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2024-04-21

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10篇)

篇1: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春江花月夜(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名来源、乐曲结构,掌握作品的表现方法。

2、使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形象等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了解音乐和文学共同的美。

4、学习如何将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音乐简介

《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传抄本,至今已流传了128年。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为《浔阳琵琶》。20世纪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作品分为十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G乃归舟及尾声。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2、作者简介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3、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二、音乐分析

(一)江楼钟鼓(引子)

引子是节奏自由的散板,琵琶用弹跳、轮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阵阵低沉的鼓声。箫和古筝奏出的波音犹如远处钟声回响,水面碧波荡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非常细腻。

(二)主题赏析:

旋律如波浪般进行,显得格外柔美与和谐。琵琶、二胡、古筝、洞箫齐奏的音色协调一致,富有典雅的色彩。另一个特点是使用鱼咬尾使音调轻盈平稳,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的美丽景致。末尾由洞箫吹奏的婉转呜咽的旋律导入了深远的意

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

(三)花影层台:

音乐主题在六小节徐缓的.曲调之后,琵琶突然弹出了四个作移位模进的短句,急促而热烈,描写了花枝弄影、香飘春江的情景。

(四)渔歌唱晚

远处白帆点点,渔歌飘渺由远而近。箫的领奏与琵琶、木鱼的伴奏好似渔夫一边摇橹一边歌唱,其他乐器在每句最后的长音齐奏,又如船上众人应声和唱,渔民怡然自得的神情隐约可见。这一段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也为乐曲增添了诙谐、活跃的气氛。

(五)G乃归舟与尾声

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节奏由疏到密,乐器的数量由少到多、逐一加入,使全曲紧凑有力、激动人心,形成全曲的高潮。描绘了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归舟破水、浪花飞溅、百舟竟归的热闹场面。尾声音乐渐弱渐慢,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安详,使人沉静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

三、诗歌赏析

(一)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三)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四)

四、写作特点

1、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2、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3、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4、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同时,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诗句,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统一,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

篇2: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一、导入

说起我国唐朝文化,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对,唐诗)那么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歌,却因为其中一首,他的名字流传千古。这首诗被评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连闻一多先生都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张若虚)这首诗歌是……《春江花月夜》。

好,今天我们就跨越时空的界限,和诗人张若虚共赏这良辰美景--春江花月夜,置身诗境,感受诗人此情此景下深沉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二、配乐诗欣赏和朗诵

1、欣赏配乐诗歌朗诵,引导学生一边静听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2、带领学生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随着诗歌的感情进展抑扬顿挫地诵读,更真切地体味诗歌感情。

三、整体把握

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诗中情景理融为一体,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下面我们分别从情、景、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

1、景--春江月夜美景

⑴请大家首先把诗中描写春江月夜美景的语句一起朗读一下:“春江潮水连海平……皎皎空中孤月轮。”

⑵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春江月夜美景: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这时一轮明月从地平线升起,远远望去,就好像从浪潮中涌出一样。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闪耀于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了一层洁白的雪珠。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江天一色,纤尘不染,一轮皎洁的孤月悬挂在半空中。

⑶画面回顾:通过课件展示画面,提问该画面对应哪句诗句。(这过程是先把诗歌文字转化为散文,再把语言文字还原为符合诗歌意境以及学生审美情趣的画面。)

2、理--宇宙人生哲理

看到如此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请朗读本诗中阐述人生哲理,江、月、人和谐一体的诗句,体味一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思考?诗人所阐述的宇宙人生哲理”深刻”在哪?分析以下诗句,看看本诗与一般的宇宙人生哲理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⑵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⑶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教师小结:

人生与宇宙的奥秘一直是人类苦苦思索而永远感伤的命题。人生短暂,宇宙无穷。

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没有落入前人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窠臼,而是翻出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江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3、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触动了诗人怎么的情感?

学生齐读诗句。

其中哪些表达思妇相思,哪些表达游子思归?诗人把这种相思之情表达得非常真切、细腻,体现在哪里?我们通过填空练习来进行分析(展示课件):

(1)“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思念,而是用“__月__”来___烘托__她的.思念之情。

诗篇把“月”__拟人_化,“__徘徊__”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_。

(2)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_落花、流水、残月_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_游子的青春。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_凄苦寂寞_之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_沉沉_”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_无限_”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归纳:如何使描写更生动、抒情更真挚?(引导学生归纳)

篇3: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以《双机互连》这一节为例,学时安排就是2课时,课标要求教师讲解使用网卡与双绞线实现双机互连的方法,包括双绞线的线序、制作方法与测线;教材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双绞线互连的方法,还要求教师介绍其他双机互连的方式,这就需要从连接方式、连接介质、连接方式的难易度、传输文件速度的快慢、软件部分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才能有所体会,这些内容不是看看图片和视频就能解决的。如果学生有实验的过程,不仅他们能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有利于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为后面的内容,比如IP地址、网络拓扑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打下非常好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偏硬件的实验课应该开设而且不可或缺。

二、如何上好实验课

(1)实验课的教师备课模式及课前准备。1备课模式:实验课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课程,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老师的备课应该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作为切入点;对实验内容要有亲身体验,要考虑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在什么地方有困难,能否通过某种提示或课件让学生解决难点,如何设置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互助、求教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课前准备:实验机房内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都要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好,适合学生上机实验;学生所用的设备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辅助教学设备(如摄像头、投影等)都要能满足实验的要求。根据实验报告,选择好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比如:网线、水晶头、USB连接线、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和辅助教学软件,预先把这些软件装入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供调用。

