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分析

2024-05-24

复旦投毒案分析(精选9篇)

篇1:复旦投毒案分析

采访感受

针对这次复旦投毒案,我们采访了若干同学和老师。从他们对事件的看法到对大学生目前状况的分析,我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仅仅是为了一些生活琐事就将朝夕相处的同学杀害、这样的行为真是难以理解。但这是林某的性格乖戾、以及缺少同学、老师、家长心理层面关心的结果。这件事更让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重视。

目前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反观自身、发现大学生虽然被成为“生活在象牙塔”,但是承担的压力也是来源于四面八方。大三了,同学们都在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读研、出国、就业。这些话题在同学讨论中此起彼伏,每一条道路都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还有来自同学间的压力,其实大学生就如中学生需要给予心理指导一样,大学生也需要成熟的人来指导、排解这些压力。倘若这个环节被大学教育直接忽略的话,这种的惨剧就可能会一再发生。

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林某,外人都认为其虽然不善交际、但并不至于做出杀人这样的事。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林某不但不善与人交际、平时也是很记仇的人,不愿发泄自己的不快,可见正是这些问题的积攒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排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并不是选择沉默甚至自杀、杀人这样极端的方式。

对比之下,再看这次的受害者黄洋。其实我认为这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直博只是体现他优秀的一方面。黄洋参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以及社团、比赛。他善于组织规划、经常鼓励刚入社的学弟学妹,教会他们各种知识、并且他在喝了有毒的水后还细心的将饮水机擦拭,提醒其他同学不要用饮水机就,这些行为都证明了他不仅自身优秀、也用自己的优秀感染着其他人。我认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正应如此。品德的高贵远比成绩要重要的多。

这次事件沉痛且值得反思。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知识,更应该收获什么?学校和社会究竟要如何在这段宝贵的大学时间塑造一名合格的社会青年?我认为,大学中,老师和学生的联系应该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后各个班的辅导员应该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或者与同学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有了困惑和困难时想到的是向老师咨询而不是压抑自己或者报复同学。

从某种意义来说,犯案大学生对生命如此冷漠,更多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脱不了干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一课尤其需补上,而且该案所引发的反思不能仅仅止于教育层面

篇2:复旦投毒案分析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最新新闻

最高法复核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死刑判决 2015-05-27 13:25 2015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的二审死刑判决复核听取林森浩辩护人意见。据林森浩辩护人斯伟江律师介绍,整个过程持续两个多小时,辩护人阐述4点意见,认为判处林森浩死刑的量刑过重,法官表示会依法审理。...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复旦投毒案

外文名Fudan poisoning case 时

间2013年4月1日 地

点复旦大学医学院宿舍 案

件投毒案

果一审死刑,终审死刑[1] 目录

1案件背景 2案件经过 3案件审理 ▪ 一审宣判 ▪ 终审宣判 ▪ 死刑复核 4社会评价 5事件影响 1案件背景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一年后,黄洋调入该寝室。之后,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1] 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在大学宿舍听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愚人节即到,想做节目整人。林森浩看到黄洋笑得很得意,便联想起其他学校用毒整人的事件,便计划投毒“整”黄洋,让同学难受。[2] 2案件经过

2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2013年4月1日早上,与林森浩同寝室的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

2013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对黄洋中毒事件报案,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2013年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2013年4月16日下午,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某某医院去世。警方表示,在该生宿舍饮水机内剩余的水中检验出某些含剧毒化学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

2013年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2013年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2013年5月5日,黄洋父母给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写亲笔信,质疑学校推诿避责,官僚作风。

林森浩在法庭上接受二审宣判 林森浩在法庭上接受二审宣判[1] 2013年6月26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出具《上海市公安局鉴定意见通知书》,诊断称林森浩无精神异常。

2013年10月30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披露,市检察院二分院对嫌疑人林某的公诉已被该院正式受理,公诉方指控涉案人林某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

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0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

庭审中,检方指控,被告人林森浩因琐事与被害人黄洋不和,竟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害黄洋并致其死亡,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提请法院对林森浩依法予以严惩。

被告人林森浩辩称,其只是出于“愚人节”作弄黄洋的动机而实施投毒,没有杀害黄洋的故意。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不持异议,但提出林森浩系间接故意杀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有认罪表现,建议对其依法从轻处罚。

2013年11月27日下午6时15分,该案庭审结束,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择日对该案作出宣判。

2014年2月25日 林森浩的二审代理律师唐志坚正式受林森浩委托向法院提起上诉。

2015年1月8日上山东管线管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根据这份专业意见,黄洋若死于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那么林森浩又当何罪呢?尽管法庭未采取该意见,但也足以让人惊呼“案情大逆转”了。

纵然白发人送黑发人,乃人间至悲至痛之事,以命偿命无疑是另一起悲剧;从世界范围看,死刑废除也是一股潮流,但本土语境下的正义伸张,不能刻意逢迎、轻言超越,否则更会戕害法治本体。重新审视这起投毒案件,相较于之前的舆论“免死”呼吁,法律框架下的专业化辩护,在弱化了情感冲动的同时,也强化了据法辩争的力量。

