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教育的十个基本观点

2024-05-04

新家庭教育的十个基本观点(共6篇)

篇1:新家庭教育的十个基本观点

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

经过百年历史的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情况在变化,实践在发展,认识在化。教师教育向何处去?全社会关注着我国教师教育的走向,教师教育战线面临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当此之时,审时度势,正确判断,果敢抉择,对于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的全局至关重要。为了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上形成共识,首先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进一步强调以下十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确立的国家关于教师教育的重要命题和战略方针。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首先体现在它的基础性,师资是构成教育条件的首要资源;二是它的先导性,教师教育应当引领教育理念的新潮流,反映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三是它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和急迫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二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首先重视教师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必须首先开发教师资源。同时,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师应当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模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率先成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模范。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前对教师教育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将教师教育的改革误解为全盘否定中国教师教育及其成功经验,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二是将教师教育的开放性误解为取消主义。认为教师来源多元化,师范院校加强综合性,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就是淡化教师教育,甚至取消教师教育。事实上,开放教师教育旨在更大范围动员和利用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把教师教育这项事业做大做强;旨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开放环境下和多学科综合背景下,在更高水平的学术平台上培养高素质教师,而绝不是淡化教师教育,更不是否定和取消教师教育。

第二个观点: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和政府的责任。

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要由单纯政府行为转向以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体行为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市场不完全适合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政府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对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进行宏观管理、正确导向,并予以强有力的支挣。这一点要非常明确。

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加强政策导向,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任教;落实教师教育经费,形成良性的教师培训成本补偿机制和投入机制;对基地建设、资源开发、教师培训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直接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培训监管,制定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条件、课程和质量标准,并建立检查、监督机制。

第三个观点:教师教育需要有一个开放灵活的体系。

教师教育是永恒的事业。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一个相对完整和稳定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即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是我国的一条经验。体现了我们的优势。所不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师教育体系是独立的封闭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体系应当是灵活、开放的。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的系统,这是基础教育体系的支持系统,也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要认为实行开放的教师教育,综合大学参与培养培训教师、实行教师资格,面向社会遴选优秀教师,就是削弱和取消教师教育体系。恰恰相反,我们的任务是积极地改革、完善和构建一个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新体系。

第四个观点:教师教育事业是大学的使命,职前职后一体化势所必然。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培养培训分离和教师培训机构并行的二元结构。后者主要承担教师的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随着学历补偿教育的基本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转变到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能力上来。教师培养系统和培训系统出现了水平倒挂的现象,显然不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不能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教师教育要提高办学层次,必须改变培养、培训分离的状态,实现一体化,并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旧的分工和体制阻隔,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大学的使命,强调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对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结合,这是国际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水平培训不再适应发展要求,而许多具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因为不了解中小学,还承担不了教师尤其是新课程师资培训。因此,师范院校一定要与中小学校密切结合,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密切结合,否则,教育学科就得不到创新、加强和发展。

第五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推进信息化、现代化。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化为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大规模、高水平、高效益地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提供了现实可能。教师教育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率先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沟通各种教育形式,共享优质资源,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益地培养培训教师。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宗旨,就是以远程教育手段为突破口,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人网、天网、地网相结合;培养、培训一体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动员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l,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

第六个观点:教师教育事业必须转换运行机制。

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转换运行机制,由过去单纯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学校行为、教师个人行为三结合,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打破封闭、排除障碍、鼓励竞争,争取和利用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培养培训教师。

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首先体现在教师用人机制的重大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学教师资源总体上仍由政府供给,但要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引入竞争机制,不再依靠纯粹的行政调配。教师要靠学识、能力和水平参与竞争,就要不断学习提高,竞争使教师培训成为教师个人的职业准备、成为个人行为,不再仅仅是政府行为。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立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机制;建立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质量标准和项目竞标制度;在经费投入上坚持政府、学校、个人三个一点的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渠道多元化,形成教师教育的成本补偿和良性的经费投入机制。

第七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推进规范化、法制化。

制度更带根本性。必须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和法制化建设。修订《教师法》、制定《教师教育条例》、建立和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再认定制度、教师终身教育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课程鉴定制度、质量评估制度以及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特别要加强教师培训市场的监管,当前教师培训中的诸多问题和无序现象,就是缺乏法制化、制度化,缺乏监管。一些地方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混乱,多头管理,低水平重复培训,乱办班、乱收费,教师评职称培训考试收费上千元,真正需要管理的事情却没人管,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培训的正常运行,也影响政府声誉。因此,教师培训工作必须理顺管理体制。;’

第八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和教育人事改革相衔接。

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教育必须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框架下进行,与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

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促使教师自觉学习,从而促进教师的继续教育、推动教师的职业发展。同时,教师继续教育的加强,会有力地促进人事制度的改革,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建立教师教育的竞争机制,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教师地位提高了,教师职业有了吸引力,教师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具有强大的动力和吸引力。

第九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建国以来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师教育系统支持和保证了全世界最大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师资供给,这是师范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贡献,付出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经济的变化,使教师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我们必须作出回答。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是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

第十个观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一定要从国情出发。

教师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非均衡性,体现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在战略上我们要大刀阔斧地推进师范教育体系的调整和改革,积极推进培养培训一体化,逐步把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旧三级”向“新三级”过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层次)。一切阻碍改革的观念、体制和做法,要统统推倒。但在推进策略上却必须考虑中国社会经济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千万不要忽视农村边远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要把对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要求,搬到边远偏僻地区,不要因为谨慎而坐失良机,也不能因盲目冒进而不得不走回头路,付出更大的代价。

