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流程

2024-05-02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流程(精选8篇)

篇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流程

新生儿护理组工作总结

转眼之间2013年很快过去,回首过去,从医院建院至今,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相互帮助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实行感动式服务,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在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政治和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涵养,完善基础,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在临床工作方面

总所周知,新生儿的特性,呱呱落地,一生啼哭在亲人们的喜悦声中出生,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护理这个可爱,浑身软绵绵的小家伙,如何喂奶,如何换尿布,如何观察,不管是早产,足月还是过期产,他们的抵抗力都低的多。也脆弱的多。作为一名新生儿科专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指导家属如何喂养,如何护理。而有些工作我从来也没有接触过,如疫苗接种,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在不断的学习和请教中,渐渐的走上正轨,在新生儿抢救工作中,增加抢救意识,迅速,及时有效。抢救时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的填写护理记录单,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做到处理准确。

在新生儿的安全管理中,严格实行母婴同室,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避免呛奶窒息,避免坠床,抱错,无论做任何操作都有家人监督陪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诊疗护理的安全执行。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沐浴毛巾等一用一消毒,接触前洗手,有特殊感染的新生儿用物专人专用专消毒,做到无交叉感染。我们医院刚刚起步,新生儿科也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发展。为了工作能顺利安全的进行。本人能和科室的同事团结协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度难关,并能和其他科室的同事团结协作,积极配合。

在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以感动式服务理念来要求自己,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健康康的出生,希望所有的产妇都能高高兴兴的抱着孩子回家,病人的满意度是我们立足的根本。所以我将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投入,热心的为大家服务,和医院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篇2: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流程

内儿科是一支充满活力、充满爱心、的年轻队伍。全科始终不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用自己的爱心、诚心满足每一位住院病人的需求,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下,根据半年前制定的工作目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赢得了大部分住院病人的满意。

一、科室基本情况

1、全科护理人员共14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1人,护士2人,大专2人,在读本科4人,中专1人。共有30张床位,全年收住院病人1313人,上半年总数489人,下半年总数824人,下半年比上半年病人总数增加了25.5%,下半年抢救危重病人126人,死亡9人,抢救成功率92.9%。静脉采血468人,其中人股静脉2人,皮试472人,肌注125人,新生儿洗胃128人,遇危重及时向上级医院转送8人。洗胃抢救成功率83%。严格护理操作常规,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对于内、儿传染综合科室无院内交叉感染,无差错事故发生。

二、科室设备、物资运行及相关制度情况

1、科室拥有抢救设备:婴儿温箱20台,幼儿吸痰器1台,运行正常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所有抢救设备由专人管理,每周定期检查运行情况、保养、作记录;抢救柜、药柜由责任班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如出现缺药、漏药现象,予即时补上备用并记录;各种消毒液及用物每周定时更换,专人治疗班负责,主班每天检查1次,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即时解决。

2、科室执行严格的查时制度,环环相扣。半年来科室药品漏洞5次,查出漏处理医嘱2例,已及时填补,未造成不良后果,各班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未出现明显拖班造成人员的过度疲劳现象.三、科室护理工作完成情况 半年来我科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基础护理平均93分,危重一级护理95分,护理表格书写94分,急救物品平均89分,病区消毒合格率95分,满意度调查87,5分科室管理86分。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液器等)管理,用后全部做到分装、消毒、毁形、焚烧并记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无一例输液、输血反应。

四、科室业务学习及引进新技术开展情况

1、在田院长、靳院长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学习,科室对每例死亡病例、疑难病例都进行讨论,从中总结不足,制定出完整的治疗方案,备工作参考。心衰急救流程图。护理人员还学习了从省医引进的新技术:留置针的运用与护理,硫酸镁湿敷运用,褥疮、红臀患者使用氧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已在我科运用。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能够即时、准确的为医生提供诊疗依据。

六、内部管理

1、一年来,将这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及患者、患者家属提出的意见、建议相互沟通,进行疏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1)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尊重和维护患者权益意识,通过学习,大家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促进了医患、医护之间的关系和谐,增进了感情,让病人相信我们,愿意留在我们科。

