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少年家庭教育论文

2022-04-23

新时期青少年家庭教育论文 篇1:

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具有暴力性和贪利性、模仿性和多变性、突发性和盲目性、纠合性和群体性等鲜明特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滋生既和青少年身心快速发育、感情意志薄弱、情绪波动大等主观因素有关,也和新时期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学校教育严重错位及社会大环境不良因素有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关键词:越轨行为; 成因; 对策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教育大辞典》将其界定为“违反一定社会的行业准则、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的行为。”青少年越轨行为则是指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偏离社会化轨迹而导致对抗社会规范的行为。目前青少年越轨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席卷全球的严重社会问题,并已将其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我国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青少年犯罪大幅度上升,青少年越轨行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 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

(一) 在越轨类型上,青少年越轨行为种类日趋多样化,暴力犯罪突出,贪利性犯罪已成为主要类型。过去,青少年越轨行为多以盗窃为主,越轨行为单一,而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已呈多元形式迅速渗透发展。凶杀、抢劫、绑架、强奸、伤害、爆炸等暴力行为大幅度增加,贪利性犯罪在全部犯罪案件中居于首位。据统计,在1998年至2003年间,贵州遵义因侵犯财产罪而被判处处罚的未成年人1270人,占同期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76.85℅,2002年的抢劫、盗窃、诈骗三类案件的犯罪人数是185人,占同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的96.41℅,高居首位。

(二) 在越轨方式上,青少年越轨行为具有模仿性和多变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线电视、VCD、DVD影碟、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体走进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扩充了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西方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随之而来,一些青少年往往不加选择地盲目接收,获得暴力、肉欲的刺激。青少年的犯罪方式多是从大众传媒中模仿学习而来,诸如绑架、奸淫、抢劫、故意伤害等暴力型犯罪,无不具有模仿的痕迹。同时,由于受国内外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的错误导向,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不再停留于某种固定模式而是处于经常变化之中。

(三) 在越轨时机的选择上,青少年越轨行为具有较大的突发性和盲目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精力充沛,释放能量的欲望强烈,但是非观念模糊,认识水平和意志能力低,易冲动,缺乏理智。这就决定了青少年实施越轨行为时具有较强的情境性,没有明显的动机过程,往往是一触即发,随即反应,见财起意,见色动心,触景生情。常只因一件极小的事情,或偶遇一点挫折,就感情冲动,大打出手而不计后果。偶发性和盲目性是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又一个显著特征,他们在着手越轨行为时对其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缺乏深思熟虑,行为前没有预谋和准备过程,表现出“想干就干,说杀就杀”的特点。

(四) 在越轨的形式上,青少年越轨行为多数具有一定的纠合性和群体性。青少年渴望友谊,乐于合群,他们往往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却喜欢意气相投的同学、朋友。同龄人结伴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他们重感情,讲义气,把“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作为处世信条,深信“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的交往原则,有的甚至拉帮结伙,称兄道弟,互相结拜。为了向其他同学和社会显示他们的力量,他们经常进行殴斗、流氓滋扰、盗窃、抢劫等越轨行为。青少年越轨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群体性,但多数组织松散,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临时组织,其结构松散,没有明显的核心人物。团伙和地域色彩突出,人员变动也较大。在作案过程中,他们往往仗着人多势众,互相壮胆,因而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与单个的犯罪行为相比,团伙犯罪行为的强度大,社会破坏力强。

(五) 在越轨手段上,青少年越轨行为日趋多样化、智能化、技术化和现代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传媒的大量涌现,信息传播的速度也空前地加快了。青少年大多思维敏捷,善于捕捉各种信息,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促使了其越轨行为日渐趋向于多样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在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中,电脑、毒气、麻醉品、医药技术、窃听技术被广泛应用,据统计,在英国,电脑犯罪每年给其工商业造成高达亿镑的损失。在我国,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这方面的犯罪也正日益增多。

(六) 在成员构成上,青少年越轨主体年龄呈集中性和阶段分布,低龄化趋势明显,女性犯罪增加。由于发育年龄的提前和频繁接触不良文化的影响等诸多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3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呈逐步上升趋势。据统计,1993年至1994年青少年犯罪在21℅左右,到上个世纪末已超过25℅,犯罪的高发期年龄在18岁左右,其中以14-16岁的少年犯罪更为突出,并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同时,越轨主体还表现为女性青少年越轨行为急剧增加,女性犯罪有向男性化发展的趋势,少女打群架、结伙抢劫等新情况时有发生。

