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

2024-04-14

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精选5篇)

篇1: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

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成因

在脑血管病事件中,缺血性卒中占多数,约为80%。在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外血管(指颅内血管和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狭窄(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血管病理因素,约有70%左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颅内外动脉的狭窄。

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脑血管造影

随着医学科技诊断的不断发展,以往无法进行诊断的部位现在可以轻松诊断,通过在DSA下行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的患病部位可以直观的在显影下呈现,对后期准确对症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拥有其他如CT,磁共振在内的一切检查无与伦比的精确优势。

2.什么是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规的、成熟的诊断方法,是用X线来探查中风的原因、动脉瘤的位置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脑血管造影的方法是在病人的大腿根部做一穿刺,通过一细而柔软的导管在动脉内注射造影剂,同时连续拍照,记录造影过程,使脑部的血管图象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据此用以判断脑血管动脉有无病变,作出准确诊断和治疗选择。

3.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三种方法中,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虽然有效,但相对创伤较大,需要全麻,手术中有时要阻断脑血流,再发生狭窄时不能重复施行,而且此类手术在我国开展得不够普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并发症约为60%,再狭窄率为7~15%,甚至更高,因此,外科治疗具有许多缺陷,如创伤大,禁忌症严格等,疗效有较强的术者依赖性。采用神经介入疗法对颈部血管(包括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进行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微小、适应症宽、再狭窄(或复发)率低(约5%)和可重复施行的优势,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不仅能够通过对狭窄的直接治疗使脑血流增加,脑缺血改善,而且能够预防或降低卒中的再次发作。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在脑部动脉球囊扩张和置放支架,疗效可靠,手术最安全,创伤最小。

4.什么是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脑血管造影后确诊脑血管严重狭窄后,根据情况进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在X线透视下,将球囊送至病变血管处,加压充盈球囊将狭窄处扩张,从而改变血管供血,缓解症状。病变处扩张后,需用支架将病变处永久撑开,植入支架是为了减少斑块破裂后血管塌陷,急性闭塞,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再狭窄。

5.为什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需要行脑血管造影?

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颅内外血管狭窄既可直接造成脑缺血,又可继发血栓形成造成脑缺血,还可因狭窄处的血栓或粥样斑块脱落阻塞脑血管造成脑缺血。所以脑血管造影是明确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所在的重要诊断手段。只有明确了血管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才能针对发病的源头进行根本的治疗。

6.什么样的血管狭窄需要行支架治疗?

血管内支架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认为动脉血管狭窄≥70%,不论有无症状,都需要行血管内支架治疗以消除狭窄,预防中风的发作;血管狭窄<70%,只要有该血管病变引起的症状,就应该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如果无症状,可以严密观察;血管狭窄<30%,有溃疡性斑块,不论有无症状,均应及时行血管内支架治疗。

7.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机理是什么?

血管内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由于动脉狭窄,脑供血量不足,使一部分脑细胞长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毗邻死亡边沿,一旦出现血压的剧烈波动或者意外的打击而造成脑血流量的进一步下降,这部分细胞就会发生坏死,而一旦血管狭窄消除,脑血流量增加,这部分细胞的功能就得到了挽救;②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不稳定的时候可以脱落,顺血流到达血管远端,而造成远端血管的闭塞。支架置入术后,通过支架的压迫作用,可以将不稳定的斑块压住,从而阻止了脱落;③对于溃疡性斑块,由于血流在溃疡内形成涡流,极易形成血栓,通过支架的压迫作用,使溃疡性斑块消失。

8.手术前如何准备?

手术前病人应由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手术前夜根据医嘱用药并充分休息,手术当天早晨应禁食,术前要排空尿液。9.术中感觉怎样?

造影过程中打造影剂时病人会感到头部或颈部发热等不适,但持续时间仅1-2秒钟,极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感。进行治疗(支架成形术)时可能有类似心绞痛发作的颈痛或胸痛感,这些是正常的,但一有这些感觉就应立即向医生说明。

10.术后应注意什么?