篇3:复旦投毒案分析

关键词:凤凰视频,复旦投毒案,框架研究

一、引言

高校是一个人口集中, 年轻人居多的地方。在当前的情况下, 年轻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风险都会转嫁到高校当中来, 高校也成为了当前危机事件高发的区域之一。很多突发事件在高校发生之后, 会影响其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内学生情绪的稳定。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高校危机频发的时代, 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高智能犯罪活动越来越多, 发人深省的新闻事实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大学生高智能犯罪的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复旦投毒案这起高校危机事件中, 林某利用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将做动物实验用的某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原液从实验室偷偷带回到宿舍放入饮水机中, 并在看到黄某喝饮用水的时候没有制止, 最后黄某中毒身亡。高材生加上投毒,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次案件的报道中, 凤凰视频依托于凤凰传媒集团的资源优势, 消息来源广, 与其他媒体互动较多。不仅有凤凰网的独家视频, 还集纳了央视报道、地方卫视报道、凤凰新拍客的内容, 是视频网站的佼佼者。而且凤凰视频致力于打造华语精品视频第一门户, 还聚合凤凰卫视超过60档精品节目的高质量视频和全球优质视频。国际级的华人传媒团队为凤凰视频提供了全球化的视角, 第一手的资讯来源。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反映, 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现实世界及意义的一种重构或者“建构”。用这种框架理论作为理论支撑, 可以分析不同的新闻媒体在对复旦投毒案的报道中, 所体现的媒体报道立场、编辑方针等新闻角度选择处理。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角度, 研究凤凰视频中各类媒体在复旦投毒案的报道中如何设定框架, 对以后媒体对于高校危机事件的报道具有借鉴意义。

二、媒体的生产框架研究

关于复旦投毒案的新闻报道, 凤凰视频集结了多家媒体的报道。为方便研究各大媒体的报道框架, 本文将凤凰视频中的众多类型的媒体报道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是以央视新闻、央视国际为代表的央视报道, 第二类是以凤凰卫视的报道为代表的凤凰传媒中的独创内容, 第三类是以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为代表的各家内地的地方媒体报道, 第四类是凤凰拍客为代表的公众报道。

截至研究日期2014年3月24日, 在凤凰视频的网站输入“复旦投毒案”, 可以获得590个结果。 (另外:输入“黄洋”或者“林森浩”等相关关键词所获得的结果, 不在本次调查分析范围内) 在实际的统计中, 有关复旦投毒案的新闻报道一共有177篇, 新闻评论共有14篇。

(一) 新闻报道规模, 各显“神通”。

从图2中, 我们可以看出:央视的新闻报道数量仅次于各大地方媒体新闻报道数量之和, 但是评论数量较少。作为国家的耳鼻喉舌, 对轰动全国的复旦投毒案进行大篇幅报道, 足以见得复旦投毒案引起的社会关注度之大。为防止“媒体审判”, 央视评论报道规模小, 作为“意见领袖”之一, 保持中立的报道态度有其必要性;内地的地方媒体的新闻报道是最多的。地方媒体主要是为民生服务, 轰动全国的案件, 报道达98篇之多, 可以看出地方媒体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凤凰拍客的报道量与评论量都是最少的。尽管视频的数量不多,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众仍有空间可以表达他们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凤凰卫视的新闻报道量不多, 但是新闻评论数量是所有的媒体中最多的, 这正是符合凤凰卫视的特色。新闻评论员是凤凰卫视品牌要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独特的言论与独特的解读视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收视习惯。

(二) 新闻报道内容, 就“时”取材。

凤凰视频在这次复旦投毒案的报道中,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开始报道。第一阶段是投毒案刚刚从复旦大学官方微博曝出时的新闻报道;第二阶段是上海法院受理复旦投毒案的报道;第三阶段是一审判决的现场报道以及整个案情的回顾。下面在表1中具体呈现出媒体的新闻取材的范围。

随着事件发展的时间变化, 凤凰视频的新闻取材内容也随之变化。笔者在对视频内容的研究分析中发现:不同的新闻媒体在对同一事件———复旦投毒案的取材范围各有特色。

在央视的报道中, 新闻取材的范围:警方最新公布的消息、新浪微博 (复旦大学官方新浪微博、两位当事人的新浪微博内容以及朋友转发评论) 、一审开庭内容。

在地方媒体的报道中, 新闻取材的范围:警方最新公布的消息、新浪微博内容、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黄洋与林森浩的家庭与学习背景以及两个人的性格、曾经与黄洋一起支教的同学、心理医生与专家的建议、庭审内容。

在拍客的报道中的新闻取材比较简单, 多以图片或者现场拍摄如复旦大学事发宿舍楼周围场景的视频, 再配以文字说明。

在凤凰卫视的报道中, 新闻取材的范围:警方最新公布的消息、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驻上海记者现场采访 (复旦大学事发宿舍楼以及黄洋抢救所在的医院) 、黄洋生前视频、联系到此前发生过的一起校园投毒———清华朱令案。除此之外, 凤凰卫视主要抓住了第二热点即新闻评论, 多个评论员如吕宁思、何亮亮、许子东等提出了别样思路的观点, 更是邀请到了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 一起对这个事件进行深度的分析。令人不得不反思除了新闻现象外, 复旦投毒案的实质原因。

