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静脉输液护理

2024-04-16

患儿静脉输液护理(共9篇)

篇1:患儿静脉输液护理

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对策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溶液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称为静脉输液外渗。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和感染机会,而且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1]。因此,我院门诊部对2011年6月――2012年12月538例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12月门诊患儿静脉输液4526例,发生静脉输液外渗538例,其中男312例,女226例,年龄7天-13岁,<3岁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占75.6%。原因分析

2.1 患儿因素 <3岁患儿易发生静脉输液外渗且男孩多于女孩。主要原因是年龄越小的患儿皮肤松弛且薄嫩,对药物刺激的耐受性差,血管短而不直,管腔细嫩,易受周围组织的牵拉使针头移位发生外渗。男孩比女孩对注射的心理反映强烈,不合作,注射部位过度活动,使针头移位或脱出致输液外渗。

2.2 护士技术因素 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穿刺时针尖斜面未完全刺入血管内,药液顺着针尖孔向血管外渗漏;进针后针头在皮下反复进退造成血管周围组织的损伤、充血水肿而导致局部肿胀外渗;穿刺成功后固定不稳定或方法不正确,关节部位未用夹板固定;拔针后针眼压迫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血液从针眼处外渗。

2.3 药物因素 输入药物的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引起血浆PH值和渗透压的改变以及对血管壁的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输液外渗。护理对策

3.1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门诊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穿刺时要对自己有信心,沉着冷静,排除外界一切干扰,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反复穿刺造成机械损伤血管的机率。根据患儿病种、年龄、静脉粗细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穿刺前要仔细刮去血管周围的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及固定。穿刺时动作要稳妥,准确,轻快,见回血后再稍向前推进0.5-1mm,确保针尖斜面完全刺入血管内。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提高了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及回血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家长乐意接受,改善了护患关系,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使用[2]。

3.2 选择合适的静脉 根据患儿年龄、疾病特点、估计治疗时间的长短来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部位。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通过侧支循环回流,此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3]。头皮静脉首选额前正中静脉,其次颞浅静脉,尽量不选择眶上静脉和耳后静脉。对3岁以上的患儿多选用四肢静脉,首选手背静脉,尽量避开关节部位,不在外渗处的静脉远端再行穿刺。

3.3 妥善固定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非常重要。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针柄,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一干棉签的头部。常规准备五条胶布,第一条固定针柄,第二条用带有棉垫的输液贴宽胶布贴在针体并遮盖针眼,第三条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塑料软管下面穿过并向上,向前交叉固定,把头皮针的塑料软管盘旋后用第四条胶布固定,第五条胶布将头皮针的塑料软管固定在患儿耳廓上或头皮上。若患儿出汗或头皮松弛难固定,可用一条长胶布绕头一圈或两圈使固定更牢。

3.4 做好宣教 患儿剧烈哭闹,过度活动易使穿刺成功的输液发生外渗,故应指导家长有效看护。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嘱家长以喂奶姿势平抱患儿,输液部位朝外,家长的腋窝夹住患儿的一手,同时家长的手抓住患儿的另一手。勿将衣物覆盖患儿头部或戴帽,以免影响观察。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告知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转移其注意力,不要触碰输液部位,防止患儿抓扯针头。

3.5 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 对哭闹不止,躁动不安的患儿要特别注意加强巡视。积极主动与家长交谈,教会家长如何观察药物渗漏和血管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减少药物渗入组织的量。

3.6 正确拔针 拔针前固定好患儿,要先将输液器调节开关关闭,防止在拔针过程中药液漏入皮下。轻揭胶布后,右手拔出针头的瞬间,左手持棉签迅速纵向按压入皮针眼和血管针眼,按压一般不少于生理凝血时间1-3min.,勿边压边揉,边压边看出血情况,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更需延长按压时间。

3.7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 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应立即暂停或终止输液,拔出针头进行局部处理。小范围外渗且刺激性小的药物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大范围外渗局部肿胀明显者应抬高患肢且制动,以利于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讨论

门诊患儿较多,静脉输液外渗既增加患儿痛苦,引起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又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因此,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部位,穿刺后妥善固定,重视对家长的宣教工作,输液期间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有预见性地观察护理,做到早预防,早处理,对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保障患儿输液安全,提高家长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邹贵全,金学菊,田恒忠,等.山莨菪碱、浓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J].临床医学和护理研究,2006,5(3):40.[2] 汤波静.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28.[3] 石天平.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35):750.

