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教学设计

2024-04-22

地平线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地平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辨析课文的主旨。

2、认识只有不断否定自我,才能不断获得新知的道理。

二、教学设想:

1、首先要弄清象征物“地平线”的确切含义。对课文关键语句要细细咀嚼和品味。

2、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听梁咏琪歌曲《走出地平线》:

“探险 灵感弃了电 从交通灯出发到神殿。

探险 从焦点发再 汽车失踪了白马出现。

多刺激 探险 奇想可兑现 无须机票 乘坐我的飞毯。

要我对著平原 放纵我的心 放弃对著软件。

让我揭开了地平线 能看到最爱角色住在里面。

抛下睡袍 翻著地图 天边海角 也要横渡。

二、作者简介:

贾宝泉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散文》月刊执行主编。散文集《螺旋中的岁月》(河北教育出版社201月版)。贾宝泉的散文是诗性的散文,而且是乡土的诗性散文,是汉语泥土里生长出来的结着诗歌之果的散文庄稼。

三、词语解释:

周遭:周围;四周。

庇护:bì袒护;掩护。

骥之辔:骥jì:好马;良马。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憨拙hān zhuō:老实朴实。

诅恨:咒骂痛恨

揣摸chuǎi:估量

居高临下:①由高处俯视,俯瞰、或是因地位更高而居高傲下②身居于较高的方位,容易控制有利情势。

郁闷:①愁眉不展的性质或状态②迟钝和无兴趣状态。

八面来风:形容见识广。

览世阅人:经历时世,了解各种人。

远眺tiào:向远方眺望。

极限:最大的限度

魁伟kuí:体格壮大;魁梧。躯干高大;强壮粗大。

目力不及:视力够不到。

芸芸众生yún: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诱惑:使用手段引诱人做坏事;吸引。

谢忱chén:感谢的忱意。承蒙协助,谨致谢忱。

蚌bàng:

隅:yú角落

襟怀:jīn胸怀,心胸。

高入云霄:形容极高。比喻极高的地位。

四、讲析课文:

1、地平线的象征意义:个人对周遭的认识极限。

2、段意:

①1—3段写揣摸地平线后所得到的认识。

②第4自然段写揣摸地平线后所得到的认识。

“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③第5自然段:“诅恨一个原来没有的事物,其实是在诅恨你自己。”

④第6自然段地平线成了人的思想认识极限的象征。

⑤第7自然段写自己走出“地平线”后的感受。

⑥第8自然段首次亮出了“思想”二字,引导读者从“思想”的角度去体味“地平线”的含义。

⑦第9自然紧承上段。“要扩展自己的襟怀。

3、文章的主旨:思想认识只有突破个人的陈见,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发展。人,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才能解放自己,超越自己。

五、扩展思维:

1、贾宝泉诗《走路》

2、课外阅读《走出地平线》

放眼旷野,最动人心魄而又充满诱惑的,是那远天一线。其实,如果以前瞻和远眺的姿态关注人生,它与自然界一样,也有一道地平线呈现在每个人面前。

人生的地平线在前方,在我们即将涉足的岁月。若作一番诗意的比照和诠释,明日可谓今天的地平线,秋雨堪称春风的地平线,荣耀是挫折的地平线,华发是青丝的地平线。

岁月无痕,希望伴苦痛常在;岁月无情,所以地平线之外既有旭日升腾彩霞铺锦,又难免风雨如晦泥泞漫道。每道地平线上的风景不会重复,看风景的人的心理感受亦会随之而变,生活也就因此显示出其多变多彩的本相。回首身后,来路已然明灭莫辨,任谁也无法再重走一遭。惟有前程,惟有将到未到的时光,才是属子每一双不愿停歇的腿脚的最永恒的归宿。

我们渴望抵达地平线,动身之前,不妨让思想的轻舟彻底驶离往昔的河岸,看好下一个或许依然平淡的日子,看好苗方的田园山水——很多时候它都未显端倪,仅是一片影影绰绰。展望未采追逐梦想的激情是走向人生圣殿永远不会作废的`门票,任何滞顿畏缩的举动或企图都会留下人生败笔。只有在劳顿中砥砺意志,在风尘里雕饰品性,生命才更显厚重沧桑。所以,迎着地平线奋力远行,时刻勿忘让坚毅的目光穿透无垠的苍茫成为一种昭示与象征,勿忘把自己走成一面逆风劲舞的旗帜,走出高晶位人生的速度与力度。

是的,地平线其实更多的是走出来的。它不仅仅只是为我们提供昭动自己的美好幻想,而应该成为每一个钟情子飘泊的员魂不倦追寻的神圣家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平线永远在远方,在岁月中那些用想象难以丈量距离,用缺乏理性的眼光难以准确定位的烟雾微茫的隐秘地段。一个机遇,一次转折,一项突破,都看似遥不可及难以把握。而精神的提升乃至人性的涅磐,则更侮是灯火阑珊处一个若现若隐的背影。其实,现状与远景之间的脓胧感和不可预知,蛰伏的是天赐良机。有人敏锐地察觉并瞬时捕捉,甘愿投身这一生一世的求索苦旅,他就有幸饱览未曾领略的人生胜景,并为更远处的别有洞天而兴奋,而狂呼!

眺望远方,诚然路途迢迢,但我们思想的精灵何等轻盈,我们锐意挺进的精神的骏马何等神勇,它们可以在万里关山之间行走如风。仰仗它们的载驮,盈耳风声是我们一路的笙歌,飞扬的尘沙是我们的铁血之躯迅疾穿过漠漠风烟擦燃进溅的火花!

所有这些,都化作了一个呼唤:走出地平线!

六、课堂练习: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了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分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徽。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他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的文学。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去深不知处。

或者崔颢的《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里面也有故事,但是这两段故事是多么简朴与平凡!两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于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单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容易而实在不容易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

学文学的人们最坏的脾气就是坐井观天,对于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趣味方面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因为他们缺乏比较资料和正确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文艺上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正常欣赏任何一般诗的佳妙。

趣味是对于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在进展和创化,趣味也是如此。艺术和欣赏艺术的趣味都必有创造性,都必时时刻刻开发新境界。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怎能不随之僵死腐化?从前私塾冬烘学究,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八股文、试贴诗。他们对于这些乌烟瘴气何尝不津津有味?然而,这算是文学的趣味么?