三、新闻文本的框架结构研究

(一) 行为主体———新闻事件的责任追究。

央视媒体在这起案件的报道中, 态度较为客观。在警方公布动机之前, 央视媒体只是单纯评价复旦投毒案, 没有对任何一方直接加以点评:“投毒作为一种害人手段, 它里面的科技含量越高, 越让我们发自内心的觉得寒冷”, “不要给学生带来压力, 希望校内师生理性对待这件事情”。

地方媒体报道将问题的原因直指林森浩品德问题。4月16日, 从凤凰视频第一次报道这个案件, 即暗示林森浩由于嫉妒才投毒:“黄洋刚刚取得了直升博士的机会。这起案件是嫉妒还是矛盾, 警方还在调查之中”。在当晚的北京卫视报道其标题即为“复旦研究生疑遭室友毒杀嫌犯疑因其升博加害”, 在报道中, 更是引用了微博网友的话称“真希望黄洋没有获得这次直升博士的机会, 嫉妒让人心变得如此寒冷”。而在东方卫视的报道中, 主持人直接点明称林森浩的品德问题:“学历越高, 品德越差, 这人就越危险”。

拍客透过几个镜头:“复旦大学医学院”、“黄洋所在的宿舍楼”、“快递人员的惋惜”来表示哀悼。没有明显的责任指向。

凤凰卫视在这起投毒案的第二次报道中, 将责任指向教育问题与学校管理漏洞。不仅提及林森浩的性格问题:“黄洋平时活泼开朗, 林某平时比较孤僻”, 更是借被采访者之口称现今的教育问题:“现在的这个教育更多的是你考多少分, 你的成绩是多好, 不在意你的精神状态是怎么样的”。凤凰卫视的评论员何亮亮点出学校管理问题:“想杀人的人有很多, 特别是投毒, 他要有毒物。问题是他这个毒物是从何处来的。目前看来, 复旦校方对这一件事情的处理确实是做的不靠谱”。

(二) 身份认定———对投毒者、受害者及双方家庭身份属性的暗示与定性不尽相同。

从4月16日的复旦大学微博曝出投毒案件时, 网络、报纸、电视都在议论这件事情。在这些报道的过程中, 凤凰视频中的不同的媒体大都给这件事情贴上了相似的标签:从性格上来说, 黄洋活泼开朗、为人随和、热爱慈善事业、富有爱心。林森浩为人孤僻冷酷, 谋杀同学如做白鼠实验。杀人之后还看过一部杀人电影, 在微博中看出与导师有矛盾;从家庭目前的情况来说, 黄父的电话采访中称, “我都五十几岁了, 你说痛不痛啊!”对于林森浩的家庭报道是家境不错, “亲属难以置信其投毒行为”;从媒体对双方家长 (当庭审结果出来之时) 的刻画是:“黄洋父母痛哭, 林父高喊上诉”。因此, 大多数的媒体从多方位立体地刻画出林森浩是一个“恶魔”。黄洋可怜, 林森浩可恶。黄某家庭悲痛万分, 林某家庭“忽略不报”。

然而在这“一边倒”的报道风潮中, 有两家媒体展现出独特的一面:一是在内地地方媒体中的东方卫视多次报道称“两个家庭, 一样煎熬”、“两个家庭的悲剧”。二是在央视的报道中, 呈现出多方的观点:不仅从受害者黄洋的角度来叙事, 而且也充分给予了投毒人林某的话语权:得知黄洋死讯前, 林森浩曾期望其父母谅解;林父称儿子很善良, 不相信他是故意杀人等。

(三) 引申泛化———不同的媒体将复旦投毒案归类于不同的范畴, 且凤凰卫视对此次案件进行了引申泛化。

从地方的媒体报道及评论来看, 将此次案件其归类于林森浩“品德丧失”的范畴;从央视的媒体报道及评论来看:其主要呈现出各方的观点与事实, 没有一定的倾向性;从凤凰卫视的媒体报道及评论来看:此次案件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漏洞”的制度问题。拍客没有明显的态度。

四、新闻框架的影响和效果问题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处理新闻的认知结构, 媒体所运用的框架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事件的态度、行为反应。R·M·恩特曼指出, 主流媒体占统治地位的新闻框架可以营造具有某种特色的信息环境, 进而引起人们对事件的特定反应。但是这种框架效果又不是绝对的, 它只有通过与受众框架的互动才能够体现出来。