(2)实验课的教学环境。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有专门的实验室,供学生上课,这样可以避免实验课对机房软硬件产生一些改变而导致其他课程无法开展。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开学之初,总体备课计划制订时,将实验课程集中在某个时段开设,也可以将实验课程放在学期末段开设,从而避免和正常课程机房使用之间的矛盾。由于实验课通常的课时以2课时为宜,因此最好能调课实现2节课连上,达到最佳效果。

(3)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应在实验课上得到充分利用。“少教”不是教师该讲的不讲或少讲,而是通过大量、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课件的制作、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报告的设计等,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在实验报告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挖掘答案,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这种模式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特有的第四维目标———行为与创新。

(4)实验课的学生学习方法。由于是硬件实验课程,“动手”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而从哪儿“下手”,怎么“动手”,通过“动手”解决什么问题,是学生在“动手”之前应该搞清楚的问题,因此,实验课程的学习方法应围绕以下环节进行:分析任务、学会知识、解决问题。

(5)实验课的评价标准。实验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分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任务完成度评价,比较直观,看结果;第二方面是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评价。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能够评价一个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学习深度,同时学生的评价结果也反映出任课老师对本次或者该类型的实验课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提供了佐证。

三、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反思

以一堂双机互连课为例,本节课从备课的角度来考虑是想让学生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将相邻电脑连接起来,测试连接的电脑是否连通,然后实现通信、共享,最后通过几种连接方式的体验比较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提出如何使多机互联的实现方案。因此将课型定义为实验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分组协作的方式来完成自主探究学习。

从课堂实践的结果来看,虽然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实验报告几易其稿,从五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入手让学生实验:直通双绞线、无线网卡、蓝牙、USB电缆、9针串口,让学生分组选择两种以上的方式实现双机互连,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1是否需要安装驱动程序;2硬件连接难易度(是否支持即插即用);3软件配置调试的难易度;4互访方式;5传输速度(约);6最大传输距离(约);7造价;8是否易于扩展到多台互联。但实施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暴露出来。如何使实验课堂的收放自如;学生一旦放开操作后,教师的阶段性点评如何落实,是本课型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让教师在实验课上沦为旁观者。

篇4: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从来都是相依相随的,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酒后佳作更是不不胜枚举。其中有一位唐代诗人最著名,人们称他“诗仙”,他却称自己为“酒中仙”。这位诗人就是--李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将进酒》。

(板书课题)

二、目标

1、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

2、在诵读中体会诗人豪放的诗风

三、题解及背景

将:请。“将进酒”就是请喝酒。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写于作者51岁,天宝十一年,作者与朋友岑勋到元丹丘家做客,从而写下了这首传世名篇。

四、诵读

1、请同学说需要注意的字音

2、齐读

3、听录音朗诵,感受诗人的情感

4、自由读,思考问题:哪些字能直接体现诗人的情感?

五、整体感知

问:哪些字能直接体现诗人的情感?

可能的回答:悲、欢、乐、寂寞、愁

诗人通过这首诗究竟想抒发什么情感?下面我们一起走入李白的情感世界。

六、理解情感

1、分组讨论

(幻灯显示:走入李白的情感世界。我读出了李白……的情感,是从……句中读出的,因为这句诗……)

大家看黑板上的`提示,请大家按照黑板上的形式组织话语,尝试理解诗歌的中抒发的情感。前后4-6个同学为一组,讨论5分钟。

发言。把找到的句子读出感情。

2、理清情感线路:(板书)

悲--欢--愤--狂--愁

诗人的欢乐是真心的欢乐吗?

明确:不是,这是诗人进行自我排遣、自我开解的方式。

诗人的情感富于变化,悲欢交迭,但欢乐也是无奈的欢乐,所以全诗的情感基调还是悲愤(板书)

3、“天生我材必有用”和“但愿长醉不复醒”有没有矛盾的地方?这个矛盾反映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特征?

明确:矛盾,复杂。

这是李白积极入世与消极出世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如果他能安心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又哪里来的“万古愁”?如果他真要“但愿长醉不复醒”,何必去想“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方面,他有着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他又不满现实、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我们想,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不是也是这样?他与李白一样有着复杂的矛盾,由此才写下了《离骚》不朽名篇。因此我们说,伟大的矛盾和挣扎,往往催生伟大的作品。

4、“愁”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说“万古”?

明确:愁--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贤不必用,壮志难酬。

万古--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这的的确确是“万古愁”。

七、体会诗风

1、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愁绪和悲慨,我们读的时候有没有消沉的感觉?为什么?

明确:有气势、豪放。(板书)

2、从哪里能看出豪放的诗风?

