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作文素材时事热评

2024-04-30

高考复习作文素材时事热评(精选7篇)

篇1:高考复习作文素材时事热评

高考复习作文素材时事热评

一、毕福剑事件评论

1、人生那点事

2、毕福剑事件,网民一篇评论胜过《人民日报》,值得深思!

3、【拓展阅读】绝不能让“国家与英雄一起被毁灭”在中国重演

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1、世界那么大,你看完了还不是得回来上班

三、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1、德国眼中的二战:在反思中实现灵魂救赎

2、可以原谅,不可以遗忘( 龙应台)

四、小学生为老师撑伞

1、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李镇西)

五、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

1、北大才女演讲为何让整个中国沉默?

2、刘媛媛演讲摘要

六、“衡水二中“事件

1、铁笼里的青春何以安放

2、中国落后地区为何最易制造名校神话

3、衡水二中的孩子奋斗多少年能跟金刻羽们喝咖啡?

六、怀念汪国真——汪国真诗选

七、大学生网上募捐救父毕业后寻捐款人加息还钱

毕福剑事件评论

人生那点事

文/石岗

我向来喜欢说历史,不喜欢说现实,说现实容易引起是非,麻烦得很。但是今早却有朋友来微信,让我说说(毕)福剑,我想,说说就说说,仅此一次,下不为例。而且,三言两语,点到为止,绝不展开评述。

在人类历史上,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年代,英雄辈出;崇高年代,圣人临世;平庸时代,低俗横行。

赵本山、(毕)福剑这些人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是平庸时代的符号。在最近的这三十年里,这个曾经貌似公平却普遍贫穷的国家,一方面推动改革,一方面利益集团瓜分天下。整个社会急功近利,人心浮动,矛盾突出。这就需要一批人出来,来歌功颂德,来装点门面,来粉饰太平,来让老百姓麻醉、平庸、而不思考。于是,赵本山、(毕)福剑装疯卖傻,跟随在他们后面的有无数这样的低俗复制品。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需要,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正如俗话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形势有点变了,低俗的时间长了,社会道德就会跌入谷底,各种被掩盖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也就会反弹,正所谓否极泰来。习主席反腐,开始正视矛盾,正视问题,不再粉饰太平,不再自吹自擂。(毕)福剑这些人,也就该退场了。

但是,任何时代,任何英雄,任何人物,最后都会以悲剧收场,耶稣临难、孔子流窜,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伟人、名人,结局都很凄凉,包括毛主席,生前不可一世,死的时候也无限悲凉,死后连(毕)福剑这样的人都敢嘲笑讥讽,正是花无百日好,月无三日圆。

汉字中有一个“耻”字,耳朵旁加一个“止”,中国古代有一门学问,叫做“止学”,就是告诉你人什么时候该停止。知道进不知道退,你最后必然蒙羞,必然耻辱。登上舞台却不知道下台,再好的演员,最后,必然被观众丢臭鸡蛋砸下去。你看看,历史上那些懂得“止”的人,如老子,如庄子,如姜子牙,如张良,如华盛顿,最后都坐在神庙里。那些一辈子贪恋荣誉和官位,不知道收手的人,最后都会遭人唾骂。

正所谓“红肿之处,艳若桃花。”红得发紫,就该溃烂了,这时候,就该隐退归藏,别在人前显眼了。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

(毕)福剑这些人,以娱乐的.方式登场,必然以荒唐的形式下场。只不过荒唐的方式不同,或因为儿子吸毒,或因为老婆出轨,或因为自己嫖娼,或者像(毕)福剑那样诋毁别人,自己蒙羞。《易经》说“厚德载物”,这些人获得的“物”太多,德又不厚,怎么载得动呢?

人类社会就像大江东去,一代一代地流逝,一批一批淘汰,《红楼梦》说“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荒唐。”(毕)福剑等人荒唐完了,又会有新的人物出来荒唐。

(毕)福剑和毛泽东两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也确实太荒唐了。一个是再过一千年一万年还会被人不断提起,或歌颂,或崇拜,或诋毁的人中龙凤,一个是再过十年就会让人想不起的滑稽人物,这两个人怎么会扯上关系呢?这世界太不可思议了!

最后一句,认识(毕)福剑的人你告诉他,出这样的事,也不必纠结,人人都要收场,只不过方式不同,你这样收场,算是好的了,你靠那张大嘴吃了多年饭,赚了不少钱,今天这张嘴害害你,算是公平了。以后口德好点,别再没遮没拦。再说,(毕)福剑也曾当过兵,为国出过力,他当年冒死跟随科考队到南极报道,也是有些胆识的。他后来也是为了迎合那个低俗的时代,才变得鄙俗不堪。

热爱毛主席的人也不必太生气,毛主席是千古人物,千年万年都会被提起,都会被人爱,也会被人骂。权欲旺盛的人会崇拜他,喜欢散淡的会骂他;爱与人争斗的人会喜爱他,怕惹是生非的会骂他;喜欢精神崇高的人会崇拜他,喜欢物质富裕的人会骂他;喜欢纪律约束整齐划一的人会热爱他,喜欢自由讲究个性的人会骂他;崇尚民族国家大义的人会崇拜他,热衷个人权利讲求民主平等的人会骂他。人站在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结论,这种情况可能要持续一万年,如果你老生气,非气死不可!对于毛主席来说,我估计,他可能最害怕的是他死后没人再提起他,而不是有人骂他。战争年代,蒋介石四处骂他,通缉他,他活得越发得意,他坐天下后,反复在自己阵营中找敌人,甚至和全世界吵架,他更是满面春风。所以,主席对骂他的人都不生气,你们也就别生气了!

