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汇总

2024-05-01

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汇总(精选10篇)

篇1: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汇总

随着2018年的到来,当年的“千禧宝宝”们和20世纪一起成年。回顾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八年韶华,我们与新时代的中国同受风雨的洗礼,同享奋斗的青春。我们的成长记录了这十八年来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的拼搏,我们与新世纪的中国同呼吸、共命运。

犹记得,汶川的悲鸣震碎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但在悲痛过后,无数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前赴后继赶往灾区,救援人员昼夜不休地挖掘,海外华侨同胞发起募捐,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彼此救援……正当世界都以为北京奥运会将因此而受到不良影响时,中国迎难而上,圆满地完成了奥运盛会,向世界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新时代的中国以众志成城、无惧挑战的精神,傲立于世界之林。

犹记得,“天宫一号”首次进行太空授课。曾经有些评论认为,中国民生问题依然严峻,将资金投入到太空探索上是本末倒置。但中国对于太空的探索,对于科技的投入,其出发点就是为了人民。太空授课就是一次最好的证明,通过教育与人民共享中国的航空发展的硕果,培养新一代对宇宙探索的兴趣。而且中国从来没有忽视对基础工程的投入:公路“村村通”的逐步完善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中国大地成为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精准扶贫”的逐步开展将扶助政策落到实处,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科技进步支持基础工程的开展,何来“本末倒置”一说?新时代的中国以科技支持民生工程,“共同富裕”“全面小康”从来不是空谈。

根据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支付用手机就能完成,再也不用带着一堆现金或者一沓银行卡出门;订出行的车票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再也不用在车站漫长地等待……而这一切,在十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以往的历史进程,发生巨大的改变需要数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但在互联网时代,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断更新换代。新时代的中国紧跟互联网潮流,抓住机遇进行改革。

作为见证者的十八年已经成为过去,而作为参与者的未来正在“世纪青年”们的面前展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承载着责任和使命,我们将投身到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之中,以自己的双手书写中国未来的画卷,给2035年十八岁的青年们看到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公众号:深圳师者情怀

篇2: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汇总

亲爱的朋友啊,你亲历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舒适便捷,可知摩尔定律作用下的社会倒推十八年,我们从“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的神秘飞跃,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日千里?我所生活的18年,“蓬勃发展”或许是最为切合的时代主题:共享经济遍布全国、首只国产航母成功打造下海、量子通讯稳居世界前列……今日之中国,以其纵横捭阖的外交布局、全方位的人才辈出和气冲霄汉的梦想愿景一路披荆斩棘,为群雄逐鹿的世界擦下明亮的底色。

不可否认,持续的快速发展不及其余可能顾此失彼,使我们落下了文化的灵魂,在这光辉艳丽的时代语境背后,或有着因发展过快而残留的时代症候——高调炫富低俗审美频频出现;“环境污染在让人痛心疾首的同时似乎束手无策……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铿锵之言令我难忘:“一个民族重要的不是几个仁人志士的坚守,而是人民群众的向善向上。”追问和过滤灵魂当仁不让啊!

“式微,式微,胡不归?”所幸,十八年来,茁壮成长的,不仅是我们,更是沉睡多年的“雄鸡”。它以使“万众”凝聚成“一心”的雷霆万钧之势,将在这片千年沃土彳亍的迷茫者从道德滑坡的泥泞中拯救出来。20汶川大地震时“八方支援”力量空前;经典诵读文化氤氲,让传统文明的“温良恭俭让”春风化雨;勇“扶”摔倒老人的呼声压过了“不扶”的窃窃私语……此时的中国,正知耻后勇,用身体力行的集腋成裘和不懈奋斗的积羽沉舟来兑现西方人忧心忡忡的锐实力。

2018年的中国,2018年的我们,正在“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应许中,承载时代的厚望;在“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自信中,追逐“中国梦”;在“观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洒脱淡然中,迈向你们的2035!

篇3: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汇总

一、选考内容的选择策略不当

在解答2012年全国高考数学 (课标卷) 的选考题时, 很多考生把三个题都分析了一遍, 有的甚至在草稿纸上近乎都解答了一遍, 再选出简单的问题解答.殊不知, 几乎用解答三个题的时间与精力解答一个问题, 时间实在浪费太多.

