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

2024-04-08

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通用8篇)

篇1: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依托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若干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检索结果:创新人才计划今年刚开始纳入科技部人才规划刚要,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文件。

辽宁省人才规划:

1、百千万人才工程:

1)资助对象和重点

a:资助对象: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的人选(以下简称“人选”)均可申报。其中,百人层次人选一般不超过48周岁,千人层次人

b:资助重点:重点资助符合我省支柱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应用型项目;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进程中的重大项目;我省重点企业的实际应用项目;由“人选”组成的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

2)、资助类别和额度

a:创新研发类(A类):用于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应用型项目(课题),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10万元。

b:学术交流类(B类):用于资助人选到国(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进行与其所从事专业有关的中长期(3个月以上)培训、研修、合作研究,及参加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交流会、研讨会等。其中,在国(境)外开展上述活动的,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2万元;在国内开展上述活动的,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1万元。

C:自筹经费类(C类):是指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立项、项目负责人自筹经费的项目。自筹经费项目与其他类别项目级别等同,如自筹经费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可按当年项目平均资助水平予以资助。

立项结果:可以争取部分专家往来经费。

3)、经费来源

省财政列支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资助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从事的项目。

2、外专千人计划

1)申报主体:外专千人计划”申报主体为省内非外资用人单位。

2)申报条件:

a: “外专千人计划”重点引进长期项目非华裔外国专家(引进后至少连续来华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个月)。

b:)申报人应符合“千人计划”引才标准(一是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二是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三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四是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考虑到外国专家的实际情况,申报人年龄可放宽到65岁。立项结果:资金支持额度大,可以利用这部分资金,聘请专家,指导我院工作。

3、辽宁省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申报指南

1)什么样的单位可以申报省海外研发团队项目

在我省境内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均可申报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

a)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转化能力;

b)项目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具有世界前沿技术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并能够形成产业化;

c)海外研发团队已落实或正在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工作,企业有规范的与海外专家签定的合作协议或合同,有明确的实施计划;

d)产品研发成功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经

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能够实现较高的利润水平,促进就业,增加税收;e)中外合资企业(含与港澳台合资企业,下同)申报项目的,中方控股比例须达到或超过51%。

立项结果:每个项目资助200万

4自然科学基金

1)目的:为加强我省应用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励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储备,培

养和造就科技拔尖人才。

2)重点资助方向:

a: 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及良好的预期应用前景,对全省科

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推进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围绕我省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所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

b: 具备研究工作基础,研究工作具有自主创新性,依托

单位应当具备必要的实验研究条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可在2-3年完成预期研究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

c: 由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的依托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d: 跟踪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尤其是我省具有优势的应用基础研究。

3)申报条件及要求

a):本次受理申报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含软科学研究项目;

b):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人原则上须为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且每人本年度限报一项;

c): 2011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行限项申报。限项办法:各单位按不超过本单位近3年中获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的总和项数进行申报;近三年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不超过3项的单位,本年度均限报3项以内;

篇2: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

一、申报资格:

1.问:推进计划如何申报?

答: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实行网上统一申报、推荐。申报通知附件列有推荐渠道名额分配表,可通过有关部门、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联合会(学会、协会)、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荐申报,但同一申报对象只能通过一个渠道推荐申报一个类别项目。具体流程请认真阅读项目中心网站说明。2.问:对企业人才是否有政策倾斜?

答:申报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企业科技人才适当放宽推荐条件,不受职称限制学历放宽至本科及以上;

地方推荐人选中,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荐人选来自企业的总数比例不低于1/4。

3.问:推进计划对申报年龄的要求?

答: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不超过45周岁(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不超过50周岁(1968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不限制年龄,但是企业创办时间为2年以上(2016年8月31日(含)前注册)4.问:超龄是否可以申报? 答:超龄不可以申报。

5.问:已入选推进计划的,本不再申报?

答:已入选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不再申报推进计划其他类别。已入选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成员,可以申报。已入选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可作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成员参与申报。

6.问:连续申报两次未入选的,本不再申报?