还有那个拍视频的人,哈哈,这种人不得不防!你发现老毕胡说八道,当面提醒制止,那是君子,是朋友,现在这样,那是最阴险的小人!但是,防别人不如修自己,人对天、地、人、神要有敬畏之心,特别是对于已经逝去的长辈和伟人,不可轻言污蔑,否则,报应会随之而来。

篇2:高考复习作文素材时事热评

(七)整理:河大附中高中语文组

光明日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林存光

2016年11月23日 光明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谈及‚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月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更对一生追求‚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儒家经典文献《礼记〃礼运》篇,是孔子在阐述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时明确提出的,为人们刻画和描绘了最理想而崇高的政治目标,最远大而美好的社会愿景,这就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大同‛理想。紧接‚大同‛理想,孔子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小康‛社会的看法。‚小康‛可以说是较次一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但也更加接近现实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目标,虽然是出于对上古三代时代状况充满历史想象力的重构而提出的,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用来审视、评判现实世界的理想社会蓝图与标准,自它们提出之日起,就在历史上不断激发人们改进现状、追求理想的想望、意愿、热忱和行动。在近现代,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与侵侮,更激起了中国人民反抗外侮、追求实现国家富强乃至‚天下为公‛和‚大同‛理想的坚定决心与信心。今天,我们党正领导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并且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止于此,还有更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那就是对‚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无限向往与渴求。

那么,从古至今,何以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如此热诚推崇和深沉追求‚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和思想境界?

天下之为天下,乃是指包含所有人在内的人类整体。自先秦以来,天下便是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政治思考和关切的对象,治国平天下或重建天下秩序是他们追求实现的终极政治目标。因此,天下的观念实际上寄托了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最崇高而博大的政治理想、道德情怀和价值信仰。

那么,如何才能治国平天下或重建天下秩序呢?中国先秦儒、墨、道、法等各家的思想家一致认为,天地之道是最博厚广大、公平无私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们才要在政治上汲汲于辨析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私的问题,并一致主张,统治者只有遵循、效法天地之道,才能真正引领整个天下走向太平大治,也就是说,唯有天下为公,才能平治天下,反之,‚私者,乱天下者也‛。《礼运》篇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其根本含义即在于此。

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最崇高而远大的关于人类美好社会超越性的理想和愿景。但中国的思想家们从不架空虚设一种高远孤悬的天下主义理想,也不

认为可以跨越时代的可能性而一下子实现大同社会的终极理想。正如《大学》所说:‚物

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因此,儒家视域中的修齐治平或家国天下问题所期望达到的,乃是一种不断扩展的‚同心圆‛秩序或循本末终始之序而层层推进的‚差序格局‛。今天,倡导‚天下的当代性‛或‚新天下主义‛,必须首先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才有可能逐步引领全人类走向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和崇高目标。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切勿忘记,追求实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终极社会理想始终是我们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远大而崇高的目标。因为我们中国人是向来没有狭隘的国家观念的,正如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所说:‚中国人总愿意与天下之人,同进于大道,同臻于乐利。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天下的人,同进于大道,同臻于乐利,中国人总欣然接受‛,而‚压服他人,脧削他人,甚而至于消灭他人的思想,中国人是迄今没有的‛。

总而言之,中国人希望能够循序渐进,而使天下的人都能够同进于大道,共臻于大同。反之,中国人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和崇高目标,并不简单地排斥和否定家国、民族、地域、宗教等种种差异性和特殊性对于世人身份认同和寄托其归属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但在终极理想的意义上,又总是期望能够化天下为一家、四海为兄弟,而使整个天下成为一个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因为只有这样的‚天下‛,才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天下,才能像我们头上的星空和脚下的大地那样,真正激起和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永恒希望,真正拥有温暖和鼓舞人心的伟大力量。

光明日报: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姜广辉

2016年11月03日 光明日报

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诚廉》,其原文是这样的:‚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其意是说:石头可以被破碎,但不可以改变它坚硬的本质;丹砂可以被磨细,但不可以改变它赤红的颜色。豪杰之士而能洁身自好者,其名节操守不可玷污,就像石之坚、丹之赤一样不可改变。

历代典籍中与《吕氏春秋》此语相类似的话还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名节操守。《论语〃阳货篇》载孔子语:‚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思是说,至坚之物,磨之而不薄,至白之物,染之而不黑。君子即使居于浊乱之世,也不能被污染。《诗经〃邶风〃柏舟》有‚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的诗句,孔子读此诗,‚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

古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认为天地之间,虽然品物万殊,但皆有其正性,石的正性是坚,丹的正性是赤,松树的正性是不凋,雄鸡的正性是晨鸣,所谓‚霜雪大挚(至),松色犹茂;风雨昼晦,鸡鸣自如‛,如此等等。万物一受其正性,便不可移夺。人的正性是什么呢?人的正性就是‚人间正气‛。这种‚人间正气‛表现在哪里?宋代李邦献《省心杂言》说:‚天下有正道,邪不可干,以邪干正者,国不治。天下有公议,私不可夺,以私夺公者,人弗服。‛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道自在人心‛‚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由于有这样一种‚人间正气‛,人们能辨别善恶忠奸,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因而流芳百世,那些祸国殃民者因而遗臭万年。