在复旦投毒案的报道中, 央视媒体、地方媒体、凤凰拍客及凤凰卫视的独家报道这四种不同立场的媒体构建了不同的新闻框架。在分析事件和引导大众的过程中, 通过新闻事实的“在位”与“缺席”, 呈现出了不同的报道文本。从复旦投毒案的报道分析上来看, 央视的新闻报道主要以呈现客观事实为主, 新闻评论中充分给予投毒人、受害人双方的话语权, 不仅报道了黄洋的“阴暗面”, 同时通过林父的口说“儿子很善良, 不相信他是故意杀人”。这样的新闻框架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受众对事情的认知结构及行为反应;而在内地的地方媒体、拍客和凤凰卫视的报道中, 除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与东方卫视的新闻报道是采用“两面理”的方式之外, 大多数的媒体忽略了对林森浩及家人的报道。为客观地呈现新闻事实, 媒体应该构建出给予“两面理”的报道框架。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 .李伶俐.电视时事评论员需要什么样的素质——以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为例分析[J].今传媒, 2011

篇4:复旦投毒案

经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4月1日上午,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去世。

4月11日晚,公安机关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4月19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近期发生的多起校园案件,都是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大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和异性关系是主要咨询的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依存与自立、亲密与回避的矛盾体现。一些大学生人际关系比较疏远、孤立,原因很多,比如说自身性格不合群,或者有自卑感,或者盲目地将人简单归类。如果复旦上海医学院那名投毒的学生有早期的心理干预,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

大学生追求精神的幸福和享受,要比追求物质的幸福更重要。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不要一根筋,试着换一种心态和观念,换一种生活方式来活活看。

篇5:复旦投毒案续

2013年04月18日19:08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 郝孟佳)16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证实,疑似被室友投毒的硕士生黄洋于16日下午去世。虽然此次投毒事件只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个例,但也可以说是当代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缩影。是什么导致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应该如何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记者就此话题特别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张继明老师。

张老师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到了大学以后才出现的,当学生走进大学,在青春期后期阶段,开始走向独立、自立,会面临更多的矛盾和冲突,把这种问题爆发出来了。此时的压力、问题都只是诱发因素,不是所谓心理问题的本原之所在。从以往的案例来看,我们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认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早已存在的,这种心理问题甚至可以延伸到学生从小的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的教育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甚至我们都会说,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能看见父母的问题。

张老师表示,整个社会大环境,整个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小学的教育观念,都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负责,而不仅仅是高校系统要对这样一个事情去承担责任。但是学生在大学阶段出事,大学应该采取积极的姿态去研究后续的教育和处理。

张老师说,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有三个不同的途径。第一,课程教育。学校开设了针对所有学生必须上的身体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对于唤醒或者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传播一些常见的身心健康的理念和做法都有很大帮助。学校也开设大量的以潜修形式存在的,像身体健康的,比如压力管理、潜力管理、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生命教育等课程,覆盖面积不像公选课那么广,但是在细节上的深入和兴趣程度,对选课学生的帮助程度都会有所增加,学生会基于自己的一些需求和状态选择课程。

第二,真正很有效地或者说关键的是要提升给学生做工作的老师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理念。因为很多高校的辅导员们本身不是做心理健康、社工、社会工作。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给他们迅速地提升和灌输心理健康意识和理念。资源的匹配、级别、投入,包括辅导员的岗位设置是很重要的,会影响到教师们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效果。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也是比较凸显的,所以,在学校层面上,辅导员的工作群体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非常有影响的因素。

第三,朋辈辅导体系如果能做得好,有效和深入程度就会比较高。朋辈就是同年龄人,同一个群体的伙伴,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提供更深入和细致的心理帮助。这个体系在预防层面上,发现和预防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因为他们和学生本身接触的会比较多,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可能会让很多危机事件能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熊丙奇:别让知识成为迫害者的一个工具

2013年04月18日15:16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 熊旭)今天下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做客人民网,以《复旦投毒案:知识与德性的错位》为题与网友交流,熊丙奇认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者社会教育引起重视,除了和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以外,更应该关注一个学生的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教育。

“我和网友一样,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的震惊,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可能用一个学生的学历、知识来代替所有对他其他方面的评价,认为一个人只要高学历,就是高素质人才,包括我们现在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也是采取这样简单的标准。”熊丙奇说,一个人的学历是代表学习经历,反映知识教育一方面的成果,而无法反映出人格与身心。他认为,人格、身心、心理的教育,这些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

熊丙奇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者社会教育一定要引起重视,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更应该关注一个学生的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教育。只有真正重视这些教育,才能让一个学生既有知识又有文化,而不是有才无德,如果只有才而无德,这可能会才能一个害才,使他的知识成为迫害者的一个工具。

黄洋,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一口水,一口怀疑被他同寝室的同学投放了有毒化学物的水,结束了他27岁的生命。黄洋16日去世后,其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希望配合警方调查,还儿子一个公道。黄洋的尸检已于17日进行,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

据新华社“中国网事”报道,在发觉水味道不对后,黄洋特意为室友把“过期水”倒掉,把桶刷净——这是他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黄洋自强自立,身为特困生还想办法往家里寄钱。黄洋除了学习成绩好,还多次参加支教活动,本科学习期间他参加了两次支教,大一暑假去安徽颍上,本科毕业时去西藏墨脱支教。本来今年7月,黄洋已经答应再去西藏支教一次。

校园悲剧后的反思

一场悲剧,断送了两个年轻人的未来,也击毁了两个家庭,尤其是对于双双下岗、家有外债的黄洋父母而言。如今,黄洋的同学好友已打算为他的父母募捐。黄洋曾在墨脱支教,“圆梦墨脱”支教社团创始人翁士洪表示:志愿者都是黄洋爸妈的孩子。

继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后,南京与南昌两地高校校园再发惨剧,又有两个年轻生命逝去。同室操戈,人伦惨剧,这绝不只是个体生命的陨落,而是整个社会的伤痛。究竟是怎样的仇恨激发暴行或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思: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格教育?

