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荷神的诗歌

2024-04-16

妙音荷神的诗歌(通用3篇)

篇1:妙音荷神的诗歌

神的祷告诗歌

以爱的名义向谁倾倒苦水

在苍茫的草原

和脏乱的身躯上

对远古表示怀念和珍重

藉由神的眼睛

看遍这四周的夜色

五颜六色,如同染缸

当梦被饥饿的.意识占领

整个世界,沉沦向嗜血的前夜

谈论粮食和水

为马匹和牛羊衡量价值

喋喋不休的人群

是为真理争吵

还是人类本性中原有的自私

幻化一朵莲花,静默在水中

甘愿以芳香的躯体

养育这塘底恶臭的烂泥

善为恶付出一切

而这世界从未有天性的出席

故乡的男人和女人

在同一片云彩中奔走

为性欲和繁衍奔逃肆乱

远处鲜艳招摇的旗帜

从未插入这片神奇的土地

篇2:妙音荷神的诗歌

众所周知, 诗歌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意蕴与情感的艺术空间, 它的意境由实境、虚境等不同层次构成。我们只有披文入情, 把握灵动的意象, 才能走进那色彩纷呈、情趣盎然、充满着生命律动的诗意空间, 谛听到诗人那心灵竖琴所弹奏出的美妙心音, 体味到那深邃、悠长而又不尽的韵味, 从而移情其中与诗人心灵交融, 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当然, 对初中生而言, 不可能像教师那样深入解读诗意, 但也必须从实际出发, 在诗意所固有的深度和学生可能理解与感悟的深度之中寻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 引领他们不断走向诗意的深处, 以理解、品赏诗歌美的形式、美的意境、美的韵味, 促使他们不断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

那么, 如何引领学生进入作品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呢?

一、知人论世, 走进诗人心灵

诗歌总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 审美理想和情趣对自然社会的审美观照, 无论是景物还是意象, 都渗透着自己的主观情思。它记录着诗人的人生遭际和况味, 传达着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 熔铸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因而我们要读懂诗人的内心情感, 就必须了解诗人生活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和品格性情, 这是解读古诗的起点, 不容忽视。然而, 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对古典诗词读得很熟, 问及诗意却总是一脸茫然, 究其原因, 就在于学生与诗人之间存在巨大的时空差异, 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与作品所蕴涵的意境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必须搭桥铺路, 向他们介绍相关的背景, 使学生拨开缭绕心头的层层迷雾, 走进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和具体的环境之中, 展开想象, 设身处地地体验诗人的心境, 消除时代的隔膜, 与诗人同欢悦、共悲苦, 并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使情感得以交融, 从而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意蕴情感。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学生通过朗读想象, 就能够抓住“明月”这一特定意象, 体会到月下怀人的思念之情。

但就全词的意蕴而言, 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 倘若要深入下去, 体会到词人那寄寓在词中“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的旷达, 真正理解作者“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诚挚祝愿, 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当时的心境。于是, 在学生犯难之际, 笔者趁机介绍了写作此词的背景:本篇为熙宁九年 (1076) 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作。从熙宁四年 (1071) 到写本篇止, 作者外任整整五年, 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苏轼原任杭州通判, 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 特地请求北徙, 来密州任职, 然而, 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 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不得相见, 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的相念之情。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 词人不能不想到, 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 并倍受冷遇的, 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 表现出世与入世, 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由于学生了解了作者的这一坎坷经历, 对“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这一以奇幻的想象所创造的空灵蕴藉境界的体悟, 难度就大大减小了。通过点拨, 学生大都感悟到这一境界:极虚极活, 若远若近, 神余言外, 寄意深远而幽隐, 折射出他虽遭受挫折, 仍存忠爱之心, 却也透露出他内心的空虚和痛苦。“又恐”二字说明苏轼仍未能离开人间, 表现出苏轼脱俗超尘的清逸品质。即景想象中, 有所企盼又万分无奈, 欲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内心矛盾。至此, 学生的心灵与诗人的心灵息息相通, 真正走进了诗人彼时的心境。

二、捕捉“诗眼”, 体悟诗歌情感

清代文学评论家李调元在《赋话》中说:“诗家以炼字为主, 句中有眼, 则字字轩豁呈露矣。”所谓“诗眼”, 就是指一句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 或者一首诗中最能概括全诗要义的一个词句, 它是揭示诗歌内蕴的关键所在, 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如崔颢的《黄鹤楼》, 这首诗以“空”字立意, 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教学时, 教师就可以抓住它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 进而触摸到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

又如, 教学杜甫的《石壕吏》时, 可提问:这首诗揭示全篇的关键句是哪两句?学生通过一番思考、讨论, 明确“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接着抓住这个诗眼, 引导学生思考妇“啼苦”什么和吏怎样“呼怒”?让学生阅读“妇致词”部分, 披文入情, 读出妇的“啼苦”:三男戍, 二男死, 孙方乳, 妇夜往;读出了“妇”一家惨苦的境地, 读出了民不聊生, 读出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学生用心品味一番, 就会发现“妇致词”都是“吏”逼出来的, 通过想象补充再现审美空白:“差役呼怒”的情景, 再联系诗开头的“暮投”、“夜捉人”、“逾墙”等关键字眼加以品味, 自然就会读出“吏”的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凶横残暴, 由此悟出诗人含蓄地揭露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由于教学中抓住了诗眼, 举纲带目, 突出了重点, 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感悟, 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真是一石二鸟, 效果良好。