《论语〃子罕篇》里有名的那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同样是讲气节操守,与《吕氏春秋〃诚廉》篇‚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一段话意义相近。孔子之意是说,以三军之勇护卫统帅一人,统帅似乎很难被敌人劫夺,但三军虽众,未必一心,统帅仍有可能为敌所俘获。匹夫至寡至弱,虽其身可缚可虏可杀,而其志在己,终不可夺。所以二程曾说:‚人之身有形体,未必能为主,若有人为系虏将去,随其所处,己有不得与也。唯心则三军之众不可夺也,若并心做主不得,则更有甚?‛‚匹夫不可夺志‛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有‚心做主‛。古人所谓‚志‛,犹今人所谓理想信念,有自己的‚心‛来‚做主‛,其理想信念才会坚定。但这种理想信念需要落实在‚人间正气‛的根基上,加以不断地培育涵养,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

这里的关键在于能‚立志‛,因此宋儒张载说:‚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一个人最终能否成为仁人志士,不在于他先天的气质如何,而在于他后天的努力如何,简言之,就在于他立志是否坚贞,用志是否勇决。立志坚贞、用志勇决之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甚至可以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这里,讲两个古人的故事,一个是春秋时期楚国子闾的故事。楚昭王临终之际,想要哥哥子西继承王位,子西坚辞不受;他又要哥哥子期继承王位,子期同样坚辞不受;他又要哥哥子闾(公子启)继承王位,昭王连说五次,子闾连辞五次。楚昭王去世后,兄弟三人共同拥立昭王的儿子熊章为楚君,即楚惠王。楚昭王还有一个儿子太子建,死于郑国。其子白公胜为了伐郑复仇之事,引发了楚国王族的矛盾,他杀了伯父令尹子西,又杀了伯父子期,又以兵刃逼迫子闾为楚王,以取代楚惠王,子闾说:‚你若想整顿王室,安定楚国,这是我的愿望,我岂能不听从?如果你要专谋私利,颠覆王室,臵国家于不顾,那我宁死不从。‛最后子闾被刺杀。子闾在做楚王与被刺杀面前,选择了被刺杀。为什么呢?就是他内心的理想信念是为了公利,为了国家。

再一个就是大家熟知的文天祥的故事。南宋末年,文天祥临危受命,担任丞相,出使蒙古军营谈判,被元军统帅伯颜扣留。南宋灭亡,元朝以保留丞相位臵劝降,文天祥大义凛然,不肯投降,后从容就义,留下了不朽的《正气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宋代著名经学家刘敞赞扬砥砺名节、坚持操守之士说:‚临大事而不惧,守大节而不可夺,诐言不入,伪言不出,其惟知道者乎!‛名节操守反映人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对此,古人曾有许多歌颂名节操守的诗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石之坚、丹之赤,不仅可以形容圣贤豪杰的坚贞操守,更可以类比赞颂革命志士和长征精神。

中国青年报:长征,中华民族不倒的精气神

唐双宁

2016年10月24日 中国青年报

我们50后这一代人出生在崇拜英雄的年代,普遍感染了一种英雄情结。长征途中的英雄,就是我们世界观形成阶段最崇拜的英雄。出于对长征的崇拜,对长征英雄的崇拜,几十年来,我几乎走遍红军长征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地,也思考了几十年。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80年前,数支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及其数万将士,为了一个崇高目标,历尽重重跋涉,备尝重重艰辛,战胜重重困难,一路奋斗一路高歌,最终从江南走到了陕北。

他们挑战并战胜了实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国民党为了阻挡和斩尽杀绝这支队伍,先后调集300多万重兵,包括中央军的步兵、骑兵、炮兵、空军,地方军阀的粤军、桂军、湘军、黔军、滇军、川军、西北军、东北军、马家军……前堵后追,上轰下剿,必欲臵之死地而后快。红军与他们斗智斗勇较力较气,以血的代价硬是冲破了这些围追堵截,冲到了自己的目的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他们挑战并战胜了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马都翻不过去的老山界,红军翻过去了;鸟都飞不过去的大雪山,红军过去了;没有人烟的水草地,红军也踏过去了……

他们挑战并战胜了人类生存的极限。没有粮食,他们挖野菜、煮树皮,甚至将粪便中没有消化的食物继续当作食物;没有衣服、药品,他们靠精神去挺、去熬、去坚持。他们在不可能存活的条件下存活,在不可能生长的情况下生长……

他们挑战并战胜了自己。面对党内的路线斗争、队伍中的不同意见,他们坚持原则和真理,心地光明,尊重实际,不断地产生分歧,又不断地统一,由听命于外国人变为听命于自己,由相信教条变为相信事实,并且愈战愈勇愈战愈强……

这是一支将永远被载入世界战争史册的队伍,一个将永远被历史铭记的奇迹,一群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英雄。从此,人类的字典上多了一个名词——长征。

参加长征的一共有十一支队伍

我们50后出生在崇拜英雄的年代,普遍感染了一种英雄情结。长征途中的英雄,就是我们世界观形成阶段最崇拜的英雄。

出于对长征的崇拜,对长征英雄的崇拜,几十年来,我几乎走遍红军长征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地,也思考了几十年。从感性的亢奋到理性的思索,我发现,长征,是 ‚九一八‛事变后,各路红军以北上抗日、应对国民党围剿、扩大革命根据地、打通同苏联的通道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长途征战。参加的一共有11支队伍,其中第一类,主要是以北上抗日为主要目标的6支:1934年7月,由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率领的红七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中央红军也即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也就是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毛泽东等率领的东征军,也即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

第二类,在反围剿中以开辟新根据地为主要目标的3支:1932年10月,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开辟川陕根据地;1932年8月,贺