篇2:患儿静脉输液护理

1失败原因分析

1.1患儿方面的因素

1.1.1患儿合作性差,由于对医护人员的恐惧而哭闹,往往不能很好配合,使进针部位不准确易造成抽血失败。

1.1.2穿刺成功后,由于患儿好动且突然无规律的动作改变使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抽血量的不足。

1.2家人言行方面的因素患儿家人在穿刺前表现的过于紧张,都会给护士增加很大的心理压力,使能够穿刺成功的血管也变得无把握,导致抽血失败。

1.3穿刺前准备不充分

1.3.1操作过于鲁莽,血管未选好就盲目进针。往往由于患儿过度肥胖或哭闹不安、极不配合及新生儿血管细而造成摸不清搏动点。

1.3.2固定患儿的方式不妥。小儿对医护人员及穿刺都有恐惧心理,对穿刺不合作,表现为手刨脚蹬,尤其翘屁股动作。因此,对患儿固定不好易造成穿刺失败。

1.3.3针头与空针乳头衔接不紧密在穿刺成功后,抽血时抽出大量气体,在重新安装针头的过程中,针尖位置发生改变,出现针头滑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败。

2.1熟悉股静脉的解剖位置,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2.1.1触摸股动脉搏动点,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首先要准确触摸股动脉搏动点,摸搏动点时要精力集中,有耐心。

2.1.2进针的部位首先要触及股动脉搏动点,根据股动脉搏动点结合患儿年龄、体形选择股静脉的进针部位。一般的,1岁以内应在腹股沟线略偏内、靠近搏动点的位置进针;2~3岁患儿在腹股沟的正中位置,食指触及搏动点的内下0.2cm处进针;3岁以上患儿进针位置在腹股沟中线略偏外处,在触及搏动点内下0.3~0.4cm处。但由于过胖或严重哭闹的患儿、新生儿触不清或触不到搏动点的位置时,在腹股沟处轻摸可摸到一个不明显的凹陷,以此处为进针点,采用7号针头进行穿刺。

2.1.3进针的深度不论患儿胖瘦或新生儿,一定要使穿刺针尖触到股骨上,如穿刺进去后无触到股骨上的感觉就往回抽血,则不宜成功。

2.2对患儿采取的措施

2.2.1安抚患儿婴幼儿情绪变化较快,对情感反应较敏感,因此在穿刺前护士以亲切的语言、温柔的动作来安抚患儿,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2.2.2穿刺成功后要精心护理要向患儿家属交待清楚按压针眼的注意事项,避免穿刺侧腿过早有过度用力动作,比如蹬腿、站立等。

2.3作好患儿家属工作

2.3.1穿刺前耐心向家属解释向其简单讲解有关股静脉抽血的知识,可告诉家属对我们的操作放心。

2.3.2变换穿刺对象的次序在遇到股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时,可先选择年龄稍大一些的能够清晰地摸到股动脉搏动或体质较瘦弱的患儿先进行静脉穿刺,这样可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的几率,增强患儿家属对护士操作技术的信任,同时也可增加护士操作时的信心。

2.4充分做好穿刺前准备工作

2.4.1摆好体位,置患儿于仰卧位,使一条腿伸直,准备穿刺侧的脚后跟抵在对侧腿的膝部内侧,使大腿呈外旋外展位,同时垫高采血侧臀部。

2.4.2穿刺前要充分固定患儿可由一人从患儿头侧用双手夹紧患儿双臂及胯部,另一人双手固定住患儿膝盖。

篇3: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2009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门诊静脉输液室行静脉输液的患者中年龄为5个月~14岁的患儿, 共200例, 均为首次进行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穿刺均由笔者操作。

1.2 方法

通过询问家长患儿的平时表现和行为特征, 同时根据患儿在接受治疗时的面部表情, 对全部患儿进行分类。

1.3 判断标准

1.3.1 勇敢型

此类患儿往往表现得自信和满不在乎, 喜欢护士表扬其勇敢, 我们在打针时可以挑选这样的孩子先打, 打完后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以此给内向或胆小型的孩子做榜样。

1.3.2 内向或胆小型

此类患儿的一种表现是少言寡语, 依赖性强, 喜欢依偎在父母或陪同人员身边, 另一种表现是性情温顺, 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或破坏行为, 容易被护士忽视。此类孩子较为脆弱, 对疼痛尤其敏感, 心灵最容易受到伤害, 是护士最需要关心、体贴的对象。

1.3.3 不合作型

性格倔强、“宁死不屈”是此类患儿的主要性格特征, 其具体表现是看见护士提着输液瓶到床头就大哭大闹, 拳打脚踢, 甚至对护士进行攻击或干脆逃跑。

1.4 对象的分组

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 (100例) 和护理干预组 (100例) 。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行为特征类型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χ2=0.171, P>0.05) 。

1.5 护理干预措施

(1) 对需要行静脉输液的患儿, 先告诉其家长及陪同人员, 并先做好家长及陪同人员的思想工作, 然后, 护士再根据患儿的表现, 优先选出勇敢型的患儿做治疗, 为其他患儿树立榜样。

(2) 对内向或胆小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时, 护士不能急于操作, 要先与其交谈, 态度要亲切, 语言要文雅, 动作要轻柔, 可对患儿做一些简单的解释和安慰工作, 对患儿多鼓励, 勿训斥, 以保护其自尊心。在静脉穿刺过程中与患儿亲切交谈, 以分散其注意力, 取得合作。