二、 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成因

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今天,青少年不完全社会化的程度有所加深,青少年越轨行为率也相应的有所上升,这既和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感情意志薄弱、情绪波动大等主观因素有关,也和当今社会新旧体制更替、商品经济负面效应、腐朽思想文化泛滥和社会控制力减弱等客观原因有关。

(一) 主观因素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大量滋生,首先是由青少年所处的人生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从生理角度而言,人的12岁至18岁,属于青春期这一人生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成长的最不稳定阶段。发育增快、体重增加、性机能出现等身体和生理方面日益成熟,但神经系统发展不平衡,其认识、感情和意志上的变化,让青少年容易兴奋、冲动、和感情用事;心理方面,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自信心和自尊心随之增强,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自身所处的环境也较以前更加关心。他们亲身体验到生理、心理发展的这些变化,感受到“成长的烦恼”。在这个阶段,存在着一系列青少年需要与客观环境相冲突的矛盾,诸如:生理早熟与心理发育不同步的矛盾;青少年时期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独立自主要求与依附关系的矛盾;性的要求与道德、法制限制的矛盾;充沛的活动能量与不成熟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的矛盾等等。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生活遇到挫折时,他们就容易陷入青春危机,在某些方面出现社会化障碍,有的自卑自怜、自暴自弃;有的怨天尤人,悲叹人生;有的仇视社会,出现过激行为甚至演化成犯罪危机。

(二) 客观因素

1. 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在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日益工商化,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家教模式已悄然发生了嬗变,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使之成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家庭的亲职教育弱化。一些父母为了生计,长年奔波在外,无暇管教子女,导致孩子失教;二是教育方式失当。有的父母对孩子采取拒绝教育的态度,他们相信“树大自然直”,与子女之间缺少感情交流,致使家庭气氛冷淡;有的父母不理解子女的正当要求,随意主宰子女的意志,致其性情暴戾乖张,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份溺爱,一味迁就,有求必应,致其从小贪婪、任性;有的父母“重智轻德”,忽视对子女素质、能力、社会责任心的培养,致其道德认识模糊,缺乏社会责任感。三是家庭稳定性弱化,单亲家庭、破碎家庭、犯罪家庭等“问题家庭”增多,易致子女滋生恐惧、焦虑和缺乏归属感,从而危及其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

2. 学校教育严重错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导向错误,偏重学生的智育而轻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缺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性知识教育和法制教育。二是部分教师素质差,教育方法不当。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有些教师对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放任不管,甚至讽刺挖苦、打骂、体罚学生,降低了教育的效果;还有的教师没有责任感,不懂得学生的犯罪是自己的失职,他们只求教书,不求育人;更有些教师不注重品行修养,陋习不避学生耳目,污染了学生视听。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这些漏洞和错位,是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三是学校管理乏力,校园治安环境恶化。一些校外恶势力渗入校园,发展、拉拢或胁迫学生,直接加注了校园的暴力活动和治安环境的恶化,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甚至直接把青少年学生推向犯罪的泥坑。

3.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1)价值尺度和道德观念陷入误区诱发青少年越轨行为的产生。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和多元化。这种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异质化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会品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以我为中心,崇尚 “及时行乐的人生观,不劳而获的幸福观,亡命称霸的英雄观,为所欲为的自由观,江湖义气的友谊观,低级情趣的恋爱观”。这种扭曲的价值尺度和道德观念常成为联结越轨群体的思想纽带,维系着越轨群体的存在。他们有的花天酒地,拜把结盟,视法律为儿戏;有的独霸一方、出人头地;有的逞霸显威、聚众斗殴;有的偷盗抢劫、攫取财物;有的赌博成性、屡教不改,严重危及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2)法制教育不力,社会控制力减弱,使青少年越轨行为有机可乘。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广泛存在着一味地迎合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摆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忽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法制观的培养。所开设的法制课程,多为走过场,应付检查,且教育教学方式简单,不能使学生形成与法制规范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不能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形成守法的行为习惯。这种法制教育的缺失或错位再加上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对违法犯罪打击不力,既给青少年越轨行为造成了可乘之机,又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3)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是青少年越轨行为大量滋生、蔓延的温床。改革开放后,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其总体内容是积极、健康的,但其中也不乏充满暴力、色情、赌博等内容的画报、书刊、影视作品等。不少不法商贩无视文化传播应有的积极向上功能,为牟取暴利,吸引读者观众,过度宣扬犯罪情节、犯罪手段等暴力场面。不少青少年沉迷于色情、暴力等信息,诱发了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件。据统计,北京市海淀区判处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1986年为99人,1996年上升至231人,增长了1.3倍,2001年达历史最高。判处380人,2003年因受“非典”影响,判处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实际发案没有大的变化)。据调查,这些未成年人犯中,经常看色情内容书刊、音像制品的占61℅;经常进入歌舞厅的占38℅;经常进入电子游艺厅的占66℅;偶尔进入的占28℅;经常进入电脑网吧的占39℅,每天两小时以上的占28℅,每天10小时以上的占7℅。北京有171万中小学生,有30万学生在网吧上过网,有10万学生经常光顾网吧。怪不得一位学校老师哀叹:学校教育一年,抵不上一部三级片。

