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

2024-04-14

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通用6篇)

篇1: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

关于实施《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为进一步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起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加强村务效能建设,增强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经乡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决定开展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现将《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向阳乡委员会

向阳乡人民政府

2010年7月12日

抄送:市效能办,乡党政领导,存档(2)。

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起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理顺农村 “两委”关系,加强村务效能建设,增强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遵循的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村委会和村级其它组织必须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须经村党组织研究决定。

2、充分发扬民主。涉及农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须经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实行民主决策。

3、严格依法办事。村党组织、村委会及党员大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所作的决定、决议,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4、坚持党务村务公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员发展以及按要求需要公开的党务村务应及时公开,增加透明度。

第二章村“两委”职责及相互关系

第三条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主持本村全面工作,履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赋予的各项职责。

第四条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乡党委、村党组织领导和乡政府指导下,开展属村民自治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担负着管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事纠纷,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职责。

第五条村党组织要加强和改善对村委会的领导,支持和监督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村委会要自觉置于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村“两委”成员要自觉维护村党组织的领导和班子团结,积极主动地做好各自分管的工作,共同把村事村务管好、办好。村党组织书记应支持村委会主任大胆工作,保障村委会正常行使自己职能,主动协调好“两委”关系,防止包办代替村委会工作。

第三章议事规范

第六条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要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进行,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两委”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必要时召开党员大会讨论通过,重大事项须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

第七条村“两委”联席会议是村级最主要的日常事务决策形式,主要职能是讨论决定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有关决议、指示的实施办法和不必提交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定的事项,会议党组织书记召集和主持,村党组织、村委会全体成员参加,党组织成员和村委会成员的实到会人数均超过应到会人员的半数。会上意见分歧较大,一时达不成一致的,应暂缓做出决定,会后进行充分酝酿协商,下次会议再进行研究。“两委”联席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第八条对于“两委”联席会议形成的决议或决定,要严格执行,抓好落实。在执行中如发现决议或决定与现行政策法规或现实不符,要及时向村党组织汇报,并召开“两委”联席会议重新讨论。

第九条与会同志必须严格遵守会议纪律,不得泄露会议机密。要指定专人做好议事会议记录。

第四章管理规范

第十条学习制度

1、学习时间:各村每月定期组织一次,时间一般每月1日。

2、学习人员:村两委成员及其它需要学习的对象。

3、学习内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科学文化、法律法规及市场经济知识。

4、电化教育。每个行政村有固定的党员电教工作播放点,做到设备配套、制度完善、经费保障、记录完整,有专门人员管理播放,坚持与学习相结合,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播放党员专题片。也可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进行电化教育。

第十一条“三会一课一日”制度

“三会一课一日”是指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党课、党员活动日。

1、支部委员会会议

时间:每月召开一次,一般在每月月底召开。

对象:支部委员参加,必要时可扩大到党小组长参加,由支部书记主持。

内容:主要研究支部工作,及对本支部党日活动的内容时行安排。

2、支部党员大会

时间:每季度召开一次,时间分别在每季末进行。

对象:全体党员参加,由支部书记主持。

内容:听取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吸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选举产生新的支部委员会及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补选支委和检查党员目标管理的实施情况及讨论决定支部的其它重大问题。

3、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

时间: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一般年底召开,可结合年终民主评议党员进行。

对象:全体党员参加,由支部书记主持。

内容:沟通思想,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党员内部矛盾,激发党员上进必和进取精神。

4、党课

时间:每季度召开一次。

对象: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内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文件精神,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和现代科技知识。

5、党员活动日

时间:每年元月1日、7月1日、10月1日为统一的党员活动日,其他可依据情况安排。对象:一般由全体党员参加,也可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

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如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开展党的知识竞赛等有益

活动,组织党员开展扶贫助困、为民办实事等志愿活动。

第十二条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

1、“联章联签”是指凡村级重大事项均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合盖章或联合签批。

2、“联章联签”的范围主要:①各村超过村委会财务审批权限的财务开支(一定限额内财务开支由村委会审批);②村级土地的征用和农村建房宅基地的审批;③计划生育奖励扶助;④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款的发放;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变动;⑥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承包;⑦基建工程的招标、投标及预决算情况;⑧其它需要联章联签的事项。

3、联章联签程序:一般先由村两委主要领导商议、确定初步意见,再提交村“两委”会议研究决定,然后由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

第十三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1、财务开支审批原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要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和联章审指原则,实行分档逐级审核,限额授权,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负责人审批。同时各村要建立民主理财领导小组。

2、财务开支审批权限。各类开支(含借款或预付款),金额在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由村委主任审批;金额在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含2000元)的,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联合审批;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由集体经济组织会同村两委集体审定后,由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联合审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适当降低审批限额。

3、财务开支审批程度

(1)经办人员出具合法的开支原始凭证,并注明事由、时间、经办人和证明人姓名。

(2)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合法性。

(3)审批人根据审批权限规定作出审批。

(4)对于各项基建工程,能够取得正式发票的购物及开支凭证,必须取得正式发票或税务部门的正式凭证;对于不能取得正式凭证的较大数额开支,须经村班子事先集体研究同意。第十四条人事管理制度

1、对届期内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出现缺额需增补的,由村党支部报乡党委同意后,在党员大会上进行补选,必要时可由乡党委直接任命;

2、对不称职或缺职的村委会成员,由村委会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上,召集村民会议进行罢免或补选;

3、对村级民兵、共青团、妇女组织负责人的任免,由村党支部提出意见并报乡人武部、团委、妇联审查同意后,按有关规定选举、调整;

4、对村文书的任免及计生、土管等管理人员的聘用,经“两委”集体确定后,报乡党委政府同意;

5、加强村后备干部队伍及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村党支部应做到有培养目标、有培养计划、有培养措施,结合党员发展工作,每村应动态建立不少于3人的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并及时做好推荐和使用工作。

第十五条文电印章管理制度

1、各村应指定专人做好文件的收发登记、整理立卷、归档保存工作。收发文件一般按收发时间一月整理一次,分门别类,整理保存一年以上,以备查阅。

2、村级印章必须指定专人管理。印章保管人与印章使用的审批人,不得同为一人。要严格规范印章的使用程序,对不经批准擅自盖章的,要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第十六条村务公开制度

1、村务公开的总体要求:要从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以及村里的重大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

2、村务公开的主要事项:

村干部任期目标、年度工作目标及完成结果;村财务上年结转、收支、结存、应收、应付款;经济项目承包;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优抚费及救济款物发放;水、电费;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发展党员;多数村民要求公开的事项。

3、村务公开的程度:

公开前应经村支委会、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讨论通过,经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认可,由监督小组长签字后向村民公开。要建立村务公开档案,逐次登记备查。

4、村务公开的监督:

①各村要成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分别组成一个(3-5人)村民主理财小组和一个(3-7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村务公开全程监督;

②接受全体村民和村民代表会议的监督,对村民反映的建议和意见,要及时给予解释和答复; ③接受上级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指导、检查和监督;

④对采取不同方式搞假公开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对不按规定进行村务公开,造成群众集体上访,产生恶劣影响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乡组工办、民政办、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2: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及中央、省委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

一、组织设置标准化

(一)基本设置:

1.独立党支部。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应当成立党支部,党支部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超过50人的应成立党总支,超过100人的应成立党委。

2.联合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应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

3.党小组。每个党小组一般不得少于3名党员,其中党小组组长必须是正式党员,建议由村组干部中的党员兼任。

(二)其他设置:

4.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主要组织党员开展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等。临时党支部一般不发展党员,不处分处置党员,不收缴党费,不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和进行换届,党员组织关系不转接。

(三)成立程序:

5.党支部成立。一般由拟成立党支部的基层单位提出申请,所在乡镇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并批复,批复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乡镇党委审批同意后,基层单位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并上报选举结果,乡镇党委批复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6.党小组成立。一般由党支部作出决定,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生。

7.临时党支部成立。一般由临时组建的机构提出申请,乡镇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并批复。临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由批准其成立的党组织指定。根据工作需要,乡镇党委可以直接作出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决定。

(四)调整撤销程序:

8.党支部调整撤销。党支部需要变更名称,或因党员人数、区域等发生变化,不再符合设立条件的,一般由党支部报所在乡镇党委批准调整或撤销,也可以由乡镇党委直接作出决定,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9.临时党支部撤销。临时组建的机构撤销或承担的任务完成后,临时党支部自然撤销。

(五)任期和换届:

10.班子职数。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可分别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正式党员不足7人的党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设1名书记,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11.按期换届。党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每届任期5年(按期换届工作由省委按照中央要求作出统一安排)。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六)班子建设:

12.条件要求。村党支部领导班子要注重从本村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复原退伍军人、乡村医生和教师等人员中选拔;对社区党支部领导班子,要注重从网格员、复原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以及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等社区各类组织中的党员负责人中选拔,也可从居住在本社区的退休人员中聘请。凡是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否决的和省委“五个不宜、十个不得”标准的,一律不得担任支委成员。

13.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应具备一定政策理论水平,热爱党的工作和农村工作,有群众工作本领和党务工作能力,一般应具有1年以上党龄。对没有合适人选的,上级党组织可以跨地域或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党支部书记。

14.班子分工。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当好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每年向上级党组织和党支部党员大会述职,接受评议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党支部副书记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党支部其他委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党支部应指派专人做好党建各项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15.从严管理。对于全市所有经上级任命或依法选举产生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含派聘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由市委组织部统一进行备案管理。届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有调整的,应严格执行考察、联审、审批、备案等相关程序。

16.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每个村(社区)的后备干部原则上保持不少于2名,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具备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注重培养有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农村党员。加强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管理使用,及时调整补充,达到政治坚定、素质较高、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目标。

二、组织生活正常化

(七)“三会一课”:

17.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全体党员参加,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18.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召开,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做出决定等。

19.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由党小组组长召集并主持,主要任务是落实党支部工作要求,完成党支部安排的任务,组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谈心谈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20.党课。一般每季度不少于1次。乡镇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定期为基层党员讲党课。

(八)支部主题党日:

21.支部主题党日。每月第一个星期一召开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交纳党费、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开展志愿服务等。也可结合基层治理、环境卫生整治等农村(社区)实际,进行统筹计划,丰富活动内容,创新载体形式。

(九)组织生活会:

22.组织生活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组织生活会应当确定主题,会前认真学习,谈心谈话,听取意见;会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会后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

(十)民主评议党员:

24.程序要求。一般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一般以党员大会形式,按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程序进行,可结合组织生活会一并进行。民主测评可采取发放测评表的方式,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种等次,对党员进行无记名投票测评。评为“优秀”的党员比例一般不超过党支部全体党员三分之一。

(十一)谈心谈话:

25.谈心谈话。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每年谈心谈话一般不少于1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及时谈心谈话: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接收党员组织关系,党员受到表彰奖励,党员受到组织处置、组织处理、纪律处分以及有不良反映;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之前;党员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存在突出问题;党员出现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问题,等等。

三、管理服务精细化

(十二)党员发展:

26.程序要求。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发展党员5个环节25个步骤要求,按照“四次票决”“四次公示”规定,严格落实政审、推荐、责任追究等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确定、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转正把关严格,资料健全完善,档案管理规范。

27.重点发展对象。村(社区)党组织每三年至少要发展1名党员,贫困村每两年要发展1名年轻党员。对长期不做发展党员工作的党支部要进行组织整顿。

28.严格审查对象。对于刑满释放人员、开除党籍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并已接受处罚人员、参加过邪教组织并主动脱离邪教组织人员、曾经吸毒并已戒毒等5类人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算起,至少要经过党组织5年时间的培养考察,确实具备党员条件且表现突出的,可以吸收入党;对于劝退、劝而不退除名、退党除名、自行脱党除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等人员重新申请入党,在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群众评价和现实表现,审慎处理。

(十三)党费收缴使用管理:

29.党费收缴使用管理。党支部或基层党委每年年初核定党员当年每月应交纳党费数额,教育引导党员主动按月足额交纳。每半年向基层党委上交一次党费,每年向党员公布一次上党费收缴情况,建立党费收缴台账。

(十四)党内集中教育:

30.党内集中教育。按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

(十五)教育培训:

31.培训内容形式。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采取集中轮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组织生活、在线学习培训等方式,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各级党委(党组)要根据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本单位本部门中心工作,每年就党员集中轮训工作作出安排,分类别、分专题组织实施。

32.频次学时要求。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XXX县级及以上党组织举办的集中轮训,新任党支部书记应及时参加任职培训。党支部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落实农村党员冬春轮训制度,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新党员入党一年之内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8学时。

