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散文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春江花月夜散文范文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江花月夜》优化教学课件

●随堂练笔 请选取大自然中优美的景色,描绘一幅“色泽柔和”的画面,要求语言秀美,不少于50字。 1.课内素材开发

张若虚妙笔生神韵 盛唐之初,一位诗坛俊杰张若虚却神奇地把这五种景色凝结在一首诗作之中,成为响彻历史长廊的盛唐之音,诗中之诗。即使是在千年之后,我们如今来吟咏这篇美文,依旧是齿颊生香。它分明是一幅朦胧而空灵的水墨丹青,月夜里的江花,江花下的春水,春水边的游子,游子心中的怨妇,诗情画意、儿女情长与历史沧桑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它又分明是一首清丽而委婉的江南丝竹,以哀而不伤的浅吟低唱,赞美自然,歌唱爱情,感叹人生。 素材积累 [适用话题] 这则有关张若虚的材料可用于“才华”、“思考人生”、“融入自然”等有关话题、材料作文之中。 2.鲜活素材速递 100多岁的树是怎么死的 江西省宜丰县潭山镇是有名的古树之乡,全镇现有百年以上樟树等古树1300多棵。这些珍贵的古树时常引来省内外苗木商贩的目光,许多人进村收购古树,但都被村民拒绝。 但今年以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收购古樟树的目的,偷偷在百年以上的古樟树蔸部打2至3个小洞,放进一种不知名的烈性液体毒药,将枝繁叶茂的古樟树活活毒死。古樟树枯死后,这些人便进村收购.目前,潭山镇中兴村已有5棵百年以上古樟树遭此毒手最后枯死。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敬畏自然”、“短视和远视”等有关话题、命题和材料作文中。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走在中秋的月光里 钱续坤 流行歌曲总是拥有其温润的土壤,凤凰传奇组合演唱的《月亮之上》又让我蓦地感动了。这感动有如潮水般涌动。在这中秋的夜晚,歌声吸引着我的耳鼓,也震撼着我的灵魂。 特别喜欢在月色如银的意境里散步,那种清纯的味道会让我想起浪漫的童年。从前,中秋的月亮就是这般明亮,我的影子反复被皎洁的月光拉长――缩短――拉长,然后朦朦胧胧地投放在地上,被枝枝蔓蔓切割影射的曲线,竟然有了中国画的韵致,随着步伐的变化波形不停地抖动,或明或暗,或浓或淡;蛙噪和虫鸣又往往不期而至,此起彼伏地扑打着我的耳鼓,把年少时的无限联想和邈远遐思,全部引进玲珑、悦耳的神韵里。那时候的我,俨然是一名快乐的歌手,肆意地弹奏着自己,而那月光就是一本被打开的乐谱。 有歌当然还得有舞。乡村的孩子对舞终究是敬而远之的,我亦毫不例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自得其乐,因为月亮之上,住着美丽、端庄的嫦娥,还有那只活泼、可爱的玉兔。所以每次引吭高歌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叠印出长袖飘飘、舞姿翩翩的神奇景象,觉得才子佳人乃天造地生,见众仙子为珠联璧合,有时甚至会捂着小嘴在那偷偷地乐。嫦娥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版本,“飘然奔月”让人充满好奇,“托身蟾蜍”令人不可思议,“八戒垂涎”使人忍俊不禁。 及至后来我读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才觉得嫦娥在月宫的日子并不美满如意,倒是我们无拘无束地撒野嬉戏,要比她幸福、温馨许多,正可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吴刚伐桂”和“天狗咬月”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以至于我常常充当说书人的角色,在村头的槐树下或者斑驳的老屋里,向小弟弟和小妹妹们有滋有味地说,绘声绘色地讲。故而童年的月亮之上,萦系着我的遐思,寄托着我的梦想,构建着我的天堂。 其实月光并不单纯是头顶那皎洁的一轮,她卧在《诗经》里,走在《楚辞》中,奔在唐诗宋词的大道上,给予文人墨客更多形而上的意蕴。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言简意赅,借月光起兴,寄托了浓浓的乡愁;杜牧“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哀婉沉郁,借猿啸抒怀,道出了深深的落寞;杨维桢“深情长是暗相随,月白清风苦相思”,把缠绵不尽的人间亲情,隐喻成皓月当空,莹澈万里; 袁枚“明月有情来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又将未婚男女的款曲衷情,化为了蟾光已满,悱恻缠绵„„天上的月亮被赋予了这么多的感悟、沉思和诘问,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与此相关的生命意象,让其烛照自身的精神之旅,由她牵引心情的潮汐涨落.