2)为了给病人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我们围绕了“树行业新风,创一流服务”的活动主题,从细小环节入手,要求医护人员做到“四轻”,切实让病人感受到温馨、耐心、细心爱心的四心服务,感受到家的温暖。

3)经过“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后,使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管理不够完善,主要问题出现在对医疗安全入手不足:病历书写不及时、不规范,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不规范,滥用抗生素,收费不透明,对各种记录不完整。4)、为了实现人性化的管理,科室学习了护理部制定的“护理人员量化考核评分制度”,但是为了让值班人员心理轻松、不带情绪上班,我们科并没完全按照制度扣分罚款,而是要求大家相互帮助,各班相互检查,出现问题立即纠正帮助填补、循环进行,未得到即时纠正的,上下两班共同受罚,半年来只是在环境卫生、上岗形象及协调问题上个别被罚。

七、护理工作获得的社会效益

我科护理人员对于常规技术都能熟练掌握。对小儿头皮细小静脉的穿刺技术能做到动作准确、娴熟、一针见血率高,两位责任班护士都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为每位患者做好入院的环境介绍、生活上的帮助、解释治疗护理计划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我们用心为每一位患儿治疗、记得他、关心他、有亲切感,就会使我们得到很好社会效益。

八、存在的不足

1、护理人员轮换太快,不好管理;

2、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相对较差;

篇3: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08例, 其中男71例, 女37例, 年龄8个月~7岁, 平均年龄为 (3.9±3.3) 岁。病程为:5 d~1个月。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4例, 其中观察组男31例, 女23例, 年龄8个月~6.5岁, 平均年龄为 (3.8±3.1) 岁;对照组男29例, 女25例, 年龄9个月~7岁, 平均年龄为 (3.9±3.4) 岁;所有患者均需在儿科住院治疗, 排除其他重大脏器及基础性疾病。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 及时安置患儿床位, 观察患儿病症, 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用药叮嘱及护理宣导。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实行常规护理的情况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实行方法如下:

1.2.1 营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

根据儿科病房的患者特点, 结合患儿的心理及日常行为活动为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病区环境, 如为患儿设立活动室, 在活动室为患儿提供不同种类发散思维的儿童玩具, 在病房的墙壁上为其粘贴上可爱的图画或者可爱的小动物图片, 病房装饰的电视机为患儿播放喜爱的动画片等, 病房的的窗帘与被褥要打破传统的白色以温馨的卡通温暖的花色为主, 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工作服装更要打破传统的白色, 以消除患儿的紧张与恐惧心理, 适应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 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 在病房设立快捷方便的传呼设置, 以确保患者可以随时得到护理人员的帮助。在病区的走廊上设立信息栏, 在走廊墙壁上贴有温馨提示、爱心语、祝福语等, 不仅可以为其营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更容易拉近患儿与家属的距离, 减轻患儿的痛苦积极配合治疗。

1.2.2 加强对患者家属健康宣导

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 从入院、住院指导出院后均要进行健康指导。内容大致包括:患儿的合理饮食、用药指导及疾病防治等。在病房为其摆放各种关于健康教育的书籍资料, 在病区走廊的墙壁上粘贴并摆放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及健康知识, 配有图文画面活泼生动, 从而有效吸引患儿及家属的注意力, 每月要定时进行更新。根据儿童与家属的先有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宣导方式, 可以对其进行口头教育、文字教育、师范教育等, 在进行健康宣导时, 要注重互动性, 对于讲解的重点要及时给予讲解与演示, 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宣导加强记忆。同时, 定期与患者家属举行交流活动, 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为医院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建造信息交流平台, 促建医院的进步。

1.2.3 优化护理服务基本流程

对常规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 改变护理工作功能制的护理模式, 实行责任制, 将其落实到整体的护理流程, 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例如, 新入院患者接诊、检查、输液等流程进行对接, 践行无缝隙的优质服务:热心接待—耐心讲解—细心观察—诚心帮助—温暖出院—爱心回访;一系列的护理模式。同时, 将科内的护士分为4个小组, 每个小组由1名责任组长, 1名副组长, 2名主要责任护士与2名基础护士组成。其中, 组长与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每个人均要负责护理一定数量的患者, 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 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基本护理、病症观察、沟通、治疗、健康指导等, 基础护士则承担床位分管的生活与基础护理, 从而确保患者需要进行的各项护理落实到位。