(十六)党员管理:

33.组织关系管理。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强化党员党组织关系管理。对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通过各种方式查找仍然没有取得联系的党员,予以停止党籍。停止党籍2年后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按照自行脱党予以除名。被停止党籍的党员,符合条件的,可依规申请恢复党籍。严格执行转入人员档案随转制度,确保党员档案由所在基层党委保管。

34.流动党员管理。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对外出6个月以上的党员,纳入流动党员进行管理。乡镇党委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工作机制,建好用好“流动党员微信群”,每月与外出流动党员最少联系1次,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状况,及时向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大事宜,发送学习资料。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在外流动党员集中学习讨论,汇报在外学习情况,分享学习方法与经验,进一步提高在外流动党员学习热情和学习质量。

35.出国(境)党员管理。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对因私出国并在国外长期定居的党员,出国学习研究超过5年仍未返回的党员,一般予以停止党籍。对经批准出境定居的预备党员,不再办理转正手续,不保留其预备党员资格。

36.限期改正处置。对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或者在民主评议中被评为“不合格”,但本人能够正确认识错误并决心改正的党员,党支部应按程序给予限期改正处置,限期改正时间不超过1年,在此期间党员权利不受影响,党支部应对其采取帮助教育措施。

37.其他组织处置。党员不接受限期改正处置或限期改正期满后仍无转变的,信仰宗教且经帮助教育仍没有转变的,为达到个人目的以退党相要挟且经教育不改的,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理想信念缺失,政治立场动摇,已经丧失党员条件的,因思想蜕化提出退党且经教育后仍然坚持退党的,予以除名;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者不交纳党费,或者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按自行脱党予以除名;违反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吸收入党或证实为非党员具有党员身份的,不予承认党员资格。做出以上处置的,党支部应事先逐级上报,由乡镇党委审批,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38.对重新取得联系的失联党员管理。党支部应核实其党员身份,掌握其失联原因、失联期间表现和本人态度。结合实际采取纳入党组织正常管理、补办相关手续;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结合实际给予劝其退党或劝而不退除名、自行脱党除名、退党除名、不予承认党员资格、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等处置,处置工作程序合规、材料齐全,处置结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十七)议事决策:

39.“五议五公开”。村组重大事项,必须按照村(居)民建议、村(社区)党组织提议、村(社区)“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和“提议事项公开、审议程序公开、决议结果公开、实施方案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的“五议五公开”程序决策实施。

(十八)密切联系群众:

40.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实行村(社区)干部包组联户制度,每名党组织委员至少联系1个村民小组(自然垸),通过开展“设岗定责”“垸场子话”、社会公益、结对帮扶等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满足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十九)激励关怀帮扶:

41.激励关怀帮扶。坚持正向激励,对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加强对先进事迹的宣传,弘扬正气、树立标杆。加强党内关怀帮扶,做到普遍关怀与重点帮扶相结合,落实“党的关怀月月送”。

42.关爱高龄党员。对行动不便或身体条件不允许的高龄党员,应当组织年轻党员干部经常性走访慰问并定期开展送学,密切关注学习和生活状态,及时将情况报告至基层党委。

(二十)村级“两委”专职化管理:

43.村级“两委”干部坐班值班和请假制。保证在编村干部工作日全面坐班,节假日轮流值班。主要负责处理村里日常事务、村民事务全程代理代办,协调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调处化解村民各类纠纷矛盾和应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等工作。值班安排表和村干部联系方式要向群众公布,每周去向要公示。村“两委”干部临时外出一天以上的,需向乡镇(街道)党(工)委书面请假。

四、工作制度体系化

44.建立健全自身建设制度。围绕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集体学习、谈心谈话、公开承诺、激励关怀帮扶、党风廉政责任等制度。

45.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村(社区)全面实行“五议五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规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运行,形成以村级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保证村级各项事务公开、公平、公正。

46.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健全党支部调查研究、走访慰问、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征集群众意见等制度和党员结对帮扶、承诺践诺、志愿服务、民事代办、与群众谈心等制度,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7.建立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围绕集体“三资”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内务管理等方面,健全并落实财务管理、资产登记备案、档案资料保管保密、党务公开、文明创建、综治维稳等制度,确保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监督有力。着力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面建立、实质运行、规范工作,发挥监督作用。

48.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制度。党支部活动经费应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足额安排,保障工作需要。建立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定期报告、检查和公示制度,确保工作经费管理使用规范。严格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年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能够保证社区党建工作和开展活动需要。

49.建立健全“双述双评”制度。党支部书记每年定期就个人履行职责情况(主要是贯彻执行党组织决策部署、加强支部建设、完成重点任务、联系服务群众情况和廉洁自律等情况),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述职,并接受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的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50.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制度。上级党委要建立基层党建月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就党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基层党组织应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上级党委做工作汇报。

51.建立健全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完善请示报告制度,凡属党支部重要工作、重大事件、重要事项、重要活动以及其他应当请示报告的情况,必须事前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负责人请示报告。党员、干部应按规定向党支部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

五、阵地建设规范化

(二十一)党群服务中心:

52.场所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各功能室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功能布局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一室多用”,力求达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发挥作用。

53.室外布置。在屋顶或门前设置旗杆,定期升挂国旗,不得使用破损、污损、褪色或不合规格的国旗。在门楣或院门顶端等正中位置,悬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醒目美观。在服务中心大门两侧悬挂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退役军人服务站四块牌子,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可加挂一块牌子。

54.室内布置。党员活动室或多功能会议室面积为“党员数量+20”㎡,配置会议桌椅,至少能满足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的需求。室内正方悬挂党旗、入党誓词,侧面悬挂党员群像图、党组织网络图等。

篇3: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

3万口人, 640名党员, 其中农民党员330名。

2 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工作中, 对照党中央提出的村党支部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要求, 发现水泉镇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存在目标和任务不明确的问题。虽然每年初都制定下发农村基层村党组织工作抓什么、怎么抓、上级有什么政策规定和目标要求等不明确, 致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失去针对性。

二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职责不清, 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有些村班子不团结, 党支部书记驾驭不了全局, 主任摆不政位置, 相互拆台, 内耗严重, 致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失去协调性。

