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复习之我见

2024-04-16

语文中考复习之我见(精选9篇)

篇1:语文中考复习之我见

“心中有纲,手中有法”

——有效提高中考历史复习方法的几点建议

城关镇中学:

2011年的中考在即,而文科综合中的历史学科又是一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学科,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成为初中毕业班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本人就中考历史复习方法中的 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同仁共勉。

一、教师要根据考试大纲,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第一轮复习)

首先,教师要熟悉每年的考试大纲,根据大纲的统一要求,立足课标、立足教材,夯实课本基础知识。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以课本的单元为体系,学生需整体认识单元知识框架,这就要布置学生下去有计划地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正文时要注意结合书中图片和史料(小字部分)学习,学会分析和概括,注意课本的目录,探求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梳理线索、融会贯通、融合构建,学会阐释历史等。如果阅读方法得当,会获得更多的新信息,从而激发复习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其次,教师抓好课堂复习,力争45分钟出效益。教师手头应该有几套复习资料,然后根据教师经验,在综合各种资料,取其精华的基础上,为学生整理一套实用的复习资料,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等。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是否能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也要高标准、严要求,即使口答也不放松,要加强学生表述的规范性,出现了与课本叙述重合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以较快的速度找到,利用知识的再现来加强记忆。要落实各种资料上的相关题目,尤其是主观性题目必须落实到书面上,强调规范答题,加大检查力度,杜绝只做选择题、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

第三,关注现实,注重热点问题。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考题都注重联系现实,因此在中考复习时,也要多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热点事件。如: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三农问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等。具体到2011年,例如: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中美关系的发展、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等,但是在了解这些热点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依据课本中历史知识在中考中出现只是作为考题的切入点,中考考察更多的还是课本中的具体的知识点。因此,在复习热点问题的时候,还是应该在了解热点的基础上,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能力目标,针对与历史知识有联系的社会现实问题,确定主题进行综合认识、多角度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严谨性与针对性。

二、强化历史知识的纵横向对比,加强专题性知识训练(第二轮复习)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是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都离不开历史知识的纵横向对比训练。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加强专题知识的练习,放大这些习题的功能,历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素材,要与学生一同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意图、设问角度、思维方向以及得分点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例如有比较对比法:比较对比法就是对不同的识记材料,特别是易混淆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弄清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和表格法结合起来运用。比较既可以是横向比较,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也可以是纵向比较, 通过比较,能抓住重点,理清线索,增强记忆。

三、中考冲刺阶段,注重综合模拟训练(第三轮复习)

能力的深化和巩固在第三轮复习中尤为重要,一般以历年的中考题及模拟题为主,不宜过多但要精选,争取选用紧扣教材,查缺补漏的模拟题进行强化训练,并加强对试卷的点评,及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指导正确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方法;注意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要求学生围绕问题,大胆构思设计,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根据每道题分位的多少判断答案要点,做到尽次分明,条理清晰。如简述孙中山的主要事迹,给出4分,那么至少要写出四点等。另外对说材料分析题的考查,通常会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②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所给问题;③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根据问题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④联系实际,谈谈启示等。组织此类题目的基本原则是既体现教材中的知识,又体现材料中的信息,教材知识和材料信息有机统一,既打开思路、多角度答题,紧扣设问、切中要害,做到题中之意不能少、题外之意不能有;答案表述要条理清楚,分点回答,语言规范,表达准确。

总之,历史中考的复习方法多种多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模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万变不离其中,只要做到教师 “心中有纲”(统一考试大纲),学生“手中有法”(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而功倍之效。

篇2:语文中考复习之我见

提高英语中考复习效率之我见

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一向初三师生英语中考复习的主要方法,其实际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作为初三英语教师的笔者,结合教育实践,于文中重点论述提高英语中考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作 者:王菲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山东,泰安,271000 刊 名:海外英语 英文刊名:OVERSEAS ENGLISH 年,卷(期): “”(6) 分类号:G623 关键词:英语   中考复习  效率  

篇3:中考英语复习之我见

三、重视词汇巩固

英语学科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量, 有了丰富的词汇量, 做题以及写短文都会得心应手。很多老师认为在最后中考复习的关键时候, 指导学生去复习单词词汇, 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这是不对的, 词汇对于英语考试来讲, 占有很大比重, 我们应该不惜拿出更多的时间, 让学生复习词汇。本人在最后复习阶段, 每节课都会花上一些时间, 和学生一起复习词汇。或是提问, 或是默写, 有时还让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词汇比拼,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学生的词汇。通过复习考试来看, 此举作用很大, 尤其对中等基础的学生成绩提高较大。