1.2.4 提高团队内部建设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 提高团队内部建设, 规范优化护理服务。医院定期对医护人员组织学习, 学习医院的礼仪文化知识,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严格恪守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职业道德。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因此坚决禁止护士“冷淡、推脱、顶撞、强硬、拖拉”等现象的发生。对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言语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均要按照宾馆式的礼仪服务, 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微笑服务的同时还要做到“六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护理治疗有请声、医患合作有谢声、病房巡视有问声、工作不足有歉声。还要积极主动的关心患儿, 与患儿多接触、夸奖、拥抱, 与患儿家属多沟通, 请家属多配合, 从而创建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

1.2.5 完善护理制度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

建立完善合理护理制度是确保优质护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制定护理管理制度时一定要结合实际,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从而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是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 提供护理质量, 同时还要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性, 对患儿护理管理手册、儿科护理流程、儿科护理标准等制度进行量化、细化, 为提高临床儿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依据。同时, 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 改变以前的奖金分配制度, 按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且定期开展考核比赛, 设立考核项目, 加、减分项, 奖励先进员工, 督促后进员工, 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1.2.6 完善后勤部门的保障系统

对儿科后勤部门进行完善使其工作社会化。在科室内除了配备基础的护理设施以外, 增加小方凳、桶、沐浴盆、婴儿推车、电吹风、微波炉等生活必须设施, 以方便患儿各个环节使用。同时, 患者陪检、领取医疗物品、送医疗标本等非护理类的工作都可以由相关部门完成, 从而有效的保证护士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与健康宣导的时间, 有效提高护理效率。

1.3 评定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两组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对于患儿在入院, 住院, 出院期间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采用不急实名制, 收集每个月的护理质量考核表, 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评分进行对比, 将其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 平均满意率= (很满意+满意) /总抽查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 (±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 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对比发现:观察组的平均满意率为 (87.0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6.67%) ,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由于儿童自身机体功能尚未成熟, 自身免疫力较差, 一般病情变化较快, 病情较为复杂,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如何有效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避免各种不必要因素的发生, 提高患儿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已然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当今护理新模式, 要求临床护理工作者要以患者为核心, 以爱护、尊重患者为原则, 全面落实颁布政策顺应时代潮流, 从而有效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 全面推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进步。本实验表明: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平均满意率为 (87.03%) ;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率为 (66.67%) ,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同时,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对于患儿实施优化护理要比实施常规护理更有助于患儿尽早康复, 促进医患之间的关系, 同时提升医院在医学界的地位。

总之, 在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能够有效建立护患之间的友好关系, 提升护理质量, 确保对儿科护理安全, 减少护理投诉与纠纷, 不仅能赢得社会的认可, 还能有效提升医院品牌。开展优化护理工作是全科全方位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不断提高与改进, 顺应时代的发展, 从而实现护理人员自身的价值, 提升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杰明, 郭艳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杂志, 2014, 10 (4) :113-116.

[2]郑钧, 谢春红.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报, 2014, 6 (9) :57-62.

[3]邵秀红.儿科护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内蒙古医学报, 2013, 12 (4) :37-41.

[4]彭寅.浅谈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22) :169-170.

[5]周丽红, 张文媛, 翟光维.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4, 35 (14) :3172-3174.

[6]郭静.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5) :90-92.

[7]陈秀琴, 颜美容.简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26) :115-116.