三、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发生的对策

从以上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中可以看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类型复杂,原因众多,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 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增强父母责任感,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

新时期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平时娇生惯养,容易进入误区,走上邪道,这就要求必须强化家庭教育的功能,增强父母的社会责任感。父母不仅应供给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衣食住行,还应高度关心和培育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重视未成年子女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为此,(1)父母应言传身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做孩子的表率,以免对子女产生消极影响。(2)父母应以科学、文明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塑造子女,既不能一味迁就、过分溺爱;也不能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更不能打骂相加,实施家庭暴力。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培养其健康的心性。(3)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使其有一个民主、健康、安全、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4)父母要规范子女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会正确地观察、对待社会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力。一旦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遏制其继续发展。

(二) 加强学校管理,改革学校教育,真正将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的学校教育必须大力加强以下建设:(1)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打造一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要经常自觉主动地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极早排除学生们的心理障碍,将有可能发生的越轨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2)转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段时期以来,我们虽然也高喊素质教育,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不少学校、教师仍一味地以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来片面地评价学生,对那些“双差生”(学业成绩差、纪律差)采歧视、挖苦或放任不管的态度,严重挫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以致自暴自弃,并最终流落社会,沦为犯罪舞台的表演者。(3)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重视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为此,学校应开设法制教育课,设置专业的法制教员,开展系统的法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身心特点采取案例式教学,要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案例的讲述、评析,使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浅显、生动和易懂,把学生学法、懂法、守法落到实处,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要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全面关心青少年的心理、思想发育的状况,及时给他们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和帮助,合理引导、保护他们的个性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

(三) 整治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我们应当按照中央综治委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文明向上的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消除社会行为导向的不确定性。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顺应时代要求、可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体系。二是增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多建一些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使其有释放充沛能量的地方,减少青少年进入一些不宜进入的场所的可能性。三是要注重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保障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四是要加强对有过越轨行为的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那些必须处以刑罚和劳动教养的未成年犯,应特别注重安排有利于他们改造的环境,将他们与成年犯分管分押,避免交叉感染和恶性循环。而对那些检察院不起诉、法院免于刑事处罚或者被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等各方面均不得歧视。全社会都应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使其被歪曲的人生轨迹尽快得到矫正,最终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179.

[2]李晓蓉.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原因分析及预防思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人民日报,1996-1-26.

[4]范君.网络色情、暴力: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成因——对100名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报告[J].新安全,2004,(9).

[5]赵泽碧.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5,(5).

责任编辑 刘凤刚

作者:贺光辉

新时期青少年家庭教育论文 篇2:

中职学校如何运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摘 要:中职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进一步發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家庭引导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渗透;学校;家庭;社会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

一、 以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为抓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师,面对新形势以及新型师生关系的考验,内外因联合促使教师自身要从传统角色、固有思维、习惯定位中走出来,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常言道:学高方为人师,身正才为人范。作为教师要想教好语文,没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来拓展语文的宽度、充实自己的课堂,就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文化学习的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那么教师要读、看、听并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者,教师要保持读书的热情和兴趣,广泛涉猎经典,比如先秦诸子散文、诗词曲、明清小说等;作为现代人,学习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比如通过电视、电脑、App等渠道搜集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音频进行学习,在日积月累及潜移默化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课堂传播给学生,这样我们的中职语文课堂才有广度和深度,学生才会喜欢。

