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复习

2022-06-30

第一篇:高考语文作文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提纲训练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提纲训练”课题论文

语文组赖清萍

2011.7.12

对于高考语文而言,作文占60分,分值之高,决定了高考作文的分量,业内说法: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高考语文天下。因此,高考复习阶段,作文应试方法指导及训练相当重要。根据以往的备考经验,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作文备考显得很无绪,作文备考非常被动。我想,原因主要是没有找到一种操作性强的备考模式,面对这种局面,结合本班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高考语文复习作文提纲训练”的模式进行备考。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决胜高考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一、作文提纲训练方法步骤

1、提纲训练要求:根据所给作文题认真审题立意以后,写一个题目、一个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至少用一则材料。

高考语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其中.基础等级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⑤结构完整,语言通顺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作文提纲训练”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一篇800字的考场作文只要拟好一个题目,明确提出一个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角度分别提出分论点进行论述,每个分论点至少用上一则材料。就可以达到基础等级的要求了,其实高考作文评卷主要也是从这此角度去衡量。一篇考场作文要做到这此,看起来好像非常简单,而学生的实际是:不能拟好题目、不会提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没有足以证明中心论点的材料,因而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不合题意,结构混乱、内容空洞无物,因此,为了过好基础等级这一关,非要进行强化训练不可。

2、正常情况下每周训练一次。

高考语文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一般只能进行一轮的复习,这和其它科目大不一样,其宏它科目往往都要有三轮复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积累及方法要领的指导,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作文深知重要往往也很被动,再加上频繁考试容不得学生一周写一篇作文,而如果久不写作文,学生必然会感觉手生,进行作文提纲训练无疑是走出被动局面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周训练一次,可以使学生头脑中有作文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每周给一个话题或一则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有时安排在课内统一限时进行,有时安排在课外自由完成,所给话题或材料是有针对性的,力争每一种题型都得到训练,比如说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再如材料作文中的不同类型的材料等等,做到全方位的训练。

3、学生训练后及时批改讲评,并对成功作品进行展示。

评改时,针对训练的要求,重点看中心论点是否符合题意,然后看分论点是否扣材料、是否扣中心论点,是否排得顺,是否有启发性等等,最后看所选的材料是否能证明论点。讲评的时候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去总结其中的得失,力求通过讲评纠正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写得好的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以之作为范例,供同学学习参考。如:以“对话”为话题作文提纲写作训练优秀作品展示。

例一

题目:对话交流,促进和谐美好

中心论点:对话交流可以促进理解,可以促人成功,可以使世界更加和谐。

分论点1:对话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对话就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是什么?)

分论点2:(1)进行对话,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可以使我们与父母建立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2)进行对话,可以有效地表达个人观点,可以促使人们获得成功。(3)进行对话,可以增强国家之间的友好联系,促进共同发展,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为什么?)

分论点3:要想通过对话实现自己的愿景,就必须做到与人对话时讲究对象、场合、时间等。(怎么样?)

点评:本篇提出分论点以后,分别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角度层深入地论述,思维严密,立意上显得大气。

例二

题目:让对话给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第一段(开头):对话是一张车票,只有带上它,我们才能搭上成长的列车。

第二段:简单说明对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段:分论点一:与长辈对话,我们能在十字路口中间把握方向。(阐述青少年自身缺陷及长辈的导向作用。)

第四段:分论点二:与朋友对话,我们能在漫漫长夜中看到星光。(引马克思与恩格斯、李白与杜甫的例子)。

第五段:分论点三:与社会对话,我们将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阐述青少年与社会的关系,青少年如何在对话中成长。)

第六段(结尾):青少年要善于对话,让对话给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点评:本篇文题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在论述过程中也多次用了比喻,突显 文采,且选取的角度也比较独特。

例三

题目:对话,让我们更容易成功

中心论点:人离得很近,可心却离得很远,唯有对话,发自肺腑之言才能拉近你们的距离。通过与人对话,消除隔膜,解决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容易走向成功。

分论点1:对话,心与心的交流,使与亲友之间的隔膜消除,成功才有了保证。(事例:廉颇负荆请罪)

分论点2:对话,心与心的开放,使与上级、同事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共同协作走向成功。(事例: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论点3:对话,心与心的共鸣,让更多人感动,帮助我们,使我们到达成功的殿堂!(事例:触龙说赵太后)

点评:本篇把对话与成功自然联系起来,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通过与人对话,消除隔膜,解决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容易走向成功。有一定的启发性。

例四:

题目:学会对话

中心论点:只有学会了对话,我们才能体验生活的愉快和了解到社会的美好。 分论点一:只有学会对话,才会有知心朋友(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挚友关系) 分论点二:只有学会对话,才会有家庭幸福(《婚姻保卫战》中郭阳与李梅的真心谈话)

分论点三:只有学会对话,才会有国家地位的提升。(周恩来与国际社会交谈,使中国地位迅速提升)

点评:本篇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述了对话的重要性,从古今中外的角度选材,特别是分论点二的选材较新颖。

例五:

题目:真诚对话

中心论点:以一颗真诚的心和别人对话,和别国对话,和大自然对话,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分论点一:真诚地和别人对话,构建友好的人际关系。(事例: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白居易与与元稹同是天涯沦落人,互写书信真诚对话的真挚友情照古今。)

分论点二:真诚地和别国对话,构建友好的国际关系。(事例:以新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与各国和平友好外交。胡锦涛领导的中国外交。)