不过月之情愫自古以来都带有悲戚的意味,适合于人们对本体进行思索,对灵魂进行观照,让善良的人守候心灵的田园,让作恶的人渡到超度的彼岸。 因此,生命之月会伴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遥远,生命的那一端,仍然是眼前的这一轮,仍然带着她清冽的光泽,洗濯我们的喜怒哀乐,评判我们的道德准则,量化我们心灵深处对于情感的拥有程度,以及由此衍生的一切积极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中秋的月亮离我很近,伸手可触;中秋的月亮离我很远,牵梦挂怀。走在月光里,我会把自己永远存放在这样的朗照中,不以心为辎重,不以物为形役;走在月光里,我会像童年那样放声歌唱:“我等待,我想象,我的灵魂早已脱缰,马蹄声起,马蹄声落„„ 【赏评】 本文作者感动于中秋之月,因为清纯的月色让作者想起了浪漫的童年生活;给予了文人墨客感悟、沉思和诘问,让其烛照精神,观照灵魂;“生命之月”洗濯喜怒哀乐,评判道德标准,量化情感的拥有程度;让作者产生了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 这篇文章结构上,首尾照应,过渡自然;表达上,缘事抒情,因事写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语言上,格调清新,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古诗文。 谢谢使用 温馨杂草屋欢迎您 单元导语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怎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啊?面对如水的夜月,他徘徊,他迷茫,他失落„„但他终于在江畔的一轮斜月下,在汀上的一滩白沙上,在空中的一阵流霜中偷得人间的欢愉,在“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中告诉我们:春美江美,花很美,月很美,情很美。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岳阳楼 菩萨蛮(其二) 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历史一去不返,时间在销蚀着一切,大唐的遗迹渐泊消亡,不变的只有华美的诗章。捧一部大唐,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大川深谷。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夜归鹿门的清闲淡素中停留,在雄奇瑰丽的天姥山的梦游中掠过,在岳阳楼上的家国之叹中徘徊,在景色迷人的江南中漫步„„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野桃含笑竹篱短”„„有多少唐诗宋词描绘你美丽的容颜,又有多少豪情诗句掩盖了岁月的沧桑。常常想,是不是前世你我的约定,才让今生的你踏着古韵,一路寻我而来?那一刻,你用什么轻轻拨动我的心弦? 春江花月夜 诗海探珠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全诗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含蓄婉转,真切感人。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然不尽。夜深将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悦及友人们的真挚感情,衬托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愁苦。他乡遇故人,是人生之一大乐,正因为当中浸透着多少的异乡孤寂啊! 【思考】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春江花月夜 基础自主学案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二、词语释义 ①滟滟: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芳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明月楼:______________ ⑤月徘徊: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光荡漾的样子。 开满花草的郊野。 飘荡江湖的客子。扁舟:小舟。 思妇的闺楼。 指月光的移动。 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称潇 湘,这里泛指天南地北,人远路遥。 文,通“纹”,波纹。 动词,尽,完 形容词,困窘,处境困难 形容词,偏僻,荒凉 副词,只,仅 副词,只管,尽管 介词,只 要,只须 动词,能承受,禁得起 形容词,尽 动词,战胜,取胜 形容词作动词,洒满 曲折。 听见,听到。