篇2:新家庭教育的十个基本观点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论文来源 教师教育研究,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数 241,论文页数 3~7页2004年2004月论文免费下载

http://paper.dic123.com/paper_34449481/ 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为了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上形成共识,本文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有关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重要观点,对我国的教师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过百年历史的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情况在变化,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教师教育向何处去?全社会关注着我国教师教育的走向,教师教育战线面临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当此之时,审时度势,正确判断,果敢抉择,对于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的全局至关重要。为了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上形成共识,首先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强调以下十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确立的国家关于教师教育的重要命题和战略方针。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首先体现在它的基础性,师资是构成教育条件的首要资源;体现在它的先导性,教师教育应当引领教育理念的新潮流,反映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体现在它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和急迫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首先重视教师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必须首先开发教师资源。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师应当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模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率先成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模范。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一种教师教育边缘化的观点,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把教育推向社会中心的同时,却把教师教育推向了边缘。这事实上是反映了人们对于现状的一种忧虑。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不能把教师教育置于边缘状态;一个低素质师资充斥的国度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这个看法和担忧使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对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战略意义与历史使命进行再认识。当前对教师教育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将教师教育的改革误解为全盘否定中国教师教育及其成功经验,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二是将教师教育的开放性误解为取消主义。认为教师来源多元化,师范院校加强综合性,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就是淡化教师教育,甚至取消教师教育。事实上,开放教师教育旨在更大范围动员和利用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把教师教育这项事业做大做强;旨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开放环境下和多学科综合背景下,在更高水平的学术平台上培养高素质教师,而绝不是淡化教师教育,更不是否定和取消教师教育。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有教育就有教师,就有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性潮流。教师教育前景广阔。教师教育的载体和具体途径也许不是万岁的,但是教师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是永恒的。教师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资源。教师工作怎么做也做不够;抓教师教育什么时候都不会错;对教师教育怎么重视也不为过。那种全盘否定中国教师教育的贡献和经验,把我国教师教育说得一无是处的非历史的虚无主义观点,那种曲解教师教育的改革思路和开放性,削弱或取消教师教育事业的取消主义观点都是错误的。在教师教育的地位和发展趋势问题上,任何无可奈何、停滞不前的观点,悲观的、无所作为的、取消主义的观点,都是缺乏依据的。

第二个观点: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和政府的责任

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包括教师教育资源配置是靠纯粹行政手段、指令计划,弊病是缺乏竞争,缺乏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要由单纯政府行为转向以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体行为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不完全适合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政府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对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进行宏观管理、正确导向,并予以强有力的支持。这一点要非常明确。

教师培养需要国家支持,教师培训更需要国家支持。即使是教师的学历学位提高教育,也是国家从总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不完全是个人行为,与一般意义上属于成人教育范畴的个人自主进修提高不同。如果把教师培训看作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就将是一个缓慢的自发过程,我们就不可能尽快地实现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目标;如果任由市场的盲目力量自发地起作用,那就意味着有钱就做,没钱不做;赚钱就做,不赚钱就不做。我们就有可能毁掉教师教育事业。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建立教师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要强调政府的义务和责任,这是教师教育事业安身立命之本。

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教师教育的责任不但不能减弱,恰恰相反,越是搞市场经济,越要强化对于公共事业的政府行为,越要加强教师教育的宏观管理,为教师教育营造制度环境,予以有力支持。所不同的是政府的职能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主管部门的概

1念不再是直接管理院校,而是管理教师教育事业;管理方式不再靠纯粹的行政手段,而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有机结合。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加强政策导向,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任教;落实教师教育经费,形成良性的教师培训成本补偿机制和投入机制;对基地建设、资源开发、教师培训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直接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培训监管,制定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条件、课程和质量标准,并建立检查、监督机制。第三个观点:教师教育需要有一个开放灵活的体系

教师教育是永恒的事业。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一个相对完整和稳定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即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是我国的一条经验。体现了我们的优势。所不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师教育体系是独立的封闭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体系应当是灵活、开放的。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是一个至上而下的庞大的系统,这是基础教育体系的支持系统,也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改革是清醒的,不是盲目的;改革是扬弃,不是全盘抛弃。我们要做清醒的改革者,不要认为实行开放的教师教育,综合大学参与培养培训教师、实行教师资格,面向社会遴选优秀教师,就是削弱和取消教师教育体系。恰恰相反,我们的任务是积极地改革、完善和构建一个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新体系。第四个观点:教师教育事业是大学的使命,职前职后一体化势所必然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形成教师培养培训分离、培养培训机构并行的二元结构。后者主要承担教师的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随着学历补偿教育的基本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转变到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上来。教师培养系统和培训系统分离形成体制性障碍,优势不能互补,优质资源不能共享,显然不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教师教育,要提高办学层次,必须改变培养、培训分离的状态,实现一体化,并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一体化首先要促进机构的整合和一体化。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培训机构与师范院校整合。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教师进修院校,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教研室、电大工作站、电教、教育研究等机构,逐步建成多功能的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负责本地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与管理,为各种途径和形式的教师学习提供资源、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可作为大学的一个分支机构,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可以是大学的一个教师培训学院(紧密型),也可以是一个大学联系的一个培训中心(半紧密型)。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旧的分工和体制阻隔,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大学的使命,强调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对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结合,这是国际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水平的培训不能适应发展要求,而许多具有学科优势的大学由于不了解中小学而不能很好地承担教师尤其是新课程师资培训。因此,师范院校一定要与中小学校密切结合,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密切结合,否则,教育学科就得不到创新、加强和发展。师范院校放弃教师教育也就丢掉了特色,丢掉了特色也就丢掉了优势。中国不缺一个一般的综合大学,而缺的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综合大学。第五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推进信息化、现代化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化为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大规模、高水平、高效益地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提供了现实可能。教师教育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率先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沟通各种教育形式,共享优质资源,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益地培养培训教师。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宗旨,就是以远程教育手段为突破口,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人网、天网、地网相结合;培养、培训一体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在开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教师教育机构的优势,动员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运用一定要因地制宜。发达地区、网络环境比较好的地方,网络教育、卫星电视、利用光盘和其它媒体学习要交互使用;尚不具备网络环境的农村尤其是偏僻地区,充分利用光盘和卫星电视教育。同时,教师远程教育要与学校教育、面授辅导相结合。机器永远不能完全代替面对面的教学。教师的职业养成离不开学校文化的熏陶。第六个观点:教师教育事业必须转换运行机制