(3) 对不合作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时, 护士要注意因势利导, 不能急于求成。护士要真诚地为患儿着想, 主动同他们交朋友, 还可以让勇敢型的患儿做示范, 让其谈打针时的心理感受, 再对他们提出一点要求。对于个别蛮不讲理、劝导无效的患儿, 可嘱其家长协助固定好穿刺部位, 用严肃的语言夸大输液治疗的好处, 并强迫其进行静脉穿刺。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在对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后, 一般护理组患儿输液合作率分别为:勇敢型87.69%、内向或胆小型53.27%、不合作型38.56%。护理干预组患儿输液合作率分别为:勇敢型92.07%、内向或胆小型79.82%、不合作型71.13%。分别对2组患儿的输液合作率进行比较, 勇敢型无显著性差异 (χ2=0.148 9, P>0.05) , 内向或胆小型及不合作型2组进行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χ2=16.403, 12.295, P<0.01) 。

3 讨论

(1) 争取家长及陪同人员的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无论是住院的患儿还是在门诊行静脉输液的患儿, 至少都有一位家长陪护。家长除了希望患儿早日康复外, 最普遍的心理就是希望护士能在静脉输液时一次性穿刺成功。当护士拿着输液瓶来到病床旁时, 家长都比较紧张。要是一针穿刺没有成功, 有的家长很着急, 不知所措;有的责怪护士;有的心情比较急躁, 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护士要同情、理解家长, 尽可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热情地接待患儿和家长。要耐心地给予家长解释, 在给家长介绍药物或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时, 多用保护性、安慰性的语言, 言语要有度, 把握好分寸。遇到性情急躁的家长时要用文明的行为去缓解他们急躁、紧张的情绪, 尽可能让家长平静、满意。对文化素质高的家长, 解释语言要精炼;对文化素质低的家长, 解释语言应通俗、不厌其烦, 使家长能够理解、支持和信任护士, 即使有时因某种原因操作失误了, 家长也能给予理解, 有时甚至还能安慰、鼓励护士, 并积极配合。因为家长是患儿最信赖、与患儿关系最亲密的人, 家长陪伴患儿, 使患儿有安全感, 其情绪就会趋向稳定。总之, 要使患儿配合治疗, 护士就要在对患儿实施心理干预的同时, 不能忽视家长这个对患儿心理反应起关键作用的角色。家长与护士的联合作用, 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2) 为针对患儿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对患儿静脉输液的合作率, 我们采用面容直观法来判断患儿的心理状态, 因为面部表情可反映心理状况, 面部表情是情绪的客观外显行为。本组资料根据患儿的面部表情对其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快捷, 便于护士根据不同类型患儿的心理反应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因为儿童的意志力、自觉性和自制力都较差, 思维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其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部事物, 儿童的行为和情绪易因受当时外界事物或环境的诱导而改变, 从我们的实验中可以看出, 2组患儿输液的合作率比较结果为:勇敢型无显著性差异 (χ2=0.148 9, P>0.05) , 内向或胆小型及不合作型2组进行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χ2=16.403, 12.295, P<0.01) 。勇敢型患儿一般都能主动配合治疗, 因此一般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由于某些患儿因一次静脉穿刺不成功而可能需要再次或多次穿刺, 加上外界的不良刺激, 其可由勇敢型转为不合作型, 这时若经鼓励, 这些患儿均可完成治疗。因而护理干预组勇敢型患儿输液的合作率仍比一般护理组高, 说明护理干预对提高勇敢型患儿输液的合作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内向或胆小型及不合作型患儿经过护理干预后均能提高输液合作率, 说明大多数患儿无论心理状态怎样, 护士均可采用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诱导教育, 大部分患儿均能积极配合治疗, 因此护理干预组内向或胆小型及不合作型患儿的输液合作率比一般护理组患儿的输液合作率高, 且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说明我们在门诊对患儿行静脉穿刺时, 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这对提高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合作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我们在给患儿行静脉穿刺时, 还应当注意与患儿接近的技巧, 因为当护士接近患儿时, 首先进入患儿视觉的非语言行为是护士的表情, 而表情是人态度的第一反应, 微笑可使患儿体验到友好情感, 让患儿有愉快、轻松的感觉。护士来到患儿身边时不要急于做治疗, 以免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护士在静脉穿刺时的操作技术也很重要, 操作时动作要轻、稳, 这样可提高患儿对护士的信赖感。本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门诊对患儿行静脉穿刺时, 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患儿静脉穿刺时的心理反应, 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200例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 并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 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 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反应, 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静脉输液,患儿,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谢凌云, 彭希敏, 谢兰.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 (15) :105~106.

[2]祝敏芬, 兰志建.影响学龄前儿童临床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04, 3 (2) :86~88.