分论点三:真诚地和大自然对话,构建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事例:中国的退耕还林,低碳经济,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都是人类用行动与大自然进行友好的对话。)

点评:本篇从“怎样对话”的角度立意,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和别人对话,和别国对话,和大自然对话,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例六::

题目:对话司马迁

中心论点:对话司马迁,让我领会到人生的崇高境界。

分论点一:对话舍命的正义执言。事例:冒险为李陵辩护

分论点二:对话屈辱的人生窘境。事例:忍辱苟活,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创作

分论点三:对话生死的价值所在。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结尾:人生可如水,包容万物最终让心来引领万物。历史则如潮,淹没万物却也把晶莹的珍珠推送到世人面前。对话司马迁,拾起一串光润,寄托份份追求。

点评:本篇在立意上所选角度是“人”,通过与某人对对话使自己领会到人生的崇高境界,立意高远。

例七:

题目:与梦想对话

中心论点:与梦想对话,可以使我们的人生路走得更好。

分论点一:与梦想对话,就可以找准我们的人生方向。论据①越王勾践与他复国的梦想对话后找准了他自己努力的方向。②鲁迅与他拯救国人的梦想对话后而弃医从文。③钱学森与他的中国航天梦对话之后找准了自己奋斗终生的方向。

分论点二:与梦想对话,我们才会有非凡的勇气去实现梦想。论据①杨威很多次与他的奥运全能金牌梦对话而最终征服了体坛。②数学家王章程多次与他“数学王”的梦想对话而最终成为“数学之王”.

分论点三:与梦想对话,我们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论据①范仲淹从小立志与自己的梦想对话而成为著名改革家、文学家。②林肯多次与自己的总统梦对话而最终当选美国总统。③中国共产党与解放全中国的梦想对话而最终成立新中国。

点评:本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从三个角度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内容非常丰富。

二、意义:

通过这样举一反三的训练,学生作文审题立意能力,学生作文谋篇布局的能力,学生作文恰当取材的能力,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快的提升,上述的优秀作品展示可以窥其一斑,从平时考试成绩来看,本班的作文成绩还是比较理想的。因此,我认为这种高考作文复习的训练模式还是值得推广的。

第二篇:2011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攻略

(一)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时,只有审题正确,才能拿到基本的分数;否则,文字基本功再好,也要砸锅。从命题作文到一般材料作文到今天的话题作文,应该是在审题上一步步降低了难度。但审题同样不可忽视。 不少学生正是由于对这一点认识不足,造成写作上的失误,从而留下深深的遗憾。那么,面对考场作文,我们如何快速审题立意呢?

一、话题作文

审题立意方法:抓“话题”

不管“话题”前面有没有材料,话题作文的核心一定是“话题”本身。审题立意时,应把重点放在“话题”上,而不能受到材料的干扰,有时甚至可以不管材料。材料只对审题立意起提示作用,能引导考生快速而准确地切入话题,但材料绝不是审题立意的重点,更不能由材料来确定写作重点。如2006年广东卷,虽然所给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富有哲理意蕴,但考生依然不能把审题的重点放在材料上,而是应该着力挖掘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所蕴涵的命题指向。该话题是一个动宾短语,立意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动词部分,行文要突出“雕刻”的过程;雕刻的对象——“心中的天使”,是一个偏正短语,“心中”是重心,可见,天使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自己内心的产物,是自己孜孜追求的对象;“天使”比喻象征美好的东西。分析挖掘话题的内涵到此,就一定能够做到准确立意。

(一)观点型话题

1、训练目标

训练学生审题重点应研读“话题阐述”部分,因为对这部分文字的理解把握比研读材料本身更重要。

2、写作指导

把从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或是命题人理解材料时所得到的一点见解,用来拟制为话题作文的“话题”,那么我们就称之为“观点型话题”。如1998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以“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为话题,2000年的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就是很典型的“观点型话题”。这类“话题”的审题是比较宽泛的,只要比照一下自己的选材和所写内容是否吻合话题的观点即可,不能违背、不可偏离。在作文时,这类话题启示我们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进行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沿着它所给的线索向前延伸,不能偏离航向。写记叙文,要能够反映这个中心;写议论文,要能够论证这个中心。遵循观点、线性前伸,是“观点型话题”写作时必须花工夫思考的问题。

3、例文评析

作文材料: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

○△ 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解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1

我今天会走上写作这条路,经常感念我高中时代的王老师。

高中二年级时,我的学业与操行都是劣等,几乎到了老师都放弃我的地步,多次受处分,被留校察看,赶出学生宿舍,幸好当时我的导师王老师一直没放弃我,他请我到教师宿舍,吃师母炒的菜,他请假时让我给同学上国文课,还时常对我说:“我教了五十年书,一眼就看出你是一个会成器的学生。”

老师对我好,我不敢再坏下去,不敢辜负他,让他失望。毕业那天我跑去问他:“为什么所有的老师都放弃我,你却对我特别好?”他说:“这个世界关怀是最有力量的。我当学生时正像你一样,是被一位真正关心我的老师救起来的。”

请以“关怀是最有力量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每个人的人生路上,几乎都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失败,经受孤僻和冷遇,蒙受误解和困惑,甚至到一筹莫展、精神崩溃的程度,在此关键时刻,这个人多么需要安慰、温暖、体贴和关怀呀,这种关怀具有无穷的力量,它能起死回生,妙手回春,它把绝望变成希望,把人从歧路引上征程。激励、正面肯定、亲切关怀会给人以无穷的力量,让人抖擞精神重新振作起来。