三是村干部履行职责不到位, 办事不公道, 作风不民主, 为政不廉洁, 个别村干部还存在思想认识程度不高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不注重经济性建设, 只有等出了问题或上级安排集中整顿的时候, 才被动地抓一抓, 致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失去前瞻性, 严重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3 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采取的措施

3.1 抓干部队伍建设, 为理顺“两委”关系良好的内部环境。

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 是“两委”关系协调的根本。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更需要村级干部在思想素质、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的不断提高。因此, 工委把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切实抓紧抓实。在这方面, 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选配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在村党支部的选举上, 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 选举产生了党员和群众都拥护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建立规范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机制, 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学校的作用, 定期安排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建立长期管理机制, 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几年来, 组织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培训30多人次, 组织村“两委”干部培训100多人次。近两年来, 积极鼓励两委干部参加党校、农村学历培训, 目前已有51名同志获得大专文凭, 有6名同志获得本科文凭。12名正在参加大专学习。三是放手培养后备干部。我们把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作为一项制度, 坚持长抓不懈。要求每个村选拔2-3名后备干部, 列入党委统一管理, 统一建立档案, 定期进行培训学习, 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 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 现在全镇30名后备干部都成为开展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

3.2 抓阵地建设, 为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只有不断加强阵地建设, 改善村级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和党员学习活动的环境, 为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才能激励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想事、干事、干成事, 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按照市委《关于创建市级村标准化党员活动室的意见》, 区委从多个方面对村级党员活动室进行了建设, 派专人搞设计, 使户部营子村、前营子村进入“标准化村党员活动室”行列。2007年在市委、区委组织部的帮助下的, 投资14万元在西山村建起171平米的村部, 并建起90平米的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按照有房屋、有门牌、有设备、有图书、有制度的“五有”标准落实阵地建设。使全镇11个村级党组织的办公条件和活动环境都有一个明显的改变, 使村部真正建设成“党员干部之家”, 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3.3 抓制度建设, 为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太平区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 注意建章立制, 用制度管人, 管事, 促进了支部建设科学化, 村民自治民主化, 民主全程化, 使“两委”工作规范化。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建设区、镇、村“三级联动”责任机制。建立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 实行区级领导、工直单位包扶镇、村责任分工制度。

二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党建工作例会、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进户制度和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等十项制度, 促进了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 加强民主监督, 保障村民当家作主权利。

四是规范财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经济事项事先申请制度、定项限额管理制度、财务开支集体会签制度、印章管理制度和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积极探索实行村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 对农村帐务纳入镇里核算中心统一管理, 并从村级开支的审批程序、报帐程序和报帐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规范。

五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坚持“重激励, 勤督察, 严考核”原则, 用实绩来衡量干部的工作, 积极推行村级工作目标管理办法, 对各项工作目标进行具体细化、量化。同时建立督查制度, 坚持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单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 督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 严格考核, 兑现奖惩。

4 开展党建载体活动, 促进规范化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区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扎实开展了各种富民兴镇的党建载体活动。

一是实施了“进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根据《阜新市“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实施意见》, 区委确定了养殖业、特色种植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服务业等五大类农民致富工程项目的标准, 并制定了通过强化资金拉动、科技支撑、教育培训, 实现水泉镇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农业大发展的目标。, 全镇“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达标户3043户, 其中党员干部达标户220户。

二是深化“三培养、双带头、争四户”活动。从2003年起, 区委出台了《关于在水泉镇农村开展“三培养双带头争四户”活动实施方案》, 充分调动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 发挥地方带民富、帮民富的作用, 许多党员干部带动身边的农民搞大棚生产, 搞运输进城赚钱, 搞养殖业和饲料深加工, 搞商饮服修一条街, 全镇已出现农民致富能手1700多人, 其中党员致富能手132人, 涌现出党员干部双带标兵90人, 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62人, 把党员致富能手、双带标兵和党员“四大户”培养成村组干部14人。

三是建立协会模式, 发挥农村专业协会作用。几年来, 区委对农村专业协会党建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目前已建立了“养猪协会”、“养鸡协会”、“运输业协会”和“红砖行业协会”等10家协会。

四是开展“设岗定责、服务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为推动这项工作, 区委召开动员会, 调动党员上岗的积极性, 水泉镇党委共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12次, 累计培训人员470人, 培养党员上岗的意识和上岗的能力。目前, 无职党员244人, 参加活动的非党积极分子51人, 有108名党员在岗位上发挥作用较突出。此项活动为农民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 增强了党员队伍活力。

5 扎实苦干, 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5.1 提高了村干部素质, 增强了村级班子战斗力。

村组织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解决了村干部的参政动机、服务意识、团结协调等方面存在的偏差, 使村班子成员普遍提高了思想认识, 进一步认识到党员和村民选我是为什么?我们当选后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重要性。同时, 也进一步增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使每个班子成员都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 明确了自己的职责。

5.2 理顺了村“两委”关系, 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实施规范管理, 使村委会明确了依法独立开展工作与自觉接受党支部领导监督的关系, 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5.3 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密切了干群关系。

由于强化了村级财务管理和村民监督, 使村级财务管理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大大降低了村级不合理开支, 减轻了农民负担。

5.4 明确了经济发展思路, 促进农业结构合理调整。

几年来, 各村党支部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 牢固树立“为农民办事, 让农民满意”的思想, 全民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王娜

摘要:为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太平工委立足实践, 加强领导, 采取措施, 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 取得了明显成效, 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篇4: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

一、制度先行 科学配置权力

姚家店镇对村级事务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制定了涵盖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工程建设、“三资”管理、村规民约等方面的《党风廉政学习制度》、《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18项制度,明确了村干部的责任与职权的清单和流程,实现了由“以人治村”向“按制治村”的转变,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五统一”理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主阵地,采取“村账镇代管”方式,严管村级财务,实行统一银行账户、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财务核算。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领域,采取即时与定时、定点与分散相结合实行公开,让廉政风险“无处藏身”。截止目前,全镇十个村无一村出现帐目混乱、不执行“收支两条线”、暗箱操作等财务问题。

“四过问”督职。领导亲自问,镇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专题听取各村工作执行情况汇报,并对村干部是否正确履职进行客观判断;代表质询问,各村每月召开一次代表会,村民代表对村干部进行现场质询,村干部对村民代表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让村干部的“所作所为”真实地暴露在阳光下;群众测评问,定期发放民主测评试卷,对村干部存在明显违背政策和制度的问题,当即责令纠改;检查组暗访问,今年来镇纪检小组先后5次采取“访农户、看记录、查账目、评干部、纠问题”等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登门造访”监控村官权力运行,进行民意反馈。

