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2024-05-25

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精选9篇)

篇1: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实现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统一,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如果把语文素质教育比作一个体魄健全的人,那么,培育人格即其躯干,训练能力即其四肢,追求活力即其灵魂,启迪悟性即其脉络。

显然,在上述四项培养目标中,只有“能力”(听、读、说、写)一项属于常规意义上的纯语文教学范畴,而“人格”、“活力”、“悟性”等三项,皆属于“人的发展”范畴。笔者以为,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

一、以培育人格为躯干

语文教学与人格培育,二者互为表里。如将二者割裂,则势必闹出古代外科庸医为将军治箭伤的笑话:只将露在肉外的箭杆剪掉,便扬长而去;至于留在肉内的箭镞,则交给内科医生去治!

笔者解悟“人”字,有一歌诀:“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须从灵与肉的协调、情与理的均衡、言与行的统一处下功夫。

我在实验班中开创的“《东方时空》课”和“班会感悟课”,对救治学生的“责任感缺乏症”和“情感冷漠症”收效颇显;同时杜绝了作为谋取狭隘功利的敲门砖的`“灰色作文”,张扬了作为完善人生的健身器的“绿色作文”。从而使读书与做人、作文与做人,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红花绿叶一而二、璧合珠联二而一的统一。

二、以训练能力为四肢

语文能力有四:听,读,说,写。前两者为信息输入,后两者为信息输出;凡有交际,不可或缺,古今中西,概莫能外。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多年来在能力培养上已酿成重读写、轻听说的畸形趋向。听说能力被贬为语文教学的阶下囚:训练没有课时,考试不算成绩,实处名存实亡状态。而被奉为座上宾的读写能力,由于教不得法学不入道,也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状态。

笔者在教学中力反偏向,为训练听说能力辟得一席之地。“听力训练课”:或由老师一人演讲,或让学生自由讨论,或师讲、生议兼而有之,总之,课堂教学的形式是由“说”到“听”。而教学的最后环节则是听力检测:每个同学当堂把听来的信息写成一篇简明的《听力综述》。以“讲”练“听”,以“写”验“听”。这就是“听力训练课”的基本思路。

“口才训练课”,则双管齐下:先以组建“课堂发言敢死队”治“懒”、治“怕”、治“浮”,扫除心理障碍;再以即兴演讲(命题或选题)来养成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训“胆大”十练“艺高”=口才。――这就是“口才训练课”的基本思路。

三、以追求活力为灵魂

应试教育的要害在于“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

教活书:充满活力的教材。教材的活力首先体现于开拓了“无字书”领域:以“《东方时空》课”和“班会感悟课”,把大千世界、百态人生引入语文教学范畴。

其次,把现行统编教材的“有字书”加以扩展,以古典和当代诗文精品充实语文教学内容。品诗品文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情悟理悟无字书之文章,此之谓“教活书”。

活教书:充满活力的教法。死教书的典型招法是注入式。注入式的特点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照抄照背;其要害是视教师为圣人,视学生为容器,彻底抹杀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注入式”的对立面是“开导式”:品德,由教师诱导自修;知识,由教师引导自学;疑难,由教师开导自悟。教师变“圣人”为“导师”,学生变“容器”为“主人”。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此言固然不错,但究其底里,仍未摆脱“注入式’教学法的樊篱。

“教师拥有活泉水,学生才能有无穷水。”――此言才是“开导式”教学法的真谛。“活泉水”是什么?就是开导学生“会读书” “乐读书’的金钥匙。以“导”代“灌”,此之谓“活教书”。

教书活:充满活力的人才。“活书”与“活教”,势必收到“教活”的成效:造就知识鲜活、头脑灵活、观念新活充满活力的创造型人才。

四、以启迪悟性为脉络

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说到底,取决于思维能力:听力诉诸耳而发诸心,读力诉诸目而发诸心,说力诉诸口而发诸心,写力诉诸手而发诸心。四种能力同源于“心”,可见思维能力是一以贯之的潜在脉络。