二、 以中职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现在的中职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取向不明确,社会责任及意识淡薄,道德感缺失,因而出现了许多家庭及社会问题。语文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功能。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完成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熏陶、浸染,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端正学生行为,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习总书记说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中学生,应该要有责任和担当意识,立足于课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三、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注重环境育人。学校要坚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真正发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走廊、教室、办公室、橱窗等场所布置传统文化内容,营造多角度、立体化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校,应以“成人成才、全面发展”为主题,开展“感恩、励志、修德”教育实践活动,要经常播放古曲、古乐,把古代先贤的语录贴在校园里,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每天利用早读、午间休息时间,让学生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学校走廊、教室、橱窗等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片、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注重实践活动。学校坚持寓教于乐和知行统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参与式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精髓,养成高尚道德品质,实现自我人格升华。要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奉献他人。通过挖掘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教育等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广大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传承的自觉性。要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学生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用自己的思想和才艺演绎传统文化,使他们在审美体验与境界提升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通过组织开展“雷锋伴我成长”“雷锋与我同行”等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把继承传统美德和弘扬雷锋精神相结合,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现代家庭教育,要将使孩子成为人格完善、道德高尚的现代中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切实改变只注意孩子的“成材”而忽视做人教育的倾向。现代家长,要重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的养成,将爱国守法、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立志勤学、勤劳节俭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优先于一切认知教育。

作者简介:

刘兴荣,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刘兴荣

新时期青少年家庭教育论文 篇3:

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之湖州实践

摘    要: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推进德育工作、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的课题。浙江省湖州市践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坚持系统化布局、专班化运作、数字化赋能,全力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系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湖州样本”。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立德树人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推进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湖州市站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围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个教育工作的统筹谋划中,并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来实施。

一、抓牢一个主基调,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方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心理问题引发的青少年极端事件呈现上升态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年11月11日,湖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整体区域教育系统着眼长远抓当前,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坚持“防为主、防为上”的工作理念,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全力为湖州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护航行动启动之后,市、县同步将护航行动纳入2021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还成立了湖州市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设在市委办,并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湖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方案》。各中小学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重点项目,开展校长“说心理”“听热线”等活动,做到天天有咨询、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总结。开通的“2251885”心理援助热线(谐音:爱爱我要帮帮我),累计受理来电8300多人次,实现了33万大中小学生心理普测全覆盖和534名高危案例“一对一”帮扶,其中260余名学生经干预帮扶后情况明显好转,9名欲自杀轻生的青少年得以成功挽救。

二、完善两个工作体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推动力

湖州市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育人工作,建成了以部门联动和市、县、校层级布局的纵横组织网络,并加大宏观指导力度,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人,有效发挥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作用。

(一)构筑责任体系

在市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上下一盘棋,市教育局、各区县教育局和中小学全部成立领导工作小组,落实专人负责,针对青少年的生活成长环境,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孩子“五位一体”的责任体系,主动对接宣传、政法、卫生健康、公检法司等部门,明确时间表、列好责任单,着力改变“人人都说抓,没人有效抓”的现状。

(二)规范操作体系

湖州市组织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精神卫生条例》,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范操作体系;围绕工作机制建设、心理健康工作伦理、心理危机干预及预防等内容,落实各项工作,确保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关口前移、防范在前,筑牢教育培训、监测预警、帮扶助困、干预调适、治疗跟踪“五道防线”。比如在教育培训、监测预警方面,推动学生心理课和家长家庭教育课“双轮驱动”,通过家校共育、心理普测等方式提前防范、及时预警;在干预帮扶方面,汇集精神科骨干医生、心理咨询师、公益律师、“五老”等350余名专家,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1+6”专家团队,534个关爱帮扶小组,针对全市534个高危案例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精准落实心理咨询、补贴补助、医疗救治等帮扶举措。

三、搭建三个平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化载体

湖州市坚持底线思维,前置防范关口,专门制定出台《湖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方案》,建立了校内、校外和与医疗系统的直通平台,以有力举措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

(一)搭建校内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从2020年9月到现在,全市开展校园危机干预、BC资格证书培训等心理类培训12次,培训人数达1400人,已有85%以上的教师获得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及以上资格证书。目前,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均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形成了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以班主任和校级领导干部为主体,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