学生发言,顺带分析手法。

3、读出豪放。

八、拓展延伸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许多人都以此为题写下了诗篇,同是唐代诗人的李贺也写过《将进酒》,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

篇5: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论语》选修

周 而 不 比

第二课时

(课间播放朋友的歌曲)

(一)导入

好的朋友就像这一首首唱不完的歌……

朋友一词最早出现在……

《周礼地宫大司徒》:“五曰联朋友”

郑玄注:“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板书)

友,甲骨文……

孔子很重视交朋友,《论语》中有很多精辟的交友之道,现在让我们简单的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

孔子择优的标准,齐背,(板书择友)

孔子择友的方法,(察友)

古人读《论语》的方法  齐读

读法建议一

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 --程颐

归纳为  落实文字 读懂文章

读法建议二

凡看孔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程颐

归纳为 联系自己  联系生活

(二)课堂分析

俗话说“相识易得好,久住难为人”,交到了朋友,我们还必须学会怎样与朋友相处。(板:处友)

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和朋友相处,找出有关语句

大致有15.15;14.34; 5.17;4.26;12.23

齐读,按照昨天学过的方法进行探究

探究问题一

1、古汉语中怨/憾/恨的区别

2、如何理解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之、忠的词义

补充资料:(幻灯片)

钱穆《论语新解》

敬之:此之字有两解:一,人敬晏子。人敬晏子,当因晏子之贤,不当谓晏子善交。一、指晏子敬人。交友久则敬意衰,晏子于人,虽久而敬爱如新。此孔子称道晏子之德。孔门论人,常重其德之内蕴……今从第二解。

白话试译:

先生说:“晏平仲善于与人相交,他和人处久了,仍能对那人敬意不衰。

4、5.17章的评读

补充资料:(幻灯片)

南怀瑾《论语别裁》《古文观止》上有一篇,辑自《史记管晏列传》,提到晏子的车夫,一天回家时,太太要求离婚。车夫问什么原因,他的太太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载晏子经过门口,晏子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简朴无华,自居人下的样子。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显得意气扬扬、自足自满的样子。你竟是这样没有出息,不长进的人,所以我要离婚。晏子的车夫听了这番话,就马上改过,力学谦卑。晏子看见他突然一反常态,样子变了,觉得奇怪,问明了原因,晏子就培养他,从此立志读书,后来官拜大夫。从这个故事可知晏子有他了不起的地方,孔子尤其佩服他这个人对于交朋友的态度。他不大容易与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全始全终。

朋友之间的交往,多数人喜欢接交新友而轻慢故人,这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君子之交,依于礼义,重在相知,故淡如水。唯淡于水,故能长久。虽为久交之友,然不敢相忘,在于思朋友之德、感朋友相知之情,所以说才会“久而敬之”。

探究问题二

小组讨论:选择这五章中的任意一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探究问题三

读了4.26;12.23这两章,你是否认为

孔子很圆滑?如不是,又该如何理解?

补充资料:

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                         --南怀瑾《论语别裁》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儒家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礼的运用,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和。以礼为美,以和为贵,但这个“和”必须“以礼节之”。按照不同阶层间的界限分别用“和”。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这两个章节的现实意义?

补充资料:

朋友之道,平等独立,不宜强加于人,即使忠言善告,也应适可而止;如不接受,也就算了,否则自讨没趣。这种“处世之道”,至今有用。但它之所以不仅是“处世之道”,因为它显现了作为本体的某种人际关系的具体的情理刻度。过此刻度则此关系不再维系。孔学中朋友之道最宜于现代的社会公德,即以独立、自主、平等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也。

--李泽厚《论语今读》

读法建议三

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程颐

归纳为 领悟思想  取其精髓

7、 孔子提出了处友的各项原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提示:为了辅仁(板:仁)

孔子讲择友也好,处友也罢(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益于仁德的培养,不是为了结党营私谋私利(比)。因为这些处友的原则都是符合孔子的“忠恕之道”,符合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道的,故而,辅仁之功,取友为大。

结尾:

我们已经开始了《论语》的学习 我们都在路上,可能坑坑洼洼,

但是我们相信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心灵激荡

总有一种情怀,让我们精神坦然

篇6: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探讨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管仲形象,了解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3、探讨司马迁为管仲作传的原因,了解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探讨司马迁为管仲作传的原因,了解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掌握重点词语与句式

(这一流程通过句子的翻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校正的过程中,提出重要的实虚词的用法及特殊的句式,同时让学生了解词语推断的方法和掌握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翻译下面四个句子

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翻译指点: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以,动词,解释成“认为”。“以……为”这一固定搭配有两种译法:一种是“把……作为”,如《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另一种是“认为……是”。根据语境,此处选择第二种。

参考译文:管仲曾多次作官,多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翻译指点:注意句站句中两个“耻”的用法,前一个为形容词,“羞耻”;后一个则活用为“以……为羞耻”,是意动用法。“召忽死之”中死的用法等同于“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中的“死”,解释为“为……而死”,是为动用法。“吾幽囚受辱”是没有语言标志的被动句。

参考译文: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却选择)被囚禁受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3、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翻译指点:注意其中“因”“信”的翻译。

“因”的用法有:

①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此处可译为“乘机,趁机”。)

②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在古汉语中的用法有:

① 的确,实在。如:刘禹锡《天论上》“文信美矣!”

② 随意,《琵琶行》中有“低眉信手续续弹”

③ 讲信用,《论语》中有“言必信,行必果”。在本句中,先确定“之”的意思,然后可以推断出该字为使动用法,“使……讲信用”。

参考译文: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的约定,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使桓公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4、岂管仲之谓乎?

翻译指点:该句翻译时注意固定结构“之谓”和“岂……乎”。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其李将军之谓也?可以译为“说的是……吧”。“岂……乎”表反问语气。

参考译文:这话说的不就是管仲吗?

