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习题集

2024-05-06

电子商务概论习题集(精选6篇)

篇1:电子商务概论习题集

服装搭配

1、互联网最初发展的目的是应用于()。

A 教育B 国防C 商业活动D 新闻出版

2、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即()

A B2BB B2CC B2GD C2C3、在万维网(WWW)中管理和传输的信息通常是()

A 文本文件 B 数字文件 C 超文本文件 D 字符文件

4、关于电子商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2C电子商务基本属于网络商品直销的范畴

B 为保证交易安全,需要一个认证机构对互联网上交易双方进行身份认证

C 因特网超越时空的特性,使企业可以方便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购买信息

D 安全电子交易是在SSL协议下进行的5、目前的电子商务中,购物者通过以下何种方式来指定所选物品()。

A 基于表的订购方式B 发送邮件订购

C 通过虚拟商店订购D 电子购物车

6、以下哪种不属于B2C无形商品电子商务模式()

A 在线服务 B 电子刊物 C 鲜花快递 D 在线娱乐

7、Intranet指()。

A 企业内部网B 企业外部网C 英特网D 万维网

8、Internet服务提供商的缩写是()

A ISPB IAPC ICPD ASP9、TCP协议是指()

A 因特网协议 B 超文本传输协议 C 传输控制协议 D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0、OSI模型共分()层

A 5B 6C 7D 911、下列不属于域名的是()

AB/love/flashD12、最著名的公钥加密算法是()。

A.DESB.Triple DESC.SETD.RSA13、数字签名有如下作用()

A 鉴别发送方身份B 鉴别信息完整性

C 二者都是D 二者都不是

14、有关计算机病毒方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盗版光盘才有可能携带病毒

B 软盘只要是进行了写保护就可以不让病毒向其写入

C 计算机病毒都是对硬盘文件进行感染

D 安装了反病毒软件就可以防止病毒的损害

——第1页——

服装搭配

15、网络商品直销过程中,为保证安全,需要一个环节来负责交易双方的身份认证工作,主持这个环节的是()

A 发卡银行 B 收单银行 C CA认证中心 D 监视会

16、SET是指()

A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B 安全套接层协议

C 安全交易技术协议D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17、有关智能卡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存储信息量大 B安全性好 C内置智能式磁芯 D 成本低

18、“企业为了保证经营效益将所生产的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这句话所指的是生产企业物流活动中的()

A 销售物流 B 内部物流 C 采购物流 D废弃物回收物流

19、物流过程发生了价值的增值,具体表现为创造了()

A 时间价值 B 场所价值 C 加工价值 D 以上全部

20、下列关于ED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DI即电子数据交换

B EDI即电子资金转账技术

C EDI使企业能够用标准化的电子格式与供应商之间交换商业单据

D EDI可以自动实现应用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1、电子商务的运作程序包括()

A 交易前的准备 B 贸易磋商过程 C 合同与执行

D 支付与结算E 服务过程

2、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A 组织结构垂直化 B 组织结构扁平化 C 组织决策分散化

D 组织资产中空化 E 组织运作虚拟化

3、政府在电子商务下的作用主要有()

A 管理者B 协调者C 基础设施建设者

D 电子商务应用者E 与电子商务活动无关

4、网状拓扑结构的优点有()

A 容错性能好B 易对故障进行定位C 成本低

D 保证通信带宽E 安全性可靠性高

5、企业的建站方式主要包括()

A 独立建站 B 网络广告 C 服务器托管 D 虚拟主机 E 友情链接

6、电子商务软件的基本功能包括()

A 商品目录显示B 购物车功能 C 交易处理功能

D 与数据库的连接E 与后台系统的连接

7、公钥加密体制的特点是()

A 加密速度快B 加密速度慢C 安全性好

D 安全性差E 可鉴别发送方身份

8、电子商务信息流具有如下特征()

——第2页——

服装搭配

A 双向互动 B 单向传递 C 推式策略 D 多媒体传播 E 推拉互动

9、电子支付工具主要有三类,他们是()

A 银行卡 B 电子钱包 C 电子支票 D 纸币 E 电子现金

10、国际网络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A 需求信息更充分 B 交易虚拟化 C 交易透明化

D 交易低成本化E 交易快捷化

1、Internet的服务对象一般是企业内部员工,而Intranet的服务对象是全球用户。()

2、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通过在内网与外网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电子屏障来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3、现代物流和储运的内涵是一致的。()

4、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会不自觉地参与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5、电子商务的成本与效益都是很容易估算出来的,因此很容易确定是否投资。()

1、什么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具有哪些特点?

2、B2B电子商务具有哪几种典型商务模式?

3、创建电子商务企业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4、电子商务信息采集与发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5、简述网络银行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1、电子商务活动包含哪“四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请例举你所熟悉的某个电子商务网站,并说明此网站向消费者提供了什么样的商务功能。

——第3页——

篇2:电子商务概论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将正确的备选答案序号填在名词后的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1.电子商务(H)2./public是一个正确的URL。(√)22.封闭型问卷的优点是有利于被调查者正确理解问题,迅速作出回答。(√)23.电子商务的技术工作比较专业化,不讲究团体合作。(×)24.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之间关系不大。(×)25.传统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必须自己创建网络企业。(.×)

四、名词解释

26.计算机网络:(C)

27.防火墙:(F)

28.智能卡:(G)29.网络协议:(E)

30.电子征税:(B)备选答案:

A.使用浏览器查询WEB服务器上的超文本信息时所使用的协议。

B.是利用计算机或电话机,通过电话网、分组交换网、互联网等通信网络系统,完成纳税申报和纳税结算的过程。

C.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有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D.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现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E.是连网的实体之间用来保证相互通信的规则。

F.是指一个由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的,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

G.是指在芯片上存储消费者信息和电子货币的卡,可以用来购买产品、服务和存储信息。H.是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储存电子货币并被顾客用来作为电子商务购物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支付工具,是在小额购物或购买小商品时常用的新式钱包。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32.简述电子邮件的工作流程。

答:(1)由客户机通过客户端应用软件编辑电子邮件,然后将编辑好的电子邮件传送给SMTP服务器。

(2)SMTP服务器负责与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进行联系,将邮件发送给收件人的POP3服务器。

(3)收件人的POP3服务器将收件人的邮件保存。

(4)收件人通过客户机从POP3服务器上将自己的电子邮件取回。(2分)

33.什么是数字时间戳?它的用途是什么?

答:数字时间戳是一个经加密后形成的凭证文档。(3分)数字时间戳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需要加时间戳的文件的摘要、数字时间戳服务收到文件的日期及数字时间戳的数字签名三个部分。(4分)它的用途是能提供电子文件发表的时间并对其进行安全保护。(3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电子商务、药学等专业

电子商务概论试题 2012年1月

一、名词解释1-

2.3.

4.5.

1.数字现金:(C)

2.WWW:(F)

3.网络营销:(D)4.网络协议:(A)

5.信息加密技术:(B)A.是连网的实体之间用来保证相互通信的规则。

B.是采用数学方法对原始信息(通常称为“明文”)进行再组织,使得加密后在网络上公开

传输的内容对于非法接收者来说成为无意义的文字。

C.是一种以数据形式流通的、能被消费者和商家接受的、通过INTERNET购买商品或 服务时使用的货币。

D.是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借助网络、通讯和数字媒体技术,来实现营销目标的商务活 动;是科技发展、顾客价值变革、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促成的;是信息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E.在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条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 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它的计算机都会“收到”该分组。

F.是全球信息网(WorldWideWeb)的缩写,能够处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G.是安全电子交易的简称,它是一个为了在因特网上进行在线交易而设立的一个开放 的、以电子货币为基础的电子付款协议标准。

H.意为统一资源定位器,是为了能够使客户端程序查询不同的信息资源时有统一的访 问方法而定义的一种地址标识方法。

二、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

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欧洲中央银行于(C)年8月发表的报告讨论了建立电子货币系统的最低要求。

A.1985

B.1994

C.1998

D.2000 2.电子钱包最早于1997年7月由(A)开发成功。

A.英国西敏寺银行

B.美国花旗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招商银行 3.实现客户集成的必要条件是(D)。

A.建立邮件系统

B.推动客户的需求

C.制作有效的网页

D.和客户保持经常的交流 4.在因特网的应用中,被使用最多的是(D)。

A.聊天

B.网上购物

C.游戏

D.电子邮件 5.URL的含义(C)。

A.超级链接

B.地址栏

C.统一资源定位器

D.浏览器 6.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是(A)公里。

A.lo公里以内

B.100公里以内

c.上千公里

D.上万公里 7.认证机构是电子商务环境中(B)的起点。

A.交易链

B.信任链

C.资金链

D.信息链 8.电子商务数字签名是通过(C)实现的。

A.手工签名

B.通讯数字信号

C.用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加、解密交换

D.模拟信号 9.网络营销这种营销方式是以顾客为导向,强调(B)。

A.形象化

B.个性化

C快速化

D.程序 10.电子税收包括(A)环节。

A.电子申报和电子结算

B.电子查询和电子结算

C电子申报和电子查询

D.电子申报和电子通知

三、多项选择 1.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ABCD)。

A.操作基本规则

B.司法管辖与法律冲突

C.安全方面

D.知识产权保护

E.物流方面 2.电子政府的特征有(ABCDE)。

A.监督电子化

B.资料电子化

C.沟通电子化

D.办公电子化

E.市场规范电子化 3.计算机网络组成部分的三要素(ABC)。

A.网络服务

B.传输介质

C协议

D.计算机 4.对于FAQs的搜索建议,正确的有(AD)。

A.搜索功能与站点规模相适应

B.信息量越大越好

C.信息量越集中越好 D.搜索工具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E.信息量越分散越好 5.口令选择的原则有(BCE)。