术后病人应多喝水以利造影剂排出,24小时内尽量不吃高蛋白饮食,尽量勿移动做手术的腿并自己注意观察穿刺压迫的地方有无血液渗出。术后务必遵医嘱服药,出院后根据医生的要求回院随访。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区直、市直职工医疗及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定点医院,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等称号。已成为区内外影响力较大的一所综合性医院。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思路,竭诚为广大病友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特色科室:

重点专科:

神经内科一区是广西民族医院的重点专科之一,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头痛病、眩晕病、颅内感染疾病(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病叠加征、多发性硬化、癫痫、酒精性脑病、周围神经病、神经变性病、肌肉疾病及神经遗传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中风诊断及治疗中,形成了规范的诊疗体系,把神经康复、介入及急诊与临床紧密结合,使脑卒中病人致残率明显降低。在脑血肿穿刺术、脑脊液置换术、脑梗塞超早期的静脉溶栓、脑梗塞超早期的动脉溶栓等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方法。成熟开展脑DSA及脑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通过系统规范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科室现有病床70张,设单人间、两人间、三人间、六人间,可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每间病房均配备有电视、电话、中央空调、冷暖气,环境整洁,是您养病治病的最佳场所。

神经内科二区是广西民族医院的重点专科之一,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颅内感染疾病(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病叠加征、多发性硬化、癫痫、酒精性脑病、周围神经病、神经变性疾病、肌肉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中,不断吸收国内外新技术,形成了规范的诊疗体系,能够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如:全脑血管造影术、脑动脉支架植入术、脑梗塞超早期的动脉溶栓,脑血肿微创穿刺术、脑脊液置换术、脑梗塞超早期的静脉溶栓等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并结合高压氧治疗和神经康复等治疗,使脑卒中病人致残率明显降低。科室现有病床70张,设单人间、两人间、三人间、六人间,可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每间病房均配备有电视、电话、中央空调、冷暖气,环境整洁,是您养病治病的最佳场所

篇2: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骏 发布时间:2007-11-2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技术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210002)王骏

DSA的产生及发展

为了研究血管系统的状态,通常在血管内注入对比剂,然后进行X线照相,得到血管造影图像。但图像中的血管影像会与其它各种组织结构的影像重叠在一起,不利于医生阅读。为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运而生,它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继CT产生之后的又一项新的医学成像技术,是计算机与传统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产物。DSA作为一种专门显示血管的技术包含了两部分内涵,一是数字化,二是减影。首先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提供给计算机处理。其次,在造影前和造影后对同一部位各照一张相,然后将两张图像相应部分的灰度相减。理论上,如果两帧图像的拍摄条件完全相同,则处理后的图像只剩下造影的血管,其余组织结构的影像将被全部消除。

早在1934年Zides plantes就报告过胶片减影法。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减影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Sashin对X线影像的模拟磁盘存储技术作了研究,1970年前在模拟磁盘上储存未经计算机加工处理的视频图像信息,并进行减影的技术已有普遍的采用。1978年Wisconsin大学Kruger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先设计出数字视频影像处理器,从而奠定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础。在此期间,Arizona大学和Kiel Kinder Klinik的研究者们又各自对数字视频成像程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1980年2月Wisconsin大学已对10例病人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Arizona大学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应用。1980年3月,在Wisconsin大学和Cleveland Clinic医院安装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商用机。DSA是由美国 的威斯康星大学的Mistretta小组和亚利桑纳大学的Nadelman小组首先研制成功,于1980年11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学会上公布,在1981年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放射学会上受到推荐。随后许多研究者采用这种数字视频影像处理器,在动物和人体上进行了时间和能量减影的研究。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DSA技术构成介入放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血管性造影和血管性介入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DSA技术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不断深化,造影方法的不断改进,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机器性能的不断改善,功能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与介入放射学的结合,它的优势愈来愈明显。这种技术不仅为疾病诊断服务,而且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是一种微创的手术,与内科、外科并列为第三大治疗学科,使介入放射学成为临床治疗学科。由于其他影像设备的改进和发展,在血管成像方面与DSA具有互补性,在某些部位还有一定的竞争力,如: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及其重建,可显示全身的血管。CTA和MRA较DSA检查来说基本无创伤,但是CTA与MRA有一个层面重建成像的问题,DSA在血管成像方面实属金标准。

随着电视技术、影像增强技术、数字技术、光电子技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已从过去单一C臂机,发展到步进DSA、双C臂同时立体减影、旋转式DSA的出现,以及平板式DSA等,为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DSA正向高度一体化、系统化、程序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遥控化、简便化发展。图像存储容量大,实时处理快,像质高,操作简便,图像数字式久储不变,X线剂量减少,对病人损害减轻,能对病变作定量分析,多方位采集立体成像,高分辨率数字记录、显示、储存系统,整个DSA成像链的相关部件的性能、参数,自动进行数字闭环式的优化调节,以致选择一个较理想的成像方案。

