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煤集团煤矿井下瓦斯管路防静电措施

2024-04-15

南煤集团煤矿井下瓦斯管路防静电措施(共5篇)

篇1:南煤集团煤矿井下瓦斯管路防静电措施

关于印发《南煤集团井下瓦斯管路静电防治

规定》的通知

两矿井: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两矿井瓦斯管路静电防治的管理,集团公司特制订《南煤集团井下瓦斯管路静电防治规定》,矿井要严格依照本规定要求,明确瓦斯管路静电防治管理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做好瓦斯管路静电防治的管理工作,确保井下瓦斯管路的安全运行。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南煤集团井下瓦斯管路静电防治规定

煤矿井下铺设的瓦斯抽放管路中的瓦斯气体流动与管路内壁摩擦可能产生静电,瓦斯管路外部可能有杂散电流通过金属支架等接触体传导至瓦斯管路上,这些静电或杂散电流有可能引起火花引燃管路中的瓦斯。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对瓦斯管路上产生的静电进行防治,使之不产生静电或将产生的静电有效及时的传导至大地,以解决静电对瓦斯排放管路的危害。参考《煤矿安全规程》、《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 20675—1990)》及《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特编制了井下瓦斯管路静电防治规定。

第一节 井下瓦斯管路静电的产生

第一条:静电产生原因

1、瓦斯管路内部的瓦斯气体流动时与管路内壁摩擦产生静电。

2、瓦斯管路周围环境中的杂散电流通过金属支架等接触体传导至瓦斯管路。

3、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电气设备与瓦斯管路距离较近时,发生漏电、短路事故时电火花冲击瓦斯管路,或电缆线路周围产生感应电流影响瓦斯管路。

第二节 井下瓦斯管路静电防治规定

第二条:井下瓦斯管路材质必须具有防静电功能,管路内壁表面电阻≤1.0×10Ω,管路外壁表面电阻≤1.0×10Ω。

第三条:瓦斯管路要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可采用井下电气设备接地标准,接地极采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镀锌钢管,管上钻不少于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地板,接地连线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的镀锌铁线,接地线与接地极、管路的连接处必须全部使用镀锌螺栓、镀锌螺母、镀锌垫圈、镀锌弹垫等紧固装置。

第四条:接地装置安装好后,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0Ω;接地线两头要用铜鼻子压接,地线与螺栓的连接处,其接触电阻不应超过0.03Ω。

第五条:瓦斯管路在进出瓦斯泵站处、入井井口、巷道口、管道分岔处应进行接地,对于长距离的无分支管道,应每隔500m安装一处接地装置,接地点选择在管路连接法兰的紧固螺栓上,接地极应设置在以上各处分界点±5米范围内。若管路吊装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小于100Ω时,可以将吊装装置作为接地体使用。

接地连接端子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不易受到外力损伤; 2 便于检查维修; 3 便于与接地干线相连;

222

664 不妨碍操作; 尽量避开容易容易锈蚀的地点。

第三节 接地装置的检查和测定

第六条 瓦斯管路的的接地装置由维护人员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检查,每年对接地装置详细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第七条 新安装的瓦斯管路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一次接地电阻的测定。

第八条 检查发现接地装置接触不良或严重锈蚀等缺陷,应立即处理或更换,有损坏时,应立即修复。

第九条 在矿井内进行接地电阻测定时,应采用本质安全型接地摇表;如采用普通型仪器时,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制订专项安全措施,报总工程师审批。

对接地电阻及接地体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进行测量,需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只能在管路安装完成、管路内没有瓦斯,或将管路内的瓦斯排放彻底后,由专职人员操作,严禁在管路内有瓦斯的情况下测量电阻值,防止测量电阻值时产生的电荷传入管路,引发瓦斯事故。

篇2:南煤集团煤矿井下瓦斯管路防静电措施

关键词:瓦斯事故,预防措施,防控体系,抑制技术

引言

矿井巷道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是除了爆炸的三个物理条件外, 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跟管理、技术也有关系。对我国所发生的瓦斯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 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不到位、防控意识不够强的原因造成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实施不到位, 导致瓦斯积聚;瓦斯积聚后又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还有人为因素产生引火源等。这些因素杂糅到一起便会引发瓦斯爆炸事故。再加之矿井通风系统的回风不畅通、存在障碍物, 则会阻碍爆炸气体排除, 还可能发生风流逆转, 重新引起爆炸, 导致灾害影响范围扩大。瓦斯事故救援风险大, 可伴生火灾、发生多次连续爆炸, 造成对救援人员的伤害。这在我国救灾历史上屡见不鲜。影响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因素众多, 过程虽然短暂, 但是破坏性极大, 具有潜在性、突发性、破坏性和灾难性等特点, 事后调查取证难。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不仅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而且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灾难性的毁灭, 严重制约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的研究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参数

