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意义及亮点

2024-04-30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意义及亮点(精选5篇)

篇1: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意义及亮点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意义及亮点

【关键词】 高考;改革;意义;亮点;变化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22―01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笔者结合对《意见》的学习和理解,简要谈一下对本轮高考改革主要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一、改革的背景意义

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主要是高考招生制度,于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70年代末恢复,历经半个多世纪并不断完善,基本形成现在比较成熟的考试招生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备受争议。考试招生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以什么样的标准选拔人才,对教育教学和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以刚性指标(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录取的主要(唯一)依据。在此架构下,“考什么,教什么”,高考成为了中学教学的 “指挥棒”,特别是在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下,高考“指挥棒”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放大,各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放松了对学生思想品德、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催生了基础教育的畸形发展,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这是目前社会各界对现行高考制度最质疑的地方。在此背景下,高考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就一直在改革,如考试科目改革、并轨招生改革、高校扩招改革、网上录取改革、网上阅卷改革、网上填报志愿改革、网上征集志愿改革、专项计划改革、大平行志愿改革等等,高考可以说一直在“争议”和改革中负重前行。本轮高考改革之所以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主要原因是这次改革是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总书记于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明确指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这为本轮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次改革是全方位的综合改革。本轮改革顺应了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的诸多诉求和期盼,吸收了过去十余年教育界对高考招生制度的反思批评和探索研究成果,改革涵盖了中小学招生、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制等基础教育改革;探索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二、改革的亮点及变化

1.高考计分“3+3”。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是本轮高考改革最大的亮点。《意见》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高考成绩和考生自选3科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要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统一组织实施。

2.素质评价作参考。《意见》规定,“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新生”。高考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中学需顺应改革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等内容。

3.实行分类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分类考试招生是这次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意见》规定,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将成为主渠道。今后的高考招生制度,将是“技能型”高考和“学术型”高考并行,逐步实现分类考试,分类录取。

4.关注农村学生。《意见》规定,今后将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力争使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并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5.规范加分项目。这项改革措施有利于维护高考选拔录取的公平、公正。《意见》规定,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g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的招生。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

6.规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统一招考录取模式的补充。这次改革提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主要措施为:一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试点高校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三是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四是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五是从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编辑:郭裕嘉

篇2: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意义及亮点

【核心提示】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意见(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全文),明确六大重点任务。那么,此次检察改革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建立健全检察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 最高检将推动省以下地方检察院人员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检察官统一由省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政法专项编制统一管理制度。

◎ 最高检推动省以下地方检察院财物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经费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机制。>>

亮点二:健全冤假错案防范纠正责任追究机制

◎ 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

◎ 落实和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对所有讯问活动、重要取证活动全程同步录音或录像制度。

◎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

◎ 建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辩解、申诉、控告认真审查、及时处理机制,完善诉权救济机制,为诉讼权利受到不当限制或者非法侵犯的当事人提供畅通的救济渠道。

◎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统一错案责任认定标准,明确纠错主体和启动程序。

◎ 明确检察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

◎ 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规范取证程序,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举证、质证、认定证据标准,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律制度。

◎ 进一步明确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程序和标准。>>

亮点三: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

◎ 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建立检察机关在履行职务犯罪侦查、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控告检察、诉讼监督等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行为的督促纠正制度。探索对行政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明确监督的效力,建立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的反馈机制。

◎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探索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适用范围和程序,明确公益诉讼的参加人、案件管辖、举证责任分配。健全督促起诉制度,完善检察建议工作机制。

◎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移送案件标准和程序,建立与行政执法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录入时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 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完善检察机关信访受理、办理、督办、息诉化解、终结退出、责任追究、源头治理等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访、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和与其他政法机关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办法。完善刑事申诉案件办理程序。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以律师为主体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律师代理制度。

◎ 完善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对人身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举报人、证人、鉴定人,以及特定民事侵权案件当事人、符合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亮点四: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检察人员管理制度

