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

2024-05-11

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精选10篇)

篇1: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

蚕种检疫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蚕种检验机构承担。检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检疫不合格的蚕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销毁。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蚕种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农业部监督抽查的品种,省级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重复抽查。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抽查者收取任何费用。

承担蚕种质量检验的机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发生下列情形并严重影响蚕种供应的,蚕种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微粒子病等蚕病虫害爆发;

(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三)生产基地受到较大面积污染和农药中毒;

(四)其他可能严重影响蚕种供应的情形。

由于不可抗力原因,需要使用低于国家或行业标准蚕种的,应当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使用。经营者应当向使用者说明并加强技术服务。

篇2: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蚕种管理和生产、经营秩序,保护蚕种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蚕丝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蚕种是指桑蚕种,包括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

本办法所称蚕品种是指遗传上具有共同来源,生物学性状与经济价值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家蚕群体。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蚕种选育、生产、经营、使用以及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蚕种的进出境检疫,按照有关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蚕种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蚕种发展规划,鼓励和扶持蚕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农业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蚕种的管理工作。

经贸、财政、科技、工商、价格、环保、监察、交通、公安、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蚕种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蚕品种选育、审定和推广

第六条 依法保护蚕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蚕种质资源。

蚕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鉴定、利用、研究等工作由省农业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实施。

蚕种质资源的交换和蚕新品种的专利保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蚕品种的选育,由省农业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规划,组织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实施。

鼓励蚕茧加工企业参与蚕品种选育工作。

第八条 蚕新品种实行省统一审定制度。经审定通过的新品种由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审定合格证书,并由省农业行政部门公布。

经审定通过的新品种,农业行政部门应当择优组织生产和推广。经审定通过的新品种,发现有不可克服的弱点的,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应当提出终止使用的建议,由原公布机关确认并发布终止使用公告。

未经审定或者审定未通过的新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生产、经营、使用、推广和宣传。

第九条 进出境蚕品种必须事先经省农业行政部门批准,并经法定检验、检疫。

引进境外的蚕品种,应当经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引进外省审定通过的蚕品种,应当经过试养,并经省农业行政部门认可后,方可推广利用。

第三章 蚕种生产

第十条 省农业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全省蚕种发展规划,调控蚕种生产总量,优化蚕种生产结构及布局。

第十一条 蚕种生产实行资格认定制度。申请从事蚕种生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并取得省农业行政部门核发的《蚕种生产资格证书》,凭《蚕种生产资格证书》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一)具有与蚕种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及生产设施和检验设备;

(二)具有与蚕种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质量保证体系;

(三)具有与蚕种生产相适应的桑园或者稳定安全的原蚕基地;

(四)具有国家规定的蚕种生产规模;

(五)对微粒子病能实行有效控制;

(六)符合蚕种生产发展规划的要求。

蚕种生产资格认定的具体办法由省农业行政部门会同省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制定,报农业部、国家经贸委和省人民政府备案。

禁止无《蚕种生产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蚕种生产。

第十二条 《蚕种生产资格证书》实行年审制度,每年审核一次,并予以公布。年审不得收费。

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蚕种生产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对未通过年审的或者监督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 蚕种生产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蚕种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

蚕种生产单位应当建立蚕种生产档案,载明蚕种名称、亲本来源、生产数量、质量检验、技术负责人等内容,并保存3年。

第十四条 从事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的生产,除应当取得《蚕种生产资格证书》外,还应当经省农业行政部门确定;未经确定,不得从事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的生产。

第十五条 蚕种冷库的设置,应当符合蚕种发展规划的要求。

蚕种冷库必须具备相应的设施和技术力量,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蚕种生产技术规程。有下列情形的蚕种,不得入库冷藏:

(一)无《蚕种生产资格证书》、《蚕种经营资格证书》的单位的蚕种;

(二)未按规定检验、检疫调入省内的蚕种。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蚕桑生产的生态环境保护,划定蚕桑生产保护区。在保护区范围内,不得建设排放高氟、高硫污染物和生产农药的工业设施。在本办法施行前已建成的工业设施,其污染物排放标准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蚕种经营

第十七条 蚕种经营实行资格认定制度。从事蚕种经营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并取得省农业行政部门核发的《蚕种经营资格证书》,凭《蚕种经营资格证书》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一)具有与蚕种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和资金;

(二)具有与蚕种经营相适应的蚕种保护设施和检验、催青设施;

(三)具有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和蚕种质量检验人员;

(四)具有提供蚕种售后技术服务的能力。

蚕种经营资格认定的具体办法由省农业行政部门会同省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制定,报农业部、国家经贸委和省人民政府备案。

禁止无《蚕种经营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蚕种经营。

第十八条 蚕种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无《蚕种经营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出售用于经营的蚕种。

第十九条 《蚕种经营资格证书》实行年审制度,每年审核一次,并予以公布。年审不得收费。

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蚕种经营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对未通过年审的或者监督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条 从事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的经营,除应当取得《蚕种经营资格证书》外,还应当经省农业行政部门确定;未经确定,不得从事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的经营。