1.“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这个比喻要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作者提倡读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纯正的文学趣味”有三个特点,请用“××而不××”的格式加以归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文学趣味,实质上就是指欣赏诗歌的趣味。

B.培养文学欣赏能力,要下功夫研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培养趣味必须广参观,不能坐井观天,囿于习惯所养成的狭小

篇2:地平线教学设计

地平线这篇课文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借事说理的散文,为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内容,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文本进行对话,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能力,发表见解,在阅读中激发兴趣,通过比读书、比说话和当堂训练三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比读书的环节中,通过学生自由读,轮读来掌握字音,在读好书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新课的理解和品读做铺垫,在比说话也就是比理解的环节中,我共设计了三次自学指导,第一次认识地平线,在学生回答地平线样子的同时,出示课件地平线,从文到图,让学生感到地平线的神奇,也为后面的作者两次追寻地平线埋下伏笔,第二次追寻地平线,通过自由读、对话读、齐读理解重点词语,让学生分析感受课文的内容,以读带讲,第三次感悟地平线,通过齐读、默读、品读、激情导读引导学生反复悟读、反复品味,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地平线,其实就是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愿望等,当堂训练虽然只让学生写一句话,但正是学生反自内心的这句话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篇3:苹果地平线

美国Axiotron公司所有的Tablet Mac注册商标目前已经被转移给苹果——盛传已久的平板电脑据悉将采用该标识, 虽然有分析认为, 苹果不一定会使用这一商标, 更多是为了避免Tablet Mac与苹果官方的注册商标产生混淆。Axiotron公司早已拥有将苹果Mac Book笔记本电脑改装成平板电脑的技术, Mac Book的键盘和屏幕被新增的笔试触摸屏替代, 产品售价为699美元。Axiotron最初以Tablet Mac命名推广该产品, 并且申请了注册商标。现在, 苹果成为该注册商标的所有人。

曾有消息透露, 苹果将与美国无线运营商Verizon合作推出平板电脑, 该款平板电脑的外观类似于大号i Pod Touch, 屏幕尺寸约为9至10英寸, 有可能会搭配物理键盘。据知情人士表示, 苹果平板电脑将首先与Verizon合作推出, 后者将对该产品提供补贴, 但双方不会达成像苹果与AT&T独家销售协议那样的密切关系。

i Phone (手机上网) 和i Pod Touch的流行让苹果确信人们非常喜欢触摸屏, 适于上网的界面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随着i Phone的热度逐渐提高, 苹果也在考虑开发新的产品来拓展消费电子业务, 但它必须警惕来自惠普和东芝等业界巨头的竞争。据称, 平板电脑的原型差不多一年前就已开发出来, 但苹果却迟迟没有推出这款产品, 分析师最初认为苹果会着眼于教育市场, 但亚马逊Kindle热销让苹果认为目前是推出平板电脑的正确时机。

可以肯定, 苹果平板电脑的售价将远高于300美元左右的上网本, 运营商会为其提供一定的补贴。与智能手机不同, 该平板电脑只是一款数据设备, 但对于电信公司而言, 语音服务仍是主要收入来源。Cote Collaborative咨询机构表示, 在AT&T网络i Phone用户每月消费的100美元中, 语音费用约占三分之二, 因此, 运营商对纯数据设备的补贴肯定会低于智能手机。据传苹果还将针对Verizon推出一款兼容CDMA网络的i Phone, 但该消息并未得到苹果官方证实。

苹果+平板=?

在Oppenheimer投研机构对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的产品计划进行分析后认为, 苹果公司将于2010年4月发布平板电脑。这个时间发布不无道理——i Phone已经上市3年, 美国经济正在复苏, 经济衰退中备受压抑的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急待释放。苹果通过这一历史性契机, 将能够从五个方面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

1. 出版业探索收费模式

杂志和报纸等出版企业将重新探索收费模式。出版商意识到, 要对网络内容收费并不容易, 因此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抓住苹果平板电脑这个机会, 在传统杂志内容中引入更漂亮的字体、视频片段、公民记者的新闻以及社交媒体等内容, 使得这一平台上的内容更具吸引力, 从而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此付费。

2. 电视广告效果进一步下降

电视和广播的收视率和收听率仍将继续下滑。与印刷行业不同, 电视和广播无法与苹果平板电脑很好地融合。尽管苹果可以借助i Tunes为平板电脑用户提供电影和电视节目, 但当电视上播放广告时, 用户更有可能借助平板电脑来打发时间, 从而影响电视广告的效果。尼尔森的报告显示, 很多用户都会在电视广告时段把注意力转向笔记本、杂志或手机, 而苹果平板电脑无疑会强化这一趋势。

3. 增强现实技术得到强化

增强现实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 它可以在用户看到的真实场景上叠加上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景象, 苹果平板电脑的推出将进一步强化该技术。i Phone用户目前已经可以通过相关的应用, 将某些场景叠加到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中, 有了体积更大的平板电脑, 这种技术将变得更有吸引力。例如在建筑工地的图像中叠加相关信息, 在超市产品的图像中叠加产品评论等。

4. 降低通信资费

平板电脑的双向视频通话将使得通信费用进一步降低。虽然从技术上讲, 目前已经可以实现便携视频通话, 但用笔记本来实现这种技术过于繁琐, 而利用内置摄像头的平板电脑来实现双向视频通话, 就像是照镜子一样方便。而AT&T和Verizon都会因为感受到Skype的竞争而争相调整资费。

5. 居家办公方式普及

远距离居家办公有望真正普及。虽然人们都讨厌起早贪黑地上下班工作, 但是仍然要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种行为, 这是因为面对面的交流比通过电话交流要好得多。但是, 如果苹果平板电脑能够使得便携视频通话变得如此方便, 人们就没有必要整天跑来跑去了, 甚至完全可以呆在家里办公。

平板电脑

苹果公司股价在纳斯达克2010年首个交易日中创出214.1美元的历史新高, 上涨3.28美元, 涨幅为1.56%。圣诞旺季销量劲增, 平板电脑即将发布, 这些消息均刺激了苹果股价近一个月来的稳步上涨。在已经过去的2009年, 苹果股价上涨幅度是道琼斯指数增幅的8倍, 而华尔街分析师对其目标股价的平均预期为247.50美元。

平板电脑并非新鲜产品, 主体是指用触摸屏取代物理键盘的电脑。由于价格、应用等方面的制约, 始终未形成有效的受众市场和忠实群体。继i Pod和i Phone大获成功之后, 此间观察家认为, 推出平板电脑的传闻或实现, 将有可能成为2010年苹果公司股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苹果平板电脑是一款类PC的产品, 体积远小于目前的笔记本, 功能兼具PC、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介乎Mac电脑和i Phone之间, 或许主要针对当前火爆的电子书市场中的亚马逊Kindle。