对于选考内容涉及的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 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 选修4-5 (不等式选讲) 而言, 从命题的指导思想来讲, 力图三个题的难度一样.但是, 从数学学科的角度看, 几何证明选讲、不等式选讲更要求解答者思维灵活, 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数学特性决定了这方面的问题解答起来较机械, 灵活性要求低, 如果我们真正动手解答2012年全国高考数学 (课标卷) 的选考题, 也不难发现这个特点, 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这个题更容易得满分.

所以, 从备考选考题来看, 理论与实践都表明, 科学的应考策略应该是, 专攻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 这样, 相当于用三倍时间与精力备战10分的一个问题, 同时, 由于只选修一个专题, 考生在考场上没有选择余地, 更能集中精力攻克问题, 这样, 无论学习还是考试, 都能事半功倍.

二、没有阅读教科书的习惯

一些老师指出, 2012年全国高考数学 (课标卷) 出现了《考试大纲》以及《考试大纲说明》中都未出现过, 更未作要求的“相关系数”、“直三棱柱”词汇, 严重影响了考生的成绩, 认为这是命题工作的“失误”.

分析:只要我们知道相关系数的意义, 既不需要“想”, 也不需要“算”, 很容易获得正确选项D.

(Ⅰ) 证明:DC1⊥BC;

(Ⅱ) 求二面角A1-BD-C1的大小.

分析:本题常规、典型, 本来应该是容易得分的一道题.但涉及的“直三棱柱”这个词影响了很多考生对题意的理解, 许多考生更不会使用题目中蕴含的已知条件, 影响得分.

很多考生与老师由于没有认真阅读教科书, 认为“直三棱柱”这个词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根本没有出现过.事实上, “直三棱柱”这个词出现在高中数学 (人教A版) 选修2-1第113页的A组习题第11题中, 指的是“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 只是仅出现过一次.

导致上述影响考生成绩的最直接原因是考生没有阅读数学教科书的习惯, 更不会认真阅读教科书.而是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和解答各种各样的习题上.为了支持这种论点, 有必要看看2012年文科数学的第19题.

(Ⅰ) 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

(Ⅱ) 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 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

由于“直三棱柱”这个词未出现在文科数学教科书中, 所以文科数学试题就回避“直三棱柱”这个词.这样一比较, 不难发现上述“失误”不是偶然的, 是命题人员有意而为的.目的在于表明高考数学重视数学教科书的工具与示范作用, 希望考生要认真阅读教科书, 真可谓独具匠心.

在数学家眼里, 数学的本质绝对不是孤立的问题与解法, 而是一套理论体系与思想方法.学习数学, 核心就是构建一套理论体系与思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通过典型例子的学习和自主探索的活动, 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 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家眼里, 高中数学教科书是高中数学的理论体系与思想方法的物质载体.

高考数学通过以教科书为素材来测试考生的数学素质, 2012年采取的方式是在试题中直接给出教科书正文外的数学词汇, 考查学生是否阅读过数学教科书以及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数学的理解与积累.

由于大多考生 (甚至不少老师) , 数学备考复习的主要精力放在课外复习资料方面, 没有阅读教科书的习惯, 在复习时连数学教科书放在哪里都不知道.这种独特的现实当然与高考数学命题专家的理念有很大地冲突, 教训当然很深刻.

只有吃透教科书上的例题、习题, 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 以不变应万变.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 但对高考数学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 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 而教育部考试中心数学科的负责人多次指出高考数学的每一个问题都源自教科书.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异彩纷呈, 但无论怎样变化、创新, 都是基本数学问题的组合.所以, 对基本数学问题的认识, 基本数学问题解法模式的研究, 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理解, 仍是数学复习的重心.多年的考试试题表明:基础题、中档题不需要题海, 高档题靠题海也是不能解决的.在复习中, 切忌“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 所谓“居高临下”, 往往投入很大, 收效甚微.我们要重视基础, 切实抓好“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最基础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 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有用的方法.在复习过程中, 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 夯实基础.以教科书为主, 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 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 揭示其内在联系与规律, 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深化过程中, 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方法, 而是自觉地将其前后联系, 纵横比较、综合, 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 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

怎么理解全国高考数学 (课标卷) 出现了《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说明》以及《课程标准》中都未出现过, 更未作要求的“相关系数”、“直三棱柱”词汇 (但在数学教科书中出现过) 的“失误”, 实际上就是处理好高中数学教科书、《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及大纲说明的关系问题.