篇4: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流程

导读:根据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本文就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好的护理方案,同时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治疗需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的360例患儿,毕业论文范文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及血管疾病。随机分为桡动脉组(Ⅰ组)、股动脉组(Ⅱ组)和肱动脉组(Ⅲ组)。Ⅰ组120例,男性76例,女性44例,平均日龄(2.98±0.45)d,平均体重约(2850±158)g。Ⅱ组120例,男性68例,女性52例,平均日龄(3.14±0.53)d,平均体重约(2810±153)g。Ⅲ组120例,男性72例,女性48例,平均日龄(3.04±0.49)d,平均体重约(2840±160)g。3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血工作由一位操作熟练的主管护师负责,工具全部采用1ml注射器和7号头皮针,以排除操作者技术水平对结果的影响。

1.2.1桡动脉采血法操作者用食指、中指触摸桡动脉,并感知桡动脉的走行、搏动感、位置的深浅和桡动脉的粗细。常规皮肤消毒后,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头皮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刺入,针尖斜面向上,见回血后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抽取需要量的动脉血,迅速拔出针头,套上橡皮塞混匀后送检,立即用无菌棉球按压局部至不出血。

1.2.2股动脉采血法患儿取平卧位,脱去一侧裤腿,使下肢处于屈膝外展位,必要时臀下垫一小枕,助手固定患儿双腿,常规消毒皮肤,同时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右手持1 ml注射器(自带7号针头)与皮肤呈90°或45°角进针刺入,然后逐渐向上提针,抽取需要量的动脉血,迅速拔出针头,套上橡皮塞混匀后送检,立即用無菌棉球加压止血点至不出血。

1.2.3肱动脉采血法患者取平卧位,上臂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使动脉在手指下方,在食指边的动脉搏动处,以30°~45°角进针,见有鲜红色回血时固定穿刺针位置,抽取需要量的动脉血,迅速拔出针头,套上橡皮塞混匀后送检,立即用无菌棉球加压止血点至不出血。

1.3评价标准观察3组动脉采血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肿及淤血发生率、误入静脉率、患儿局部疼痛程度。根据CRIES疼痛量表[1评]分判断:重度疼痛指躁动、高调哭但不可安抚、痛苦表情伴有呻吟及生命体征改变;轻中度疼痛指皱眉、身体轻微扭动、无痛苦表情。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3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比较(表1)

由表1可见:3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比较(χ2=22.32,P<0.001),Ⅰ组与Ⅲ组比较(χ2=15.4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Ⅲ组比较(χ2=0.0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3组患儿血肿、淤血、误入静脉率的比较(表2)。

由表2可见:3组患儿并发症、误入静脉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比较(χ2=18.52,P<0.001),Ⅰ组与Ⅲ组比较(χ2=17.3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职称论文范文Ⅱ组与Ⅲ组比较(χ2=0.03,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3组患儿穿刺时局部疼痛程度的比较(表3)。

由表3可见:3组患儿穿刺时局部疼痛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比较(χ2=43.38,P<0.001),Ⅰ组与Ⅲ组比较(χ2=33.7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Ⅲ组比较(χ2=0.7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桡动脉采血安全,成功率高桡动脉采血选择桡骨茎突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明显搏动、触摸有条梭状感觉的部位作为桡动脉穿刺部位,位置固定,暴露好,并且桡动脉位置表浅,没有大的血管、神经与之毗邻,因此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十分安全。股动脉搏动虽然明显,但位置较深、搏动弥散、定位困难,而且股动脉穿刺点靠近股静脉和股神经,若操作稍有不慎就容易误抽静脉血或损伤股神经[2]。肱动脉搏动明显,易于穿刺,但部位深,毗邻组织关系变异较多,易误穿到正中静脉等[3]。

3.2桡动脉采血操作方便,并发症发生率低桡动脉采血部位在手腕,不必松解包被和衣服,卷起袖管,根据解剖位置取血即可。穿刺采血部位表浅,易于固定和触及,不易穿刺失败导致发生淤血、血肿。股动脉采血部位结构特殊,皮肤松弛,穿刺成功后很难固定,而且股动脉是大血管,压力高,穿刺后压迫不当易出现淤血甚至血肿[4];另外股动脉采血的时候,患儿需暴露面积大,但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会使体温下降甚至不升。肱动脉采血部位较股动脉浅而较桡动脉深,也较易形成血肿,且因其解剖位置特殊,在此穿刺易因动脉栓塞造成前臂血运障碍[5]。