◎ 实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将检察人员划分为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 建立检察官员额制度,合理确定检察官与其他人员的比例。

◎ 建立检察官专业职务序列及与其相配套的工资制度。

◎ 完善检察官职业准入和选任制度,适当提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年龄、法律工作年限。根据检察院不同层级,设置检察官不同的任职条件。

◎ 健全检察官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上级检察院的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检察院的优秀检察官中遴选。

◎ 建立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检察官制度。

◎ 建立军事检察官转任地方检察官衔接制度,畅通具备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进入检察队伍的通道。

◎ 健全检察机关和法学教育研究机构人员的双向交流与互聘机制。

◎ 建立检察官宪法宣誓制度,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检察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亮点五:建立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

◎ 完善侦查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建立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

◎ 完善刑事审判监督机制。加强和规范刑事抗诉工作。健全死刑复核法律监督机制。

◎ 完善羁押、刑罚执行等刑事执行活动和强制医疗监督机制。健全和落实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完善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和执行的监督机制。完善分级负责的纠防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工作机制。加强对刑罚变更执行的法律监督,配合建立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网上协同办案平台。配合立法机关,健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制度。完善对强制医疗决定和执行的监督机制。

◎ 完善提高司法效率工作机制。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完善刑事案件速裁机制,建立完善对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法律监督机制。推动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健全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分流机制。建立刑事案件管辖争议快速协调处理机制。

◎ 完善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民事抗诉的适用对象、标准、程序和效力。完善和规范检察建议的提出、受理、办理、反馈机制。完善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健全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监督工作机制。细化对行政诉讼活动监督的范围、程序、方式和要求。

◎ 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

亮点六:配合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

◎ 在推动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将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配合立法机关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推动完善国家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制度。

◎ 在加强查办职务犯罪规范化建设方面,要加强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健全受理、分流、查办、信息反馈制度。明确纪检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标准和程序衔接,依法严格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初查机制。建立职务犯罪案件跨行政区域管辖制度,规范指定管辖、交办、提办工作。

◎ 在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能力建设方面,将推进侦查、预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预防信息系统,与工商、税务、电信、金融、审计、海关、国土、房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完善行政机关、公共服务行业等部门协查职务犯罪工作机制。深化司法领域区际国际合作,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

◎ 检察机关将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预防、监督机制。>>

亮点七: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

◎ 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建立检察机关在履行职务犯罪侦查、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控告检察、诉讼监督等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行为的督促纠正制度。探索对行政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明确监督的效力,建立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的反馈机制。

◎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探索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适用范围和程序,明确公益诉讼的参加人、案件管辖、举证责任分配。健全督促起诉制度,完善检察建议工作机制。

◎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移送案件标准和程序,建立与行政执法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录入时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 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完善检察机关信访受理、办理、督办、息诉化解、终结退出、责任追究、源头治理等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访、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和与其他政法机关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办法。完善刑事申诉案件办理程序。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以律师为主体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律师代理制度。

◎ 完善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对人身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举报人、证人、鉴定人,以及特定民事侵权案件当事人、符合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亮点八:将从三个方面健全检察权运行机制

◎深化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

将深化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以落实和强化检察官执法责任为重点,完善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科学界定主任检察官、副检察长、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在执法办案中的职责权限。

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组织,完善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责任体系。改革和完善执法办案指导决策机制,规范案件请示汇报制度,明确各层级的办案责任。

◎规范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

最高检将研究制定地方各级检察院内设机构设置指导意见,明确设置标准,整合相关职能,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内设机构体系。

制定派出检察院管理办法,规范派出检察室设置标准、职能定位和职责权限,明确派出主体,完善审批程序。

◎完善案件管理机制

要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建立严格规范的案件受理、办理、管理工作机制,完善案件流程监控、质量评查工作机制。

篇3: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意义及亮点

本轮高考改革蕴含了比考试变化本身更为深远的意义,注重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引领中小学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改变以往唯分数论和唯升学论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本次改革还希望能因此撬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引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一系列的变革,在大学和中学之间形成积极有效的良性互动,为学生营造全面发展的成才环境。