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转换运行机制,由过去单纯政府行为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行为、学校行为、教师个人行为三结合,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打破封闭,排除障碍,鼓励竞争,争取和利用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培养培训教师。

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首先体现在教师用人机制的重大转变。传统的用人制度教师职业是“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由于缺乏竞争,教师学习提高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培训成为单纯的国家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学教师资源总体上仍由政府供给,但要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引入竞争机制,不再依靠纯粹的行政调配。教师要靠学识、能力和水平参与竞争,就要不断学习提高,竞争使教师培训成为教师个人的职业准备、成为个人行为,不再仅仅是政府行为。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完善教

师继续教育制度,建立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机制;建立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质量标准和项目竞标制度;在经费投入上坚持政府、学校、个人三个一点的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渠道多元化,形成教师教育的成本补偿和良性的经费投入机制。

第七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推进规范化、法制化

制度更带根本性。必须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和法制化建设。修订《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制定《教师教育条例》,建立和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再认定制度、教师终身教育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课程标准、质量评估制度以及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特别要加强教师培训市场的监管,当前教师培训中的诸多问题和无序现象,就是缺乏法制化、制度化,缺乏监管。一些地方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混乱,多头管理,低水平重复培训,乱办班、乱收费,真正需要管理的事情没人管,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培训的正常进行,也影响政府声誉。因此,教师培训工作必须理顺管理体制。

理顺管理体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顺部门之间关系,按照教师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教师教育应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培训包括外语、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培训和考试应全部由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归口管理并组织实施,承担教师培训的单位必须经过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全国性教师培训的内容和课程教材必须经过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认定;二是理顺教育系统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教师教育不是一项独立的事业,它总体上依托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又为基础教育服务,所以,师范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归口管理并组织实施各种教师培训,要与基础教育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三是理顺教师教育和教师工作系统内部之间的关系,各地的管理体制不同,关键是协调配合,职能部门的职责是管理教师教育事业,不能只对中师和培训机构,工作重心要转向所有举办教师教育的学校,并努力促进教师培训机构与高师院校的联系。

第八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和教育人事改革相衔接

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教育必须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框架下进行,与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

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促使教师自觉学习,从而促进教师的继续教育、推动教师的职业发展。同时,教师继续教育的加强,会有力地促进人事制度的改革,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建立教师教育的竞争机制,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教师地位提高了,教师职业有了吸引力,教师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具有强大的动力和吸引力。

第九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我国师范教育经过百年历史,它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也要在不断的与时俱进中得到发展。我国教师教育必须研究自身的经验,把握国际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实现战略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改革创新要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以有利于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宗旨,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新举措,不断为教师教育注入新活力,从而实现教师教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内容,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建国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师教育系统支持和保证了全世界最大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师资供给,这是师范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贡献,付出了艰辛努力,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师范教育的成就,也就没有基础教育的今天。抹杀了师范教育的成就,也就抹杀了中国教育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经济的变化,使教师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我们必须作出回答。封闭的教师教育体系必须开放,要利用更多的优质资源来培养教师,在更大范围选择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水平为中心,改革传统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和课程教材,实现学科水平与教育水平同步提升,提高教师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是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

第十个观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一定要从国情出发

教师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非均衡性,体现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

要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分析形势,审时度势。今天该做的事推到明天做,就是右倾;明天的事情拿到今天做就是左倾。我们既要大刀阔斧地改革,又不能盲目冒进,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恰当地把握改革的方向、步骤和改革进程,不搞一刀切,一阵风。在战略上我们要大刀阔斧地推进师范教育体系的调整和改革,积极推进培养培训一体化,逐步把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从院校体系来说,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从培养层次来说,“旧三级”向“新三级”过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层次)。但在推进策略上却必须考虑中国社会经济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千万不要忽视农村边远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要把对城市和发达地

区的要求,搬到边远偏僻地区,不要因为谨慎而坐失良机,也不能因盲目冒进而不得不走回头路,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教师教育体系调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这两种倾向。一些地方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流失很可惜。我国中师幼师办得非常好,有特色,有优势,有需要并具备条件的地区,中师可以升格或并入高校,但应当继续保留中师的办学特色,为农村培养培训小学幼儿教师。重要的不在于机构怎么设,而是看这个资源是不是在教师教育领域,是不是为教师的培养培训服务。在教师教育改革中,优质资源千万不能流失,教师教育工作千万不能削弱。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  