答:连续两次通过推荐渠道提交到科技部未入选的,本不再申报。

7.问:不能同时申报“万人计划”其他类别项目(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及青年拔尖人才等)?

答:同内,“万人计划”各类别项目不可以同时申报;往年已入选其他类别项目的,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以申报推进计划,但入选后不再推荐到万人计划。8.问:千人计划入选者是否可以申报?

答: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资助期结束后,可以申报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已在中国大陆工作一年以上的台港澳地区专家和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专家,可以申报国家“万人计划”。9.问: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参加申报?

答:申报人是现任职工作单位的党政负责人,不能申报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10.问:创业人才,非自然人控股的是否可以申报?

答:非自然人控股的,控股公司不是国企、央企的,可以申报。

二、系统填写:

1.问:填报过程中,申报系统出现问题如何解决?

答:科技计划申报系统是由科技部信息中心负责维护和支撑,技术支持电话是010-88659000或通过电子邮件program@most.cn进行咨询。

2.问:找不到申报页面,申报页面无法打开?

答:输入正确的网址http://program.most.gov.cn,浏览器使用IE6.0以上版本。3.问:忘记登陆密码?

答:请登陆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点击找回密码,密码索取操作分为两个步骤:

(1)通过系统页面填写《密码查询信息表》,完成后下载打印表格;(2)用户签字后,加盖单位公章,并将该表格及填表人身份证扫描为jpg格式进入系统进行上传,等待审核通过。详细操作步骤在页面的帮助信息中有截图演示。4.问:新的申报单位,怎么进行操作和注册? 答:请登陆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点击用户注册,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整个注册流程包括三大步骤:

(1)单位信息及用户信息注册填写;

(2)打印上传审核材料;

(3)审核通过登录申报。5.问:申报用户没有帐号怎么办?

答:没有申报过国家科技计划、奖励项目的,请本单位管理员新创建用户名和密码,创建推进计划相应任务,并对推进计划的申报权限进行授权;已经申报过国家科技计划、奖励项目的,用原用户名和密码,请本单位管理员创建推进计划相应任务,并对推进计划的申报权限进行授权。6.问:学科怎么选择?

答:申报系统中的学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设置,请根据申报人的所属学科选填到三级。

7.问:海外引进人才回国工作时间怎么确定? 答:须已回国工作两年以上(2016年8月31日前回国,以与用人单位签署的正式工作协议或合同为准)。8.问:代表性论文有什么要求? 答:填报最近五年内发表的代表性论文。9.问:什么是标准制定?

答: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协调项目分工,组织制定(含修订),统一审批、编号、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10.问:近5年成果时间如何界定?

答:2013年8月31日(含2013年8月31日)后的成果。11.问:申报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附件中的最近三年审计报告和最近一期财务报表是否必须提交?

答:必须提交近3年的审计报告及申报之前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至少提供最近一期的审计报告,必须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以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材料或加盖的公章为准)。该附件材料是形式审查及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12.问:申报书如何装订?

答:订书器简装即可,请勿过度包装。推荐表在前、附件在后装订在一起,一式两份。13.问:附件上传总不成功?

答:每个附件大小不能超过5M,超大附件可以分2部分上传,附件名称请标注1、2。14.问:填报完成后什么时候可以提交?

答:申报表填写完整,附件按要求上传,均检查无误后,可点提交按钮。

15.问:提交后,怎么不能预览?

答:后台服务器合成PDF格式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超过2小时还不能预览,请拨打技术支持电话010-88659000,请后台工作人员协助查看原因。

16.问:申报提交后是否可以退回?

答: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对申报材料需认真审核,并按各自权限在申报系统逐一确认提交,在材料未提交至科技部之前,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有权限退回修订。材料一经提交科技部,无法退回。

三、组织推荐:

1.问:推荐单位怎么组织遴选推荐?