高中数学教科书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纲领性、抽象的规定加以具体化.可以这样讲, 高中数学教科书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数学内容的载体, 学生学习数学基本上是以数学教科书为主要依托.

指导高考数学命题, 使数学高考考试的要求更为明确的《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是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的, 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矛盾, 但是它们的功能不同, 因此会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作为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依据, 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 因此,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涵盖比《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更广一些.比如说, 有一些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但未必需要考试.如一些重要数学方法与难题的简介, 一些历史人物、数学历史发展情况的介绍, 以及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这些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对一个人的智能发展是很重要的, 但是高考数学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这些知识进行考查.这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还不够, 难以对这些知识有真正的理解, 如果只考查一些表面的东西, 则不能考查出学生真正的数学能力与素质, 只能鼓励学生死记硬背, 这与高考数学着重考查学生能力的宗旨不符.

篇4: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汇总

(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

内蒙古、河北、云南、陕西、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大纲卷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卷

根据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立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

人们对自己的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被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道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广东卷

阅读以下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学生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nlc202309031543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福建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大陆架和沙漠/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篇5:全国卷一高考作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的读书会,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鲍叔。管鲍之交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你可能会赞许齐桓公的胸襟,叹服管仲的才华,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鲍叔。太史公曰:“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知人的背后是自知,是能分析和处理——人与我自,人与他人的关系,下面我来详细说一说。

鲍叔知人,首先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上。自知不仅是对自己的地位、才能的评估,更是对“小我”和“大我”的重新考量。齐桓公即位,鲍叔评估自己的才干不能胜任国家重职,因此举荐管仲担任宰辅。我们可以说鲍叔谦虚,秉承君子的行为规则,诸如“君子之争在于成人之美”等。但他能克制自己对唾手可得的权利的欲望,其背后是对“小我”和“大我”的清醒认知。舍小我,成大我;舍私利,成大义。在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里,总有鲍叔的一席之地,而鲍叔的“大我”也融进了齐国的辉光伟业中,谁又能否定呢?

鲍叔知人,在于他能理性地衡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鲍叔和管仲是多年朋友,但是二人分属不同的政治队伍。同学们,这样的友谊似乎是脆弱的,但鲍叔积极化解困局,放弃自己一时的地位之荣,而选择浇灌二人的友谊之树。看似干戈起,哪知玉帛生。在朝堂上,管仲为主,鲍叔为辅,共同实现读书人的理想抱负;私下里,二人喝酒吟诗,偶有吵闹,但和乐融洽。历史记住了二人的才干,也记住了二人的友谊。这让我想起蔺相如之于廉颇,百里奚之于蹇叔……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感动我们的不也是主人公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吗?

回望历史,一片漆黑,那些微弱的星光就是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温暖了那个冷兵器时代,更照亮了今人的路。鲍叔推举管仲的故事,于中学生而言,它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它指点我们,在一个团队里,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理性地认识自我,善于与伙伴协同成事,是非常重要的。少一些庞涓对孙斌的妒忌,少一些李斯对韩非子的猜忌,少一些名利之争,多一点理性地分析,多一些友善的目光,于人于己于国可能都是最好的。

同学们,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两千多年的历史烽烟依然缭绕着它。君子之争,可争学问、争功业、争美人,但所有的争又止于礼,止于善,止于义,止于谦。这是两千年多年前的鲍叔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先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篇6:全国卷一高考作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在我们的班级读书会上跟大家分享我的感受和思考。

我们今天分享的读书内容是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故事,让我很是感动。他们每个人都让我敬佩和骄傲,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齐桓公虚心纳谏,礼贤下士,听从鲍叔的建议,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想当年,管仲带兵阻击他,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他装死才得以逃脱。这种曾经置自己于死地的深仇大恨,怎还岂能重用?可是齐桓公做到了。真可谓是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宽容博大,以德报怨。

狭路相逢勇者胜。齐桓公即位后,管仲的人生之路眼看已经走到尽头。可齐桓公和鲍叔不仅没有置他于死地,反而却赏识和重用他,于是管仲又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情此恩必当终身相报。管仲不负众望,辅佐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