四、加强听力训练

听力考试在英语学科中越来越结合实际, 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往往都熟悉了自己英语老师的语言, 而对于其他人的英语语言就听不懂。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大训练力度, 让学生学会倾听不同的音色, 不同的音调, 这样在考试时才能轻松面对。

五、变换复习方式, 避免单调

很多老师从一开始, 就进行专题复习。听力考试用两星期, 作文用三星期, 语法用四星期等等, 此种专题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步较大, 但是很容易使学生乏味。我们可以将各种题型或知识点的复习穿插在一起。同时, 多种形式结合, 或考试, 或抢答, 或表演, 或分组, 或在复习作文时进行演讲等等。也可以在复习过程中针对同一目标, 运用不同的题型, 让学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掌握知识。变换复习方式, 也能创造一种相对轻松和谐的复习氛围, 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保持热情, 认真面对复习。

篇4: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

关键词:中考 基础知识 计划 作文

中考语文,从历年中考及平时阅卷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答题时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知识不扎实,现代文阅读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主题把握不是很到位,答题不够规范,语言的转述能力薄弱。作文材料陈旧,缺乏时代气息,语言平淡,缺乏真情实感等等现象。因此,中考语文,有条理、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复习十分关键。那么,如何提高中考语文的复习效果呢?

一、要提前做好合理的计划

开学伊始,学校的教学课程还没有结束,老师一般都会安排好教学时间将课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应该给自己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可按教学书籍、考试说明和综合模拟练习等大板块予以安排。

考试说明都以考纲为主,一般考试不会偏离考试说明,学生的复习应该围绕考试说明,而不用到处寻觅其他良方。教学书籍学生应该认真听课,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完全消化,让思维与老师同步。一般先以课本为先,书上的内容是基础。在掌握的基础上,按层次补缺和提高。综合模拟这是提高学生综合逻辑、综合成绩的环节,学生应该多做练习、懂得总结,将自己平时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然后循环地做,从而形成一种巩固。要对难题多思考分析,作业要认真完成并完全弄懂。

二、重视基础,语言材料的积累

语文考试主要考查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些试题,其前提需要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像字音辨认、错别字辨析、古诗名句默写等知识性题目,需要同学们有充足的基础积累。文言文阅读也一样,是用课外材料考查课内文言文知识,要读懂课外文言文必须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通过课内学习得到的,课内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是解答课外知识的必备。因此针对这方面知识,课內的积累很重要。而这些都是基础的题型,要学会归类整理,适当地集中复习。虽说功夫在平时,但此时的巩固提高也是必要的。要在弄清规律和技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练习。需要记住的内容,比如古诗词,要准确而扎实地背诵,切记不要出现错别字。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复习时应强化?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等环节。领悟含义即是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圈点强记就是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其次,规范书写时要做到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不写潦草字、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三、应当突出阅读能力的训练。

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各种类型的文体阅读所占比例较大,应是同学们复习的重点。因为基本的阅读技巧、阅读方法、阅读角度都来源于教师平时的具体讲解传授,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运用方法,注重理解、感悟,举一反三,把重心放在语境分析和语言表达上,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和解题方法,答案尽量做到顺畅规范。要“理论”与“实践”同步,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再做有代表性的习题。做题后,要分析正确答案与自己答案之间的差异,并且从答案中寻找出规律性。要全面增强自己的语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每做一篇习题都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力求与作者达到共鸣,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

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在复习时,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可尝试将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准确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四、拓展视野,训练写作

针对中考的作文训练,除了掌握老师讲的扣紧题、立好意、分清层等基本的写作技巧外,最关键的是要尽量地占有写作材料,让自己的作文材料保持鲜活,要抒发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真实的感受。针对生活中的热点材料,要经过挑选、背诵、运用三个步骤。如近两年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事迹介绍及颁奖奖词等内容,同学们都可以多背,背完多用,用过后要反思,最后有所提高。写作时宜从小处、细处着眼,以小见大。语言一定要生动流畅,注意细微处的描述,运用多种描写,注重真情实感,是提升写作分值的重要方法。

中考作文复习,首先,进行语言技能训练,每堂语文复习课前5分钟,学生按老师每周语言训练的题目,有准备的口头表达。例如各种简短的应用文训练,各种文体的片断训练等等,细水长流,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料,每周抽出一节课,自由阅读,使学生在广袤瑰丽的作文海洋,搜集作文素材,学习多种写作上的技巧。指导学生在搜集材料法的活动中,把佳作选出来,每人选一篇,让学生在小组或班上交流。此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