A.不容易记忆

B.容易记忆

C.不易猜中

D.容易分析

E.不容易分析

四、判断正误

1.POP3协议最大的优点表现在用户的可移动性。(√)2.使用POP3协议可确保电子邮件以标准格式进行选址和传送。(×)3.FAQs的意思是问题咨询。(×)4.网站投资选择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建立独立的网站,另一种是服务器托管方式。(× 5.在运用瞬息复制技术时,使用数据的应用程序可以继续工作。(×)6.电子商务中所说的商务活动不包括政府商务活动。(×)7.协议是连网的实体之间用来保证通信的规则。(√)8.网络直复营销是相对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强势营销”而言的。(×)9.SET协议规范所涉及的对象有消费者、在线商店、收单银行、电子货币和认证中心。(√ 10.IP地址中A类地址前两个字节表示网络地址。(×)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FTP和Telnet的区别。

1.Telnet把用户计算机当成远端计算机的一台终端,用户在完成远程登录后,具有同远 端计算机上的用户一样的权限。而FTP没有给用户这种地位,它只允许用户对远方计算机上 的文件进行有限的操作,包括查看文件、交换文件及改变文件目录等。Telnet协议是TCP/IP 通信协议中的终端机协议。FTP是一种将文件从一台机器上传输到另一台机器上的协议。

2.简述电子支付与传统支付的区别。

(1)电子支付是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来完成信息传输的。

(2)电子支付的工作环境是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而传统支付是在较为封闭的系统中运作。(3)电子支付使用最先进的通讯手段,传统支付使用的是传统的通讯媒介。

(4)电子支付具有快捷、高效和经济的优势。

3.简述WWW的主要特点。

(1)信息资源非常丰富。

(2)跨越地域广泛,是任何其它信息系统无法比拟的。(3)采用交互式浏览和查询方式,提高了阅读效率。

(4)易于使用。

(5)可以将大量的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分散到世界各地的任意多台电脑上。(6)能为读者提供最新的信息。

篇3:“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

1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该课程教学以理论为主, 实践课时非常少。而电子商务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 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极其薄弱。

其次, 我校该课程教学一直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 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按照传统方式讲授下来, 很多学生却反应课程枯燥乏味, 教师讲的内容听完就忘。因此,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该课程的教学需要, 改变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2《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针对我校该专业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以下几个观点[2,3]:

(1) 教学模式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电子商务概论》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以理论知识介绍、概念理解为主,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快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既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进入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分析,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内容通过图像, 声音、动画、视频等直观的反映出来, 这既便于学生理解, 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效果显著。

(2) 课堂理论教学应变填鸭式为主动式。

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的商务活动, 由于网络的普及, 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接触网络, 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等并不陌生。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电子商务概论》第一课的内容, 主要是电子商务概念、特点、交易模式等概念的介绍, 目的是让学生对电子商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样, 第一节课又是引起学生兴趣至关重要的一节课, 意义重大。如何把知识介绍清楚又能引起同学们的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首先不能按照课本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电子商务, 有哪些特点等, 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来讲述他们利用网络所从事的一些活动, 从而引出网上购物, 然后再让参与网上购物的同学讲述一下他的购物体验。然后借势提问“电子商务是不是就是网上购物呢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注意。在学生都集中思索的时候告诉学生:网上购物是一种具体的电子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不等同于网上购物, 然后给出电子商务的概念。最后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网上购物的体验和传统购物比较, 总结出电子商务的特点及电子商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处。通过实践发现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方式效果理想。

(3)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案例教学目前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本上都是教师课前搜集筛选案例, 然后课堂上讲述案例, 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电子商务概论》案例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主要有3个:第一, 扩大知识面, 通过讲述一些经典案例增加学生的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第二,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 通过小组讨论、观点陈述,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因此, 《电子商务概论》案例教学法应该有所突破, 即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是指先明确要讲什么案例, 该案例中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再把这些问题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课前先自己动手去搜集资料, 解决给出的问题。然后, 课堂上由学生讲述自己搜集的资料, 分组讨论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最后由教师再根据学生讲述和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补充完善。如, 在讲B 2B电子商务模式时, 该模式典型的代表是阿里巴巴, 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 对阿里巴巴案例进行分析。具体过程:首先给出任务:如了解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及其创业历程?登录阿里巴巴网站, 了解其基本情况及功能?阿里巴巴的目标客户群?阿里巴巴提供那些服务?盈利模式以什么为主?营销策略是什么?企业文化包括哪些方面?然后先让学生课下自己查资料解决问题, 课堂上再让学生相互介绍查阅到的资料分小组讨论归纳小组的最佳答案。最后用一小部分时间由教师补充完善。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还能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习积极性。

(4) 实践教学法, 让学生亲自体验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践性较强, 比如网上购物、网上开店、网上支付、网上缴费等许多内容只有自己动手亲自尝试后, 才会清晰地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以淘宝网上购物为例, 要在淘宝网上购物, 必须先注册成为淘宝的用户, 然后挑选满意的商品, 在进行电子支付后等待收货, 最后再确认付款。如何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到每一个环节应该做什么,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 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购物的过程, 即采用实践教学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要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出实验报告, 然后再把学生带到实验室, 让学生自己动手, 然后填写提交实验报告。在整个实践过程中, 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这种教学方法比传统的讲授法效果要明显的多。

3 结束语

在《电子商务概论》教学过程中, 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能把这些方法完全独立开来用, 也不能把这些教学方法杂糅在一起,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灵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这些教学方法, 方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华海英.关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思考[J].科教文汇, 2009 (6) :112-113.

[2]雷玲.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 2006 (8) :38-40.

篇4:电子商务概论习题集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 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对电子商务理论、专业技术、实践操作知识等的讲解、练习,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电子商务应用实践能力。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理论内容多、各部分内容间关联度小,加之技术内容繁琐枯燥,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效果始终不甚理想。在电子商务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探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对提高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材选择与内容体系改革

(一)课程教材的选择

对电子商务概论教材,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来选择,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教材,是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更要要注意选择包含学科知识领域最新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保证教材知识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

(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体系要体现出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体现专业知识内容的前沿性,体系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基础,需要对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课程实际开设过程中,有良好上述知识基础的学生少之又少,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困难;可以尝试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体系结构中,添加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弥补学生相关知识基础差的不足。针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不系统、相对独立的特点,教师可以尝试将相关内容分块讲授,而不是各自知识点独立进行。最理想的方式是,从课程的体系结构上做出改变,将原有分离的电子商务各知识点最大限度的利用其关联性有机的整合起来。依据这个思路,如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电子商务理论、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应用;理论部分包括概念、术语、基本框架等;技术部分包括电子商务的实现技术、信息系统的建设、安全技术以及支付系统建设等内容;应用部分主要包括商业管理、营销管理、网上服务以及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利用讲解、使用幻灯、利用网络资源展示等多种媒体、方法、手段,还要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知识教学。

(一)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教学设施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先进的教学设施,结合多种媒体技术制作、应用教学课件;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度的加入网络资源内容和实验室操作视频等资料;积极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频展台等设备最大限度的为学生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直观展示更好的了解电子商务基本知识、操作方法、操作流程和运作方式等,最大限度的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二)积极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

依据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不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案例开展教学,更要有选择的从网络上搜集相关最新案例开展分析教学,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研究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促进学生获得直接体验。对于“案例”的选择,教师要注意把握案例内容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要选择那些相关性强、有针对性的案例;尤其是那些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案例,如:淘宝、阿里巴巴、亚马逊、网盛、Ebay等,可以总结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并作为经典案例介绍给学生。对于典型的不成功案例,也要有效利用,比如邮政电子商务,重点与成功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不成功原因,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理解“电子商务”。总之,要通过学生对成功与失败案例的讨论、交流,争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技能,是提高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常用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熟悉购物、钱款支付流程等。对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数字证书、数字信封和数字签名等内容的教学,更需要结合实例演示、实践操作来完成,最大限度的、直观的展示、传授给学生,从而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也可以使用演示软件演示、让学生操作等,以及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实验结合起来等。电子商务是典型的以网络为平台的服务,网络是最基本的实现手段,因此网络也应该是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应该使用的手段。如尝试结合淘宝或者其它电商等的實际运营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网上购物流程、网上购物安全的重要性等,让学生真正获得“电子商务”体验。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同学们分析、讨论,比较多种电子商务模式的优缺点,从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三、《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实验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所学理论知识。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课程知识内容在充分利用教材实验基础上,主动设计实验由学生来完成。电子商务模拟是电子商务概论实验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即利用专门的模拟教学软件,为学生营造一个“B to B”、“B to C”、“C to C”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实验训练环境。学生通过操作模拟软件,学习、领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掌握电子商务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要尝试将重点放在实验教学上,通过更多的电子商务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品林关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电子商务,2013,(03)

[2]江耘《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2012,(36)

篇5: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

绪论

一、后天而奉天时 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下之达道也 万物育焉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精微之极致也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8 求之必得之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不能则学

二、BCDAD BCCDB

三、1(书P3)

(百度)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皿,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四、1、(书P6-P7)

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体。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2、(书P5)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涉及范围大小有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3(书P4)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书P7)

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当前国情;

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P2

‗‘文化‗‘一开始专注于精神领域,‗‘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含义,接近于广义文化。P4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P3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比如葡萄酿成酒、牛角做成号角都说明‗‘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六、1、(1、否。文化的内涵、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2、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2、略

第一章

一:填空题

四时代御,阴阳大化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 3 仲尼厄而作春秋 4 不易自然也 ;因物之相然也

5嗜欲不得枉正术 6坤称母 不如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8

不好读书如日出之阳 10 要之有用 二:单选题

CAABD

ABDAA 三:名词解释题:

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

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 3 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