DSA的评价 随着DSA设备性能的改进、介入放射学的发展,DSA的动脉法,特别是选择性和超选择性DSA动脉的开展,已广泛地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血管造影,以及全身各部位经血管性的介入治疗,完全替代了传统的各部位血管造影。DSA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比:①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显示出密度差值为1%的影像。②DSA的血管路径图功能,能作插管的向导,减少手术中的透视次数和检查时间。③图像系列的摄制、储存、处理和传递都采用数字形式,便于图像的各种处理、光盘储存、图像远程传输与会诊。④能消除造影血管以外的结构,图像清晰且分辨率高。⑤能作动态研究,如:确定心脏功能参数(射血分数、体积变化等),研究对比剂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从而确定器官的相对流量、灌注时间和血管限流等。⑥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测量和计算,有效地增强诊断信息。⑦造影图像能长期存盘、反复观察,且无信息损失。⑧DSA对微量碘信息敏感性高,造影剂用量少、浓度低,而图像质量高。⑨心脏冠脉DSA成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单位时间内可获得较多的画面。

DSA的缺陷在于:①静脉DSA空间分辨率低,对于2mm的血管难以辨认。②DSA外周静脉法造影剂用量大、浓度高、循环时间长,对比剂被血液稀释、成像质量较差。③静脉DSA血管相互重叠,影响诊断。④检查中有赖于病人的配合,容易出现运动性伪影。⑤DSA对病人有一定的创伤,中心静脉法偶尔引起心律失常。⑥DSA视野小,较长的部位需要多次系列曝光才能完成。⑦对冠状动脉、脑动脉及二维平面上相互重叠的动脉,需要多方位的曝光系列才能显示该血管全貌。⑧放射辐射剂量大。

但是,静脉DSA的弊端已被动脉DSA所克服;图像空间分辨率低,噪声大,通过增加像素量、扩大矩阵,图像的加权、积分和滤波等处理来解决;视野小,一个部位需要多次曝光,通过改进影像增强器的输入野,采用遥控造影剂跟踪技术,步进式的曝光摄影来解决;运动部位成像及运动性伪影的产生,可通过改进高压发生器,使用超短脉冲快速曝光加以改善;大剂量的X辐射,采用数字技术脉冲方波曝光,X线剂量接近减少一半;成像部位的血管重叠,可采用旋转式血管造影,可获得多角度、非重叠的立体影像;步进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次注药观察全程血管,缩小检查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放射剂量;造影剂示踪技术可使采集图像随造影剂的流动方向和速度进行;心电触发脉冲式和超脉冲式DSA,对运动部位清晰成像有独到之处。

两个同心的、多方向的C臂组成的双向构型、安有微机处理机管理,并有机械安全开关避免碰撞。快速调整和设置复合角度,以数字显示于屏上,侧臂可快速止动并置于检查区域旁,两支撑臂活动范围大。C臂位置程序化,可轻易调出。自动定位和自动记忆投射角度,按一下操作键即可完成双向投射位,两臂由电动驱动,计算机控制,常规检查的角度,编成号码序,需要时仅按一下操作键即可,也可以将现在定位的位置加以记忆,以便下次投射角度重现和迅速定位。自动寻找解剖部位的投射角,以便得到最佳视野。自动还原,按一个操作键野,即可全部复位,两臂在复合角度投射后,使其复位只按一键即可到机臂的原始状态。采用全电动3轴旋转功能,进行复合斜位的定位,使增强器更易接近患者,自由调C臂的旋转速度。DSA检查前病人的准备

为防止病人将灰尘带进DSA机房,不污染手术空间,病人在DSA检查前应更换衣服和鞋子。为解决病人的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在DSA检查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为防止异物产生伪影,在检查前请病人或帮助病人除掉检查部位的饰物和异物。在进行胸、腹部DSA检查前,应做好病人的呼吸训练工作,以减少由于病人呼吸而产生的移动伪影,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病人应在检查前4小时禁食。对昏迷和不合作的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剂,特殊情况下应给予麻醉剂。

DSA检查中的病人防护

篇3: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总结35例隐源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DSA影像资料, 其中男20例, 女15例;年龄13~69岁, 平均年龄 (41.8±2.6) 岁。咯血量:10~450 m L/d, 平均 (130.8±5.7) m L。3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5例肺气肿并多发小肺大泡;3例术后6年反复咯血;右下肺出血介入术后未止血而行手术切除, 诊断为肺血管炎并微动脉瘤2例。其他22例无明确基础疾病。