在一段时间里,配合搜集材料法、佳作欣赏法,集中训练一个专题。如说明文专题,以空间、时间或逻辑为顺序各练习一篇,从中找出说明顺序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应用文也可采用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各类型的格式要求,而且也通过对比,把应用文极易混淆、出错的地方暴露出来,加以改正。

篇5:语文复习之我见心得

语文老师爱咬文嚼字,因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字放在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里,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魅力,让人回味无穷,所以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贾岛要反复“推敲”,所以卢延让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而前人反复思量出的这些精辟的语言又岂是几堂课能悟得清楚的呢?所以反刍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更难能可贵。记得教《背影》这一课,学生总是感到索然无味,没有什么优美的词汇句子,有没有什么至理名言,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哲学思想,所以有人说《背影》如果放在高考作文里,最多也就是个二流作文, 学生也觉得罗罗嗦嗦的家长里短,龌龊的人物形象,一点也不好看。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却越来越深地意识到它的魅力之所在,有时候讲起来有一种想要哭的感觉,那种后悔与悲哀让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这样的文章,读一遍够吗?可又能怎样让他们读第二遍第三遍呢?就是让他们有第二次接触这篇文章的机会,第二次欣赏这篇文章,以更开阔的思路思索这篇文章,这就是复习。

其实语文学习贵在平时的积累和运用,平时功夫下到了,也就无所谓复习了。所以我认为语文复习的重点不在强化记忆,而是一种深化的反刍和思索,是培养学生一种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很久以前学过的课文,看过的文章 ,隔一段时间再来看会有新的认识和发现,在学生意识到这些的时候,语文学习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从此“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了。

语文复习也是一种艺术,要让孩子们在“旧”中读出“新”来。复习内容往往知识陈旧,量大,时间短,同学们感到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人为的把一些需要理解应用的东西变成僵化记忆的内容,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老师要更精心的设计复习内容,甚至要比平时的讲课更为精彩,因为复习是站在宏观的基础上对整个学习阶段的整体感知,原来支离破碎的内容此时此刻连成了一个教学链,彼此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比如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几篇课文就可以串在一起比较阅读,加深认识。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冰心的《谈生命》,勃兰克斯的《人生》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就可以放在一起思考阅读,反复读找到他们之间既相合又相冲的地方,感悟人生的哲理。杰克伦敦为了生存可以啃狼啃过的骨头,可以喝一头病狼的血,但拒绝吃自己同伴被狼吃剩下的骨肉。如果换成自己的同伴在同等条件下可就不一定了,这是不是生与义的冲突呢?西方的`人本论思想和中国传统的“舍生取义”思想又该赞成谁,反对谁呢? 生命到底该如何理解,人生由该怎样度过,该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不同的作家给我们提出了不同的甚至相冲突的关于人生与生命的看法,这就在宏观上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重新沉下心来再读课文潜心思考,甚至受到启发引起更多的关于生命和人生文章的回忆,比如会想到《生命,生命》(杏林子)、《 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紫藤萝瀑布》(宗璞)等在反刍中有所突破,养成反复读课文,比照读课文,产生阅读联想想象的习惯。这是从思想深度上的总结,还可以从写作手法,修辞,语言风格,内容等各个角度进行串讲,这样下来,一篇课文学生们不仅仅只复习了一遍,而是反复诵读,反复思索,常规复习的东西(字词,背诵)就在这反复阅读中熟能生巧了,还可强化理解能力的训练。教师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打破教学单元的安排,从各个角度重新组织课文,就赋予了课文新的东西,重新唤起兴趣引起思考,加深了认识,语文复习成为一首交响乐,一首诗,在激情澎湃中重新展现文字的魅力。长期培养下去,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自己去串联,效果更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复习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篇6: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导入之我见

一、宕开要领,推陈出新

复习字形一类知识,与其生硬地强调某某字易出错的地方,不如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拿出纸和笔,美曰:中央电视台推出汉字书写大会,我们也来个汉字书写比赛。接着报出如“刹那”“越俎代庖”“啜泣”“苦心孤诣”等词语进行听写。学生平时的字形练习多是在作业本上,写上三到五遍。这种开门见山,像小学生听写词语的形式,虽然陈旧,但对于初中生,也不乏新意。一下子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即使很多人不能将所报字词全部写正确,但他们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很快地翻书,或是询问其他学生,()找正确的写法。巩固字形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不会觉得这类知识的复习枯燥无味,课堂气氛自然兴趣盎然。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借名言,联系学过的词语,说说意思,因势利导引入词语的.运用。入课,示几个词语,思考写话展示。或是出一个即兴的写话小题目、开头,要求必须运用到中学学过的一些词语,课堂说片段,师生对于使用的词语进行品析。这其中,必然是学生在头脑中对词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进而理解,最后运用。