应试教育只求考试的急功近利,为此只要考试能得高分,教师便不惜打快拳、走捷径,于是画重点、抄答案、满堂灌、死背书的教法便盛行不衰。

笔者以为,启迪悟性实乃语文素质教育的一根红线。这“悟性”当然不是佛家追求的悟“空”与悟“净”,而是唯物主义的悟“实”和悟“真”。“悟”乃“心”与“吾”的合成:从左往右看,乃“思之吾”也;从右往左看,乃“吾之思”也。“思之吾”,旨在做一个思想者;“吾之思”,旨在做一个创造者。静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培养“思之吾”,确属当务之急;培养“吾之思”,尤为急中之急。

综上所述:育人为体,有体则生;训能为肢,有肢则动;求活为魂,有魂则灵;启悟为脉,有脉则活。只有这种生、动、灵、活之人,才可称为体魄健全之人;也只有这种生、动、灵、活之语文,才可称为素质教育之语文――此之谓我的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统一观。

篇2: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一、导入

1859年一个英国人在澳大利亚放养了13只兔子用以打猎,繁衍至今已产生了6亿只后代,这些兔子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在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中说,他们发现世界上死亡人数的40%是因污染和其他环境因素致病造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正在毁灭自己。他们在去年10月号《生物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上升将进一步加剧疾病的蔓延,并将导致产生新的病种。他们预测,将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离开家园,去寻找食物,因而成为“环境难民”;越来越多的人将生活在拥挤的城市生态系统中,这种环境十分有利于旧病死灰复燃和新的疾病发生;人类还将受到营养不良以及空前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的威胁。

二、重点字词及写作背景

嗥叫(háo)

驯服(xùn)蔑视(miâ)进发(bâng)

湍急(tuān)

艾蒿(ài hāo)

疲惫(bâi)饿殍(piǎo)蜿蜒(wān yán)

毛骨悚然(sǒng)

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阙。

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

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

饿殍:饿死的人。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也做“中”。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此文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中的一则随笔,文章语言简洁传神,挟裹着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开篇就是对一声“深沉的、骄傲的”狼嗥的特写,这也是此篇文章的文眼,作者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震撼和思考。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的发展很有启发。

三、描述画面(课文插图)

(一)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含有“狼”字的词语并概括其共性 明确: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中山狼„„ 都属贬义词(二)描述画面 要求:

1.观察要细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一只狼?它在干什么?)2.描述要具体,要抓住细节 3.要带有个人的感情倾向

(三)交流点评

(四)图中的这只狼显然存引颈长嗥,要求学生给狼的叫声前加些定语 大多数同学在描述画面及为狼的叫声加定语时,均会不自觉地用到一些贬义词,流露出憎恶。

四、文本研习

(一)分析2、3节

这一声狼的嗥叫,引起了哪些对象的注意?这些对象可分为儿类?其区别在哪?

1.找标志性的词语(“只有山”)2.找关键语句

一类:鹿、松树„„(普通)人

从自身利害考虑

从狼的嗥叫中听出“希望和恐惧”

另一类:(“只有”)山

“客观地去听取”从狼的嗥叫中听出“更加深刻的含义”

山从狼的嗥叫中究竟听出了什么“更加深刻的含义”,且让我们继续向下阅读。

(二)组织自读、讨论:

1.“我”是如何逐步认识到“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的?

2.“我”对狼的认识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法指导:阅读时从文中找关键句 明确:对狼的认识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1)觉得狼是有害的,欲除之而后快 原因(文中关键句):

1.“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2.“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注意第一句中用的是“我们”,这表明这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的认识,而非个别人的看法,对这样的一种心理,文中有生动的描述:“在一秒中之内,„„„„„手痒痒”,让学生找出读一读,加深感受并借鉴这种形象化的写法。

(2)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文中关键句:“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原因:见到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

让学生读读写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的文字 问:读了这样的文字,我们各位同学是否也稍稍地改变了对狼的固有的看法呢?

(3)认识到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原因:见第7—9节

结合“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这句话,引导学谈谈生态遭破坏的现状 问:作者是在以平静的口吻叙述狼的被消灭而带来的危害吗?