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 四:简答题

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

(1 不断变化

(2)大致为三级制(3)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设置特殊的政区或机构

民族:(1)出月氏外,其他各民族几乎没有离开中国

(2)绝大多数民族在中国形成(3)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

人口:(1)人口数量最多

(2)人口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3)人口迁徙频繁且规模大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1)季风气候明显

(2)大陆性气候强

(3)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5(1)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2)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五、论述题

1.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方式也迥然不同。2.(24页第四段-25页)首先,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 3.(21页第三段-22页四段)4.(22页第五段-24页第二段)

六、材料分析题

1.(24页第四段-25页+结合材料)2.(1)

(2)(21页第三段-22页四段+24页第二段+结合材料)

第二章

一:

和为贵 2.有耻且格 3.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4.必先苦其心志 5.而死于安乐也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7.失道者寡助 8.然后能自强也 9.其不善者而改之 10鲜克有终

二:

1—5:ACDBC 6—10:BCADD 三:

1:农耕自然经济是一种安定自守的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农业产生后,自然经济就存在了。主要由自耕农经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封闭性、狭隘性、保守性、自给自足

2: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3: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中国的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4: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中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四:

游牧文明的特点在于动。因为变动性大,不利于手写文字的产生,文化的积累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无法形成如农耕文明那样发达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组织,在话语权上始终无法胜过农耕文明,因此留给人们落后和应改造的印象。农耕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其核心是平和的、自足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农耕文化所产生的是―天人相应‖、―物我一体‖,―顺‖、―和‖、―安分‖、―守己‖等观念,都表现出―和平的‖文化特征。

中国的农耕文明虽同时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但起初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是当时政治、经济、人文中心,随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重心逐渐转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3.中国的农耕经济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自然经济差异甚多,西欧中世纪的自然经济主要特征如封闭式的自给自足、依附农奴等,但中国的农耕经济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4.a.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集体耕作制。b.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c.东周以后,土地日益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与此同时,商品经济也悄然出现。D.至公元16世纪前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的农耕文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5、表现:一是中国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二是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三是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五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使落后地区拖住了先进地区的后腿,钳制了先进地区及新因素的发展。论述题

经济和文化是一对矛盾体,二者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前提。当人们的最低物质需求如食宿得到满足时,他们才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或消费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如果一个人衣食难饱,那么文化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件奢侈品。一个国家只有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它的文化才能得到较好发展。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为文化的发展拓宽了道路,经济的繁荣促使文化向着多方位多角度多元发展,使文化不仅在深度上有所突破,而且在广度上有了更大的拓展,文化易出现百家争鸣的盛世局面。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的发展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可靠保证,使经济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2、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二是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三是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特点:一是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

影响: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材料分析题

(1)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2)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

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 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

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2、司马迁主张―农、工、商‖诸业并举。农、工、商各有各的用处,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四业的分工合作―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若四业不配合或分配不公则会出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以来统治者实行的都是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而司马迁却一反传统观念,提出―农工商虞并重‖的思想,因为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背,导致这一进步思想未能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要想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必须多业并重、多业并举。

材料翻译: 1.《管子-山权数》桓公问管仲说:―请问利用教育的理财方法。‖管仲回答说:―百姓中凡有精通农事的,为他立黄金一斤的奖赏,值粮八石;有善养牲畜的,立黄金一斤的奖赏,值粮八石;有精通园艺树木的,立黄金一斤的奖赏,值粮八石;有善种瓜果蔬菜使其产量提高的,立黄金一斤的奖赏,值粮八石;有善于治病的,立黄金一斤的奖赏,值粮八石;有通晓天时的;即能预言灾情,预言某种作物歉收或丰收的,立黄金一斤的奖赏,值粮八石;有懂得养蚕不生病的,也都设立黄金一斤的奖赏,值粮八石。要认真听取这些专家的讲授并把记录保存在官府,要使兵役之事对他们无所干扰。这是国家理财之策的一件大事。这样做可保证国家财用上下消费都很充足,各级积蓄都很充裕。然后就给物资流通划定四方限界,在境内灵活掌握号令的缓急,吞吐物资,用理财之策来控制经济。为做好这些还需要任用五种有技艺的官。‖桓公说:―何谓任用五种有技艺的官?‖管仲说;―懂诗的可用来记述社会事物,懂时的可用来记述年景丰歉,懂春秋的可用来记述国事的成败,懂出行的可指导行路的顺逆,懂易的可用来掌握吉凶与成败,懂卜的则可预测凶吉与利害。百姓中凡有上述技艺者,都赐给一匹马所能耕种的土地,一斤金所能买到的衣服。这是有助于国君摆脱蒙昧愚妄的一种措施。这五家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懂‗时‘的官,使他在事前更早的时候说明情况,君主就不致错过时机,错行理财之策,而带来财源兴盛的结果;懂‗春秋‘的官,可以远占得失,以为后来的教训;懂‗诗‘的官,记述人们的行动而免于差错;懂‗出行‘的官,详述道路的情况而免生误解;懂‗易‘的官,可以掌握祸福凶吉,不至于发生错乱。管理这些人应是君主的权柄。‖

2.《史记-货殖列传》太行山以西饶有木材、竹子、楮木、野麻、旄牛尾和玉石,太行山以东多出鱼、盐、漆、丝和音乐、女色,江南盛产楠木、梓木、生姜、木犀、金、锡、铅矿石、丹砂、犀牛角、玳瑁、珠玑、兽角、皮革,龙门山、碣石山以北广产马、牛、羊、毛毡、毛皮和兽筋、兽角,铜、铁则往往在千里山峦中布满,如同摆满棋子的棋盘一般。这还仅仅是物产分布的大概情况。这些物品都是中原人民所喜爱的,是百姓们衣着饮食与养生送死所必备的东西。所以,人们依赖农民耕种来供给他们食物,虞人开出木材来(供给他们使用),工匠做成器皿来(供他们的所需),商人输通这些财物(供他们选购)。这难道还需要政令教导、征发人民如期集会来完成吗?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的而自然就是如此的证明吗?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反过来,资源缺少,山泽也就不能重新得到开发。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着食物的源泉。源泉广阔,就会富饶起来;源泉窄小,就会贫穷下去。

第三章

一、填空:

水则覆舟

得百姓之誉者荣

不求而得

人有其治

笃行之

多闻者知

如日出之阳

可以医愚

白首方悔读书迟

晨昏忧乐每相亲

二、单选: CADCA,BDBCA

三、名词解释:宗法制度

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封邦建国制

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

宗庙祭祀制

简称庙制。是指人们在阳间为已故祖先建立灵魂依归之所设立的次序和祭祀制度

家国同构

即家庭、家族(家族、宗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四、简答题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在中央表现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在地方表现为中央集团的不断强化.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完备系统;

2、以专制主义为核心严密;

2、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3、家天下的延续 封国制度不断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家国同构

4、经济基础稳固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皇帝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中央对人身控制严密

五、论述题:

1、第一,从外部的自然环境来说,中国大陆相对较为封闭,很到外来势力的冲击。第二,从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来说,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私有制不发展,作为补充的工商业不发达,这使得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延续。第三,从内在调节机制上说,君主的能力与拥有的无限权力不对称,构成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而专制制度内部两种力量的矛盾运动———君权的强化力量与约束调节力量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则是这种内在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的作用下,对君主的严格培养、神权对君权的制约及实行的言谏制度、官僚制度等,都对君权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制约与调节,使得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了某种自我调节机制,减弱了其狭隘性、封闭性与非理性因素,降低、减缓了政治动荡的频率与政治衰败的速度。

2、儒家化之法律的确立,对中国的传统社会可谓影响深远。以礼人法使得礼的伦理纲常具有了法律上的效力和强制力,同时,法律也反过来维护着礼教的存在和威。二者相互结合,共同维护和强化着传统宗法礼制的社会制度。

儒法合流及儒家化法律的地位的确立,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模式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它导致了传统上把治国大计转化为道德问题的做法

3、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三: 一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三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6 材料分析题

一、1、中国古代孝道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家庭中家长权利至高无上

。古代中国曾经是家长权最发达的国家,把家长权作为发挥家的政治功能的工具

2、家长权是维护和巩固国家统治的有力工具,因而古代中国―家‖的政治功能也因家长权的政治色彩得以呈现。第一,家长权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巩固国家的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第二,家长权有利于辅助封建基层特权,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第三,家族组织充当封建政权的帮凶,直接镇压农民的反抗。

二、1、宗法制

2.当时影响:①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

②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对现在社会的影响: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第六章

一、填空题

1、墨池飞出北溟鱼

2、落花飞雪何茫茫

3、时时只见龙蛇走

4、左盘右蹙如惊电

5、我师此义不师古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7、笔下难成和韵诗

8、孤灯夜守去廖寂

9、水隔山遥望眼枯

10、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单选题

1——5

BAADA 6——10

CAAAA

三、名词解释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的书写符号系统,意义和声音是语言的两个属性。

2、指一个语言在表达其内容时,其记录的形式和符号,是以语音来表注的文学系统,这会与其口语达成一定的吻合。

3、又称形意文字,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词素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

4、金文是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

P113

5、在方言歧义的情况下用于官场、外交、礼仪等场合的交际语言。P122

四、简答题

1、P 115-116

汉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汉字和其他的古老文字一样,都经过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它与其他古老文字不同的是,那些古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力,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惟有汉字,从未间断地被使用至今,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代表着世界文字的这一重要发展方向。

2、不同语言对借词的接受程度可能相同,这种接受程度除了社会文化等因素外,听名族语言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人们的语言习惯有很大关系。由于汉语中,语速、音节、汉字基本上是一致的,是的说汉语的人在习惯上认识汉语在每个音节和汉字都是有意义的,因而在吸收外来词汇成分时,不习惯只把汉字的音节和汉字当做没有意义的语言符号来使用,也就是完全音译的形式,而总是喜欢用意译词和仿意词的形式来吸收外来词。