重温黄洋最后的微博,“善恶的分界,不是对立面,而是每个人那最后纯洁的防线。”祈祷、回想。

■相关新闻

黄洋事件

南京重演

昨天下午,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通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一名学生被刺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伤人者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警方通报,4月16日晚9时许,该校学生袁某(男,24岁,泗阳县人)在宿舍内玩电脑游戏,同宿舍蒋某(男,22岁,丹阳市人)因未带钥匙敲门,袁某未及时开门,双方为此事发生口角,并发生肢体冲突。冲突过程中,袁某拿起书柜上的一把水果刀捅到了蒋某胸部,蒋某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7日凌晨,伤人者袁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篇6:复旦投毒案引发的深思

“首先,我要感谢我曾经的室友大学四年里的不杀之恩!因为你们的宽容理解,能够让我得以苟活到现在,在下感激不尽!涕泪淋漓!”

这句话已成为自复旦投毒案之后的经典语句。其实,林某本是学习上进,家人为之骄傲的孩子。但内向的他不善与人交流,生发了自己的挫败感。自卑、挫败、闷骚,被林严格限定在网络生活中,他为自己塑造了沉默、冷感的外壳,搭配上优异的成绩,现实中与他相识的人,很少意识到他内心的虚弱。长期以来,造就了他的心里问题。直至最后悲剧的发生。

心里的扭曲使得他在愤怒、矛盾面前丧失理性。这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心里扭曲蒙蔽的他们正义之感,只为解一时之气,寻求一时的快感,导致悲剧的发生,甚至触犯法律。

篇7:复旦投毒案心得体会

回顾案件始终,有一个细节颇引人关注。在死刑复核结果出来之前,有记者采访林森浩时问到:“作为一个大学的同学,研究生的同学,又是室友,这个关系怎么闹到现在这样一个程度”?对此,林森浩的回答是:“那天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机遇可以阻止它发生的。但是我当时的那种状态,就我个人的层次、修养,我个人的修身不足,我是无法阻止的”。

这番反思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林森浩投毒致室友死亡时极其缺乏情绪的控制力。近年来,从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到马加爵杀害室友案,再到牵动众人神经的南航金城学院命案,这些有着高学历光环的大学生为何走向犯罪的迷途、向身边同窗伸出残忍之手?除了个人等因素外,还与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不足和以培养和谐人际关系、健康身心情绪等为基础的情商教育的引导不利有一定关系。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钱理群曾犀利指出: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论道虽然尖锐,却不无道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学习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去评价一名学生、一所学校,其结果迫使学生围绕分数、名次、考试转;而教育目标偏狭、教育内容繁难、品德教育缺乏等也成为不少学校面临的突出症结。

殊不知较之智商教育,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突破瓶颈的创新能力等一系列情商素质会在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之后,逐步凸显重要作用。何为情商?情商不等同于道德,它是道德的有力补充和拓展,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曾指出,情商水平高的人往往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无论是独处还是与众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等。再次细想,复旦投毒案凶手林森浩自我剖析时多次提到的“修养不足”,倘若能够控制对室友的不满情绪、知道如何恰当且融洽的处理人际关系,或许这般悲剧尚可避免!

“进入社会后,专业知识能用上的占20%至30%,许多工作都需要团体的合作才能完成”,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情商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情商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当下高校亟需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开好情商这门课,庆幸的是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在情商教育上巧作文章。如在北京、武汉、上海、南京的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已经提上日程,不少高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与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涉及情商方面内容的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但是,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

篇8:复旦投毒案分析

“复旦投毒案”尽管只是个例,不应无限放大,但就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不仅给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其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更发人深省。出身名校,成绩优异,免试录取,林某的这些光环在“投毒”“杀人”等字眼前,不仅苍白无力,更令人心痛胆寒。一直处于象牙塔中27岁的林某,尽管学业一帆风顺,但人格社会化尚未完成,心理发育仍不成熟。类似的家庭背景,相同的学习经历,性格迥异的二人,却因生活琐事,以如此残忍的手段戕害对方,造成两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庭审现场,林某依然没有对自己的投毒行为做出明确解释,他唯一承认的是,这仅仅是一个愚人节整人“游戏”。通过这无知的争辩,察觉出青少年叛逆期延后或隐匿的些许特征。