齐读第7节,引导学生注意其中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本文的散文笔法,感受作者的痛惜和忏悔之情。

(4)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

作者对狼的前三点认识,学生结合文本阅读,一般来说,是能够理解的,但真正要弄明白如何“像山那样思考”去听取狼的嗥叫,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需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最后一节。

(三)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最后一节

1.学生自读,画出富含哲理和理解起来困难的句子 2.学生质疑、相互讨论 3.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们现在从事的一切其目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目的?

找出相关语句,揣摩关键词(如:“这一时代的”“似乎”“大概„„,不过„„”)

明确:我们“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本身并无什么错误,而且也应该考虑这些,但问题是我们仅仅着眼于我们自身而不顾及其他,仅仅着眼于现在而不顾及长远,这样我们也便不难理解“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句话了。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表达的也正是的意思吧。

②如何理解梭罗的名言“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到了这一步作者又是怎样认识狼的呢?

提示:荒野中的万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荒野中的万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应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这样我们便可明白作者对狼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对其生态价值的认识上,而是将其提高到这样的高度:它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的一员,人与狼本质上是平等的。

行文至此水到渠成的把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的认识发展到万物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而我们也由此提高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即人类只是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的凌驾于其他万物之上的权力,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和谐相处。

③解决研读第一节时留下的疑问:

狼的嗥叫隐藏着什么样的内涵?如何理解文章一开始说狼的嗥叫是“深沉的、骄傲的”?

明确: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五、拓展讨论

我们该如何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

附:

像山那样思考

利奥波德

一声深沉的、来自肺腑的嗥叫,在四野的山崖间回响着、然后滚落山下,渐渐地隐匿于漆黑的夜色里。那是一声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一切活着的生物(也许包括很多死者),都留心倾听那声呼唤。对鹿来说,它是近在咫尺的死亡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预测半夜里格斗后留在雪地上的流血预言;对野狼来说,就是要来临的一种有残肉可食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那是银行帐户里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那是獠牙抵御子弹的挑战。然而,在这些明显的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奥的含义;只有山知道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长久地活着,可以客观地去聆听狼的嗥叫。

不过,无法理解那声音所隐藏的含义者,仍知道这声嗥叫的存在,因为在整个狼群出没的地区都可以感觉到它,而且,正是它把有狼的地方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的。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它也是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的:一匹驮货之马深夜里的嘶鸣,岩石滚动的刺耳声,鹿群逃命的跳跃声,以及云杉下道路的阴影。只有不堪造就的初学者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或无法察觉山对狼怀有秘密的看法。

我自己对这一点的坚信不移,要追溯到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当时,我们正在一个高耸的峭壁上吃午饭。一条湍急的河流在崖壁下蜿蜒流过。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它正在涉水渡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中。当它爬上岸朝我们走来,并甩动着尾巴时,我们才发觉我们错了:那是一只狼。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狼,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着,玩耍着。

在那些日子里,没有人会放弃一个杀狼的机会。瞬间,子弹已经射入狼群里,但我们太兴奋了,无法瞄准:我们总是搞不清楚如何以这么陡的角度往下射击。当我们用完了来福枪的子弹时,老狼倒了下来,另外有一只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山崩造成的一堆人类无法通行的岩石中去了。

我们来到老狼那里时,还可以看见它眼中那令人难受而垂死时的绿光渐渐熄灭。自那时起,我明白了,那双眼睛里有某种我前所未见的东西——某种只有狼和山知道的东西。我当时年轻气盛,动不动就手痒,想扣扳机;我以为狼减少意味着鹿会增多,因此,狼的消失便意味着猎人的天堂。但是,在看了那绿光熄灭时的情景,我明白:无论是狼,还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出现许多鹿刚踏出来的纷乱小径。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然后便衰竭枯萎,不久渐渐死去。我也看见每一棵可吃的树,在马鞍头高度以下的叶子全被鹿吃得精光。看到这样的一座山,你会以为有人送给上帝一把新的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他事情。到了最后,人们期望的鹿群因为数量过于庞大而饿死了,它们的骨头和死去的鼠尾草一起变白,或者在成排只有高处长有叶子的刺柏下出腐朽。

现在我猜想,就像鹿群活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之中,山也活在对鹿群的极度恐惧之中。而或许山的惧怕有更充分的理由,因为一只公鹿被狼杀死了,两三年后便可以得到替补;然而,一座被过多的鹿摧毁的山脉,可能几十年也无法恢复原貌。