从另一角度看,对一个犯了错误的人能做到不人云亦云,一分为二,能透过厚重粗朴的石头看出和氏壁的卞和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的朱赫来关心教育流浪儿保尔;朱伯儒关心并耐心开导一个有偷盗行为的小伙子;小时曾偷过东西的马特洛索夫在组织的关怀下成长为苏联英雄。

由此也想到教育学生。教师的责任重大,需极大的耐心、克制,方法也应讲究,对犯错误的学生应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绝不能简单、粗暴,动辄挖苦讽刺,把人“一碗水看到底”。应透过学生诸多消极因素看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不仅要当良师,更重要的是当益友,抓住这一点,才能取得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育才会奏效。

训练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叫好了。” 请以“所有的狗都应该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本,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有些人不敢去舞会跳舞,不敢登台演唱,不敢下场赛跑,不敢在大庭广众中下棋,总是害怕自己技不如人,怕人家笑话,缺乏应有的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实,每天清晨练气功的老奶奶并非想当气功专家;练长跑的小伙子未必想当运动健将。习字的老翁未必想当书法家;跳舞唱歌的半老徐娘未必想当明星,他们是锻炼身心,自娱自乐,不是专供别人评头品足的。

正如诗人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中所说: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多么芬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快乐和宝藏/让我们投身到生活的广阔的天地里去吧!去寻觅生活的芬芳,去挖掘生活的宝藏,去拥抱生活的欢欣,为什么不呢?

自古“无场外举人”,缘何缩头缩脑,像怕见生人的乡下孩子一样躲躲闪闪呢?试问,哪一个踩钢丝的杂技演员没从钢丝上掉下来过?哪一个足球队的守门员没有过失误?哪一位书法家没写过歪歪扭扭的字?哪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没打过败仗?如果这也算耻辱的话,人间还有几许光彩可言呢?

一些小国参加奥运会,常常连铜牌也得不到一块,但是他们参与了,其意义绝不能以金

- 3

我们也是富有的。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母爱有母爱的温柔体贴,似水的柔情。父爱有父爱的厚重深刻,深沉而无言。父爱也许有时严厉,但严厉背后是不易察觉的几许温柔。我们在人生的大海中航行,难免会遇到风浪,而我们之所以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无畏无阻是因为有母爱和父爱的护航。

父母是我们这颗漂泊之心的唯一港口,是我们积蓄爱的银行,只有在父母的爱的呵护下,我们才可买到健康快乐。

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中的绿洲,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只有拥有爱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富翁!

[分析]大爱无声,大爱无形,爱——爱情、亲情。

文章有例有析,语言生动。

4、跟踪训练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从何时起,“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官德底线、教育底线、忍耐底线、让步底线、做人底线„„我们从大量的运用中不难悟出:“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再逾越一步的界限,简言之就是“最低界限”。不同的人,对于“底线”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生,对“底线”也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感悟;而不同的“底线”也折射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格力量。对于“底线”,你也许不无见闻和体验、感受和思考。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但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构思指津】

一、是什么。

二、为什么。

三、怎么样。 例如:“底线”

1、什么是底线。

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

2、坚守底线的重要性。

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人的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3、如何坚守底线。

在物欲贪念之前,如何坚守人格尊严、民族大义等等。 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时间即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各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代替了原著的阅读,大部分的中外名著缩写本随身携带;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须熟诵“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彩;了解明清史实,只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文化快餐现象的?

请以“文化快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上述话题有关,都符合要求。

- 5

零丁洋里,他一身浩然正气,不被利禄所惑,不为强暴所服,失去了生命,却得到了千古赞颂。

不是一切失去都只意味着缺憾。

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个人的恩怨,为了一己之私,他谗言献媚,一旨“莫须有”,断送了祖国大好河山。是的,他得到了满足,却留下了千古骂名。在列强任意践踏我们的民族的危难中,为了荣登大宝,圆皇帝梦,他泯灭良知,断然签下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的,他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最终却在绝望中死去。

在国家蓬勃发展的时候,在人民需要体恤的时候,为了金钱,为了虚荣,他忘记了信仰,背叛了人民,伸出了贪污之手。是的,他得到了一时的荣华,却最终难逃法网。

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

不要为了失去的追悔伤心,也许失去意味着更好的得到,只要你选择的是纯洁而又美好的理想;不要为得到的而沾沾自喜,也许得到代表着你失去了更多,如果你选择的是虚荣而又自私的目标。

天台国清寺的两个诗僧,在幽静的林子里,在月光下对话。一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恶我,如何?一答:你只需由他、任他、忍他,你且看他。

是啊,无论失去或得到,只需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缺也会是圆。

[评析]文章开篇以排比的句式,运用三个特写镜头展现了陶渊明、李白、文天祥在得失间的抉择,化用古诗圆熟浑合,不落斧凿痕迹,铺张扬厉,大气磅礴,文采斐然,灵动飞扬,出手不凡。三个事例后作一小结,此为一顿。接着又以三个排比句转入反面,再作一结,此为二顿。按一般的眼光看,文章至此文意已足,只消总结深化的功夫了。但作者在最后又是一翻,给我们展现了两个诗僧在幽静的林子里,在月光下对话的画面:一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恶我,如何?一答:你只需由他、任他、忍他,你且看他。这一问一答将得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并暗扣题意,让人们在玄理中领悟到了某种人生的真谛。