3、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 楷书

4、P118-120 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主要是指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汉语汉字所记录的文化内容不是一回事。

5、P113 小篆的书写完全线条化,象形化减弱。从构造来看,已经形成了相当严密的文字体系:一方面,异体字大量减少,构件的写法趋于一致,同一个构件在不同的字中、在一个字中的不同位置写法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形声字大量增加。这些都增加了字和字之间的联系,使汉字在总体上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

四、论述题

1、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较高的语言之一。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汉语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全世界说汉语的人有十亿左右,几乎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现在国际上,研究汉语的机构不断建立,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历史上,汉语对邻邦的语言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日本、朝鲜和越南。这三个国家的语言都大量地吸收过汉语的语词,甚至依靠汉语借词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在过去,它们还长期使用过汉字。日本后来虽然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的字母——假名,但至今也还保留一千多个汉字,和假名同时使用。韩国、新加坡也仍然使用汉字。

2、P121-124

3、首先,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

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由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自古以来的治学、文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人类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才得以广泛传播和日益提高;人类的智慧才得以充分发挥;人类社会才越来越光辉灿烂、丰富多彩。

其次,东方文化圈实际上就是汉字文化圈。而且这个文化圈的形成,丝毫不带强迫成分。汉字创造了动荡遥遥领先的古代文化,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相对其他落后的民族、国家和地区,通过学用汉字使自己开会进步,进而创造自己的文化,这样很快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另外,如今汉字走红全球。从伦敦到纽约,从东京到悉尼,华语在世界树渐走强,成为热闹的语言。何以如此?理智的理解,并不是因为汉字有那么多有点,而是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地位的提升——国运盛汉字兴。

最后总结,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今天,汉字与硅片结合,势必使古老的汉字焕发青春的活力。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苍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

六、材料分析题

1、地位: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较高的语言之一。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汉语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全世界说汉语的人有十亿左右,几乎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现在国际上,研究汉语的机构不断建立,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历史上,汉语对邻邦的语言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日本、朝鲜和越南。这三个国家的语言都大量地吸收过汉语的语词,甚至依靠汉语借词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在过去,它们还长期使用过汉字。日本后来虽然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的字母——假名,但至今也还保留一千多个汉字,和假名同时使用。韩国、新加坡也仍然使用汉字。

走势:结合材料自己写

2、略

第九章

一.填空题

1.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3.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6.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7.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8.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9.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0.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态,娇袭一身之病。

二.单选题

1.(C)比西方最早的短篇小说作家薄伽丘和乔叟早五个世纪。A.志怪小说

B.话本小说

C.唐代传奇小说

D.章回小说 2.(D)的出现,标志着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

A.志怪小说

B.话本小说

C.传奇小说

D.章回小说 3.屈原的《离骚》中,大量运用了―香草美人‖的(B)的手法。A.赋

B.比兴

C.夸张

D.举例

4.相对而言,(A)诗更鲜明地体现了盛唐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A.边塞

B.山水田园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5.北宋词坛几乎是(D)词的一统天下。A.豪放

B.骚雅

C.清空

D.婉约

6.以(C)为代表的词人在艺术上以文为词,从而全面实现了与婉约词的分道扬镳,形成豪放词派。

A.范仲淹

B.苏轼

C.辛弃疾

D.陆游

7.元杂剧中的《救风尘》、《东堂老》属于(D)剧。A.爱情

B.历史

C.世情

D.公案

8.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深刻影响,后来发展成(B)的―诗教‖。

A.关注现实

B.温柔敦厚

C.文以载道

D.写意手法

9.中国古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这种消极影响是(C)带来的。

A.理性精神

B.中和之美

C.文以载道

D.写意手法

10.(A)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主要特点是铺陈描写,不歌而诵。A.赋

B.楚辞

C.词

D.乐府诗

三.名词解释

1.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2.风骚:风骚,《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它们同被视为汉族诗歌发展的源流。对后世汉族文学影响深远。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现在常指举止轻佻,行为放荡。

3.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也随之兴盛起来,诗人们以歌赞祖国山川壮丽抒发壮志豪情,以描写田园闲适静美表现社会和平安定。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4.边塞诗派: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

四.简答题

1.《诗经》的艺术手法有哪些?

―赋、比、兴‖就是《诗经》的艺术手法。―赋‖就是平铺直叙的意思。―比‖是比

喻的意思,具体形式有明喻、隐喻、借喻、博喻等。―兴‖是起兴、发端之意。诗人

先见一种景物,激起心中的思想感情而涌出诗句。

2.试以王维、孟浩然等人的是个为例,简述中国文学不重写实重写意的特征。3.宋词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宋词总体上具有以下特征: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生活而不是社会现实,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风格倾向上偏嗜阴柔和婉而不是阳刚雄豪。4.什么是元杂剧?

元杂剧是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5简述―四大奇书‖。

从清代开始,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实际上,它们又是南宋时期说话艺术中主要四家的延续和发展:即《三国演义》是讲史小说的发展,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是说铁骑儿的发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西游记》是说经小说的发展,是一部艺术上卓有成就、影响很大的浪漫主义杰作,我国第一部长篇神怪小说;《金瓶梅》则是小说家小说的发展,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五、论述题

1.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雕琢词句,国势开始衰落。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指唐玄宗。杜甫晚年所写的《登楼》《登高》两首七律,得力于此、姚合等,取法贾岛,寓有针砭当代诗风,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有的偏于平易柔弱。李白晚年在安史之乱后所写的不少诗篇。玄宗后期,重视向汉魏古诗,中经安史之乱、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民生凋敝,写于安史之乱前夕、孟郊诗为学习对象。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但李,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固然表现了他―会当凌绝顶,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又气象浑厚‖,并称之为盛唐气象,希冀建功立业,盛唐诗的雄浑特征。(无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红楼梦》

《儒林外史》

3.(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2)―文以载道‖。(另简要阐述,并举例)(3)中和之美。(另简要阐述,并举例)(4)写意手法。(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六、材料分析题

(一)1.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2.以《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例,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的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的过分强烈。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3.有意义。情感宣泄的适度与表现方式的简约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这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征在古代文学中的积淀。

(二)1.文化特征: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意义: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直接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更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高扬了反抗精神,抨击黑暗势力、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

无标准答案,须自己瞎掰

第十章

填空题

11、中则正

2、中则正

3、守之以愚

4、守之以谦

5、感极而悲者矣

6、随意所适

7、若往若来

8、纵横有可象者

9、当以神会

10、目送归鸿

二、单选题

1—5 CABBA 6—10 DBDCA

三、名词解释

1、中国园林: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具艺术魅力,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在古籍中往往称园林做苑林。核心是情趣,在结构上没有使人紧张起来的对称,其情趣只要是自然情趣,亭台楼阁均随地赋形,巧夺天工。廊榭合池,山石花木,一切布置都考虑到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而且通过园林揭示和领悟自然之美。

2、中国雕塑的整体性:中国雕塑从来没有脱离建筑而完全独立出来,更强化了中国艺术本有的特征:整体性。一个雕塑的大小是由雕塑群体和建筑整体决定的。

3、文人画: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不是紧跟朝廷的政治伦理要求,而是随士大夫自己的境遇变化。

4、清朝五大声腔:高腔、昆腔、弦索、梆子、皮簧

四、简答题

1、彩绘。西方雕塑都是通过材质本身起伏凹凸来显示对象的特质,不施彩绘使得雕塑必须显出自己的特点。中国雕塑的程式化往往忽视细部,平面性减弱了雕塑的特质,而彩绘却可以帮助中国雕塑起到雕塑以外的功能。因此中国彩塑中的很多细部不是雕出和塑出来的,而是会出来的。

2、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篆属于古文字,与隶、楷、草、行在字形上不同。篆、隶、楷是一字成一体,行、草则可两笔连写,草书则往往数字甚至一行连成。篆书古雅、隶书丽姿、楷书雅正、行书流丽,草书飘溢。

3、一、散点透视的“游目”;

二、以大观小;

三、以貌取神;

四、游目式的笔、色、墨。

4、一、旋律为主

二、理性精神

三、节奏宣泄 详见P188

5、戏曲是古代各类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个中国艺术的原则在这里得到了一种形式化的定型。这种形式美的定型用理论术语来表达就是程式化和虚拟化。

(一)程式化,其角色分行是程式化的,生旦净丑分为四大基本分行;与角色分行相对应的一是脸谱划分,二是穿戴类型;人物的心理活动除了通过唱念表现外,还通过身体和穿戴的一系列程式化动作表现出来;戏曲除了唱、念、做、打表现人物故事外,在推动情节上也形成了一系列动作程式。

(二)虚拟化。通过演员在台上的一些程式化动作,就可以实现戏台时空的转换。戏台表现愈需虚拟化,表演动作就愈显程式化。

五、论述题

1.文学史上的盛唐指的是唐玄宗、唐肃宗两朝约五十年。以李白为例,他的诗歌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诗歌表现的是盛唐诗人的开阔的胸襟,追求解放、追求自由的思想,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发扬了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

2.双璧指的是《红楼梦》和《儒林外史》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反映了广阔的生活面,上达封建统治阶级人物,下达下层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

《红楼梦》批判了整个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形象的遇见了封建社会必然没落和崩溃的趋势。

《儒林外史》以知识分子的视角,通过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描绘,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3.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六、1.(1)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2)有节制的宣泄情感,表现方式简约,不把感情表现得太过强烈,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体现中和之美

(3)有意义,其实我们要注重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而不是模仿生活,要重视情感与体现抒情手法

2.(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2)

