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家庭基本情况

2023-04-06

第一篇:学校教师家庭基本情况

学校工会慰问贫困教师家庭

信息

第一期

尼勒克县木斯学校2012年5月22日 尼勒克县木斯学校教育工会慰问贫困教职工 六一将至,尼勒克县木斯学校教育工会对全校范围内的贫困教师进行了慰问。

2012年5月22日,在校长同志带领下,木斯学校组成由党支书记李晓军、工会主席朱福来等同志参加的慰问组,看望、慰问了困难教职工,并带去了慰问品。

慰问组首先来到困难教师某某的家里。校长和某某老师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询问家里的情况,并送上了慰问品。随后,慰问组又来到教师某某和某某家里,代表学校向他们表示了慰问,并送上了慰问品。

木斯学校始终把关心困难教职工的生活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并尽全力为困难教职工排忧解难。木斯中心学校想方设法对学校困难教职工进行慰问,体现了中心学校对他们的关怀,增强了广大教职工的职业幸福感,对促进木斯中心教师队伍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报送:县教育局

存档

--------------------

第二篇: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附表: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学校:院(系):专业:年级:

(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核实、盖章后,交到学校。

第三篇:新仁小学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情况问卷

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如下问题,选择相应的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平时,你在家时,与你经常在一起的是你的( )

A爸爸妈妈 B爷爷奶奶 C外公外婆 D其它人

2、你的家长最关心你的是( )

A、学习 B、生活 C、安全 D、不知道

3、你的父母亲经常和你谈话吗?( )

A、经常 B、不太经常 C、有时候 D、从来没有

4、当你在外闯了祸的时候,你的家长的态度是( )

A、弄清原委后再说 B、不大过问 C、故意回避 D、不知道

5、当你在外闯了祸的时候,你的家长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

A、替你申辩 B、主动向人家赔不是 C、打一顿算事 D、不知道

6、平时,你的家长和你谈得最多的是( )

A、学习 B、做人的道理 C、生活 D、安全 E、不知道

7、当你的学习出现进步的时候,你的家长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A、希望你继续进步 B、给予经济奖励 C、一笑了之 D、总是与别的同学相比较

8、你的家长对你的评价是( )

A、你行 B、在肯定你的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 C、总认为你不如别人 D从来没有对你作出过任何评价

9、当你在学校受到委屈的时候,你会向你的家长倾诉吗?

A、肯定会 B、有时候会 C、一般不会 D、从来没有

10、你经常向你的家长回报或谈论学校里发生的事以及评论你的老师吗?( )

A、经常 B、不大经常 C、偶尔谈论 D、从来没有

11、当你向你的家长谈起你在学校里的事情或你认为有趣的事情时,你的家长会( )

A、耐心倾听 B、边听边做做自己的事情 C、你说你的,他忙他的 D、认为没意思而打断你的谈话

12、你的家长给你讲过故事吗?

A、经常讲 B、小时候经常讲,现在不大讲了 C、好像曾经讲过 D、从来也没有讲过

13、你的家人曾经与你一起进行过游戏、联欢等文娱活动吗?

A、经常进行 B、间或举行过 C、偶尔搞过几次 D、记不清楚

14、你的家长经常向你谈起家里的事情吗?

A、经常 B、不经常 C、偶尔谈起 D、从来没有

15、你的家长常给你零花钱吗?给多少?

A、每周5元 B、每周10元 C、每周5元以下 D、每周10元以上 E、基本上不给

16、你的家长常检查你的作业吗?

A、每天检查 B、每周两三次 C、每周一次 D、基本不检查

17、你的家长经常询问你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吗?

A、经常查点 B、不太经常 C、偶尔查点 D、从不查点

18、你的家长经常跟你谈论人生理想吗?

A、经常 B、不怎么谈 C、没谈过

19、在假期里,你的家长常带你出去游玩吗?

A、经常 B、偶尔一两次 C、从没带过

20、你的家长一般外出时会给你买什么东西?