1.2 方法:

使用S e l d i n g e r技术行右股动脉插管, 观察支气管动脉 (BA) 以及异常非支气管动脉体动脉 (NBSA) 。观察部位主要有双侧锁骨下动脉分支、胸主动脉及双肾动脉以上腹主动脉段。回顾总结35例隐源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DSA影像资料, 通过BA或异常NBSA开口处直径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 正常:直径<2 mm; (2) 适度:直径2~4 mm; (3) 显著扩张:直径>4 mm。新生血管临床主要表现为纤细、紊乱、无规律走行的异常分支。体-肺循环分流 (BPS) 主要表现为对比剂从BA或异常NBSA向肺动脉分流, 其分支显影, 对比剂由内向外。当造影表现BA或异常NBSA变大、新生血管产生时, 判断该血管属于咯血责任血管, 从而进行介入性栓塞术。多数患者咯血责任血管变大、迂曲显著, 需较多PVA才可以达到血管主干铸型的临床效果时, 可先给予PVA颗粒, 栓塞血管末梢及其分支, 并在主干处通过血管直径联用适当钢圈, 稳定栓塞效果。

1.3 评判标准:

全部患者均进行电话随访。主要内容是否有咯血复发、复发时间、咯血量以及处理方法等;术后是否产生气促甚至气促加剧等情况。介入栓塞术属于治标的治疗措施, 观察指标为即刻止血效果及复发情况。主要分以下几种: (1) 立即止血:住院过程中未出现新鲜咯血; (2) 立即复发:术后2 d内再次出现新鲜咯血; (3) 早期复发:术后3个月内咯血症状再次出现; (4) 晚期复发:手术3个月后咯血再次出现。

2 结果

2.1 临床情况分析研究:

35例患者实施介入诊疗36次。其中左支气管动脉37条 (异常33条行栓塞术) ;右支气管动脉26条 (22条为初次发生异常, 行栓塞术) ;异位支气管动脉5条 (4条为初次发生异常, 行栓塞术) ;NBSA 10条 (左胸廓内动脉4条、左膈动脉3条、主动脉弓1条以及胸主动脉下段2条) 。所有NBSA均行栓塞术;1例患者首次介入治疗时, 1条右支气管动脉及1条右异位支气管动脉未发现变大, 其他异常症状不显著, 所以未行栓塞;患者第2天发生大量咯血, 介入治疗观察上述2条动脉均变大, 表现有异常新生血管产生, 因此行栓塞术。

2.2 DSA影像表现分析研究:

具体结果见表1。患者右侧肋间动脉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和右侧支气管动脉新生血管形成见图1、2。

2.3 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分析研究:

所有患者随访24~48个月。术后立即止血32例 (91.43%) 。术后立即复发3例 (8.57%) ;2例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后止血, 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情况。早期复发2例 (5.7 1%) , 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3个月内无复发率9 3.9 4% (31/33) 。25例随访>1年患者晚期复发4例 (16.0%) , 术后半年至3年出现, 其中2例为间歇性血丝痰, 可自行缓解;1例1年后复发, 治疗后改善, 1例9个月后复发, 治疗后缓解。术后1年无复发率84.0% (21/25) 。

3 讨论

隐源性咯血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及胸部CT检查不能明确判断咯血病灶的疾病。胸部CT检查表现为肺泡积血正常[2]。隐源性咯血病因目前尚未明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3], 吸烟人群易产生炎症而引起咯血。有学者认为[4]咯血与闭塞性细支气管机化性肺炎有重要联系。

本研究发现, 35例隐源性咯血患者, 共发现66条异常血管并行介入栓塞措施。DSA影像显示发现74.24%的血管存在管径变大, 直径变大范围主要集中在2~4 mm, 占61.22%;90.91%的咯血责任血管有紊乱新生血管产生;51.52%患者异常血管有体-肺循环分流。35例患者立即止血率为91.43%, 3个月内无复发率93.94%, 1年内无复发率84.0%。

综上所述,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隐源性咯血病变血管的有效措施, 而且病变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伍筱梅, 梁荣光, 赖清, 等.肱-腋动脉体外临时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对判断咯血来源血管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 (7) :670-673.