“三排查”除险。凡事核查,凡是办理资金项目,均采取“个人办、班子核、委员会监”的方式,杜绝经办个人徇私舞弊,制定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常态抽查,联村干部与镇纪检小组定时或不定时联合抽查,检查材料是否真实,手续是否齐全,办事过程是否有吃拿卡要行为等;问题倒查,有群众反映、举报时,纪检、组织或财政部门介入调查,实行一对一,事对事,人对人倒查。

二、规范运行 规避廉政风险

公开亮权。涉农资金上网“晒”,粮食直补等各项个人补助资金以及扶贫、救灾、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等上级补助农村的各项公益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上网公开,资金的到位、使用、拨付、流转等接受社会监督。村民通过互联网就能了解到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截止8月31日,通过“一卡通”直达资金600余万元;招标工程进“台”,姚家店镇着眼于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实行“土”专家和“洋”专家的高效结合,把“洋”专家的理论与“土”專家的因地制宜丰富经验对接起来,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1至8月共招标21次,比预算节约资金10余万元;财务公开点“精”,村级财务是本组织的精髓,财务公开是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有效措施,老百姓关心的是资金开支都做了什么,是不是合理的范围,是否真正灰人民群众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姚家店镇创新财务公开方式,实现按会计科目公示向流水化公开的转变,在年初预算范围内的财务开支实行流水化公开,要求经办人写明事由、地点、金额等,非常详细地逐笔逐笔登记公开,便于人民群众易看易懂易明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成效显著,在省内外引起了不同反响。4月23日广东省纪委、监察厅有关领导一行20多人来进行了考察;8月8日襄阳市纪委、监察厅有关领导一行10多人专门就流水化公开工作进行了参观;8月22日,省纪委副书记肖习平同志带领各县市区纪委和监察局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各级领导对我镇“三资”管理、财务流水化公开产生浓厚兴趣,值得学习和推广。

制度限权。《权力清单》依靠一系列制度的支撑,依靠制度管理村级事务是预防腐败的根本途径。推出民主决策、服务大厅代理服务等制度,以“管理民主”给村官带上预防腐败的“紧箍咒”。制定集体资源管理、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产购置和集体资产处置等制度是让村民自己来经营自己的“家”。实行财务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和惠农资金发放等制度,让“家底”更透彻,权力更透明,信任更透心。

流程简权。《村干部职权清单》以流程图的形式详细列出了村干部的36项主要权力,大到村务公开、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运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处置交易,小到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养老保险办理等,并逐项列明每项村级事务遵循的法律依据、管理权限、运作规则、法定条件、执行标准及程序规范,对村干部手中的每项权力进行严格界定。各事项办理流程的全方位公开,使村干部行为处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之下,不仅解除了群众对村干部“暗箱操作”、“走关系”、“藏猫腻”的疑虑,还是群众的办事指南,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该如何办理,都为群众进行一一解答,实现了村务管理公开、透明、阳光。更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大尝试,解决了“门难找、事难办”的痼疾。

三、强化监督 提升运行实效

为将《村干部职权清单》落到实处,避免变成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姚家店镇在村干部职权设计上,将监督机制贯穿始终。

抓联动公开。坚持以群众看得到、看得清、看得全、看得懂为目标,推进农村基层党务、村务、财务联动公开,让村民自己来当评判员、监督员,正是因为把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参与到民主管理与决策中来,才能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才能密切干群关系,真正成为破解农村各种难题的“金钥匙”。

抓双向监督。注重把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双诺、双示、双述、双评”制度,每年村“两委”将年度工作目标分别向乡镇党委和村民作出承诺;年终,由村“两委”负责人将承诺完成情况向乡镇党委、党员、群众代表述职和接受评议,评议结果将直接与绩效考核挂钩,让权力在政府和群众的双重监督和制约下,从而将从根本上遏制“村官腐败”的泛滥,为农村的“管理民主”铺平道路。

篇5: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和接收工作,确保每名党员及时编入党的组织,纳入管理,不断提升党员素质和党员队伍管理工作水平,根据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党员组织关系管理要遵循寓管理于服务、就近就便、动态调整的原则。

1.寓管理于服务原则。秉持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念,既要强调从严管理,又要突出服务党员,将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对党员提出的咨询、寻求的帮助,要耐心解释政策,热心解决问题;

2.就近就便原则。确定党员组织关系的隶属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以党员就近、方便参加组织生活为主要考虑因素,既要尊重党员的意见,也要考虑党组织日常管理的实效性;

3.动态调整原则。定期排查和梳理,动态掌握党员队伍基本情况。要根据党员工作、生活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落实组织关系,并做好党员信息库日常维护,防止“口袋党员”“空挂党员”和“隐性党员”产生。

第三条 本办法主要对党员的正式组织关系的转移和接收进行规定。党员临时组织关系根据其他有关规定管理。

第二章 党员组织关系的重点群体分类管理 第四条 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

1.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往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原则上不能转往居住地或户籍地所在党组织;

2.继续就读全日制专升本、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就读学校党组织;

3.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回乡高校毕业生党员,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党组织,待工作单位落实后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

4.外出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外出地的固定居住社区(村)党组织;无固定居住地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暂时转移到父母居住地党组织,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按流动党员进行管理,一旦落实工作单位,应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

第五条 派遣制、合同制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派遣制、合同制职工党员应根据实际,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往便于参加组织生活的工作单位党组织或派遣机构党组织。相关单位或机构原则上不能以“非本单位正式人员”等理由拒绝接收。

第六条 离退休人员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

1.原单位建立离退休人员党组织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

2.原单位未建立或按规定需撤销离退休人员党组织的,要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

3.被原单位返聘的,其党员组织关系可继续留在原单位党组织;聘任至新单位的,其党员组织关系可转往新单位党组织。

第七条 退役军人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

1.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往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原则上不能转往居住地或户籍地所在党组织;

2.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退役军人党组织或居住地党组织。外出找工作流动性大的,应按流动党员进行管理。

第八条 撤并、转制企业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1.企业仍存在、党组织仍保留的,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