1.1 瓦斯爆炸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1.1 瓦斯爆炸要具备的必要条件:

(1) 矿井里面氧气浓度>12%;

(2) 爆炸的下限为瓦斯浓度不超过5%~6%, 上限为14%~16%;

(3) 高温火源的存在

1.1.2 爆炸环境要具备的充分条件是:

在氧气浓度>12%环境中, 氧气浓度在爆炸界限内, 瓦斯与火源相互作用。三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但仅满足必要条件不满足充分条件也是会发生爆炸的。

1.2 瓦斯爆炸的影响因素

瓦斯爆炸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在新鲜空气中和实验室条件下获取得出的结论, 而井下空气的成分要比地面新鲜空气复杂得多, 因此, 影响矿井瓦斯爆炸的因素很多, 也很复杂。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因素:

1.2.1 可燃气体的大量存在

当瓦斯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混入可燃气体时, 比如氢气、硫化氢、乙烯、乙烷、一氧化碳等, 由于这些气体本身具有爆炸性, 这样一来, 爆炸气体的总浓度增加了, 瓦斯爆炸的下限降低了, 从而增大了瓦斯爆炸的可能性。所以, 井下有高温火源或产生其他可燃气体时, 就算平时瓦斯涌出量不大的矿井也可能发生瓦斯爆炸。

1.2.2 爆炸性煤尘含量的增大

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 如果混入了大量具有爆炸性的煤尘时, 当煤尘在300℃~400℃时就会挥发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 这样一来瓦斯爆炸的下限就会下降, 爆炸的危险系数也就跟着增大。当空气中煤尘含量达到59/m3时, 瓦斯爆炸下限就会降低到3%;当煤尘含量达到89/m3时, 瓦斯爆炸下限则降低到2.5%。正常作业时, 空气中的浮游煤尘浓度是不可能达到如此之高的, 但当沉积的煤尘被暴风吹起时,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1.2.3 惰性气体的混入

不太容易与其他气体分子结合、化学性质不太活泼的气体就是惰性气体, 包括:氧化碳、氮气、卤族元素等。如果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混入了不少惰性气体, 氧气的浓度就会下降, 瓦斯的爆炸下限就会提高、上限也会降低, 从而缩小爆炸界限, 甚至使混合气体失去爆炸性。

影响瓦斯爆炸的因素还有很多, 包括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引火温度以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总之, 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 越容易引起爆炸;不同浓度的瓦斯所需要的引火温度不同;混合气体本身的压力越大, 所需要的引火温度越低。还有就是管理层、领导层防控意识不够强, 没有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没有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工人违反技术规范, 违章作业, 乱采乱挖, 局部通风管理差等原因造成。

2 预防瓦斯爆炸的关键措施

2.1 瓦斯积聚的预防和处理

瓦斯积聚的预防。在井下, 通风不畅以及风流达不到的地方, 瓦斯涌出量较大的地方等等, 容易发生局部瓦斯积聚。要预防瓦斯积聚就必须定期对容易发生局部瓦斯积聚的地点进行检查和处理, 避免积聚。 (1) 要加强瓦斯抽采, 提高瓦斯抽放率, 减少瓦斯涌出, 这是从源头上防止瓦斯积聚。 (2) 通风系统要通风良好, 防止瓦斯积聚。 (3)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有统计分析表明, 因局部通风管理不善而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是防止瓦斯积聚和爆炸的重要措施。 (4) 加强对瓦斯浓度和通风状况进行检测和巡检, 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超限。责任落实到个人, 采取责任问责制。 (5) 认真执行排放停风区瓦斯的安全措施。预防和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聚是矿井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预防瓦斯爆炸事故, 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工作, 所以, 只有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2.2 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2.2.1 煤矿井下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主