七、特殊句式 ①昨夜闲潭梦落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知乘月几人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倒装句,应为“昨夜梦花落闲潭” 倒装句,应为“不知几人乘月归” 倒装句,应为“一片白云悠悠去”

八、名句默写 ①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________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②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__________________,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水流春去欲尽 落月摇情满江树

九、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张若虚,扬州(今江苏)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_________________”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以孤篇压倒全唐 2.资料链接 七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体。魏曹丕的《_______》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_____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扩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 燕歌行 鲍照

十、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提示】 《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 2.《春江花月夜》前八句诗,诗人写到了很多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提示】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3.如何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句诗的含意? 【提示】 诗人面对如此美丽奇绝的景色神思飞跃,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但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这样,“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4.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将诗情、画意、哲理相结合的? 【提示】 首先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为抒情说理提供背景;然后由“江月”联想到“人生”,写景转入抒情并深入到哲理的探寻;然后再转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着重表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心情;最后仍以写景结束

第二篇:《春江花月夜》教学评析

深圳市福田区北环中学 刘宏伟

《春江花月夜》是初中九年级教材中的一首欣赏曲目。由于这首作品原属琵琶文曲,篇幅也比较长,教学中容易出现比较沉闷的局面。因此,在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兴趣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达成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为学生聆听音乐和体验风格创设机会

音乐学习最重要的方式是聆听,它是学生获得音乐经验的重要途径,要达成“熟记、熟唱音乐主题”的教学目标,首先就要多听,但多听一定是有指向的听、有目标的听。在熟记主题旋律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聆听音乐的机会,如:听辨乐曲的演奏形式、带领学生用中国古典舞中“提、沉”元素去感受音乐中的呼吸和旋律走向等,使他们从聆听中逐渐熟悉主题旋律。

学生能有韵味地熟唱主题则是更高一个层次目标达成,因为寻找“韵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感受作品古朴、典雅之美和了解琵琶演奏特点的过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通过观看、讲解、练习等方式,了解琵琶的基本演奏技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通过模拟琵琶有韵味地“弹唱”,加深他们对作品风格韵味的体验。

二、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创设平台

与作品相关的音乐知识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风格特点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教学目标中明确了学生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等知识点的感知和理解。但是任何知识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他们自己在与音乐对话的过程中去获取经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意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因果关系,充分考虑前后学习过程的衔接和铺垫,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发现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掌握本节课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如“换头合尾”这一概念,从第一段开始,教师就提起学生对乐段末句的特别关注,直至在第六段的欣赏过程中才让学生进行分析对照,从而获得对这一概念的认同和理解。再如音乐中速度、力度的变化、[渔歌晚唱]一段中休止符的出现等,都是通过教师巧妙地设疑,使学生在充满兴趣地参与中获得对音乐的深刻体验。

三、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创设氛围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教学,如果教师自己对音乐作品、对学生都无动于衷,那就很难生成有情感的课堂。在这节课上,教师注重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细节处理,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与音乐的对话还是与学生的交流,以及音响图片的呈现等,尽可能地以美的方式呈现。当看到学生有为难情绪时,教师会用眼神给予学生鼓励;当学生的参与小有成就时,教师同样用眼神和笑容进行肯定,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信,享有成就感。

值得一提的是,本课执教者是一位主修舞蹈专业的音乐教师,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上这一课对自己是一个挑战”。这挑战来自于自己对作品的把握和了解,来自于要完成有韵味地熟唱主题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要做到自己能有韵味地演唱,只有自己对作品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去驾驭课堂。为此,执教者在研读教材方面下足了功夫,从反复聆听音乐,到了解琵琶的基本特性,积累自己对作品的经验和理解,这充分体现了教师与课程共同成长的新课程理念。面对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面对变化莫测的课堂和学生,我们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实现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文发表于《中国音乐教育杂志》

第三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王木女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受这首诗的意境美。 教学步骤:

一、导入,突出本诗的重要地位,巧设悬念。

一提起唐代诗人,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李白、杜甫。确实这两位诗人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各领风骚。不过唐代有的诗人“不明则已,一鸣惊人”。比如张若虚,他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一经问世,即震惊诗坛,被誉为“孤篇盖全唐”。闻一多先生称赞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能享誉古今的诗歌其意境必定十分优美。这首诗的意境美表现在哪里呢?