牛群也是如此。牧牛人清除了牧场上的狼,却未意识到他正在接收了狼的一项工作:以削减牛群的数目来适应牧场的大小。他没有学会像山那样来思考,因此,干旱尘暴区出现了,而河流将我们的未来冲入大海里。

我们都在努力追求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的生活,鹿用它轻快的四肢,牧牛人用陷阱和毒药,政治家用笔;而大多数人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但是,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件事:这个时代的和平。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思考的必要条件。然而,就长远来看,太多的安全似乎只会带来危险。当梭罗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时,或许他正暗示着这一点。或许这就是狼的嗥叫所隐藏的内涵,山早就领悟了这个含义,只是大多数人依然没有感悟。

-------------

语文教育之我见

---------评《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对于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如果没有对语文教育没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思考的话,那么他的工作将会有极大的缺陷,短时间我们或许不会发现,但是时间一长,缺陷就一定会显现出来,所以在我们进行语文教育之前,一定要对语文教育进行一次深入探讨。

语文,语文,其实就是国语和国文的合称。在以前,我们的语文课不叫语文,而叫国语或国文,虽然叫法不同但性质是一致的。在学习了语文教学论之后,我渐渐地明白了语文课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老师又怎么样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我们就以上面的《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

语文素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怎么样来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我们看一看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但是可惜教案中没有,从这方面我们就可以发现教案中的一个缺陷:不完整。一个完整的教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主体上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案例中只给出了教学过程。我们就只好具体看看他的教学过程。

案例中的教学过程分为5个步骤:导入、重点字词及写作背景、描述画面(课文插图)、文本研习、拓展讨论。教学过程没有一定的限制,它会因人因课的不同而变化。每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都是不同的,但是教学效果是否一样,我们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导入看似简单,看似不重要,但却能反映老师的水平和风格。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回顾式,有交流式,也有问题式,相关知识引入式等。导入的作用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不至于使新课的开始有突兀感,达到了这个要求,导入就算是成功。明白了这些,我们再看看案例中的导入,案例中的导入采用的是相关知识引入式,相关知识是有的,引入却不完全,少了最关键的句子,如:如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越来越不和谐,怎么样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像山那样思考》。有了这句话,才算导入。

重点字词与写作背景的教授,其实已经是开始有步骤的达成语文课的目的之一,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语文,即语言和文字。生字词的学习可以算是学习语文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案例做的很好。写作背景的了解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课文,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课

文的来龙去脉。接下去是插图欣赏,我认为可以快速完成,这篇文章不是说明文,而是情感较深沉的散文,散文重的是形散而神不散,从这一点来说,插图欣赏的教学效果我想一定不会很好。

从案例的篇幅上来看,文本分析一段应该是教学的重难点,也 是语文课要达到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所在。文本分析又分为3个小段进行:分析2、3节,组织自读、讨论,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最后一节。通过这些分析与阅读,加深学生对狼的认识,不断穿插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升华到文章主旨。虽然做法不错,也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但是仅就文而谈,讲解文章没有联系实际生活,会致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欠缺。而案例中最后的拓展更是简单的只剩一两句。教案是教案设计的简称,是老师进行教学的准备和设想,这份教案准备之不充分,设想之不成熟,可见一斑!

篇3:语文创新教育之我见

一、营造愉悦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很显然, 愉悦的氛围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催化剂, 能刺激学生大脑把贮藏在大脑中的知识闸门打开, 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促进思维的发散, 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此, 我们在操作上力求做到: (1) 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做一种奖赏和鼓励, 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 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 (2) 师生平等。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尊重学生, 师生处于同一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就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 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 学生也可以问教师。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 要爱护而不排斥, 帮助而不指责, 说服而不压服, 启发而不包办。 (3) 民主评价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点拨、启迪, 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 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二、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 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 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 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诱发其创造性思维。

(1) 以悬念激趣。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 就要让学生以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 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 迸发创新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巧设疑问, 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有趣的发现》一文, 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达尔文在小岛上到底发现了什么?这个发现又是如何的有趣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 兴趣油然而生。