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撤出湘鄂西根据地,开辟湘鄂川黔苏区;1934年7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撤出湘赣根据地,同红三军会师并巩固扩大湘鄂川苏区。

第三类,以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为主要目标的一支,即彭德怀率领的西方野战军。第四类,以打通苏联国际通道为主要目标的一支:陈昌浩、徐向前率领的西路军。与此同时,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从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陕甘红军英勇奋战,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东北抗联,最早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在国统区进行地下斗争的党组织和党领导的各方面力量,也为长征胜利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同中央保持一致‛是长征胜利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

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升华出伟大的‚长征精神‛,也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严格的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尊重实际的作风、众志成城的凝聚力。

长征的胜利有许多值得今天吸收的宝贵经验,‚同中央保持一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长征时各路红军、各根据地分散作战,经常同中央失去联系,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有着极强的组织观念,他们相信中央、盼望中央、服从中央。这是各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

长征期间,曾发生张国焘分裂中央的事件,其中虽然有许多复杂因素,但张国焘拥兵自重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因素。也正是在中央的努力下,在服从中央顾全大局的朱德、刘伯承及左路军和四方面军大多数同志的努力下,在二方面军的支持下,最后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中央的阴谋。

与张国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为四方面军辖下的红25军长征时最先到达陕北,在中央红军到达后,红25军坚决服从中央领导,慷慨地为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援助。中央红军初到陕北时,因为刚刚发生了张国焘事件,红25军过去又隶属于张国焘领导,中央难免有些担心,毛泽东致信徐海东借1000块大洋,这不免有试探性质。徐海东将仅有的6000块大洋自己留用1000块,其余5000块全部支援中央红军并表示坚决服从中央领导。

正因为有服从中央统一领导的组织观念和政治规矩,才有长征的胜利。服从中央,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明确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经过长征的实践后日益成为全党的自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牢记这条宝贵经验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为长征申遗鼓与呼

长征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为此,我曾长期奔走呼号,大声呼吁,长征路线应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长征精神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做好长征路线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工作,以此彰显文化自信特别是红色文化自信,并惠及全球泽被后世。按照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入选标准,长征路线完全具备其条件,关键是事在人为。由于文化差异和长征遗址保护上的欠账,今后相当长时间里,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重点,一是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群产生理解;二是加大投入以弥补遗址保护欠账,尽快达标。这项工作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且需要举国努力。从现在起,每个有理想、有境界的中国人,都应该为长征申遗鼓与呼。这不仅是申报一个世界遗产,更是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篇3:高考复习作文素材时事热评

结合研究近三年安徽省高考自主命卷及全国其他省市新课标高考试题,我发现,物理试题的命制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1年安徽省自主命卷理综物理学科考题明显突出了教材中素材的应用。如第17题通过介绍研究曲线运动弯曲程度的方法,依托斜抛运动考查向心加速度的相关知识,试题的背景取材于人教版的必修2第五章第七节中的一段文字;第18题考查的示波器原理,由选修3-1第一章第九节中讲述示波器的原理后面的“思考与讨论”的内容改编而成;第21题中的第三小题,由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多用电表》中“说一说”栏目改编而成的。这在2009年、2010年高考试题中也有所体现,这种依托教材并发挥教材的作用的高考命题思想有利于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本文以近三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物理卷部分试题(兼顾其他部分省市考题)为例,分析命题中教材素材选用的几个方面。

1. 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中的内容。

教材是高中教学的蓝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命题依纲扣本,可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对中学教学的导向功能。

例1 (2011安徽理综卷第17题):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1 (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以速度υ0抛出,如图1 (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

解析:本题以斜抛运动为载体,要求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曲率圆”和“曲率半径”等名词的定义,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公式、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来综合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本题突出了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考查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新颖、表述简约,所涉及的知识与方法是课本中重点介绍且学生应该理解的内容。结合题图,将该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上抛运动,得到在运动的最高点P处,物体的速度为vp=v0cosα,物体受力为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有。故选项C正确。此题是根据新课标必修2第21页内容改变的。一般曲线运动,轨迹各个位置的弯曲程度不同,在研究时可以把曲线分割成许多很短的小段(微元法),质点在每一小段的运动视为圆周运动,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此题考查曲线运动、向心加速度等知识点。

2. 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中的问题与练习。

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板块,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也用来评价学习的效果。高考命题源于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可抑制教辅泛滥,减轻学生负担。如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第21题(Ⅰ)来源于教材3-1第68页的问题与练习1。

例2 (2009安徽省高考理综第21题Ⅰ) :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b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a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例3 (2011新课标理综卷第20题) :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b点的切线)()。

解析: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质点所受电场力一定做负功,所受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夹角大于90°,所以图示可能正确的是D。此题是根据必修2第23页问题与练习第5题改编的。原题是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判断四个图中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的方向哪个是正确的。这启示我们,真正弄懂教材上的基础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赢得高考。

例4 (2007宁夏理综卷第17题):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100sin (25t) V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Hz

C.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

D.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100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50W

解析:由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可知,该交流电的电压峰值为100V,有效值为,周期是T=0.04s,频率是,选项A、C错误,选项B正确;若将该交流电压加载阻值R=100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小号的功率是,选项D正确。此题是根据选修3-2第36页问题与练习第4题改编的。原题是给出正弦式电流波形图,根据图像求周期、频率、电流的峰值、电流的有效值。这启示我们,对教材练习做适当改编延伸,真正弄懂教材上的基础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赢得高考。

3. 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中的例题。

新课标教材上的例题不但教给学生解题方法、深化知识,而且给学生解题提供了典范。高考命题源于新课标教材上的例题,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例题的导向作用。