写作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们要多关注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要注重体会文学作品中的现实意义与情感、要多阅读经典著作

第十二章

填空题

1明德于天下 2先齐其家 3先正其心 4先致其知

5物格而后知至

6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7故君子必诚其意 8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9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慈者,所以使众也填空题

BCBAC BCAAB 3 名词解释

1致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2三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3五常:仁、义、礼、智、信

4仁爱孝悌:仁爱: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

孝悌:孝顺父母,有爱兄弟姐妹以及朋友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礼”?它有哪些伦理道德内涵? 礼的概念:

a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教‖ b作为待人接物,谓―礼节‖―礼仪‖ c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

d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礼的伦理道德内涵:

a―礼‖的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秩序的精神,(整对个)突出的是整体秩序对个体的意义,(个对整)要求个体服从并服务于整体。

b礼貌、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礼的四次转变:

周礼把氏族社会作为习俗法规的礼教转化为文明社会的秩序;孔子对礼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地提升; 西汉董仲舒把礼转化为三纲五常; 宋明把礼转化为神圣的、绝对的天理。

2、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良莠并存。其中,虽然有受到一定的历史的、阶级的、社会的局限的道德旧识;但更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上的文明进步,体现全人类道德文明的具有长久思想价值的道德智慧。

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智慧。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

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君子‖作为一切又道德进取心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总而言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简要回答“仁”德的基本内涵。

(含义)仁指好的道德,儒家最高道德规范。

其核心是爱人,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发展)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

4、简要回答“孝悌”之德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历史意义。

1、传承传统,维护家族稳定和促进繁衍,保持中华文化的可持续性而不至于断层,巩固族群的同一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保守,顽固,不容易接受开放的文化与文明的缺点。

2、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式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不可逾越的规则。

3、―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4、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6、在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持久的存在价值。当今社会所讲的和谐,其渊源就来自于孔子的―孝悌‖思想。

五、论述题

1、“仁”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占有什么地位?试对中国伦理的“仁爱”与西方伦理的“博爱”进行文化比较。

1、地位: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在中国政治文化思想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出―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2、中国伦理的―仁爱‖与西方伦理的―博爱‖文化比较: A本质区别的,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肯定竞争。

―博爱‖ 是在肯定竞争基础上对竞争的规范和对弱者的关爱---法制的理论。

―仁爱‖本身并不肯定竞争,是在安排好等级和秩序基础上的相互爱护,是对等级制度的维护。

―仁爱‖这个词本身就表示有以上对下的这种姿态,体现了是一种无原则的退让、安抚或妥协,这事实上是对竞争的一种回避,是对规则的一种回避,是仁治的理论 而不是法制理论。B 内容区别,―仁爱―的意义更宽泛,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

博爱―首先是作为恩赐的神爱,第二方面是人对上帝的爱,第三是人对自己同类关怀。

C联系韩愈的《原道》第一句就是―博爱之谓仁。‖这说明这俩者虽然有区别但在一定程 度上是有联系的。

2、试论孔子和孟子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建设的贡献。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视为其三基德或在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荀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后天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从孟子本人的观点来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教‘,等;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其内容则逐渐被歪曲,成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约束,片面强调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

3、谈谈你对“诚信”的认识与理解;并阐述“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意义。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发扬诚信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显得更加迫切。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企业信用之差已经使信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2、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有建立在诚信道德原则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作为保障。

3、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诚信的思想理念,是我们今天重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时必须利用的重要道德价值资源,我们应当挖掘、保护并珍惜这一现在有可能日益走向稀缺的道德资源。

六:阅读分析题

一:(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3分)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分)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3分)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3分)

二:

(1 经济基础: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2分)思想基础:儒家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课酌情给分)。(2分)这一传统观念具有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任答一点,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 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要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原因:政治:民族危机的加深;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3 依据―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可判断造成―老龄问题‖的原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老龄问题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带来的,里根指出―希望我们创造出整套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办法‖,中国有尊老爱幼的传统,我们要创造出这样一套办法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及制度的完善。

第十三章

填空题

皆知善之为善

圣人不仁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小积成;从纤纤积

守戒正意禅;一心学正智

是名大慈;是名大悲;是名大喜;名为大舍

三生万物

或益之而损;强梁者不得其死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虚其心;弱其志

单选题 1~5.ABCDA 6~10.BCDAB

三、名词解释

1、四圣谛: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盘的最终目的。

2、八正道:

①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②正思维。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③正语。正确的话语,说话应该诚实可靠,不说谎。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④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⑤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⑥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⑦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⑧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3、禅宗:

禅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别传。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即禅宗)。《六祖坛经》《五灯会元》等 是禅宗的佛经。

《百丈清规》是禅宗的律。百丈禅师认为《瑜伽菩萨戒》和《璎珞菩萨戒本》虽属大乘,却是佛陀根据印度情况而制定的戒律,不便生搬硬套。他根据风情、地理、人士风俗等,博采大小乘戒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这就是《百丈清规》。

4、符箓派:

符箓派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以专门传播《灵宝经》而得名。灵宝派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据陶弘景《真诰》记载,灵宝派据茅山举行送竟、斋戒等法事活动,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市之众。看人惟共登山作《灵宝》唱赞,事迄便散“。元帝曾封阁皂山万寿崇真宫第46代宗师杨伯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灵宝派的分支”东华派“创立于两宋之际,创始人为道士宁全真讲究斋醮和内丹相结合。

5、三清尊神:

三清尊神是汉族民间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老子一气化三清。三清就是汉族哲学中”三一“的象征,”三一“即老子《道德经》里面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太清并上清),是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

四、简答题

1、简述道教的基本道义。

一.“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是虚无的无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超 时空的永恒存在.“道”是唯一的.二.老子是“道”的化身,“道”可以演化成众多的天神.地祗和人鬼.三.“道”可因修而得.人通过修炼各种道术能使神与“道”合,即为得道.四.得道的人可有各种神通,可长生,成仙.2、简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详见书237面)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吸收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这么七八百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基本上都是在吸收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绝大多数的佛教经典,就是在这一时期翻译过来的。第二阶段是佛教中国化的阶段。隋唐以来,天台、华严、特别是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表明了佛教在中国已具有特色,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简述道教自产生至清末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详见书231面)

道教形成于中国东汉的中、后期。它是在战国以来的道家学说基础上,并且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鬼神观念、神仙思想,掺杂了古代的阴阳五行、谶纬神学和修炼方术等,最终形成一种中国特有的宗教。

①道教在两晋时期的发展及葛洪的贡献

②南北天师道及陶弘景的影响

③唐宋时期的发展

④正一道和全真道

⑤由于各方面原因,明清的道教日渐式微

4、简述正一道与全真道的区别

1、从起源上来讲,正一源于汉朝,全真源于金朝。

2、从地理上讲,正一较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而全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在南方地区也有所穿插(全真南宗)。

3、从地位上讲,正一在古代(金元两朝除外稍可匹敌)一直处于受统治者承认的正统地位。近代随着茅山派的消失,正一派的式微,全真占据了茅山和正一的传统影响范围。

4、从修行方式上讲,龙虎主修符箓,尚外丹,多为火居道士(即可吃荤娶亲)但也有居宫观的居观道士,但无论如何戒律的执行还是十分严格的,在历史的长期演变之下,正一不在重视关于玄学(道教哲学)的研究。全真尚内丹,主性命双修。

5、从派别分化上讲,正一在元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分化变动,宗龙虎天师祖庭(现祖庭暂移台湾)。全真自创立之初便不断分化出大大小小许多派别,其中,最大的,也是最主流的是龙门派

五、论述题

1、举例论述中国化的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化的佛教在历朝历代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渗入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1、文学方面:由于佛典的翻译,刺激了中国文学的革命,从诗文的意境到文体的演变,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就已有了新的气象。六朝时代,由于梵文的拼音——华严字母的翻译,启悟了中国文字的反切,由反切产生四声,由四声而把五言与七言诗改进为律绝。唐代的禅宗诸大师,创用白话的语录体,说明佛法的要义,因此而有宋明理学家的语录出现,完全是学的禅宗的笔法。明清的小说是由平话及拟平话而来,小说中‗有诗为证‘的风格,散文之后以韵文作结的形式,以及弹词里的说白与唱文夹杂并用,明明白白是受佛经中‗长行‘与‗偈颂‘并用的暗示。由于佛典的翻译,也为中国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语。

2、在艺术方面:魏晋的佛教建筑,一直影响著中国的建筑形态,佛教的建筑,虽不如近世西洋的实用,但却由于佛经中叙述天宫及佛国净土的施设,力求艺术化,建筑物的布置、点缀、庄严、雄伟,都是原始印度佛教的特色;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也给中国带来了塑像的艺术,在此以前的中国,尚没有塑像的技艺,唐朝的佛教塑像,美丽尽致,曾极一时之盛,在绘画方面,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也享誉世界。

3、在科学方面:中国从唐朝至明朝,皆是用的一行禅师所定的历法,那是根据印度的天文学而来。

4、在哲学宗教方面:佛教初入中国时,道教的排斥很大,但到了魏晋时代,讲佛学的引用了老庄,讲老庄的也引用了佛经,从此之后,道教典籍的日益完备,在许多方面都是取材于佛教,比如地狱及阎罗的观念,道教便欣然地接受了也运用了,在佛教未来之前,中国没有阎罗的印象,到了宋时的全真教,根本就是佛化的道教。由于禅宗的启发,宋元明的儒家——理学的出现,根本就是禅化的儒教,虽由于偏执他们的门户之见而反来评击佛教,他们却是‗坐在禅床上骂禅‘;禅宗仅是佛教的一支,宋明的理学家却连对于禅宗的法门也只浅尝半口而不敢深入,唯恐在深入之后,会迷失了他们自己的立场,朱熹看的佛典较多,朱熹就有这样的体验。近世以来的中国思想家中,比如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梁启超、胡适、梁敕溟等,虽然未必信仰佛教,他们却都受了佛教思想的启发。