要说他们三个人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恐怕要数鲍叔了。

在齐桓公即位后,按常理正是鲍叔得意之时,做为NO.1的大功臣,意气风发,大可呼风唤雨,任性而为。可是他并没有。在此重要时刻,他却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他极力举荐管仲,而自己却甘居其下。说到这里,我感动得眼泪就要出来了。谦让是一种美德,宽广是一种胸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鲍叔识大体,顾大局,知人善任,他对管仲大力支持和信任,以至于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让人称赞。“管鲍之交”也为我们交友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和示范。“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时刻以“克己复礼”来提醒自己,与朋友交往要真心帮助,以诚相待,甘为他人做嫁衣。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和文明历史,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尧舜“禅让”的历史传说,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思想。廉颇“负荆请罪”让我们明白了时刻以大局为重,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孔融让梨,让我们懂得了从小就要学会谦让。岳飞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精忠报国...... “圣与贤,可驯致。”我们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做好“君子”之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慧心慧眼知人,千里马任重道远驰骋。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格局,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一种能量。我们看到了团结,信任,默契,合作,忠心,抱负,力量等积极品质。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桓公之胸怀,鲍叔之知人,管仲之能力,他们强强联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合力之固,坚不可摧。

有了这股强大的合力,也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战胜不了的灾难。疫情期间,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共战疫情。在我们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动员,全民行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风“火”神速,“雷”厉风行。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大家劲往一块儿使。医护人员们在抗疫一线日夜奋战。社会各界紧急行动,倾力相助。各行各业,各人,也为疫情防控克服各种困难,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这种强大的合力,使疫情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障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合力之下,我们都有一种拼的精神。医生拼的是医者仁心,国家拼的是制度张力,亿万人民拼的是鼎力相助。有了这种拼的精神,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疫情期间,我们中国还向世界各地派出支援医疗队并捐赠大量防疫物资,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

我们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深深地感动和震撼着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我们在抗疫中淬炼和磨砺的精神财富,凝聚起不断向前的磅礴伟力,激励着我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我们也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懂得了担当和责任,也深深体会到了做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我们要学习桓公的胸怀,鲍叔的知人,管仲的贤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合力有了,春风化雨,一切便会充满希望和力量,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7:全国卷一高考作文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我发言的题目是《择高处立,向宽处行》。我想,先跟大家说个真心话。这个故事里的三个人,都令我倾慕: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鲍叔牙识才荐贤,谦和忠君;而管仲则鞠躬尽瘁,凭借过人的智谋,帮齐桓公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可以说,在史册中,他们都是一个大写的人。

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折服鲍叔牙的胸襟度量。正如孔子所说的“荐贤贤于贤”——荐贤,须知贤,这是智慧;推贤,这是仁爱;引贤,这是道义。而这些,恰能体现荐贤者超拔的站位和容人的胸襟。

宽博容人,那不是一种故意做出来的姿态,而是一种情怀和雅量;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那种大智闲闲的游刃有余。

就像鲍叔牙,他本可以在商言利,与自私的管仲割席断交,也可以骄矜放旷,藐视管仲的贪生怕死;但他却一次又一次宽落落地予他以包容和维护;并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愿位居其下,辅助他做事。这胸襟,便比常人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他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因此心无杂念,心间可撑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于是,宽容在他,便可以是一种体谅,暖暖的;可以是一种格局,宽宽的;可以是一种人生大智慧,成就别人也补益自己。

这种互相成就,正像那雨过天晴,人情和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容人美谈。战国时,面对廉颇的敌对,蔺相如选择了宽容,最终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唐朝时,面对魏征的直言进谏,李世民选择了接纳,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古今中外,类似美谈数不胜数。

相对于个人而言,我们的人生,肯定不会时时一帆风顺。曲折会有,坎坷也会有。

篇8: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汇总

近年来, 高考数学全国卷突出主干知识, 全面走进新课改,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 侧重于结合向量、概率的运算; 函数、导数、方程、不等式等相关题型的比重越来越大; 空间图形与方程的曲线也成高考的重点. 数学高考的复习更倾向于抓住重点建构知识网格, 引导学生从科学的高度与思维去认知试题. 考生需要有综合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与学科能力, 能抓住重点并突破创新, 分析解决试题的多种方法, 寻找最适合的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全国卷从考生出发, 在平稳中考基础, 在题型交汇处考方法, 在综合中考能力与创新, 试题充分反映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二、广东高考数学基于全国卷的复习策略与建议

1. 注重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

高考数学全国卷相对于广东卷选择题比例增多, 难度增大, 但全国卷的选择题和广东卷的有着很大区别, 全国卷考查的更深入一些, 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考查的内容稍微高级一些, 需要知道相关的数学知识才能顺利解题.