第二十一条 蚕种经营单位应当建立蚕种经营档案,载明蚕种来源、加工、贮藏、运输和质量状况及销售去向、责任人等内容,并保存2年。

第五章 蚕种质量

第二十二条 农业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蚕种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蚕种质量检验机构承担蚕种的检验检疫工作;蚕种专业生产者负责生产过程中蚕种的自检工作。

从事蚕种检验、检疫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省农业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的蚕种,应当经过蚕种质量检验机构检验、检疫。蚕微粒子病的母蛾检疫,应当由省蚕种质量检验机构统一实施。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蚕种,由省蚕种质量检验机构核发《蚕种质量合格证》。

第二十四条 蚕种的检验、检疫,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者省颁布的蚕种质量检验规程。送检的样本必须符合抽样标准和技术要求,不得弄虚作假。

蚕种质量检验机构对送检的蚕种样本,应当按照检验规程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

农业行政部门可以委托蚕种质量检验机构,依法对生产、经营的蚕种进行抽检,被抽检的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五条 禁止经营不合格蚕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合格蚕种,应当在农业行政部门的监督下封存、销毁:

(一)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

(二)未按规定在蚕种包装标识上标明生产单位、品种名、质量标准、批次、生产日期等内容的;

(三)无《蚕种质量合格证》或者假冒、伪造、涂改《蚕种质量合格证》的;

(四)蚕种包装标识标明的内容与实际不符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由于不可抗力原因,为了生产需要,必须使用低于质量标准的蚕种的,应当经用种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农业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从外省调入的蚕种,应当经本省蚕种质量检验机构检验、检疫合格,方可流通、使用。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三款、第九条规定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无《蚕种生产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蚕种生产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可处以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蚕种生产单位不按规定执行蚕种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不按规定建立蚕种生产档案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未经省农业行政部门确定,从事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生产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蚕种冷库将不得入库的蚕种入库冷藏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无《蚕种经营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蚕种经营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蚕种生产、经营单位向无《蚕种经营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出售用于经营的蚕种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可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未经省农业行政部门确定,从事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经营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蚕种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蚕种经营档案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农业行政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5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蚕种质量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向不符合蚕种生产、经营要求的单位发放生产、经营资格证书的;

(二)不按蚕种质量检验规程检验、检疫的;

(三)为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蚕种出具蚕种质量合格证的;

(四)违法实施监督检查或者行政处罚的;

(五)在蚕种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

(六)其他应当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的行为。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篇3:加强种场管理提高蚕种质量

1 加强内部管理, 增强质量意识

1.1 树立质量观念, 强化市场意识

在新形势下, 员工都要迅速转变思想观念, 适应形势需要, 必须由过去的单纯的生产型转变到经营型上来, 要有质量观念, 竞争意识, 增强危机感, 如果意识不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不在提高公斤茧制种量上狠下功夫, 种场就没有出路, 没有立足之地, 员工利益也就无法保障。

1.2 抓好员工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强化管理, 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员工素质的高低与单位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联系, 抓员工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抓制度建设, 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用制度管理员工, 把生产上的软指标变为管理量化的硬杠子, 使学习、工作、生活有准则, 增强员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要注意经常性的向员工通报种场发展形势和有关情况, 明确方向目标, 增强职工的自信心和爱场敬业精神, 推动种场的发展。

1.3 明确职责, 严明奖罚制度, 规范管理

要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必须提高管理手段。工作任务、职责要明确, 要有布置、有检查、有结论, 要在“严”字上下功夫, 在“落实”上做文章, 要把职工的责、权、利紧密的联在一起, 要有明确的奖罚制度, 做到重奖不眼红, 重罚不心痛, 把员工的工作纪律与个人经济利益相挂钩, 把效益与奖罚相挂钩, 以约束与规范职工的行为, 增强员工工作的责任心, 围绕“养好蚕、制好种”下功夫, 做文章, 要把完成合格任务作为检验员工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要想保质保量的完成合格种任务, 就要象对待自己的事一样对待工作, 这样就不会不出成果。

1.4 加强成本管理, 杜绝浪费, 提高效益

成本管理在生产中表现在方方面面, 小到一张纸, 一个灯泡, 一把锁, 大到一个蚕匾, 一片架, 都要清点造册。建立完善领发手续, 能重复使用的要收捡好, 对损坏、丢失要明确赔偿制度, 生产经营中各项措施严格执行, 搞好记录备案清查工作, 生产结束后对短缺、损失的要及时提出明确的扣罚意见, 及时上报财供科执行, 通过抓好小方面, 管理大方向, 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与管理意识, 搞好增收节支工作。

1.5 立足质量, 加强协作配合, 谋求种场发展

蚕种市场的竞争, 无疑是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 而质量是市场竞争的基础, 质量的优劣完全取决于人。蚕种生产不是靠一人之力就能完成的, 必须依靠群体力量。在整个工作中, 各科、各组、组内成员间的协作配合十分重要, 相互间越协调一致越能体现优势, 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提倡“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搞好大合唱, 演好提高蚕种产品质量这台戏。