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火焰类。有燃烧反应的点燃, 如吸烟、火灾、气体切割和焊接等情况。 (2) 机械类。包括机械运行中的摩擦、坚硬岩石及钢铁支架、设备之间的撞击。 (3) 电气类。与输电线路、电气设备有关的电火花、电弧、电器失爆等情况。 (4) 炸药类。与炸药爆破有关的点燃, 如使用非许可炸药、钻孔充填不当引起爆破火焰等。 (5) 其他类。上述不包含的点燃, 如闪电、压缩管路破裂气体喷出等情况。

2.2.2 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控制和严禁一切非生产的火源, 防止引燃。烟草严禁携带入井, 点火物品和化纤衣服严禁携带入井;防止烟火进入井筒;严禁在井下使用灯泡和电炉取暖, 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井口房、扇风机房和抽瓦斯泵房等20米范围内不能有明火;矿灯应完好无损;应爱护矿灯, 严禁拆开、敲打、撞击;发现井下发生火灾时, 不管任何人, 首先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 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只有严格执行这些煤矿安全规程, 才能杜绝一切危险, 防止意外的发生。

2.3 防控煤与瓦斯突出的方法与技术

防突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采区设计、巷道布置、采掘接替等一系列技术、要从工程和管理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防突措施分为区域性防突和局部防突。开采保护层、预抽煤层瓦斯、煤层注水属于区域性防突措施等。

区域性防突措施有开采保护层 (包括开采保护层结合抽放瓦斯) 、预抽突出煤层瓦斯、突出煤层注水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消除与减弱应力集中, 使突出层卸压与排放瓦斯, 可以达到消除大面积的煤层区域突出带来的危险性。局部性措施有超前排放钻孔、高压注水、水力冲孔、卸压曹、会属骨架等。这些措施有利于使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前方煤体产生地应力减弱、集中应力解除与瓦斯排放的效果, 可以达到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效果。

结语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技术方面的预防措施。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完善的防控体系, 可以有效的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 也可以把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不管是领导层还是工人, 都要从心理上重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增强防控意识, 作业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 不乱采乱挖, 不违反作业流程, 定期检查技术设备, 及时更新技术设备。要建立应急预案, 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好友应急措施, 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焦作矿业学院瓦斯地质研究室.瓦斯地质概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0.

[2]周太行.矿井瓦斯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J].煤矿安全, 2006年5期.

[3]尹培奇.小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J].煤矿安全, 2006, 36 (10) :77.

篇3:南煤集团煤矿井下瓦斯管路防静电措施

关键词:电气设备,漏电,危险,爆炸

一、煤矿井下设备漏电的危险

(一) 漏电的主要特征

1) 电网或电气设备对地绝缘阻抗下降。在电力系统中, 一般情况下, 电网或电气设备绝缘阻抗数值较高, 通常在1MΩ以上, 应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 在阻抗降低到一定程度, 表明带电导体出现了漏电故障。

2) 泄漏电流增加。因带电导体对大地的绝缘阻抗下降, 使经此阻抗流入大地的电流增大。此电流即泄漏电流。

3) 绝缘介质损耗增加。出现漏电, 因泄漏电流增加, 使设备发热, 温度上升, 在温升超过允许温升时, 介质绝缘性由于受到老化而被破坏。

4) 电网中性点位移。出现漏电后, 使电网中性点产生零序电压。

根据工矿企业供电网的具体情况, 漏电故障一般分为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

按漏电的均衡性也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漏电。

(二) 漏电的危害

1) 在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 工作人员接触此外壳时, 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2) 造成瓦斯及煤尘爆炸。其漏电点出现电弧或电火花, 在井下空气中瓦斯或煤尘达到一定浓度可能引发爆炸。

3) 若采掘工作面机电设备出现漏电, 漏电电流在其通过的路径上产生电位差, 这时若电雷管不慎与漏电电路接通, 就会出现电雷管无准备爆炸事故。

4) 若电网或电气设备出现漏电, 长期存在的漏电电流必然使漏电点绝缘性能损坏, 危及相间绝缘而导致短路。

二、触电及漏电的预防措施

因生产条件不同, 尤其是矿山企业, 出现触电及漏电的概率很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电气事故的出现。按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 预防触电、漏电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矿井下变压器及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或发电机, 中性点不得接地。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

2) 供电网, 尤其是下井电网要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经常检查保护装置动作可靠与否, 在漏电保护装置动作后, 不可连续送电, 不得甩掉不用, 必须有专人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

3) 对煤矿井下带电裸导线安装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例如, 对井下巷道中电机车架空导线, 按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大巷中, 自轨道平面至架空导线的高度要大于2m;在井底车场其高度要大于2.2m。