一、高考改革方案蕴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设想

这次出台的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方案是对高考改革总体部署的细化与实施,是对上海市高考改革整体方案的补充与发展。它瞄准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同时注重现阶段的实践基础,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1.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通才培养

不得不承认,在以往的中学阶段,学生是围绕高考这个指挥棒进行学习的,完全是应试教育。学生在选文理科时,也大都从上更好的大学和未来就业薪酬的角度出发,甚至完全由父母包办。学生只要根据学校安排的科目进行修读即可,甚至自己并不感兴趣或者不属于自己专长的学科,因为已经被规定好了,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新的改革方案中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涵盖了高中阶段学生需要修读的所有课程,课程考核又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考试模式给学生带来的负担要比以往的模式来得轻。在以往高考模式下,所有学生需要卯足劲应付固定的考试科目并做到极致,但由于学生个性上的差异,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其实有悖于教育公平。

从人的终身发展角度看,教育要培养的是拥有全面知识和综合思维的人,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更加合理地安排学习,更加有利于人才创新思维与能力发展。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通才教育就是实施通识教育,他认为大学不应该也不可能担负起为各行业培养专才的任务,专才的任务应该由研究院等来承担,大学应为学生做好向高深发展的基本训练。教育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只看专业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

2.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全人发展

新的方案意味着高中生都将有属于自己的综合素质档案及评价,而这将成为各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其指导思想是立德树人,引领学校素质教育的方向。

综合素质评价将从多维视角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记载,反映学生的德育现状和课外成长情况,通过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确保记录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通过审核制度、信誉等级制度、公示和举报投诉等构成的制度监督体系,确保记录的内容与方式具有可信性与公平性。以过程记录的方式反映学生的成长状况,可以将无法用成绩来衡量的内容纳入评价体系。

教育要对历史和未来具有双重关照,让个体能够通过自省达到人格塑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人才有着全面发展和较高综合素质的要求,教育需要回应这一历史命题。我们对于任何新生事物都要有允许进行探索与实践的宽容度,做了总比不做强,敢于做总比一直等待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全新的改革性探索,它有一个逐步完善、逐步改进、逐步推进的过程。

二、高考改革方案蕴含促进大学与中学协同育人的情景安排

大学和中学应该共同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与平台,让所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与平台里去接受锻炼、收获成长,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优势,真正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如果大学和中学等不同学段之间产生了教育的“隔离”,将是教育最大的“浪费”。本次高考改革方案为大学与中学协同育人在培养方案上形成了良好的对接。

1. 方案蕴含“大中协同”教育有效衔接的理念

目前高等教育界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都在实施重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培养。但是中小学追求的升学率、重点率和学生对名牌大学的追求,让标准化考试的影响在实际中无限放大,使得通识教育在中学被弱化甚至毫无地位和价值。国家近年来通过试点学院计划、拔尖创新人才计划等,希望在高等学校人才选拔制度上有所突破,并希望以此来引领高校和中小学的教学改革,但是限于中国教育人口的巨大基数,点上探索式的改革始终无法在面上铺开。不仅通识教育难以实施,高中的文理分科制度使得学生的知识背景更加趋向单一。

目前的标准化考试造成的结果是指标化和单一化,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大学人才选拔制度有关。高校招生制度要在面上具有可操作性,并且保持公开公平公正,这直接导致了标准化考试的产生。我们并不否认标准化考试可以选拔出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等都很优秀的学生,但是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在重复、单一的应试训练中被扼杀了,标准化考试把对人的评价偏面地转变为仅仅是对分数的评价。本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2. 方案蕴含对于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刻期待

大学和中学教育不应当是割裂的,应该在课程体系和育人方面有序衔接。如果一个学生在大学之前所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而到大学一下子接受通识教育将会是很困难的。通识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中国目前在大学之前的教育主要还是应试教育,强调的是标准化思维以应对标准化考试,所以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成为大学阶段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障碍。哈佛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之初曾在专家报告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一脉相承的关系,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从哈佛的经验中可见,大学通识教育并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与中小学的通识教育一起构成通识教育的完整体系。