例5 (2011北京理综卷第22题):如下图所示,长度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的大小可以忽略)。

(1)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小球保持静止,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图,并求力F的大小。

(2)由图示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求当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及轻绳对小球的拉力。(不计空气阻力)

解析:(1)受力图见右。根据平衡条件,应满足Tcosα=mg, Tsinα=F,拉力大小F=mgtanα。

(2)把最低点选作重力势能的零势面,设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v,运动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通过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在最低点,设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T,对小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轻绳对小球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此题是由必修2第7章第71页例题改变而来,原题是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高考题做了适度拓展,增加了难度,考查了学生的相关学科知识与能力。

4. 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中介绍的与实际密切相关内容。

新课标教材,注重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强化了学生探究和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常用仪器的原理,使物理知识与实际更加紧密结合,通过问题与练习、思考与讨论,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例如选修3-1第3章第5节,介绍了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通过思考与讨论,深化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的认识。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很多试题的材料来源于教材,应用的都是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例6 (2011安徽理综卷第18题):图(a)为示波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解析:此题考查示波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由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可知,在y方向图形从y=0开始且向+y方向运动;由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可知,在x方向图形从-x半个周期开始,所以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B。此题是根据新课标教材选修3-1第一章第35页中示波管的原理内容及其思考与讨论改编成的试题。新课标教材上的思考与讨论栏目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我们在教学和备考中要引导学生真正的“思考与讨论”,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7 (2011安徽理综卷第15题):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入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其中A、B、C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12所示,则()。

A.屏上c处是紫光B.屏上d处是红光

C.屏上b处是紫光D.屏上a处是红光

解析:此题考查光的色散、折射率等知识点。由于屏上d处光偏向角最大,说明折射率最大,由:可知d处光波长最小,因此d处光是紫光,a处是红光,选项D正确。此题是根据新课标教材选修3-4第十三章第69页中“折射时的色散”内容改编成的试题。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的内容初中就有所涉及,高中进一步深化,不但要知道现象,更要理解产生的原因。

5. 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上的新增栏目。

新教材中新增加了一些栏目。如:“做一做”、“说一说”、“科学漫步”、STS、思考与讨论和课题研究等,这些内容对拓展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重大作用,是新课标教材的一大亮点。在近年高考命题中,涉及这些新增栏目内容的试题很多。因此,在高考备考中要围绕重点知识,多加关注新增栏目,用足新教材,但不可抛开主干知识,人为增加难度,引入偏题、怪题和难题的误区。

例8 (2011安徽理综卷第21题II (3)):下图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_______;当S旋到位置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_______时量程较大。

解析: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和多用表的内部电源接通,可以用来测量电阻;当选择开关S旋到位置1、2时,表头并联分流电阻,可以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1时,并联的分流电阻较小,分流电阻上电流较大,电流表的量程较大;当选择开关S旋到位置5、6时,串联电阻较大,可以测量电压,其中选择开关S旋到位置6时,串联电阻较大,电压表的量程较大。此题来源于新课标教材选修3-1第2章第65页的“说一说”栏目。目前新教材上“说一说”栏目有很多可以作为高考命题的题源,教学和备考时要多加关注。

6. 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为了增加区分度和高考的信度,一般不照搬教材内容进行考查,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知识的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考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不直接考查速度图像,而考查x/t—t图像,考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采用电流表和电阻箱与电池构成闭合电路考查I-R图像等。

例9 (2010安徽理综第21题Ⅱ):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在我国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上,大量利用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在有光照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没有光照时,可以视为一个电学器件。某实验小组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探究一个太阳能电池在没有光照时(没有储存电能)的I-U特性。所用的器材包括:太阳能电池,电源E,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开关S及导线若干。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请将图1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2)该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点绘出了如图2的I-U图像。由图可知,当电压小于2.00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填“很大”或“很小”);当电压为2.80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约为_________Ω。

解析:(1)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电路连接如图;

(2)在电压小于2.00V时,由图可知电流很小(几乎为零),由R=U/I可知,太阳能电池的电阻R很大;

(3)当电压为2.80V时,根据题图读出对应的电流I=2.8mA, 由R=U/I得:R=1.0×103Ω。

此题给出的太阳能电池相当于电阻,是教材知识的适当拓展和延伸,意在考查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伏安特性曲线的分析与相关计算处理等。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在高考复习中一定要关注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高考复习,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总之,学生只有自己学才能学得会。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前主席焦塞姆说:“最好的老师,是让学生知道他们本人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老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以后不再需要教师去教。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调控学习全过程。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明确每一节复习课的三维目标,准确把握重点与难点,要向学生介绍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考点要求。课前必须采集问题形成学案,课堂落实,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挥习题的训练评价功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要做到科学有效的练习达到最佳复习效果,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题目选择时,各题组要紧密围绕课时考点和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螺旋式递进,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使其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第二,题目的选编以考纲和课本为本,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题目要精而活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和代表性,能起到巩固、强化、引领、示范作用。

第三,一组题目解完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回过头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些基础知识?应用了哪些物理方法?考查了哪些基本技能?体现了哪些物理能力?重温了哪些物理过程?渗透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拓宽、变式引申?哪些题可以一题多变?哪些题还存在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四,题目要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以随时调控教学过程。学生练习完后教师要让学生当场了解解题过程,明晰正误,及时反馈。教师由此也能立即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纠正强化,随时解决,不留“夹生饭”。这样教与学就避免了盲目性,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未掌握,等等,这样便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高考备考中,我们要立足新教材,用足新教材,理解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高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物理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关注教材中的相关素材的合理使用与开发,创设情境,组编相应的试题,通过训练让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够根据物理情境将实际问题物理模型化,能够熟练运用物理规律,形成灵活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复习课中注重科学的训练,优化高考复习课效率,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同时赢得高考。