1 案情的分析

大学阶段正处于由生理成熟促进心理成熟的重要成长时期,其理发展水平正在迅速地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完全成熟。这种具有普遍特征的二重性特点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倾向上既有积极又有消极双重性。林某曾在日志中这样总结自己“有时候,我斗志昂扬,走路像风,谈吐滔滔不绝,喜形于色;有时候,我忧己及人,满腹愁肠,尽显多愁善感,宛如闺女;……”时而朝气蓬勃,时而郁郁寡欢,正是摇摆难定的心理倾向使林某的心智充满矛盾性和冲突性。单一的个人经历、失衡的心智素质,加之生活经验严重不足,林某在对自我认知和社会现象的洞察上具有一定的局限和障碍。

林某背负家庭的希望,自律听话,极少受到父母的指责。由于自卑心理被林更加小心翼翼地隐藏在与人交流的话题之外。村民眼中的“乖乖仔”,老师眼中的学霸,一心苦读圣贤书的他,没有顽皮成性的童年,没有热情奔放青春。林某一直成长在比较单纯的校园中,他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交往对象相对单一,生活经验比较少,心理发展相对缓慢。长期的自我封闭,社会交往沟通技能极为欠缺。林某自卑地不敢多看旁边的女生一眼,对女性的不友好言语又难以平静,过当地以污言秽语还击。足见,一个表现得越强势的人,内心可能会越脆弱;一个外在越有攻击性的人,可能越不自信。

无处不在的社会竞争和残酷的就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蹩脚的情感挫折,迎面袭来之际,林某倍感自卑、压抑、绝望。繁重的科研压力,造成林某的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神经中枢得不到充分休息,情绪易暴躁。当一向努力上进的林某第一次与导师发生了摩擦,不是选择沟通,反倒认为“遭到了压榨”。沉默而耿直的他,莫名地产生一种挫败感和强烈的自我否定,于是选择逃避,放弃了继续深造的博士考试机会,迫于无奈被就业。然而,对于步入社会,他同样充满恐惧。

林某1月决定到广州,参加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面试。其微博上这样记录,“10进6,其中6博士4硕士,面试时刚好排在最后,与前面9位正装出席者相比,我的橙色羊毛衫显得我极其渺小,领导们都不瞧我。”尽管医院初步表达了录用林的意向,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林某妄自菲薄,极度自卑。考虑到新生活环境会剥夺原有的安全感,林某开始犹豫与恐惧。与此同时,林某在业余时间反复阅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仿佛在为回归家乡进行自我暗示。面对就业的挫折,林某心境变化大,苦闷地在多种选择之间彷徨,这又是一种逃避。

对自己奋斗多年的学业产生怀疑,让他仿佛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他觉得影像检查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能真正地帮到患者。他在微博上写道:“有时候挺痛恨这个行业的,名义上叫作医生,但是面对病人,尤其面对那些急切想从这里解决困惑的病人,帮忙总不能帮到底……而且,离开了机器,就没办法为病人解决一丁点问题。”对职业的否定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潜意识否定。林某情感丰富但心理活动较不稳定,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情绪起伏大,易怒敏感。面临学习与就业压力,职业角色转变没有得到解决,人生发展方向没有定位,在大是大非面前,缺乏理性判断。

让人费解的是,在黄某住院期间,林某有多次机会坦白自首,挽救黄某生命。然而林某却选择了沉默,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惯性的逃避,如同上文所述,面对学业,面对就业,他均选择了逃避。正如林某在读研的第二个学期末,在日志中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喜言辞,不善言辞……我想,我是个有点悲观倾向的人。这种悲观倾向会在不恰当的时刻提醒我事情的不确定性,让我动摇、害怕、继而放弃。”

封闭的成长环境和单一的程式化生活塑造了林某异常敏感而固执的性格。内向且不自信的性格,使得他在人际交往中显得较为吃力,琐碎的宿舍生活成为矛盾的集中点。在他看来,黄洋聪明,勤奋好学,很优秀,但有点自以为是。可想而知,性格迥异的两人在日常生活琐事上,不善言辞的林某常在有口舌之利的黄某面前处于劣势。如黄某多次以开玩笑的方式直接评价林某的生活细节。甚或黄假借林的名义批评葛生活邋遢,这种言过其实甚或无中生有,挑拨离间的方式让林某心存不满。饮水机事件更是在林某心中埋下隐患,成为案发事件的定时炸弹。

法庭上,说及投毒缘起,林某供述,黄洋曾戏称欲在即将到来的愚人节“整人”,便产生整黄洋的念头,并由此实施投毒行为。长期压抑自我,消极情绪无法排解,导致林某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彷徨于形形色色的处世法则之间,最终采取了“有来无往非君子”过激防御行为。愚人节游戏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成为案发事件的导火索。正是因为没能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病态的心理和行为日积月累不断发酵,造成悲剧的发生。