这就要求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理解要到位, 懂得融会贯通. 平时多练习一些形式变化多样的选择题, 能够灵活使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的联系, 把握并适应选择题难度的升高.

2. 把握解答题的侧重点, 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

广东卷与全国卷的必做解答题的考点基本保持一致, 全国卷在三角和数列中会选择其一进行解答题的考察, 近年来对数列的考察力度逐渐减少, 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求和与通项, 利用相关算法进行数列求和, 三角方面不会脱离三角函数的知识.

高考数学广东卷没有涉及概率内容, 而全国卷的概率解答题一直作为必考题出现. 16 年的考生应注意概率大题的计算与运用, 克服自己的概率题的障碍, 平时多思考, 注重生活实际概率问题的解决.

解析几何和函数综合是广东卷与全国卷共同的压轴题, 难度也几乎一致.

全国卷的题型相对具有典型性, 比如圆锥曲线最值问题, 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全国卷圆锥曲线占比增大, 广东考生应注意备考时加强圆锥曲线题型的训练, 弥补在圆锥曲线综合知识上的空缺与不足.

高考数学全国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联系, 强调综合创新能力的应用, 考察考生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15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理科 ( 24) 题, 结合了几何向量、导数与函数的知识, 意在考察考生的交汇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命题模型将会成为今后的稳定的考察方向.

3. 注意选做题解题形式, 强化思维与逻辑

广东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选做题由2 选1 变成3 选1, 全国卷不等式成为必做题, 分值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考生应把握不等式选讲的学习, 增加选修课程的熟悉度.

全国卷的选做题变成3 选1, 题目与内容都相对增加, 要求广东考生注意时间的把握, 建议考试在备考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与分析, 将试题类型按照自己的擅长做出一个排序, 防止浪费大量的解答时间.

将数学的抽象与逻辑进行数和形的角度观察与归纳, 通过演绎证明、空间想象等思维方法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与推理是近年来全国卷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全国的考题中证明题需要严格的步骤与过程, 体现着学生的平面几何知识基础的运用. 要求广东考生平时加强逻辑演绎过程的训练, 侧重于知识的梳理, 进行反证法或数学归纳法进行推理证明, 加强严密的逻辑思维与证明步骤.证明题中考生应注意辅助解答, 不能忽视作图辅助与条件表达, 防止不必要的丢分.

建议广东考生平时强化理性思维, 加强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思想的系统训练, 加强对于逻辑题目结构的探索, 找到适用于自己的一套逻辑解题模式.

4. 注重知识积累与拓展, 结合生活实际

全国卷题量大, 要求考生在备考时锻炼做题速度, 基于常规与基础进行务实的复习, 虽然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 但全国卷注重在题型中渗透新思维与知识交汇, 建议广东考生注重积累知识, 查缺补漏, 进行反复研究与拓展训练, 对题型的规律与特点进行总结, 制定自己的解题策略, 合理的分配时间.

全国卷近年来将试题融入实际性问题, 综合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 这是近年来数学高考的探索与改革趋势. 高考数学全国卷保证了考查的重点, 也同时兼顾了试卷的深度与创新度, 使试卷不仅具有稳定性, 还注重考查双基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反映了学生个性品质特点.

2014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理科 ( 18) 题, 主要考查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等知识, 体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 要求学生具有数学应用意识与综合能力. 又例如2012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理科 ( 19) 题, 侧重于考生的实践能力的考查: 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 一局比赛, 双方比分在10 平前, 一方连续发球2 次后, 对方再连续发球2 次, 依次轮换. 每次发球, 胜方得1 分, 负方得0 分. 设在甲、乙的比赛中, 每次发球, 发球方得1 分的概率为0. 6, 各次发球的胜负结果相互独立. 甲、乙的一局比赛中, 甲先发球. 考查的是相关比赛概率的具体计算与探究. 建议广东考生平时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 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更有利于对全国卷实际应用解答型的把握.