答:推荐单位要坚持好中选优,确保推荐质量。推荐工作要公开公平公正,程序严格规范,要组织专家对申报对象进行推荐评审,并对拟推荐对象在其依托单位内部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正式推荐。

2.问:依托单位和推荐部门的意见要填写吗? 答:依托单位和推荐部门的意见,必须填写。3.问:依托单位公章盖在什么位置? 答:依托单位公章盖在依托单位意见落款处。4.问:拟推荐对象如何公示?

答:拟推荐对象需要在推荐对象的依托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5天,公示可采用“张贴公示、单位网站公示”等。5.问:已入选推进计划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如何推荐? 答:已入选推进计划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确定的推荐人选由基地的原推荐渠道经省科技厅推荐提交到科技部。

四、政策解答:

1.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目标是什么?

答: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问: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设立科学家工作室。2.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问:科学家工作室的任务是什么? 答: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4.问: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任务是什么?

答: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5.问: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任务是什么?

答: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6.问: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任务是什么?

答: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7.问: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任务是什么?

篇3: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

天津市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力推进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工作,在全方位提升劳动者,特别是企业中青年及各街道失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上,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日前,区人社局共举办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营业员、育婴员等4个工种的培训班39期,培训失业人员1900人,鉴定合格率95%以上。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这道“大餐”,为河东居民真正送来了就业福利。

“今年,我们将继续通过政府培训补贴和津贴的形式,鼓励和引导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重点面向企业中青年、辖区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预计全年将培训失业人员4700人、企业在职职工4400人,并使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区人社局培训科科长陈亮介绍说,目前,河东区12个街道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正在结合辖区特色积极开展培训,各街道失业人员均可免费参加培训福利计划,在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课时,按每人每课时6元的标准领取生活费补贴。

除了为失业人员送就业福利之外,河东区人社局还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联系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等多家职业院校对爱琴海购物中心、棉三创意街区等在职企业员工进行培川,帮助其考取相关职业证书,并积极推荐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员与企业进行对接。另外,区人社局还为满足条件的企业授予“创业培训实训基地”称号,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创业贷款、孵化园建设、人才招聘等一系列贴身服务,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篇4: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2020年,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二、支持措施

落实和制定配套政策。加大现有人才政策落实力度,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具体情况,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并先行先试、逐步完善。

加强人才与项目、基地的有机结合。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重点创新基地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对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简化立项程序,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中已承担科研项目的,完成项目任务后优先给予滚动持续支持;未承担科研项目的,可自主提出研究项目,符合国家科技计划要求的,按程序给予优先立项。具备条件的依托单位优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统筹国家科技计划等相关经费的安排,调整投入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对科学家工作室等重点任务给予支持。加强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探索建立适应不同任务特点的具体支持措施。对科学家工作室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参与竞争申请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实行聘期制,赋予其充分的科研管理自主权,建立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大培养和支持力度,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计划入选对象所在单位、园区、地方和部门要集成各方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在推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创造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宣传报道,为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组织实施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科技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加的推进计划实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研究协商重大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部。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择优遴选一批国内外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专家作为推进计划咨询专家,完善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推进计划组织实施中的决策咨询作用。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根据推进计划的实施进度和目标要求,实施定期的报告制度和评估制度,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加强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的跟踪管理和评估考核,不断完善实施工作,提高推进计划实施效果。

(摘自教育部网站)

篇5: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

为贯彻落实全国民航科教创新大会精神和《关于推进民航科技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按照民航局党组“一二三三四”工作思路和民航科教创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要求,民航局将组织实施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民航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行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引领和带动民航科技人才队伍发展,为持续提升民航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2020年,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1.造就一批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民航科技前沿和发展方向,重点培养和支持20名左右高层次民航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在应用基础研究、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等民航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引领作用,能组织完成国家或民航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领军人才。

2.培养一批民航科技创新拔尖人才。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快速成共6页

长,重点培养和支持50名左右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航科技创新和生产一线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3.建设一批民航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或民航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30个左右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完成各项科技创新任务,保持和提升民航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二、实施原则

1.坚持高端引领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立足民航行业发展需求,面向行业内外公开选拔一批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一流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以战略目标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民航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遴选人才,在创新实践中用好人才,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和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性和积极性。