4、跟踪训练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个画家的屋里,我见到墙上挂着一张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白纸中间偏左的位置上,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的妙笔。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是一片空白。于是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我的这幅画的名字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我说:“那就把画中的痛苦去掉吧!”画家说:“没有痛苦,我们更看不到快乐。”我明白了,人们的眼睛,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视了的那一部分。

请以“痛苦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构思指津】

这是一道思辨型的话题作文题。所谓思辨,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执其一端,不及其余。运用思辨写出来的文章,内涵才比较丰富,富有哲理,令人信服。

就以本题中的“痛苦”与“快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例,在写作时一定要作出理性思考:“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同时,从所给的材料也可以悟出:生活中的痛苦与快乐,往往是人们不自觉地选择的结果。只盯住痛苦,就会无视它的孪生兄弟——快乐。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写作时首先要对话题进行全面思辨,然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思辨的方法有解剖透视、思维辐射、寻求联系等,但无论采用了哪种方法,总离不开“分析法”。

- 7

一个海员,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到达”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过程与结果)(由“出发”、“到达”展开合理联想)

[注意]

⑴立意自定。

⑵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⑶题目自拟。

[分析] (1)实际上这一作文有两个热点,一是社会,二是人生,表面上看来,是“出发”“到达”,但这都可以谈人生、谈社会。人生的话题比较易入题。实际上每个人从出生便出发了,有的人到达了目的地,有的人却奋斗在过程中,当然这也是一种到达。 (2)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

要写好这篇话题作文,就要认真阅读并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深刻意蕴,尤其要深入理解“出发”和“到达”这些关键词句的象征意义。“出发”,可理解为事情的开始,对目标的追求,准备面临的考验等:“到达”,可理解为事情的结束,理想的实现,成功的喜悦等。“出发与到达”与人生中的无数个起点和终点一样,是对立统

一、紧密相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船,一个追求的目标达到了,又要去追求另一个新的目标,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不懈的追求中实现的。对这首诗,如果不能迅速抓住关键词句来思考分析,如果仅局限于从字面意义和诗中的“海员”形象去理解,就会过于狭隘,过于肤浅,甚至偏离题意。

4、跟踪训练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上文是孟子对“快乐”的看法,请以“共享和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 9

第三篇: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试题 作文2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校语文试题汇编:作文2

十二、(2014届天津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就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你就只能活得简单些。——汪国真

对以上的材料的观点,你持怎样的态度呢?请结合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以“活得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 ①补全题目;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因此,我不必指望自己获得更多的东西;更不怕失去更多的东西,因为人生之路,本来

十三、(2014届江苏南昌大学附中高三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曾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

结果在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而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知道。实际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十四、(广东珠海2014届高三开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华盛顿邮报》曾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请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家约夏·贝尔在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里,用一把制造于1713年、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先后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其间1097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了一会儿,约20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待演出结束时,无人鼓掌、无人理会。可就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最后,实验者得出的结论是: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界上最昂贵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珍贵的东西呢?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十五、(2014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一调)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段小磊曾是腾讯北京分公司20楼前台一名保安,其从保安成为外聘员工的故事被知情人放到微博后迅速传播开来,段小磊也被誉为“2012最励志保安”。段小磊成功的秘诀在于每天都通过便笺激发自己,即便现在转职成了腾讯公司的外聘员工,成了团队里的风云人物,他仍然保留这个习惯,他的工位上贴着各种写着工作任务和励志内容的便笺条:“多和同事交流,多向前辈请教”“每天浏览行业信息不少于30分钟;每个月发一篇有深度的博文”“努力,成为中国的乔布斯”等等。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要抄袭,不得套作。

十六、(2013届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三5月模拟)作文(60分)

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以上是林清玄在《家家有明月清风》中写的一段话,认真阅读这段话,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十七、(2013届重庆一中高三下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瓦缸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十八、(2013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5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给心灵一个停靠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四篇: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二

广水一中高三语文组

①宋代有一个李秀才,他的女儿能读会写,远近闻名。一次,有人在路上拾到一枚破铜钱,铜钱上依稀刻着“开元”二字。恰巧这时,李秀才的女儿经过这里,拾钱人对她说:“请用破钱为题作一首诗吧。”女孩儿接过铜钱,沉思了一会儿,吟诵道: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围观的人先是一愣,随即齐声喝彩,连连夸赞小女孩儿。

问:为什么大家连连夸赞小女孩儿?

②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曾有一句诗:“领异标新二月花。”英国文学家王尔德也曾说过:“第一个把女子比做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那简直是蠢才了。”

问:郑板桥和王尔德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③有一位画家,爱画山水画。朋友请他画一幅青松图,他画了一棵挺拔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松树和柏树是同科植物,如果画上柏树就更好了。于是又画上柏树。又一想:再画上竹和梅,不就成了“岁寒三友”吗?于是又挥笔画上了竹和梅!画着画着,他又想:有松需有山,有山必有石„„当他把这幅画送给朋友时,朋友怎么也看不出这幅画要表现什么。

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二、什么是立意?

三、写文章为什么要讲求立意?

四、写文章时应怎样立意?