(2) 以情境激趣。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 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 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教学中, 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 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 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 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 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 以游戏激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爱玩, 基于这一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常以游戏的形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效果甚好。如我在学完汉语拼音, 上复习课时, 我先告诉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然后, 我讲清游戏规则:老师这里有一棵大的苹果树, 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 小朋友们上来挑你最喜欢的苹果, 把它摘下来, 然后读一读苹果背面的字母, 如读对了, 读好了, 这个苹果就奖给你。看, 多大的诱惑力呀!这时的教室里, 高举的小手如雨后春笋, 从孩子嘴里发出“我!我!”的声音, 真是悦耳动听, 令人兴奋哪!学生不知不觉地在游戏中复习了旧知, 思维格外地活跃, 学习兴趣高涨。

三、引导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是否活跃, 老师的主导思想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常说, 某老师把学生教“活”了, 也有说某老师把学生教“呆”了, 实际上这“活”与“呆”, 与老师的主导有密切关系。这就像雏鹰飞翔, 虽然眼下飞得不那么高远, 但是飞翔的空间却是广阔无垠的蓝天, 于是就有了长大后的雄鹰翱翔天际的坚硬的翅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人为优化的情境, 由于本身的美感, 意境广远, 是最适宜儿童想天说地的, 都会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想象、神往。凭借想象, 孩子同样可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于是, 孩子可以在意想中揣摩, 可以在幻想中塑造, 创新的欲望形成, 创新的能力在其中得到培养。如教学《乡下孩子》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捉一只蝴蝶,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我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假如你就是这个乡下孩子, 你捉到这样一只美丽的蝴蝶, 会想些什么呢?又会编什么故事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个个成了编故事的高手。这些表明, 想象本身是创新的前提, 又成为持续创造所追求的驱动。通过想象, 事物在孩子的语言中都变得富有情感, 与孩子的心相通, 显示出了孩子的创造活力, 从而使孩子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

篇4: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关键词】语文 素质教育

一、划清语文应试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界线

1、指导思想不同:

语文应试教育是以学生升学率来决定老师的荣辱。因此面向少数优生,一切为优生开绿灯,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部。语文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教学目的不同:

语文应试教育是以学生考高分为单一目的的教育;语文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体说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学生具备“语文综合能力”与“考高分”是辩证统一的,不是矛盾的。具备语文综合能力的学生不仅进入社会能适应社会需要,也能适应考试的需要,考出好成绩。我认为一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就羞羞答答的不敢说考“高分”是十分片面的。相反,我们应理直气壮的说语文素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又要使学生能考“高分”。如果因实施素质教育而学生语文成绩下降,这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3、教学内容不同:

语文应试教育只是针对语文升学考试的“读”“写”内容教学,也就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语文素质教育应该是对语文“听、读、说、写”内容的全面教学,并形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与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特别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想像能力,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

4、教学方法不同:

应试教育是以老师为主体,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素质教育应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全新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给学生以学习语文的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语文应试教育的后果

语文应试教育由于老师面向少数优生,把多数学生抛在一边,所以多数学生语文成绩差,对语文学感兴趣。由于对语文“听、说”的内容缺乏训练,多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无法形成。多数学生学习语文是抱应付的态度,形成“学生厌学语文,老师讨厌学生”的恶性循环状态。所以造成目前初中生流失严重的现象。学生进入社会最先接受检验的是语文的“听、读、说、写”能力的强与弱,这是语文的社会性决定的。据调查,先进入社会的初中生,语文能力确实差。首先是字写得不好,读不懂商品说明书,没有交际能力,特别是中头表达能力差,就是填一张招工表教无从下手,写起来错别字多多。

三、时代呼唤语文素质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天全国各地的商品展销会都是以文化为载体,美其名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说明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文化的核心是以语文为基础的,所以学生学好语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语文是基本的功夫就是字要写好,钢笔字、毛笔字都要练好。现实社会尽管有电脑打字,但它始终不能全部代替手写字,就跟现代城市有小轿车,但始终不能代替三轮车一样。未来社会商品的推销比商品的生产更为重要,推销商品除了广告外,还要大量的推销员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顾客,没有娴熟的讲演口才和说话艺术是不行的。

