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日本2课时

2024-04-08

第二节 日本2课时(精选6篇)

篇1:第二节 日本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学生:小品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瘦生表演:饭菜不好吃,我坚决不吃;饭菜好吃,我就狼吞虎咽。过了一阵,糟了!胃胀得受不了,哦,肚子又疼起来了,老师,我要上厕所。胖生表演:唉!我走路好累哦,跑也跑不动,穿的衣服又难看,真羡慕你们那么苗条,哼!平时我还没有他们吃得多,真是喝水都要长胖哦!讨论:前面那位为什么那么瘦?后面这位为什么平时吃得并不是很多,却长得较胖?同学们帮他找找原因。教师:同学们非常聪明!看来这些都与人体的消化吸收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 (二)新课教学1.食物的消化 ①消化酶     教师: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被人体利用。就好象有人想把一件很大的家具搬进屋子,但太大搬不进,他动动脑筋后将大家具拆成小件,就一件一件搬进了屋子。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也也是如此,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只有转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那么谁来将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呢?     提问:酶是什么?具有哪些特性?书中把酶比作什么?           列举你所知道的消化液中的消化酶。 ②.口腔内的消化——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a.物理性消化     讨论:食物入口,你口腔中的器官会对食物进行怎样的处理?(引出物理性消化的概念)           除了口腔,你知道还有哪些器官会对食物进行物理性消化?   b.化学性消化教师:(1)请一位同学吃馒头,要求慢慢地嚼咀,细细地体味。看能否吃出什么味道。(2)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与唾液有关。我们来制定方案探究计划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探究计划——全班交流——根据自己的探究计划进行探究——相互交流探究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并分析。教师小结: 通过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给出消化的概念,再说明什么是化学性消化。③胃内的消化     讨论:食物进入胃内,淀粉是否还能继续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里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食团进入胃后,胃的肌肉收缩、蠕动,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与胃蛋白酶结合,在酸性条件下,胄蛋白酶活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然后进入小肠。思维拓展:生物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为什么胃液中的盐酸和蛋白酶,不会破坏胃壁本身的细胞呢?④小肠内的消化 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最完全的消化。小肠里的胰液和小肠液中也含有能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酶,在这些消化酶的作用下,进入小肠的蛋白质和淀粉被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和葡萄糖。胆汁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这就是胆汁的乳化作用。从而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多媒体展示:食物消化的全过程。⑤由学生归纳总结三种有机物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用下列食物中三大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曲线,请学生分别分析三种有机物的消化。

①a、b、c分别是哪种消化曲线?

②三种物质经消化后含量最多的是哪一种?

③没有消化作用的是哪一段?

④三种物质必须到达哪一段才能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

⑤消化食物的主要部分是哪一段?

通过曲线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食物的消化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营养物质的吸收     过渡: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讨论:(1)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如何进入人体内的细胞呢?          (2)在人体的哪些部位吸收呢?          (3)你认为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什么结构?为什么?多媒体展示;展示出一段小肠,先展现小肠内表面皱襞,然后展现皱襞上一个小肠绒毛,                和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学生归纳: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 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具体如表: 与圆柱体比表面积增加表面积(平方厘米)小肠5-6米长13 300环行皱襞310 000小肠绒毛30100 000微绒毛6002 000 000

最终,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表面积越大,则吸收越快,吸收量也越多。讨论:小肠绒毛是怎样吸收营养物质的?多媒体展示:营养物质吸收途径的动态过程:分别用各种符号表示水、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通过动态过程表示这些营养物质分别被胃、小肠、大肠吸收的过程归纳:(1)营养物质→绒毛壁→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静脉→血液。甘油、脂肪酸→绒毛壁→毛细淋巴管→淋巴管→静脉→血液。      (2)吸收的概念课后作业: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请注意收集素材。

 

篇2:第二节 日本2课时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绿色化学的概念。

2.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由塑料废弃物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和防治、消除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升综合利用化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由塑料废弃物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和防治、消除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

通过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教学难点】

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绿色化学的含义。【教学方法】

启发、阅读、分组讨论与交流、归纳总结等。【教学用具】

实物、模型、图表、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消耗大量的能源。在得到所需的产品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赤潮等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新课教学