篇4: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观察

【关键词】 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12-02

对于门诊患儿进行静脉输液,因患儿年纪较小,肢体活动幅度较大,多数采用头皮静脉输液,而头皮静脉输液的穿刺操作尤为重要,对于抢救患儿有重大的意义。因穿刺操作完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护的质量,患儿的康复,所以护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穿刺技巧,在进行输液工作前后不仅要对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而且个人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争取将穿刺工作顺利完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部2011年6月到2012年7月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50例患儿作为护理对象,其中患儿年龄最小的只有1岁,最大也只有4岁,男女分别为35例、15例。患儿在进行输液之前有明显哭闹情绪,而且身体各肢体活动幅度大,不利于手臂以及腿部的静脉输液,最终采取头皮静脉输液。

1.2 护理方法

1.2.1 穿刺之前的护理 输液之前患儿跟家长会在比较闹哄的观察室中,患儿会有哭闹情绪,家长也会跟着烦躁起来,护理人员就应该稳定家长的情绪,适当的用肢体语言安慰患儿,试着跟患儿进行交流;认真检查好输液之前的器材准备,穿刺管针的型号大小要符合患儿的头皮类型;还要随时嘱咐家长对患儿进行尿布的更换或者帮助家长进行尿布更换,保持患儿的身体舒适;对于穿刺部位要仔细查找,由于患儿年纪较小,头皮血管较明显,选择能一次穿刺成功的血管,能减少穿刺失败的机率;护理人员自身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冷静面对穿刺操作[1]。

1.2.2 穿刺过程护理 嘱咐家长让患儿侧卧或者仰卧躺下,让患儿四肢保持固定,特别是头部,在光线比较适中的地方执行穿刺;在之前選好的穿刺部位,通常情况下是在耳后静脉、额上静脉,选择刺针的角度,一般是正面45度角,进针后挑起皮肤在25°角进入血管,对于血管比较细小者,角度也要相对减小,不可忽视血管的正确选择,如果出现血管回血可以减少输液的进入量,仔细查看输液瓶的点滴速度;穿刺完成后便是针柄固定,仍要保持患儿头部的固定,左拇指固定针柄,右手用胶布固定,左右分别围着针柄固定胶带,执行交叉固定方式,保持胶带的稳定。

1.2.3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穿刺失败往往是因为护理人员出现紧张情绪或者技术不够熟练等,因而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不可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上来,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头脑清醒,穿刺进行时要准确把握血管的位置,平时多看书,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同时也要做好患儿以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尽量减少患儿穿刺的疼痛感,细心呵护患儿,将穿刺工作顺利完成[2]。

2 结 果

50例患儿中,经过有效的头皮静脉输液护理,均得到治愈,在进行穿刺时,没有1例出现穿刺失败,康复质量优良,医护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护理效果显著。

3 讨 论

在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是常见的临床用药治疗,其中穿刺工作是关键,穿刺一次成功能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同时也可增加护理人员的自信心,提高医护质量,保障患儿的康复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护理意义。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由于年龄偏小,对于手足的静脉输液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常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患儿的头皮血管容易被找到,但是要想成功完成穿刺工作也要掌握诸多的技巧[3]。经过分析,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穿刺容易出现失败现象,除去患儿本身的不配合,便是护士个人的因素,儿科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时,护士通常情况下都会感到非常紧张,严重影响到穿刺操作,加上技术的不熟练导致穿刺操作失败。整个输液过程中,护士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应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

患儿的头皮静脉输液护理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诸多,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能提高医护的质量。本文输液的穿刺操作使用的便是分步固定法,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患儿的疼痛感,而且操作简单易懂,有助于建立起护患关系,这也是家长比较满意的一种方法;穿刺完成后的胶带固定可以减少使用量,而且避免出现针头与胶带完全粘合的现象,降低患儿针口与胶带的密封性,穿刺一次成功后便可进行吊瓶的多次更换,无需再次进行穿刺,进一步减轻患儿的疼痛感。输液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整个过程都需要家长的陪伴,因此护理人员也应具备帮助家长照顾患儿的责任[4]。综上所述,有效的头皮静脉输液护理关系到患儿康复的治疗,以及医护的质量,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工作,而且要不断加强输液穿刺操作的技巧,提高护理效益。

参考文献

[1] 洪宝谊.预防头皮静脉留置针移位或脱出的方法[J].基层医学论坛,2010,6(15):45-34.

[2] 陈勤.蔡利霞.60例表浅性膀胱癌术后病人行门诊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7(01):34-90.

[3] 孙英.浅谈门诊健康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7(05):34-12.

篇5:输液外渗患儿的护理

静脉给药是患儿防病、治病、抢救危重患儿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由于患儿易动、哭闹等多种原因经常引起静脉药液外渗,使患儿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局部皮肤苍白或暗红,组织坏死及关节活动受限等,增加了患儿的痛苦,损害了患儿健康并给输液工作带来困扰。为了减轻药液静脉外渗给患儿带来的损害及痛苦,本文着重 研究 酚妥拉明湿敷治疗药液外渗的疗效(除化疗药液外渗外)。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与 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入住我科的发生药液静脉外渗患儿87例,根据临床症状把组织损伤分为轻、中、重度。轻度:注射部位疼痛,局部肿胀面积不超过2 cm;中度:注射部位疼痛难忍,局部肿胀面积在2 cm~4 cm;重度:局部肿胀面积在4 cm以上,皮肤由苍白转为暗红。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2例。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将发生输液外渗患儿87例采用组间对照方法,实验组45例,对照组42例,收集两组患儿资料,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热敷法,取4层纱布浸透50 ℃热开水后覆盖于患处,持续湿敷。对试验组进行护理干预,用2%的酚妥拉明1 mL加生理盐水50 mL,取4层纱布浸透药液后覆盖于患处,持续湿敷。两组湿敷时间均为药液外渗后12h内进行,观察其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药液外渗效果观察(略)