篇3:全国两会,陈爱莲的十个观点

习总书记的讲话意义非凡、内涵深远, 进一步坚定了民营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发展的信心。企业家要敢于担当, 争做正义企业, 进一步弘扬浙商精神, 守法经营, 实实在在地做好实业;党政干部要敢于担当, 继续深化简政放权、弘扬“店小二”文化, 为企业家做好服务。

观点二:支持绍兴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军方与企业之间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是富国之举, 强军之策, 兴企之道。建议在绍兴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累新经验。

观点三:支持新昌建设浙商跨国并购回归项目示范园

新昌县大胆创新, 提出建设“综合保税区暨浙商跨国并购回归项目示范园”的战略构想, 努力打造全省跨国并购产业集群。建成后, 将成为义甬舟大通道、宁波临港经济圈的重要补充。项目落地需要国家各部委和省里的大力支持。

观点四:政府要为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化保驾护航

跨国并购已成为绍兴乃至浙江的一大亮点, 助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政府要为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化保驾护航, 既要提供法律保障, 还要提供机制保障, 更要提供回归保障。

观点五:在世界形成中国鲁迅文化效应

鲁迅先生是世界级大文豪,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鲁迅精神是“民族魂”的象征, 在全球经济和文化一体化浪潮中, 更值得我们崇尚敬仰。今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 要提高纪念活动的规格, 丰富纪念活动的内涵, 在世界范围形成“中国鲁迅文化效应”。

观点六:让法治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与信仰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建议成立由法律专家组成“法治企业”宣讲团, 深入全国500强企业进行巡回宣讲, 使企业全体成员做到学法懂法守法敬法, 让法治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与信仰。

观点七:让法治阳光滋养“慈善正能量”

三年前, 她曾呼吁出台《慈善法》, 这部法律终于要出台了。她认为, 做慈善要有正确的爱心观、财富观和价值观, 把慈善作为一种事业、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建议细化配套措施、简化办理程序, 实现“随时可慈善”、“人人能慈善”, 慈善教育从娃娃抓起, 弘扬慈善文化。

观点八:让镁在中国更“美”

镁作为21世纪的绿色材料, 是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要产业。政府要研究制定镁合金汽车轻量化应用的国家战略和行业规划, 加快镁合金应用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观点九:让简政放权的阳光照进千企万家

浙江的简政放权, 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绍兴市、新昌县也在深化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建议将境外投资项目审批额度放宽到5-6亿元, 同时在项目备案之前, 将环评、能评等环节放在备案以后进行。

观点十: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获得感

篇4:新家庭教育的十个基本观点

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十个和谐关系

企业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首先要处理好的、领头的和谐。讲企业和谐,和谐企业,不能不讲企业和自然的和谐。人类的行为常常在无意中伤害了大自然。大自然又反过来惩罚人类。恩格斯晚年在一部没有完成的论文中针对经济学家讲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提出“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提供劳动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企业是要把自然资源变成社会财富。恩格斯纠正了经济学界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劳动加自然资源才构成财富。关于自然生态遭受人的生产行为破坏而又导致人自身受到惩罚的观点,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并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工业文明以来,企业的行为在发达国家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恩格斯的观点,涉及到人的劳动、人的创造与自然的关系。他告诫我们不要过于得意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的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是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步结果的意义取消了,就这样惩罚了人类自己。人类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仅仅是因为我们胜于其它一切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界的规律。恩格斯还讲了,生产行为较远的自然影响,讲了反自然的观点,讲了今天的生产方式中主要重视最初的显著的成果,而行为的长远影响和那个最初的结果完全相反。他指出要认识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一致就是和谐。这里,令我想到印度古代名剧《沙恭达罗》中曾写到,一位在森林中成长的少女,在远嫁他乡时曾与周围的藤萝、小鹿等亲切告别的场面。大诗人泰戈尔认为,“在这里,自然与人是一种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亲属关系。”这也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企业要变自然资源为社会财富,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一个和谐的理念。这包括绿色的环保意识,贯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方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社会,包括开发循环经济,推行节能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有人认为,造成水、垃圾、空气污染的两个源头,从广义上讲是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从生产来讲,可以说,企业在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科学利用保护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方面负有重大责任。而生活本身也在制造垃圾。因此要加强企业的环境理念、资源理念、节能理念的研究与建设,这涉及的是企业与自然的和谐这个大课题。

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有的企业在企业精神中写上了源于社会,服务社会;有的讲来源于社会,奉献于社会,都集中反映了这个问题。企业利润源于社会要奉献社会,讲的是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其实不只是从利润的角度看,企业要正常运转,企业能够运作起来,并且持续发展,方方面面都不能离开社会,不能孤立存在。社会是个大系统,社会这个概念,作为与自然相对应的大系统,作为人的活动领域的系统,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国家,包括消费者。所以细分还要讲企业与国家、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企业与国家的和谐

许多企业的文化手册都有企业与国家发展大业、与民族振兴相互联系的一种表达。这不仅是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问题。在企业文化中价值理念确立的原则,包含企业价值、员工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三者缺一不可,不能单打一,不能择其一不要其二,也不能择其二不要其三,不能顾此失彼,而必须是均衡协调发展。这就考虑了企业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企业与消费者的和谐