第二课时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前言: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一、环境污染的分类

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二、化学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环境情况进行监测: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进行分析和鉴定。

2.治理三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3.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化学

三、介绍几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大气污染

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有:SO2、NO、NO2、H2S、CxHy、粒子状污染物、氟化物(F)、铅及其化合物(Pb)、挥发性有机物和放射性元素等。SO2、NO、NO2等物质主要来源于用煤、硝酸工业、硫酸工业、汽车尾气等。它们可以形成酸雨(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降水,其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使湖泊水质酸化,毒害水生物、植物,以及使土壤酸化,破坏农作物、森林等;氟化物(F)、氮氧化物可以破坏臭氧层。CO、NO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动物因缺氧而死亡。NO、NO2、CO、CxHy等还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也有少量通过接触和刺激体表进入人体。人体吸入的空气经过鼻腔、咽部、喉头、气管、支气管后进入肺泡,并在肺泡上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通过肺泡毛细管时,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含氧的血液被输送到人体各部分,供人体组织和细胞新陈代谢用。如果生活在烟雾迷漫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就会溶于体液或沉积在肺泡上,轻者会使上呼吸道受到刺激而有不适感,重者会引起疾病,使呼吸道和肺功能损害,引起病变。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作用等三种。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典型的急性中毒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首都伦敦市上空烟雾弥漫,煤烟粉尘积蓄不散,造成了震惊一时的烟雾事件。这起事件使4000名健康市民因此死亡。在毒雾事件之后的两个月内,8000名患肺部疾病的人也因吸入过多的有毒物质而停止呼吸。据调查.英国伦敦从1873年一1962年共发生过6次重大的烟雾公害事件,每次都造成成千上万的人发病,甚至死亡。直至1965年以后,伦敦由于采取了排烟脱硫等治理措施,才没再出现烟雾杀人的事件。

治理:调整资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对燃料进行脱硫使用),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2.水体污染 水污染的来源: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生活污水。水污染的危害: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水体被污染必将影响整个地球的环境,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

砷、铬、铵类、苯并芘等,可诱发癌症。

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日本水俣病: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水体,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鱼后受害。在先后几年中河流下游汞中毒者达一千多,死亡一百多人,2万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受害者的症状有:神经衰弱、痴呆和视力下降,成年人小脑、大脑半球受损严重。胎儿患类似脑性麻痹,3至4岁仍然表情漠视、流口水、不会吃食、不会爬、语音发育迟缓。)

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

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

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

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3)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

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由于水的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如蓝藻、绿藻、硅藻等)的迅猛生长,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赤潮是由于海水中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或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实际上,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的,它可因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颜色。赤潮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海域水体高营养化;

②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如: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

③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

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 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治理(1)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如采矿业的废石、尾矿、煤矸石;工业生产中的高炉渣、钢渣;农业生产中的秸秆、人畜粪便;核工业及某些医疗单位的放射性废料;城市垃圾等等。若不及时清除,必然会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导致蚊蝇孳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2)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方法:

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和回收利用三种方式。

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熔融再生重新做成多种有用的材料;二是采用热裂解或化学处理的方法使其分解,用于制备多种化工原料;三是将废旧合成材料作为燃料使用。

四、化学与环境知识总结

五、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不仅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不产生污染;并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助剂和催化剂,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身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绿色化学化工的目标是寻找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洁净和元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对生产过程来说,绿色化学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绿色化学旨在减少从原料的加工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周期的不利影响。

绿色化学示意图安全的生产工艺反应过程反应物无毒无害原料可再生资源原子经济性反应高选择性反应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反应产物环境友好产品(安全、能降解、可再利用)应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课堂练习1]

应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答案]以乙烯为原料通过氯代乙醇法生产环氧乙烷,其原子利用率为:

采用银催化一步合成环氧乙烷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要发展绿色化学意味着要从过去的污染环境的化工生产转变为安全的、清洁的生产。清洁生产的重点在于:①设计比现有产品的毒性更低或更安全的化学品,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②设计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良性的合成路线,例如尽量利用分子机器型催化剂、仿生合成等,使用无害和可再生的原材料;③设计新的反应条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以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

[课堂练习2] 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A B C D +C2H5Cl→+C2H5OH→+CH2=CH2→→

+HCl +H2O +HBr;

+H2→

解析:依据题目中的信息要点:“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观察四个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找出“零排放”的反应(C)

答案:C [课堂练习3] 某工厂利用铜屑制硝酸铜。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哪种最好?