5、在民间的风俗方面: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是著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无暇推究生前与死后的问题,所以孔子要说:‗未知生焉知死‘?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都是存而不论,所以要说:‗祭神如神在‘。纵然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问题,也只寄望于各人的后代子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就是说的这样的观念;其实,从现实的史实上看,寄望于子孙的果报是不可靠的。因此,自从佛教传入之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为中国的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佛教给我们指出了生死轮回的问题,以及善恶报应的问题,告诉了我们,一切行为,均由各自负责,善报属于自己,恶果也属于自己,现生不报,来生必报。这一点,鼓励了人们要积极地去恶;这一观念,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与影响之大而且深,实在无法估计。

2、举例论述中国远古宗教包括宗教形式。

1、自然崇拜:对自然神、动物神的崇拜。当推日神崇拜最盛,《淮南子》其中有后羿射日的神话,日神在众天神中具有―群神之首‖的地位。再如鄂伦春族先民对月神的崇拜,除此之外,还有星神、云神崇拜、风神、雨神崇拜、山神、地神崇拜,河神树神崇拜。形式有祭祀仪式、设庙宇供奉、祭拜、巫祝等,如:土地庙、古时君主祭天大典。

2、由自然崇拜演化而来的天帝崇拜:对自然众神的崇拜演化而来的凌驾于众神之上的―至高神‖崇拜,如―天帝‖、―上帝‖、―玉皇大帝‖,这也是君主专制制度演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3、鬼魂崇拜:―灵魂不死‖说而来的对鬼魂的崇拜,人们既惧怕它的危害,又希望得到他的庇佑,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为对其的崇拜。如: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习俗。

4、由鬼魂崇拜演化而来的祖先崇拜:如祭祖、供奉祖先、设家族祠堂。

3、列举不少于三个例子试论述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1、科学方面:道家炼丹之术大大促进了古代化学的发展,发明了火药,在炼金丹还发现了还原反应。

2、医学方面:道家追求长生不死,得道升天,炼丹家往往兼攻医学和药物学,如葛洪的《金匮药方》等,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等

3、文学艺术方面:从六朝至宋明,许多作品都受到道教的影响,如《海内十洲记》、《搜神记》,唐代的《枕中记》,宋代的《太平广记》,明代的《四游记》,唐诗的诗人词人许多也受到道教的影响,如李白、李贺、李商隐。

4、古代民俗方面:如对城隍、土地、灶神的崇拜。

材料分析题

百度资料,仅作参考: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有―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的道理之说,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物质属性,人与自然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发、条达通畅而为阳,水曰润下而为阴,火曰炎上而为阳等等,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如水润下为阴而水面为阳水底为阴,这说明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念思想,人与自然都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孳生、衰亡。犹如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相互资生、相互助长身强体壮延年益寿,而任何一个脏器受到影响都会累及其他的脏器,与五脏相表里的六腑----胆、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也同样受累。

传统医学的五行所谓‗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它所相对应的则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对于人体来说则是‗肝心脾肺肾‘,我们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清、调、补,以维持人体、生态、自然的的平衡。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因此首先伤害到的是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持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气(肾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功能有无伤害,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运化、输送到全身,然后调心肝肺之气血,补充肾之元气,预防病害侵入。•通过五脏六腑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与精神活动的关系,来沟通 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五行以生克来调节体内脏器而达平衡,就五行而论可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木火土金水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长夏(中)秋冬;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泪汗涎涕唾等等。

•这些人与自然的现象为我们养生保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了解五行与自然界的关系后,可分析可能发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节、邪气、脏腑及口味的变化,五官九窍的感应及神经的反射,无处不在提醒着你的身体改变的预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预防保健,强体健身、延年益寿。这即是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独到之处。

总之,‗清调补‘是一个健康体魄的养生之道,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目的,这就是祖国传统养生之道的奥秘所在。

2、个人看法,仅作参考:

僧人们不必因循古貌,活在古代。时代在巨变,无法与时俱进的出家众就无法引领当下的在家众。自马祖建道场,百丈定清规开始,中国汉地僧人便有了迥异于其他地域僧人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不离当地地域文化,在农耕时代与寻常百姓的普通生活没有太大区别,铃木大拙在书中评价过,―当时的禅宗和尚,平日里耕田劳作、烧火做饭、洗衣睡觉,本就是一种平常的生活,你若是习惯于这样的生活,在寺中便可以过着这样普通的生活,参禅与修行那完全是自发性的。‖且不论参禅修行情况是否如此,单就寻常生活这一点就可看出,出家人并非要特立独行,不食人间烟火,乃是要生活的。在过去农耕文化的时代,便是要农耕过活,并且在渡众生时会运用很多生活中的善巧来实现,比如禅宗的很多公案都能体现出僧人们的日常劳作同普通的农民并无差别;如今社会在加速转型,生活与生存的方式也在转变,各寺庙的生存也不可能原地不动,这是很现实的,但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对此做一新的定位,也是需要时间与实践的。但无论怎样改变,佛教传的是佛陀的正法这一点不能变,寺可不存,但法必传之。

看这些资料,感觉事情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或许有政治上的原因,商人们的原因。但另一主要的因素在于,寺里的文化形态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甚至超越时代的主流,做更好的引导作用,搞得自身极为被动。要正视现实存在的变化,采取主动积极的应对和改变,这才是上策。台湾佛教这几十年的尝试与摸索就是很好的参照系,大陆同样有这样的人才和空间去进行创新。佛教本是智慧的代表,如果不能把它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便不能算作智慧。现在不都讲创新吗?可有些个人与集体所谓的创新,创的让人直想骂娘。把佛陀的智慧应用在这个提倡创新的时代正是重树佛教形象,纠正人们偏邪观念的良好时机,一部分寺庙与僧人和在家居士应多在这上面下些功夫才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出现种种的诟病。

第十四章

填空题 人不知而不愠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 出则悌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回也不改其乐

小智不及大智千里之行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美言不信

名可名,非常名单选题: 1~5:BACBB 6~10:CDCDA 3 名词解释: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坐忘:是道家所追求的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如万物一体,没有差别,抛弃心智混于自然,才合于自然。

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周敦颐、程颢、程颐、朱嘉、陆九渊、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他们注重禅宗证悟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带有明显宗教功能的的学说。

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简答题:答:

(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2)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3)

儒家的政治思想传统是德治的传统,它寻求由个人的完善,达成社会的完善,由成熟的个人,组成成熟 的社会。(4)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属于现实的精神。2 答:(1)道家认为,真正的哲学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出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2)道家通过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3)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不是指放纵形骸的情欲。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

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答:―天人合一‖: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多彰显人在天地间的突出地位。

―天人之分‖是荀子自然观方面的主张。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同时天也管不了人事。

―天人交胜‖是中国唐代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观点。自然界(―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各自的规律。有时人胜天,有时天胜人。这种观点指出社会和自然的区别与联系,主张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并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精神。

4、主要内容:道德修养、道德实践

特点有: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是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

答:①重整体 ②重体悟 ③以经验为基础 ④直观思维论述题:

答: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在不断变化,创进不息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宇宙,创进的宇宙,普遍联系的宇宙。

无论对我们民族来说,还是对我们个人来说,我们不能不尽心竭力去创造新的,改革旧的,这是天地万象变化日新所昭示给我们的真理。人在天地之中,深切体认了宇宙自然生机蓬勃盎然,充满创进不息的精神。儒家利己利人、成己成物、博施济众,道家万物与我为一,佛家普度众生都是这种精神的结晶。总之,使人格向上发展,不离开现实世界又要超越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培育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是中国哲学的真谛。

答:一般来说,中国哲学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发达的是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整体、对待、过程、流

衍、动态平衡。儒家中比较推崇的―名辩‖;墨家在分析思维上有光辉的成就,严格确立了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程序和规则;法家韩非也很强调分析性、确定性的认知方式;宋明理学家中,朱熹比较重视分析。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缺点是分析方法的薄弱,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分析思维。

答:―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常注重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他指出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认为治人之礼要非常深入人心,必须同―乐‖结合,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礼乐相结合的礼乐制度。孔子思想认为,礼是道德行为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二者都可以用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礼与乐相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的统治人民。

―中庸‖其主要思想在于修养人性,在于人们要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孔子中庸思想的实质就是规范人们的活动行为,试图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末期中重建理想中的周初文明,恢复长幼有序、上下有别的社会秩序。

―仁‖是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孔子的―仁―主要体现在伦理道德规范和政治统治理念两方面。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怀有仁爱之心以德治国、以礼治人,孔子也希望能够从―仁‖出发,实现统治者对人民的一种仁德的统治,而并非以暴力手段去镇压和管制民众。

此外,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种为―仁‖的愿望,他鼓励人们去追求这种境界,把―仁‖看成是君子需要孜孜不倦去达到的境界。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爱自己、爱家人、爱所有的人。从孔子的―仁‖的思想中体现了他对社会民众的关注,对于人民的爱护。

阅读分析题:

答:(1)不同:①老子:赞扬―天道‖而贬损―人道‖,认为―人道‖应效法―天道‖。②孟子:人心与天地是相通的,―天道‖与―人道‖相统一。③荀子:―天人相分‖,认为天没有意志,不受人的意愿支配,与人间的治乱兴衰没有关系。

原因: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生产力的进步,农耕经济的发展;农业社会的生产与天象气候有密切关系;教育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等。

(2)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朱熹: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

(3)强调天与人―形异质离‖,天人有别。荀子。二者都具有唯物主义思想。(4)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