二、设置悬念,寻本探根

初中语文要求学生阅读很多名著,很多是学生喜爱的,如《格列佛游记》等。这类名著的巩固,可巧设悬念,避而不讲。课堂导入:格列佛是谁?他在哪些国家游玩?学生可能会七嘴八舌,说出一些。教师不补充讲述,偏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格列佛游玩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些事情有趣吗?引得学生自己弄个水落石出。这样设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把名著复习当作故事会,探讨巩固内容自然不在话下。

像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样,和现实生活较远的名著,可在课前借助多媒体,出示一些图片和部分片段文字,师生共同看图和朗读,没兴趣的学生自然约束自己,跟着一同进行。即使主人公故事和现实生活大相径庭,但文学终究是源于生活的。虽时代久远,也能从中寻找些影像。探究名著主人公、故事内容,逐步引入,究其根本。

三、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对于经典诗文默写,可以做一些游戏引入,如,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些纸条,上面写上经典诗文其中的一句,让生抽取,对下句或上句。或者是在课前给生布置任务,准备一些小纸条,写上经典诗文的某一句,空出上一和下一句。上课分别传给同座左右、前后,后做自己收到的纸条。学生把收到的纸条默写,就像做游戏般,有情节、有竞争,巩固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语段修改和修辞运用也适宜创设情境。常让学生写日记的教师,可在课前将学生的日记随机发下去,课堂引入:我们都来当小老师,批阅一次日记,看看日记中有没有毛病,把有毛病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在旁边用铅笔修改正确;把日记中使用的修辞用曲线画出,可以进行适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初中生有一定的修改句子的能力,当然是欣欣然地进行。这样,教师再让学生说发现,由此归纳语段修辞的方法和原则、修辞用法等就能因势利导,继而迎刃而解了。

老生常谈幸听之。“万事开头难”,好的导入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毋庸置疑。但要注意导入的时间及调整课堂气氛,时间不宜过长,以两到五分钟为宜,否则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无定法,导入亦无定法。让我们在语文复习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推陈出新地尝试,增其益处。让我们每一节的复习课导入都趣味盎然!

篇7: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我认为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除探究寓意法、增减信息法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明确重心法)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典例】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以问领想法)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典例】题目:《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例如:“自然”指什么?“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这样立意就明显了。

(化意为象法)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

【典例】【审题指导】

“意气”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题目中的提示已经给出了三个义项,但考生依然较难把握其立意。是肯定还是否定“意气”呢?我们可采用“化意为象法”进行审题立意,将“意气”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等。例如:为朋友两肋插刀是意气,勇斗歹徒是意气;苏武牧羊是意气,张骞出使西域是意气,项羽乌江自刎是意气;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意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意气,毛泽东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是意气等。如此,我们下笔就有方向,同时,也便于行文。“化意为象法”其实是一种联想发散思维法。

(一分为二法)

“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

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典例】题目: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欢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对“好奇心”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例如:是好奇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好奇心,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点亮世界的灯芯;是好奇心,让“嫦娥一号”遨游太空等。这是“好奇心”的正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让鲁迅笔下的那些“竭力伸长脖子”的看客丧失人格,甚至丧失了民族意识;是好奇心,让哥伦布打开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类的杀戮从此更疯狂等。这是“好奇心”的反面:让人平庸,甚至酿成人类悲剧。综合立意: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世界或个人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世界或个人蒙上一层阴影,我们要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三、如何审题

既然审题如此重要,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如何审题呢?审题,就是在下笔前,对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认真仔细地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这个思考和领会题目的过程,就是审题。审题是写作训练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这里,笔者结合近两年来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单个词的审题方法作文题目是一个词。这种形式浅显而醒目,较为容易。一般来说,学生写起这类的作文,不大会离题。但大家知道,汉语的词,含义丰富,不少词语除了本义之外,还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所以,要使自己的文章在考场中取胜,还是要细致审题。

如2005年,浙江省宁波市的中考作文题目:《沟通》

从字面上理解,沟通,是交流信息,或者是使两方面通连起来的意思。但如果局限于此,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从写作的内容看。既可写“沟通”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便利,如人与人之间隔阂少了,友谊多了;或者是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加深了;或者是老师与同学更加融洽了等等。也可以写“沟通”中的种种反常行为:考试时相互对答案,竞选时为拉选票而相互利用等等。甚至可以写写曲解“沟通”的一些现象:单位里一些人与上司沟通感情,目的是为了博得上司的好感,争取升迁。同样,也可以写一些不同的人,如教师、学生、家长对“沟通”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态等等。