小结: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还要注意特殊的句式。特别是利用笔记本或卡片的形式,去积累文言知识,为自己学好古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读文章,筛信息,思考并讨论:

1、管仲作为一国之相,取得了哪些政绩?(筛选信息)

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地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生: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生: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师:课文第3、4小结写了管仲相齐后取得的成就,“诸侯由是归齐”写出了最终结果。

管仲既任政相齐: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助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五霸之首

2、讨论:管仲任政相齐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

生:管仲的才能很高,他任政相齐后,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生:管仲知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实足而知荣辱”这个道理。也懂得顺民心。这两点是国家安定的前提条件。

生:管仲的才能非同寻常,能把祸转为福,把失败转为成功。

生:桓公欲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桓公实北征山戎,管仲因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齐桓公想依据自己的主张行事,均被管仲劝阻,而最后都听从了管仲的意见,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诸侯由是归齐。

生:管仲的成功离不开鲍叔牙的推荐。

学生集体朗读,讨论:

3、从哪些方面来写“管鲍之交”的?管仲是怎样评价自己的?鲍叔牙是怎样认为的?

参考:管仲回顾自己与鲍叔牙多年往交,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生:分财利多自予,是自私的表现。

生: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是愚的表现

生:三见逐于君,是不肖的表现。

生:我有不同看法,管仲三见逐于君是不遭时,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生:作战逃走,是因为家中有老母亲,这是孝的表现。

生:公子纠死,管仲幽囚受辱,是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师:鲍叔牙能了解管仲、帮助管仲,在关键时刻还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表现了鲍叔牙能知贤、荐贤的人格品质。没有鲍叔牙的帮助,就不可能有管仲后来的名扬天下。

管鲍之交、管鲍分金:真挚情谊

内容人物 管仲自评 鲍子理解

经商 贪 出于贫穷

谋事 愚 时运不利

出仕 不肖 生不逢时

作战 怯 很有孝心

事君 无耻 不拘小节

如果说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那么鲍叔牙就是管仲的知音。后人对鲍叔牙也给予了很高的赞扬。“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管晏列传》

后人用“管鲍之交”“管鲍分金”来形容人生知己,相知相悉。

4、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

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师:管仲成功还有什么原因?

生:管仲的成功还离不开齐桓公的任用。如果齐桓公当时杀了管仲也不为过。因为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管仲曾为其主,用剑射过公子小白。

师:齐桓公当时为什么不杀管仲,反而重用管仲,这用常理来看,有点说不通。这要联系当时的背景来看,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纷争。各诸侯国君主为了在乱世中求得生存,纷纷招揽贤才。当时,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时是这样说的:“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桓公称霸天下,非管仲不可。”齐桓公抛弃前嫌,任管仲为齐相,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从此,管仲有了用武之地,其政治才能也得以充分体现。在他的辅助下,齐桓公终于成就了霸业,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自身的才能-才华横溢国士无双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

齐桓公抛弃前嫌,任其为相

6、管仲这样的人才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生: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机会来了,我们才能抓住它。如果没有真本领,即使给你机会,你也不能抓住机会。

生: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来立足于社会。无论立足于哪一个社会,都需要有真实的水平、很高的素养,要德才兼备。如果给我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就能干得很出色,成就自己的事业。

三、探究

清代李晚芳《读史管见》中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这是管仲、晏婴两位大政治家的合传)

司马迁为何要为管仲列传?从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怎样的感情?(结合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思考)

生:赞扬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

生:司马迁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重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在政治舞台上,他没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生:司马迁的才华没有管仲高,像司马迁这样的人才有很多。

生:司马迁没有遇到像鲍叔牙这样的.人生知己。

师:司马迁当时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不能为自己洗脱罪名,朋友们没有人来相救,就包括自己的家人都不理解自己选择的忍辱而生。如果当时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能有一个像鲍叔牙那样的人生知己极力在君王面前替自己辩护,或许可以劝君王解免自己的罪;如果当时司马迁也能遇到一个像齐桓公这样的君王那么自己也就不会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了。因此,司马迁为管仲列传,一方面是赞扬了管仲、鲍叔牙这样的知己之情谊;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自己无人知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情怀。

立传原因:歌颂人生知己、相知相悉的友情

抒发人生无知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

总结:管仲、鲍叔牙这两个人物优秀的人格品质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司马迁《史记》中有许多像《管仲列传》这样的人物传记,在一些优秀人物的传记中,作者本着“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着力凸现了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优秀品格和高尚人格,渗透着他对人生的深刻解读。

读这样的传记,人们常常感到:历史固然重要,但更能打动我们心灵、激励我们奋进、使我们荡气回肠的,是那些高尚的灵魂,是太史公伟大的人本主义精神。

附板书

管仲---------颂扬友谊,抒发情怀--------司马迁

自身才华

鲍子举荐知音难求

桓公重用怀才不遇

练习: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尝与鲍叔贾②鲍叔不以我为怯③故其称曰

④下令如流水之原⑤知与之为取⑥管仲因而伐楚

⑦孔子小之⑧匡救其恶

2、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D穷凶极恶

3、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子孙世禄于齐

D吾幽囚受辱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吾妻之美我者

5、对“召忽死之”翻译正确一项是:()