以每次发布成功的产品角度, 苹果都已经或正在改变某种传统的商业模式:iPod改变了音乐行业, iPhone则创造了智能手机应用商业模式。面对电子图书 (出版行业) 的亚马逊、索尼等, 苹果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其源于硬件本身的革命性创新 (虚拟感应式键盘便是一个创新) , 仍使得苹果能够通过硬件的热销带动软件应用的发展, 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自循环系统。至少, iPod和i Phone都是成功的经验。

市场上不少意见认为, 苹果“集Mac、iPhone、iPod和电子书阅读器”的平板电脑产品在功能和应用上都有可能与其他自有产品产生重叠甚至是冲突。不过, 苹果平板电脑虽然单一功能均比不上Mac、iPhone和iPod, 但却兼具了它们许多主要的应用——这被视为直接针对粉丝消费群体的附加值, 尚未拥有苹果每一款产品的潜在消费者们, 对这种集成应用的体验热情完全可能打消市场的某些怀疑。

毫无疑问, i Phone成功的市场效应的确带动了之前一直不温不火的Mac电脑,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的逆市表现。眼下, 苹果平板电脑不排除会给亚马逊Kindle和上网本市场造成冲击, 由于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遥遥领先于对手, 免除了苹果发展平板电脑的后顾之忧, 而高企的售价则从来不是苹果所担心的问题。

据国外媒体最近对2010年十大重要技术进行展望时, 平板电脑高居首位——这种猜想就是建立在对苹果的信心之上, 总是给市场带来惊喜的受众经验, 事实上也帮助苹果建立了自身可靠的商誉。平板电脑市场即使面临不确定的前景, 但苹果平板电脑未必如此。

3C评估2010年八大技术趋势

在代表今年的8大技术趋势预测中, 平板电脑位居榜首, 不排除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的技术趋势差不多均能融合在苹果平板电脑中, 并能很好地得以实现应用。

1.平板电脑和中号屏幕

如今, 尺寸已经成了电脑行业最关键的参数, 8至10英寸的上网本成了2009年最热门的产品, 而在2010年, 上网本的热度有可能会被另外一批中等尺寸的计算设备超越。负责组织CES的美国消费电子协会总裁兼CEO加里.夏培罗认为, 电视用的是大屏幕, 手机或智能手机用的是小屏幕。而中号屏幕则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上网本、智能本、双屏笔记本、上网机、台式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都属于这类产品。苹果平板电脑已经在科技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虽然搭配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也将很快亮相, 据悉戴尔也有望成为其中的一员。

2.电子书和电子阅读器

亚马逊推出了Kindle, 美国最大连锁书店Barnes&Noble推出了Nook, 索尼则推出了Reader。这些产品都属于电子阅读器, 用户可以通过这类产品阅读电子书, 而且使用时不会像电脑屏幕一样产生视觉疲劳。Plastic Logic进一步推出超轻薄的QUE电子阅读器, 能够完整地显示一张标准尺寸的信纸。科学家们甚至透露将开发一款名为Blio的彩屏电子阅读器平台, 可以在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和手机等设备上运行。

3.互联网电视或智能电视

电视将进化成为客厅里的电脑, 业界将新一代电视称作智能电视或联网电视, 可以下载电影、收听流媒体音乐、查看电子邮件并与家里的其他电子设备交换信息。这个创意并不新颖, 但人机界面却在改变, 互联网电视有望改变整个有线电视行业, 用户或许会使用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宽带, 但却不再需要他们的有线电视服务, 类似Boxee这样的网络视频服务已经有望推出相关的硬件。

4.移动电视

从模拟信号完全切换成数字信号, 眼下, 智能手机和便携多媒体播放器等移动设备也可以接受电视信号, 可以获得直播信号的移动电视产品将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部分公司将发布车载移动电视产品, i Movee则已经宣布将发布多款移动电视产品。

5.3D电视、游戏和笔记本

随着《阿凡达》和《飞屋环游记》等3D电影的热映, 包括索尼和松下在内的多家电视厂商都宣布将于2010年出售3D电视, 目前多数产品都需要用户佩戴专用的3D眼镜才能获得3D效果。3M公司将推出全新的3D技术, 用户无需佩戴眼镜也可以观看到3D图像。AMD和蓝光联盟也表示, 将联合开发高清3D家庭影院系统, 蓝光联盟此前已经开发出了一种用于制作3D内容的技术标准。

6.上网汽车

汽车也将具备更多电脑的功能。福特等汽车厂商此前已发布了车载无线网络系统, 并强调车载技术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它们的自我定位甚至不是汽车企业, 而是科技企业。移动电视技术的发展意味着, 汽车不久也将具备电视直播功能, 一旦得以实现, 将会为广告行业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今后, 人们远途旅行的过程中可以一边开车一边看电视, 并通过电视广告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7.Android无处不在

在经济衰退中, i Phone和黑莓等智能手机销量依旧火爆。谷歌自主品牌Nexus One手机很快要发布, 并将有多款Android手机亮相, Android平台正拓展到电视等其他领域。

8.应用和配件

随着消费者支出减少, 手机应用和附件等较为便宜的产品将受到欢迎, 苹果i Phone在手机应用市场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i Lounge则集成了与苹果相关的产品和手机应用等系列产品, 包括触摸屏相机、USB3.0数据线以及手机GPS外设等。

商标的价值

PCworld援引中国商标局的官方报道显示, 拥有i-phone商标的汉王科技已经与苹果达成和解, 同意将此商标让予苹果, 从而消除与苹果i Phone围绕商标权的司法争端。

汉王科技在2004年向中国商标局申请了用于手机产品的i-phone商标, 并在同年推出了一款以此命名的手机, 但这款手机现已不再销售。该商标的记录文件显示, 几个月前其申请人为汉王科技, 现在已经改为苹果, 并备注称该商标已经转让。汉王科技对此表示, 已经与苹果就上述商标达成了一项协议, 但却无法提供更多细节。有律师表示, 汉王科技所拥有的i-phone商标与i Phone之间的相似性将使得苹果在中国市场上出售i Phone变成不合法行为, 而不久前开始正式出售i Phone手机的中国联通, 不可能对这项销售量已达10万部业务面临的风险保持缄默。

早在2007年初, 苹果与思科在一份联合声明中称, 将可在其最新推出的多媒体手机上使用i Phone商标, 双方还将在安全、消费及商用通信等领域开展合作, 以使双方产品保持互通和兼容。乔布斯于Macworld年度大会上发布i Phone手机之后, 思科迅速指控苹果商标侵权, 理由是i Phone商标最初由Info Gear科技公司注册, 而思科于2000年已经通过收购Info Gear获得了i Phone商标所有权。

“许多Vo IP产品都曾使用过i Phone这个名称, 而我们只是第一家在手机上使用i Phone的公司。”苹果的回应充满着冷静的自信, 与之对应的另一种现象则是苹果产业链越来越兴旺, 甚至达到了真正横跨软件与硬件2大信息领域的程度。