2.坚持创新机制与营造环境相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民航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培养与发现、人才评价与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民航科技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3.坚持分类管理与突出特色相结合。注重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实施分类管理,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管理服务等方面分类施策、大胆探索,-2-重点突出对民航特色科技创新领域人才和团队的支持。民航科技创新领域主要包括:民航安全、适航审定、飞行技术、机务维修、机场工程、空中交通管理、机场运行管理、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民航信息化和信息安全、通用航空、航空油料和航空医学等。

三、遴选条件

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不同特点,入选对象分别按照以下条件进行遴选。

1.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品行端正;

(2)研究方向符合民航发展需求和民航科技应用发展趋势,具有主持承担国家或民航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经历;

(3)在民航科技创新领域出类拔萃,具有广阔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引领实力,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业绩显著,已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在民航主要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

(4)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具有正高级职称(企业和运行单位科技人才可不受职称限制),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5)具有较强的科研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3-(6)已纳入所在单位科技创新重点支持对象。2.民航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民航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备良好的科研作风和科研道德,专业基础扎实、学术思想活跃;

(2)研究方向符合民航发展需求和民航科技应用发展趋势,具有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或民航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经历;

(3)在民航科技重点领域崭露头角,具有广阔的科技创新视野及创新潜力,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突出,在民航主要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4)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企业和运行单位科技人才可不受职称限制,并适当放宽学历要求),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5)已纳入所在单位科技创新重点培养对象。3.民航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民航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符合国家、民航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长远需求,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科研规划;

(2)具有承担国家或民航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经历;

-4-(3)团队研发水平居所在领域前列,创新业绩突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强,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4)团队负责人一般不超过55周岁,并同时应符合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战略视野;

(5)团队结构稳定、合理,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不多于15人,可跨单位协作。

(6)已由所在单位组建一年以上,并有相应配套政策支持。通过民航局推荐,已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杰出人才、领军人才的,自然入选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已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的,自然入选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已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的,自然入选民航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已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自然入选民航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民航系统外以上入选对象,符合条件的,经所在单位推荐,民航局审议通过后,入选推进计划相应人才、团队。

四、遴选程序和方式

1.申报。面向全国开展申报推荐工作。民航重点实验室、民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人才和团队可通过所在单位独立推荐。

2.初审。由技术支持单位按照推荐要求进行形式审查。

-5-3.评审。由技术支持单位组建评审专家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择优提出人选和团队建议名单。

4.公示。经民航局科教管理部门审议后,确定公示名单,并在民航局网站进行公示。对公示期间反映的问题,由有关部门进行核查并提出意见。

5.批准。公示无异议的,经民航局批准后,向社会发布入选名单。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协调。做好与国家现有人才计划的有效衔接,形成协调有效、落实有力、组织实施有序、资源配置合理的工作格局。重点在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和评价激励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推进计划的实施。

2.完善专家咨询。将遴选民航行业专家和推进计划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一批履职积极、客观公正的高水平专家作为推进计划咨询评审专家,充分发挥专家在推进计划组织实施中的决策咨询作用。

3.提供综合支持。民航局和所在单位结合现有各类科技计划和人才计划,通过实施国家或民航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在承担科研任务、提供保障条件、加大激励力度等方面对入选对象给予重点支持,提高其创新能力。组织入选对象开展跨领域的学术交流、联合攻关、研修培训以及行业

-6-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加强对入选对象的突出业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对符合条件的推进计划入选对象,民航局择优推荐参评两院院士、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4.开展绩效评估。根据推进计划的实施进度和目标要求,促进各类科技计划与推进计划的紧密结合,加强考核管理和跟踪服务,建立报告制度、考核评估机制和约束退出机制。

篇6: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

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推进计划的目标:

遴选出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行业重点科研领域的优秀创新团队和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等多种方式,集中各方力量加大对入选对象的支持,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支持总规模控制在5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5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第三条 推进计划的任务: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设。培养一支瞄准科技发展前沿,能够引领行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的领军人才队伍。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设。支持一批符合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长远需求,具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科研规划,团队创新业绩突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的创新团队。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一系列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勇于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第四条 推进计划由部人才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由部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申报者应为从事交通运输领域科技研发的个人或单位,并需有推荐单位意见。推荐单位包括: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中央管理的交通运输企业、部属单位、相关高等学校等。

第六条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申报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无学术不端行为。

2.近5年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

3.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重大建设项目的关键研发任务,近5年主持过国家或省部级科技项目。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业绩突出,近5年曾获得过国家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技奖励;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发表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拥有发明专利授权;负责或参与过重要标准规范制修订;作为负责人开发了具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

4.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含)以上职称,年龄在50周岁以下。

5.人选为海外引进人才的,须已回国工作两年以上(以与用人单位签署的正式工作协议或合同为依据),并保证在今后5年内每年在国内工作9个月以上。

第七条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申报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所从事研究领域符合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长远需求,具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科研规划。

2.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重大建设项目的关键研发任务,近5年以团队为核心牵头承担过2项(含)以上国家或省部级科技项目。

3.团队创新业绩突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近5年核心成员曾获得过国家或3项(含)以上省部级科技奖励;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发表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拥有发明专利授权;负责或参与过重要标准规范制修订;在该领域开发了具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

4.团队结构稳定、合理,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不超过15人,可跨单位协作。申报单位核心成员所占比例不低于50%,且不能作为核心成员同时申报其他创新团队。

5.团队负责人应符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

第八条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申报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申报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示范基地可为申报单位的内设机构;

2.应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完备的人才培养条件和创新服

务设施;

3.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科教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

4.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制度健全、成效明显,能够发挥较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第九条 推进计划评审注重结合国家及部重大科研项目,兼顾基础性研究,优先从国家及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平台等创新基地平台中推荐产生。

第十条 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得申报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连续两次未入选的,再次申报需间隔一年。

第三章 推荐及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推荐及评审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择优支持,将业绩贡献、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作为人才和团队遴选的核心标准;将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和示范带动意义作为基地遴选的核心标准。

第十二条 申报者须填写推荐表,申报单位严格按申报条件择优遴选,并在单位内部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第十三条 各推荐单位要认真审核推荐对象的推荐材料,并签署推荐意见,统一将推荐材料报部科技主管部门。推荐材料内容不得涉密。

第十四条 部科技主管部门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后,组织专家对推荐对象进行评审。推荐材料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提交专家评审:

1.申报对象不符合申报条件;

2.推荐材料不符合填报要求;

3.推荐材料未按规定时间提交等。

第十五条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部科技主管部门会同人才主管部门提出拟入选对象,经批准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列入推进计划。

第四章 实 施

第十六条 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交通运输科技主管部门与人才主管部门应密切协作,及时沟通有关信息,研究制定相关举措,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各单位也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

第十七条 推进计划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为5年。入选者如有违反科研道德规范、弄虚作假,或违法违纪的,经调查核实后撤销其资格。

第十八条 推进计划每年分别遴选约10名个人、5个团队和2个基地(根据当年申报对象情况适当调整)。

第十九条 入选推进计划的个人直接进入交通运输科技项目专家库。符合条件者,优先推荐入选部青年科技英才、十百千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如入选者在有效期内调离原工作单位,需报部科技主管部门备案;入选部青年科技英才、十百千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的,应同时报部人才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荐人选,直接由推进计划人选中符合条件的择优产生。

第二十一条 对入选推进计划的个人、团队和基地,部积极支持其开展科研、学术交流活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优先安排参加国际会议、出国培训等。第二十二条 推进计划入选的个人、团队的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应积极落实所承诺的支持保障条件,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第五章 附 则