解析及答案:利用铜屑制硝酸铜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铜与浓硝酸反应;铜与稀硝酸反应;铜与氧气反应后,再与硝酸反应。从原子经济性的角度考虑,从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的角度考虑,采用铜与氧气反应后,再与硝酸反应的方法是最好的。

[课堂练习4] 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污染,一种方法是在含硫燃料(如煤)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作“钙基固硫”.采用这种方法“固硫”的反应为()A.2CaO+2S===2CaS+O2 B.S+O2===SO2

C.CaO+SO2===CaSO3 D.2CaSO3+O2===2CaSO4 解析:含硫燃料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与加入的生石灰发生反应,产生CaSO3,而CaSO3在灼热的空气中不稳定,会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钙。

答案:CD [课堂练习5] 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含有磷酸钠),对于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污水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 答案:C [课堂练习6] 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多选扣分)a 开发氢能源 b 使用电动车 c 植树造林 d 戴上呼吸面具

2CO2+N2(2)SO2转化为SO3,产生硫酸酸雾(3)a b 答案:(1)2CO+2NO催化剂

三、小结

我国面邻着严峻的环境污染,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担负起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防治环境污染、危害的方法,在各社区进行宣传或提出倡议。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环境污染的分类

二、化学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环境情况进行监测 2.治理三废

3.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化学

三、介绍几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大气污染 2.水体污染

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治理

四、化学与环境知识总结

篇3:第二节 日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初中化学初步介绍了“化学与能源”,在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化学能与热能,在选修模块四将系统深入地介绍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对前一节课的补充和完善,又为学习选修模块奠定必要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的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涉及到了生活中常用的电池,是学生熟悉的物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学生已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知识,也具备基本的电学知识,这就为原电池原理的探究储备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过程与方法】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化学的有用性,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指导阅读法

六、教学过程

从生活中电能的重要性切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火力站工作原理示意图,通过分析火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过程,让学生感到为了提高能源的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必须要减少能量转换步骤,使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样顺利成章的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原电池。在导课的过程中使用阅读指导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新课讲解时,首先,通过Zn-Cu-稀H2SO4实验装置的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出原电池的概念。然后,进一步对Zn-Cu-稀H2SO4原电池分析,探究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外电路电子的定向转移和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产生了电流,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最后,通过改变Zn-Cu-稀H2SO4原电池装置中的一个条件,探究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篇4:第二节 日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 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Photoshop的操作环境;知道进行选取时依照不同的需要选取不同的工具;知道图像羽化的设置;知道图像的缩放旋转及调整颜色的方法;掌握保存文件的不同后缀名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创设情景、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生活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

采用简单合适的分组方法,在任务操作过程中融入合作交流的因子,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能通过体验创作之旅的历程,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探求一般规律的意识。注重开放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并注重于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已熟练掌握。升入八年级大都好奇心强、渴望探知新事物,学习新内容,但抽象思维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相对较弱。前面学过的文字处理有更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本章节相对死板一些。教师应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理解任务,理解具体的应用情境,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于帮助学生理清概念,理顺思路,通过多种方法降低学习难度,简化操作过程。在设计中,通过创设创作之旅的情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任务。从而达到一个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

【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是第一章图像的获取与处理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居于重要地位,利用素材创作出作品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学习素材选取及处理技巧,让学生初步学会图像加工处理技能。

2、本节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是介绍新建文件、建立选区、图像羽化效果、图像的变换效果、调整图像颜色、保存文件。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建立选区,图像变换效果的不同操作方法及技巧。

教学难点:调整图像颜色。

4.课时要求:1课时

【教学理念】

篇5:第二节 日本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教案]备选例题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B.0.1 mol L C.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必定不是22.4 L D.任何状况下1 mol 和18 g