企业与消费者与客户用户的和谐很重要。企业和谐要与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的和谐一致。中国烟草行业的企业提出“两个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就是讲的这个问题。今天企业的发展处于用户经济、用户导向的新时代,企业能否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能否赢得用户的信任感、满意度、忠诚度,能不能有日益扩大的用户群,这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可以说是命运攸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者、用户、顾客是“上帝”。如果企业同作为“上帝”、“衣食父母”的消费者、用户、顾客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紧张的甚至对立的状态,那么企业的状况可想而知。所以,这个和谐关系是企业发展中的永恒的主题。

企业与员工的和谐

这是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用户、顾客和谐的重要条件。企业实现同广大消费者的和谐,首先要做到与员工和谐,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和谐关系。有的讲企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消费者、用户,另一个是员工。没有员工这个“上帝”,也不会有消费者这个“上帝”。这方面有许多内容要研究,其中包括,如何关心、尊重、爱护员工,如何培育、提升员工等。这里,如何真正而有效地体现“以人为本”,同样是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企业与企业的和谐

企业与企业之间是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所以这些年来提出了“合竞”、“竞合”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竞争则无活力。竞争推动企业创新,为企业带来创新的动力。但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要强调理性的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恶性竞争则无和谐关系可言。有的企业提出“视对手如队友”,就是讲的这方面的理念。

企业内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的内部和谐

在企业改革中,引进内部竞争机制,有的实行竞争上岗,这推动了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了企业创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们讲企业内部要培育和谐文化氛围,是说员工之间要确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关系。这对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愉快地携手共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企业和谐文化建设要求在员工关系上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也要自觉地确立和谐相处的理念。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的关系,弄得不好,也会发生不和谐的状态。这方面的和谐关系、和谐文化建设,值得专题研究。

上市公司与股东、股民的和谐

这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包括信息发布等等。国际上有的大公司在年报中不仅讲经营业绩,而且有价值观的声明。上市公司与股东与股民的和谐关系,要体现到企业运作、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企业在国外经营发展中与所在国有关方面的和谐

现在国外经营越来越发展。这个问题,其中包括企业与招用的国外本土员工的和谐、与国外相关企业的和谐、与国外当地民众的和谐、与国外当地政府的和谐。确立这样的和谐关系,要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思维方式下如何克服“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的问题。中石油集团管道局、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已有这方面的初步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

企业主体、企业人的内心和谐

这一条一般不大讲,但我认为不可缺少。这里讲的企业主体包括企业家、企业领导人、管理者和广大员工。这些企业人都要处理好企业的各种和谐关系。而处理和谐关系的人,自身内心是否要和谐、是否具有和谐的素质、和谐的理念、和谐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季羡林讲过:“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这个话说得好啊。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社会的人、企业的人每个人都有一张环绕自身的有形无形的关系网,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工作上、生活上的麻烦和难题,每时每刻都会有烦躁,都需要自觉的修为。这就要自觉地把握和谐的理念,自觉地培育和谐的心态,努力使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实现个人与企业、与社会、与他人的共同发展。个人心态太重要了,爱因斯坦讲:“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关系”。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人是自身幸福的建筑师”,也可以说,人是构建自己身心健康和谐的建筑师。这也是人格魅力的一个展示点。

与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相关的八个观点

怎样认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和”与“同”

坚持“和而不同”,而不是坚持“同而不和”。“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曾经有过“和同之辩”的讨论,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和”与“同”的区别的是西周末年伯阳父,他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第一个对“和”与“同”作出了不同的界定。主张“和”而不是主张“同”,认为“同则不继”,都相同则无发展。这样的道理对如何理解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和谐”、“和”的概念,是有启示意义的。

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

和谐作为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可用8个字概括:协调有序,持续发展。和谐并不是无矛盾,无差别的,建立和谐并不是取消差异,取消多样性。张岱年曾引用古代圣贤之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和谐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和谐是一种有矛盾、有内在运行机理的状态和境界,是一种在承认差别、承认多样性的基础上,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一种协调有序、持续前进的状态和境界。企业构建和谐文化,也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最广泛地在企业形成共有价值理念,以更好地解决企业中的各种矛盾,在处理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等多种关系中,做到协调有序、持续发展。和谐状态有两层含义,一是协调有序,二是持续发展,现在有的文章只讲前一句,这是不全面的。

和谐文化与创新文化是怎样的关系

创新离不开和谐,和谐离不开创新,在和谐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和谐。“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从企业的角度讲,提出注重培育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根本上是塑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企业基业长青,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持续发展的企业的内在需求与本质属性。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必然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是同一个实践的发展过程,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说创新离不开和谐,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实事说明,企业想创新而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没有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创新是不成的。同样,没有创新也不能实现和谐。六中全会讲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而发展就要有创新。“和则齐美、离则两伤”。创新有利于和谐,和谐有利于创新。

企业应当确立和坚持什么样的创新观

概括地说就是确立全面创新观、全员创新观与持续创新观。

全面创新观是说,企业的创新并不是单项创新,并不是仅仅某个方面的创新,而是全面的创新。这种全面的创新观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而且包括文化创新。不讲企业的文化创新,并不是全面的创新观。全员创新观是说,企业的每个岗位工作都可以创新,而不单单指少数技术专家搞创新。持续创新观是说,企业创新是没有止境的,是不能停顿的。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面创新、全员创新、持续创新,体现了创新问题上发展的、全面的辩证观点。当然,创新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是在务实基础上的创新,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创新。