A、召忽死在这件事上

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6、联系全文来看,对管仲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以史家的眼光看待管仲,不论其著书,而言其轶事,写鲍叔对他的谅解其实是借鲍叔牙来突出管仲的贤才。

B、司马迁记叙管仲轶事,赞扬了他的才干和功绩,突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策略。

C、孔子瞧不起管仲,是因为管仲不勉励桓公行王道,竟助他称霸。

D、管仲作为齐国的名相,顺民意,精于谋略,善于因势利导为政,政绩显赫;但作者认为管仲是一个不识时务之人,他应该帮助齐桓公实行王道,而不是霸道。

补注:

“桓公实怒”二句:是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左传僖公三年》(伐蔡在“僖公四年”)。

“管仲”二句:《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伐楚,使管仲责之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古代祭祀,用裹束成捆的菁茅过滤去渣。包,裹束。茅,菁茅。按: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事又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桓公实北征”两句: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北狄)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因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送桓公进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候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并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召公,是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为三公,“治西方,甚得兆民和。”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

“于柯之会”四句: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篇7:留侯论(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留侯论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

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3、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

4、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

教学重点: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

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高祖本纪》一文中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

姓,给r,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其中

的子房就是今天所学文章题目中的留侯,也就是张良。汉高祖给予他高度的评价。把他和

韩信、萧何并称为三杰(三驾马车)。张良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他的身上有着怎样

的优点让高祖欣赏不已呢?宋代文豪苏东坡又是如何评价留侯张良的?今天就来学习这一篇

名文《留侯论》(也可以从“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成语当时的新意而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学生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1、卒(猝)cù然临之 2、刀锯鼎镬huò3、虽有贲bēn育4、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5、肉袒tǎn 6、圯yí上老人

三、翻译文中的重点字词:

1、必有过人之节(节操)

2、卒然临之而不惊(突然)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怎么)

4、所以微见(现)其意者(表现)

5、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互相)

6、其平居无罪夷灭者(杀戮)

7、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

8、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

9、其君能下人(谦逊的对待))

10、遂舍之(放弃,之,代词,攻打郑国)

11、三年而不倦(厌倦)

12、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由折辱而引申为削弱)(挫伤)

13、非有平生之素(旧交情)

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15、状貌(形体、容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志向气度)

四、词类活用梳理:

1、臣妾于吴者(n-v 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五、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六、重点句翻译

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道理。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

此固圯上之老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子房凭出类拔萃的才能,没有谋划像伊尹、太公那样计谋,却偏偏实施像荆轲、聂政那样

的冒险之举,妄图侥幸而求不死,这本来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处。因此采用傲慢

武力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如果没有子房难道还有谁能保全他呢?

5、见于词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讨课文内容

一、问题设计:

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作者所谈论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突出这一中心的?

(匹夫之勇和大勇者的不同表现对比,表明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为能忍)

2、从第二段文字出发,分析圯上老人出现的用意是什么?(抓重点句:且其意不在书)

简说有关张良的传说,指出第二节为破典引事,从而证明作者的独辟蹊径。)

3、读第三节,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研讨重点语句“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之计谋,以侥幸不死,

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明确:首先要有杰出的才能,其次要有过人的气度。(突出了作者对“贤而能忍的重视”)

补充引导:张良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补充说明,张良只具其一,未具其二,是以老人教之。从而得出一个观点,忍小忿而就大谋

4、分析课文第四、第五节:

问题:A、疏通两个人物事例中的文字。并用“活国/复国”加以概括

B、研讨:结合上文“太公、伊尹”和下文中的“高祖、项羽”,说说论及这些人物对表现文

章中心的作用?(正衬和反衬,有力地证明了能忍则成大事,不忍则坏大事的道理)

5、研讨:太史公的猜测之误,对表现张良以及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张良名显天下,不是因为魁梧奇伟,而在于贤而能忍并成就了大业。

再一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巩固练习

1、词类活用梳理:

(1)臣妾于吴者(n-v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使……受惊,

使……发怒)

2、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相信,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三:布置作业

重点句翻译

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道理。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

圯上之老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子房凭出类拔萃的才能,没有谋划像伊尹、太公那样计谋,却偏偏实施像荆轲、聂政那样的

冒险之举,妄图侥幸而求不死,这本来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处。因此采用傲慢武力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如果没有子房难道还有谁能保全他呢?

5、见于词色

附:板书设计

(板书一)

豪杰之士,有过人之节(忍):(提出论题)

举留侯事论证典故:圯上老人授书

(阐释论题)

破典:且其意不在书授“忍”(翻出新意)

叙史深化论题盖世之才能忍(成功条件)

(论证论题)

(板书二)

(做法)(作用)(原因)

举例论证论点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活国

(论证论点)能忍

勾践卧薪尝胆复国

文本框:一字立骨(映衬)====强调“忍”

高祖养其全锋而待其弊败亡不能忍

(对比)

项羽轻用其锋胜利能忍

(突出论点)史公之疑魁梧奇伟(出名原因)

(对比)盖世之才,过人之节====突出“忍”

实际情况状如妇女

篇8:留侯论(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留 侯 论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

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3、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

4、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

教学重点: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

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高祖本纪》一文中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