3.3桡动脉采血省时省力,容易掌握股动脉、肱动脉位置深,患儿易激怒,四肢不自主活动多,操作难度大,往往需要2人协作,对初学者不易掌握。穿刺成功后难于固定,有时针头从血管中滑出导致采血失败,需反复穿刺。抽吸时必须换手,这样既给操作人员带来许多不便,又使患儿局部疼痛反应强烈。而桡动脉采血不受体位和操作地点的限制,同时采血部位表浅,易于固定,减少患儿躁动及哭闹,成功率高,1人操作即可,省时省力。

4小结

桡动脉采血比股动脉、肱动脉采血时对患儿的不良影响明显要小,且此法操作方便、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篇5:2016年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1、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全科护士与科主任签订医疗护理安全责任状,确保护理安全。

2、继续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满意服务。

3、做好新生儿科搬迁工作,确保病人、仪器安全搬运。

4、搬至老大楼5、6楼分成新生儿内

一、内二科,做好搬迁后的病房消毒,床位摆放,物品整理,仪器准备工作。

5、要增加护士8—10名,增加护理队伍。

6、加强护士分层培训,重点今年新聘护士,每周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理论由护士长负责,操作由带教骨干负责,课后考核,严格带教,每周晨间提问,每月护理查房和大型业务学习,每月定期开护办会,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配合护理部做好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7、成立新生儿护理专业培训中心,每年培训两期,每期半年,每期接受5—10名进修护士,加强对进修护士的带教培训工作。

8、撰写并发表护理论文3—5篇。

9、争取申报护理科研课题。

篇6: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流程

2016年护理工作已接近尾声,新生儿科在护理部总体工作部署下,全面围绕科室及护理部2016年护理工作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季度重点工作方案的执行,通过每季度制定重点工作方案、围绕工作方案进行护理质控,月底进行重点工作总结讨论,使新生儿科护理质量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年共收治患儿886 名 出院801 人 其中危重 1012人 早产儿 606 人,机械通气 68 人 输血 135人,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现将2016年护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全年围绕第一季度制定的学习“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工作方案,让全体护士提高“慎独”意识,从安全用药、准确执行和查对医嘱、有效巡视、加强重点时间段的管理、重点人群的管理等方面的监控,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意识,确保了护理安全,全年未发生医疗纠纷。

1、护士长在安全护理质控中主要落实的方面有:重点护士关注、不良事件潜在危险的讨论、核心制度的落实、新生儿十大安全指标正确护理指引方面,通过每月不良事件潜在风险的主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

2、加强重点护士的监管:通过护士长合理排班,科室怀孕护士在带班护士的协助下能完成本班工作,护士长给予谈心指导,告诉护士工作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告知对班护士和护士长,避免劳累下出现差错。

3、科室每月如期进行疑难病历分析、潜在不良安全隐患的讨论和防范、护士长定期给护士、医生交谈,督导护士积极告诉工作中各班次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护士长认真听取建议提出改进措施

4、每周一召开晨会进行本周工作总结及安排,尤其在查对制度方面重新规范护士核对医嘱的内容如:口服药物长期牌的执行,长期停止的医嘱及时告知主管护士,在查对医嘱时及时查看执行单的停止情况,转抄医嘱本是否及时签字,医嘱单皮试结果是否及时录入及签字,减少了不良事件及漏医嘱的执行。

二、控制医院感染,加强感染管理

新生儿科预防和控制感染是全年工作的重点,第二季度重点抓清洁的手呵护健康,安全注射,完善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完善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专人管理质控检查,做到各喂奶班班次的配奶车、配奶操作台面擦拭毛巾一用一更换。奶瓶、奶缸正确刷洗流程,奶刷高压灭菌一用一更换。