与对照组比较:χ2=23.99,P<0.01 体会

由表1可知,用2%的酚妥拉明持续湿敷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热敷法。

3.1 酚妥拉明是一种具有竞争性非选择性α1和α2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突触或α1和α2受体,而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循环促使药液外渗的吸收和排泄,从而对抗药物损伤效应。对已知酚妥拉明过敏者和化疗药物外渗时慎用此药湿敷,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2 热敷

临床观察发现,并不是所有药液外渗部都给予热敷,而应根据外渗药物特性决定。应注意,热敷措施必须在药液外渗后12 h内进行,如果药液外渗后超过12 h,注射部位皮肤暗红,已产生局部出血,若此时热敷,使局部组织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组织坏死,故不能热敷。

3.3 积极预防静脉输液外渗

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选择合适静脉,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意识障碍、病危的患儿,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等时,应用 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 h~3 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3.4 心理护理

在进行湿敷护理的同时,要配合心理护理。当病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临床治疗,对疾病的康复起着促进作用。一旦发现病人药液外渗,应及时给予安慰解释工作,避免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女患儿,他们一般比较脆弱,对疼痛较敏感,情绪容易变化,要对他们解释清楚目的、方法,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小结

面对患者对医疗服务、治疗水平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专业 理论、操作技巧、新知识等方面有重点地对护士开展继续 教育,促进专业 发展 十分必要[1]。静脉治疗是一种有创性介入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2]。有报道[3],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用50 ℃热开水热敷治疗药液静脉外渗,疗效较差,药液静脉外渗超过12 h热敷,会使局部湿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加速而使组织坏死。若是小范围外渗,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12 h内可以用湿热敷;若是大范围外渗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2%的酚妥拉明持续湿敷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热敷法,疗效佳,且静脉药液外渗7 d内还可以治疗,费用低,无副反应,解决临床药液外渗对输液工作带来不便的困扰。此护理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的实际意义。更多儿科护理论文就在中国护理论文发表网

【 参考 文献 】

篇6:护理静脉输液低速(范文)

⒉快速:严重脱水病人,如心肺功能良好,一般应以每分钟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补救,全日总输量宜在6~8h完成,以便输液完毕后病人得以休息。血容量严重不足的休克病人,抢救开始1~2h内的输液速度每分钟应在15ml以上。因为,倘若在2h内输入2000ml液体,就可使一个休克病人迅速好转的话,若慢速输入,使2000ml液体在24h内缓缓滴入,则对休克无济于事。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试探性补救时,常给10%葡萄糖溶液500ml,以每分钟15~25ml速度输入。为了扩容输入5%碳酸氢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为了降低颅内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早期使用甘露醇时,每分钟均需以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快速静滴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因为静脉输液过快,血容量骤然增加,心肺负荷过度,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年老病人。因此,在达到每分钟10ml以上的快速输液时,护理人员应确切掌握输液前的呼吸次数与脉率,如输液后,呼吸次数与脉率较前为快,且伴有频繁咳嗽者,应减慢滴速,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检查。若出现双肺底湿性罗音,说明存在肺水肿的先兆及肺瘀血现象。此时应立即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快速利尿剂。另外尚须注意,高渗溶液输入速度过快时,可引起短暂的低血压(可能与冠状动脉功能失调致使心排出量减少有关),也必须予以警惕。

⒊慢速:颅脑、心肺疾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入。缓慢输液的速度一般要求每分钟在2~4ml以下,有些甚至需要在1ml以下。

⒋随时调速:根据治疗要求不同,输液时除要始终保持一种速度的情况外,还有须按实际需要随时调节滴速。如脱水病人补液时应先快后慢。输入血管活性药的速度应以既能保持血压的一定水平(80~100/60~80mmHg)又不致使血压过度升高为宜,如去甲肾上腺素滴速可维持在4~20μg/min,阿拉明维持在30~800μg/min等。为便于计算这些药物输入剂量,在配制液体浓度时,使在一定量的液体内加入药量恰好使每滴所含的药量为一个整数,这样易于调节计算,如需低浓度或高浓度,则可按倍稀释。如滴管为20gtt/ml,同500ml生理盐水配成每滴含阿拉明10μg时,需加入多少 mg阿拉明?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需加100mg(10μg×20×500 =100,000μg=100mg)。如需高浓度,将阿拉明加倍或将生理盐水减半,则成每滴含20μg;如需低浓度,将阿拉明减半或将生理盐水加倍,则成每滴含5μg。可依次类推。最后还要注意,要达到需要的输液速度,一定要开放一条可靠的静脉通路,尤其要求快速输液时,针头要粗、固定要牢。危重病人应同时开放两条通路,一条补液,一条根据病情加用各种药物静脉滴注。另外,根据循环稳定情况(血压、脉搏)、脱水情况及输入量的记录,应该每6~8h总结平衡一次,以便医生及时决定调整补液速度。在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输液点滴计算法”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运用“静脉输液点滴计算法”效果良好。此方法简单、准确、快捷,口算即可。即以15gtt为1ml,运用以常数4乘、除的方法,进行快速换算,得出每分钟滴数或每小时输入量。快速完成输液操作技术并对每个患者的输液速度做到心中有数,使患者顺利完成输液计划,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已知每小时输入量,计算每分钟滴数。(取每小时输入量除以4,即得出每分钟滴数。)反之亦然。注:如果是20滴每分的,就把4改成3计算就可以了哦!