1.6 加强硬件投入, 保证质量提高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科技时代, 蚕种业也不例外, 要提高蚕种质量, 即要依靠雄厚的技术力量, 又必须要有较好的生产设施, 产品质量的提高依赖于良好的生产设施。比如说, 增加配备气压式消毒机, 制种室安装空调, 购买削茧机、鉴蛹机等, 就可创造一个相对有利于种质提高的环境, 就能进一步稳步提高蚕种质量, 不至于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2 强化技术管理, 提高蚕种产量、质量

2.1 精细饲养, 确保种茧产质量

1) 熟悉和掌握饲育品种性状特点, 有利于发挥品种优良性状。

2) 搞好气象调节, 创造蚕儿生长发育适宜的饲育环境。

3) 桑叶是蚕种质量的基础, 叶质直接影响蚕体的发育和优良性状的表现, 用桑必须精选, 达到适龄适熟叶标准, 及时匀蚕分箔, 加强补给桑, 大蚕盛食期可以适当增加给桑回数来满足蚕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4) 严把上簇关, 做好上簇处理、簇中及种茧保护, 确保丰产丰收。

2.2 搞好种茧入室管理, 高质量完成削茧、鉴蛹、制种工作

2.2.1 合理温湿度保护, 做好发蛾调节工作

发蛾调节工作是蚕种生产最关键的一项技术工作, 调节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蚕种的品质, 杂交是否彻底, 关系到公斤茧制种量的高低。因此发育调节工作要及早观察, 从上簇开始要及时统计逐日上簇数量, 对交品种间的开差等, 作好记载, 要根据蛹体变化, 结合品种特性制定发蛾调节方案, 一般情况下春期中系发育偏快, 应作好留尾, 日系偏慢, 应搞好提头, 早、晚观察蛹体发育变化, 随时修正调节方案, 掌握雄蛹忌高温, 雌蛹忌低温的原则, 及时以不同的温度保护, 确保对交品种同日等量发蛾。

2.2.2 合理保护与冷藏雄蛾

在制种时, 一般较关心母蛾的情况, 往往忽视对雄蛾管理, 见苗后任其自然羽化, 自然温度下保护, 自然死亡在箔中, 造成大量的蛹体、蛾体污染, 雄蛾生命力下降, 交配能力降低, 在无专人管理的情况下往往出现品种混杂或串蛾现象, 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因此, 要注意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 指定专人加强雄蛾管护, 采用最佳温度13℃冷藏雄蛾, 提高雄蛾的生命力和交配能力, 确保彻底杂交。

3 加大防微力度, 确保措施到位

3.1 认真作好蚕前准备消毒工作, 关键是把握消毒效果

蚕前准备消毒工作是提升防微效果的关键, 要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确保质量过硬, 不抢进度, 重在消毒效果, 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 认真解决好易出现的“七重七轻”问题, 即:重室内、轻室外, 重药消、轻洗刷, 重喷消、轻浸消, 重蚕室、轻贮桑室, 重生产区, 轻生活区, 重明处, 轻暗处, 重药消次数, 轻药消效果。最终达到步步彻底, 步步现场检查到位, 步步符合质量要求。

3.2 作好以防微为中心的综合防病工作

1) 坚持做好以小环境控制为主的全过程消毒工作, 坚持三洗手、二换鞋、一消毒的防病卫生制度, 特别要做好收蚁前、二眠、四眠、见熟前的环境大消毒工作。

2) 坚持做好以迟眠蚕、病弱小蚕淘汰为重点的全过程选择淘汰工作, 克服盲目的惜蚕思想, 特别是3龄前的淘汰工作要下硬茬落实到位。

3) 坚持作好含有效氯0.3%的叶面消毒工作, 要求做到配药方法正确, 配药浓度精确, 使用方法恰当, 桑叶晾干后喂蚕。

4) 做好以漂白精新鲜石灰粉为主, 防病一号为辅的全过程蚕体、蚕座消毒, 要求充分拌匀, 现配现用, 密封保存, 用量要适当, 撒匀撒到。

5) 坚持作好蚕沙管理工作, 做到蚕沙不落地、不乱堆、不喂家畜, 一律倒入蚕沙坑进行煨烧。

6) 坚持作好全程预知检查工作, 员工要亲自动手抽样, 要有代表性, 数量要保证, 以提高检出率, 尽可能将带毒的种茧排除在种茧调查之前, 以减少场上的损失。

7) 对原蚕区养蚕户的家禽家畜一律实行圈养。

8) 坚持作好蚕座干燥工作, 蚕期要注意勤除沙, 多用干燥材料, 确保蚕座内小环境适合蚕儿的生长健康。

4 增加蚕种桑园建设投资

优质桑叶是养好原蚕的基础, 场内现有的桑园现状和桑树发势水平, 根本无法满足三级原种繁育对叶质的要求, 尽管场上资金运转较困难, 仍然要坚持下决心压缩其它开支, 挤出资金, 增加对桑园的投入。