学习这首诗时,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置身诗境,去探寻和感受诗中的意境美吧。

二、理清诗中的时间线索,便于感受诗人随时间推移而有的情思变化。

1、从诗题着手,抓住表明时间的关键字眼。

⑴诗题点明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有哪几个?哪些意象表明时间?哪个最能表示时间的变化? ⑵速读,找出表明月亮位置变化的诗句。提炼关键词,简单图示。

三、理清结构,便于逐层赏析。

1、承上导入,营造氛围。

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无边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思索月亮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儿又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2、朗诵全诗,想一想,你觉得如何划分层次更合理诗人的思路。 总结观点,板书。

四、赏析第一层——月夜美景

朗诵,抓住重要意象。设想你就是诗人,展开想象,试描述你所见、“所闻”、所感。并熟读成诵,增强感受。

(为抗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诗境,建议学生微闭双眼,反复吟诵。)

概括:月夜美景——春、江、花、月、夜

辽阔、明净、静谧、令人心旷神怡的境界。

五、简析第二层——月人哲思,主要体会诗人的内心。

当诗人独自伫立江畔,他的内心泛起一些无法解开的疑惑,也有了些许感悟。这些思绪皆因月而起。这样的遐想,恰恰体现出诗人浪漫的气质。(你看到月亮时,还能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天狗吃月亮这些浪漫的想象吗?现代人有时候太浮躁、太功利,缺少浪漫情调,也缺少人生的许多乐趣。或许读诗,置身诗境,是培养我们浪漫情调的好办法。)

六、赏析第三层——游子思妇

1、导入并明确任务。

诗人的思绪由天上转入地下,由高深的哲学问题转到平凡的世俗生活。那晚,虽然月亮浑圆,可人间哪能处处举家团圆呢?必定有些人家正饱受离别之苦。于是诗人自然想到的其中常见的一种离别——夫妻离别。

这层主要意象有明月、扁舟子(游子)、离人(思妇)。 结合诗句试描绘月光下思妇和游子的生活以及感受。

2、分角色朗诵诗歌。

女生:“白云一片去悠悠……愿逐月华流照君。” 男生:“鸿雁长飞光不度……落月摇情满江树。”

3、示范性描述

⑴如“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明月在闺楼上徘徊,照着妆镜台,照着珠帘,照着捣衣砧。而楼上的女子睹物思人,处处月光,处处都是他的身影。这珠帘能卷起来,却卷不起思念;这捣衣砧拂不去溶溶的月光,更拂不去无尽的相思。

此刻我的心上人在异乡,一定也举头望月吧,可是我们望不见彼此,也听不见彼此,我多么希望,能化作一缕月光,随着流水,一直流到他的身旁!

⑵再如“昨夜闲潭梦落花……碣石潇湘无限路。”

昨夜游子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花落故乡的闲潭中。花落了,春天快结束了,离家的日子长了,该回家了。可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啊!

七、探讨本诗的意境美

这首诗所描绘的春江花月夜显得辽阔、 且静谧。诗人想象奇特浪漫,所抒写的离情缠绵悱恻,爱情坚贞纯洁。诗人的情思波澜起伏,从赞美到深思,有同情更有讴歌,从而汇成一种景、情、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

第四篇:《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 重点难点:

1、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重点)

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难点) 教学设想:

2、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即“孤篇盖全唐”。

上节课我们已布置了初步感知这篇杰作。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朗诵这首诗,相信会给大家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配乐诗朗诵

听朗诵,教师简单评价,鼓励为主。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着名。今仅存诗两首。

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空明清丽,洗去了宫体诗的脂粉气。其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句为历代传诵。

四、弄清大意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第五篇:(已编好)《春江花月夜》学案(教师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谛 方法指导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2、诵读涵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4、鉴赏评价(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第一课时

导入:

有这样一首诗,它是一曲思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有这样一首诗,它是那壶醉人的酒,浸湿了多少断肠人的眼;有这样一首诗,穿越创世清光寥远的长河,流淌在行客孤独的心田。《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一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来自初唐的这曲千古绝唱。

一、 预习导引

1、 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①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②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③背景再现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2、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滟滟(yàn):水波相连的样子。 .芳甸(diàn):花草丛生的原野。 .霰(xiàn):雪珠。 .扁舟(piān):小船。 .砧(zhēn):捶、捣衣物时下面的垫具。 .碣石(jié):山名,在今河北省西南,已沉入海中。 .

二、赏析学案: (一)整体感知

1、谈一谈,初读这首诗就意境和情感整体而言有何见解和感受?