摘要:高考复习备考课中注重科学训练是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必要途径, 在高考复习中要重视回归课本, 以双基为主, 注重科学化的训练, 狠抓主干知识, 关注教材中素材的合理应用, 提高高考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分析近三年安徽省高考自主命卷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 物理试题的命制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 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题中明显凸显了教材中素材的应用。分析命题中教材素材选用的特点, 可在高考复习课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 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篇4:浅析高考作文与时事素材的结合

一、接近生活的时事素材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对于学习来说,很多的科学家和学者曾经指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通过兴趣,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思考和探索中,并主动克服遇到的困难。而在高考作文写作中,这一现象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传统的高考作文教学较为单调,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教师提供的素材知识没有太大的兴趣,且由于教师生活和学生生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对教师提供的素材无法很好地理解,像文言文等。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高考作文的写作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的一些时事素材进行有效的积累,然后在进行高考作文教学时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且当前比较流行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由于是一些学生非常关心的话题,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作文写作的讨论中。像在2010年2月发生的“犀利哥”事件,其在当时非常流行,人们对这一位流浪乞丐的打扮非常感兴趣,从而在网上盛传“犀利哥”的照片。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将“犀利哥”的一些照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犀利哥”的文言文文章,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还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的思考中去,帮助学生把平时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内容进行更加牢固的掌握。

二、感情真挚的时事素材提升学生对生命情感的认知

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可以发现,通过情感教学能够更好地得到学生的认可,由于大部分的高中生一直生活在学校中,导致其生活经历非常少,这样导致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缺乏必要的情感表达,影响作文的情感抒发。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通过一些时事材料对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有效的调动,并帮助其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表达。像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福岛核电泄漏事件,在这一事件中造成了多人的死亡,而在进行撤离时,现场有50多人自觉承担守护家人的责任,迅速投入到核泄漏处理中去。通过这一事件,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效的调动。像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这50多名死士这样做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假如同学们是撤离人员中的一员又会怎样做呢?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将自己的意见进行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素材的情感讨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当时的50名死士进行作文的写作,这样能够使学生亲身去思考当事人的思想情感,提高文章的情感表达。

三、真实可靠的时事材料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对于高考语文来说,作文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随着近些年来对高考的不断改革,传统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对其进行细化。对于高考作文,一般的基础分学生都能够拿到,但对于发展等级的分数,其要求学生根据真实的素材描写将自身的感情进行完善的表达,这对学生的素材考验非常大。但大部分的学生在选择素材时往往是选择一些课本上的,像周恩来和黄继光等,这些素材已经被许多人引用过,缺乏新意。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作文的写作,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收集,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料库。通过真实可靠的时事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材料进行运用,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深度。另外,丰富的时事素材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样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写作能力。

篇5:高考作文时事素材

国务院当地时间13日下午在内比都会见印度莫迪。

表示,中印互为重要邻邦。

今年5月你就任后,我们很快通了电话,谈得很好。

前不久,主席成功访问印度,两国关系取得新的发展。

中方愿同印方把握好两国关系大方向,让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始终成为双边关系的主旋律,全面提升务实合作水平,加强在国际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作,造福两国及本地区数十亿人民。

邀请莫迪明年早些时候访华。

莫迪表示,印中加强合作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

主席不久前访问印度,取得丰硕成果。

上任后首访首站选择印度,也是我就任后第一位与我通电话的外国领导人,印方对此表示感谢。

我愿尽早访华,与中方共商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新闻材料二】

国务院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印度莫迪举行会谈。

双方就中印携手共谋发展,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会谈后,两国共同见证了双方铁路、矿业、地方交往等领域24个合作文件的签署。

:在莫迪此次访华期间,我们双方不仅达成共识,而且取得了许多务实的成果。

刚才我和莫迪共同见证了24个文件的签署,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从上天到下地,所谓航天、航空和地震的合作,从经贸到人文智库的合作,这表明了我们之间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十分的广阔。

而且我和莫迪还达成共识,就是两国之间就经济、人文诸多领域的合作要形成高层对话协商机制。

在产能、产业园区、人文交流、IT产业、住房建设等诸多的领域形成一篮子合作计划和框架,来推进中印两国的合作,形成强有力的势头。

篇6:高考时事热点作文素材

近日,山东枣庄两个女孩模仿网红博主用酒精和易拉罐制作爆米花,因点燃高浓度的酒精引起爆炸,一名女孩被烧成重伤,另一名女孩不幸离世。

这几年,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遍地开花,各类内容精彩纷呈,短视频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然而,许多视频播主为了博人眼球、吸引流量,常常设计一些突破极限、打破常规的事件,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例如,用酒精灯制作爆米花、用蜡烛煮火锅、用电暖机烤串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创新”行为……

不少缺乏分辨能力和安全意识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争相模仿,“一失足成千古恨”。可见,短视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轻松和愉悦的同时,也潜伏着许多未知的风险。