输液时的滴数如何换算 一般是20ds=1ml,每小时输入毫升数=每分钟滴数*3 eg.500ml液体,每分钟40滴,则约需500/40*3=250min滴完。若为微量泵,以多巴胺为例,以患者体重配液较为方便: 输液速度(ug/kg*min)=xy/3z z:体重(kg)y:输液器屏幕上显示的速度(ml/h)x:多巴胺剂量(mg)令x=3z,即以3倍体重数值的多巴胺剂量配制,则输液速度(ug/kg*min)=y,也就是说输液器屏幕上显示的速度就是输液速度(ug/kg*min)。eg.体重60kg,多巴胺180mg+NS32ml泵入5ml/h,则多巴胺滴速为5ug/kg*min 正确处理小儿肺炎输液速度 防止心衰出现 小儿发生肺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或心肌炎在进行治疗输液时,如果不注意输液速度会易引起肺水肿、心衰等。因此掌握速度很关键,那么如何掌握呢? 1 不同年龄,速度不同

新生儿:3gtt/ kg*min。用‘十滴水’表示

篇7:静脉输液护理教育论文

1静脉输液的方法

1.1穿刺的技巧

由于高校大学生生的年龄通常是在18~25岁之间,此时段的血管充盈非常的好,弹性也很好,至于输液的基本途径是选择手背的浅表静脉进行穿刺注射。在经过消毒之后,针对血管比较粗并且容易固定的患者,应该将针头稍微下倾斜15°,再将静脉挑起来,进针之后再将针放平进到位,有利于上下血管壁的分离,从而避免出现血管被刺破的现象。若由于上一针穿刺失败而出现水肿或者是发生淤青现象的学生必须要避开上一次的进针眼,另选一根较粗的血管,使用拇指沿着血管走形按压,充分的暴露静脉,再根据上述的进针方法进行穿刺。与此同时,作为高校门诊的护士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谨慎心、从容稳定的心态,要正确的对待每一次的静脉穿刺。从20xx年1月至20xx年3月,我校门诊部一共收治静脉输液的学生有520例,其穿刺一次性的成功率高达99%。

1.2拔针的技巧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输完液体之后在皮肤的穿刺点上使用输液贴按压,主要是为了避免皮下出现局部的淤血现象。其实正确的压迫点为皮肤的进针点与皮肤上方垂直的方向,按压该点能有效的防止血液遗漏出血管之外。还有护理人员在拔针的过程中不能过力的按压血管,主要是因为按压与快速拔针的过程中针尖的锐角可能产生切力,易导致血管受到机械性的损伤,所以按压的是皮肤,同时还要快速的取出针头,待拔针之后稍加按压几分钟即可。

2输液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1严格按照处方进行操作

要加强高校门诊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的安全意识,严格的遵守遵守医生的叮嘱,还要遵守“三查七对”的操守原则。作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正确的执行医生所开的处方,学生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按时、按量的完成,部分学生可根据病情的发展或者是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用餐之后进行输液。输液的过程中药科学合理的遵照医生所开的处方,避免出现随意更换药物顺序。在不属于医学院校的其他普通院校内,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或者是过度的害怕、紧张,在治疗的过程中会要求护士更改医生的处方这一点是绝对不允许的;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向学生进行讲解,使他们清楚自己的病情之后再积极和配合治疗,严格的根据医生所开处方进行,以便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护士在接到处方的时候,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是否有无用药史,必要的时候做药物敏感试验,如若皮肤显像为阴性,方可进行静脉输液;若在第二次进行注射之前可再次查看皮肤是否出现阳性变化等反应。其次,护理人员在接到医生所开的处方之后还要查看处方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是否有出现差错等;针对已经执行过的处方再次实施之前要询问患者在上次用药之后是否出现任何反应等。如若发生处方上有疑问之处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纠正。

2.2要规范输液的过程

高校门诊要始终保持清洁完整有序的治疗环境,将无菌器械放置在远离污染区的地方。执行操纵的护理人员要严格的按照要求穿戴护士服、护士帽、口罩,随时保持手的干净、消毒。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并规劝陪护学生到注射室外面进行等候,从而有效的降低细菌的污染。门诊内要定时定点的进行常规的消毒;护理人员要掌握规范的持握注射器的方法;在配药的过程中要是使用一个注射器,避免在加药的过程中出现针头的反复抽取受到细菌的感染。