四、要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考试方法

运用考试选拔新生、选拔人才,这是古今中外教育遵循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只要存在社会竞争,就必然存在考试制度。不管你承不承认,每年语文中考、高考试题仍然对语文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既然大家都承认它的权威性和导向性,我们就应该好好地维护它。因此,改革语文考试形式,使之朝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实在是势在必行。过去的语文试卷只是考“读”、“写”,而不考“听”、“说”,据说是不能考。我认为语文的“听”、“说”、“读”、“写”都应在考试之列。现在语文考试的总分突破百分制,有120分,150分,这些“高分”给人一种虚假之嫌,对语文成绩的评估不利。我认为还是以100分制为科学。其中作文占50分。因为作文能考出学生的综合能力,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思想内容等方面都是能考查到所以分数应高一些。阅读题占30分,包括古文阅读。把字、词、句、修辞等基础知识放在阅读思考,同时加大对“文段思想内容,关键词句的理解”的考察力度。这是创新思维考察的关键。对“听”力的考查占10分,可仿照外语听力考试进行,用放录音出题,学生听后答题的方式进行。“说”的能力考试占10分。1——5分的学生由学校考试确定;6——10的学生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办组织进行考试,考试形式为现场抽题演说,时间可定为每生3——5分钟。表面看起来繁琐,但多操作几次就觉得不繁琐了。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特征,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语文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特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各方面的配合。首先是转变观念,上下全民形成共识,这一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一个过程。其次是教材、考试、评估进行全面改革,整体推行。关键是改革语文考试的方法和形式,使升学考试的“指挥棒”既有利于素质教育又有利于选拔人才。让中国素质教育之花首先在语文这块园地开放。

篇5: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育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育教学之我见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作 者:邹圣高 作者单位:威宁县金斗乡黑坭小学,贵州・威宁,5531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12)分类号:G623.2关键词: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篇6: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我见

知识、智慧、情感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现实生活中和表达这些生活的文章中,总是既有“情”又有“理”,“情”和“理”的关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语文教学要以情感教育取得信任,启发觉悟,感染学生,这样才会打开学生的.心扉,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作 者:李志谦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唐县实验中学,河北,唐县,072350刊 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年,卷(期):“”(18)分类号:G633.3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过程 情感气息 出情入理

篇7:论中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之我见

论文摘要: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变革时期,回顾、总结、探索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是有其特殊意义的。早先的一些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现代语文教学的需要,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其语文水平,目前这段时间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文艺鉴赏水平,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呢?

首要是必须确立语文课的地位,将其认定为主干课、重点课、基础课。目前,在中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只认为数、理、化才是主要课程,而把语文当成副科来对待。因而,把语文学习往往放在次要地位,投入的精力、时间少于数、理、化课程。结果是“两败俱伤”,语文没学好,数、理、化也学不上去。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语文课的载体作用和工具作用。为整体培养语文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素质的培养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时期,虽然也强调书写工整,但在考卷上或作文中,只要内容正确,即使书写不整齐、不规范,也往往给满分,导致学生忽视书写:错别字多、笔顺不规范、字迹潦草,有的写得龙飞凤舞,使人难以识别;有的写成斜体(向右倾斜);特别是一些女同学把字写得极小,只占字格的四分之一或一半;有的还停留在小学生初学写字的阶段,字体显得十分幼稚。针对这种情况,我反复向学生进行书写重要性的教育,要求每一位同学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大楷字帖或钢笔字帖,进行临摹;对书写较差的同学,除鼓励他们在作业中加强书写练习外,还有意安排他们写黑板报、墙报,在实践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还定期举办全班性的或组与组之间的毛笔、钢笔、粉笔书写竞赛,鼓励学生把字写得工整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文艺鉴赏素质的培养随着出版事业和影视艺术的飞速发展,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阅读过一些古今中外的书籍,看过大量的影视作品。并把因看低级庸俗、色情暴力作品而堕落犯罪的典型事例,作为前车之鉴,引导学生树立正气,阅读好书,读伟人传记和古今中外的名著,特别是鲁迅、茅盾、巴金、冰心、高尔基等名家的作品,把学生从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中引入文化精华的殿堂,自觉地抵御不健康的东西的侵蚀。