#媒体评论

@人民网:社会意识到必须有所作为,不能以孩子“少不更事”置若罔闻……如果说过去传播渠道少,热播的影视作品也少,表演中的“不妥”具有偶然性,产生的不良后果有限;那么,当下短视频海量涌现,网红成为产业,为吸引眼球流量,猎奇无所不用其极,平台对内容把关不严,蕴含的风险隐患,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潜在负面影响,也在大幅增加。虽然短视频平台推出“青少年模式”,但如果后者不“对号入座”,等于无限制。而且,具有潜在危险的视频在平台上供人点播,哪怕有成年观众模仿出事故,平台也无法甩锅——平台直接或间接提供了范本。至于短视频的制作者——主播,更脱不了干系。

@新京报:现实中,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不少悲剧与模仿相关,惊险刺激感受带来的诱惑,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套入被模仿者行为之中。但在心速加快及期待享受的同时,风险也在一步步靠近。对未成年人而言,最可怕的可能不仅是风险本身,而是毫无防备地面对风险的降临。对新鲜事物,特别是对带有冒险精神活动的向往是未成年人天性之一。简单而粗暴地要求未成年人不触及,甚至屏蔽所有风险活动的想法或做法,既过时也无法持续奏效,远远不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现状——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尝鲜心态跟敢闯敢试个性,也会排斥那类说教式风险教育。鉴于此,在各种海量诱惑面前,有必要更新理念,帮助未成年人愈加理性思考、客观理解,以减少误判的可能性。

#适用主题

篇7:高考复习作文素材时事热评

2010年时事素材大荟萃 一、九州同悲哀思何寄 天灾励志多难兴邦

2010年8月15日5时25分,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场万余观众肃立,国旗升至顶端随即缓缓降下停在半空。这是继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后,天安门广场的国旗第三次为自然灾害中的普通死难者而降。15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在北京等地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深切哀悼舟曲泥石流遇难同胞。炎黄子孙情牵陇南,怅天灾凌虐,瞬息之间致诸多同胞天人相隔,此悲此憾,情何以堪!多难兴邦,13亿中国人同舟共济。救援还在继续,重建已经开始部署。有举国襄助,万民戮力齐心,明日舟曲,也必将重现陇上江南的美丽风姿!

解读:举国哀悼,既见证了国家对逝者的祭奠,又诠释了国家对生者的告慰。灾难砥砺了民族精神,它让我们意识到:这个民族越来越坚强,这个社会在灾难中日益团结。大自然给我们创伤的同时,必然会相应地补偿给我们另外一笔财富。低首哀悼,我们为死难者静默,为救援者感动,为抗击灾害的制度支撑、国家信念和执政宗旨而鼓舞。

适用话题:灾难 尊重 团结 人本 民族文化

二、用生命展示才华

当袖管两空的刘伟走上舞台时,没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样用双脚弹奏钢琴。而当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之后,优美的旋律从他脚下流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刘伟表演结束后,所有观众和评委都起身鼓掌。在宣布最终结果时,评委们表示已经无法用“YES(赞成;赞成票)”“恭喜你”这样的话语来评价刘伟,他们只能说一句:“祝福你!”这是发生在“中国达人秀”舞台上的一幕。这一次,我们在选秀节目中感受到了少有的感动。

刘伟童年时因意外电击失去双臂,在“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很多人用手练钢琴都连连叫苦,他却用脚趾弹奏出动听的音符,演绎出动人的旋律。选秀节目究竟要选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探讨了好几年,刘伟的出现让悬着的问题有了答案,答案即评委伊能静说的那句话“真正的达人是用生命展示他的才华”。

解读:刘伟这个年轻人的出现,已经很明白地表明:一档真正受欢迎的选秀节目应该是什么样的,真实、真诚、真情实感,让观众能感受到什么叫理想,什么叫坚持,这就足够了。

适用话题:追求 理想 精彩 走出困境 目标

三、感谢“倔老头”给我们上了一课

暑假里的一天,宜宾8路公交车起点站前发生了令人难受的一幕。

“老人不松手,有10多分钟了。”据现场市民介绍,一名白发苍苍、手拿拐杖的老人,上了8路公交车后,看到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已经坐了人,其中还有一些年轻人,但没有人主动站起来让座。当公交车准备开动时,老人突然走到车门前下了车,口中说了句:“没有人让座位,就不准公交车开走。”

公交车司机看到后,叫一些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的人让一个座位出来,但是没有人理睬。直到110赶到现场,并协调一名30多岁的妇女让出了一个座位后,公交车才得以开走。

此次老人拦车事件发生后,该公交公司教育驾驶人员,在年轻乘客上车时,一定要提醒他们,不要占据“老弱病残孕”专座。

解读:抢占社会给老人优待的资源,这种贪图小利的心态与尊老爱幼道德的缺失,会让人变得恬不知耻,值得警醒。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教育的缺失,还是社会中不择手段的竞争得利造就了这样的社会心理?这值得我们反思。

适用话题:尊老 美德 文明 反讽

四、“菲律宾人质事件”中的人性美

在2010年8月23日菲律宾人质事件中,劫匪在劫持人质大约两小时后,开始同意释放部分人质,原本劫匪只准备释放一位曾姓女士和她的两名10岁、2岁的子女。在非常时刻,曾女士看见车上有一名12岁大的男孩,便冒险向劫匪诈称该男孩是自己的亲戚,要求也将他带下车,劫匪同意了她的请求。于是,曾女士带着3名孩子安全逃离。当劫匪从当晚8点以后开始漫无目标地朝人质开枪时,有丈夫以血肉之躯作防弹墙护住妻子,虽然挡住了劫匪射向妻子的子弹,但他本人却死于劫匪的屠杀;也有3个孩子的父亲勇敢地冲出去,阻止劫匪杀人,却不幸牺牲了自己……这种人间真情与大义,无疑令人肃然起敬,其大美无言,大爱无声,却永留人间,令人于无力中有力,擦干眼泪,重新直面明日生活。

