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核心问题与突破口

2024-05-09

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核心问题与突破口(精选8篇)

篇1: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核心问题与突破口

综合考察滕头旅游发展要素和历程,可以将滕头旅游新一轮发展的基本问题概括为:整体文化氛围挖掘不足,目前旅游产品的需要提升,同时,整个滕头旅游缺乏明晰的发展主题与目标定位。造成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协调”、“旅游品牌内涵挖掘不充分”等,乡村旅游规划发展的战略思维是整合资源、拓宽思路、打造品牌、提升品位,以构建国际一流、国内闻名的的农村顶级旅游社区为目标,全方位打造高附加值旅游产品体系,引领国内国际乡村的新潮流。

在本区快的旅游规划开发中,滕头旅游应当把握时代特征,特别关注新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通过对新市场格局和新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找寻滕头旅游的突破口,休闲市场的常态收益超过观光市场,这一市场的关注点不在名山大川,而在环境和空间体验,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培育出两大高成长性常态市场,将成为滕头旅游的核心目标市场之一:第一是周边城市群居民休闲市场,第二是公务考察与学习旅游市场。另外,长三角地区自驾游市场等也是重要的成长市场,滕头旅游应当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变化,通过全面引入现代开发模式,打造精品,创造价值。滕头应突破目前景区与村庄相对分割的现状,整体构建“美丽乡村(休闲体验)+和谐乡村(学习考察)+生态乡村(先进理念)”大旅游模式。

篇2: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核心问题与突破口

核心问题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专业的旅游规划设计机构,有着10余年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经验。对于乡村旅游,专家们是最熟悉不过的了。目前国内农村旅游的发展可以说非常兴旺,而很多农村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很重视发展旅游业,希望通过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很多农村居民逐渐意识到自家门前在过去非常普通的果树、花田、鱼塘,如果适当经营,就能给自己带来比简单农活高很多的收入;同时,很多城市居民也看好农村旅游这块“蛋糕”,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要在农村旅游上“分一杯羹”。可是,在农村旅游大热的繁荣背景下,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尚处于自发增长期的农村旅游存在着诸如特色不明、服务不周、品牌不响、良莠不齐等很多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农村旅游的发展和壮大。那么我们在这样的情况先该如何应对呢,专家解释很简单,6个关键词抓住问题的核心。

“新农村 新旅游”发展的6个关键词

1、规划

规划是前提。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做好规划,突出特色,增强科学性,避免盲目性。如成都锦江区三圣乡新农村旅游“五朵金花”,便是在结合当地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分区的基础上,实现农民增收,当地基础设施改善的目标,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的。

2、改革

改革是动力。要抓好体制和机制创新。我们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发展农村旅游农民是主体,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资金

资金是保障。开展农村旅游必须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这离不开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通过企业投入带动农民投入,增强农村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

4、品牌

品牌是关键。目前市场竞争的主流已经是品牌的竞争。地区农村旅游要做大做强,扩大对外影响,顺利实现产品从生产和生产者到消费和消费者的运动,必须创造品牌。

5、人才

人才是根本。目前农村旅游发展人才方面还跟不上,很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应对农村旅游从业者(主要是当地农民)展开针对性强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发展农村旅游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守法规的一代新型农民。

6、监督

监管是重点。农村旅游要实现有序发展,政府就要加强监管,实行标准化管理,最重要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营活动的监管,要守法经营、诚信服务;二是生态安全监管,要保护好生态,治理好环境污染;再就是食品安全,要注意饮食卫生,确保游客安全健康。

“新农村 新旅游”发展的原则

1、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旅游发展应以当地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调动社区参与。相关部门应该引导、培训当地农民,使他们树立市场意识,转变观念,学到现代市场经营知识,真正成为农村旅游发展的主人。在进行新农村基础设施、村域规划时,多征询当地农民的意见,从他们最需要、最迫切的事入手,而不要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农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是指目前我们对农村旅游资源的利用不但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子孙后代能不能永续利用这些珍贵资源的问题。农村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在自然资源方面,规划时要注意开发力度,减少现代旅游业对当地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人文资源方面,要注意突出当地文化资源的民族或地域特色,要有独特性,善于挖掘农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但能增加农村旅游的竞争力,更能提高资源品位,从市场的角度更好的保护当地的特色民风民俗。

3、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相关性很强的行业,其发展需要交通、财政、文教等部门的支持,所以在定制一地旅游发展规划的时候,要注意与其地方其他部门的发展规划相协调。

篇3: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之交通运输业、尤其汽车和高铁的迅猛发展,外出旅游正在成为中国人的一项基本生活需求。与以往的长途旅行乃至出国、出境旅游相比,短途旅游正以其方便、灵活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乡村旅游的优势

在形式多样的短途旅游中,由城市向周边农村辐射的乡村旅游,无疑是近年来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一种旅游形式。在短途旅游方便、灵活的优点之外,乡村旅游更同时具备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经济实惠等多种独特优势,是一个拥有较大市场潜力的发展项目。