加强和规范学校心理咨询室(站)建设和使用,所有学校心理咨询室(站)都已达到省级标准化建设标准。全市有省一级心理辅导站14所,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53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所,吴兴区成功创建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

(二)搭建校外服务平台

在开发利用好“湖州37度心理”品牌的基础上,湖州市开通“37度家长”抖音号,通过学生现身说法、家长分享经验、团队志愿者专业指导等方式,在更多媒介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科普。仅2021年,校外服务平台已接待面询171人次,处理高危个案15 例。

(三)搭建医教结合平台

教育局主动对接卫健部门,开通学生转介绿色通道,发放咨询联系单,实现首次就医免挂号。针对心理干预工作中的短板问题,相关部门前置防范关口,全面宣传2251885青少年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同时,依托“城市数字大脑”,收集教育、公安、卫健、民政等部门信息,构建数据信息共享落地机制,形成“智能分析—智能交办—智能处置”工作闭环,对异常情况和极端事件实行快速反应,快速处理,确保底数摸得清、问题抓得紧、工作效果好。

四、凸显四个结合,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一的说教,而是需要多角度、多途径地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湖州市聚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做到“一个对象一个专班一支队伍”,凝心聚力为青少年拂“忧愁”、疗“心伤”。

(一)专业与学科相结合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写入课表,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将课程开设情况纳入学校各项年度考核评估体系,确保每班每月不少于2课时。各校同时实施“全员心育”和“成长导师制”,倡导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班主任例会、学科教师公开课评课等,积极打造全学科心育体系。

(二)常规与重点相结合

每年9月和次年4月,开展心理高危学生筛查工作,对三类危机对象建立“一人一档”并持续跟踪关注,及时提供干预与转介服务。开发的“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危机动态识别与干预管理平台”持续进行。各校通过广播、团辅等活动,将去年疫情后开展的“三开展三增强三计划”活动拉长战线,抓住开学前后、春秋季、考试期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全市师生、家长对青少年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知晓率达100%。

(三)五育和心育相结合

倡导“积极教育”理念,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五育中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努力培养阳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生态度。充分发挥体育在磨炼意志、缓解压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出台《关于加强湖州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小学每天有户外活动课和中学每日晨跑1000米以上,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工程,深入实施“研学行走”计划,通过领略自然风光、参与劳动实践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重视审美教育和心育相结合,打造“一校一品一特色”工作格局,如: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将心理课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开设了园艺心理课程,全方位渗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湖州二中以阳光心育为主线,积极参与医教结合活动,成为全省首批医教结合试点学校。

(四)学校和家长相结合

实施“南太湖家长提升计划”,于全省首发覆盖幼儿园至高中15学年《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联合市妇联、市关工委等部門不间断推出《给全市中小学家长的信》,用最温情的方式,与广大家长探讨家庭教育问题,共同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实现全市家长学校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线上家长学校授课模式,着手建设“数字家长学校”,推广“数字家长学校积分制”,全市现已建成数字家长学校65个,上传各类学习课程近500节。

2020年10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专门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身心健康是高质量教育的底线要求,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阶段,湖州市将突出防为主、防为上,外松内紧地推进身心健康教育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将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工作及安全教育平台课程完成情况、专题教育活动情况、演练开展情况等纳入对各区县和市直学校年度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将劳动教育、体育教育等与评先选优挂钩,并适当提高赋分值,坚决杜绝学生带书去上体育课等现象。二是进一步密切各方联动。建立全市未成年人生命保护协作机制,深入实施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充分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互看互学互比活动,敦促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真正落实落地。与公安部门加强信息互通,如遇涉及学生的突发事件,确保教育部门能迅速掌握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防止渲染炒作和产生负面影响。三是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深入实施“南太湖家长提升计划”,通过邀请专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师团进社区”等活动,提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及沟通能力,以教育力量优化家庭教养环境,进一步构建“学在湖州”的良好教育生态。

顾明远先生曾说,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青少年只有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敬畏生命,才会珍惜生命。这是一个长久的生命体验过程。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孩子等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湖州市落实“五位一体”责任体系,汇聚起守护青少年的磅礴合力,每挽救一名濒临绝望的孩子,就是挽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就是为构建平安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严梦丹

上一篇:逻辑学教学与研究交流论文下一篇:大学评价体系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