解读:在人世间,丑恶的东西毕竟是少数的,美好与善良的品质才是永远的主流。当我们谴责劫匪丧心病狂,指责其人性之恶时,请铭记这些非常英雄的非常之举,并让人性之美温暖世界,让人性之爱感动世界。

适用话题:美与丑 大爱 感动 关键时刻

五、为白海豚多花36.7亿

2010年的整个春天、夏天听到的都是大旱、大涝。旱得、涝得让人不知道老天爷怎么了。在这些自然灾难横行的时候,听到农业部对港珠澳大桥在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施工方案论证报告进行评审,建议每年4月至8月白海豚繁殖期内禁止施工,为保护白海豚,施工将至少延长3年,相应增加工程造价36.7亿元。

港珠澳大桥的施工方为保护白海豚做出了重大牺牲,我们的社会能不能也做出一点让步,能够绕道航行的就绕道航行,能够尽量慢行的就慢行,能不向海里排放污染物的就不排放,这一举措并不是单纯保护海洋环境,而是提醒我们应该想到在海里生活着的不仅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更是我们人类的尊贵客人。

解读:白海豚能在茫茫大海中选择了我们这里,这是我们的荣幸与骄傲。而保护它们,让它们能够安全、快乐、健康地成长,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希望。

适用话题:敬畏自然 环保 野生动物保护 和谐 生态文明

六、《挟尸要价》获奖

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有“中国荷赛”之称的“金镜头”奖近日颁出,共颁出9类40个奖项以及3个大奖。曾震惊舆论的《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本最佳新闻照片奖。冷漠的船主用两根牵尸绳拉着救人英雄半沉于水中的遗体讨价还价的场景,把人性善恶强烈的反差暴露得淋漓尽致。

该照片把人性的善和恶展现得一览无遗:照片中一方是见义勇为的大学生,正气升腾,勇者牺牲让人心痛;另一方却是捞尸者,挟尸要价。两方道德的高度差距立判。这样的碰撞让人思索——人何以为人?人之价值何在?“头上三尺有神明”,神明就是那把道德的标尺。放之现实社会,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还有道德的警示。《挟尸要价》获奖诠释了道德尺度的必要与现实渴求。

解读:《挟尸要价》不仅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更给人以道德上的思考。除了物欲,社会的同情心难道丢失了吗?《挟尸要价》以全票获奖,想必投票的人都会有同感,也算是最好的发问。

适用话题:真实的力量 道德 公益 震撼 道义

七、北京率先恢复全民广播操

“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一、二、三、四……”2010年8月9日10时,久违了的广播体操乐曲在调频102.5北京电台体育广播中响起,这是中断3年后,“大喇叭”重新播放广播体操口令。以后北京市民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3时都可以听着广播“伸胳膊伸腿”了。市总工会培养的数千名教员也将下基层开展普及广播体操工作。

号召全民做广播体操是件大好事,但仅仅做操还不够,要使大众养成运动的习惯。今年5月,卫生部、中国记者协会和可口可乐公司联合推出了“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吃动平衡)活动”,倡议每月11日为“民间步行日”,把步行作为日常运动的方式,每天30分钟,这个倡议获得社会大众的热烈支持。

每日做操和步行,这是最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是零成本的体育运动,只要长期坚持,就对健康有益。强国首先要强民,增强国人体质,绝非仅仅是体育部门的责任,卫生部、教育部、机关团体、工会、媒体和企业都应该大力支持。

解读:北京率先恢复广播操,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虽然每天只有短短的20分钟(上、下午各10分钟),但至少为人们找回了一个锻炼的好传统和好方式,长期坚持下来,必有收益。经过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少生病少吃药,既能为国家节省开支,也能为社会储备宝贵的人力资源。当然,锻炼形式多样,还要因人而异,做广播体操只是其中一种。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需要平时的自觉锻炼,而不能一曝十寒。

适用话题:体育 健身 坚持

八、明星代言惹**

霸王系列洗发产品因成龙代言而声名鹊起,成龙却因霸王系列洗发产品而陷入明星代言**中。

在代言“霸王”洗发水中,成龙的广告词是这样的:其实第一次听说要拍洗发水的广告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拍,我就马上去拍,第一我要试一下,因为我不愿意拍完了以后再加一些特技上去,头发“咣”一下,很亮、很柔,这样观众出来一定会骂我,根本没有这样的头发,就证明上面那个是假的。后来我也经过证实他们确实是中药的,我用了大概一个月左右,感觉还不错,后来我在拍的时候也要求他们不要加特技,因为我要让观众看到,我用完之后是这个样子,你们用完之后也会是这个样子。

然而广告词就是广告词,成龙到底有没有真的用过霸王我们却不得而知。据香港《壹周刊》报道,“霸王”品牌旗下的中草药洗发露、首乌黑亮洗发露以及追风中草药洗发水,经香港公证所化验后,均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的二恶烷,可能对肝、肾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急性中毒时可能导致死亡。

解读:近年来,明星代言产品广告接二连三地被曝出问题,从食品到药品,从保健品到化妆品……明星们在广告中极力吹捧、鼓动的产品屡屡出现问题,虚假宣传、欺诈广告、丧尽天良等各种骂名也就接踵而至。我们不去过分奢求明星们回报社会,我们只希望他们能像普通公民那样遵纪守法,保持良知,不要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这是我们公众对明星们的期待,这个要求应该不算高。

上一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下一篇:英国t4签证申请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