知识介绍:给材料作文,是高考采用多年的作文命题形式。

从所给材料类型看,分文字性材料(包括文章、说法、现象、成语典故等)、非文字性材料(如图表或图画等);

从所给材料数量看,一则或多则;

从所给材料的作文要求看,无外乎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三种文体。就高考而言,主要是根据所给材料写议论性文章。

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炼出符合命题意图的明确的论点。很多考生提炼不出明确的论点,因而议往往失去中心;有些考生论点虽明确,却不能紧扣所给材料,不符合命题意图,也就是说,不是最佳立意。这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质量。

1、单项材料

 A、查原因

 [示例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      

练习题:郑人叫他的妻子给他做一条裤子,妻子问:“新裤子做成哪种样式的?”丈夫说:“跟我的旧裤子一样。”妻子于是把新裤子剪坏几处,让它像旧的一样。

B、抓关键词语

[示例2]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

分析:

练习: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日本人煮蛋是用一个长宽高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50毫升,点火后一分钟把水煮开,3分钟后熄火,再利用余热3分钟把蛋煮熟,整个过程耗时7分钟。而中国人煮鸡蛋的惯常做法是:首先打开炉具点火,接水250毫升座锅,放进鸡蛋,3分钟水开,再煮10分钟但熟灭火。两相比较,前者节水4/5,节省燃料近2/3,效率却提高1倍。 同样是煮熟一个鸡蛋,差别何以这么巨大呢?问题就在于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日本人煮蛋关注的不仅是要把鸡蛋煮熟,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了如何煮鸡蛋才能更节约能源和提高工作效率。可是我们煮鸡蛋就不一样,我们只问结果-----只要蛋熟就行(有时是蛋熟得不能再熟),至于能源消耗和效率问题压根就没有考虑进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 找角度

实例一: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 浅,刚好过膝盖。 分析:

练习:从下列材料中提炼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韩非子·内储说上》里说,齐宣王喜欢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齐吹奏,有一次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跑来要求参加吹竽的行列,齐宣王很高兴地收留他,宣王给他很多赏赐。后来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泯王继位,却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处士只好逃跑了。 

4、用联想

针对寓言故事或由某一行业在实践中悟出的道理类材料

2005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根据以上文字作文,题目自拟,800字以内。体裁不限 。

一、联系哲学观点,看事须看全面,即要体验生活的个中滋味,又不要为一时的境况情绪所迷惑,有一种细致而豁达的生命观。

二、批评“大而无当”。空有观念而没有生活体验的充实,文章将是一座空架子。生活也如是。

三、批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文章没有灵魂,字句只是游兵散将,不成气候。生活若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长远的视野,终究会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另有一位网友写了一篇短文,个人感觉简短而精辟,题目是《论“入世”与“出世”》,全文如下:

文章讲的是做文与做人中,如何处理“入”和“出”的辩证关系。

对做文而言,既要深入生活,又要跳出生活。深入,方能观察细节,体验过程。跳出,才可高处着眼,大处入手。只深入不跳出,可能辞章华丽,而意境难高;只跳出而不深入,恐会思想高远,却又“雾里看花”。

对做人而言,既要有入世的执着,又要有出世的超然。入世,才能感受人生的奥妙,追求生命的灿烂;出世,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彰显品格和修为。

作为现代青年,既要胸怀远大,又不能好高骛;既要脚踏实地,又不能鼠目寸光。

短文的主题思想是说一种人生的态度:入世,即是要深入其中去理解,去体验,去实践,属于微观范畴;出世,即是要对宇宙人生进行横向纵向的联合,总结出系统的理论,得出宏观的形象。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这种文章,光看明白就已经考倒一帮人,要写好,更是超出了一般中学生的能力范围。难的不在其知识性,而在其思想深度。没有一定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要将这种文章写得令人眼睛一亮还是需要相当的功底的。不过唯楚有才,湖北才俊甚多,相信今年也会出现一些不错的文章,等待中„„

二、多项材料 

1、同中求异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

2、异中求同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练习:联系两则材料,提炼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1.南朝名医陶弘景认为巴豆性最泻。明朝的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巴豆只要用量适度,不但不会引起腹泻,而且可以治疗慢性 腹泻,只有大剂量才会造成腹泻。

2.夹竹桃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原产东印度。此花开放时间长,花色鲜艳夺目,且容易成活。过去,我们许多公园和庭院中种有此花,

繁花满树,煞是好看。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叶、茎、花都有毒性,花的香味闻多了也会使人头痛。 

3、异中辨异 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6.根据下面一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明确;③字数不超过600字。

A.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的士赚钱易,个体利难敌。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 C.工农兵学商,行行出英豪。万般皆上品,何必论低高。

   

[

4、互补叠加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请就此发表你的看法。

练习: 校园里,工人正在修剪冬青树,两个学生看到便议论起来。

一个说,冬青树被修剪得整齐划一,失去自己的个性。

一个说,如果不修剪,虽然有了个性,却没有了价值。

你是怎样看的,请谈谈你的见解。

五、总结。

写文章时应怎样立意?

(一)从关键提示语词语、出题人的观点、态度、发掘。

(二)从提供材料本身入手,寻求相似事件和对立事件。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由表及里,挖掘其内涵。

(三)去粗取精,去浅存深,去旧存新。在众多的材料和立意的启发下,去寻求准确、深刻、新颖、集中、有时代感、格调高的立意,确定文体,并且在已确定的立意和文体要求的基础之上,对材料本身以及材料逻辑进行再审定、校正、锤炼和对逻辑过程认真加以再梳理。

第五篇:冲刺201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攻略

(二)