篇7: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

在“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县委全会精神、奋力冲刺“双过半”的重要节点,在全市掀起招才引智热潮、加快绿色发展的关键时刻,今天我们召开全县“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目的是进一步凝聚共识、突出重点、优化服务,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共推“515”建湖计划、实现人才工作上台阶的舆论氛围和整体合力。刚才徐局长和夏部长分别围绕大学生、专门人才和领军人才,对“515”建湖计划近期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开发区、高新区、近湖街道、商务局对落实“515”建湖计划作了很好的发言。我表示同意,在此基础上,就大力实施“515”建湖计划,进一步推动全县人才工作我再提三点希望,供大家参考。

一、咬定目标,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实施“515”建湖计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515”建湖计划经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日前已经印发。目标十分明确:每年引进5600名大学生(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不低于50%)、1000名专门人才、50名领军人才,通过三年的时间,力争引进20000名海内外各类人才到建湖创新创业。虽然这一人才计划,目标定位高、组织体量大、时间要求紧,但与周边东台、大丰等兄弟市相比,我县指标还不

—1—

算高,都是市委下达我县的基本指标,也是必成指标。全县人才工作条线,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人才工作的重心充分集聚到这一目标任务上来。

实施“515”建湖计划是实现转型跨越的根本保障。实践证明,人才是发展之基、转型之石。当前,建湖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激励政策消化期,要实现从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关键靠科技,根本在人才。围绕县委全会提出的“转型跨越迈上新台阶、开拓奋进建设新建湖”的发展定位,要把“2+4”产业规划蓝图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加快集聚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实施“515”建湖计划正当其时,必将为全县更好地策应经济新常态,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实施“515”建湖计划是应对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区域性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实力的竞争,谁重视人才,就有可能在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谁无视人才,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掉队落伍。就人才工作而言,我县正处于“标兵越跑越远、追兵越追越近”人才拼抢日趋白热化的关键时刻。当前,大市区人才工作中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东台、大丰以国际化视野揽才的成效也已经显现。而我县人才工作曾经拥有的基础优势则在此消彼长中逐步弱化,如果再不迎头赶上,我县将边缘化于全市人才工作的“第一方阵”。实施“515”建湖计划,发挥“28条”人才新政驱动效应,必将有力地促进各类人才竞相汇聚,带动人才工作和区域竞争力“弯道超越”。

实施“515”建湖计划是营造错位优势的有力抓手。市县

—2—

联动实施“515”计划,既是市委对各县(市、区)人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比拼和检验各县(市、区)人才工作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的一次同台竞技。我县连续三年在全省县域层面举办“科技与人才节”,牵头举办全市先导产业航空装备产业技术交流会,主导举行全国石油机械高校院长峰会,这些人才工作的品牌活动在省、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实施“515”建湖计划,有助于放大已有人才工作品牌效应,通过更大力度、更广领域、更宽视野的招才引智活动,让我县创新驱动的错位优势更加明显。

二、突出重点,创新举措,扎实提高“515”建湖计划的实施效益

同以往人才政策相比,“515”建湖计划目标定位更高、受惠主体更多、集成支持更大、任务也更加艰巨。我们必须坚持重点重抓,把各类人才招引与市、县人才工作的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和重要任务有机结合起来,硬化举措、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要强化资源整合。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515”建湖计划以大规模、普惠制、集成化为原则,既开发“顶天立地”的领军人才,又开发“铺天盖地”的基础性和适用性人才;既需要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精心谋划,又需要各镇(街道、区)、各部门整体联动、合力推进。要深化“双招双引”,把招才与招商、引智与引资捆绑式推进,在宣讲招商引资政策的同时,不忘推介“515”建湖计划引才政策,努力形成“双招双引”的叠加效应。要创新“互联网+”思维,加快形成以企引才、以才引才、中介举才、网络求才等“海陆空”并举