O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等、0.2 mol、0.3 mol

和0.4 mol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解析:A项,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状况,错误;B项,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仅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关,与单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无关,只要符合物质的量为1 mol,体积就约为22.4 L,正确;C项,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只要温度和压强适当,1 mol气体的体积也可能为22.4 L,错误;D项,18 g 何状况下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它与1 mol 答案:AC 例2 在273 K和101 kPa的条件下,将2.00 g氦气、1.40 g 氮气和1.60 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A.6.72 L B.7.84 L C.10.08 L D.13.44 L 解析:273 K、101 kPa即标准状况,2.00 g氦气的物质的量:(He)=

=0.500 mol,1.40 g氮气

所含的分子和原子的物质的量都相等。

O在任的物质的量:)==0.050 mol,1.60 g氧气的物质的量:)==0.050 mol,即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0.600 mol,因此气体的总体积:V=22.4 L/mol×0.600 mol=13.44 L。答案:D

[课时练案]备选习题

1.某温度下,测得某医用钢瓶中有22.4 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质量是32 g B.约含有C.含有2 mol O D.红热的铁丝可在其中剧烈燃烧 答案:D 解析:因未指明22.4 L B、C都不正确。

2.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氢气和甲烷,它们的原子数之比是()A.2∶5 B.1∶1 C.1∶5 D.1∶8 答案:A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积相同,其物质的量相同。和的原子个数比为2∶5。

和的体所处的状况,故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也就无法确定其微粒数和质量,故A、个分子

3.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标准状况下134.4 L氨气 B.55 g二氧化碳 C.标准状况下90 mL水

个氢分子

答案:D 解析:物质的量最大时,所含分子数最多。A项,)=

=6 mol;B项,)=

=1.25 mol;C项,12O)==5 mol;D项,)==10 mol,故答案为D。

4.设一个C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12a/b B.12b/a

答案:BC 解析:先从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分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12C原子的

质量的1/12相比所得的比值。因此,得出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g/(a/12 g)=12b/a,B项正确。再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相对原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由此可以求出1 mol R原子的质量。又1 mol R原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而已知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 g,所以1 mol R原子的质量为,C项正确。

5.常温下,四个容积均为20 L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下列气体,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A.5 g C.48 g 答案:A 解析:由于容器的容积相同,均为20 L,所以相同温度下当盛装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时,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就最大。因此只要计算出这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即可。A项,)=

=2.5 mol;B项,(HCl)B.24 g HCl D.55 g

=≈0.66 mol;C项,)==0.75 mol;D项,)==1.25 mol。

6.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解析:在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密度:ρ=1.92 g/0.672 L≈2.86 g/L;标准状况下,=22.4 L/mol,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2.86 g/L×22.4 L/mol≈64 g/mol,即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其他课本、教参中的优秀题目

1.(鲁科版必修1)对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是多少? 答案:

﹦,在标准状况下,4.48 L一氧化碳与足量的氧气发生反应,解析:本题是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它与同学们初中所学习的以质量体系为核心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不同的是在计算中要将物质质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转化为相应的物质的量。

在计算中,请大家参照以下解题格式,注意解题的规范性。解:4.48 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CO)= ==0.2 mol

=)=0.2 mol 0.2 mol)=的分子个数[=0.2)]为:。

﹦,生成3.36 L二氧化碳(STP)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答: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个数为若将本题改为:“对于反应请你参照以上解题格式求解。

2.(苏教版必修1)现有标准状况下的氮气5.6 g,其体积为 ,含有氮分子的数目为。答案:4.48 L

解析:据=×22.4 L/mol=4.48 L,N=0.2 =。

1.怎样理解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人教版教参)

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为“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即“气体摩尔体积是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从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学表达式为: 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的一个特例就是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等于22.4 L。在理解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时,不能简单地认为“22.4 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因为这个22.4 L是有特定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

(1)标准状况,即0 ℃和101.325 kPa,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气体的体积才约是22.4 L。因此,22.4 L是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这里所说的标准状况指的是气体本身所处的状况,而不是指其他外界条件的状况。例如,“1 mol O(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是错误的,因为在标准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得到气态水的。(3)根据pV=nRT的气态方程可知,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就是标准

状况。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才约为22.4 L。2.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人教版教参)