第二,从写作的角度看,要注意新颖和深度。要围绕“沟通”,多方寻找。如什么是沟通?沟通后有什么好处?还可以再深入下去,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沟通,让自己的困惑和疑问通过历史人物的口作出回答。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我们要充分地用事例为主题服务。

第三,在文体的选择上,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写作记叙文时,要选取具体的典型事例,通过外部环境的渲染,使主题更加突出。写作议论文时,要注意先完善自己的观点,把沟通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益处说透彻,从对比论证中得出观点。

通过这样的审题分析,相信学生不难写出优秀作文。

这类的作文,如2005年北京市的《开端》,漳州市的《盼》;2006年天津市的《生日》,吉林省的《真挚》,漳州市的《路口》。要注意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二)短语的审题方法 作文题目是一个短语,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时练习,这种形式最为常见,而且要特别注意,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

1、偏正短语的审题 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偏正短语的中心词应是在后面的名词。但从作文审题的角度分析,中心词只是规定作文取材的对象或者范围而已。行文的着重点应放在前头的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上面。换句话说,在前面表示修饰或者限制关系的词语,通常是“题眼”所在。只有抓住“题眼”来组织材料,才能做到中心明确。

如2005年,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目:《充满活力的岁月》。

中心词“岁月”,在这里是年月,日子的意思。应是规定行文的取村范围,必须跟人有关。行文的重点应放在修饰语“充满活力”上面,这样取材范围就广了,如果要写自己或者某个同学的成长,可紧扣住“积极进取”来选材。“成长”中那些令你“愉悦”的事情,包括得到帮助鼓励,提高了认识,体会到某种情谊,令你心里甜甜的,或是窃喜,或是惊喜„„如果是写校园活动,可紧紧扣住“朝气蓬勃”,表现出学校活动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健康成长,群体的生动活泼,讴歌美丽的青春。诸如“减负”后的球赛、歌咏、社会调查等方面,都可以写得有场面有气氛,还可点面结合,描写人物的活动。如果写家庭,可扣住“洋溢欢乐”,表现出家庭的“和谐温馨”。无论是哪个家庭成员,在相互关心、支持、鼓励下,取得了成绩;节假日、生日合家同庆,或全家出游,或下岗创业,或学业进步,都可以写得很精彩。

这种情况,在半命题中更是常见。如2005年,重庆市的《家庭的(温馨、和谐、快乐、**等)》,陕西省的《窗外的(风景、故事、人等)》,无锡市的《精彩的》,河南省的《最美丽的(心灵、语言、瞬间、画面等)》等等。

前面已分析了陕西省考生偏题的现象,现在我们就这个题目分析如何审题。中心词或者说考生要补充的词语应是选材的对象,而重点应放在“题眼”“窗外”上面。既然有个“窗外”,就应该有个“窗内”。这就决定了这篇文章应该有个对比的写法。其次,要抓住“窗外”与“窗内”的区别在于自由与不自由。这样立意就广了:如果要表达“减负”的主题,就可以写操场上的活跃,或者同年人的自由,而自己只能坐在教室里没完没了地做题;如果要揭露腐败的现象,就可以写某位高官在铁窗内羡慕外面的自由生活,或者回想自己以前的“威风”;如果宣扬环保意识的,就可以选择被关在笼子的小鸟羡慕外面自由的天空,或者被关在笼子里的大蟒蛇或猫头鹰眼睁睁地看着外面的老鼠肆无忌惮却毫无办法。这些都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2、动词性短语的审题 作文题目中有动词或者是动词性的词语,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充当谓语的词语,那么,这个词往往就是“题眼”,选材和立意,都围绕这个“题眼”来确定。如2006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和你在一起》。

对于这样的题目,明确作文标题中的“你”的所指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明确“你”的所指,作文才能有一个下笔的落点。一般来说,既可以把“你”理解为具体的人、事、物、景等,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的理论、情感等。这样,考生就可以选择了解最为清楚,理解最为深刻,感受最为强烈的“你”,来作为行文的对象。

但不管怎样,“题眼”是“在一起”,所有的材料,都应围绕“在一起”来组织,要写清“在一起”的表现和结果,特别要写清“在一起”时的感受,从而抒发真情实感。

这类作文,在半命题作文中也是很常见的。如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的中考题目《生活因而精彩》。对于这样的题目,补题是很重要的,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是长于叙述,精于描写,还是擅长议论;内容“熟”但要力避“俗”,力求选材的多样性。要注意的是,作文的“题眼”是“精彩”,要努力拓展、挖掘“精彩”的内涵。有位考生这样写道:

„„宽容,你是一米阳光,消融了人与人的坚冰,让我的生活少了份淡漠,添了份真情,精彩!