据L5 Technology公司称, 将推出一种硬件插件, 把任何i Phone或者i Pod Touch变成家庭娱乐设备的通用遥控器。这家佛罗里达高科技公司生产了L5遥控器的系统, 一种1.5英寸×0.85英寸的小型红外线转发器。当它安装在设备基座连接器上, 用户就能通过必要的界面与设备进行通讯。

这种遥控器允许用户使用一种拖放的方法自己设计可视化界面。L5介绍, 这种遥控器将兼容所有型号的i Phone和i Pod, 并能够存储10万个按键代码和1000个配置, 其软件和硬件配件都不需要任何外部电源, 插入兼容的设备中就可以工作。免费的软件和50美元的转换器零售价可预见到市场良好的反响。

乔布斯经典语录

乔布斯的伟大有一方面是来自他的语言, 这位CEO是一位运用夸张手法的天才和大师, 虽然很多时候, 他只是想很正常地表达一个观点, 但一些充满闪光色彩的措辞却不由自主从他嘴里冒了出来。

★关于创新与设计

你很少看到艺术家在他30岁或者40岁还能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

——1985年2月, 《PLAYBOY》

我们总是想要掌握和拥有跟我们在做的事情相关的所有主要技术。

——2004年10月, 《商业周刊》

创新跟你有多少科研经费没什么关系。我们出Mac电脑的时候, IBM在上面的投入是我们的一百倍。这跟钱没关系, 而要看你有什么样的人, 看你怎么使用这些人, 从这些人身上得到了什么。

——1998年11月, 《财富》

让一个团队来设计一个产品是件很难的事情。大多时候, 很多人都不知道干嘛, 直到有人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1998年5月, 《商业周刊》

敢对1000件事情说“不”, 能确保你不误入歧途以及避免无谓的尝试。

——2004年10月, 《商业周刊》

★关于苹果公司

这些产品太烂了, 也该滚蛋了。

——针对苹果前CEO Gil Amelio黯然离职, 1997年7月, 《商业周刊》

现在能挽救苹果的并不是控制成本, 而是通过变革和创新来摆脱目前的困境。

——《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Colorful Company》

如果当时我在苹果的话, 我会让Macintosh发挥它所有的能量, 然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下一个产品的开发中去。PC之战已经结束了, 微软很早之前就已经赢了。

——1996年2月, 《财富》

你知道, 当时我有一个几乎可以挽救苹果的战略。我不想再说什么了, 那是对苹果最完美的计划和战略, 但那时候没有人听我的。

——1995年9月, 《财富》

苹果现在有了客观的资产, 但是我相信, 如果不专心一致, 苹果会……会死的。

——1997年8月, 乔布斯重回苹果出任临时CEO, 《时代周刊》

这不是微软太聪明或者太狡猾抄袭苹果, 而是苹果在板凳上整整坐了十年。这是苹果的问题。

——《Apple Confidential 2.0》

PC产业已经完了, 创新已经终止。不思进取的微软占据了统治地位, 真的完了, 苹果输了。PC产业进入了一个黑暗期, 可能在未来十年里都是个黑暗期, 至少是在90年代剩下的这几年里。

——1996年2月, 《Wired Magazine》

只要我在这里, 没有人敢来吞并苹果, 我估计主要是怕我们的味道不怎么好。

——1998年4月, 苹果股东大会

你是想卖糖水度过余生, 还是想来一起改变世界。

——1983年, 乔布斯极力游说当时的百事可乐总裁史考利加入苹果

★关于产品

我们在屏幕上设计的按钮很不错, 让人看了都想去摁一下。

——2000年1月, 《财富》

运动鞋卖的都比i Pod贵。

——2003年10月, 《新闻周刊》

它将作为音乐产业的转折点被载入历史, 它是里程碑式的软件。我不能给它太高的评价。

——评价i Tunes上的音乐商店, 2003年5月, 《财富》

i Mac是属于明年的电脑, 能卖1299美元。它不是去年的电脑, 只卖999美元。

——1998年5月, i Mac发布会

它会让你的下巴掉下来。

——评价第一台Ne XT电脑, 1989年10月, 《纽约时报》

我们相信这是动画产业最大的进步, 自从迪斯尼50年前制作了《白雪公主》以来。

——关于《玩具总动员》, 1995年9月, 《财富》

★关于人生

做海盗总比当海军好。

——《从百事到苹果》

我的感觉就像被人五花大绑让后钉在墙上。我才30岁, 我知道我至少还能再创造一台更好的电脑, 但苹果再也不会给我这样的机会了。

——1987年9月, 《PLAYBOY》

我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个一年里失去2.5亿美金的人, 当然, 这能塑造你的性格。

——《Apple Confidential 2.0》

★关于对手

很难想象一个有20亿美金, 拥有4300多名员工的企业竟然不能跟一个只有6个穿蓝色牛仔的人的公司竞争。

——1985年9月, 《新闻周刊》

我的意见是只有两家公司是以软件发展的:苹果和Ne XT, 不过我对苹果有点怀疑。

——1991年8月, 《财富》

★关于皮克斯

我觉得他们俩还是森林里的婴儿, 但我能让他们成为商人。

——评价Piaxr的两位合伙创始人, 1986年, 《时代周刊》

如果1986年的时候我就知道维持Pixar运作需要花多少钱, 那我当初会考虑是否要买下它。

——1995年9月, 《财富》

我认为Pixar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迪斯尼, 不是取代迪斯尼, 而是另一个迪斯尼。

——1998年11月, 《商业周刊》

iPhone以后

美国传媒对平板电脑的期待更胜于业界, 并认为苹果平板电脑融合多种功能和产品设计趋势于一身, 有望产生比i Phone更大的影响力。

苹果平板电脑无疑是2010年最受期待的消费电子设计项目之一, 众多科技博客已经讨论了好几个月, 关于产品名称就产生了i Slate、i Tablet、i Prod、Magic Slate等多种猜想, 情形与3年前i Phone原型推出之前一致。那之后, 苹果不仅卖出了数千万部i Phone, 还成功吸引到大量第三方为其开发应用, 以至于i Phone应用总量目前已经达到10万左右, 下载量突破20亿次。考虑到苹果公司历来的封闭感, 即将成为现实的苹果平板电脑无法不激起业界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乔布斯近期将发布i Slate, 据悉该产品将于今年3月上市。需要指出的是, 苹果的产品并非总能获得成功, 比如Newton PDA和G4 Cube电脑。但倘若i Slate获得成功, 其影响力应该不会逊色于i Phone, 这种潜在的可能使得该产品位列全球2010年最受期待的产品设计之列。i Slate吸引眼球, 不仅是因为其影响力有望超越i Phone, 还因为它将融合目前产品设计领域的诸多趋势。