1) 调整桑品种结构, 按照早、中、晚生桑品种成比例栽植。

2) 进行桑园土壤划块普查分析, 实施配方施肥, 缺啥元素施啥肥料。

篇4: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

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程度往往被看作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也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道路运输管理局就肩负着保障整座城市运输畅通的重要使命。

2009年是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设定的道路运输重点项目推进年。为全面推進“畅通重庆”工程顺利实施,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提出“三改一发展”四大举措,即实施出租车改革、公交车改革、班线客运改革和农村客运发展,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成效斐然。

出租车的方便快捷是人们选择乘坐的主要因素,而出租车的安全问题也同样成为了人们的隐忧。为促进重庆市出租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市交委的领导下,全面稳步推进出租车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出租车企业经营,强化驾驶员考核,提升行业服务水平,畅通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驾驶员的沟通渠道,完善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广泛开展“争做出租车文明之星”评选活动,掀起了出租车行业文明创建活动高潮。

在各项改革措施中,重庆民营企业经营的“7”字头公交车全面退出营运,是最令人拍手称快的。长久以来,“7”字头公交存在着违规累累、事故频繁等重大安全隐患,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通过置换限时退出,将置换退出的车辆交予国有公交集团统一组织营运。同时,为减少“7”字头公交退运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合理配置运力,增开夜班和通宵线路,方便市民出行。2009年5月31日,“7”字头公交车全面退出营运,这是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深化主城区公交营运体制改革工作以来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通过优化公交线网、编制公交发展规划、发展区域公交等措施,重庆的城市公共交通已形成以轨道为骨干,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运输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体系。

还有一项改革的重点就是班线客运改革。目前,重庆19000多辆客运班车中85%为承包挂靠经营,这种方式不利于对营运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制约了道路客运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此,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实施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要求新增客运车辆和班线必须公司化经营,原挂靠经营车辆继续经营之期满后实施公司化。按照计划,公司化经营将在五年之内完成。

在三大改革进行的同时,农村客运也在加快发展之中。为使“畅通重庆”建设真正深入到各区县,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先后在梁平、綦江、江津、黔江、永川等区县开展农村客运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底,重庆市已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113条,农村客运车辆通达率达95.8%。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客运积极性,加快农村客运发展,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与保险公司达成协议,2009年4月起,重庆农村客运车辆保险由政府资助买单。凡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根据客运线路不同,由市、区县两级政府财政为其购买承运人责任保险、交强险和部分第三者责任险。此举大大减轻了农村客运经营者的负担,极大的调动了积极性。

篇5:订购蚕种合同书

甲方:(以下称甲方)乙方:村户(以下称乙方)

为了确保蚕种质量,杜绝不合格蚕种流入养蚕生产环节,稳定蚕茧生产收购秩序,最大限度的增强服务蚕桑生产的水平,强化蚕桑生产的规范管理,从而提高蚕茧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经双方协商,签定如下合同:

一、甲方职责与义务

1、甲方负责提供并免费孵化好合格的蚕种,同时供应配套蚕药。

2、免费提供消毒等生产技术辅导。

3、按照省定市场指导价,保证收购乙方所产的全部蚕茧(市场价格按不低于周边地区同类茧站的标准收购,厂家直接收购价不作依据。)

4、凡加入合作社的社员根据市场销售业绩,给予二次分配。

5、乙方交售蚕茧后,及时退还押金。

二、乙方职责与义务

1、乙方应按蚕桑生产技术要求精心管理,认真饲养,努力达到优质高产。

2、在同等质量和价格下,应全部交售给甲方收购站,不能截留,不得私自贩卖所产蚕茧。如果在生产期间,遇到中毒或其它原因导致减产的,应提供有效证明和由技术员签字的事先告知书。

3、认真做好桑种平衡,准确订购蚕种,并自觉交纳蚕种款及服务保证金,蚕种保证金以每户为单位,一季饲养5张以上的,交300元,饲养3张以下的交纳100元,3-4张的交200元(含3张)。

三、违约责任:

若甲方违约,则双倍退还保证金;如果乙方违约,则取消二次分配和各种返利政策,不返蚕种保证金,并不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以上合同,双方签字有效,如有争议,可提请当地政府协调解决,也可向当地工商管理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篇6:狠抓技术创新提高蚕种质量

狠抓技术创新提高蚕种质量

蚕种生产是战线长、环节多的行业,蚕种冷库是蚕种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蚕种集散地和蚕种质量技术处理的中心,提供的是公益性技术服务.作为专业冷库,我库历来视技术为生命,视质量为根本,兢兢业业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一丝不苟贯彻有关规定和行业规范.