2.并入其他企业,党组织整建制转移的,党员组织关系同步转移; 3.企业不复存在,党组织不再保留的,根据党员去向确定组织关系的落实。党员已找到新工作单位的,组织关系转往新工作单位党组织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党员未找到工作的,组织关系转往居住地党组织。

第九条 出国(境)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

1.因公出国(境)一年以上的党员,需办理请假手续,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党组织,或根据需要转往指定党组织;

2.因私出国(境)、去港澳台或自费出国留学的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如下:

(1)短期请假出国(境)或去港澳台探亲或办理私事的党员,其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党组织;(2)出国(境)或去港澳台长期定居的党员,出境后即停止党籍,其组织关系和档案材料要移交至市委组织部,保存备查;

(3)出国(境)逾期(含续假)1年以上未归的党员,党员组织关系和档案材料要移交至市委组织部,保存备查;

(4)经批准出国(境)定居的预备党员,不再办理转正手续,也不再保留其预备党员资格;

(5)自费出国(境)留学的党员,在学成回国前,党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在学成回国后,由本人提出恢复其组织生活的申请,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查,如其在国外期间确无问题,可以恢复其党员组织生活。如果是预备党员,其在境外学习期间表现良好,可以按期转正。

第三章 完善党员组织关系规范化管理制度 第十条 建立定期梳理党员组织关系制度。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党员积分考核制度,每半年排查一次党员组织关系情况,对转入党员基本情况、转出党员组织关系落实情况、在编党员动向三项主要信息进行逐一梳理。认真落实每一名党员的组织关系,动态掌握每一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发现组织关系“空挂”党员要及时联系、寻找,防止因不及时关心而失去联系的情况发生。

第十一条 建立组织关系和行政(劳动)关系挂钩制度。在人员流动频繁的企业党组织和各类联合党组织,要严格实行党员组织关系和行政(劳动)关系挂钩制度。党员行政(劳动)关系发生变化,组织关系必须及时联动变化,做到人到关系到、人走关系走。

第十二条 建立转出党员组织关系跟踪制度。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前,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员去向和联系方式进行登记,并认真填写《党员信息库日常维护登记簿》,主动了解转移情况,督促其尽快落实组织关系。对转移过程中碰到问题的党员,党组织要主动帮助协调,确保党员组织关系尽快落实。跟踪工作直到收到介绍信回执、党员编入新的党支部为止。

第四章 各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及对党员的要求 第十三条 转出党员组织关系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 1.教育督促党员按照规定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并如实、规范地填写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2.对组织关系转出的党员基本情况进行登记,跟踪了解党员去向和组织关系落实情况,与党员所去党组织保持联系;

3.指导党员掌握转接流程和要求,督促党员及时、按要求办理手续;

4.对党员提出的咨询热情解答,主动帮助。第十四条 接收党员组织关系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 1.认真查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党员档案,为党员办理组织关系接收手续,及时将党员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

2.将接收党员的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及时反馈给转出组织关系的党组织;

3.对因工作需要、经济条件等原因不能及时回原所在党组织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党员,帮助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 对党员的要求是:

1.因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离开原所在党组织,要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去党组织报到;

2.妥善保管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在有效期内办理转移手续; 3.了解自己的党员档案流转情况,防止人档分离情况发生。

第十六条 组织关系管理问题的责任追究。

1.因党组织原因造成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党员脱党、介绍信遗失等问题的,追究主要责任者责任;

2.因党员本人原因造成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介绍信遗失等问题的,党组织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应根据党章规定,给予适当的组织处置。

第五章 附 则

篇6:向阳乡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坚持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理顺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村级班子的整体功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芭蕉箐社区实际,制定芭蕉箐社区规则。

第二条

芭蕉箐社区规则适用于芭蕉箐社区所设的村社两委组织。

第三条

芭蕉箐社区规则由镇党委、政府监督落实,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负责实施。

第二章

村级组织体制和职责

第四条

芭蕉箐社区党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对全村各项工作实行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村级其他组织必须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按章行使职权,发挥作用。

第五条

芭蕉箐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领导和推进农村各项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领导物质文明建设,带领村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党的农村政策与芭蕉箐社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保证党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2、按照镇党委的要求,结合芭蕉箐社区实际,创新发展理念,确定芭蕉箐社区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3、支持和发展集体承包、租赁等多种经济形式,做好集体经济的服务和协调,逐步壮大集体经济;

4、带领党员和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村民收入;

5、积极为民办实事,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6、讨论研究芭蕉箐社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

(二)领导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

1、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维护村民民主权利;

2、芭蕉箐社区村民委员会和社级其他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并对其工作实施监督;

3、规范村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运行机制;

4、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有关规定,抓好芭蕉箐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对党员、村干部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

(三)领导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1、加强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村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对村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

3、充分利用村级文化阵地,开展多样、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健康地生活;

4、通过积极开展争创“五好村党组织”活动,按照文明村、星级农户的评定标准,深入推进创建文明村、争创星级农户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促进农村风文明和民主管理。

(四)抓好芭蕉箐社区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五)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第六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日常工作机构,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村民委员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教育村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和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根据县、镇区域规划,提出芭蕉箐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意见,并按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组织实施;

(三)组织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开展村民自治活动,执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教育村民自觉遵守村民自治章程;

(四)办理芭蕉箐社区教育、文化、交通、水利、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优抚、救灾、救济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

(五)协助公安机关维护芭蕉箐社区的社会治安,搞好芭蕉箐社区范围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六)调节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促进村民和睦友好相处;

(七)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各种形式的公有经济,承担芭蕉箐社区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权益;依照法律规定,管理芭蕉箐社区属于农

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八)在镇人民政府指导下开展工作,向镇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第三章

村党组织建设

第七条

村党组织总支委会一般每月举行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凡属村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村党组织总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须报上级党委批准的,要按程序报批。

村党组织总支委会由书记主持。书记如因故不能出席,可以委托副书记或委员主持。会议形成的决定须有超过应到会委员半数同意方为有效。会议应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会议记录存档备查。

第八条

村党员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涉及讨论决定问题的党员会议,参加会议党员人数须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一半方可召开。党员会议进行选举,参加选举的党员人数须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的正式党员的五分之四,方能进行选举。

党员会议需要作出决议的,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的决议须经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一半以上赞成方

可通过。党员会议进行选举的,选举结果须实到会有表决权正式党员的一半以上赞成方可通过。

第九条

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一)村党组织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