二、命题作文

1 、训练目标

训练学生全面准确理解话题词语的含义,选好切入口,化大为小。

2、 审题立意方法:抓标题题眼

题眼就是标题中的关键信息点,是确定文章立意的重要依据。命题作文的标题大致可分为词语式标题、短语式标题、句子式标题、关系式标题和喻体式标题等五类。

词语式标题

词语式标题是一个词语或一个概念,如“习惯”、“尝试”、“安”、“和”、“让步”等。这类标题本身就是题眼,就是立意重点。审题立意时,要理解这个词语或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如“让步”,其内涵和外延应是在发生争执时部分或全部地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因此,立意时可以把让步作为一种从长计议、以退为进的处事智慧和致胜方略,可以把让步作为一种胸无主见、丧失立场、失却个性的表现,也可以运用辩证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非原则问题上应主动让步,感召对方,实现双赢;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绝对不退让,坚持到底,争取胜利。

短语式标题

短语式标题是以一个偏正、并列、动宾等结构的短语形式出现,如“心灵的选择”、“快与好”、“留给明天”。这类文题限制性更多,审读题眼尤为重要。如“心灵的选择”,作出某种选择不是题眼,面对选择时,“心灵”产生的触动、斗争,选择时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才是题眼,因而是文章立意的重点。 。

句子式标题

句子式标题常常以一个观点式的形式出现,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枝一叶一世界”、“近墨者未必黑”、“今年花胜去年红”等。一般说来,观点式标题的立意重点比较容易把握,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立意的中心,只需要把着眼点放在寻找典当的论据来证明文题,或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诠释文题。

关系式标题

关系式标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构成,概念之间形成某种关系。面对这类文题,首先要认清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树木·森林·气候”,三者之间似乎没有轻重之分,但细细琢磨,却并非并列关系,“树木”决定“森林”,“森林”影响“气候”,“气候”反过来又影响“树木”和“森林”,三者是互为因果关系。因此,确定这个文题的立意重点有两种:一是抓住这三者互为因果的关系来谈,一是以其中某一概念为主,兼及其他,如结合现实,重点论述“树木”(个体)对“森林”(集体)和“气候”(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喻体式标题

喻体式标题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考生对应补充,把喻体具像化。如“凤头、猪肚、豹尾”就是一个典型的譬喻性标题,古人用这六个字来谈写作,推广开去,生活、学习、事业、人生皆是如此。“凤头”喻起始阶段,强调好的开头,打好基础,迈出关键的一步;“猪肚”喻中间历程,强调充实丰富,脚踏实地,创造辉煌;“豹尾”喻结束阶段,强调善始善终,画上圆满句号。将喻体形象化后,再用来观照学习、事业、生活、人生,或就其中一个阶段下笔,兼顾其他方面,应是文章立意的重点。

3 、写作指导

命题作文,是作文命题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题目已经确定,不必再自行拟题。如:《愿景》、

《北京的符号》、《肩膀》、《财富》、《纪念》、《我想握住你的手》、《提篮春光看妈妈》等。这

看似没有审题的难度,其实命题作文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指向性。

我们要注意这样几点:

(1)要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

(2)题目由哪些词语构成,它们都有怎样的含义,关系怎样。

(3)命题作文的材料范围往往是个人经历与社会生活。

(4)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都可以写。

4、例文评析

请以“情在不言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分析]静水流深,大爱无言。面对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一切言语都是苍白的,本命题作文

就是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发现蕴藏着的美,从而提

升人生境界。写作时,可以从身边的生活入手,提取让你感动的细节,从而表现他人对你的

深挚情感。也可以跳出个人的小圈子,赞扬那些为他人、为社会默默奉献,显示人间至情大

爱的典型人物。写作时应紧紧扣住“不言”与“至情”的关系。

[例文]

情在不言中

孔子曰“予欲无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但语言不能代替一切。当我们情感的波涛拍打海岸,

心灵的洪水冲决堤坝时,我们需要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不露痕迹的化妆是最高超的化妆,无需言语表达的情是最真切的情。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的深沉。”泪水,晶莹的泪水足可以取代

一切倾诉、一切呐喊、一切抒情的朗诵,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诗人最深沉的爱。

橡树和木棉相互依偎,没有甜蜜的言语,没有海枯石烂的誓言,有的只是深情的凝视。

语言在此时已成为累赘,因为他们的爱已经穿越时空。

还记得第一次离家数月回到家门口的时候,母亲和你的无言相对吗?还记得第一次做出

喷香的饭菜,母亲那惊讶却又无言的喜悦吗?还记得为了你的学费,父亲寒冬腊月奔波忙碌

时你眼角闪动的泪花吗?--

生而为人,我们生活在各种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身边每个人的爱戴——的

包围中,同时我们也被身边的人默默地爱着。

天使丛飞,默默无闻地帮助失学儿童,用坚强的翅膀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他没

有炫耀,没有自夸,而是在无语中做着人世间最伟大的事业,付出着人世间最伟大的真情。

不言的情让丛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赴藏工作十余年,在地广人稀的高原上默默地奉献着。寂寞挡不

住他对藏族同胞的爱,无语掩盖不了奋斗的激情,他在默默无语中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真正的情感不需要言语。我们用无言接受着他人的爱,同时也应默默无闻地奉献出自己

的爱。正如《圣经》上所说,爱是恒久忍耐,爱是不自夸。情感的表达会因无言而更加原始

真切。

情,在不言中!