作 者:王万华 肖志洪 Wang Wanhua Xiao Zhihing  作者单位:重庆市蚕种冷库管理站,永川,402160 刊 名:蚕学通讯 英文刊名: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9(1)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浅议广西蚕种管理行政许可的实施

1 广西蚕种管理行政许可事项概述

广西依据《畜牧法》、《蚕种管理办法》和《广西蚕种管理办法》共设置了5项许可项目, 其中2项为行政许可项目, 3项为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涉及的许可事项有11类, 见表1。自治区农业厅按照《行政许可法》和相关许可法定条件要求, 对每项行政许可项目都制定了清楚、明了、详细、可行的办事指南, 以保证各项行政许可项目按照法定程序和公正、公开、公平的要求实施。并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 严格按照“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的要求对各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并遵循便民、高效和优质服务的原则, 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审批效率, 方便行政相对人办理许可事项, 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自治区或各市、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 提供“一站式”服务。

注:来源于《广西行政执法主体依据及权限》 (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制办公室) 。

2 广西蚕种管理行政许可的实施

2.1 实施的基本情况

广西自2006年7月1日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和2007年6月1日《广西蚕种管理办法》实施以来,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广西蚕种管理法规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实施, 据不完全统计, 全区共举办培训班450期, 培训3.86万人次, 召开专题会议187次, 参加人员达5 200人次, 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通过学习宣传, 增强了蚕种生产者、经营者和蚕农的法律意识, 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行政执法能力, 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自蚕种管理行政许可实施以来, 全区审定蚕品种2个;审核发放蚕种生产许可证29个, 蚕种经营许可证84个, 办理许可变更9次, 否定许可申请10次;自治区农业厅接受购销区外原种备案6例, 各地级市接受购销区外一代杂交种备案18例, 共育商品小蚕备案制度稳步推进, 实施较好的有环江县、象州县等地。

广西积极开展蚕种市场执法活动, 重点检查蚕种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购销区外蚕种备案、共育商品小蚕备案等许可事项在广大蚕区的执行情况, 进一步推进了各项许可事项的贯彻实施。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级农业执法部门开展蚕种执法活动700余次, 检查蚕种生产经营单位2 500家 (次) , 查处案件35起, 为社会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民众对蚕种管理行政许可的认知和认可度

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购销区外蚕种备案和共育商品小蚕备案是蚕种管理行政许可项目中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行政许可项目, 这几项行政许可项目的实施直接关系到蚕种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2009年1~3月在全区范围内的问卷调查情况表明:蚕农到蚕种场、蚕业站和其他有证的经营点等正规渠道购买蚕种的比例为82.5%;认为实施蚕种生产经营许可对加强蚕种市场管理有积极作用的占94.6%;认为我区现行蚕种经营许可条件太高、合适、太低和不了解的比例分别为14.9%、59.5%、21.6%和4.1%;认为需要加强对区外流入蚕种管理的占71.4%;认为需要加强共育商品小蚕管理的占79.5%。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 民众对蚕种管理行政许可具有较高的认知和认可度, 对行政许可的实施效果持积极态度。

3 广西蚕种管理行政许可实施取得的成效

3.1 蚕种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广西通过蚕种管理行政许可的实施, 推进了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和《广西蚕种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 进一步加强了对蚕遗传资源保护、蚕品种审定、蚕种生产经营的管理, 将蚕种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 告别了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为依法保护和促进蚕业健康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3.2 规范蚕种生产经营秩序, 蚕种质量稳步提高

广西通过实施蚕种生产许可, 认真核查了各蚕种生产单位技术力量和硬件设施, 促进蚕种生产单位加强自身建设力度, 核定蚕种生产量, 规范生产行为, 规范了蚕种生产秩序, 较大地提高了蚕种生产能力, 到2008年实现全区蚕种产销基本平衡。通过实施蚕种经营许可, 较好地规范了经营行为, 形成较顺畅的蚕种流通体制;通过加强对购销区外蚕种的管理, 杜绝了一些不适宜广西饲养蚕品种和劣质蚕种的流入, 保护了蚕农利益不受损失、养蚕环境不受污染;通过加强对小蚕共育的管理, 规范了小蚕共育行为, 提高了小蚕质量。通过蚕种管理行政许可的实施, 广西近年来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蚕种质量事故, 蚕种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 蚕种质量稳步提高。

3.3 保障广西蚕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蚕种管理行政许可得到了较好的实施, 为贯彻落实法律法规, 开展蚕种管理执法创造了条件, 使广西蚕种管理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蚕种质量稳步提高, 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有效地保护了蚕种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蚕农的合法权益, 对促进广西蚕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从2005年到2009年已经连续5年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位居全国榜首, 实现了蚕业又好又快发展, 取得如此成绩与贯彻实施蚕种管理法律法规及实施蚕种管理行政许可是分不开的。

4 广西蚕种管理行政许可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5项蚕种管理行政许可项目中, 蚕品种推广应用前审定、处理受保护的蚕遗传资源和新选育或引进蚕品种中间试验同意的3项行政许可项目的对象多为蚕业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等部门, 贯彻实施都比较到位;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和购销区外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和共育商品小蚕备案2项行政许可项目涉及的面较广, 贯彻实施的难度较大, 是实施蚕种管理行政许可的重点和难点。