平板电脑成为电脑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与XO笔记本硬件开发商Fuseproject公司面向非营利组织OLPC (每个儿童一台电脑计划) 的努力分不开, 它通过压缩电脑尺寸削减成本, 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也能够买得起电脑, 但它原本并没想过会为IT行业带来一种全新的产品, 消费者开始青睐更为小巧轻便且价格更低的笔记本, 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消费趋势。苹果进军这一市场虽然较晚, 但却有理由相信苹果的设计师能够打破现有规律, 生产出更为轻薄便携且更受欢迎的产品——象以往那样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多掏钱。

值得一提的是, i Slate将整合更多元素。早在10万个应用诞生之前, 苹果就将手表、日记本、闹钟、气压计、卫星导航系统、互联网浏览、字典、视频和音乐播放器等多种功能都整合到手机中。眼下, i Slate除了具备基础的运算能力外, 也将配备许多类似的功能, 可以充当一款电子阅读器的它, 还将与亚马逊Kindle和索尼Reader展开竞争。许多专业人士分析, 一款真正优秀的电子阅读器诞生将彻底引爆该市场。纽约时报评论认为, 与i Pod诞生前的MP3播放器市场一样, 电子阅读器市场正在等待一款杀手级的产品。MP3播放器并不是由苹果发明的, 但i Pod却吸引到了更多的用户, 这一幕有望重演。

对于iPod而言, 这个服务是iTunes;对iPhone而言, 则是应用商店;与iSlate相对应的服务, 可能是一个简单有趣的内容下载系统。苹果所要克服的唯一障碍, 或许就是解决做得不够好的耐用性问题, 但苹果平板电脑显然值得人们拭目以待。

乔布斯之谜

划时代的产品让人们对苹果喜爱有加, 同时也催生了众多划时代的商业应用, 苹果公司存在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作为全球知名品牌的苹果本身。而在这个封闭得经常有些不起眼的苹果背后, 则是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的史蒂夫.乔布斯。

科技公司往往在经济危机中难以独善其身, 包括谷歌和苹果这样的顶尖企业。乔布斯前几年“患病”的假新闻使得苹果公司在资本市场一时处于风口浪尖, 并创造出10分钟市值损失近100亿美元的道琼斯纪录, 苹果紧急出面辟谣才得以缓解可怕的危机, 这相当于默认了乔布斯对苹果的非凡意义所在。

有不少猜测围绕这样的话题:如果苹果失去了乔布斯, 是否意味着大厦将倾?结论一点都不重要, 因为事实不容抹杀:如果没有乔布斯, 就没有iPod和iPhone, 更无从谈起特立独行的苹果品牌和遍布全球的苹果fans。从创办到出局, 再重新回归, 乔布斯本人的经历也是一个传奇。在他重新掌管苹果公司之后, 先后于1998年推出iMac, 2001年推出iPod, 2007年推出i hone——这三款产品无争议地奠定了苹果的领先优势, 乔布斯对苹果的意义可能超越了一般领导者对企业的影响。

竞争对手的崛起, 尤其是业界对触摸屏手机的规模投入, 使苹果i Phone一枝独秀的局面无法长期维持。目前已知的谷歌、诺基亚、三星、LG、HTC等企业均是实力与决心兼备的, 但有意思的是, 这些丝毫不能动摇fans对乔布斯的眷念。当然, 苹果为此还是下调了利润预期, 并下调多款产品价格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对于苹果公司来说, 艰难的预期恰恰来自非商业性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影响虽重大但犹可度过, 如何提前消化乔布斯的巨大影响才是题中之义。乔布斯通过在时尚和多媒体应用方面的优势帮助苹果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型, 接下去, 苹果如何有效地发挥该优势, 必然不再是乔布斯所能掌控, 何况苹果还必须防止大量开发人员转投谷歌这样的可怕对手。当然, 苹果产品线非常成熟, 并总能给市场带去惊喜, 如果这样的特质能继续在后乔布斯时代得以延续, 那么苹果是很难战胜的。

1997年10月6日, 当被问及“如果由你掌管苹果公司, 你会怎样做?”时, 戴尔CEO迈克尔.戴尔揶揄地建议“关闭这家公司, 把钱还给股东”。对此, 苹果当时的临时CEO史蒂夫.乔布斯果断回应“我们正在追赶你们, 并且你们已经在我们的视线之中”——10年后的今天, 即使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 苹果公司市值依旧保持在一千亿美元水平, 相当于戴尔的4倍多。据悉, 苹果目前尚拥有现金250亿美元之巨, 且没有债务, 而戴尔保有现金量仅为100亿美元。显然, 苹果随时有能力全盘收购戴尔——只要乔布斯愿意。

苹果是平的

反对之声从来就没有停歇, 尚未正式问世的苹果平板电脑i Slate (假若这是最终命名) 被一些人断言必将以失败告终, 并罗列了一系列理由。美国本土的科技博客表示, 不能忽略苹果电脑曾经的糟糕表现——矛头甚至指向了苹果公司1984年推出的Macintosh 128K电脑, 以及后期的Macintosh Portable和带轨迹球导航键的Power Book100, 后者被称作“让手腕疼了好几年”的不良产品。

缺乏大众吸引力则是反对者的所谓另一大理由。Newton推出之后, 业界便有了平板设备的预期, 尽管平板设备在特定市场会占有一席之地, 但能否吸引普通用户并不确定。苹果也许要面对这样的质问:平板电脑真的比i Phon或Mac Book笔记本电脑更适合?毕竟他们的功能是如此重叠。这问题与文章前面部分所提到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 但却被导向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结果。显然, 性价比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仅仅用Fans的热情是不足以弥补的。问题回归到“你愿意为一台平板电脑支付多高的溢价?”

为了弄清楚平板电脑的价值, 消费者需要考虑额外成本的回报率。平板电脑首要诉求就是可移动性, 因此其必须坚固, 以减少因站立或行走使用加大电脑跌损的几率, 而坚固电脑的生产成本很高, 还得让人们相信它是必需品。如果i Slate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它也将失去华尔街的信任, 这种风险比销售下滑要严重得多。

从应用层面, iSlate或将使用MultiTouch OS系统, 即iPhone和iPod Touch所采用的操作系统, 这意味着iSlate将能运行那些为iPhone开发的程序, 至少可以在iSlate发布后进行调整以适应其屏幕大小——用户可以在iSlate上运行非常便宜的应用程序。问题在于, 当充分利用大屏幕的应用问世后, 是否还能保持iPhone应用的低平售价?而区别功能强大的iSlate应用程序与低端Macintosh应用之间的分界线又在哪儿?