和谐与诚信

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诚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念。诚信建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贷款、纳税、交易、合同契约、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不讲信用,失去诚信,交易、协作、竞争都无法进行,企业也谈不上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蛇口打出标语,时间就是金钱,大家感到很新鲜。其实这是200多年前富兰克林致年轻商人的信中讲的,他讲到“时间就是金钱”,紧接着还有一句话就是“信用也是金钱”,那时只用了前一句话。商人经商讲诚信,这是和谐问题,不讲诚信做不成生意也谈不上和谐。失信是很麻烦的问题,诚信建设至关重要。

妙用时间与妙用空间

企业创新、企业和谐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哲学概念。在企业运作中,在企业的和谐创新中,这些概念都有了跳动的实践价值,这就有了妙用时间与妙用空间的概念。张瑞敏讲“打时间差”是海尔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过去我们说领先半步就进入无竞争境地。打时间差就是谋划早,是经营智慧。对个人、企业、地区、城市、国家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妙用时间差的问题。妙用空间是说,现在进入了企业选择国家和地区的时代。消费者选择企业是常说的,企业在哪里开办要选择国家和地区,要考虑当地的空间环境,其中文化环境也是投资环境,是否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精神的融合与统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同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是我国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中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历史性课题。这个融合关系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关系到人类走向美好的未来。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深厚的独特的文化根脉。这就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个文化根脉对于缔造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现代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越南亚太经合会议上讲:和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中国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文代会上胡主席又讲到,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要“宏扬民族优秀文化,挖掘民族和谐文化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既是哲学概念,是伦理范畴,也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状态。中国思想家重视“和”、“和谐”思想的倡导,孔子的学生有子讲“和为贵”,孔子讲“和无寡”,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讲“和则一,一则多力”。从“和为贵”思想出发,中国古代先哲有一系列论证,还有许多古训,成为中国和谐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这是个大课题,值得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在这方面,中电国际“静水深流”的企业文化,北方重工集团以“和”为基石的接力文化,是两个典型范例。

和谐是美与企业美学

古希腊哲学家讲过“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在这位哲学家看来,美即和谐,和谐即美,和谐具备了美学价值。我认为,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在企业战略设计中,应高度重视企业美学。目前,企业美学与企业美的研究,很不适应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求。因为美的竞争力越来越突出了。过去讲企业美是三大要素,即主体美、环境美、产品美。主体是指企业人,包括企业家、领导者、中层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主体美既包括心灵美,又包括行为美。现在看,企业美只讲主体美、环境美和产品美是不够的。因为企业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含着管理、营销、服务等若干环节。提出企业美有六大要素,这是个突破性进展。国外没有企业美学的专门著作,也很难找到企业美学的概念,他们搞过实验美学,更多的是技术美学。我们今天讲的是企业美学,同过去西方学者研究的技术美学是有联系,但是有重要区别,并不是一个概念。美学应当走向企业,走向市场经济,这是企业发展、竞争实践的呼唤。

篇5:高效课堂的十个基本要求

於德甫

1.目标要明确。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曾撰文指出,没有目标的教学,很容易使课堂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一是让人看不出是什么课(包括看不出是语文课),二是不知道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所在,三是不知道这样教学会有什么效果,教与不教有什么区别。

看来,语文教学是需要目标的。

教学目标包含两类:一是预设性目标,一是非预设性目标。预设性目标顾名思义就是老师上课之前针对教学重点难点从三个维度预先设置的计划性目标,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之初用小黑板、多媒体出示的目标。非预设性目标又叫生成性目标,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等方面出发,确定的一种临时目标。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由于这种目标是在课堂动态流程中随机确定的,因而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而这种目标才是语文教学真正意义的目标,它使自主式学习进入旁若无人的自由生长状态,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将桃红柳绿,枝繁叶茂。

对于青年教师,在还没有到达一定的境界之前,我们一般强调使用预设性目标。但这一种目标不一定非要出示,用黄厚江的话说,只要我们的教学行为是一种明确的目标行为,课堂每一环节都在围绕重难点达成目标,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不显山,不露水,一切皆在其中,甚至不要去认真考虑什么目标,而一出手,该有的都有了。

只是,你的每一步都要考虑:给学生享受,使学生获益!

2.条理要清楚。

语文课堂的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紧凑、过渡自然;

二、教学流程符合逻辑规律的合理推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三、文本解读符合一般阅读的基本规律。

我这里只说第三个方面,也就是说,要使课堂教学有条理,最重要的是遵守一般阅读的基本规律,这里,向大家介绍被很多语文名家认同了的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整体阅读式:由整体(浏览课文,弄清写作对象,了解基本倾向,画出疑点、重点,鸟瞰式把握)到局部(分析疑点、重点,明确文章重点部分的意义及其在全文的作用)再到整体(综合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实现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特级教师李卫东把这种基本模式归结为:整体感知,触摸思路,感受基调——深入理解,品味“形式”,分享体验——整化思考,建构“图式”,拓展迁移。并结合《变色龙》课例做具体阐释。

整体感知,触摸思路,感受基调。课堂从解题入手,初步领会文章情节围绕一个“变”字在展开。接着请学生带着三个问题速读一遍课文,问题为:谁在变?围绕什么变?怎样发生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用简洁的线条或图画符号勾勒出奥楚蔑洛夫变化的过程和特点。此过程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主体人物及情节架构的特点。

深入理解,品味“形式”,分享体验。把分析理解的着力点放在集中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对话描写上。可先由学生合作学习,选取典型的对话片段,商定角色、讨论不同角色朗读的语气,而后进行朗读的训练、演示和必要的解说。教师则可在学生提供的基础上相机推荐一精要语段,如文章倒数第二段,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本段是奥楚蔑洛夫的独白,还是对话?在师生反复朗读、交流的基础上明确:本段看似精彩的独白,实则是人与狗的对话,确切地说,是“狗”与狗的对话,一条“遇见所有的富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沙皇走狗”与自然之狗的“对话”。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透过言语形式的“表面意义”挖掘其蕴含的“深层意义”。