„„自信,你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的生活少了份伤感,增了丝希望,精彩!

„„挑战,你是一抹烟花,点缀了我生活的星空,让我的生活少了份平淡,多了缕充实,精彩!

俯首仰首间,我终于恍然大悟,拥有了宽容,自信,挑战,我的生活必将绚丽缤纷,精彩无比!不是吗?

相信大家看到了我摘录的这几段文字,也会认为这是一篇“精彩”的作文。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作文题,在动词前面往往加上副词“又”、“再”、“也”等,这些词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如2006年,嘉兴市的中考作文题目:《也美丽》。像这样的题目,应选择一些外表并不美,或者普通人看来并不美的事物。然后写出独特的感受,让人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

(三)完整句的审题方法 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一般来说,这种形式的作文题目较长,宜采用“切分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如2006年,河南省的中考作文题:《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采用切分的方法,把题目切分为“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三个部分。“长大的路上”限定写作的范围,即所写的事件必须发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她)”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爷爷、奶奶,还可以是其他给过“我”无私关爱的人,要理清“我”和“他”的人称关系。“牵着我的手”,是谓语,也是上面我们分析过的“题眼”,是文章应着力表现的内容。“牵手”,可以理解为肌肤相亲的手拉手,也可以理解为“帮助”和“关爱”。所以,写作时,要重点表现“我”是怎样在“他(她)”的牵手中长大的,在长大的路上,“他(她)”给了“我”哪些无私的帮助和关爱。

这种情形,在半命题作文中,也是很常见的。如2006年,厦门市的中考作文题:《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同样,我们运用切分法进行审题:首先,补题的词语,规定了文章的取材范围,这就需要考生选择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而“那一次”则限定了文章的时间范围,即应该是过去的事。“我”表示人称。“尝到”是“题眼”所在,应着力表现的地方。从题目看,“那一次”也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尝到的滋味,应该是有刻骨铭心的感觉。

所以,对于完整句的审题,关键在于找“题眼”。找准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就能围绕“题眼”进行选材,从而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一般来说,“题眼”就在于“谓语”或者是“修饰语”上面,前文已经分析了,这里不再重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谓语是判断动词,那么,“题眼”往往在宾语上面。如2005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目:《那是一首歌》,2006年,宁波市的中考作文题目:《是一把双刃剑》,都是这种类型。

(四)象征义的审题方法 作文题目中的某些词语明显的不是要求写它的本义,而是要求写出它的比喻义,或者是象征义。这样的作文题目也是值得推敲的。

如200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从“头”说起》。

在这里,“头”可以是指人的头部,也可以指成功的领路人;可以指开始,如果没有好的开头,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也可以指智慧,做事要有头脑,也就是要有智慧,否则事情将会是一团糟。

又如,2005年,陕西省的中考作文题目:《跨越那道“山”》。这里的“山”,肯定不是实在的山,而是指困难、障碍等等。

像2005年,重庆市的《那是一首歌》,吉林省的《初中,一首难忘的歌》,威海市的《点亮心灵的灯》,宁波市的《是一把双刃剑》。2006年,无锡市的《门其实开着》。都是这种类型,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总之,作文的审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仅就一些普通常见的方法进行论述。相信学生们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加注意,掌握作文的审题技巧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三、立意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审题只是明确写作方向,而立意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1.什么是立意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等。(学生齐读)即:写本文的目的2.立意的要求:(教师解说)

正确明确深刻新颖

3.立意的技巧

a 变换视角《珍惜》(实、虚)(顺、逆)

从“实”立意: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鸟类;珍惜植物;珍惜朋友……

从“虚”立意: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思想;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天……

顺向立意:珍惜友谊;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遗产……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

(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但要言之成理)

b联想想像《绿色》

自然的绿色:

主观色彩:心灵的绿色、绿色食品、青春、希望、绿色军营、生机……

c 展现个性(张扬个性、写出独特体验)

d 聚焦时代(学校、家庭、社会折射的时代风貌)

四、练兵场

1.《我想握住你的手》2.《翅膀》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

解析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 你的手”:要求写的是“我”和“你”的关系。

“你”: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作品中的形象,亦可是拟人化的事物。“想”:说明还只是一种渴望,还没有实现。为何产生这种渴望应做重点写。