2.3加强护理巡视

篇8:心理护理在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选择对象

选择2008年1~4月在输液大厅留观的患儿228例, 4个月~1岁43例;1~3岁91例;3~6岁94例。

2患儿的心理护理

2.1输液前的心理护理

0~1岁的患儿很多没有输液的经历, 安抚好焦急的家长, 取得其配和最为重要。肠炎及发热脱水患儿先给予补充水分, 将患儿四肢和身体固定, 护士选择穿刺部位, 左手固定头部, 右手持针快速穿刺, 未等患儿反应已穿刺成功。操作一定要温柔, 不要让婴儿感到压迫或疼痛。穿刺后, 母亲温暖的怀抱和轻声爱抚, 是对刚刚遭受了疼痛经历的患儿最好的安慰。患儿吸吮着母亲甘甜的乳汁很快就安静了;不能母乳喂养的, 给予食物和水同样也是有效的。这有助于患儿与家长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

1~3岁的患儿静脉输液是最不容易配合的。此年龄的患儿较1岁内的患儿力量大, 对外部世界有了一些认知, 但仍无法准确表达, 与外人沟通也存在着一定困难, 怕见陌生人。有些已有过输液的经历, 见到护士就会哭闹。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 告知家长此阶段患儿的特点, 取得配合, 快速穿刺, 减少停留时间。有些不配合的患儿, 则需要两名护士与家长配合固定。

3岁以上患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沟通能力, 会哭诉不想输液。护士的和蔼可亲, 主动热情, 会缓解患儿和家长的紧张情绪。护士应鼓励患儿, 如“扎针是有点疼的, 疼可以告诉阿姨, 但不能动, 要配合阿姨。”让孩子明白对扎针的恐惧是正常的, 告诉患儿真实的情况, 不欺骗, 把痛苦的感受说出来, 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些。不要说“你别哭”等消极的暗示, 这会诱导患儿加剧恐惧心理。如果真的疼哭了, 给予患儿安慰和积极的鼓励会更有意义。

医护人员对患儿友爱、尊重、关怀, 使患儿的恐惧不安得到缓解, 情绪稳定。这样穿刺时患儿就能够很好地配合。避免了因哭闹扭动导致穿刺失败的危险,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穿刺成功后对患儿表扬并感谢, 给予小贴画作为奖励, 使患儿有一种战胜疼痛后的成就感, 有利于下次工作。

2.2输液中的心理护理

患儿静脉输液不仅是穿刺难, 输液中的看护同样是个难点。患儿好动, 自控力差, 扎好的针不小心就会脱出, 重扎患儿受罪, 家长心疼, 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还为下次穿刺选择血管增加了难度。护理重点是要使患儿保持安静, 减少运动。0~1岁的患儿, 以母亲拥抱轻声安抚为佳, 患儿在病痛中, 安静一会儿就睡着了。连续几日输液的, 提醒家长调整患儿作息时间, 使输液和睡眠时间同步, 这样家长看护就轻松一些。大一点儿的患儿, 让家长给他 (她) 讲故事, 玩玩具, 分散患儿对穿刺部位的注意力, 同时做好制动。

2.3输液后的心理护理

输液完毕拔针时, 睡着的患儿要轻轻唤醒, 并叮嘱回家后要好好休息。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爱心, 鼓励, 使患儿感到被重视、被尊重, 再次输液时患儿就容易配合。

3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现代家庭通常都是独生子女, 孩子生病, 家长着急, 情绪波动大, 心情矛盾, 既盼望孩子通过输液早点康复, 又心疼孩子扎针受罪。家长的紧张焦虑无疑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所以作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患儿年龄小, 尤其是初次输液, 家长没经验, 异常焦虑。护士要安慰家长, 如:“别太紧张, 孩子小时候都爱生病, 大人镇静一些, 会对孩子有安抚作用, 要给孩子做个好妈妈的榜样”。

有些家长看孩子哭闹又缠大人, 就骗孩子:“不给你扎针, 妈妈扎”;或说“扎针不疼”。告诉家长不要骗孩子, 否则孩子会对家长和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危机, 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要让家长明白让患儿了解真实情况, 面对并接受疼痛。这是成长之路必须要经历的。

有些孩子经常生病, 家长较为烦躁, 容易批评指责孩子, 自己上班已经很辛苦了, 还要陪他来看病。这个时候, 护士的心里辅导很重要, 要让家长意识到生病并不是孩子的过错, 疾病已经导致了孩子身体的痛苦, 不要再给孩子增加心理的负担, 家长应该保护孩子身心健康。

个别家长心疼患儿, 护士给输液, 告诉孩子“打阿姨骂阿姨”, 护士要善意地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学着面对痛苦。这样的教育方式, 会导致孩子的攻击性, 长大后会有暴力倾向, 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不利。

与家长基于有效沟通建立的良好护患关系, 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促进了患儿身心健康, 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成就感。[2]

4结果

4个月~1岁患儿43例中, 哭闹5例, 1次穿刺成功40例;1~3岁91例中, 哭闹12例, 1次穿刺成功83例;3~6岁患儿94例中, 哭闹4例, 1次穿刺成功91例。

心理护理在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十分有效, 注重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患儿及家长的痛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摘要:患儿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 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儿和家长的配合, 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心理护理,患儿静脉输液,配合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188.

