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思考

2022-09-11

目前, 农村普遍存在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就业、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回乡务农的严峻态势, 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等矛盾日益突出。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问题, 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同时加强认定管理, 已显得十分重要, 是深化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笔者作为一名“三农”培训工作者, 结合重庆市长寿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1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的重要性

1.1 形势对新型职业农民要求高, 认定管理十分重要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这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重大决策。“新型职业农民”主体是农民, 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 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认定, 严格管理: (1) 具有或长期使用一定的土地。 (2) 长期从事农业劳动。 (3) 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经营。 (4) 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 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积极参与活动, 具有较高的收入。 (5)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 (6)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由此可见, 形势对新型职业农民要求高, 认定管理已显得十分重要。

1.2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 (特别是21世纪) 以来,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全面发展和推进,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目前存在“‘70后’不愿种地, ‘80后’不会种地, ‘90后’不谈种地”的严峻现实, 带来“谁来种地”这一难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有: (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 导致“人走村空”。 (2) 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 造成“妇女农业”、“小学农业”、“老人农业”现象 (即“386199”部队) 。 (3) 农村新生代离农意愿强烈, 农业后续乏人。长久下去, 无人种粮、无人种菜、无人……令人堪忧!为保障农业现代化发展,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做好认定管理, 是我们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者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任务, 也是全民关注的焦点。

1.3 长寿区的农业概况, 凸显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的迫切性

长寿区有18个街镇、2个风景区 (长寿湖、长寿古镇) 。幅员面积141500 hm2, 总人口89.5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68.6万人, 农村总劳动力40万人。长寿区物产丰富, 区域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四大类, 以水稻居首。除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外, 沙田柚、夏橙、枇杷、葡萄、茶叶、蚕桑、榨菜等名特优经济作物潜力大。2014年农业总产值达52.5亿元, 粮食总产量36.6万吨、蔬菜产量31.4万吨、水产品产量2.7万吨、水果产量20.5万吨、出栏生猪68.8万头、出存栏蛋肉鸡1500万只,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万元。特别是名扬中外的长寿沙田柚、夏橙给长寿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收入, 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经济能人。长寿区农村实用人才14342人, 认定家庭农场357家, 注册农民合作社347个, 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6家 (其中市级23家) 。已初步形成新型职业农业经营主体。2014年, 长寿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试点, 共培训了新型职业农民1155人, 其中生产经营型600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555人, 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长寿区新型职业农业经营主体已形成, 但培育认定管理工作未跟上。为了提升长寿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形象和素质, 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 构建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认定管理的思考

随着长寿区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农业园区这三大园区的相继入驻, 如何留住现有农业人才、着力培育新生代农民, 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当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提高他们种粮经农的积极性。需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 引导长寿区种养殖大户, 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 根据需要开展培训学习, 严格加强认定管理,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1 认定管理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根本依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三位一体”, 就是要搞好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 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 让农业经营有效益。其中, 教育培训是基础, 认定管理是依据, 政策扶持是保障。 (1) 教育培训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本质要求。主要是对留地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后继者培养及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 通过培训, 提高职业综合素质及农业生产技能。 (2) 认定管理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根本依据, 认定管理与教育培训和政策扶持三者缺一不可;通过认定工作和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 有利于落实扶持政策、开展经常性培训和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对农业优化布局、生产进行引导, 增强新型职业农民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 (3) 政策扶持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根本保障, 通过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建立农民免费培训制度, 在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农村金融等相关政策给予倾斜等, 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 吸引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 发展现代农业。

2.2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要从基本条件入手

按照“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等5大特征, 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主要包括综合素质、产业规模、农业收益等基本条件。其中, (1)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信生产经营、热心农业, 年龄在18~55岁, 一般具有初中以上学历, 具备一定相应的农业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 (2) 产业规模主要包括:结合长寿区家庭农场的申报条件, 或者具有一定种养殖规模 (即种养殖和经营大户) 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 (3) 农业收益主要包括:从事的农业生产收入占全年收入的60%以上, 年纯收入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5倍以上的农民。

2.3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要按基本程序操作

新型职业农民既然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资格, 因此, 必须坚持“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动态管理”及产业需求原则, 认定的基本程序为:本人申请, 部门审核, 领导小组认定等。 (1) 由农民自愿申报, 如实填写相关内容。 (2) 由各镇 (街) 政府对申报内容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加盖公章后报区农业主管部门。 (3) 由区农委认定管理机构按照认定的条件、标准进行初审、复核, 提出审查意见。 (4) 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审查确定。同时, 按照“三级贯通”的原则, 对初、中级职业农民认定名单, 经区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同意后, 正式行文明确, 并报市农委备案, 拟认定的高级职业农民报市农委审核后正式行文。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者, 由区农委统一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并作为享受政策扶持、接受培训、培养和跟踪指导服务等的依据。

2.4 对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实行动态管理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核、发证、质量控制等环节监管, 实行审核和退出机制, 进一步规范培育工作。 (1) 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建立“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和“职业农民档案”, 包括认定对象个人及家庭的有关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诚信守法情况等, 纳入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库, 实行专人负责制。 (2) 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动态管理和农民自愿进退机制, 原则上每年对认定对象进行一次审核, 合格者继续认定, 不符合条件的取消资格, 证书作废。 (3) 对有违法行为和不诚信行为、套取项目资金、不接受管理服务的、不按要求参加培训等情况的, 经研究给予劝退。同时, 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经常性培训和跟踪服务。

2.5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的培育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认定、扶持体系,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机制。在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区农委为项目主管单位, 负责总体组织和资格审批, 建议由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农广校) 牵头与农研中心、执法队、水产站、经管站、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等部门共同负责培训、教育、监督、考核等具体实施内容, 由农委授权农广校进行职业农民证书发放和人事管理。同时, 加强与镇 (街) 农业服务中心和受训农民的交流沟通, 及时解决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理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配套支持措施, 开展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和出台扶持政策, 更好推进培育工作。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认定管理的建议

(1) 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长寿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实施办法》。建议长寿区新职农民认定基本标准为:粮油 (水稻、玉米、油菜等) 、渔业面积达 (10×667) m2, 柑橘、蔬菜、花椒面积达 (15×667) m2, 花卉、茶叶、中药材面积达 (30×667) m2;猪、肉牛等存栏量达20头;家庭劳动力年人均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建议把长寿区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新生代型4类, 以便实施分类管理。

(2)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中做到对事不对人, 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充分考虑产业规模、技能水平、生产效益、社会服务能力, 遴选对象要以家庭农场主、村组干部、种养殖大户、农村青壮年、专业合作社骨干人员等为重点, 结合考察其综合素质, 按规定从严认定, 并接受群众监督。

(3) 在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时应注重操作性,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和农民科技书屋、宣传栏等, 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和管理方法。各级农业部门将整合科技资源力量, 建立职业农民指导教师库和帮扶指导各项制度, 制度中必须明确各专业教师在关键农时季节要跟踪技术指导。

(4) 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单位管理不但要到位, 而且要逗硬, 不能讲情面。为保证参学率, 在学习中对极少数不服从管理、不按要求参加培训学习的, 坚决淘汰并取消新型职业农民资格。

摘要:简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的重要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作了一些论述性的思考。针对重庆市长寿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 提出“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中做到对事不对人;在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时应注重操作性;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单位管理不但要到位, 而且要逗硬”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思考,建议,重庆市长寿区

上一篇:油田套损机理研究与理论分析下一篇:尿素中含氮量的测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