“握手”:表示两人的最后结局,“我”渴望中的最后结局,象征和解、求助、鼓励、崇拜等。

《翅膀》

本义:是昆虫、鸟类的飞行器官,昆虫、鸟类依靠翅膀从一个点快速地到达另一个点。引申义:让人自由、超越,给人力量的事物,也可以称翅膀。

篇8:中考英语复习之我见

一、制定复习教学计划,细心钻研教材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所以在进入总复习前教师就要潜心钻研“课程标准”,要准确把握中考考点,就要紧扣“课程标准”,然后根据它对考生所学语言知识的要求及语言运用能力中听、说、读、写的各种技能的具体要求,联系我们的教材,制定出总的复习教学计划。也就是依“纲”靠“本”,温故知新。

二、以课本为主,梳理教材,侧重单词、词组、句型的复习

1.复习课本,夯实基础。中考试题虽然越来越灵活,但依然注重基础性,突出实用性,依然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课本是培养学生听、 说、读、写能力最好的复习资料。但回归课本并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要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渐形成体系。

2.侧重单词、词组、句型的复习,强化记忆。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不懂的单词、词组,“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掌握词汇必要,但要记忆这么多的单词、词组也不是件易事,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检验学生掌握的程度,如听写、 小测、竞赛、造句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增强记忆,如:词性转化法(例:care———careful———carefully),构词法( 例:work——worker,polite—— impolite), 联想法( 例:find—— discovery———invent)等。对于词组可以用归纳法(例:look at,look after,look up,look like,look the same…),同义词、反义词法(例:turn on———turn off, turn left———turn right,at last———at first…),对于句型可以归纳些典型、通用的句子让学生背诵、默写。

在这一复习过程中,教师也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如: (1)对单词、词组、句型进行听写或小测。 (2)根据复习内容,做些适量、难度适中的配套练习。(3)定期考试,复习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

三、专项训练,辅以语法复习,加深理解

结合中考题型,对听力、单项选择、 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口语运用、任务型阅读、书面表达等进行专项训练,并把重点放在学法指导、答题技巧的点拨上,引导学生了解熟悉各个题型的特点,强化分类练习。

1.听力: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科学训练,掌握一定的听力技能、技巧。听力训练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听音模仿朗读、听音后复述和边听边写等。但无论是多么好的方式、方法,多么行之有效的技能、 技巧,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去练习才会有效果。总之,多听、多读、多运用,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1)听前快速浏览题目和选项,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2)听关键词。(3)适当做记录。

2. 选择填空:这一部分考查的内容丰富,涉及词汇、句型、固定搭配、口语交际和逻辑常识等,注重试题设置语境,注重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淡化对语法知识机械记忆的考查,所以,学生要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做过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搞懂每一题的每个知识点。

3.完形填空:这一题既能检测学生对单词辨析、搭配、惯用法及语法的掌握, 又能考查学生篇章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越是难的我们越要攻克它。那么,我们在复习阶段要进行强化训练,同时总结做题经验,遵循整体理解的原则,切勿脱离原文,想当然做题。尽量让学生养成先通读全文,领悟大意,再选答案,最后复核的习惯。坚持保质保量地一天做一篇, 我们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阅读理解:学生能否得高分,该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要求看懂文章, 而且要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阅读理解的基本题型有:直观性问题、常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及推理性问题。主语考查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大意、事实细节、深层含义、推理判断、猜测词义等的各种能力。对此,我们也要求学生坚持天天练, 做到熟能生巧。

5.口语运用:复习时,应紧扣课本中的话题训练,还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 历史背景、风土人情、语言、习惯等,同时熟记教材中出现的日常生活中英语情景表达方式,如:打电话(May I speak to …. This is…speaking. Hold on,please. …) 看病(What’s wrong/up/the matter? 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It’s nothing serious. …) 问路(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 How can I get there? …)就餐(May I take your order? May I have the bill? …)购物(What can I do for you? 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size /color do you need? How much … . Anything else? I'll take it.…)等。同时,辅助的记忆问候、介绍、告别、感谢、祝愿、请求允许、表示同意等日常交际用语。

6.书面表达:对于学生这一部分也是块难啃的“骨头”,所以,一开始复习,就要按照“词——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以采用听写、 造句、汉译英、给材料作文等不同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另外,可以让学生背一些热点话题的范文, 如:Keep healthy, Savingtheearth, Protectthe environment … 总之,学生经过训练,要做到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