[2]江森, 史宏彰, 孙希, 等.长期吸烟者隐原性大咯血的血管内栓塞治疗[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 (12) :1199-1202.

[3]Samara K D, Tsetis D, Antoniou K M, et al.Bronchial arter yembolization for management of massive cryptogenic hemoptysis:a case series[J].J Med Case Reports, 2011, 1 (5) :58.

篇4: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

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3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回顾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安全性和阳性检出率。并评价部分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受检者均无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脑血管DSA检查总的阳性率为66.74%。

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且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显著等优势,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51-02

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动态显示脑血管解剖形态结构的最佳检查手段,此方法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再利用导管向动脉内快速地注射造影剂,使用数字系统电子设备获取单纯的血管图像。其可以更全面且精确地显示出颅外、颅内脑血管的整体情况,明确是否有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等明显血管畸形病变。并可以动态地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流速及侧枝循环情况,可以对脑部供血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因而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同时又是血管内治疗的基础和操作平台。本次临床实验对DSA检查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介入治疗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实验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3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130例,女性10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5)岁。

纳入标准为:所有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过经颅彩色多普勒(TCD)、颈动脉彩超检查,以及MRA/MRI/CTA等非侵袭性检查,均符合下述条件之一:第一,1根以上颅外或颅内脑动脉发生闭塞或狭窄;第二,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造成TIA发作或脑梗死发生的主要血管发生软斑或不稳定性斑块,且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性颅内动脉末梢低灌注或斑块脱落的可能性。第三,出血性脑血管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等)经相关检查已确诊。第四,单侧动眼神经麻痹及以视力障碍为主要症状者均排除眼局部性病变及颅内其它非血管性病变。

排除标准为:第一,无法长时间平卧的患者;第二,碘过敏患者;第三,心、肺、肾功能障碍者;第四,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第五,家属或患者意愿不配合者。

1.2检查方法。本次临床实验我院应用飞利浦FD20平板DSA造影仪进行检查,利用Seldings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动脉鞘,上造影管,常规行双侧椎动脉和颈内动脉检查。根据情况选择双侧颈总动脉和主动脉造影检查,造影剂选用优维显或碘佛醇。手术过程中和术后1d内行心电仪监测。手术完成后静态或动态分析造影检查结果。并依据北美NASCET标准对发生粥样硬化的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进行测定。对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等情况综合评定分析,并依据结果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

1.3治疗方法。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和颈动脉狭窄患者行seldings技术治疗,将导管鞘穿刺置入一侧股动脉内,全身应用肝素化。对于合适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通过脑保护设备置入内支架治疗;对合适颅内动脉瘤患者,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全身应用肝素化,将导管鞘利用seldings技术置入一侧股动脉内,利用微导丝系统和微导管,依据患者动脉瘤体的形态和大小,分别填塞规格相同的记忆型号弹簧圈;而于动静脉畸形患者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并依据畸形血管团的形态和大小,以NBCA胶或Onyx胶栓塞治疗。

2结果

2.1DSA检查。本次临床实验的230例患者中,共有154例患者DSA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66.95%。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出率约为75%,主要病变类型为脑动脉闭塞或狭窄。其次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阳性检出率为60%,主要类型包括后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等。患者的DSA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

2.2DSA检查安全性。所有230例实验对象中,有2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暂时性的血管痉挛症状,经过及时的对症治疗后,情况完全消失,未发生神经永久性功能缺损或死亡病例。

2.3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均接受6个月至1年不等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和脑梗塞等并发症,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其Aunt-Hess分级结果均在1至3级之间,采用电解脱卸弹簧圈进行栓塞,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优良率为100%。对于脑血管畸形患者采用介入栓塞结合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提高综合疗效。

3讨论

DSA检查作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具有稳定性较高,且图像质量良好的优勢,能够为脑血管疾病病因检查提高重要依据,并可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本次所选病人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均获得明确诊断。造影过程中无1例发生并发症,充分说明介入检查的安全精确性。

本次临床实验中,患者DSA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66.94%,略高于国内有关医学研究的结果,其主要原因与患者数量及我院选择病人有关。其中,SAH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DSA检出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提高患者DSA检查的准确性和阳性检出率,术前需实施简单易行、快捷简便、无创的头颅影像学、颈动脉彩色超声和TCD等临床检查,并以此作为脑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或狭窄程度的临床诊断依据,特别是对于有脑卒中史、饮酒吸烟史、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DSA检查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颅内动脉瘤也是SAH的主要发生原因,该疾病的DSA阳性检出率为65.04%,该结果显著高于有关医学报道结果,其主要原因与患者数量存在直接联系。对于确诊为SAH的患者,患者需加强多体位投照,对传统的DSA投照技术加以适当改进,实验SHIMADZU Digtex safire平板DSA造影检查设备的DSA旋转动能,从而进一步提高DSA的阳性检出率。