本次高考改革方案传递着希望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上进行变革的期盼,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与此同时,专业人才培养下的课程体系也必须发生深刻变革,以往教师习惯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也将面临深刻变化,高校应该勇于探索与实践,主动对接高考制度的改革。

3. 方案蕴含培养学生更重要的途径在课外的价值追求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应该牢牢把握的方向。相对于中学而言,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形式和评价手段比较丰富,而中学则更多地将侧重点放在学科育人上,对学生课外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关注较少。而事实上,学生成长的关键是在过程体验中,对学生的培养更重要的途径是在课外,这次高考综合素质改革方案更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大学和中学的德育衔接。

比如,上海大学自2011年秋季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后,特别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了基于记录学生大学生活成长点滴的成就系统,满足学生科学发展目标导向的需求,让学生在目标实现及努力奋斗中感受快乐。 该成就系统涵盖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试图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点滴记录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成就系统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标准评价体系”,是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多元测评系统,是对大学生德育的全新探索。该成就系统(如下图所示)对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主要品质解析为四个方面: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与终身学习素养的养成; 具有历史责任与国际化视野;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并具有人文关怀情操;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领袖潜质。

本次高考改革背景下在高中阶段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大学对于学生多元评价方式向中学拓展的一种尝试,是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有益探索,必将促使高校招生制度的变革,促进高校选拔模式的改变,不再是简单地以分数作为唯一的高校招生录取与选拔标准。最为关键的是,这一变化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得很多无法以课程学习、分数记载的内容,能够纳入到对高中生的内涵发展要求之中。

三、对营造学生全面发展育人环境的进一步建议

1. 进一步加强大学和中学教育的衔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应该承担的是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任务,既要奠定学生扎实宽广的基础,也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也应该以此次高考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与高中教育的有效衔接,着力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突破。

对于高校来说,在今天社会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继续沿袭传统的所谓专业教育的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也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型人才。对于国家而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具有怎样素质的人才支撑,是高等教育在当下要回答的深刻命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期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怎样的,也需要高等教育对此有深刻思考。传统的专业教育显然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通识教育改革。

实施通识教育改革要进行大学和中学教育体系的一体化设计,既要把握国际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吸纳一流大学好的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实际,满足国家对于人才发展的需要。总的来说,我们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我们的人才培养是要满足国家需要的。

2. 突出学科育人价值的有序衔接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指德育课程,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学科德育。学科育人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的,是通过知识的内化学习让学生得到体验和感悟的办法来进行的。情感和方法等都是蕴含于知识体系之中的,学生只有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知道学习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大学和中学教育来说,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应该是怎样的一脉相承的关系,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以笔者正在承担的上海市美术立德树人基地建设工作中的美术教育为例,小学的美术教育、中学的美术教育和大学的美术教育虽然都是以美育人,但是承载的使命和对学生艺术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却是不同的,如何针对每个学段提出与学生教育背景相适合的各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关键——小学美术教育更多传递的是想象创造、表达交流,中学更突出文化理解,大学则更关注审美判断素养的培养。对于每门学科来说,应该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推进从大学到中学乃至小学的德育一体化建设。

篇4: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突破与局限

客观而言,此轮高考改革已对基础教育带来一定改观,未来的高考将沿着更科学的选拔道路迈进;但是,若要断言新一轮高考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还为时过早。从高考改革方案本身,以及在江浙两地的实践情况来看,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有突破,但也有局限。

最大突破:取消录取批次与加分制度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公平方面,这也是舆论对此轮高考改革“点赞”较多的地方。最大的突破,是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

2015年,部分地区融合二本、三本,这还算是“小动作”,上海宣布从2016年开始取消一本和二本批次,浙江从2017年开始将不再分批次,这将颠覆传统的按批次录取格局,有助于消除学校的身份标签。在取消一本、二本等批次后,各高校,包括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都获得平等竞争的地位,那些办学质量高、有特色的学校和专业,会获得更优质的生源,而之前仅靠录取批次保住江湖地位的高校,则不再高枕无忧。