4) 把各种带电导体、电气元件和电缆接头等密封在固定外壳内。操作高压电气设备, 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安全用具和执行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5) 对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把手, 要有安全绝缘。电源电压要小于127V, 电气设备控制, 回路电压要在36V以下。

三、瓦斯、煤尘的爆炸条件及防爆措施

(一) 瓦斯、煤尘的爆炸条件

实验表明, 在电火花或灼热导体的温度达到650~750℃及以上时, 就可能造成瓦斯爆炸。电火花可能造成瓦斯爆炸的浓度是8.5%, 而爆炸力最大的瓦斯浓度是9.5%。爆炸时需要的最小能量为0.28m J。挥发指数超过10%, 并且, 飞扬在空气中的含量达30~2000g/m3时, 遇700~800℃点燃温度时煤尘便会爆炸, 爆炸后还会生成大量一氧化碳, 它比瓦斯爆炸具有更大的危险。爆炸最猛烈的煤尘含量是112g/m3。

造成瓦斯、煤尘爆炸的点火源不只是电弧和电火花, 还有金属撞击和摩擦火花、炮焰、煤自然发火及明火等, 在作业中要尤其注意瓦斯、煤尘爆炸时出现巨大的冲击力, 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这是井下最大的恶性事故。

为避免瓦斯、煤尘爆炸, 一是要限制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 如加强通风, 减少瓦斯浓度;对煤尘洒水和撒岩粉的方法, 迫使其降落;二是要控制井下不同引爆的火源和热源, 使它不外露或低于点燃温度。

(二) 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

1. 采用隔爆外壳

为保证隔爆性能, 要求外壳各部件之间的隔爆结合面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壳内出现爆炸时, 火焰通过结合面间隙向外传播的过程中, 能够受到足够的冷却, 使其温度降至瓦斯点燃温度以下。所以, 对结合面的间隙、最小有效长度和粗糙度都有特定要求。粗糙度的要求:对静止的隔爆结合面和插销套要小于6.3, 对操纵杆要小于3.2。

2. 采用本质安全电路和设备

本质安全电路和设备, 是在电路系统或电气设备上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使之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能量, 不足以点燃瓦斯和煤尘电火花分为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三种。电火花能量是决定点燃瓦斯的主要参数, 在设计本质安全电路时, 一定要限制电火花能量。其方法主要有:1) 合理选择电气元件, 降低电源电压;2) 增大电路中的电阻或利用导线电阻来限制线路中的故障电流;3) 采取消能措施, 消耗或衰减电感元件中的能量。

3. 采用超前切断电源和快速断电系统

运用瓦斯、煤尘具有点火迟延的特性, 使电气设备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出现的热源或电火花还未造成瓦斯爆炸前, 自动切断电源达到防爆目的, 其作用即超前切断电源。此防爆原理在防爆白炽灯、起爆器及屏蔽电缆保护系统中可以应用。快速断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电火花点燃瓦斯和煤尘有一定的时间, 其时间长短由于电路参数和故障原因不同而不同, 而要大于5ms。若故障切除时间不大于5ms, 不管电缆受何损伤, 其火花都不能点燃瓦斯和煤尘。快速断电系统的断电时间为2.5~3ms。

参考文献

[1]宋厚国.煤矿井下常见漏电故障判断与处理.山东煤炭科技, 2009.

[2]谢国柱.矿山井下机电监控的特殊要求.科技资讯, 2011.

[3]雷沂生, 陈刚, 雷水生.矿用电气设备的选择.山东煤炭科技, 2009.

[4]赵志勇.试论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篇4:南煤集团煤矿井下瓦斯管路防静电措施

1 煤矿井下静电产生的途径

静电的产生是基于摩擦, 由两种物质相接触、分离和摩擦而产生的。只要有摩擦存在, 静电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于煤矿井下静电的产生途径而言, 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人体静电、井下非金属材料 (如各类井下非金属管道) 静电、金属材料静电和其他途径 (如压电等偶然因素) , 现逐一做概要的分析。

1.1 人体静电

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 煤矿生产并不能完全脱离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生产人员从地面进入地下坑道时所穿的防水胶鞋、绝缘手套等由于不可避免的摩擦会在人体上积累大量的静电, 并且难以散失;在人体带电后, 会吸附井下坑道内的带电粉尘, 从而加剧静电的累积量, 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对周围的工作设备甚至于坑道本身都容易发生放电, 并有可能由此引发事故。