2、答:(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2)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攻,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仁政,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有利于伏尔泰宣扬自已的思想主张。

(3)思想:对儒学的批判。

原因: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提倡的纲常伦理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对立;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尊孔复古‖,而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集体意识;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十六章

一、单选题

1-5:AABBC

6-10:CDDDD

二、名词解释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2.以人为本:就指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3.和同之辨:春秋时期关于事物矛盾对立因素的多样性和单一性的论辩。4.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三、简答题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2.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包括: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等。

3.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仅供参考)

4.内涵:把刚健当做一种重要的品质,同时又要求刚健而中正,即不妄行,不走极端,能够坚持原则,以―中正‖的态度来立身行事。

意义: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才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其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仅供参考)

四、论述题

1.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以民为本从根本上是地主阶级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的统治而采用的政策,其以民为本,目的便是使人们甘受其统治,以维护天下太平,从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论中便可看出;而现代民主思想是以人为本,就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在现代,人本和民本又是不同的。人本是讲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而民本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在中国历史上,―人‖和―民‖有时通用,人本也即民本。唐时为避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二者都强调人们的重要性.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反映。

2.贵和尚中即贵和谐,尚中道,―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

贵和尚中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构成部分,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还是主导方面。由于全民族在贵和尚中观点上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这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作用(仅供参考)

3.中国文化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共存与演进;西方文化则将天人置于对立状态,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以求得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后者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和质量,而前者对于实现天道与人道的平衡统一,实现完美和谐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于解决现代社会因无度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

1.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阶段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利用自然、协调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异己的本体,不是宰制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没找到天人协调,仅在课本找到天人合一)。

篇6:第1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是一个()的系统。

A.随机 B.封闭 C.半开放 D.开放 2.管理中信息处理的特点“数据结构复杂,但运算简单”,这里的“运算简单”是指()。

A.管理信息的数据处理量少 B.从管理数据中获取信息比较简单 C.计算简单,人工都可以完成 D.运算主要以简单的算法为主 3.广义的管理系统与狭义的管理系统的区别在于指()。

A.前者不包括管理对象 B.后者包括管理对象 C.前者包括管理对象 D.后者包括信息系统

4.根据管理系统的概念,其主要构成要素除了管理机构和管理对象外,还应包括()。

A.管理人员、管理组织 B.管理岗位、招工制度 C.生产设备、生产人员 D.信息系统

5.在管理系统的概念中,管理机构与管理对象之间存在的“正向联系”是()。

A.从管理机构到管理对象之间的信息流 B.从管理对象到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流 C.从管理机构到管理对象之间的物流 D.从管理对象到管理机构之间的物流 6.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

A.计划、控制、监督、协调 B.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C.组织、领导、监督、控制 D.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7.信息系统能为管理的()主要职能提供支持。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以上全部 8.管理控制属于()。

A.中期计划范围 B.长远计划范围 C.战略计划范围 D.作业计划范围 9.在公路运输管理中,若车辆通过道路时是免费的,公路的建设、维护费用依靠税收和财政拨款,这种管理控制称()。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输入控制 D.运行控制 10.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的问题。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以上都有

11.决策就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在()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A.一个 B.2个

C.多个(含2个)D.包括上述全部 12.决策的基础是()。

A.信息 B.管理者 C.客户 D.规章制度 13.行驶中汽车里程表上的数字是()。

A.信息 B.记录 C.数据 D.文件 14.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是指()。

A.管理信息 B.管理表格

C.统计报表 D.储存有管理信息的各种符号 15.信息是()的数据。

A.经过加工 B.采集并整理 C.有用 D.以上都是 16.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这里的“可通讯”是指()。

A.信息可以选择载体 B.信息可以无限制地复制

C.信息可以离开载体独立存在 D.信息具有时间价值 17.战略性计划和决策的管理信息是用于()。

A.中层管理 B.高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目标管理 18.企业中的生产报表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 B.管理信息 C.自然信息 D.科技信息 19.构成信息资源的最关键因素是()。

A.数据集中统一 B.应用数据模型 C.具有预测和控制能力 D.能够面向决策 20.信息资源包括()。

A. 信息、物资、货币

B. 信息、信息生产者、设备

C. 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 D. 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货币

21.在对信息的定义中,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之一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是()说的。

A.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B.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 C.中国黄梯云教授 D.中国薛华成教授 22.关于什么是信息的不正确描述为()。

A.信息是客观世界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应 B.信息是可以通信的 C.信息可以形成知识 D.信息是无法度量的 23.企业战略信息与战术信息的构成特点主要是()。

A.企业战略信息以结构化信息为主,战术信息以企业外部信息为主 B.企业战略信息以企业外部信息为主,战术信息以结构化信息为主 C.企业战略信息以企业外部信息为主,战术信息以非结构化信息为主 D.企业战略信息以非结构化信息为主,战术信息以企业外部信息为主 24.关于管理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管理信息是管理数据加工的结果 B.管理信息都是为高层领导提供决策支持的

C.只有用计算机后才能产生管理信息 D.管理信息没有时间性 25.管理信息具有“数据结构复杂”是指()。

A.数据之间联系复杂 B.其有多种文件组织方式

C.其有多种数据表格 D.管理上使用的表格都很复杂

26.管理信息具有“信息量大,且信息量处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的特点是指()。

A.管理中使用的数据与表格太多,其中大部分与时间有关 B.管理中使用的数据与表格太多,其中大部分与时间无关 C.管理信息的安全性低

D.需要使用多台计算机来存储管理信息

27.管理信息具有“运算简单”的特点是指()。

A.获取管理数据很简单 B.管理决策中对数据的处理很简单 C.对大量管理数据的处理方法都很简单 D.上述答案都正确 28.管理信息具有“信息更改频繁”的特点意味着()。

A.管理信息使用方便

B.管理信息可以随意修改与删除 C.管理信息的安全性降低

D.可以通过远程更改管理信息

29.管理信息具有“多路径检索”的特点主要是指()。

A.可以多人同时检索管理信息

B.可以同时通过管理信息的多种属性检索管理信息 C.可以从多台计算机中分别检索到同样的管理信息 D.根据需要,管理信息可以建立不同的目录

30.最适合表达与处理管理信息的“数据结构复杂”特征的数据文件组织方式是()。A.顺序文件组织 B.索引文件组织 C.链表文件组织 D.直接存取文件

31.在管理信息的分类中,划分固定信息与流动信息所指的“一定时间内”意思是()。

A.1月 B.半年

C.1年 D.1个完整的业务周期 32.固定信息与流动信息的划分依据是()。

A.信息是否从一个管理部门流动到另一个管理部门 B.信息是否是从基层流动到决策层,或者相反

C.在一个完整的业务周期内信息是否经常发生变化 D.信息源是否是固定的

33.在管理信息的分类中,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流动信息是指()。

A.在一定时间内经常发生变化的信息 B.流入或者流出系统的外源信息 C.流动在信息通道内的信息 D.信息系统内可以流动的信息 34.企业内源信息与外源信息的主要区别是()。

A.内源信息以非结构化信息为主 B.外源信息以非结构化信息为主 C.内源信息以固定信息为主 D.外源信息以流动信息为主 35.按照管理信息的性质划分,对一个业务周期为一周的企业来说,其年度计划信息一般属于()。

A.决策信息 B.生产信息 C.固定信息 D.流动信息 36.各种国家标准一般属于()。

A.固定信息 B.流动信息 C.电子信息 D.业务信息 37.企业的库存量一般属于()。

A.固定信息 B.流动信息 C.战略信息 D.决策信息 38.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属于企业的()。

A.内部信息 B.外部信息 C.控制信息 D.战略信息 39.和企业直接进行业务联系的客户信息属于企业的()。

A.内部信息 B.外部信息 C.控制信息 D.战略信息 40.关于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有这样一种观点,其认为:数据是信息的一种重要的();信息是数据本身所具有的()。

A.载体、含义 B.内涵、外表

C.表现形式、规律 D.上述全部不正确 41.数据与信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A.数据与信息无关 B.数据就是信息

C.数据是信息的内涵 D.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42.下述对数据和信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看成是“原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 B.信息来源于数据,是经由系统加工处理过的数据

C.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是记录下来的管理活动的事实 D.数据和信息具有共同的特性

43.管理数据与管理信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A.管理数据与管理信息无关 B.管理数据是管理信息的内涵

C.管理数据与管理信息是等同的 D.管理数据是管理信息的一种主要载体 44.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这里的特定功能是指()。

A.系统具有组成部分功能之和 B.系统表现组成部分功能的优势 C.系统具有新的功能 D.系统具有原来要素的功能 45.系统概念强调,系统必须由()个及以上的要素组成。

A.1 B.2 C.8 D.无数 46.系统通过()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

A.要素之间相互 B.整体 C.要素之间信息 D.外部 47.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

A.输出 B.输入 C.处理 D.边界 48.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

A.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B.目的性、整体性、有效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C.目的性、有效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D.有效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49.信息系统如果具有信息反馈环节,则意味着该信息系统()。

A.稳定 B.不稳定 C.信息处理速度快 D.冗余信息多 50.输出完全取决于输入的系统是()。

A.控制系统 B.因果系统 C.静态系统 D.动态系统

51.在公路运输管理中,若车辆通过道路时是免费的,公路的建设、维护费用依靠税收和财政拨款,这种管理控制称()。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输人控制 D.运行控制 52.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A.计算机系统 B.手工管理系统 C.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 D.通信网络系统 53.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

A.软件、硬件、数据库 B.软件、硬件、通信网络

C.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规程 D.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心数据库 54.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

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 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 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 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 55.关于MIS的建设,下面哪一项的叙述正确()。