参考文献

[1]林玉芬.广东高考分析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篇9: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汇总

【摘要】高考试题难度已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议题之一.以2011—2016年度高考数学全国卷(二)为研究对象,用综合难度模型法、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探析试题的难度变化趋势,以把握新课程高考数学的现状,析理命题变化的规律,更好地从事高中数学教与学.

【关键词】高考数学;综合难度模型;层次分析法;试题难度

1引言

高考是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考作为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已然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以近六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二)为对象,研究高考数学试题难度的变化趋势,以把握新课程高考数学的现状和命题的发展趋势,总结归纳其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高中数学的教与学.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综合难度模型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在具体分析时,按照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分类讨论,得出一些规律,并加以分析讨论.

一般情况下,评价数学试题难度是从学生得分率和试题本身难度的角度进行.学生得分率受学习水平、考试环境、心理素质等因素影响,准确刻画难度有困难;试题本身难度是学者根据影响试题难度的要素建立的评价模型,常见的是鲍建生在文[1]中提出的综合难度模型,分五个难度因素,每个因素分别有若干个水平层次来确定其难度,运算公式如下,具体计算在文三部分.

其中,di(i=1,2,3,4,5)依次表示“探究”、“背景”、“运算”、“推理”、“知识含量”五个难度因素上的计算值,dij为第i个难度因素的第j个水平的权重(依水平分别取1,2,3…);nij则表示这组题目中属于第i个难度因素的第j个水平的题目的个数,n为该组题目的总数.

要计算某年某类试题的难度,就需要明晰五个难度因素上的权重,为此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权重模型.首先建立综合难度模型层级结构,其次是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求出该判断矩阵的唯一最大正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求出五个因素上的权重向量.在此需要建立比例标度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此难度模型是5阶,其随机一致性指标RI实际经验值是112[2].如何得到层次分析法的比较判断矩阵,我们对兰州市的100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了两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方面的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将探究、背景、运算、推理和知识含量五个因素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是知识含量、探究、背景、推理及运算,建立了比较判断矩阵,其最大特征值为λ≈5.3845,得权重向量如下表1所示:

3.1选择题

高考数学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即有备选答案.下面依据鲍建生的综合难度模型将选择题按探究、背景、运算、推理和知识含量因素及等级水平进行统计,如表1.

通过上面的统计数据,得到了选择题每个等级水平的折线图;

1选择题探究因素折线图图12选择题背景因素折线图由图11可知,在探究因素方面,近六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二)选择题中,考查学生理解水平的题目总体较多,虽然在2012年后,考查理解水平的题目有所下降,但还是高于识记和探究.

由图12可知,在背景因素方面,题目几乎都无背景,为“纯粹”的数学题,个别题目以个人生活、公共常识和科学情境为背景,2013年之后,背景题目开始出现,这与新课标倡导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相关,背景题目的增加会成为一种要求和趋势.

由图13可知,在运算因素方面,总体数值运算居多,不涉及运算的题目在0—3道之间, 2016年,选择题中有一半的题目都是简单符号运算,总体来说,近六年高考数学选择题对学生的运算要求较低.

3选择题运算因素折线图图14选择题推理因素折线图由图14可知,在推理因素方面,涉及简单推理的选择题较多,六年中基本保持在每年8道左右,无推理题目自2013年开始,每年都保持在2道,题目难度变化趋势稳定.

5选择题知识含量折线图由图15可知,在知识含量方面,含两个以上知识点的题目很少,每年都在2—3道之间,考查单个知识点的题目只有在2013年较多,达到了7道,考查两个知识点以上在2—3道的范围内,总体来看,考查两个知识点的题目较多.

用式(1)对题目的难度值进行加权计算,2011-2016年选择题的各个因素平均难度值为:

3.2填空题

高考数学填空题与选择题同属于客观性试题,但填空题没有备选答案.将填空题按探究、背景、运算、推理和知识含量因素的等级水平进行统计,如表3.

3.3解答题

与选择题和填空题一样,将解答题按探究、背景、运算、推理和知识含量的等级水平进行统计,如表5.

4结论与启示

本文对2011年到2016年的高考数学全国卷(二)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作出了统计分析,可析出如下一些变化.