三、比较鉴赏, 品味诗歌意蕴

有比较才能鉴别,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提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 不要孤立地教读一首诗词, 而应适当拓展, 整合相关教学内容, 抓住一个比较点, 触发学生灵动的思维, 引领学生比较鉴赏, 深入品读诗歌的意蕴, 以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能力。

如李清照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 语言清新质朴, 情感委婉真挚, 内涵丰富, 意境优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深受学生的喜爱, 但理解起来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字字落实, 用学古文的方式去解读, 就会破坏优美的意境, 学起来也就索然无味。倘若要学生在本词中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并将它作为全词的切入点, 进而以此比较其它诗句, 就会举重若轻, 加深对词意的理解。课堂上学生举出的最喜欢的句子“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这提挈全篇之句, 道出了词人那无尽忧愁的沉重, 构思新颖奇特, 令人耳目一新。

这时, 再让学生联想过去学过的有关“愁”的诗句, 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清照的“薄雾浓云愁永昼”“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等, 接着再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名句与之比较, 思考:同是写愁, 却有怎样的不同?经过一番比较, 学生具体感知到:“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愁的长度;“薄雾浓云愁永昼”以比喻突出时光难以消磨;“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则赋愁以动态, 再现其无法摆脱;而“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却让愁有了重量, 突显了词人此时内心沉重的哀痛。再联系背景, 作者此时已是53岁的老妇了, 经历了国破、家亡、物失、夫丧等不幸遭遇, 处境凄惨, 内心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 比较是解读古诗词意蕴的一把金钥匙, 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诗歌,神的语言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当世界造好之后,神安息——我想,至今他一直在安息——而语言归于了人类,语言在人类这儿发挥的功用再也没有那么神奇了。它不再创造万物,而是映照和描摹万物。

只有在一种人那儿稍有例外,那就是,诗人。诗人(当然必须是真正的诗人),会运用从神那儿继承的微灵和语言,像孩子模仿父母,在游戏中继续神放下的工作。他们努力在宇宙的前沿折腾,幻想着创造一些这个世界上从未有过的东西。但诗人运用的语言,已与神最初运用的语言大异其趣。如您所见,这个星球上,诗人运用的语言被时空分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诗篇,各自生长于那些民族的心田。

在地球村时代,有必要存在那么多语言吗?大家都用一种语言,想必是最方便、最合理的事。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翻译的可能性,一方面可以让不同语言的并存苟延残喘,另一方面,不正是语言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或兼并的证明吗?

宇宙中,每时每刻,定有各式各样的语言如大大小小的星星不停地生灭。

有一种传说认为,是神搅乱了人类原本统一的语言,我觉得很可疑;更可能的是,未来神或外星人的出现将迫使人类的联系更紧密(无论通过主动或被动的途径),人类语言所有的溪流可能汇合成一体的海洋。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某个神重新把人类分居到不同的星球,重新使人类的语言开枝散叶。

在外星人和神到来之前,这个星球上许多语言的奇花异果已经枯萎,而且,灭绝的进程看似无可阻挡,无可奈何。

好在人类还有诗歌。每一个民族、每一种语言,还有它的诗人。

诗歌,是无法翻译也不应翻译的,其他各种文本在不同语言之间基本都能顺利转化,在翻译中滤掉的残渣都有限,但诗歌(真正的诗歌)不同。

真正的诗歌是难以分解重组的晶体,每一首诗歌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大分子结构,翻译不过是一种模仿的重写,得到的必然是另外一个东西。

我相信,在翻译的尽头,某一种语言的诗歌是这一语言存在的独特性的最后证明,它是濒危语言最后的栖息地。

你能相信中文的诗歌、诗句,翻译成其他语言之后,其他语言的读者,真的能感觉到原诗的全部诗意吗?

要想见证某一种语言的独特心灵,就必须阅读用这种语言写成的诗歌,必须到它最好的诗歌中寻找。而且,不能通过翻译,必须先学习它原本的语言,必须读懂原版。

“日历被文字填满,未来难测/ …… / 生活之中,那死亡偶然选中/ 测量的人,那拜访会被遗忘/ 生活在继续,而衣服/ 从容地裁制而成”(《黑色明信片》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北岛译)这是瑞典语诗人的诗句。仅从其中文翻译,我们难以完全想象其中如何蕴含了可以拯救欲自杀者的力量。一个夜晚,正是这首诗在屋顶上阻止了准备结束年轻生命的瑞典人马库斯。“湖泊是一扇对着大地的窗户。”“每个人都是半开启的门,/ 通往一间公共的房屋,/ 无限的大地在我们脚下,/ 水在森林里闪烁。”这样的句子看上去不错,但只有瑞典人自己真正明白,为什么他们的桂冠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这些看似简单的句子能让他们流泪,能治好他们的抑郁症。就像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懂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全部况味。在地球村时代乃至未来的外星时代,除了诗歌,还有什么能为语言多样性提供辩护?还有什么能更好地承载语言的少数民族继续生存的依据呢?

当一个民族再也没有人用它自己的语言写诗,它自己的语言便快要消亡了。

当一种语言永远失落了自己独特的心灵,不死去,也已成行尸走肉。

人类现有的语言如此有限,在精神世界最前沿探索真理的人,最终都会发现这一点。从毛特纳到维特根斯坦,从释迦牟尼到慧能,从玻尔到爱因斯坦,他们都在寻求能够表达新思维的新语言。他们也是期望提升人类语言的诗人。

最终,我们能接近那创造万物的神的语言吗?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现研究思想史)

上一篇:写给张婆婆的一封信下一篇:个人工作总结(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