[简评]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在于从“接受情感”与“付出情感”两个层次展开,既论

证了别人对自己的最真挚的爱往往是无言的,又深化一步,论证了每个人也应该对别人付出

无言的情。构思的精巧,议论的深刻,陡然提高了文章的层次。

5、跟踪训练

训练一:

以“平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平衡”是指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和质量上相等或相抵,或几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

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平

衡是跳水运动员优美的弧度;平衡是刘翔百米跨栏高举的双臂;平衡是任长霞心中惩恶扬善

的天平;平衡是鸟儿的翅膀;平衡是船的双桨;平衡是飞机的双翅。纵观世界,平衡造词很

多,平衡的自然,平衡的心态,平衡的代谢等。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平衡。如果自然界生态失

去平衡,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如果营养失去平衡,新陈代谢失调,就会产生疾病;

如果心态不平衡,就会受压抑,生嫉妒;如果国家发展不平衡,就会出现以强凌弱---那么,

我们如何做到平衡呢?通过你的文章可尽情讲故事,抒感想,发议论;从人事、历史、自然

等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

训练二 :

以“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这道命题作文,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构思能力,引导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与人为善

的处世方法。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风霜雨雪,也有电闪雷鸣。成功的时候不要得意

忘形,微笑着去享受它;失败的时候,不要捶胸顿足,微笑着去接受它;失意的时候,不要

灰心丧气,微笑着去面对它----生活的经验证明,用微笑把自己推销出去,成功的机会往往

会更大。你若是微笑着,干同样的工作你就能比别人省不少力气;相反,如果整天绷着脸,

你就可能事倍功半----构思时,应注意将立意集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如学习中的某一

次成功或失败、跟同学的某一次矛盾冲突与和解等,从而给读者以启迪。

三、材料作文

1、训练目标

训练学生理解、解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涵,从材料中提炼挖掘主题。

2、 审题立意方法:抓材料主旨

文章的观点从材料主旨而来,提炼观点离不开材料主旨,因此,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

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有的本身就是材料的观点,有的隐含着作者的倾向。审读材料时,只要找准关

键词句,再加以提炼,就能确定文章的立意。如2006年全国卷一,材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其中牧羊人和孩子对乌鸦评说的两句话就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考生只要紧紧抓住这两句话

进行分析,就能把握材料的主旨,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认真分析“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

么的鸟”这句话,可以看出包含着对乌鸦模仿行为的批评和贬斥,从而思考从故事中汲取教

训,可以有多种立意,如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明确自己角色和能力,要处理好模仿与创新的

关系,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仔细品味“它也很可爱啊”这句话,可以看出它包含着对乌

鸦精神的赞赏,也可有多种立意,如挑战自我,重塑自我,要富有探索精神,敢想敢干,向

乌鸦致敬等。

探发原因

审读材料不能仅仅停留在材料所述事情的现状上,而是要探求现状背后的原因,或根据

材料所述之果,探发形成此果之因。如下面一则材料: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

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

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生命非

常短暂,不仅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蜗牛从开始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到最终死在草丛中,这只是材料的表明现象,只

有发掘出造成蜗牛悲剧的原因才能把握这则材料的主旨。分析材料不难看出,造成蜗牛悲剧

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不愿从平凡的小事

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材料的主旨,由此可以找出许多立意,如确定目标要恰

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等。

分析形象

材料中常常给我们提供一个或几个形象,无论这个形象是以人或物的形式出现,它的言

行总是会反映出一定的思想观点,分析挖掘出这些思想观点,就把握了材料主旨,从而提炼

出文章的立意。以2006年全国卷一为例,材料中的乌鸦形象既可爱,又可笑,就其可爱的

一面可立意为要有创新精神,勇敢地超越自我,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等;就其可笑的一面可

以立意为要准确地把握自我,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模仿,不要蛮干等。又如下面一则材料:《捡贝壳的孩子》:在撒满彩色贝壳的海滩/一个孩子捡了一个/又将它丢弃——/他一心想找

到心中最美丽的贝壳/夕阳西下/伙伴们早已捡满了满满一篮/而他/仍然在海滩上寻找,寻

找„„

这是一首小诗,诗中孩子的形象非常美,从他执着地寻找美丽贝壳的行为中,可以发掘出“追

求完美”的立意。

分析内在联系

多则材料作文题,材料之间一定存在着多种关系,有的相同,有的相异。对这类材料,

要运用辩证思维,从现象深入分析本质,抓住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材料的主旨。立意

时,可以就几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写作重点,也可以把其中一则材料的主旨作为文章

的中心,适当的提及其他材料。如下面由二则材料组成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高速公路往往会在一段笔直平坦的道路后有意设计一个起伏很大的限速弯道,其目

的是使开车的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避免由于很长时间高速行驶所形成的方向上的惯性

而造成视觉上的误差。

材料二: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绣花针穿线的时候,穿针者越是全神贯

注的努力,他的手越会抖得厉害,线也越是不容易穿入。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

颤抖”,意思是说,目的性越强越不易成功。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两则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材料一强调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材料二强调做

事不能太有目的,不能太紧张,要适当地放松自己。两则材料从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深入

分析其内在联系,又存在着统一性。这统一性就是材料的主旨所在,由此可得出如下立意:

张弛有度,乃成功之良策;既要紧张,也要适度轻松;既要集中注意力,又要分散注意力等。

3、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在审题时以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为出发点,只

有把握材料的本质内涵,我们才能做到与出题者所命的“意”更接近,从而写出更符合要求

的文章。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得当是评判给材料作文高下的第一关,若审题错误、角度

失当,即平时所说的“跑题”,那么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 ,描述再生动,

事例再丰富新颖、语言再优美流畅,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了。所以要想取得好的作文

成绩,就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眼看透材料的关 键与实质。

4、例文评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的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

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

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

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本则材料涉及四个对象:“瓷器”“废纸破布”“店员”“买主”。总体倾向是对“买