4.1 蚕种生产许可的实施

自实施蚕种生产许可制度以来, 全区新建了6家蚕种场并陆续投产, 加上原有的23家全区共有29家蚕种场, 全部取得蚕种生产许可证, 核定蚕种生产能力达420万张/年。2002年至2005年全区蚕种生产能力从平均150万张/年提高到480万张/年, 2007年全区蚕种生产基本实现产销平衡。受茧丝市场行情低迷等因素影响, 2008年和2009年出现了蚕种供略大于求的局面。蚕种生产是做好蚕种管理最重要的一道关口, 为保障蚕种供求平衡和市场稳定, 蚕种生产单位的数量不宜太多。我区现有的一些蚕种生产单位存在规模较小、经营分散、技术力量薄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 蚕种生产许可应引导蚕种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提高许可条件, 避免重复建设。

4.2 蚕种经营许可的实施

自实施蚕种经营许可制度以来, 广西蚕种经营许可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 共发放蚕种经营许可证84个, 形成了覆盖全区各桑蚕生产主产区的经营网络, 对规范我区蚕种市场和经营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多数蚕种经营单位仅起到一个“中间商”的作用, 周旋于蚕种生产单位与蚕农之间;没有固定的进货渠道, 同时经营多个蚕种场的蚕种;蚕种售后服务能力不足, 权责不明确, 出现问题都转嫁到蚕种生产单位;经营行为不受地方农业主管部门限制, 天天发种, 不能统一养蚕批次等问题。为使蚕种经营许可制度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又有利于蚕种市场管理和促进蚕业生产发展, 应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蚕种经营许可权限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明确设立分支机构和界定经营区域的相关规定;二是通过许可事项引导蚕种经营单位与蚕种生产单位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 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三是蚕种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要服从并服务于当地农业部门的管理, 统一蚕种发放时间, 规范生产批次。

4.3 加强执法检查, 推进各项制度实施

应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工作,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蚕农合法利益, 进一步推进蚕种管理各项行政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 增强我区“依法治蚕, 依法护蚕”能力, 促进蚕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概述了广西蚕种管理行政许可的相关事项、实施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列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以期给广西蚕种管理业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篇8: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

摘 要:小区物业管理在管理中尚存在收费难,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更完善的物业管理法规。这样才能使重庆市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更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物业管理;客户满意度;收费

1 重庆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客户满意度不高

物业管理属于服务行业,是提供服务给业主的,客户既业主的满意度直接可以说是物管公司的利润命脉。为何业主对物业管理满意度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开发商和物管公司交接不到位。(2)物管公司素质低、管理松散。(3)午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部门管理力度不够。

1.2 收费混乱问题

1.2.1 乱收费问题

尽管重庆市有关部门对住宅小区收费标准已有了明确规定,但是有些公司却不一定遵守规定,为谋利益,私自设定费用,乱收费现象及为严重。因为物业管理收费项目繁多,大部分业主对物业管理的收费标准不了解,导致了部分物管公司在收费时鱼目混珠,在本该收取的费用项目中掺杂一些私自设定的项目。

1.2.2 服务与收费不相符

这是重庆物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收了费,却没有真真正正的为业主服好务。重庆有的住宅小区内,可见只有几个保安站在门口,平时的巡逻检查工作却没有落到实处。小区绿化和清洁卫生做的不到位,还要向住户收取高昂的物业管理费。这样的情况自然会引起业主的反感,同时出现了收费难现象。

2 解决措施

2.1 提高物管人员素质,选择合格的物管人员

2.1.1 服务意识

物管人员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有丰富服务知识和熟练的服务技巧。在处理客户投诉,业主之间纠纷时,要耐心,文明礼貌,以良好的态度服务于业主,为他们处理问题,解决纠纷,这样才能得到业主的认可,提高客户满意度。

2.1.2 管理知识

小区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房屋建筑及其周边设备管理、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治安消防管理、公众代办性质的服务等等。这一系列的管理必然需要制定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需要具有丰富专业管理知识的人员才能使这一管理正常运作。确保业主的生活环境舒适、整洁;确保业主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确保业主得到优质的管理服务。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2.1.3 法律知识

小区内居民业主众多,关系十分复杂。物管人员必须弄清业主和物管公司之间的权责问题,依据最新的《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依法管理。

物管人员要熟习及掌握这些特定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对物管公司和业主之间的法律关系、双方的权责准确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处理解决好物管公司与业主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正确的处理解决用户投诉、用户纠纷等问题。

2.1.4 治安消防知识

小区的治安消防是业主们犹为关心的一大问题。物管人远必须具备较强的安全知识,掌握必备的治安消防知识,熟悉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带,水枪等的使用。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验,制定灭火应急方案。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保障用户的人生财产安全。

2.2 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

物管人员的素质合格的情况下,再而物管公司的运作流程。对收费混乱、收费难这一问题,要遵循物业管理收费原则。

(1)公平原则:既是使用人,受益人付费原则。不管是谁,使用得多的就应相应负担多一点的费用,使用人分摊管理费是按使用物业的建面大小计算的,这样才会让住户业主感觉到公平合理,更愿意交纳费用,而不会再出现收费难,收费混乱的问题。

(2)合理原则:合理即是按照国家物业管理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不掺杂一些私自设定的项目。管理费用标准报物价局审批。设定的收费标准符合大部分业主的经济实力,这样的情况下,业主们才更愿意交费,才不会出现拖欠费用,不支付等状况。