运营商的支持无疑是最后也是最重大的筹码。AT&T为iPhone提供了高额补贴, 使其售价下降但利润高企。如果iSlate无法获得运营商补贴, 苹果将不得不保持较低的利润使iSlate的售价变低以吸引更多用户。即使人们能接受2000美元的iPhone两年期合同, 但是再签订类似的捆绑协议, 将让许多人无力承担, 包括那些狂热的苹果fans们。

人们对苹果的狂热喜爱和某种难以言状的冀望, 正演变为苹果对iSlate平板电脑“用户掌上沃尔玛”定位的动力, 它将是一个终极版的i Tunes客户端——让iSlate成为购买媒体、应用和其他日常产品的中枢。

毋庸置疑, 乔布斯总是能够出其不意, 并往往将最初看起来天马行空的幻觉转变为人们实实在在的爱好需求, 苹果公司因此而从随波逐流的IT企业跃升为掌握着最大潮流驱动力的商业领袖。然而, 世界从来不是单极发展的静态均衡器, 当商业价值和创意设想发生难以克服的背离时, 看不见的后设生态系统将启动自我修复程序, 让整个产业重新回到正常秩序的原点。

当苹果抵达了iPhone的历史高峰, 遥望着平板电脑的群山雾霭, 乔布斯必须站在另一个高度审视苹果眼前的未知——是另一座峰巅, 还是回归地平线。这个世界真正的期待也许应该是, 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依然拥有乔布斯那样的魅力。

篇4:《西地平线上》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筛选、分析、整合信息能力和思维能力。先从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入手,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抓住文中关键性语句和词语来把握全文,理解全文。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重点研读三次“落日”,把握其特征,写作手法等。在难点上,时时点拨引导,让学生能充分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促使学生更深地理解文本。作业的设计方面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在写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分析

《西地平线上》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中的第二篇文章,本篇课文重点描写了大西北的三次落日的雄伟景象,利用联想的表现手法,笔涉文学作品和西部历史增加了文章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深度。

作为高一新生,他们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泛读、精读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通过分析三次落日之美和体会联想在文中的作用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知识目标:1.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2.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提高欣赏与感悟自然美的能力;2.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联想等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五、教学难点

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六、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问题探讨合作探究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八、教学时数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起“西部”,大家会想到哪些形容词和名词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唐代的王维用诗的形式为我们描写了大西北的景象,其中有一句千古绝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曾给了我们对西部落日无尽的想象和憧憬,当代著名西部作家高建群更是用生命在感悟西部,歌唱西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地平线上》,具体、真切地体会一下西部落日的壮观。

(二)作者简介

高建群,当代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白房子》,中篇小说《雕像》、《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作家高建群眼中的中国西部》、《胡马北风大漠传》等重要作品。一位被公认的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他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在他的创作题材中,始终激情高唱着生命的赞歌,营造一种生命中最为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融入了作家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高建群认为,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体验生活准确的说是体验生命。20年前,当代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过“我劝你们注意高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谜,很大的未知数”。

(三)文本初探

1.字词积累

胭脂yān zhi脂肪zhīfáng

模糊mó hu模样mú

泥淖nào蓦地mò惊骇hài

言简意赅gāi混沌hùn dùn

混(浑)水摸鱼hún

魁梧wú安谧mì

2.快速阅读全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找出文中标志性的语句)。

(培养学生的泛读能力和筛选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一部分(第1节)总写落日印象。

第二部分(2-27节)分写三次落日。

第三部分(第28节)结束全篇,照应开头。

3.齐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概括三次落日的总特点和作者的总体感受。找出文章的“文眼”,说说有何作用。

总特点:雄伟大美

总体感受:震撼

文眼:“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

作用:总领全文。

4.文章写了哪三个地点的不同落日?

定西高原罗布淖尔荒原阿勒泰草原

(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把板书写完整。)

(四)文本研习

1.仔细阅读描写三次落日的相关段落,完成下面表格。

2.在三次落日中,你最欣赏哪一次?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读出相关语句,并试着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学生精读三次落日的相关段落,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第一次日落:

日落过程(学生朗读,并划出关键字眼):

颤抖跳跃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依恋慈爱贪恋不愿意离去

(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正面描写)

第二次日落:

(让学生在《我心永恒》萨克斯独奏音乐中默读第二次落日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走入音乐情境,更好地品味落日的悲壮美。)

罗布泊平原的补充介绍:一个世纪前还是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干涸的盐泽,黄沙漫漫环境极为恶劣,罗布泊平原也因此充满了神秘感,很多中外学者都对此充满了探究的兴趣。瑞典人斯文赫定曾在这里留下过探索的足印,他发现这里以前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楼兰古城的所在地。上海的彭加木却在对此的探索中因帮大家找水源被黄沙吞噬,他曾说希望他的尸骨能为西部的土地多增加点有机质,余纯顺也是在探索中魂归大漠了。

这次作者看落日的方式和第一次有所不同,作者是背对着落日,作者要回头来看落日。

两次落日的对比:

1.不显明灰白色五分钱硬币天空一片浑浊太阳似乎被人遗忘

2.突然血红鲜艳温柔胭脂脸蛋作者看的非常入迷

(比喻的修辞手法;铺垫;对比;衬托;正面描写)

第三次日落:

1.火烧云的特点:灿烂热烈烧红了整片天空烤红了大地上的一切物什

这次作者是朝着落日的方向走的,因此作者感觉到自己是正向那片红光走去,正向那片红光走去在这里有双关的表达效果:既是行动上的走近,又是心灵的依附。

2.在这片眩目的红光中,作者看到了什么?

一些匆匆的背影:匈奴民族成吉思汗

3.是真的看到了吗?还是作者眼花?

都不是,是作者的联想。

4.何谓联想?

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想到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实在的事物引出来的,写实在事物的时候加上联想,往往使内容更加深刻,更能感动人。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5.思考:作者为什么由落日会想到“匈奴民族”“成吉思汗”?

这些马背上的民族,骁勇善战,甚至可以把军队开到欧洲、非洲,他们靠的是什么?激情和雄心,力量和决心,这正好和灿烂热烈,激情万丈,光芒四射的火烧云有着相似点,因此作者由火烧云看到了曾经发生在这块环境恶劣的土地上如此惊世骇俗的一幕,作者顿觉得自己是很卑微平庸的。人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创造出辉煌,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伟大!联想作用:增加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厚感,突出了落日的“大美”“雄伟”,为文章增添了一股苍凉豪放之气。

(夸张的修辞手法;正面描写;联想)

6.这样的联想前文还有,请试着找一找。

罗曼罗兰对约翰的构思

7.为什么作者会由落日想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形象的构思”?