2、制定暖箱、辐射台清洁消毒流程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掌握

3、完善新生儿科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流程并做好每天的消毒记录。针对新生儿科各室环境如:病房大厅、治疗室、配奶间。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铃、电话、电脑键盘、门把手,暖箱内壁、暖箱把手、配奶间桌面、配奶车桌面等进行环境物体表面的培养。加强手卫生如:医生卫生洗手后、护士手消毒后、保洁员卫生洗手后的手卫生表面培养。消毒液如:开启4天用安尔碘、开启洁肤柔手消毒液等进行抽样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缺陷,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4、护士长每月进行2—4次的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并进行手卫生正确率的观察,积极提升手卫生的依从性,2016年新生儿科手卫生依从性60%左右

5、每周三进行全科各室、各区、各医疗机械的清洁消毒工作。并对各室、各区制定管理人。每周质控两次,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质控本上签名

6、科室质控组能积极发挥质控作用,严格按照感染管理手册进行每月的督导检查,护士长每月组织主任和质控组长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积极整改,并将自查总结上报控感科。

三、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

1、每月检查护士学习笔记,审阅新生儿专科护理病历内容的书写,并及时召开专科护理病历讨论,增加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充实护士的知识包

2、护理文书质控组长及时质控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护理文书,并记录每人护理文书缺陷内容,周一总结讨论积极整改

3、护士长外出学习后,积极制定专科护理课件,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开会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4、每月制定新生儿常见技术操作考核,组织考核评比。

四、优化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各班工作流程、加强五常法管理

1、护士长首先对各室各医疗器械进行分配管理人及管理标准,制订管理名单黏贴于各室各医疗器械门口,设计质控本,要求查看规范整理后签名。周一、周六质控,周六带领值班人员现场查看各室管理人质控情况。月底进行各室管理人质控感想及需要大家配合的注意事项。护士长结合缺陷内容进行工作的改进

2、完善各班流程,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帮班、总务班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

3、加强抢救车的规范管理

4、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护士长周二、周五与探视家属进行沟通,讲解探视制度及要求、农合相关政策、需要家属配合的工作等。大大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方面

(一)、消毒隔离方面:

1、医疗器械清洗间洗手设施不全,缺乏干手纸巾和生活垃圾桶

2、部分快速手消毒液无开启日期,洗手设施无出入库记录 紫外线循环风没有更换等离子消毒机

3、个别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概念如:职业暴漏、医院感染暴发、多重耐药菌的预防等回答不全面

(二)、护理质量方面

1、危重护理护士对现存护理问题回答不全面,不能及时发现危重患儿休克前期症状,晨会已经通过学习毛细血管充盈征、血压、四肢末梢血运情况

2、护理文书体温单入院当天大小便次数录入缺乏依据,护理单有阳性体征缺乏针对性的护理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持续改进

六、取得的成绩和持续改进的方面

1、每周三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对科室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尤其是重点房间配奶间、治疗室、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及其导联线的清洁消毒,杜绝出现卫生死角,护士参与打扫的积极性较高2、3、配奶间配奶车、配奶桌面消毒毛巾一巾一用一更换 科室人员能积极参加月底工作方案专题工作会议,并根据工作安排提出合理的建议和不足之处。

4、总务护士每天下午进行出院患儿的电话回访,针对护理问题进行喂养指导,回访率60%,家属对新生儿科服务态度满意

5、每天实时医护共同床头交接班,针对危重、特殊病情变化的患儿主任及护士长讲解注意事项,提升护士病情观察的能力。

6、加强专科护士的技术培训,制作PPT课件进行授课。内容:新入科护士培训计划、新生儿常见仪器如: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高频呼吸机、新生儿多功能暖箱、辐射台、输液泵、注射泵的应用技术。危重患儿的识别和护理新进展。

篇7:儿科护理工作自我评价

本文由自我评价网提供参考!