A.由于MIS建设采用计算机,所以该项目并不是劳动密集型的 B.MIS建设可以采用交钥匙的办法承包给有经验的单位

C.用户单位领导不懂计算机,没有必要领导该单位的MIS建设工作

D.系统规划与开发费用是可预见的,但系统运行的维护费用是难预见的 56.全国联网的航空订票服务系统属于()。

A.批处理系统 B.顺序处理系统 C.联机实时系统 D.直接存取系统 57.管理信息系统的边界主要是通过()来定义的。

A.系统与环境的信息交流 B.系统功能

C.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D.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58.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

A.管理信息 B.客户信息

C.企业决策信息 D.企业生产作业信息

59.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的主要区别是指()。

A.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包括企业从业务层到决策层的信息系统 B.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包括企业从业务层到决策层的信息系统 C.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只包括企业业务层信息系统

D.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只包括企业中间管理层的信息系统 60.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由电子计算机和人(以及软件:管理方法、管理程序等)共同作用的,为企业管理系统服务的处理()的信息系统。A.营销业务 B.电子商务 C.管理信息 D.生产信息 6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E. 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操作人员 F. 数据集中统一,应用人工智能,有预测和决策,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G. 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决策 H. 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力,应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员 62.在企业“金字塔”结构中,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主要是指()。

A.为企业决策层服务的信息系统 B.为企业管理层服务的信息系统 C.为企业业务层服务的信息系统 D.包括上述全部 6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MIS是一个人机系统 B.信息与载体性质有关

C.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加网络化 D.MIS的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64.根据企业系统中关于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A.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是并列的两个子系统 B.管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C.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D.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互为子系统

65.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

A. 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B. 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 C. 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D. 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

66.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示意图,最上层的信息系统是()。

A.DSS B.MIS C.CRM D.包括上述全部

67.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将管理信息系统从上至下划分为()。

A.生产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等 B.EDP+狭义的MIS+DSS C.狭义的MIS+DSS+ EDP D.DSS+狭义的MIS+EDP 68.金字塔形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底部为()处理和决策。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三者都有

69.基于管理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纵向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

A.专用数据库、模型库和专用的应用程序 B.专用数据库、中层、高层

C.基层、中层和模型库 D.作业层、战术层、战略层

70.从信息处理量角度考虑,处理量最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是()。A.战略层 B.控制层 C.作业层 D.战术层 71.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中,负责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是()。

A.信息源 B.信息处理器 C.信息管理者 D.信息用户 72.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整体系统的结构为()。

A.网状结构 B.关系结构 C.层次结构 D.串行结构 73.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

A.事务处理 B.业务信息处理 C.战术信息处理 D.战略信息处理 74.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各部件的构成框架,把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软件模块所组成的系统,称为管理信息系统的()。

A.概念结构 B.功能结构 C.软件结构 D.硬件结构 75.管理信息系统是分层次的,最下层的处理是()。

A.从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B.进行业务处理

C.从业务处理系统提取数据 D.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76.按照控制论的观点,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

A.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录入子系统、信息输出子系统 B.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信息输出子系统 C.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信息输出子系统 D.决策支持子系统、管理信息子系统、业务信息子系统 77.与管理信息系统最密切相关的三个学科是()。

A.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与通讯科学 B.管理科学、财务管理学、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C.系统科学、企业生产管理学、市场营销学 D.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 78.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员应该具备()。

A.计算机科学知识与会计学的知识 B.计算机科学知识与管理科学知识 C.管理科学知识与系统科学知识 D.包括B和C 79.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关系是()。

A.两者是一回事 B.前者是后者处理管理信息的工具

C.后者以前者为处理对象 D.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外形

80.管理信息系统和下述()具有外形相似。

A.计算机信息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数据处理系统 D.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81.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分布式”是指()。

A.计算机终端分布在不同物理地点 B.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地点 C.客户分布在不同的物理地点 D.包括全部 82.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难以获得。

A. 系统数据 B. 系统信息 C. 系统人才 D. 系统需求 83.不属于联机实时处理方式的情况是()。

A.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处理 B.负荷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 C.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数据处理 D.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

84.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其与其它学科关系上看,你认为下列哪个词与信息系统最为贴切()。

A.基础科学 B.技术科学 C.社会科学 D.系统科学 85.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做到()。

A.利用计算机系统完成企业的所有决策 B.在决策者不在时替决策者决策 C.对决策者完成决策提供支持 D.只支持企业的中层管理决策 86.决策支持系统“三部件结构”的三部件是()。

A.人机交互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 B.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 C.人机交互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D.模型库管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87.决策支持系统是()。A.数据驱动的 B.知识驱动的 C.语言驱动的 D.模型驱动的

88.在管理信息系统金字塔的概念结构中,DSS和狭义的MIS的关系是()。

A.DSS在狭义的MIS之上 B.DSS在狭义的MIS之下 C.DSS包含狭义的MIS D.狭义的MIS包含DSS 89.DSS只能支持决策而不能代替决策是指()。

A.其不能在决策者在的时候代替决策者决策 B.其可以在决策者不在的时候代替决策者决策 C.其不能代替群体决策

D.其面临的决策问题以结构化和半结构化为主,所以不能代替决策 90.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解决企业()问题的。

A.结构化问题 B.非结构化问题

C.企业领导不在时的所有决策问题 D.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 91.在下述哪种情况下DSS可以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A.决策者不在办公现场时 B.在决策者不知道该怎样决策时 C.决策问题是结构化决策问题时 D.决策问题是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时 92.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所谓的深度知识主要是指()。

A.关于相关问题专家的很深的知识 B.关于如何获取相关知识的知识 C.关于决策的基本知识与常识 D.包括以上所有 9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要组成为()

A.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

B. 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C.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D. 管理信息系统、执行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 94.专家系统存在较为严重的主观性、不确定性等问题。这里的所谓“不确定性”是指()。

A.专家的知识存在矛盾 B.专家知识可能是部分正确的 C.专家知识不可描述 D.专家知识是无限的 95.专家系统和DSS都有知识库,但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是()。

A.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包含了各方面专家的知识

B.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只包含了特定方面专家的知识

C.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可以是规则,可以是因果关系,也可以是经验、观点等,而DSS不是

D.上述观点都对

96.ERP系统是从解决企业的()问题而产生的,现在其已经涵盖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

A.企业物料管理 B.劳动工资 C.销售管理 D.人力资源管理 97.ERP系统是由()系统发展而来的。

A.DSS B.MRP C.MIS D.CRM 98.以下系统中()管理的资源范围最宽。

A.ERP II B.MRP II C.ERP D.MRP 99.以下系统中()不能对企业的资金流信息进行管理。

A.ERP II B.MRP II C.ERP D.MRP 100.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将 CAD、CAM、MIS和OA等联成一个集成系统,为使整个系统和谐地运行,必须采用()。

A.统一的数据库 B.统一的操作系统 C.统一的接口规定 D.以上各项都需要 101.下列哪个不是描绘BPR的关键词()。

A.根本的 B.彻底的 C.巨大的 D.具体的

二、名词解释 1.计划 2.作业信息 3.管理系统 4.决策

5.决策过程 6.预测 7.数据 8.信息

9.管理信息

10.管理控制信息 11.固定信息 12.系统 13.动态系统 14.系统的结构 15.系统的功能 16.管理信息系统 17.信息系统 18.信息化

19.决策支持系统 20.ERP 21.CRM 22.BRP

三、简答题 1.2.3.4.广义的管理系统和狭义的管理系统的区别何在? 什么是决策?决策活动一般包括哪些阶段? 当代企业的竞争环境有何特点?

什么是准时生产方式?准时生产方式如何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支持?IT是怎样支持准时生产方式的运作的?

5.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提供怎样的支持? 6.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7.信息与消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一般对管理信息可以怎样分类?举例说明。

9.在企业信息系统中,怎样划分流动信息和固定信息?

10.什么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外源与内源信息?其分别有何特点? 11.信息量是如何度量的?有哪些因素影响信息的价值? 12.信息有哪些基本性质? 13.为什么说信息是有价值的?

14.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的关系? 15.什么是动态系统?什么是因果系统?

16.根据系统的定义,掌握系统概念的三个要点是什么? 17.按照波尔丁(E.E.BoulDing)的系统层次概念,在植物之上和之下各有那样一些系统?上下各举2-3个系统的例子。18.什么是系统的非平衡结构? 19.系统特性中的相关性是指什么? 20.系统特性中的阶层性是指什么? 21.系统特性中的环境适应性是指什么?

22.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最主要的工作是数据处理?

23.请简要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24.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是什么? 25.管理信息系统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为什么?

26.为什么人们总把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混为一谈?

27.在广义的管理系统概念中,连接管理机构和管理对象之间的是什么系统? 28.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29.用控制论的观点,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那三个子系统? 30.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怎样的?

31.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作用有哪些? 32.信息系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33.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关系。

34.试述执行信息系统的特征。

35.为什么DSS只能支持决策而不能代替决策?

36.决策支持系统的“三部件”结构是指那三个部件?

37.什么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8.什么是MRP II?MRP II有何特点?

39.什么是ERP?ERP系统一般具有哪些功能模块?

40.什么是CRM?作为IT解决方案的CRM系统能够从哪些方面为企业实现“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供支持?

四、综合应用题 1.2.3.4.举例说明对管理数据进行必要组织的必要性。

根据所学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试分析按照企业的组织来建立信息系统的利弊? 试分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对企业哪些方面产生影响。根据你学习的关于管理科学的知识、信息系统的知识,试分析一般生产企业需要哪些外源信息?

5.有人说“信息系统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6.专家系统是解决专门领域问题的最好技术解决方案,以石油钻井专家系统为例,说明专家系统开发与运行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为什么? 7.企业已经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现在又在开发决策支持系统,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的?

上一篇:乡村公路建设下一篇:司机年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