(二)凡年龄在四十五周岁以下的农村党员都要参加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并掌握一门以上农村适用技术,不断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三)村党组织每年要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按照党员标准,对每位党员进行评议。评议应结合党员评议和群众评议进行。对不合格党员要按有关政策,区别情况,严肃处臵。

(四)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村党组织每名总支委委员分别联系二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二户群众。通过走访、谈心、服务等形式,积极帮助联系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五)村党组织每年召开一次总支委成员民主生活会,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村党组织要做好会前准备和会后整改措施落实,支委成员要针对会前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问题,进一步查找差距,增添措施,推动工作。

(六)村党组织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党员外出必须向村党组织报告,及时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定期汇报工作思想情况;村党组织要与外出党员保持每季度一次以上的联系,及时了解外出党员的情况,为外出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提供便利。

(七)村党组织要根据任务形势的变化,及时提请上级党委调整党组织的设臵形式,把党的工作覆盖到芭蕉箐社区的专业协会等组织中。

第十条

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一)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农村优秀青年、妇女、企业生产经营骨干、务工经商人员、规模种养殖能手中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对不是党员的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要加强教育培养,具备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到党内来。

(二)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村党组织至少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发展党员工作。

第十一条

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村党组织要将党建工作计划、重点任务目标及目标完成情况、党员民主评议情况、党内评先评优情况、党员党费收缴情况、党员发展情况、上级党组织和村党组织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适时以适当的形式向党员和群众公开。

第十二条

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规范管理和综合使用。村党组织要利用芭蕉箐社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工作,并结合芭蕉箐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不断拓展其综合功能。

第四章

村级组织议事规则

第十三条

村重要事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严格履行程序,实行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合议事,切实做到民主决策。

(一)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合议事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1、村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计划;

2、•村民自治章程‣的修订;

3、引导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关措施;

4、村集体经济项目的论证、立项、投资和生产经营方案;

5、镇党委、政府的有关指示、决定和重要工作的落实方案;

6、村两委成员内部分工及有关人员的安排使用;

7、村集体财务收支计划,村级财务管理规定,上级下拨资金、救灾救济款物及集体资产的使用和处臵方案,五千元以上重大支出;

8、芭蕉箐社区建设、农田改造、旧村改造、村庄整理、环境治理方案,山林(水塘)等承包转让方案的确定,村集体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的承包和租赁,宅基地的安排和使用,住房困难户建房指标的确定、上报和落实,征用、征收土地各项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

9、享受村误工补贴人数及补贴标准;

10、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和建设项目的确定及实施;

11、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芭蕉箐社区的落实方案;

12、以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名义上报的重要报告及需要由镇党委、政府采取措施和协调解决的事项;

13、涉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二)联合议事的方法:

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合议事的主要方式为村两委会联席会议,参加对象为村两委全体成员。

村两委会联席会议由村党组织书记召集并主持。村党组织书记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可委托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主持。根据会议内容需要,不是村两委会成员的群团等村级组织负责人可列席会议,必要时可邀请镇党委、政府派员参加。

村两委会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联席会议参会人数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一半方可举行。联席会议实行一事一议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所议事项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半数以上的为通过,并形成决议。其中涉及村民自治问题,应经联席会议通过后,提交由村民委员会召集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联席会议由专人负责记录,存档备查。

(三)联席会议的一般程序:

1、村党组织统一受理由村民委员会、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联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并召开会议集体研究确定议题;

2、召集召开联席会议,对议题逐项酝酿讨论,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3、在充分酝酿和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或举手的方式进行表决,形成决议。

(四)联合议事的保障监督:

严格会议纪律。与会人员要签名登记、文明议事、做好记录,并注意保密。

实行村级事务联章联签制度。村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或需以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名义联合上报的事项,都必须经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才能付诸实施。村级财务开支按有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需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按•村民自治章程‣的要求和程序进行。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村民委员会对落实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的情况和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每季度至少向村党组织报告一次。村党组织根据报告情况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

村干部队伍建设

第十六条

村干部主要是指村两委成员,村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可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是党员且具备条件的,可按党内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村党组织班子;其他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般由村党组织委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兼任。

第十七条

村干部应具备的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决定;

(二)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奉献精神,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

(三)团结同志,合作意识强,善于做群众工作和协调基层矛盾;

(四)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带头致富、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强,是芭蕉箐社区致富带头人;

(五)年富力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第十八条

村党总支(支部)委员必须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相关规定,按照“三荐两评一选”的办法产生。届中出现空缺或不能胜任工作等特殊情况,镇

党委可以调整任命。

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村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主持选举委员会工作。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依法依章民主选举产生。

村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的人选由村党组织研究提出报镇党委审批。

村文书、会计、出纳的初步人选,由村党组织提出推荐人选,经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要积极做好村级后备干部工作,结合“公推直选”等工作,建立数量相对稳定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尤其是要有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的后备人选。

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选聘到村任职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原则上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

第十九条

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村两委换届后,由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县民政局、县委党校等相关部门负责对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其他村干部由镇党委负责培训;村干部的经常性学习教育由村党组织负责。

村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到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村干部自身要加强实用技术学习和学历教育培训。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学历教育、实践锻炼、参观学习、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对村干部进行教育培训。

第二十条

村党组织每年年终组织对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测评。

民主评议、测评会,由村党组织召集、村党组织书记主持召开,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参会。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评议、测评。

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在民主评议、测评会上作述职报告;参会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公开评议;由参加评议的党员和村民代表按照“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测评结果应及时报镇党委。

在民主测评中,若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的“不称职”票达到三分之一并经镇党委考核确认有违反政策或有伤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或“不称职”票达到二分之一的,由镇党委进行组织调整;若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不称职”票达到三分之一并经镇党委考核确认有违反政策或有伤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或“不称职”票达到二分之一的,由村党组织提出调整建议意见,依照•村民自治章程‣相关规定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由村民会议最终决定。

村干部民主测评结果与考核相结合,综合评价兑现补贴。村干部考核和补贴兑现,严格按照米府„2006‟39号和米府„2006‟67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实行村账管。村民委员会换届前必须进行审计。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成员离任的,镇党委、政府要组织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查,明确应负的经济责任。

第二十二条

实行村干部诫勉制度。

(一)村干部有下列表现,应予以诫勉:

1.法律政策观念不强,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在履行职责时违背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