2 情绪管理的途径

林某自身性格存在不足,比如性格过于内向,思维固执,易冲动。面对负面情绪会反复咀嚼,内心无限放大,最后根深蒂固。过多的负面情绪影响到林某正常的人际交往,使他不能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黄某。在长期负面情绪的累积和驱使下,最终导致林某思维简单,做事不计后果,漠视生命,酿成悲剧。复旦投毒案警醒我们要正视和管理好我们的负面情绪。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生理发育趋向成熟,容易产生急剧的心理动荡和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他们追求情感满足,强烈渴望得到外界的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情绪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爆发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G.S.Hall指出,青年期是“疾风怒涛”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富于激情,其情绪情感表现纷呈、特点鲜明。②不稳定性。大学生的情绪反应与成年人相比,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情绪起伏较大。③冲动性。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不成熟,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抗挫折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④内隐性。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他们会有意识掩饰、压抑自己的真实感情,把自己的情感闭锁在心里。

情绪是本人的信念、价值和规条系统的产物,而不是外界的人、事、物所决定的。情绪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本身无优劣之分。心理学上把焦急、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和不满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相对快乐、喜悦等正面情绪而言,它更多地被人们忽视和回避。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会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容易使人沉浸在悲观、抑郁的状态中难以自拔。负面情绪人人会有,时时会有,但非不可控的。只要我们能够善于及时发现,并正确地对待它,就能很好地引导、控制情绪,进而找到更恰当的应对方法,从而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

2.1 负面情绪的预防

一个人的负面情绪都有一个潜伏酝酿和被感知的过程。实际上,如果充分重视这一过程,很多负面的情绪是可以减缓和避免的。面对诸多的各种压力,有时困扰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切勿对焦躁与抑郁视而不见,或认为不可思议,而是要理智客观地分析问题,明确自己的信念和目的。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的办法,调整个人的心态和情绪,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危机和挫折。

面对他人的言行的冒犯或无意伤害,心中不满情绪就会积累,人们更想做的是惩罚和责备对方,让对方感到内疚或难堪;甚至采取阴谋算计、打击报复对方以解心头之气。这种做法不具有建设性,只能起到南辕北辙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只要以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提高自我觉知能力,增加人际交往的弹性,注重培养宜人性品质,和谐相处,才能彻底预防消极情绪的困扰,最终形成并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2.2 负面情绪的应对

面对消极情绪,首先是宜疏不宜堵。一味地克制情绪,压抑情绪,使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最终会适得其反引爆心理安全机制。此时,应善于认识负性情绪并竭力调试和疏导负面情绪。面对烦躁、焦虑的情绪时,调整状态,学习适当控制和有效调节自身情绪。如采用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或各种生理和心理服务,及时获得心理援助。积极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把人生中遇到的每一次挫折都视作提高自身情绪管理的能力教育,顺利度过人生关键期。

其次,宜解不宜结。负面情绪一旦爆发,容易使人的行为失控、冲动,有可能会在某一时刻做出过激反应。因此,找到情绪的刺激来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面对问题,不要浮躁,不要畏难,针对性地调整自我行为,并制定一套改善措施,避免情绪的过度失调,降低负面情绪的不良效应。此外,用正面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释放情绪既是对自我的缓冲也是一种积极应对。适当地发泄,有利于舒缓压力,使其脱离危险的反应倾向,防止过激行为,促进问题的解决。

3 案例反思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复旦投毒案”是两个生命的悲剧警示,“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在相处中学会妥协,现在不少年轻人缺少这一课。”案发后,林某在一次采访中,进行了关键的自我剖析“不计后果,就是伤害别人身体这种行为,在我这里不是我的一个底线……”当人整个被负面情绪所吞噬时,容易让人失去理智,丧失做人的基本原则,甚至不惜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没有底线,缺乏是非观念,的确是本案一个非常重要的犯罪诱因。

我们不仅要学习尊重别人的情绪,读懂他人的情绪,更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和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不仅具有巨大的消极妨碍和阻滞作用,还可以起到保护和提醒作用。负性情绪并非会一直缠绕左右,无法摆脱,令人窒息而死。相反,负性情绪的存在,让人生五彩纷呈更完整,让人更加珍惜生命。因此,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宽厚豁达的处世方式,必须坚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从而最大限度地守住情绪的底线,为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姗姗,张硕.从管理角度谈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应对[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2).

[2]刘健.从复旦投毒事件看大学伦理教育[J].社会视点,2013,3(419).

篇9:复旦投毒案能否逆转

专家证人能够扭转该案乾坤吗

齐鲁财富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11a1b710102v9lk.html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昨天在法庭出现的“有专门知识的证人”,这一群体也被称为“专家证人”。这是2013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出现的刑事法律制度。“专家证人”做的并不是鉴定,但可以对官方鉴定发表独立的专业意见,不过仅仅是陈述意见,不参与质证。立法者希望“专家证人”制度能达到的效果,是帮助法官形成科学的判断进而公正审判。

“有专门知识的人”往往出手不凡。美国辛普森杀妻案中,由于李昌钰等“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将警方的证据驳倒,致使案情发生大扭转,辛普森后被裁定无罪,此次林森浩的辩护人请到的法医胡志强,也曾为“常林峰杀妻案”改判提供了关键证据。

