的。

3.B

【解析】由原文“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可知“, 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是“行会”, 而非“宋代政府”。

三、1.C

【解析】A项, 根据原文第一段“有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可知,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不是作者的观点。B项,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中的“核心思想”于文无据。D项, 根据原文第二段“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是作者建议进一步扩大的经典范围, 可见“侧重”的说法不正确。

2.B

【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即使是儒家, 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 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 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 在中国古代, 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可知, 新儒家不只关注政治秩序, 也关注社会伦理, 选项“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的说法以偏概全。

3.C

【解析】A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层层积累的”可知, 选项“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的所在”曲解原文, 把“过程”等同于“价值和意义”了。B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因此, 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 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和第四段“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可知, 选项将两句杂糅在一起, 强加一种假设关系。D项, 根据原文第四段“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可知, 选项将条件关系变成了目的关系。

四、1.C

【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 “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 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 古文经与今文经的篇目有的有差别, 但谁多谁少, 并未明确提出。举《尚书》为例, 只是证明“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2.B

【解析】A项, 原文表述为“儒学……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 “相适应”表明儒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地位是在“中央集权统一”后, 而不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C项, “都”绝对化, 原文认为古文经学“脱离思想和生活”。D项, 文中表述《白虎通义》是对今文经学做了一定的理论总结, 并非一定是最高成就;郑玄的注释融合了今古文经学, 并非只言古文经学。

3.C

【解析】C项, 文中的表述是“一时没有实现”, 所以选项“一直未能立于学官”的表述不准确。

【新题演练】

一、1.C

【解析】C项, 原文说“文学、音乐、微电影呈现出高雅和庸俗糅合在一起的无数尝试”“, 高雅”与“庸俗”均指一种趣味, 并不是指艺术形式。

2.A

【解析】A项, 原文是“分化的精英群体用俗来矫正雅”, 而不是选项中的“精英分子分化后由雅转俗”。

3.D

【解析】D项, “越是平庸的作品, 越有着强大的文化资本”于文无据。

二、1.A

【解析】A项中的“一直采用”有误, 原文是“多有‘重农抑商’‘重本抑末’之策”。

2.D

【解析】D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 作者认为“农商, 原本应当是一个生命体的上下或者前后两个部分”。

3.C

【解析】C项中的“虽然保证了农业的发展”有误, 原文认为“专制王朝推行重农抑商, 既有碍工商业的发展, 也严重滞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三、1.D

【解析】阐述多样性来源于文本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 而“三重茅”作为艺术描写, 是概数, 不能坐实, 更不能推断其茅屋精致厚实。

2.C

【解析】C项属于新批评、传统解释学对阐释的认识, 不是原文的意思, 作者引用它只是用来介绍对阐释多样性的不同认识。

3.A

【解析】A项, “阐释的客观性源自文本结构的开放性”有误, 原文是“正因为有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 才有了阐释多样性的可能”。

四、1.B

【解析】“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是在雍正二年时形成的。选项笼统地说成“明清时期”, 不符合文意。

2.C

【解析】放生会从事的慈善事业不属于社会救济范畴, 它所救助的是“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 并非“社会弱势群体”。

3.B

篇4: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第一、删除

1.考试性质

2017年语文科《大纲》删去2016年《大纲》中考试性质的相关内容。2016年大纲中的相关内容是“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此部分文字阐释了高考的性质,在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删去此部分文字,将此部分内容调到总则中,内容更加简洁,更突显了语文大纲的学科性。

2.写作部分

①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加下划线的文字为变化部分,下同)

删去此条,不是淡化正确书写现代汉语规范字的要求,可能是将此条放在具体的评分细则中更恰当。如此,更加符合大纲本身的纲领性的特征。

第二、增加

1.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7年大纲在此部分新增了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具体要求。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增加此部分内容,将“要求”明确化具体化,表述更加科学具体,考纲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2.现代文阅读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增加此部分内容,明确了考试选材的范围和平时学习的具体目标、内容。对照往年的高考试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此条新增加内容应该引起广大师生尤其是高三师生的重视,应在平时拓展训练范围,熟悉各类论述文本的相关内容。