(1)高考数学试题中的选择题难度呈现出较稳定的难度趋势.从探究因素看,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背景因素看,基本上为“纯粹”数学题,但课改后,背景题目逐渐出现,成增长趋势;从运算因素看,对学生的运算要求较低,一般都是数值运算;从推理因素看,大部分题目涉及简单推理,保持在8道左右;从知识含量来看,选择题一般考查一到两个知识点.从综合难度值看,基本在185附近浮动,2013年最低,然后又逐渐升高;可以看出实施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选择题难度最低,然后又开始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

(2)高考数学试题中填空题的考查水平总体保持较稳定的状态.从探究因素看,考查理解层次的题目较多;从背景因素看,前五年题目无背景,2016年出现了一道以个人生活为背景的题目,预计其后要增加;从运算因素看,以简单符号运算和复杂符号运算居多,相对于选择题,填空题的运算要求相对高一些;从推理因素看,填空题的难度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各个层次的题目随机出现,但复杂推理的题目每年都有一道;从知识含量来看,对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稳定.从综合难度值来看,基本在18附近浮动,综合难度值整体呈现出稳定趋势.

(3)综合题仍是难度最大的题型,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解答题在探究因素上呈现出很稳定的趋势,理解层次的均为2道,其余都是探究层次的题目;从背景因素看,解答题每年都有一道生活类题目,其余均无实际背景;从运算因素看,几乎都是要求复杂符号运算,个别题目要求简单符号运算,可以说解答题对学生运算水平要求较高;从推理因素看,要求复杂推理的居多,简单推理的较少,总体呈现出要求降低的趋势;从知识含量看,解答题均考查两个及两个以上知识点,知识点交叉多、难度大.从综合难度值来看,基本在25附近浮动,综合难度值比选择题、填空题高出许多.

本文通过对2011年—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二)进行分析,得出了高考数学全国卷(二)试题的整体变化特点,但仍需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为高中数学教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从上面三类试题的难度情况看,基本上稳定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要针对不同类型试题特点进行研究,从中挖掘试题中所蕴藏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基于教材、学情分析数学问题的探究、背景、运算、推理和知识含量等因素,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客观分析试题的综合难度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答题时的得分率分析,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剖析试题的教育教学价值,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数学进步.当然创新教学方法,在将教学的数学问题置于难度分析的视野下时,因材施教,有梯度地整合数学问题所涉及的难度要素,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学习的快乐与力量,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鲍建生.中英两国初中数学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J].全球教育展望,2002(09)∶48-52.

篇10:全国卷一高考满分作文

相对于城市,中国的美丽乡村,因为手工技艺的传承,让美食更具人情和温度。中国广大的乡村,除了有无数文人骚客笔下歌咏的山水田园,更有让人称奇惊艳的玉盘珍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广袤山村,农家小院,炊烟袅袅之地,往往拥有着独特的中华美食。今天,《舌尖上的中国》、《乡土》等一些央视大型的记录节目,除了给我们呈现了一道道视觉的盛宴,更是以食物这种原始而纯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古朴而真实的美丽乡村。

西北瓦窑里的刀削面,一人,一刀,左手举面,右手举刀,手起刀落,纷飞入锅,面片棱锋分明,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东北大山沟的猪肉炖粉条,上等的五花肉,包含优质的高蛋白,佐以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爽口宜人;西南农家的腌酸鱼,采自稻田的鲜鲤鱼,去脏除腥,裹以盐巴花椒,入坛保鲜,开坛即食;东南渔家的海鲜煲,鱼虾蟹贝,一锅烹煮,不放油盐,不放佐料,吃的就是一口之鲜。而自古以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要实现美食的交流与传播,似乎变得不太可能!交通,成了的阻隔。

高铁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食物地域的限制,它以更经济更快捷的方式让距离不再成为食品传播的阻隔!时速二百五十公里每小时,运营里程目前已超两万公里,横跨东西,纵贯南北,无论是中国的各大城市还是大小乡村,几乎无往不至,无处不通。古代诗人苏轼初到黄州,才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惊叹;杜牧登临杭州,方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的吟唱!而今,去西北吃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去北京吃一只地道烤板鸭,去上海吃一顿红烧肉,去四川来一碗传统麻婆豆腐,到广州尝一次拉肠粉,坐上高铁,朝发夕至,从容淡定,不温不火。

上一篇:区年度“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参考下一篇:执法勤务中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