DSA在脑血管病诊治中有特殊的价值,但其本身是有创性检查,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管痉挛后的脑梗死、高灌注综合症、血管破裂出血等临床并发症,笔者将DSA安全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第一,术前严格掌握DSA的排除标准及适应证;第二,实施DSA检查的操作者事先要接受系统全面的有关操作规范的培训学习;第三,检查前制定完整的术前、术中、术后DSA检查操作规范,并严格遵守;第四,手术过程中和完成后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观察并配合连续的心电监护,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临床并发症;第五,手术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导管,以提高造影诊断的安全性。

总之,DSA作为数字放射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提供了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方法。随着治疗观念的改进、新型设备材料的研制和核心技术的普及,血管内治疗必将的到更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宝柱,牛小敏,张翼,王元.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110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2(12)

[2]余翔,高小平,梁辉.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175例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5(08)

篇5: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

关键词:放射,剂量,介入神经放射学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微创方法。在造影/治疗过程中必然使患者受到X线的照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将X线对人体的伤害分为非随机效应和随机效应,非随机效应与剂量有关并存在阈值,在脑血管造影中最常见的是毛发脱落和眼晶体损伤;随机效应不存在阈值但发生几率与剂量有关,主要是致癌和遗传效应。因为X线对人体是有伤害的,卫生部要求在放射诊疗中要严格控制受照剂量。虽然为了使治疗有效而接受照射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对患者的剂量进行统计和估计,并尽量降低患者和医生的照射量。本文对146名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患者的X线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并且给出了降低剂量的一些建议。

1 对象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10—2010-01 146名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患者的X线剂量。患者中男69名,女77名,年龄最大83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50岁,标准差13.75。脑血管造影92例,脊髓血管造影1例,介入治疗中颅内动脉瘤栓塞术45例,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6例,动静脉畸形栓塞术2例。造影/治疗所用设备是GE公司Innova4100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采用脉冲透视,帧频为15帧/s,曝光采集帧频为7.5帧/s,三维重建一次采集帧数为147或148。对患者剂量的监测采用该设备配置的剂量监测系统,包括X线时间(s),累积吸收剂量(mGy),剂量与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c Gy·cm2),由DAP对有效剂量的估计采用的系数0.022~0.044 mSvGy-1cm-2。

2 结果及分析

全部患者X线时间分布见图1,平均1 395.6 s,标准差1 240.4,最大6 252 s,最小184 s,时间大于5 min的133人,介入治疗平均X线时间2 564.2 s。

累积剂量是研究非随机效应的主要指标,根据文献报道,累积剂量超过3 Gy可能出现暂时性的毛发脱落,超过6 Gy可能出现红斑,超过7 Gy可以引起永久性的毛发脱落1,国家标准2中规定的任何情况下预期均应进行干预的剂量水平是在两日内皮肤累积剂量3 Gy,眼晶体累积剂量2 Gy。全部患者累积剂量分布如图2,平均1 254.7 mGy,标准差1 249.4,最大6266 mGy,最小82 mGy,造影患者最大3 482 mGy,介入治疗患者最小297 m Gy,介入治疗平均累积剂量2360.5 mGy。累积剂量大于2 Gy共27人,其中1人为脊髓造影患者,1人为脑血管造影患者,其余为介入治疗患者;累积剂量大于3Gy共18人,其中1人为脑血管造影患者,其余为介入治疗患者;大于6Gy的1人,为介入治疗患者。从结果可以看出,介入治疗患者的X线剂量较高,临床医生观察到了部分介入治疗后患者出现暂时的毛发脱落现象。

全部患者DAP分布如图3,平均15 205 cGy·cm2,标准差13109。介入治疗患者平均值为23 263 cGy·cm2。15 mSv是非随机效应发生的阈值,按照由DAP对有效剂量的估计系数的下限,1人大于15 mSv,如果按照上限,则有13人大于15 mSv。

3 降低剂量的一些建议

上一篇:生管年度工作目标下一篇:朱熹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