篇9:患儿静脉输液护理

【关键词】:儿童;静脉输液;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59-02

浅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重要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儿科,在2~6岁的患儿中,静脉输液更是最常见的给药方法。2~6岁的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能否顺利地给患儿完成静脉输液,关系到医护质量,直接影响到护士与患儿及其家长的关系。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2岁以前通过以母爱为中心的育儿方式,获得舒适和安全感,进而对周围的环境有基本信任感;4岁起开始独立进行一些有目的的活动和学习判断家庭成员的关系,他们开始意识到社会和他人的期望、赞赏而产生成功感[1]。因此,对2~6岁患儿在输液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并取得其配合,对顺利完成输液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期临床输液2~6岁患儿100例,其中初次接受输液治疗者63例,接受输液治疗2次以上者37例。

1.2 心理护理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患儿的恐惧、好动、哭闹不安以及家长的担心、疑虑等一些问题,适当的心理干预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完成输液。

1.2.1 恐惧 恐惧是2~6岁患儿在面对住院、治疗、疾病的特征性心理问题。90%的患儿住院以后不能适应新环境,不愿意接受输液治疗。在63例初次接受输液的患儿中,100%的患儿均存在恐惧心理,反应为紧张、哭闹、面红、肢体反抗等,不能配合治疗。2~6岁的儿童有着特殊的心理活动,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敏感,能明显地感觉到周围的人或事对自己的威胁;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又仅在于表面,因此,在面对输液治疗中,恐惧心理占主导地位。面对此类患儿,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语言温和,与患儿多接触,消除陌生感。通过对话,初步了解患儿喜欢的人物及所处的环境;②客观真实地向患儿介绍输液治疗的过程,介绍时应注意语言技巧,尽量使用轻松愉快的语言,以消除其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及其紧张心理,配合治疗;③穿刺时动作应轻柔,可边穿刺边与患儿交谈,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交谈时可使用鼓励性及奖励性的语言,肯定患儿在接受治疗时表现出的勇敢与坚强,使其心理上得到满足,更好地配合下一步的治疗。本资料37例中有2次及2次以上的输液治疗经验的患儿所表现出的恐惧明显少于初次接受输液的患儿,但他们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恐惧心理,主要表现在对一次穿刺成功率、为他输液的护士阿姨是否熟悉等。因此,对他们进行输液时,应多鼓励,多表扬,提高穿刺技术,尽量满足他们的条件,如可以自己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固定的护士为他进行穿刺。

1.2.2 好动 活泼好动是这个年龄段的患儿的特点。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常会出现液体外流、针头脱出血管外等现象。应耐心说服患儿保持安静,讲明其利害关系,并加强巡视,以保证顺利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1.2.3 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由于目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如不要某护士阿姨打针等等。在临床,我们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问题的表现形式上几乎是相同的,家长的恐惧感、悲哀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用得体的语言,稳重的动作,诚恳的态度取得家长的信任,包括耐心解释、操作熟练,切不可简单生硬。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1.3 医护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1.3.1 准备工作未做好 有时会出现忘带输液贴、止血带之类的事情,甚至会出现输液卡上的名字与病人的名字不符,以至于核对姓名时有误,让患儿及其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在静脉输液前应备齐用物,核对清楚,以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

1.3.2 不自信 护士在面对患儿及家长时,有时会产生紧张情绪。尤其是在患儿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紧张情绪表现得更为明显,出现脸红、进针时手发抖等现象。此时,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相信自己。无论你面对的病人血管情况多么复杂,都要相信自己能行。

1.3.3 注意力不集中 护士在为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心不在焉,甚至与他人闲聊,引起家长反感。有的患儿会认为护士阿姨不关心自己。因此,操作时应认真负责,增强责任心,尽量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2 结果

对100例患儿均按护理常规要求[2]进行输液,并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干预。100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98例,由于血管条件及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等原因进行第2次穿刺1例;输液过程中因外渗、外力因素导致头皮静脉针脱出血管等原因进行第2次穿刺者1例。100例患儿均成功完成输液。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患儿对静脉输液的恐惧心理,减少了儿科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由于患儿好动引起液体外渗、针头脱落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3 讨论

输液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工作之一,虽然绝大多数护士均能完成静脉输液这项操作,但在静脉输液实际操作中的许多细小环节中,常常会忽视心理护理的作用。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同样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在儿科,对2~6岁的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有一定困难。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儿童心理,根据其不同的情况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心理干预,使患儿配合治疗,确保输液安全顺利完成输液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戴晓阳,佟术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4-115.

上一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下一篇:第三节、优秀的园林设计师应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