主”对废纸破布”的轻视持否定态度。据此,可以分别确立下面一些话题:

瓷器:如果没有了保护„„

废纸破布: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螺丝钉的精彩,天生

我材必有用,累赘真的多余吗?别小看任何事物„„

二者综合:普通与高贵,有用与无用,主角与配角„„

店员:交流、沟通„„

买主:不能凭主观臆断,认识事物的实质,眼前利益与长远眼光,学会放弃„„

二者综合:专业与业余,愚与智,细节决定成败„„

总体来说,最好的切入角度是从“废纸破布”与“瓷器”两者的关系入手,能够谈到

看似没有用的“废纸破布”对“瓷器”的完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最佳的 立意。同时,

从“废纸破布”和“买主”引申出来的话题也都算符合题意。而从“瓷器”“店员”角度立

意,则显然等而下之。

就实际写作来看, 出现的主要失误:

一、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把握、理解材料的

本质,而是被局部所迷惑,断章取义,乃至揪住材料中的片言只语不放。

二、把握不住材料

的侧重 点,甚至完全脱离材料的限制,另起炉灶,泛泛而谈,不明白给材料自行概括出话

题的作文和无材料直接给出话题的单命题作文毕竟是不同的。另外,个别同学立意 不够明

朗清晰,没有旗帜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在表述上前后不一。

[例文]

微不足道 却很重要

如果说破布与废纸不重要,那你将得不到完整的瓷器,因为是它们保全了瓷器的尊贵与

完整。

如果说细土与沙石不重要,那你将不能仰观泰山的巍峨,因为是它们铸就了泰山的雄伟

与岿然。

滴水微不足道,但正是它们聚成了汪洋大海。叶子微不足道,但正是它们,衬出了花的

美艳。

你说什么不重要?你说什么微不足道?

对于浩瀚的历史长河,对于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一介布衣、一个平头百姓就好比海中

的一粒沙或者包裹精品陶瓷的破布废纸,真的微不足道。

可是正是普通的劳动大众创造了历史,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这些平民百姓,充当

着弄潮儿的坚强后盾,衬托着他们,使他们的价值得以实现。

是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实际上却是不可缺少的;是啊,你会发现的,有些东西,

微不足道,却很重要。

听说过“微尘”吗?这是一群做好事、献爱心、不留名的好人,青岛的“微尘”们向

灾区、向希望工程、向孤寡老人捐款,向需要帮助的人捐款,不曾中断。钱数 虽然不多,

却是他们的心意。你能说他们的捐助不重要,他们的行为微不足道?不能,因为正是他们分

担国家的忧愁,播撒如星辰般灿烂的温暖。

是谁在城市建起了一栋栋高楼?是谁将道路清扫得干干净净?是谁夜以继日地陪护在

病人身旁?又是谁将城市的玻璃擦得瓦亮?

是我们的农民工,辛劳朴实的农民工,他们的劳动让城市更文明,更精彩;他们的存在

使城市更繁荣,更舒适,他们真得很重要。

可是,当满身混凝土、满身污渍的农民工朋友走上公交车时,你为什么要对他嗤之以鼻,

不让他坐在你旁边呢?

可是,当满脸疑惑的农民工朋友向你问路时,你为什么那么冷漠,甚至连句“不知道”

也不肯给呢?

你知道他们很重要,可为什么却排斥他们,嘲讽他们呢?

有些事情,有些东西,不要以为他们微不足道。因为正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

才显示出某些东西的重要,才使某些重要的东西把价值发挥到极致。所以,有些东西,不要

以为它不重要,你就把它扔掉,有时候,微不足道的东西才重要。

[简评] 这篇文章偏于散文化,语言很有文采,且能直面现实,发人深思。娓娓道来,轻松

自如。

5、跟踪训练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越过了湖泊中层层的鱼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

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它逆行了那么长,那么久,它是一条勇敢的鱼。”一位年轻人说。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

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说。

冰川中有鱼,生活中有你,你是否也想成为冰川中的那条鱼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

自拟。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材料作文的立意必须来自材料。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会得出不同的立意。

首先,要发散性思考材料。本则材料主要应从“小鱼”的角度立意:

1、 生命不息,追

求不止;

2、 人不能极端逆向地追求;

3、正确的方向比伟大的精神更重要;4 、人要有挑

战极限的精神。

其次,要确定最佳立意,即选择最切合材料且最容易行文的立意。

最后要确定文体。选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一定要扬长避短。

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德国世界杯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八分之一决赛中,央视足球评论员黄健翔在最后三分

钟的解说词中出现的“意大利万岁!”“神圣的意大利,让澳大利亚滚回家”等言论引发了

一场轩然大波。有人说,黄健翔“失声、失态、失礼、失常”,有损央视解说员的形象;也

有人说,足球需要的就是激情,黄健翔在那一刻声嘶力竭的呐喊,是足球场上流淌的美妙乐

章。

对黄健翔颇有争议的评论,你有何感想或看法?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构思指津】

“德国世界杯”是大家近来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黄健翔激情解说”一事,社会更是议

论纷纷。你对这种激情解说是否有一种认同感呢?

写作此文时,可持肯定态度,阐释激情是足球的魅力所在,是解说员乃至每一个人应该

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可持否定态度,指出作为央视的解说员应该站在一个中立的位置,不

应该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也可以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既指出激情是足球本色的一面,又

指出解说要理智,不要忘乎所以,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成就最完美的解说员形象。

上一篇: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下一篇:高考抒情散文阅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