姓,给r,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其中

的子房就是今天所学文章题目中的留侯,也就是张良。汉高祖给予他高度的评价。把他和

韩信、萧何并称为三杰(三驾马车)。张良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他的身上有着怎样

的优点让高祖欣赏不已呢?宋代文豪苏东坡又是如何评价留侯张良的?今天就来学习这一篇

名文《留侯论》(也可以从“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成语当时的新意而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学生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1、卒(猝)cù 然临之 2、刀锯鼎镬huò   3、虽有贲bēn育 4、倨jù 傲鲜xiǎn 腆tiǎn

5、肉袒tǎn  6、圯yí 上老人

三、翻译文中的重点字词:

1、 必有过人之节(节操)

2、 卒然临之而不惊(突然)

3、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怎么)

4、 所以微见(现)其意者(表现)

5、 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互相)

6、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杀戮)

7、 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

8、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

9、其君能下人(谦逊的对待))

10、遂舍之(放弃,之,代词,攻打郑国)

11、三年而不倦(厌倦)

12、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由折辱而引申为削弱)(挫伤)

13、非有平生之素(旧交情)

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15、状貌(形体、容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志向气度)

四、词类活用梳理:

1、臣妾于吴者(n-v 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 ……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五、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六、重点句翻译

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道理。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

此固圯上之老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子房凭出类拔萃的才能,没有谋划像伊尹、太公那样计谋,却偏偏实施像荆轲、聂政那样

的冒险之举,妄图侥幸而求不死,这本来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处。因此采用傲慢

武力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如果没有子房难道还有谁能保全他呢?

5、见于词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讨课文内容

一、问题设计:

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作者所谈论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突出这一中心的?

(匹夫之勇和大勇者的不同表现对比,表明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为能忍)

2、从第二段文字出发,分析圯上老人出现的用意是什么?(抓重点句:且其意不在书)

简说有关张良的传说,指出第二节为破典引事,从而证明作者的独辟蹊径。)

3、读第三节,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研讨重点语句“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之计谋,以侥幸不死,

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明确:首先要有杰出的才能,其次要有过人的气度。(突出了作者对“贤而能忍的重视”)

补充引导:张良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补充说明,张良只具其一,未具其二,是以老人教之。从而得出一个观点,忍小忿而就大谋

4、分析课文第四、第五节:

问题:A、疏通两个人物事例中的文字。并用“活国/复国”加以概括

B、研讨:结合上文“太公、伊尹”和下文中的“高祖、项羽”,说说论及这些人物对表现文

章中心的作用?(正衬和反衬,有力地证明了能忍则成大事,不忍则坏大事的道理)

5、研讨:太史公的猜测之误,对表现张良以及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张良名显天下,不是因为魁梧奇伟,而在于贤而能忍并成就了大业。

再一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巩固练习

1、词类活用梳理:

(1)臣妾于吴者(n-v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 ……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使……受惊,

使……发怒)

2、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相信,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三 :布置作业

重点句翻译

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道理。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

圯上之老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子房凭出类拔萃的才能,没有谋划像伊尹、太公那样计谋,却偏偏实施像荆轲、聂政那样的

冒险之举,妄图侥幸而求不死,这本来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处。因此采用傲慢武力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如果没有子房难道还有谁能保全他呢?

5、见于词色

附:板书设计

(板书一)

豪杰之士,有过人之节(忍): (提出论题)

举留侯事论证               典故:圯上老人授书

(阐释论题)

破典:且其意不在书       授“忍”(翻出新意)

叙史深化论题                盖世之才       能忍 (成功条件)

(论证论题)

(板书二)

(做法)        (作用)(原因)

举例论证论点 郑伯   肉袒牵羊以逆       活国

(论证论点)                                      能忍

勾践   卧薪尝胆           复国

文本框: 一字立骨       (映衬)                     ==== 强调“忍”

高祖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败亡    不能忍

(对比)

项羽   轻用其锋           胜利     能忍

(突出论点) 史公之疑魁梧奇伟            (出名原因)

(对比)                     盖世之才,过人之节 ==== 突出“忍”

实际情况 状如妇女

篇9: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人情感。

2、认真研读课文,掌握表现手法。

一、资料链接

1、滕王阁简介

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占地达47000平方米。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王勃的《滕王阁序》及《滕王阁诗》。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3、趣味故事

相传王勃在写完这首诗后便离去了,却留下了一个字没有有填上,就是“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空”字,这个地方是空白的。太守阎公一看,急命小吏去追求这个字,王勃就在他的手掌上写了几笔,让他回覆。不料回去一看,哎呀!他的掌中空空的什么都没有。阎公才要发怒呢,突然间却明白了,惊叹道:“真奇才也!”原来,这个地方缺的就是这个“空”字啊!

二、初读诗歌 原文

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三、整体感知

尾联: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四、品读诗歌

首联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舞。

1、试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位置):高阁临江; 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盛况不再”。

2、首联从哪两个角度写滕王阁?寄寓了什么感慨?