1.2 井下非金属材料静电

除了人体自井上带来的静电, 井下设备如传动胶带、输送胶带、风筒、水管、电缆、液压管道等大都是由橡胶、玻璃钢材等制成;设备的外罩、底座和部件甚至人体衣物等都容易产生静电。因此井下非金属材料设备是预防煤矿井下静电事故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尤其井下大量存在的各类塑胶管道所产生静电的问题更是当前煤矿井下静电防治中的要点。

1.3 井下静电产生的其他途径

采煤机和相关的运输设备, 如综掘机截煤和扒矸机扒矸石时的烟尘带电会形成带电云尘。通风设备运行时、抽排泵站抽放瓦斯时通风机和管道也会带静电;尤其是井下煤尘和液雾使管道气体中含杂质时而产生更高的静电。如爆破产生的压力, 支架和假顶承受巨大地压等都会产生压电效应。特殊情况下煤、水、瓦斯、煤尘、岩尘的瞬间大量涌出引发的急剧磨擦也会引起大量的静电。

2 煤矿井下静电危害

静电对矿井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人身触电, 引起火灾, 引爆瓦斯、煤尘等几个方面。由于“以塑代钢”这一发展局势, 煤矿井下的各类塑料管道成为静电产生的重要来源。静电除了会给井下工作人员造成身体不适外, 还可能因为触发静电放电产生身体发射造成次生的事故。静电放电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爆电雷管;静电放电火花也会成为瓦斯、粉尘等井下易爆物品的点火源。由于井下静电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站煤矿生产事故的比例很大, 因此由于静电放电所带来的安全事故是煤矿井下安全事故预防中需要重点预防的事故类型。

3 煤矿井下静电产生的安全防护

煤矿井下静电产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但并非所有的静电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要构造完全没有静电的井下作业环境却又是不可能的, 因此只能针对容易引发静电事故的环节重点预防。煤矿井下静电所能引发的后果较为严重的事故类型主要是静电放电引起的粉尘、易爆物品的爆炸。因此煤矿井下静电的安全防护主要是针对这类事故。

3.1 控制井下湿度

人体静电是井下静电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 人体静电的疏导对于井下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测定中人造纤维在膜材中能产生的静电电压高达数千伏特, 在放电时足以引爆粉尘。当前的井下工作服大多以绝缘材料制成, 容易因摩擦产生静电, 为了安全起见, 应当推广防静电的工作服。如果条件不允许, 也应当尽量穿着棉质工作服, 减小静电的集聚量。不论是哪类型的工作服, 都还需要同时注意另外一个问题, 就是需要将井下空间的湿度做必要的控制。当空气湿度增高时衣物会吸收水分在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具有导电性的水膜而不会蓄积静电荷, 试验表明湿度控制在60%~70%就能较好的避免静电集聚, 空气湿度越大, 静电越不容易集聚。因此控制井下的湿度是避免静电事故的重要环节, 对人体静电和其他设备携带的静电都有积极意义。

3.2 金属导体上静电的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运输设备、轨道等多为金属导体, 将各种可能集聚静电的金属导体直接接地是消除金属导体上所积累静电危险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接地还可以抑制带电体的电位和使带电体屏蔽以防止感应起电。在传动装置中, 应减少胶带与其他传动件上的打滑现象, 严格执行抗静电阻燃材料入井制度, 避免过载运行, 选用的阻燃胶带应尽可能采用导电的胶带或传动效率较高的导电三角胶带,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以齿轮传动代替胶带传动, 以便减少摩擦, 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中对于严禁用刮板输运机, 带式输运机等运输爆炸材料的规定。

3.3 绝缘体上静电的预防措施

绝缘体上积聚的静电采用接地的措施并不能像导体一样有效, 试验表明将绝缘体 (或导电率低的介质) 直接接地反而会容易引起较大的放电现象。为了让这类物件上的积累的静电安全释放, 建议通过缓慢放电的形式实现。有煤矿采用电阻率在106~109欧姆之间的材料将静电逐步的导入地下, 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积聚的管道设备, 尤其是容易引发静电事故的瓦斯排放管道等设备, 最好能够在表面涂刷导电性能良好的涂层, 让积聚的静电能够有效缓慢释放。从技术革新的角度看, 为了标本兼治, 应当逐步推行井下抗静电的管道设备, 淘汰容易积累静电的普通塑料管道。煤矿井下使用的传动胶带、输送胶带、风筒、水管、电缆、液压管道、塑钢管等设备, 都应当采用这类型的抗静电产品。