分析综合C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增加此条,将更加体现对论述类文本考查的科学性、学科性。

文学类文本阅读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增加此条,符合阅读实际,引导师生从字词句段篇入手,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有利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分析综合 C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如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等。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增加此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作者的感情倾向和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古诗文阅读部分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此项内容的增加,将近年来高考中已经出现的古文化知识考试题在《大纲》中进行明确的规定,强化了此考点的地位,凸显了《大纲》的科学性、全面性。

第三、改动

1.“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

2017年《大纲》将2016年中的“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改为“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如此改动,更加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的扎实进行。

2.“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

2017年《大纲》将2016年中的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对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改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此项内容变化较大,明确了“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的变化。这对考生的阅读速度有更高的要求,考生需要进一步提高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综述部分

2017年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016年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此处修改,要求更加明确,与语文试题考查内容一致。体现了《大纲》的科学性。

分析综合 C

2017年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2016年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将“基本”“主要”删去,表述更加准确,对命题者来说,更具灵活性操作性。

鉴赏评价 D

2017年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2016年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此处的改动,表述内容更加简洁具体准确,将此前表述较为虚实的考试内容落实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综述部分

2017年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016年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分析综合 C

2017年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016年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此处改动,凸显了实用类文本的特性,即“真实性”“实用性”,体现了考纲的科学性准确性,如将“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改为“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引导考生立足文本,分析评价文本内容的含义、价值和意义。

4.古诗文阅读

分析综合 C

2017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16年 筛选文中的信息

此处改动,更加科学准确,符合高考实际。

5.写作

发展等级——深刻

2017年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016年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此处改动,凸显了考纲的科学性,符合事物客观实际。

第四、调整

1.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C

2017年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6年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此处调整,层次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简洁。

2.语言文字应用

表达应用 E

2017年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6年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此处的调整,层次更加清晰,更加凸显了语言文字应用的语言文字这一特性。

综上所述,2017年语文高考大纲凸显学科性、科学性、准确性、具体性,更加有利于广大师生的语文复习备考。

篇5: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署”有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代、摄、权、行等字皆有相似的含义。

B.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号。如“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熜的年号。

C.“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

D.“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后世多用“行伍”泛指军队。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也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C.金石学: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6.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予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D.饷银:用于军队日常开支的银两。

7.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8.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如“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9.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B.“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例如《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0.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D.“致仕”,“致”意为 “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1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1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举人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B.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D.佩鱼即佩戴鱼袋。鱼袋是唐宋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饰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者用银鱼袋,此即为“章服制度”。1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C.“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1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1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称已故的母亲为“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C.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20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5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答案精析

篇6: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5分)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5分)

二、2016年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三、2016年新课标Ⅲ卷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流寇扰河南,太监陆訚谋督师,下廷议,莫敢先发。珪厉声曰:“师老民疲,贼日炽,以冒功者多,偾事者漏罚,失将士心。先所遣已无功,可复遣耶?今贼横行郊圻肘腋间,民嚣然思乱,祸旦夕及宗社。吾侪死不偿责,诸公安得首鼠两端。”由是议罢。疏上,竟遣訚,而中官皆憾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遣命毋请恤典。抚、按以为言,诏廕其子中书舍人。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见原文。

四、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日:“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 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條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傳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謚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五、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感训,幼儿卓荤;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两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石,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六、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七、2014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八、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九、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构求諲过失。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皆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代:世世。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C.深昧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

5.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3分)

①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

②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天用

③遂制罢羽林之请

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⑤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

⑥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揆自幼好学,入仕后美名上闻。他出身显贵人家,聪明敏捷,好学上进,开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受到广泛好评。

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当时京城治安混乱,盗贼杀人,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D.李撰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门望高贵,鄙薄元载出身寒微,元怀恨在心。元登相位后,对他报复,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飘泊十多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十、2012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镪:成串的钱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B.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④⑥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弟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十一、2011年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文后各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②或著崖石皆没镞

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①②⑤ B.①③④C.②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

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徽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辛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徽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万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十二、2011年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节选自《明史·熊鼎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上一篇:我d的好朋友小学作文300字下一篇:鄂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