篇10:《蛇》教案教学设计(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分析诗中意象的运用,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喻。

2、通过诵读与意象分析解读作者的情感走向。

3、理解以丑为美的诗歌审美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联想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喻。

2、教学难点在于通过感受诗歌情感体会诗歌以丑为美的审美特质。

单元说明:“爱的心语”

这个单元五首诗歌均以爱情为主题。

把爱情的寂寞比做“蛇”

把爱情的期待比做“年轻的神”

以“窗”“你的字”“神女峰”具体的物象来表达心中的爱情追求和价值观。

诗人采取不同的意象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以“我”的特定心境弥散到对象“物上,使“物”皆著“我”之色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就是“寂寞”。吃的是寂寞,喝的是寂寞,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一时间似乎什么都可以“寂寞”一下。其实,寂寞是人的心理状况的一种反映。大家都有寂寞的时候,谁能形容一下自己寂寞的感受?(学生发言)

不同的人对寂寞的体会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事带来的寂寞感受也是不一样的,80多年前,一位现代诗坛上的著名诗人冯至写了一首诗。不,他写的不是诗,是寂寞。他说,“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诗人的寂寞为什么会像一条蛇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早年既开始诗歌创作和翻译。1923年曾与林如稷、陈翔鹤、陈炜谟等创办浅草社,出版《浅草季刊》。1925年又与人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浅草和沉钟都是五四后曾发生较大影响的文学团体。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三介绍背景(见导读)

四、诵读感知

学生诵读,教师配乐范读,指导,学生再读。

五、合作探究

1、理解诗歌情感。

主线:作者因何而寂寞,他的寂寞引发了他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是不是又反过来体现了他的寂寞。

讨论小问题:《蛇》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诗人把“蛇”比作什么,它们有哪些相似性?

主要意象是“蛇”;配合意象有:草原、乌丝、月影、花朵。

诗人把“蛇”比作(爱情的)寂寞(苦闷)。

相似性:在作者笔下,寂寞如蛇,“蛇”,取其相似点--静静、没有言语。蛇:形体修长、冰凉无言、咬人缠人……寂寞:深沉、凝重、挥之不去、咬噬心灵……

这是由于诗人只取蛇的某些特点加以描写的缘故。

沉浸在相思之中的诗人为爱而寂寞,为爱而冥想,为爱而期盼,这种感觉让人沉浸其中,挥之不去,就像“蛇”的沉寂无言、忠诚缠绕。

“你”是抒情的对象,没有具体的形象,但两个重要的意象,却令人浮想联翩:浓郁的乌丝、绯红的花朵,这真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月影”这个用作比喻的意象,主要突出了轻悄、柔美的特点。

①第一节

讨论小问题:为什么诗人的寂寞,也就是“蛇”“静静的没有言语”?为什么作者说“万一”,作者是希望对方梦到还是别梦到?为什么担心抒情对象会“悚惧”?这些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学生诵读第一节。

明确:诗的第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一个人一旦陷入痛苦寂寞的境地,常表现为无言的沉默。第一句很突兀,以一个奇特隐喻开始,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两种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语言,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提示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体验。写“蛇”的游走,取“蛇”的修长和无言的自然特征,“静静地没有言语”,既是蛇的特点(形体修长而冰凉无言),也是当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寂寞的写照。表现抒情主人公深沉的相思,并祈求“姑娘”:千万不要因此而害怕。因为蛇会咬人、缠人,所以“我”紧接着告诉心爱的姑娘,万一梦到它时,不要悚惧。这里用“梦”字而不用“见”字,也显露了诗人的匠心:“梦”是姑娘在想念,而“见”则似乎只是“我”闯进了姑娘的眼帘;同时,这个“梦”字又与第三节的“梦境”相呼应,有着暗联的作用。

作者为什么选择“蛇”这一意象?

提示:作者写了它的哪些特点?它与“寂寞”到底有何相似性?

蛇的特点:沉寂无言、忠诚相伴、热烈缠绕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寂寞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沉浸其中,挥之不去。而爱的寂寞既痛苦又甜蜜,即热烈又冷寂。这种感觉就像蛇的沉寂无言、忠诚缠绕。这种相似性是作者选择“蛇”这一意象的原因。

②第二节

讨论小问题:明明写爱情,为什么会成了“乡思”?为什么相思的是抒情对象的头发?而不是明眸?皓齿?这些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诵读第二节。

明确:第二节写“蛇”的“相思”(乡思为相思谐音),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用这比拟“我”对心爱的人的乌丝的感情。借蛇的“乡思”,凸显“我”对姑娘的相思。这里用的是间接表现法:“我”的寂寞──蛇;蛇栖息于草丛,它的乡思──草原;草丛与姑娘的青黑的发丝近似──姑娘的乌丝。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经过三个转折才将“我”对姑娘的相思暗示出来。这一节,诗情、诗意、诗趣三者兼具。

“乌丝”透露出几点意义:

一,他所想的姑娘是拥有一头浓郁的秀发、年轻而有活力的少女。

二,作者的情感是含蓄的,而不敢有进一步要求。

三,头发的意象给人的感受是朦胧的美感。而不从正面描写姑娘的长相,却强调姑娘的美在于一头乌黑的发。

③第三节

讨论小问题:诗中的“它”怎么理解,应该指代什么?为什么是“轻轻”走过?“绯红的花朵”隐喻了什么?这些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期盼?