【①春江月夜澄澈空明,情感低沉哀伤、惆怅无奈;②感觉意境幽美而清远,情思清苦而不沾泪。】

2、归纳诗的结构

(一)写景(1-8句):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美景。

一层(1-4句):写月共潮生,光照万里的景色。 二层(5-8句):写月夜、花林的景色。

(二)说理(9-16句):写面对江水月色产生的感慨。

(三)抒情(17-36句):写花月春宵的离愁别恨。

一层(17-28句):写思妇相思之情。 二层(29-36句):写游子想家的心情。

3、结构上,此诗既以_________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___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月亮从升起到坠落;月亮

4、《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

5、通读全诗,找出诗中的意象 。

春江、潮水、明月、芳甸、流霜、白沙、等等

三、导与学

(重在能抓住意象进行想象和联想,展现意境,体悟情感。不拘泥答案的完全一致性)

(一)赏析前8句

1、找出这8句;诗中的意象,运用你的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八句的意境。

明确: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2、赏析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明确:“生”,生长。潮水上涨,明月随潮水涌动生长上升。“生”字赋予明月以生命,化静为动,写出了月随潮生的动态之美。表达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

小结

这首诗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3、生自由诵读体悟

(二)、赏析诗歌9——16句。

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孤”字的妙处? 明确: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

“孤”字含义丰富,引人联想。作品以月的孤单到人的孤单,又由月的孤单自然地生发出期待和盼望,诗人借这轮孤月抒发内心孤独寂寞的思乡之情。为下文叙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和想思之苦作铺垫。

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中 “只”,有些版本写作“望”字,你觉得作“只”字还是作“望”好?

明确: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感慨中有一丝惆怅,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因为诗人毕竟生活在唐代,毕竟有找到发展机遇的可能性,因此诗人只是点到为止。

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话在诗中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既紧承上文对人生与宇宙的沉思,又引出下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同时也为下文由月及人展开联想作好铺垫。

四、课后思考

1、背诵诗的 1——16句。写出你还有疑惑的地方或你的收获。

2、思考诗歌的 17——36句,写了什么内容?

3、诗歌中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并对其进行鉴赏。

2、继续赏析诗歌的景、情、理,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2、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并对其进行鉴赏 学习难点:

诗歌中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一、 学前磨剑

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包括赋、比、兴;渲染,衬托,对比,用典,象征,虚实、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二、课前导学

1、背诵诗的 1——16句。

2、熟读并思考诗歌的 17——36句,写了什么内容?

三、导与学

(一)、赏析17——28句

1、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明确:思妇怀念游子。

2、“ 白云一片去悠悠 ”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象征。飘来飘去,无落脚之地的白云象征终日漂泊的游子。

3、“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互文。家家今夜扁舟子,处处相思明月楼。极言离愁之广,家家有相思,家家有离愁。

4、“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四句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5、“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表达出思妇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惆怅、无奈。

6、诵读17——28句,品悟情感

(二)、赏析最后8句

1、这几句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游子思妇

2、“江水流春去欲尽”中“流春”有何丰富意蕴?

明确:

1、季节的变换,春天消逝。

2、人生美好年华的消逝。 表达出游子深深的思归情绪。

3、“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尾运用了何种方式?有何好处?

明确:运用以景结尾方式,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4、诵读最后 8句,体悟情感。

(三)、理清诗歌结构

1、景物美: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2、哲理美: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3、情感美: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四)、诗歌中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五)合作探讨这首诗的“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的寓意。 (1)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 苏轼)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 刘禹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的《卜算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的《临江仙》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宋辛弃疾《南乡子》 “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3)落花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3、教师评价总结。 (1)明月:

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当然,月还是的愁绪、情爱的代表意象意象。

(2)江水:

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 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 (3)落花: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附板书: 春江花月夜

景:春江花月夜之景 幽美深远

理:宇宙人生哲理 短暂——永恒

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凄清婉转

四、课后思考

背诵全诗,写出你还有疑惑的地方或你的收获。

五、全诗总结: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

情趣的画卷。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唐诗鉴赏词典》)

上一篇:查看信用卡申请范文下一篇:出纳员工作内容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