调整和取消高考加分的行动,在2015年很坚决,虽然这种调整也遭遇“没有提前做到三年早知道”、可能会误伤一些有特长的学生的质疑,但总体而言,还是得到拥护,因为高考加分出现的加分造假、腐败丑闻,已经严重破坏高考公平,取消高考加分,有利于理性引导社会对待学生的特长——不是为加分去发展特长,而是根据本人的个性、兴趣发展特长。

在调整和取消高考加分之后,2015年的高校自主招生,相比此前的自主招生,不仅是时间的调整,从高考前移到高考后,更是把原来的高考加分——由政府加分变为通过学校自主测试加分。各自主招生高校提出的“入围条件”,都瞄准学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力,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此前高考加分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因为由政府部门操作,把分数加到原始分上,参与高校录取,录取高校对于学生的特长没有发言权,把加分这一教育事务,变为了行政事务。

有舆论把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视为高考公平的最大突破,但从具体操作来看,继续在国家层面推进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和在地方层面推出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在制度上并没有多大的突破,而是国家在录取指标上进行了调整。虽然这给农村学生上重点院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逐渐缩小了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学生上重点院校的比例和城市地区的差距,但是,必须意识到,这是在当前分省按计划录取框架下的“修补”,而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从根本上导致各地的高考录取机会并不公平。

最大局限:未能打破分省按计划录取

没有打破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可以说,这是新一轮高考改革最大的局限。一些被舆论认为是“亮点”的改革举措,比如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把中学学业水平测试纳入高考、恢复使用全国卷,以至于推进异地高考,都受到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的制约,使改革的价值大打折扣。

按照新高考方案,未来的高考科目将是3+3科目组合,前一个3是语数外三门,每门150分,外语考两次,选最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所有学生文理部分考一样的语数外内容,后一个是语数外之外的其他核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选3门,在高中平时进行测试,平时测试时计等级,录取时折合为分数。在录取时,按3+3科目总分进行排序录取。

根据国家方案的要求,上海制定的高考改革方案是6选3,浙江则比上海多一门技术科,为7选3,相比以前的科目组合,3+3科目组合一定程度增加了学生的科目选择权,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文理混搭,也促进中学改变原来的分科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自由的选科组合,但是,由于最后是按3+3科目总分排序录取,基础教育将很难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学生选择科目的首要目的,还是获得高考的高分,在文理不分科之后,学科教学也难以实行素质教育。虽然外语科目和选科科目可以考两次,这貌似可以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但与国外多次考试,服务于多次录取不同,我国高考的多次考试,是服务于一次集中录取。结果是,学生的压力反而可能增加,并把原来集中在6月高考的压力,拉长到整个高中三年。

因此,一些学生会评估自己在所有学生中的“实力”,选择可能获得高等级的科目,这带来的问题是,有的学校某一科目,比如物理,没有一个学生选择。家长和学生也感到困惑不解:既然录取时,要按学生高考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录取,为何还要搞一个等级,然后再把等级折合为分数呢?这是不是为改革而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是这次高考改革的又一重点,国家要求各高中做好综合素质评价,也要求高校在录取时,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因素。但现实的高考录取制度,并没有综合素质什么事。综合素质评价要在高考录取中发挥作用,必须对应招考分离,即高校自主招生,但我国当前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只有90所,拿出5%的名额自主招生,而且,高校的自主招生和集中录取制度嫁接在一起,并非学校完全自主。

因此,除了在自主招生中,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发挥一定作用外,绝大多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按3+3科目总分录取的制度下,很难派上用场——最多在两人分数一样时,在高校专业录取时起到作用。如果录取制度不进一步推进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极有可能变为轰轰烈烈地走过场。进而言之,由于综合素质评价是走过场,这一评价结果就更不被高校重视。