学生诵读第三节。

明确:第三节写“蛇”的归来,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写蛇像月光般轻轻走过,同时为“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般的梦境,姑娘的梦境,可以作多种理解,如她的心境,她的爱意,她的希望,她的理想,甚至她对“我”的感情等等。“像一只绯红的花朵”,一方面是暗示姑娘心境、感情,另一方面也隐约地暗示“我”的意愿,“我”的企盼。这时,抒情主人公也就非常心满意足。这种写法,有诗情诗趣。把“我”的爱意,她不在身边时的寂寞的心,化成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给人难忘的印象。总之,把姑娘的梦境比喻成“绯红的花朵”,则意味着姑娘的应许,会一改自己郁闷的状态,换来醉心的欢喜。浓郁的乌丝、绯红的花朵,这真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2、“蛇”意象解读

寂寞,是人人都曾有却难以捉摸的.情绪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如果想用具体的语言赋予它以鲜明可见的形象,就更是难上加难。大家会把寂寞比作什么?你们能想到哪些古人写寂寞感受的诗句?

投影:《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①这些古典诗歌中表达“寂寞”的意象有什么共同点?(形态上残缺,内蕴上遗憾)

②“蛇”在大家心中是一个什么形象?(可怕,无声,阴暗)

③“蛇”是怎样和“寂寞”发生联系的?它们的契合点是什么?(寂寞悄无声息,蛇的行动也悄无声息。寂寞很幽长,蛇的形体也很细长【有李商隐“卧后清宵细细长”的味道】,寂寞让人恐惧,蛇也让人恐惧。蛇阴暗诡谲,如同寂寞给人的感受)

④诗人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蛇”?诗人笔下的“蛇”给人怎样的感觉?

静静地没有言语,忠诚的侣伴,害着热烈的乡思……

这一意象给人亲切、可爱、忠诚的感觉。

⑤“蛇”一意象表达效果与古典意象有何区别?(常规外,陌生化,以丑为美。

3、诗歌第二节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采用了比喻和谐音的手法。诗人使用了隐喻,将“浓郁的乌丝”比喻为“茂密的草原”。对于自己爱恋的姑娘的容貌,诗中没做具体的描绘,只提到她有像“茂密的草原”一样的“浓郁的乌丝”,是“蛇”的故乡,是“蛇”渴望归属的乐土,让“蛇”害着“乡思”,而“乡思”与“相思”谐音,其实隐喻的是自己热烈的“相思病”,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心有所属的强烈渴望。

古典诗词中制造“双关”的手法很多,谐音双关是比较常见的。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表现了在朦胧恋爱中的男女有趣而微妙的心理。诗句借景言情,妙手偶得,风格轻快流丽,妙语天成,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双关妙用。

李商隐在《无题》一诗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与“思”双关,意即只要有一息尚存,痴情不改,实指坚贞的爱情。

4、《蛇》在最后一节中为何要将“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

把“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以温暖的颜色修饰花朵,点缀姑娘的梦,意味着对姑娘应许的期待以及姑娘一旦应许的醉心的欢喜。色彩上淡与浓的对比与变化,反衬出诗人情感的痴迷和浓烈。日思而不得,乃寄托于梦,梦境像“绯红的花朵”,竟然也是这“蛇”衔来的。

5、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

“蛇”这个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新意,一反常态,别有妙处。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思维定势,以浪漫的的笔触翻新蛇的形象。这里,蛇不再是可怕的、令人厌恶的,而是通灵的、温情的爱的化身,爱的使者。

这首爱情诗围绕“蛇”这一冰冷的、使人悚惧的中心意象展开。诗中借“蛇”这一象征意象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我”对“姑娘”怀有热烈的单恋情思。

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剪不断、理还乱”,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

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象物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这条长蛇作为诗人寂寞心绪的外现,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

六、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有什么特点?

“蛇蝎之心”这句成语典型地反映了人们对蛇痛恨、鄙夷的态度。

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思维定势,以浪漫的笔触描绘出一条通灵的寂寞之蛇。它带给读者的是柔情、爱、美。

艺术特色上,既有优美的意境,又在饱含着象征性。

在格律形式方面,注重语言的整合和内在的音节美,舒卷自如,流动着一种柔缓的旋律。

每节四行,二、四行押脚韵,各行字数大体相近。

七、总结

冯至曾在《自选琐记》中说过:“我在晚唐诗、宋词、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下写抒情诗和叙事诗。”这种影响在《蛇》里就明显地烙印着:那种绵绵细诉的哀婉腔调就来自晚唐诗和宋词,而选取如此奇绝,反丑为美的蛇的意象所透视的幽玄神秘色彩,却正是来自德国浪漫派。蛇,也从侧面反映出抒情主人公冷漠、平寂的外表下那一颗渴望生活美好、幸福的热烈的心。

蛇的意象无论是在日常的想象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蛇似乎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形象。它身上总是笼罩着妖异之气,常让人“悚惧”,而很难使人联想到“忠诚”。但在这首《蛇》中,诗人一改我们心目中蛇的原型,使它轻灵忧伤,至情至性。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这是一首借画抒情的诗。当时他看到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诗人将少年对爱情“寂寞”而纯真的向往融入这条“静静地没有言语”的蛇之中,借蛇“热烈的乡思”暗喻痴情的相思,又用“茂盛的草原”比附恋人“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只这一层比喻已经使诗歌奇崛不凡,但诗人意尤未尽,更进一步使蛇活动起来。它从恋人的梦中出来,“从你那儿轻轻走过”,仿佛爱的使者,“把你的梦境衔了来”,“绯红的花朵”也成了爱的羞涩与热烈。我们知道,爱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那么这首构思精巧,结构完美而意象新颖的诗当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该诗

上一篇:给居民的一封信作文下一篇:趣味运动会毛毛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