—3— 的引才格局。

要强化需求导向。招才引智,政府引导,企业是主体。近期,全市将市县联动开展“千家企业进高校、千名人才盐城行”活动,组织市内重点园区、知名企业携带岗位需求,赴国内高校院所集中地区,分头开展人才项目专场对接活动,集中推介“515”人才政策。无论是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招引科技副总、邀请教授学者考察洽谈合作,还是新建引才联络站、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激发企业积极性是根本,摸准企业内在需求是前提,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是关键,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要通过规模企业“家家到”,扎实提高人才招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强化节点意识。根据年初计划安排,今年将再次市县联动,举办第五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近期市委也将召开筹备会。我们要将全市沿海峰会作为展示我县人才工作整体实力的最佳窗口,及早储备人选和签约项目,实施挂图作战、销号推进。要把组织申报国家和省、市人才项目,推荐意向人选参加市、县创业大赛作为实施“515”建湖计划的有效载体,围绕时间节点要求,扎实抓好国家“千人计划”项目的遴选、申报工作,力争申报数有新提升、入选数实现零突破。全面启动实施市“515”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并及时资助“515”领军人才,常态化受理并落实“515”建湖计划大学生、专门人才各项政策。要精心组织县首届创业大赛,挑选举荐精英人才参加全市第三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加强跟踪对接,确保参赛率和落户率实现双赢。

三、明确责任,真抓实干,全力打造“515”建湖计划落

—4—

地生根的最优服务环境

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全县人才工作也要以此为契机,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着眼,务求“三个到位”,推动“515”建湖计划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责任落实到位。今年县委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在全县目标绩效任务考核中,将党建工作由资格指标列为重点工作。人才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推进落实不到位,势必影响到党建重点工作考核,各镇(街道、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从早从速抓起。对照“515”建湖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组织、人社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切实抓好“515”建湖计划人才服务窗口和申报系统建设,补充服务力量,公示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能办的马上就办、不能马上办的要限时办,同时要严督实查,对目标任务落实不到位的镇(街道、区)或部门要及时通报提醒。各镇(街道、区)、各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加强横向沟通和纵向联系,努力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及时高效、精心周到的服务。

政策宣传到位。今天在座的人才、政工条线人员,是宣传和落实“515”建湖计划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到守土有责,加强对人才政策的学习、消化,并做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努力成为人才政策宣讲和应用的行家里手。要不失时机宣传推介我县“515”人才政策,充分依托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等多样化媒体进行扩散,既宣传“515”人才政策,又宣传创新创业典型,放大示范效应,努力让各类利好充分传递到高校、人才和中介服务机构,传递到园区、企业及各

—5—

用人单位。

跟踪服务到位。围绕意向人选抓签约、签约人选抓落户、落户人选抓运行,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挂钩服务制度,对高端人才和高新产业项目等重大人才事项,要建立报备制度,确保高端人才高层对接、重要项目重点接洽。要坚持人才服务首问负责制,按管辖范围和服务职能,对个性化人才服务事项及时解决,对涉及面上的共性人才服务事项,召开联席会议会商解决,全力打造时间最短、流程最简、服务最优的创新创业环境。

同志们,全县人才工作目标十分明确,时间已经过半,希望各镇(街道、区)、各部门能对照全年目标任务,一方面及时“回头看”查漏补缺,另一方面狠抓当前、全面落市县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优厚的服务,加快实施“515”建湖计划,为推进县域转型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8:人才盘点推进计划书

天津市河东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大力开展 “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 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去年11月底, 区人社局已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62 班次, 共计培训失业人员3024 人, 并有2861 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鉴定合格率达96%以上。

据该区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借助河东区委、 区政府把培训福利计划列入该区20项民心工程的 “东风”, 区人社局开通了 “绿色通道”, 组织各街劳服中心对失业人员开展调查摸底, 根据群众需求, 选定家政服务员、 月嫂、 计算机维修等8个热门紧缺职业工种开展培训, 并积极与辖区办学条件好、 师资力量强的民办培训学校进行对接, 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同时, 对有创业意愿的, 区人社局还提供创业培训、 创业测评、 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另外, 区人社局运用多种方式, 在全区各街道社区及万达广场、 爱琴海购物公园等辖区重点企业中广泛开展培训福利计划与政策措施的宣传活动, 并针对培训报名条件、 报名所需材料、 优惠政策、 补贴发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印发宣传资料10000份, 张贴宣传海报280张, 营造了人人参加培训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关于北京的会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