3、口头表达素质的培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客观要求未来的国家主人,不仅要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而且应该有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雄辩才能。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转化的时期,学生会因心理渐趋成人化、思维追求成熟完美而造成某种障碍,使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呈现弱化态势。这种口头表达能力弱化的现象,在中学生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回答问题或争论问题时,有的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有的拖泥带水,不得要领,谈不到点子上;有的则急得面红耳赤、抓耳挠腮,半天挤不出一句话,甚至干脆低头不语。针对这种状况,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加以培养训练:

①课前三分钟的讲演练习。每节语文课正式上课前的三分钟时间,由一位同学作一次简短的讲演练习,内容由自己选择,可以评介一本自己最喜爱读的书、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或一句名人名言;可以讲述一个动听的小故事;可以评述自己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也可以评说某种行为或现象,总之要讲自己最熟悉的、最愿意说的事。

②定期举行全班性的讲演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每次讲演比赛后进行奖励与总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独立思考问题。

③准备一些能引起争论的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论辩。

④让不主动发言的同学作各种活动的主持人,在实践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4、写作素质的培养我国已故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叫语文?„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叶老的这些话,不仅概括了语文的真谛,也指明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准确、生动地使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但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头皮发麻。尤其是命题作文,要么是无话可说,干瘪无力;要么是空话连篇,脱离实际;要么东拉西扯,文不对题;要么无病呻吟,堆砌辞藻。部分学生因写不好作文而丧失信心,进而产生恐惧感,谈作文而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指导措施不力。

笔者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①提倡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提倡实话实说,反对说空话、套话,老老实实把心里想说的话,有条理、有次序地写在纸上。如对初中一年级的同学,写说明文时就写:《我的书目》《我的小录音机》《我的铅笔盒》《我的毽子》……写记叙文就写《游儿童公园》《放风筝》《滑旱冰》等等。总之,先从学生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事写起,就可以逐渐消除畏难情绪。

②鼓励学生办手抄小报。结合语文教学的进程或重大节日,由同学自己确定主题、撰写稿件,自己设计版面、插图,办各类形式的小报。仅2005届初一两班同学一学期就出了18期小报。从他们给小报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活跃的气氛:《中学生报》《启明星》《环宇周报》《星星小报》《春潮》《朝晖》《新芽》……通过办小报,激发起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③小记者实习活动。学校有运动会、讲演竞赛、书法比赛等重大活动,我便发动班上的同学除自己踊跃报名参加比赛外,还要人人争当小记者,去现场观察、采访,学写一些简短报道或通讯、杂感,然后组织同学互相切磋、修改、筛选,其中优秀作品供小报刊用。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遇有机会都争先恐后地写。

④记日记、写随感。提倡同学们把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用日记、随感、杂记的形式随手记下来,做到一事一记、随有随记,即使是片断也行,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篇8:大语文教育之我见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学习讲究“大课堂”、“大教学”、“大学科”、“大结构”。“大课堂”即语文教育立足于课堂, 更要冲破课堂, 扩大学习空间;“大教学”即终身学语文的观念, 活到老, 学到老;“大学科”即学科相互联系渗透;“大结构”即“大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支持。语文来自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仔细观察思考, 便会发现:我们的颦眉举手、说学逗唱都是语文;一片叶、一朵花、一座山、一片海也是语文;苦辣酸甜、悲欢离合, 这也是语文;玩味一部长篇小说, 欣赏一则广告语, 那更是语文。因此, 单靠课堂教学而学好语文, 那是靠不住的。作为一位新课程理念下的老师, 应该懂得生活即语文。我们要冲破狭隘的语文教育观,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

二.“大语文”教育体现了一个“大”字

1.“大语文”教育范围之“大”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是“大语文”教学的根本。“大语文”面向全体学生, 发扬个性, 完善人格。“大语文”教育, 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可实施。

2.“大语文”教育内容之“大”

“大语文”教育内容包括课程性教学和非课程性教育活动。“大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基础, 课内外活动及校内外社会实践是重要的两大块。“大语文”教育内容之大还体现在语文学习环境之大, “大语文”教育应利用多方面、多形态的教育资源。