整化思考,建构“图式”,拓展迁移。“图式”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阅读的高级阶段是阅读主体运用已有的图式对当前的信息加以整合、归纳和类化,补充调整原有的“心理图式”。《变色龙》一课的收束阶段可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如“创造性阅读”,可启发学生思考:设想一下,如果得知狗的主人是一个铁匠之类的小市民时,奥楚蔑洛夫会怎么处理?赫留金本人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你是警官又会怎么处理?引导学生领悟到:在一种肃杀冷酷、恐怖衰颓的社会环境的威压下,非但阳奉阴违的奥楚蔑洛夫,连破产的小市民阶层也可能变得锱铢必较、狭隘自私(从周围的看客身上可以看出这种百无聊赖的心态)。这样不但从更深层面上理解小说主题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展开丰富想象和灵活的言语实践的情境和机会。再如“拓展性阅读”,可结合本课的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以下专题:①文学作品中的“变形人”;②道具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③标点符号——一种特殊的语言;④“看客”现象透视。从而实现阅读的拓展和能力的迁移。

3.容量要适度。

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美是适度。”语文课堂要优化高效,就必须“适度”。容量的适度是指课堂容量恰到好处。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输出和接受信息的过程,输出量的多少,接受量的多少,都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依据反馈原理,对 课堂信息交流进行控制。否则就会带来课堂臃肿,重心转移以及学生消化不良等问题。

要把握好这个“度”,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①课堂教学要围绕主体目标来设计。有一位老师教朱自清的《春》,一节课明引暗引古诗近二十首,从现象看,一会儿学生齐背,一会儿指名背诵,一会儿老师自吟,一会儿小黑板显示,形式多变,容量很大,但课堂的主体目标并没有因此而更加突出。学生对这些古诗也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②明确课堂容量的量化标准。这个标准不是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掌握了多少。主要包括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简单地说,有深度地开掘一个词语的意思,比浅尝辄止地粗通一大堆词语的意思,其思维容量要大得多;有层次、有效度地调动听说读写,深入解决一到两个问题,比浮光掠影地解决一大堆问题,其思维的容量更要大得多。比如教《孔乙己》,如果学生有兴趣,在“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上展开去畅谈,欲罢不能,老师就没有权利叫停;如果花半节课甚至一节课的时间来谈这个“排”字,这就是大容量。如果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丰富的认知经验和迫切的探索欲望,那么,花一堂课的时间来讨论产生孔乙己悲剧的原因,这就是大容量。语文教学一条宝贵的经验是:一课一得。到现在仍有人认为,最有效果、最容易把握的还是“一课一得”,认为只要真正让学生一课有一得,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想起来,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学开始,每一堂课都有一得,也就是在某一个方面,真正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那到高三毕业时,这一课一得就会累积成几千得,一个在语文上有如此多“得”的学生,简直就是一个语文家了。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精简、优化教学环节,在课堂为数不多的教学环节上,重锤敲击,让学生放开手脚,充分地、尽情地进行听说读写思维训练。不要让繁多的教学环节,搞得老师手忙脚乱,学生疲于奔命,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事实上,很多语文老师,为了完成自己预先确定的课堂量,常常把事先准备好的若干问题宝贝似的一样一样地拿出来,象征地展示一下,学生还没有看清楚弄明白就匆匆忙忙地收起来,结果装起来一大包,学生什么也没得到,这哪能叫大容量?看来,所谓讲得多、练得多的传统的量化标准真的过时了。

4.起点要适当。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有一个起点的问题。起点的适当是指从适当的深度和难度提出问题。比如教《窗》,如果分析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可以对学生提出如下不同的要求: ①自读课文,找出小说为结局安排埋下的伏笔。(起点较低)

②自读课文,谈谈为什么小说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起点较高)③说说小说结局安排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对人物塑造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起点高)显然,对于一般的初二学生应以①为起点,素质较高的可以②为起点,③的要求就太高了,不宜一般性讨论,可设计为探究题。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考虑起点的适当。起点太高,学生够不着,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太低了又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刺激学生思维神经的兴奋。只有适当的起点才能使课堂进入最优状态,使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地展开。

那么确定起点的依据是什么呢? 维果茨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他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个体可以实现从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现实发展水平到潜在的发展水平的飞跃,“最近发展区”就是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

5.训练要到位。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训练为主线。这里的训练是指思维训练,具体地说是以思维训练为目的的语言训练。语文学是语言学,语文的一切训练当然都是语言训练,是围绕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从揣摩词语、句子、段落、篇章入手,理解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写的”(形式)“为什么要这样写”(目的)。这是提出问题的一般思路。