2.对下达的重要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

3.对群众反映强烈、能够解决的正当要求,久拖不决,使集体和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

4.宗族、派性思想严重,闹不团结,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影响村内工作正常开展的;

5.长期外出务工经商,连续一个月不履行职责的。

(二)诫勉程序:

1.镇党委派员调查核实拟诫勉干部的情况; 2.镇党委集体研究诫勉决定;

3.镇党委指派专人与诫勉对象谈话,并由专人做好谈话记录,存档备查;

4.诫勉对象在诫勉谈话后十日内写出整改计划,制定整改措施,书面报镇党委和村党组织。

(三)诫勉期限为三个月。诫勉期满,由镇党委会同村党组织对受诫勉干部进行考察。对确已改正的,解除诫勉;仍不改正 的,是党员的按有关程序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不能胜任工作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可劝其辞职;对经诫勉无明显变化又拒绝辞职的,通过法定程序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进入调整程序。受到诫勉的干部,年内不能评为任何先进,取消各种奖励。

第二十三条

建立村干部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优秀村干部”评选表彰活动。

第二十四条

加强村干部廉政建设。

坚持村干部廉政谈话制度。对新任命或选举产生的村主要干部,由镇党委组织进行任前谈话;对群众反映有廉政问题或发现有违反财经纪律规定行为苗头的,由镇党委及时进行提醒谈话。

实行村干部述职述廉报告制度。村干部在年终民主评议、测评会上作作述职述廉报告,并接受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

建立村干部廉政档案制度。镇对村干部建立廉政档案,把对村干部遵守财经纪律情况的评定、群众对村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评议、村干部参加廉政教育情况等,统一记录到廉政档案中,真实反映村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方面的表现,并把它作为村干部选任、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六章

村务公开与村务管理

第二十五条

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向村民公开。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

(一)村务公开的内容

1、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事项的实施情况;

2、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

3、水、电等费用的收缴情况;

4、村土地、集体企业和集体资产的承包、经营和租赁情况;

5、征用土地各项补偿费分配和使用情况;

6、宅基地、村民建房审批情况;

7、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

8、种粮直接补贴、退耕还林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政策的落实情况;

9、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

10、再生育指标审批情况、违法生育处理及执行情况、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奖励优待政策对象及落实情况;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缴费标准及报销比例情况;

12、村干部工作分工、工作目标执行情况和村干部报酬情况;

13、村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承发包情况;

1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二)村务公开的方式

1、在村务公开栏公开。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设臵村务公开栏,公开栏要设臵在群众方便阅看的地方,并按要求及时更新公开内容。

2、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上公开。根据工作需要和群众意见,将有关事项和账目进行公开,回答村民代表提出的问题。

(三)村务公开的时限

一般的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十日前公开上季度村务事项。对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可根据群众的要求和申请实行公开。

(四)村务公开的程序:

村民委员会根据芭蕉箐社区的实际情况,依照有关法规政策规定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后,提交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确定;村民委员会按要求及时公开。

(五)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经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其成员一般由三人组成,由村党组织分管纪检工作的委员担任组长。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主要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应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审查村务公开各项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程序是否规范,并及时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对不履行职责的成员,村民代表会议有权予以罢免。

第二十六条

实行村民民主理财制度,按照芭蕉箐社区•村

民自治章程‣、•村民民主理财制度‣规定进行民主理财。

第二十七条

切实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村集体土地管理、宅基地的审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规定执行。

村集体资金对外投资经营,集体资产拍卖、转让或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经营等,须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研究提出方案,并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集体一律不得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已有经济担保的,要办好资产抵押等反担保手续。村集体资产拍卖、转让和租赁,应接受农村集体资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实行公开招标,其结果向村民公开。

第二十八条

切实加强村建设工程和各类项目管理。村办公设施、道路、桥梁、自来水、农业设施和其它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较大工程项目的维修,均必须实行公开招标承包。建设项目必须签订书面工程建设合同。村应建立质量监督小组,随时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工程竣工后,村应当根据要求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村按照约定支付价款,并接收该建设工程。

第二十九条

切实加强村经济合同管理。村的各类公益事业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村的各业承包经营或租赁项目,主要包括村集体土地、房屋、渔塘和其它村集体固定资产有偿租赁等,都应依法签订书面合同。

签订经济合同,须经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集体研究,由村民委员会履行法律手续,并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村应当按期搞好合同的结算和兑现工作,承包上交收入全部纳入村帐管理。合同到期后,在清收承包交款的同时,及时做好延包和重新发包工作。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负责对生产经营和人事、财务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指导、检查与监督。

第三十条

切实加强印章管理。村党组织的印章由组织委员管理,村民委员会印章由村文书管理,其他任何人不得管理印章。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印章的使用,严格实行审批和备案制度,逐项登记用印事由、批准人和经办人等情况。村两委换届选举结束后,上一届村两委应在十日内向新一届村两委移交印章。因印章管理、使用不当造成集体重大损失的,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追究决定盖章和印章管理人员的责任。

第七章

村级公共服务

第三十一条

村级组织要在镇行政服务中心及其他服务站(所)的基础上,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站(点),办理村民申请事项,为村民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农业技术知识、市场供求信息、劳务培训和输出、民事纠纷调处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十二条

村干部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如具备相应条件,应在每个工作日确定一名村干部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轮流值

班,处理村内日常工作,方便村民办事。

第三十三条释。

第三十四条

第八章

附则

芭蕉箐社区规则由芭蕉箐社区村两委负责解芭蕉箐社区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

附件4

村民民主理财制度(修订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芭蕉箐社区村民对村级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严格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和村干部廉政建设,依据•村民自治章程‣,制定芭蕉箐社区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芭蕉箐社区。

第三条

芭蕉箐社区对村的财务活动情况进行村民民主理财,具体内容如下:

(一)财务计划执行情况;

(二)现金、存款、有价证券和库存物资变动情况;

(三)帐实相符和收支凭证的有效情况;

(四)投资收益增减情况;

(五)债权债务变化情况;

(六)所有者权益情况;

(七)各种承包合同和租赁协议及执行情况;

(八)村干部领取报酬情况;

(九)各项代收代缴款收支情况。

第四条

芭蕉箐社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同时为村民民主理财小组。

第五条

上一篇:4校园文化节闭幕式主持词下一篇:我们交个朋友行吗的短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