罗曼罗兰:对约翰的构思(从约翰的形象去分析)

约翰是作者看到太阳喷薄而出时才构思成功的,因此他必然有着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是个太阳式的英雄人物“音乐家,剧作家,名满欧洲,是个真诚勇敢的人”。同时约翰又是个悲剧式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弥留之际心理安慰时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历经重重灾难,不被别人所理解,因此约翰·克利斯朵夫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从落日想到罗曼罗兰对约翰的构思顺理成章。

8.作者三次看落日,联想到罗曼罗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这些联想与文章有什么联系?这些联想有什么作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罗曼罗兰是因为日出,给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作者是因为日落,感受到死亡的庄严。由日落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称的。由此可知,人与自然从来都是血肉相连的,一个睿智的人可以从自然那里发掘力量,可以从自然那里获得启示。

作者由火烧云映照的地方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突然领悟到自己脚下普通平凡的土地曾经的惊世骇俗,在厚重的历史面前,顿觉自己的卑微与平庸。

这些联想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告诉我们,联想是向读者传递内心世界的桥梁。同时,这些联想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体现作者的文化涵养。我们平时在观察事物时,也要注意探寻事物背后的故事,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五)课堂小结

作者曾经说过体验生活就是体验生命。作者对西地平线上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钟爱这片土地,就像钟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高建群的眼里,那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洋溢着感动因子。而所有景物中,最难忘的还是落日,作者将这份难忘诉诸笔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借三次落日的描写,表达了对西部的深沉的爱。我们应该像高建群那样,用我们的明眸去发现美,用我们的心去感悟美,用我们的语言去表达美。

(六)作业设计

“我身边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写景散文,并尝试在文中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

十、教学反思、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更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本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充分体现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完成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也正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体现,达到了知识习得、能力训练、情感培养的目标。

篇5:《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文中学会一二点景物描写的手法;

2、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研习方法;

3、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感知、概括和鉴赏评价等解读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人文情感目标:

通过落日之美的赏析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感悟自然,感悟历史,体验“世间有大美”的意识,从而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和审美品位。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文本研习,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感受壮美的审美特征。

对“世间有大美”的解读;理解想像和联想在文中的作用,对联想内容的深层思考和解读。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研习文本、探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大自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无论是月涌江流还是鸟语花香。古往今来,都让人陶醉其中。

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那里对你们而言是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那里有着戈壁浩瀚、沙漠茫茫的死亡地带;那里也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风情;也有着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美景;那里是我们民族的源,文化的跟。那个地方就是——我们中国的大西北。

让我们带着对它的尊重和好奇一起走进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去感受那里的雄伟风景。

二、作者介绍

高建群,创作多以西部生活为题材,是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西地平线上》、《胡马北风大漠传》等。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被称为陕北史诗,是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被文坛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

三、研习

(一)体会

谈一谈你认为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你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

首先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有感情的朗读;再结合落日的特征和作者的感受来说说理由。

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三次落日的美以及为何美作个简短的总结。

(二)探讨

1、两次写到《泰坦尼克号》音乐,为什么之前作者只感到“梦幻般的死亡感觉”,之后“突然掉下泪来”,感到“死亡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明确:

因为环境背景以及落日所呈现的情景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落日之前的太阳,“灰白色”、“硬币”、“冷冷”的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罗布泊这个地方是个“死亡之海”、“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感觉走入地狱,走入鬼蜮”(补充材料)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的心情是低沉的,此时听到悲凉的《泰》音乐,因而感到“死亡的感觉”。

第二次: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仿佛是大自然的回光返照,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虽然终归要消失,但之前毕竟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泰坦尼克号》演绎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悲剧式的爱情故事,更表现了对爱和生命的伟大赞颂,令人感伤又觉得非常悲壮。(视频)

2、罗曼?罗兰为什么对着太阳呼喊时热泪盈眶?课文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塑造?

补充材料:

罗曼•罗兰,世界著名文学家,在音乐评论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1912年完成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斐声文坛,获1915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写了主人公追求音乐梦想的执着而伟大的一生。“约”这个形象正是罗曼•罗兰有一次看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喷薄而出时构思成功的,“约”有着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是一个太阳式的英雄人物。同时他又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历经重重磨难而不被人理解,“约”在弥留之际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他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

明确:

1、因为焦躁不安半年一朝得到而激动,也为发现约翰?克利斯多夫与太阳的共同点而激动。约翰?克利斯多夫是一位英雄式的人物,音乐家,剧作家,名满欧洲,经历了多重灾难,有着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

2、本文写的是落日带给作者的人生感悟,作者通过落日,联想到日出给人的影响。“约”产生于日出,却包含了落日的大悲情怀。作者用这个具有太阳精神的人来旁衬落日,也使落日具有了英雄情感。落日即将逝去,是为了再生,它与日出紧密相联,日出日落正如人类的生生不息,是人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3、作者在写第三次落日时,为什么要提及匈奴和成吉思汗这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补充材料: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明确:

——这些在西部土地上演绎的历史,因为落日一一再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夏民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经历的斗争。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具有同样的精神:不屈、执着地追求,哪怕会像落日一样终将逝去,也曾英雄般地存在过。——这是一种英雄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落日精神。

作用:①更凸显落日的雄壮阔大②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重感

(三)小结:三次落日描写

第一次:表现了落日柔和、静谧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

第二次:落日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体现一种悲剧美;

第三次:通过火烧云表现了落日的热烈与壮美,渗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厚重之美。

四、拓展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曾否像作者一样被自然深深地感动过呢?