要使语文课堂训练到位,必须注意以下两点:①训练内容必须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设计。应对体现课文重难点的关键部位——主要指体现课文主旨的词语、句子、段落,课文中重要的表现要素,以及学生阅读产生障碍的地方——重锤敲击。有一位老师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布置了这样一条探究题:为什么父亲在和脚夫讲价钱时“我”会“插嘴”?在他吩咐茶房时“我”又暗笑?能否联系你的经历对“我”的心理状态作进一步的探究。前两个问题很简单,无非是“我”对自己年轻不懂事的自责,这不是教者设题的目的。最后一个问题,其指向在于引导读者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我”在当时特定情况下心理状态作出反拨或认同,题目本身固然有探究意味,可问题的关键是:它对理解文章的重点或难点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背影》一文的重点在于写沉甸甸的父爱,探究题应该围绕特定背景、特定条件下父亲的行为来设置,围绕我忧虑、感伤的心境来设置,从而使探究从深处聚焦父亲的伟大灵魂。(“散文是抒写作者自己的情感”,从这句话出发,要聚焦“我”的心境)②训练要以提高能力、教给方法为基本出发点。每一个问题从提出到解决,都要对应相关的能力点,都要落实相应的解题方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允许学生暴露思维的缺陷。事实上,课堂上最美丽的风景是,师生借助合力对学生思维过程中暴露的能力缺陷进行修补和纠正。一定要牢固建立这样的观念:如果你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总能一下子圆满回答,可能在这几个方面出了问题:一是你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考的价值,二是回答问题的是少数好同学。如果我们的老师整天沉醉在这种自己制造的幻象中,沉醉在这种虚假的繁荣之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极为不利,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极为不利。

语文课堂的“练”包括两类,一是围绕解决问题进行的各种语言训练,这是语文课堂最为常态的“练”,我们所说的思维训练主要指这一类的“练”;一是课堂检测,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呈现答案,当堂评讲。不管是哪一类,我们要牢记一点:学生在课上必须有充分的动笔练习的机会,否则这样的课堂就不可能高效!

6.活动要充分。

这里的活动当然指学生的活动。课堂应是一个充分凸显学生生长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之中,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之中,学生始终占据课堂舞台的中央,在弥漫着语文气息的原野上,充分地感受着文字美、章法美、情感美、理性美,充分地感悟、表达、吟诵,在感悟中建构、生成,在表达中碰撞、飞扬,在吟诵中沉醉、流连,在所有的这一切中尽情地扮演着生命的角色,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一句话,一堂课中,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听、说、读、写、练、演,这样的课才有可能是好课。

7.积累要丰富。

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积累。积累什么?整理熟记了几个好词语是积累,背诵了几个精美的句子或语段是积累,掌握了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方法规律是积累,经历了一次美好的情感体验是积累,获得了一点可贵的人生经验是积累,等等。学生在一堂课中积累越丰富,那么这一堂课就越成功。如果学生从你的课堂里走出去,脸上茫茫然,内心空空然,那么,你这一堂课注定是失败的。8.手段要朴实。

高效课堂的手段应该是朴素而又务实的。新语文教育领军人物韩军先生认为,语文课应该安静一点,简单一点,朴素一点。所谓朴素,就是不花哨、不做作,原汁原味原生态;务实就是不虚、不浮,实实在在做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在柳风花雨中走了一遭后,现在又收回它轻佻的步履,回到了朴实、务实的原点。真正的好课,应该卸掉繁装,洗掉铅华,素面朝天。让学生在课堂上老老实实、从从容容地读书、练习、呈现答案、交流评点,这样的语文课才是语文课的本来面目。9.点拨要得当。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所以他担负着“精讲点拨”的重任。点拨得当,学生就能茅塞顿开;点拨不当,就真的是“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点拨要得当,必须基于两个前提:一是认真备课。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对文章内容精细地研磨,对学生答题的种种可能作充分的预设,才能点在关键处,拨在要害处。如果你对课文都不熟悉,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都一无所知,那么,你只能在学生面前张口结舌,手忙脚乱。二是耐心倾听,只有这样,你才能沿着学生思维的节点、拐点顺势进行“点”,才能瞄准学生思维的误区、盲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拨”;

点拨要把握好落点,落点在哪儿?一是思维的生长点,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节点和拐点,在你的点拨下,学生的思维能走向纵深,能走到一个新的天地;一是思维的障碍处,就是上面所说的思维的误区和盲区,在你的点拨下,学生能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千万不要在一些不紧要的地方,重复啰嗦,喋喋不休,学生厌烦,又浪费课堂时间。

10.板书要精美。

篇6: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据中国君友会文献记载: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

据文献记载,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图、中天图,左天图。风后十六局图。春宫图,房中术图。后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饼图案)、神龙八卦图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说。这个新的“三易”观念,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理、象、数”的三个要点。

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说,“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

“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引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再来综合这三种内涵的意义,便可知“《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是属于科学性的。

总而言之,完整的易学,它必须要由“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达哲学的最高境界。它并非属于纯粹的思想哲学,只凭心、意识的思惟观念,便来类比推断一切事物的。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综罗易学“理、象、数”的明辩。

《礼记·五经解》中,提到易学的宗旨,便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所谓“洁静”的内涵,同时具有科学性周密明辩的作用。但在明辩理性之间,倘使不从沉潜静定的涵养而进入易学的.境界,稍一走向偏锋,便会流入歧途,自落魔障。

故《经解》中,又说到易学的偏失,很可能会“使人也贼”。他独辟蹊径的研究出:“由乾、坤两卦开始,错综重叠,旁通漫衍,初从八卦而演变为六十四卦。

循此再加演绎,层层推广,便多至无数,大至无穷,尽“精微”之至。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只有专长·坤·复·睽·家人·归妹·渐·姤·?·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内在交互中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现四次。

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内在交互的作用,便只有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每卦各出现十六次。复由此类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间,除了乾、坤、坎、离代表阴阳的无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特理或人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既济·未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

上一篇:“建筑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总结下一篇:向电监办的应急处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