作为普通儿科在职护士的我,在工作当中,逐渐体会到需要不断的累积自己的护理经验,这样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才可以得心应手。其实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

常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的确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你只有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儿科的护理当中,每个患儿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碰到大一些的孩子,心里护理是很重要的,刚入院的孩子,只要我们进入到病房他们就开始哭。我们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儿科护理工作自我评价范文

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身上嘛!因此我们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我们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工作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事,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篇8: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儿科开放病床52张, 护理人员13名, 护床比例为1∶4, 护理人员的年龄在20~46岁, 其中2名主管护师, 4名护师, 8名护士。学历:4名本科学历, 9名大专学历;4名从事护士职业超过5年, 6名工作时间3~5年, 3名工作时间少于3年, 合理搭配新老资历的护理人员。

1.2 优质护理方法

1.2.1 培养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其良好的敬业精神以及职业素质, 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服务转变为真心并用心服务,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礼仪和行为规范服务教育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并进行相应考核, 不定期举行一些处理紧急救治和护理情况的演练, 进行年终评比, 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针对儿科护理的特点, 护理人员一定要学好穿刺技术, 避免出现一针见血的情况。积极开展“百例静脉穿刺”以及“优质示范病房”活动, 提高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将患者的痛苦和不良情绪降至最低限度。

1.2.2 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

根据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儿科病房进行设置, 使用防滑地板, 多摆放绿色植物以及鲜花, 将墙涂成温暖粉红色, 悬挂以自然景色以及卡通图片为主的壁画, 画面色彩要温和而宁静, 使人心情变得欢快愉悦。使用温馨天蓝色的被褥, 以消除儿童由于陌生环境所产生的恐惧心理[3]。设置方便快捷的传呼设备, 以便随时可以联系到护理人员。

1.2.3 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

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给予微笑和亲切的问候, 拉拉其小手或者贴贴其小脸。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入院注意事项, 给予患儿全面的健康教育和耐心的指导, 并完善的护理记录。要关心患儿, 全面评估患儿病情, 并及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不断完善基础护理, 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给予个体化温馨服务,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完善的出院指导, 并及时进行电话回访, 康复出院时送去温馨的祝福。

1.2.4 转变护理理念

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 改善其服务态度, 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渗透到服务的每个环节中, 给予患者提供细致全面系统的服务, 用最优质服务质量不断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避免发生护理纠纷。定期评选“优质服务标兵”, 号召其他护理工作人员向其学习。用熟练、精湛、智慧的技术服务于患者, 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 定期举办病友联谊会以及心理咨询等活动。

1.2.5 加强健康教育指导

要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儿的整个住院期间, 包括入院、住院以及出院的健康指导, 教育内容包括合理饮食、疾病防治、用药指导等。在病房摆放各种健康教育资料, 在走廊的墙壁上摆放常见疾病的健康知识以及预防常识, 要图文并茂, 画面生动活泼, 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每月定期更新。同时要根据儿童及其家属的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 可给予文字教育、口头教育以及示范教育等, 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互动性, 对重点要给予详细讲解和演示, 同时通过不同方式不断强化训练。定期举行集体交流活动, 为住院的患儿以及家属之间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

1.2.6 完善后勤系统

不断完善后勤服务工作, 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助患者完成陪检、领物、送标本等非护理工作, 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里护理。根据儿科特点, 科内要配备如桶、沐浴盆、小凳子、电吹风、推车、微波炉等设施。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后, 2010年至2011年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得到明显提高, 与2009年至2010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医院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利于护患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保证护理安全。在护理过程中使护理人员护理有章可循, 增强其对护理工作的自主性和信心, 研究表明自主性是影响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自主性程度越大, 对工作满意度越高, 工作越有积极性[4]。优质护理服务利于使护理工作贴近社会, 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 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赢得社会的认可, 从而使社会、患者以及护理人员均满意的效果, 从而提升医院的服务品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 不断改进护理服务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深化整体护理服务理念, 而且是给患儿及其家属提供满意服务的最有效途径, 也可以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5]。

通过对本组资料研究显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 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得到明显提高, 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均可达到100%。总而言之,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可以全面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护理工作得到社会认可,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1年我院儿科开放病床52张, 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分析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知晓率, 并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0年给予常规护理52张儿科病床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 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可以全面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护理工作得到社会认可。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菁华, 孙秀勤, 李星慧, 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 9 (4) :185-186.

[2]闫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16) :311-312.

[3]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使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5) :305-307.

[4]郑翠萍, 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9) :828.

上一篇:论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下一篇:中小学教师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