(3)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相适应原则。就如前面所提及的,物管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不符合。业主首先也应摆正心态,不能在低收费水平下还盲目期望高质量的服务。只有一分钱一分货,交付标准合理的管理费用,才能真正获的满意的服务。同时也解除了业主的心理偏差,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篇9: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

1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提高蚕农养蚕积极性

近年来由于蚕区工业的不断发展,蚕农打工收入不断增加,农户种桑养蚕积极性不断下降,从消毒防病到种桑养蚕的积极性都不高,尤其是饲养量少的农户,不配合我站下乡指导人员的工作,不按养蚕技术规程进行技术处理,如除沙、添食药物等,导致饲养成功率低产量低,售茧收入少。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原蚕饲养的奖惩制度,调动蚕农养蚕积极性,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目的和提高种茧质量,提高蚕种质量目标。

1.1 建立无“微毒”或低“微毒”奖励制度,调动原蚕户彻底消毒防病的积极性

实现蚕种无“微毒”或低“微毒”是蚕种生产的关键,是每个蚕种生产单位的目标。为了原蚕饲养户积极消毒防病,严格按蚕种的生产规程做好日常的养蚕卫生和消毒,及时进行桑园病虫害防治,降低蚕种“微毒”率,全年各项预知检查(四眠迟眠蚕)无毒的原蚕户,每kg种茧收购价提高0.4元。

1.2 建立饲养量、售茧量与肥料奖励挂钩

根据多年的数据调查,蚕农售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较高时才会把养蚕作为一项主业来抓。蚕种生产单位一般要求每户蚕农每批蚕饲养1张-2张最适宜。为此,我们规定凡每批养蚕1张-2张,全年饲养量达10张-15张的,每批售茧量50 kg-100 kg的农户,每销售1 kg茧奖励生物有机肥1 kg,鼓励农户再按公司批发价配施进口复合肥50kg/亩。

2 完善种茧收购制度,实行优质优价

为了调动蚕农养蚕做到良桑饱食,严格按养蚕规程饲养原蚕,减少原种茧kg茧粒数,增加克蚁产茧量,种茧收购办法改以前单价只以死笼率挂钩为单价与蚕茧死笼率和kg茧粒数挂钩的收茧办法。从2008年起我站实行种茧单价与kg茧粒数挂钩,具体办法:每户农户每个品种称取0.5 kg种茧,计算kg茧个数(注:1个双宫茧按2个计算)。

2.1 奖励办法

日系品种(7·湘)在760粒/kg以内、中系品种(9·芙)在720粒/kg以内,实行优质优价奖励办法,具体如下:

2.2 扣减单价办法

日系品种(7·湘)超过900粒/kg、中系品种(9·芙)超过860粒/kg。按每超出1粒扣减种茧单价0.02元/kg计价。

通过采用这种种茧收购办法鼓励了蚕农在饲养过程中桑园多施有机肥,增加喂叶次数和喂叶量,提高张种产茧量,增加了养蚕收入。

3 建立原蚕桑园培肥管理制度,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原蚕区的蚕农容易忽视桑园培肥管理,造成桑叶质量差导致养蚕成绩差,制种成绩不佳。一是不按时剪伐,特别是夏伐时,造成饲养量减少,产茧质量差,单产低,收益少。二是施肥量不足或偏施氮肥,有些农户每采完一批叶又施一次尿素,严重影响养蚕成绩。(区蚕业技术总站的亩桑冬季施肥量:桐麸400㎏、俄罗斯复合肥150㎏、钙镁磷肥100㎏以上。冬肥、夏肥一次性施足,养蚕期间不施任何肥料)。为此,我们2007年开始,夏伐时按售茧量每kg茧按批发价赊销配售氮:磷:钾=15:15:15的复合肥0.5 kg;冬伐按售茧量每kg茧按批发价赊销配售氮:磷:钾=15:15:15的复合肥0.5 kg,生物有机肥1 kg。

4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养蚕成功率,增加原蚕户的养蚕收入

4.1“三统一”大消毒工作,确保养蚕前环境“无毒”

为了净化原蚕区环境,每年春、秋季养蚕前,蚕大消毒做到“三统一”确保养蚕前环境无毒。一是统一消毒队伍,二是统一消毒药物,三是统一消毒浓度。我站从1992年起组织几十人的专业消毒队,自带消毒器械和药品,免费帮蚕农蚕房、蚕具环境等进行地毯式消毒,彻底杀灭病原菌于养蚕前,提高养蚕成功率。

4.2 日记方式大蚕技术指导,保证技术措施贯彻

我站要求驻点干部职工要积极指导蚕农种桑养蚕,实行日记制度,即每家蚕农门前都挂1本蚕情日记本,技术人员每天到蚕房检查后,把该户蚕的发育情况和当天的技术要求写在日记本上,技术人员第二天再检查蚕农的技术处理情况。通过采取这样的措施可以避免技术人员看蚕时蚕农不在现场,技术要求无法交代,提高了蚕农养蚕的成功率。