A、学习方面的书籍等 B、玩具 C、衣服等生活用品 D、食品 E、从没带过

第四篇:《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下载

研究生新生中如果有家庭经济困难,即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可下载《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如实填写,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认定,该表须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并于开学报到时一并上交。

认定标准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档。

1.学生能够证明其本人难以支付学习费用、学生基本生活费用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学校学生日常平均消费水平(可参照苏州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认定,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于320元/月,农民人均纯收入少于200元/月),可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

2、一般困难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困难学生。 ①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失业),长期无固定工作的;

②家庭成员有两个以上正接受非义务教育或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

③家庭遭遇突发性变故或自然灾害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 ④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下降的; ⑤城镇低保家庭;

⑥其它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3、一般困难学生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特殊困难学生。 ①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

②父母重病或单亲且来自贫困及边远地区的学生;

③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性灾祸,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④其它无经济来源支持正常学习的学生。

第五篇:家长学校教师教案家庭教育讲座提纲

1、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是什么? 1)现代的教育理念 2)科学的教育方法 3)健康的心理 4)良好的生活方式 5)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2、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教育影响.狭义是指父母等成年人对子女,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广义是指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成员的教育.

3、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家庭教育体现着家庭群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价值和作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2)伴随家庭生活而进行的 3)是以亲子为中心的

4、家庭教育的局限性有哪些? 1) 家庭间的条件差异,造成家庭教育效果良莠悬殊; 2) 家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容易使家庭教育感情用事; 3) 家庭生活范围狭窄,教育内容和方式受到限制.

5、家庭教育是家庭履行社会职能的载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以群体为特征的,家庭是人类群体的一种特有形式; 第二,人类的社会生活是规范化的,为了实现人类生活的规范化,人们制定了各种复杂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

第三,人类社会生活是靠各种社会关系来维持的,社会中各种事物联系的方式不同,所以关系性质也不同.

6、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精华是什么?

1) 重视家庭教育; 2) 提倡早期教育; 3) 注重教子做人; 4) 爱而有教; 5) 强调以身作则; 6) 重视环境熏陶.

7、注重教子做人体现在哪些方面? 1) 勉子立德; 2) 诫子自立; 3) 教子孝亲; 4) 训子以俭.

8、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基本目标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全过程, 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家庭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人的社会化。.

9、父母的角色特点和教育行为规范是什么?

角色特点: 第一,天然的不可转移性; 第二,角色的持续性; 第三,父母角色和子女角色的对偶性; 第四,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 教育行为规范: 1) 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自觉履行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 2) 培养子女增强爱国情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 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4) 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5) 培养子女的劳动意识、科学精神和法制观念,帮助子女增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 6) 确保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子女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7)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与方法,针对子女年龄、个性特征实施教育,与子女互动互学,共同提高; 8) 举止文明,情趣健康,敬业进取,言行一致,以良好的品行修为为子女做表率; 9) 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形成有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10) 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支持子女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10、未成年人有哪些权利? 1)生存权; 2)发展权; 3)受保护权; 4)参与权;

11、亲子关系的特点是什么?社会变革中亲子关系中有哪些新特点? 特点:

1)不可选择性; 2)永久性; 3)亲密性;

4) 权利义务的特殊性; 新特点:

1)家庭关系简单化,亲子互动不同以往; 2)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亲子关系淡漠;

3)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渴求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 4)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对成年人的影响增大。

12、儿童消费行为和家长消费观念存在哪些误区?对消费教育或理财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有什么设想? 误区: 1)盲目消费; 2)炫耀消费; 3)高档消费。 设想:

1)为孩子花钱“值得”、“舍得”成为现代父母的普遍心态,也使得孩子成为家庭消费的动力和主轴; 2)与新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相适应,人们尤其重视家庭中的文化;

3)在孩子群中,每个人吃、穿、玩、用的水平如何,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13、大众传媒对儿童有什么积极影响? 1) 媒介为少年儿童全面提供社会生活知识; 2)媒介成为指导少年儿童社会学习的老师; 3)媒介满足少年儿童的交往需要; 4)媒介满足少年儿童的娱乐愿望; 5)媒介有利于儿童缓解不良情绪。

14、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新特征? 1) 亲子互动频率提高;

2) 独生子女的中心地位得到强化; 3) 家长的心理及行为负担增大。

15、隔代家庭的家庭教育有哪些利与弊?如何帮助祖辈正确履行职责? 有利的方面:

愿意替子女分担抚养教育责任,对孩子生活照顾上有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老人经历了漫长的人生道路,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年轻人不可比拟的优势; 不利的方面:

1)在教育观念上,老人观念旧,往往会在教育孙辈中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抵触,与能够较快接受新的变化的年轻父母们发生矛盾;

2)在教育方法上,老年人教育孩子常常有“受累不讨好”的感觉,其中因素很多,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这就是当今的家庭教育,所遇到的问题纷繁复杂。老人在教育孩子中缺乏民主性,习惯一人说了算;

3)在行为方式上,由于心理和身体的原因,老年人一般喜静不喜动。他们愿意按照自己的习惯去要求孩子,而很少考虑孩子的特点,而且由于年老体弱,已不具备与孩子共同活动的能力。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身体、个性、交往能力的发展。

16、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面临的矛盾? 1)孩子成长与家长素质的矛盾; 2) 孩子的需求与家庭环境的矛盾; 3)家长自强意识与自卑心理的矛盾; 4)满足孩子需要与限制孩子发展并存的矛盾。

17、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人与人之际也许根本不存在智力水平上的差别,只有不同智力优势、组合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多数人都能在一两种智能方面有出色的表现,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成功领域。

18、家庭教育中一般有哪几种错误的谈话方式?它们的危害是什么? 错误的谈话方式:一味指责; 消极否定的预言;重复唠叨;自以为是;随意比较;威胁。 危害:

1)指责的危害,造成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促使孩子学习走下坡路,学习成绩下降;

2)消极否定的危害:损伤孩子的自信心; 3)唠叨的危害:会使孩子的大脑产生保护性抑制;

4)主观判断的危害:亲子关系变的紧张,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5)随意比较的危害:造成孩子之间的恶性竞争; 6)威胁的危害:非真实的威胁会削弱父母言辞的可信度。

19、积极的倾听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能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真实感觉并表达出来,然后,这些感觉就会消失。随着这些感觉的消失,问题可能已经解决。坦率的倾诉更能消除难受的感觉,能够探究真正的问题。

2)能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找出解决之道。积极倾诉所表达出来的信任,能够帮助孩子自我指导,孩子会更快成长。 20、有效的沟通方法? 1)积极倾听; 2)允许孩子发脾气;

3)向孩子表现父母的内心感受; 4)不说伤孩子自尊的话。

21、马虎是小事吗?儿童学习马虎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马虎不是小事。马虎被成年人认为是小事,造成了很大危害。 1)掩盖了错误的原因,孩子纠正错误的积极性和动力就降低了; 2)家长白批评,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在学习上的不踏实。

22、儿童马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注意力分散; 2)情绪; 3)性格; 4)学习习惯; 5)认知能力。

23、克服马虎有哪些好的方法? 1)换位检查法; 2)自我检查法; 3)错题结集法; 4)双重激励法; 5)同伴互助法。

24、减少孩子考试焦虑的方法?

父母对于孩子成绩的期望值,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1)明智的策略是“小步子,不停步”; 2)利用排队的定位;

3)鼓励,满腔热情的鼓励孩子哪怕最小的进步,在孩子遭受挫折是尤其需要鼓励,让他在困难中看到光明,让他在失败时不心灰意冷; 4)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他靠得住的后盾,成功时是,失败时更是;

5)扎实有效的复习可以比较牢固地把握好知识,使心里有底,是心理负担减轻的根本;

6)用“遴选法”校正孩子考试的错误; 7)系统脱敏,做放松训练;

8)调整好考试前的身体状况和心态; 9)适当掌握应试技巧。

25、什么是儿童学校恐惧症?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它是一种心理疾病,是儿童恐惧症的一种类型,是指儿童对学校有强烈的恐惧感,回避老师和同学,孩子上学前诉说自己有头痛、腹痛等不适,并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 特征:

1)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

2)发病期间,如果父母强迫孩子上学,焦虑加重。如果父母同意暂不上学,焦虑缓解;

3)焦虑的症状有心神不安,脸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呕吐,尿急等。

26、孩子向父母提出性问题的几个重要阶段是什么? 四个阶段:

1)身体认识阶段(0—4岁):大多询问身体器官的名称和区别等问题; 2)生命起源阶段(4—8岁):大多询问生命起源及生育等问题; 3)“性”知识阶段(8—12岁):大多询问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

4)爱的教育阶段(12—16岁):大多询问一些与爱情、婚姻、性相关的问题。

上一篇:学校纪检监察工作职责下一篇:学校教师个人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