五、小结

席勒说:“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生存于自然,另一方面,它要体现理想。”作者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

美丽的事物永远都是存在的,缺少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其实,我们可能每天都跟美丽擦肩而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体悟自然和生活赋予我们人类的种种美好。愿所有的人每天都能感受到身边的最美。

【反思】

《西地平线上》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二篇学习材料。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但由于文中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在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因此从自然又升华到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故也要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我一开始对于设计这堂课有三点想法:

(1)要学生重视预习:由于本篇文章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并给他们提出具体的预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就可细可深,上出语文味。因此,我选择忽略文本的结构,直接切入落日,重点放在对落日的描写和思考上。

(2)重视研习:本专题的教学呈现方式全部为“文本研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因此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赏析环节,让学生谈一谈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他们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在此基础上加强朗读和赏析的能力。

(3)适当探讨:本文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倾听,还有就是从对大自然的感悟引发开了对生命对历史等的思考,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思考领悟。因此,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

上好课后,我又深思了这几个环节。

(1)在第一个赏析环节虽然有加强学生朗诵和感悟的意识,但对语言的赏析和写作手法的表达上并没有很透彻的深入。最后只能让学生个人读集体读去体会自然之美。对于为什么美即描写手法的妙处只是让一个同学总结了下而已。

(2)第二个探讨环节,问题设计的太多了,难以深入,而学生发言又比较浅,此时应该加入自己的看法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到深层次的思考。但在上课过程中引导性语言和意识不足;探讨时加入一些补充材料,但没有很好的运用起来,材料出现得太迟了,没有时间让学生讨论;而最后本来设计好的从“自然之大美”引发到“生命之大美”和“历史之大美”的一个升华的小结被遗忘了,没有对“世间有大美”进行层层诠释,非常可惜。

篇6:地平线教学设计

课 型:比较·探究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2课时)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解决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相关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语言,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感受自然,发现自然之美。

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感受。

2.通过小组品读的方式,发现自然的美。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西部落日”“云海”美的特殊之处。

4.比较阅读,两次日落的描写和感受的异同,归纳写景方法。

5.与前文《日出》对比阅读,了解作者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落日图片,谈不同的感受。

二、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语言,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感受自然,发现自然之美。

三、自主学习

(一)速读课文,感知美

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标画出描写落日及作者感受的词句。

(本文主要记叙作者了在定西高原和在罗布淖尔荒原欣赏落日的经历,抒发了“世间有大美”的感受。)

(二)品读课文,发现美

结合要求,边读边谈:

我发现了西部落日的美:

我这样来读落日的美:

西部落日的美给了我这样的感受:

(提示:采用读——谈——读的方式,可以从环境、颜色、形态、感受等方面谈。)

1.定西高原的落日之美体现在——形象美。“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民间剪纸。它大极了。我说它像勒勒车的轮子,只是一个顺手攫来的想法,它当然较这轮子要大得多。”

(从亮度、色彩、形状等角度表现定西高原的落日特点,其中“勒勒车的轮子”的比喻很有地方特色。描写景物重点是抓住其典型特征。落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颜色和形态上。这里,作者把落日的红与写春联用的红纸的颜色比较,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的“静”,还具有历史文化氛围。作者把落日的形态比作是“勒勒车”的轮子,体现出一种民族特色。)

2.定西高原的落日之美体现在——动态美。“落日在沉入地平线以下的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个,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作者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来写。“跳跃着,颤抖着”是动,“纹丝不动”是静。动是美的,“跳跃”“颤抖”“跃”。静也是美的,它“依恋”“贪恋”“不愿离去”。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直到完全消失。作者抓住了落日即将消逝的瞬间,真实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落日在消逝过程中呈现出的梦幻般的美。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落日具有了人的感情,更好地表现出作者对落日奇景的留恋,喜爱。)

3.定西高原的落日之美体现在——人文美。“左公柳”的故事与文章有什么联系?这些联想有什么作用?

(关于“左公柳”的故事,是由落日的背景自然想起的,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将眼前之景与自己熟悉的传说故事进行时空上的联系,是人之常情。同时,这些联想又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体现作者对于落日的感受,又可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4.罗布淖尔荒原的落日的美体现在——道路凶险。“我们是从迪坎尔方向进罗布泊的,走的是被斯文·赫定称之为“凶险的鲁克沁小道”的那条道路。”

5.罗布淖尔荒原的落日的美体现在——太阳不美。“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容易被人忽视地停驻在西边天空。”

6.罗布淖尔荒原的落日的美体现在——环境压抑。“这里是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如同月球的表面。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我们感到自己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7.罗布淖尔荒原的落日的美体现在——辉煌落日。“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它是那样鲜艳、温柔,就像我早年间,家里的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记得每个可以偷懒的星期天,我都躺在被窝,瞅着那胭脂脸蛋出神。”“这时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 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这时候适当其时地在放着。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前面的“道路凶险、太阳不美、环境压抑”最后也成了荒原落日的美的铺垫。荒原落日的美最核心的表现是因为在罗布淖尔这样一个死亡之地,却能有充满生机、充满生的气息的落日,让人感动落泪。这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描写手法。)

(三)悟读课文,比较美

本文与《日出》相比,在写景上有哪些相似或不同的地方?

(将本文和《日出》中描绘日出的相关语段相比较,从写景方法、作者感情、表现效果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相似和不同。)

(四)小结

由学生回顾总结本课所得。

四、反馈评价

本文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落日景象的庄严、神圣?为什么落日具有“悲剧感”?

五、布置作业

观察一次落日,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描绘一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二课时)

一、预习展示

学生介绍预习积累词语及作者相关信息、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年轻时观赏云海的快乐情景,描绘了云海的变幻莫测,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平凡生活的热爱。)

三、再读课文,感受云海之美。

1.找出文中对云海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1)“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

(2)“有云海的日子便成为节日。”

(3)“到纯白的云海中去洗澡那是十分有趣的。云海汩汩地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从房屋走出来不远,双脚就踏进了云海。弯下身去用纯白的云潮来洗手洗脚,又走到云潮没胸处做双臂划水的动作。有人在潜水,脑袋一忽而这,一忽而那地冒出来。”

(4)“‘我们是仙女!’这么喊着,人人都想象自己是霓裳羽衣的纤纤美女。那是多么好看的仙女啊:一个个破衣烂衫,黑而粗的皮肤里充满红润的血色,胖乎乎的昂着脑袋,接受周围同样破烂的老少男子们的赞美。”

(云海的美不仅仅美在形态上,更是作者心灵美好的一种表现。由于作者有一颗平静的心,因而也就易与自然交融在一起,从自然景物中获得快乐。)

2.将本文对“云海”的描写与《泰山日出》中对云海的描写比较一下,看看有何异同。

(都运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云海的动态变化。不同之处在于《云海》中的描写是表现作者的特定境况下的简单、自得的心情;《泰山日出》中的对云海的描写则重点为迎接日出做铺垫,表现作者对光明的向往。)

四、比读课文,体会情感。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云海、云彩,既有类似的景象也有不同的描写、心情。从《日出》、《泰山日出》中找出与本文“没有当年的心情,云很难那么潜心入腑地感动我。”相对应的内容和原因。

(本单元的散文都是表现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感受。《云海》是内心宁静中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日出》是想见而未见,却在无意间偶遇的惊喜,通过日出联想到新中国的美好;《泰山日出》是表现作者对于光明的向往,其中的很多描写是作者独特的想象。)

五.布置作业

摘抄本单元描写景物的美词、美句,积累下来。

教学反思:

上一篇:TL是通气立管下一篇:在岷县抗震救灾捐款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