3.“大语文”教育艺术之大

“大语文”教育艺术包括课堂教学艺术、课外活动艺术及语言环境氛围艺术。“大语文”教育艺术应包含激励艺术、应变艺术、语言艺术、形态艺术、调控艺术、转化艺术、管理艺术等。比如“大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艺术要求教师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 善于调控课堂, 有丰富的语言技巧和生动的体态语;课外活动艺术要善于组织、协调、激励、总结;要善于建设校园环境, 让校园 (尤其是班级) 书院化、乐园化、家园化、花园化。

三.“大语文”教育可实施的一些做法

1.拓展视野, 开动脑筋, 创造性地实施“大语文”教育, 使课内外语文学习有机结合。比如我们带学生游西山, 下淮河, 进农家。学游归来, 很多同学都写了近万字的感想。这不就是语文学习吗?生活丰富多彩, 生活中每天都有新东西, 要让他们有一双语文化了的眼睛, 有一颗语文化了的心, 这样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

2. 我们不妨在“兴趣”和“环境”上动脑筋, 主张“三给”、“三让”、“三鼓励”。要想让语文学习“活”起来, “大”起来, “飞”起来, 一是要在“兴趣”上动点脑筋。如:我们不妨让他们当当小记者、小编辑, 节目主持人, 也可组成“影评影视”小组, “红读”小组、“文学社”之类, 扩大语文活动范畴, 开展语文特色活动。二是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在他们的生活空间力争提供学习用的图书馆、资料室、广播室、电视台、黑板报、墙报、画廊, 让这些基本环境的装饰与点缀造成一种“人文”精神氛围。“三给”即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把教学评价留给学生;“三让”即让学生主动出击, 多问、多思, 让学生多观察、多感受, 让学生多积累、多总结;“三鼓励”即鼓励学生质疑与争辩,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争取能问倒老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讲民主、讲合作。

3.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合理开发利用校本文化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

比如我校有以文化名人命名的“何林桥”、“冶秋亭”, 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凌云”、“日晷”、“升华”等雕塑, 有喷泉, 校园小景“恐龙石”, 有张开双臂拥抱你似的诗词柱廊, 有南北跨越近三百米的文化长廊等等。

篇9:“大语文教育”之我见

所谓大语文教学观,我的理解就是着重把语文教学放入整个社会语言环境中,无论课内课外都要重视和整个社会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从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来看,愈来愈反映大语文的教学观——内容不单是文学的,有人文科学的、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的、学科交叉的……语文教学正呈现出逐步向其他学科、课外活动扩散的趋势。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正日趋贴近生活。因此,我们常说生活处处是语文。更确切地说,时时有语文,事事有语文。

同时我们更要明白,大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强化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外,更要强化育人的功能。所以在一切教學活动中,必须从育人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同时,在人格、品性、情操上也得到陶冶和熏陶,从而完善人格。语文就是这样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是这样做的: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必须树立和落实大语文教学观,教师必须重视教材的作用,课文只是一个范例。只是起一个引路的作用,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冲动,从而实现主动阅读。因此,教学中必须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多样化,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我们的教材内容。例如学习毛泽东《沁园春,雪》,学生自己课外主动上网或到阅览室去借阅图书,了解作者,走近作者及其更多的作品。同时开设中外名著选修课、读书报告会等,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和文学素养;开设演讲课和口头作文课,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写诗词或文章,重视课堂练笔。这样学以致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多项才能,有利于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开拓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语文教学不仅要抓住课堂主阵地,而且要从生活中汲取,所以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及语文课外活动。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努力转为开放型,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里去学习语文,让学生真正明白“生活处处是语文”这句话的深意。例如我校每学期都组织“啄木鸟”行动,让学生到商店招牌广告中找错别字、不规范简化字、不通的句子等。为校园内的花木写说明牌,征集春联等活动,这样把课堂和社会、学和用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地学习和运用语文。

通过我校的文学院,组织文学社团活动,定期出版作品集、简报和专刊,为学生开辟写作园地,我们还组建小记者队伍和广播小编辑,由小记者、小编辑去主持每日校园的广播节目。

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组织课本剧文艺表演,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上一篇:预算会计课堂教学设计下一篇:药店综合管理系统--票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