5 建立健全下乡指导干部职工的奖惩制度,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我站对负责原蚕指导的技术干部实行产量、质量包干到小组,报酬与产量、质量挂钩的办法,实现多到多得,优质优酬承包办法。每年初站部根据不同的原蚕点,确定该点的生产合格种茧的产量任务和kg茧制种量,核定每kg种茧的生产成本和报酬,年终按各小组完成任务量发放报酬。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下乡指导蚕农养蚕,提高了单张种产茧量和kg茧制种量,降低了病毒率。这样既可以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又提高蚕农养蚕积极性;既可以增加干部职工的收入,又增加蚕农的养蚕收入,实现了提高种茧质量,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的目标。

摘要:通过阐述原蚕区在我区蚕种生产的重要性,分析我区蚕种生产单位原蚕区,尤其是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原蚕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制度化原蚕区管理的措施,供各位同行参考。

篇10:肇庆市防雷业务管理系统

关键词:防雷业务;管理;系统

随着防雷事业的发展,防雷检测机构管理日渐规范,防雷技术服务内容不断增加,客户群体不断扩大,业务信息数量日益增加,以往的管理方式存在着手工重复工作,效率低下、错误率高、信息保密性差等缺点。因此,对业务信息及时的进行处理,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监控,更好的开展风险防控工作,将全所数据组织成统一的数据平台并采用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迫切。本系统是基于肇庆市防雷业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业务量不断增大,提高检测服务效率,加强业务过程监控,紧密结合肇庆市防雷业务运行管理现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完成的。

1、系统特点

本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遵循J2EE规范,多层结构体系,MySQL数据库,WINDOWS操作系统,是跨平台网络化的文件、档案及资料综合管理系统。系统采用了多层结构的设计原理,具有集中的请求和访问控制,以数据驱动实现业务应用,基于MVC模式灵活的页面合成技术,使内容存储与表相分离,具有强大的安全和事务处理能力。同时,软件具有较强的自构建能力,可以很方便地定义库结构、增加功能、设置界面、设计报表,以及增加各种文档类型,以适应较广泛业务的个性化需求。

2、系统组成

本系统主要针对防雷检测机构管理内部各项业务设置,包括新建建筑物技术服务、防雷装置定期检测、雷灾事故调查、仪器设备管理、行政办公、档案管理、系统维护几大模块,其中新建建筑物技术服务包括新建建筑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新建建筑防雷设施分层检测、新建建筑防雷设施竣工检测四项业务。每个技术服务机构人员根据权限不同可以办理不同的业务,系统框图如下:

3、系统功能

3.1系统管理模块

3.1.1用户、用户组管理:用户注册,管理员审核批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检索用户组名称及组内用户信息,查看、增加、删除组内用户等功能。

3.1.2权限管理:系统管理采用权限分级管理,第一级为所领导和系统管理员,可以浏览、更改所有内容,第二级为检测组长,可以浏览、操作本组范围内的内容,第三级为检测员,只能浏览、操作与自己相关的内容。

3.1.3 系统参数维护:包括添加、修改、删除系统参数等功能,该功能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来操作。

3.1.4主表维护:包括新建表、修改表、删除、检索表。系统将数据表分为三类:一是系统模板表;二是系统业务表;三是系统提示数据表。该功能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来操作。

3.2新建防雷装置技术服务模块

该模块主要分为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技术评价、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新建建筑防雷设施分层检测、新建建筑防雷设施竣工检测四项业务,模块功能主要管理新建项目从报送资料开始一直到竣工检测的业务流程、业务数据统计、分类查询、进度查询、业务超时报警等功能,将以往的工作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统内,并加入风险防控内容,全程监控业务动作,严格各项业务完成时限。

3.3防雷装置定期检测模块

该模块主要将众多检测单位相信信息记录在系统,并按照检测时间的顺序排列,提前一个月提醒所长安排当月检测任务,新建建筑竣工检测完成一年以后自动转入定期检测,系统自动监控到期未检测项目,并提醒接受任务的组长尽快安排检测业务,检测人员现场检测完成后输入检测数据并自动生成检测报告。

3.4雷电灾害调查模块

该模块要求雷灾调查人员录入每次雷电灾害相关信息,系统自动分类统计雷电灾害类型、雷灾数量、财产损失情况、意见建议等数据。

3.5仪器设备管理模块

该模块负责管理全所全部仪器,包括计量检定仪器和非计量检定仪器,从设备采购、检定、使用、维修、直到报废,全程监控设备情况,定期提示未检定设备送检,定期提示设备维护、校准、比对等工作。

3.6档案管理模块

本模块负责全所各类归档档案的类型、密级、保管期限、输入待归档案卷宗的全宗号、目录、借阅情况记录,方便全部档案资料分类统计、查询。

3.7行政办公模块

此模块包含固定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公章管理、考勤管理、消息管理、首页信息发布6个子模块,负责全所行政办公管理

4、结束语

上一篇:文明礼仪活动开展实施意见下一篇:职业发展部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