7.语法复习:在专项训练的同时,我认为辅以适当的语法教学也是必要的。 虽然现在中考已淡化单纯地考查语法的题目,但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对学生学习英语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复习,不必太精,比如:主要复习名词单复数、所有格;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与指示代词的用法;数词在时间、日期、分数中的运用;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动词的种类及各种时态的不同形式;介词的用法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又要理解和运用。

四、模拟训练,查缺补漏,总结巩固, 考前指导

在以上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以学生为主对复习知识重新整理,查缺补漏,通过模拟训练,强化考点,总结巩固。在这复习的最后阶段,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又要运用一些模拟试题,模拟时间、考试要求、答题方式等,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篇9:中考物理复习之我见

如何进行中考物理复习呢?

1复习物理,计划先行

一般来说,我们在三月底才能学完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本,4月份复习八年级物理,5月份复习九年级物理,6月份进入专题训练复习和中考模拟试卷训练。

2复习基础,成败关键

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不牢,楼房必倒,我们要复习课本基础知识,我们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运用有关知识熟练地去分析物理问题,物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规律、应用、现象、计算等。

在每一节课的复习中,我实行“三段论”复习法,即一节课分成三段,每段约15分钟,第一段让学生阅读课文基本知识,第二段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书本知识,讲解课本中的疑难要点,教师要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以及可能出现的考试题目,第三段精讲典型例题,一节课复习结束了,教师还要布置作业来巩固知识,或者用测验卷加以训练,这样一节课复习的总体思路是:课前有预习,课堂有练习,课下有实习。

例如复习《第三章光和眼睛》3.1-3.3节内容时,(1)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基本内容:光沿直线传播规律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及其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2)一边提问,一边讲解课本中的典型作业题,如:教室的黑板有没有反光现象?如有,请大家讨论解决的办法,(3)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如:阳光照耀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什么现象?夜晚,路灯在河中的“倒影”为什么成了柱状的光带?学生交流讨论,明白了此题联系的知识点是“平面镜成像,”教师讲解试题,贵在创新,创新是中考试题的灵魂。

3及时测验,补差补缺

百闻不如一见,百讲不如一“考”,“考”然后知不足,老师讲解了,学生不一定接受了;学生听懂了,考试不一定就会做了,所以要及时进行测验,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出现的错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找出失误原因,写出反思报告,制定下一个考分目标,把错题重做一遍,教师把学生出错严重的题目再集中起来演变成测验题,让中差生去做,学生出错了再订正再辅导,如此反反复复去做,定有效果。

让学生写反思报告也是有效果的,有一个学生某次考试只考了4分,我叫他写反思报告,他写道:“这次我考的不好,是我没有认真复习,我上课没有认真听,有一句话说得好‘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这次没考好,还有下次。总有一次会考好的,”后来的一次考试他考了44分,有明显进步。

4试卷评析,注重实效

考试的目的就是要检验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因人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每次考试后,教师要把学生做错的题目登记下来,分析每个试题的错误率是多少,从而决定这个题目是轻讲还是重讲,电动机、发电机的原理及能量转化是重点题与常见题,我反复强调,但考试时还是有人出错,我细致讲解电动机的有关知识,我要求学生回答:电动机工作原理、能量转化、画出它的工作原理图、再指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还有哪些应用?

教师讲解试卷上的题目必须与课本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教师讲解试题必须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试题能否演变与发散,教师要研究一番,我让学生做错题时,要求学生把该题所联系的知识点写出来,把该题的计算过程写出来,把该题的概念辨析写出来,教师教授知识与学生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反复考查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5转化差生,刻不容缓

班级中的差生总是必然存在的,差生不抓,学生的整体成绩很难提高,教师提问时要提问差生,让差生回答容易的问题,差生答对了,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差生充满自信,提问差生能使差生注意力集中起来,要给差生制定出考分目标,让他们考出20至30分就算成功,差生差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懒惰成性,这类差生在班级中约占5%,我要求这类差生遵守公共秩序,遵守课堂纪律,不出任何差错,差生喜欢多嘴叉嘴,我要求差生举手询问,我要求品德纪律差的学生把这种规定写在课堂作业本子上,以此来保持教室的和谐安宁。

辅导差生时,教师要有耐心,要有温情,教师不能一味的责怪学生:“这道题这么容易你也不会做,”教师说这话是没有用的,对于差生来说,再容易的题目做起来也比登天还难,教师要耐心地给差生讲解,差生听不懂时教师不能急,要慢慢来,不能让差生丧失信心,要让差生说我能我行。

上一篇:瓷器鉴定专家下一篇:环保局管理科科长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