问题症结:地方保护与行政主导

目前各地开放异地高考,给随迁子女当地高考打开了一扇门。但是,这样的开放只是有限开放,是在原来的高考“户籍+学籍”报名条件基础上开一条口子,变为按“户籍(居住证)+学籍”条件报考。因为总体的录取制度,是分省按计划录取,各高校是把招生指标分配到各省市的,因此,高考指标就成为了各省的蛋糕。

nlc202309082055

各地的高考录取率不均衡,北上广等地的异地高考很难开放,都起因于这一制度。而且,由于高考实行分省录取,国家恢复使用全国卷的改革,也变得价值不明显——各地不还是各地的学生竞争吗?使用全国卷和地方卷有何差别呢?国家虽然也在调整各地的招生计划,但是,这和推出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一样,只是局部修正。

只有打破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才能实现更大程度的高考公平,简单来说,可以尝试推出全国统一测试(恢复全国卷),考生在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报名考试,然后再以统一测试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进行录取。按照这样的制度,高考还需要按户籍报名吗?还需要开放异地高考吗?这就实现了自由高考。

考虑到各地的教育差异,高校在录取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籍所在地,设立地方教育因素指标,进行多元评价,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也纳入评价之中,这就实现了招考分离,让大学能更科学地选才,而基础教育也摆脱应试教育,考试评价从之前的指挥棒——基础教育围着考试而转,大学把高考成绩作为唯一录取指标——变为服务器,为中学教学评价服务,为大学招生服务。

早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就被作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则。而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再次提到要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但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在招考分离上迈出的步伐极为有限,除取消录取批次、取消高考加分之外,基本上还是维持目前的录取制度。而之所以如此,有关部门的理由是担心高考公平问题,即如果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会不会出现招生腐败、潜规则,而之前在中国人大曝光的自主招生丑闻,也令有关部门对自主招生很不放心。

事实上,公平并不是自主招生的核心问题——对于自主招生的公平,完全可以通过要求高校必须公开招生信息、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加强公众监督来加以保障——关键的问题在于,行政部门并不愿意放权,实行招考分离,要求政府部门必须下放考试评价权、招生权,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更吊诡的是,主导高考改革的,恰恰是要求放权的行政部门,这无疑让高考改革举步维艰。

所以,要让高考改革有更大突破,必须在招考分离上有实质性作为,而要实现招考分离,就须改革目前的高考改革机制,由教育行政部门自己主导改革,调整为由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主导改革,通过人大讨论、审议高考改革方案,既让高考改革于法有据,避免行政自说自话、随意决策,又可推进政府部门切实按改革要求放权,而不是守着核心权力不放,做一些表面文章。

为此,在接下来的高考改革中,有关部门要针对改革中的真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调整改革机制。让改革深入推进,让高考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大学科学选才、促进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升。

篇5: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意义及亮点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标准体系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标准体系简要如下表:

《财务规则》统驭财务制度;《会计准则》服务于《财务规则》, 与《财务规则》相协调, 并统驭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服务于财务制度, 与财务制度相协调。三者有机统一, 相辅相成, 又各有层次, 各有分工。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的必要性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度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 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旧的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各方需求。

首先, 在这十几年间, 财政先后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为了配合财政改革的需要, 确保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实现与财政管理机制的合理衔接, 需要修订旧制度。

其次, 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于2012年4月1日开始执行。为了配合新《财务规则》的实施, 通过加强日常会计核算, 以落实新的财务管理要求, 需要修订旧制度。

最后, 随着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 旧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暴露出了“不适应”和“不协调”, 如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基建”账游离“大账”之外, 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为了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需要修订旧制度。

三、新制度的改革的亮点

新制度继承了旧制度的合理之处, 同时在几个环节上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突显了以下几个新亮点:

1. 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使用说明

新增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在建工程、待处理资产损溢、应付职工薪酬、应缴国库款、应缴税费、财政补助结转等科目。“在建工程”科目为“基建”账并入“大账”提供了核算基础;“待处理资产损溢”表面上是资产类科目, 应属于借方科目, 但实际上是“中性科目”, 该科目的正常余额既可以在借方也可以在贷方, 既包括损, 也包括溢。同时, 新制度会计核算更加明细化, 突出了收入支出配比的原则, 资金结转按不同资金来源和属性区分, 也配套新增了与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对应的会计核算内容, 有效实现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相关财政法规政策的合理衔接, 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和事业经费的管理。

2. 创新引入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更加全面真实

如:首次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内容, 设计了虚提折旧和摊销, 即在计提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而不是计入支出。这项改革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要, 在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预算口径的前提下, 又全面反映了资产的价值消耗情况。又如:新制度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借方反映已支付的职工薪酬, 贷方反映已计提的职工薪酬, 期末余额如在贷方, 反映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再如:“应缴税费”设置了明细核算, 因为大部分税款需要预提, 这样的设置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当期的收支情况。

3. 完善了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和账务管理

新制度规定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没有相关凭证, 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 以名义金额 (即1元) 入账。名义金额只是管理手段, 并不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所以新制度还同时规定, 以名义金额入账的固定资产不但不计提折旧, 还要在会计报表中单独披露。这样的改革措施, 不但可以把长期游离于账套之外的资产全部纳入会计核算范围, 提高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还有利于通过资产清查、账实核对等会计手段加强对单位资产的管理, 完善控制和监督机制, 从而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4. 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

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用于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年度的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情况, 反映了财政对于加强财政补助资金核算的要求。同时, 新制度还改进了报表项目、结构和排列方式, 如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按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类列示, 去除了旧报表中的收支科目, 而是自动结转至净资产相关科目等。这些改进都增强了报表的直观性、科学性、完整性。

四、执行新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新制度实施一年多, 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了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管理, 确保了财政改革政策的落实, 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 提升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但同时, 在执行新制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谈一下浅显的思考和见解。

1. 新制度加强了事业支出科目的明细核算要求, 规定“事业支出”应当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层级进行明细核算, 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按照这个要求, 新制度是按照不同层级的会计明细科目来实现明细核算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 这样的科目设置会显得很繁杂, 而且容易混淆, 造成工作失误。建议在会计软件中引进辅助核算管理, 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包括多个不同项目) , 不同资金来源,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都可以通过辅助核算功能来实现。当需要不同要求的数据时可以通过勾选不同辅助核算内容即可实现。在设定会计报表时, 也按照相应内容取数即可。

2. 新制度对库存现金出现短缺, 是这样规定的:如发现现金短缺, 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 报经批准后, 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贷记“库存现金”科目。这里没有提及是否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同时, ““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是这样规定的: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包括资产的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无偿调出、盘亏、报废、毁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现金短缺理所当然属于货币性资产损失。那么, 现金短缺是否要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原因有二:其一, “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要求明确, 同时确保了制度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其二, 现金短缺一时无法查明原因的情况, 往往处理有个过程, “库存现金”科目中也明确规定需要经批准后再处理。实际工作中, 这个处理过程很可能会跨月, 尤其是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时, 为了真实准确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 短缺的现金应该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反映。

3. 新制度规定存货、固定资产等处置完毕, 按照处置收入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收入, 贷记“应缴国库款”等科目。国有资产处置净收益上缴国库, 从法理上确应如此。但实际业务中, 如果上缴国库, 有些单位宁可不处理, 首先, 操作手续繁琐;其次, 是否要区分购入资产时的资金来源值得商榷;再次, 如果处置费用大于处置收入是怎么操作?所以, 由于利益驱动, 单位很可能宁可不处理, 这样肯定不利于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所以建议进一步区分单位属性, 区别对待, 例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可以赋予一定处置权限, 处置净收入归事业单位所有。

摘要:财政部颁布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自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制度不但全面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还在几个环节上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作为会计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新制度, 掌握其精神要点, 这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重大意义。

上一篇:优秀党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公司典型安全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