气体摩尔体积在化学计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通过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计算出气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次,可以计算出一定质量的气态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第三,可以计算化学反应中气态物质的体积。在利用这一概念进行化学计算时,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22.4 L是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因此在非标准状况时不能使用22.4 L/mol。(2)只适用于气态物质,对于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来讲是不适用的。

(3)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22.4这个数值是专指标准状况而言的。如果温度或压强有所变化,则要根据气态方程进行换算(应用气态方程计算气态物质的体积,在中学化学中不作为教学要求,但教师对此应心中有数,在教学时要留有余地,不要讲得过死)。3.阿伏加德罗定律(苏教版教参)

1805年,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在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气体反应体积间的关系时,发现了气体定律:当压强不变时,反应前的气体跟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体积间互成简单的整数比。这一定律的发现,引起了当时许多科学家的注意。贝采里乌斯(Jons Jacob Berzelius)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设:同温同压时,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由此可知,如果在同温同压时,把某气体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氢气的质量相比较,便可以求出该气体的相对原子质量。但是,有一系列的矛盾是这种假设所不能解释的。例如,在研究氢气和氯气的反应时,假设同体积的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那么,1体积氢气和1体积氯气绝不可能生成多于1体积的氯化氢。但是,在实验中却得到了2体积氯化氢。在研究其他反应时,也出现了类似的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Amedeo Avogadro)在化学中引入了分子概念,提出了阿伏加德罗假说: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根据这个观点,阿伏加德罗完善地解释了盖·吕萨克的气体反应定律。例如,1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氯气化合,之所以生成2体积的氯化氢,是由于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氯分子是由2个氯原子构成的,它们相互化合就生成了2体积的氯化氢。

阿伏加德罗假说不仅圆满地解释了盖·吕萨克的实验结果,还确定了气体分子含有的原子数目,开辟了一条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新途径。但是,这个假设在当时没有得到公认。当时,化学界的权威道尔顿和贝采里乌斯都反对阿伏加德罗假说,他们认为由相同原子组成分子是绝对不可能的。到19世纪60年代,由于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Stanislao Cannizzaro)的工作,阿伏加德罗假说才得到了公认。现在,阿伏加德罗假说已经被物理学和化学中的许多事实所证实,公认为一条定律了。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我们可以作出下面几个重要的推论: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2)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篇6:第二节 日本2课时

离子反应

一、教学分析

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通过上面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后,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教科书通过对[实验21]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2实质是SO4与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然后,通过四组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最后通过[实验22]总结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节没有介绍非电解质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则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本节内容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以及对初中学过的中和反应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演示初中已做过的实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电解质的概念。[板书]

一、电解质 推进新课

师: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师:展示氯化钠电离的动画。

生:思考,讨论。

结论:在水溶液中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师:什么叫电解质?

[板书]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师:电解质包括哪些类型的物质呢? 学生作答,教师板书。2.类型:酸、碱、盐 [例题剖析]

(例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

①NaCl ②NaOH ③H2SO

4④H2O ⑤盐酸溶液

⑥小苏打

⑦Fe ⑧Ca(OH)生:①②③;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⑤;

⑥⑦;

⑥⑦⑧;……

教师精讲:电解质属于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判断时,要严格按照定义来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是混合物。所以,⑤⑦不属于电解质。小苏打是俗名,是纯净物,属于电解质。答案:①②③④⑥⑧

师:请一位同学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师:那么什么叫电离方程式呢?

生: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板书]3.电离方程式

师:请同学们写出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

师:查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正。[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阅读P31第一段,并提出问题。

生:课本介绍了酸的定义,即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也可以得出碱和盐的定义。

师:请同学讨论给出碱和盐的定义。[板书]4.酸、碱、盐的定义 [知识拓展]

电解质

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

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氢氧化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Fe3+与OH-之间的化学键带有共价性质,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钡还要小(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8×10-5 g);而溶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胶体,其余亦能电离成离子。氢氧化铁也是电解质。

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可见,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另外,有些能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不是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类型:酸、碱、盐 3.电离方程式

4.酸、碱、盐的定义 练习

1.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C.固态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化时或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氨气是电解质

上一篇:高三会考英语科质量分析与新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盼过年1000字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