但据此断言“案件逆转”,也为时过早。在林森浩投毒案一审过程中,从年龄(已满18周岁)、犯罪后果(已经造成了死亡)、主观心态(故意)、自首情节(没有自首)四个方面上看,都不符合法定从轻、减轻的规定。二审如果想改判,只有两种实现可能。其一,发现已经认定的核心事实错误;其二,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家属最终向法院上交谅解书,那么二审在量刑上可能会参考被害人家属的意见。

目前的情况看,作为被害一方的黄家绝无谅解可能。因而二审被告人辩护方从否认“故意杀人”入手辩护,证明林森浩没有杀人动机,只是为了开个“愚人节玩笑”,但现有证据要证明这一点仍有很大难度,林森浩并没有其他证据可以印证这是个玩笑。

我们真的有必要那么着急杀死他吗

蔡正华律师

http://lawyercai.fyfz.cn/b/836227

该案二审律师的辩护思路,至少深究死者死因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对于一起故意杀人案,如果死者的死因都是模糊的,甚至是值得怀疑的,那么必然会影响对行为人在法律上的最终处理。

这是因为,在法律明文规定类似案件需要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背景下,危险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原因力,毫无疑问是责难行为主体的关键性理由。即便辩护律师关于死因的相关意见最终被认可,也并不代表林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依然很可能要承担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那大家又为何对前述辩护理由反应如此剧烈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我们所提倡的主流文化就是不喜辩解的,只要你做错了事,就应当完全认错,怎么判你都是不冤枉的。

但是在笔者看来,本着严肃和负责的态度,依法应当对死者的死因仔细核实查验,排除合理怀疑和争议。即便最后经过最严苛的技术检验,仍然认定林的投毒行为是唯一原因力,再依法判其死刑也不迟。

相反,笔者认为,如果司法机关不仔细走完前述应走查验死因、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序,那么就等于故意杀害了他;虽然在其死后,可能仍然排除了合理怀疑,依法仍然应当判处其死刑,但是在法律上,我们已经剥夺了他在程序上本应当延续的生命(生命无大小长短之别),那所有经办人都将是残杀同类的刽子手。

因为抛开对死刑存废的讨论,我们没有权力,也不应当那么着急杀死他!

语录

成年人了解这所谓的世界,但我们孩子们不了解:为什么我们称呼的强国在制造战争上这么强有力,在带来和平上却这么虚弱?为什么提供枪支这么容易,提供书本却这么难?为什么制造坦克这么容易,建设学校却这么难?

12月10日,巴基斯坦17岁的女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发表演讲,自己童年因为恐怖主义而破碎,所以她决定站起来为争取儿童和妇女权而抗争。

孔庆东认为吴晓平侵权的语言为两处,一是“他今天之所以在全国有一些名气,完全是靠骂人骂出来的”,二是“所以老吴今天第一个耳朵想挂什么呢?教授还是野兽”。

近日,孔庆东状告南京电视台主持人吴晓平侵犯名誉权一案一审被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驳回。法院认为,吴晓平在《聽我韶韶》栏目中就涉及孔庆东的一起案件进行评论,所依据的报道真实,评论有诚意,并非借机损害孔名誉。公众人物对社会舆论有较高容忍义务。

死亡螺旋或经济复苏?俄罗斯的情况确实非常困难,但不是没有希望。在莫斯科超市,你仍能惊叹,虽然没有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奶酪等,但却有来自阿根廷、土耳其和中国的蔬菜肉类。

欧洲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导致卢布严重贬值,甚至动摇了普京的执政基础。但是德国政治电信网12月16日分析称,俄罗斯的情况确实非常困难,但不是没有希望。

国企腐败存在四个特点,分别是:部分企业“一把手”涉案,形成系统性腐败案件;作案手法隐蔽,以貌似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行为;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问题突出;利用职权,为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12月16日上午,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畅谈国企反腐工作。

100万保额,就敢撞劳斯莱斯?

近日,广东蛇口望海路发生一起丰田、劳斯莱斯、凯迪拉克三车连续追尾事故,现场交警初步判断为丰田全责,其中丰田车主购买了100万元第三方责任险,再加上交强险,仍然不够赔付劳斯莱斯车主的损失。于是遭遇网友如是调侃。

如果通过法治重新塑造的权力结构和权威体系,能够有效地替代帝制时代形成的传统,以及辛亥革命以后层出不穷的变局和混沌,构成一种普遍认同的秩序和制度模式,那么我就有理由相信,中国正在通过法治走向民主,并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社会结构的转型而进入一个全新的轴心文明时代。

法学家季卫东最近出版了新书《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认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原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以一元化的法律体系来支撑多元化的权力结构,使得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通过统一的法律规则而运转自如、协调相洽。

说词

海绵城市

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概念,指像海绵一样的城市,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发电树

风力发电树是由法国工程师米绍拉里维埃从抖动的树叶中获得灵感而发明,它突破传统发电风车的限制。“风力发电树”上每块塑料树叶内都设有阀门,能将风力转化为电力,即使低至每小时7.2公里的风速也能发电,而且发电效率是传统风车的2倍。

玩偶村庄

上一篇:【必备】雪二年级作文300字下一篇:产品生产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