3.4 加强井下危险品的管理

静电无处不在, 但静电本身并不会直接构成大的安全事故。由静电引起的煤矿井下事故大多和易燃易爆物品被静电引发有关。因此在注意疏导静电的同时, 还必须注意对井下各类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尽量采用具有屏蔽金属薄膜的电雷管等产品。

4 结语

静电问题是煤矿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很多生产事故都和静电放电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动煤矿井下静电产生的途径分析和静电的预防措施入手, 提出了一些对煤矿井下静电防治的观点。要根本上解决井下静电的潜在危险, 必须从技术革新和管理另个层面上都要重视才行。

参考文献

[1]郅富标.煤矿井下静电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贾昌萍.煤矿井下静电产生、危害及安全防护[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0.

[3]杨贵义.煤矿静电及其防护[J].东北煤炭技术, 1996.

篇5:煤矿井下通风瓦斯防治技术

一、该煤矿瓦斯情况

为了更好地治理矿井瓦斯, 我们首先对该煤矿的瓦斯情况进行分析。经过调查, 该煤矿的矿井瓦斯和回采工作面瓦斯的具体涌出量的预测结果如下表 (表1、表2) 。

二、煤矿通风系统防治瓦斯

该煤矿主要完善通风系统来防治矿井的瓦斯。该矿井瓦斯的防治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巷道瓦斯防治和局部瓦斯聚积防治。

(一) 矿井巷道通风系统防治瓦斯。

在矿井瓦斯防治中, 通过完善的通风系统来防治巷道瓦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该煤矿主要使用的是并列式通风方式。从整体上看, 在矿井中巷道的布置上, 采取的是“两进两回”的四巷道布置方式, 从而使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生产巷到和各个作业点都有合适的风速和风量, 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通风系统。在风机的管理上, 巷道采取的是双风机自动切换的模式, 简单地说, 当主风机发生故障的时候, 备用的副风机会自动切换投入使用。在局部的风机中, 采用的是局扇专用开关以及专用线路, 从而更大程度上确保风机的正常运行。另外, 矿井中还设置了两个专用的排瓦斯回风巷道。这两个专用回风巷道内不准进行生产工作, 巷道是用一些不具有可燃性材料构建, 并且安装有甲烷传感器, 当巷道内的甲烷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传感器就会自动切断矿井开采面的电源并发出报警信号, 从而确保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 矿井局部瓦斯积聚的通风处理。

在防止矿井瓦斯的过程中, 除设置好整体的通风系统之外, 还要格外注意局部瓦斯积聚的通风处理。具体来讲,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矿井回采工作面的隅角很容易积聚瓦斯, 这时, 我们可以在工作面的隅角处挂上挡风板之类的东西, 从而促使矿井巷道中的风从瓦斯积聚的地方吹过, 有效地稀释积聚的瓦斯。对于采煤机器附近的瓦斯, 在矿井中有降尘防护措施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提高工作面的风速来增加其进风量, 从而减少瓦斯的积聚。对于矿井密闭墙瓦斯积聚的处理, 首先对密闭重新抹面, 加强堵漏工作, 从根源处把瓦斯问题处理掉。如果经过抹面, 仍旧造成密封墙前瓦斯积聚, 这时我们可以采取风压导风的方法利用伸缩骨架风筒来处理积聚的瓦斯。在矿井中, 巷道顶板附近常常会积聚大量的瓦斯层,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巷道中的风速来吹散积聚在巷道顶部的瓦斯。对于矿井工作面或巷道冒顶处瓦斯聚集, 瓦斯可以通过导风板或者导风筒来稀释瓦斯, 也可以通过采取黄土填埋的方式消除瓦斯等。

摘要:鉴于煤层的渗透性差和瓦斯聚集情况复杂等因素, 瓦斯防治工作一直是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山西某煤矿为例, 在分析该煤矿瓦斯情况的基础上, 介绍了高瓦斯矿井下瓦斯的通风防治技术, 从而为做好煤矿井下瓦斯的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煤矿,瓦斯,通风方法,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上一篇:注滋口镇关于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活动下一篇:做阳光少年主题班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