三、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逐渐崛起成为一项火热的消费项目,居住在城市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农业生活蕴含的魅力和乡村地区自然环境的极大优势,周末和节假日全家老小共同来一趟乡村之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但综合来看,国内乡村旅游尚处于较低层次,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旅游“硬件”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所谓硬件,指的就是众多乡村旅游开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卫生、医疗、服务等设施。目前各地乡村旅游基本处在原生态的状况,即仅有当地居民和以开发为目的的旅游项目,配套设施严重缺乏,如公共厕所、卫生服务站、加油站等基本设施几乎没有。由于乡村旅游各景点之间往往距离较远,这些基础设施的匮乏,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较为不便,放大了路程在游客选择景点时的考量,其结果就是离城市较近的景点游客较多,且游客数量的减少幅度远大于景点路程增加的幅度,对离城市较远的景点十分不利。

(二)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效率较低

乡村旅游,尤其是平原地区的乡村旅游,通常面临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较长,对游客吸引力较弱的问题。与此同时,各地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经常以县、区为单位,各自为政,互相竞争,造成的结果就是各地区都有若干个规模不大的景点,分散在境内各地,但每个景点可供游客欣赏、娱乐的内容都十分有限,让游客感到仅去一个景点玩的不够尽兴,但去其他景点又太过麻烦,难以让游客获得足够的乐趣,也削弱了游客重复前来游玩的兴致。

(三)乡村旅游形式单一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在形式上仍然以农村生活体验为主,主要形式有农家乐、果品采摘、垂钓、赏花踏青等。相比数量众多的乡镇和景点,形式上显得较为单一,无论是对游客的吸引力,还是产品的附加值,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旅游“软件”亟需增强

当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主要以各地居民为主,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有力的管理,景点附近经常演变成农贸市场,管理混乱,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很难得到有效的服务,更多只能依靠自己摸索,缺乏良好的旅游体验。

四、改善乡村旅游整体质量的对策

(一)增强认识,加大投入

各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乡村旅游市场的广阔前景,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应加大政策性投入,扶持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避免为发展而发展,无条件迎合游客而对环境进行破坏性开发;通过广泛宣传,逐步培养游客形成“我欣赏这样的自然”而非“我要看这样的自然”的旅游心态,形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大幅增加,相应的卫生、医疗等服务需求也快速增长。各地应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多为自驾游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旅游景点分布情况,加快公共厕所、卫生服务站、加油站、汽车修理站、商场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为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消除后顾之忧,同时带动地方人员就业。

(三)统一规划,丰富内容

乡村旅游落点在乡村,规划则应在省市一级地方政府。只有将乡村旅游的规划工作提升到省市一级的高度,才能有效避免县区政府互相竞争、一盘散沙的规划局面。在旅游项目的规划中,应减少重复和雷同项目,根据时间长短、路程远近、项目内容等,科学规划设置旅游项目,开发多条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多种可选组合,吸引回头客。通过跨地区、跨类型的旅游项目设置,如农业生态游、乡村访古游、野外健身游等。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增强旅游项目和服务的规范化,对各乡镇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优化服务质量;引入管理人才,实施企业化运作,减少粗放管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实现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五、结束语:

篇4:山东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山东省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文化

我国的现代乡村旅游活动从90年代正式开始,它以乡村性、平民性、廉价性、体验性受到了都市人的欢迎。2006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强调“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旅游促‘三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存在明显的初级化行为,更深层次上关注乡村旅游的开发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乡村旅游资源的产品化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真正结合起来。本文就山东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对山东旅游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山东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顾

1、对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人们的研究尚处于摸索状态。目前的乡村旅游产品多停留在提供住宿和餐饮的低层次上,很少注重提升其本身的知识文化内涵及参与性,对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从本地农村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采取“拿来主义”,生搬硬套,缺乏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因此山东省在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方面有待提高,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增加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进而带动乡村旅游乃至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2、缺乏统一规划,乡村旅游人才缺乏。山东省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并且旅游开发的重复性建设情况较为突出,整个半岛地区几乎都在搞“渔家乐”,威海、烟台、日照、青岛,基本是各市自己规划,没有考虑到与周边城市的协调性和重复性问题,导致客源的分流及人力、资金的浪费。由于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起步较晚,缺乏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及经营技能的开发和经营管理人才。在实际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中,用人制度极不完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法制意识淡薄,导致乡村旅游大多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严重制约了山东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季节性明显。山东省乡村旅游多集中于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开发,面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开发重视不够,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忽略对乡村环境的综合利用,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导致游客逗留时间过短,经济效益不高。同时,多数乡村旅游点的配套服务功能较差,造成乡村旅游产业链不完整,影响到乡村旅游经济效益获取。并且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的影响,乡村旅游时间具有季节性,淡旺季的反差明显,也引起了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季节性差异。

4、缺乏特色,创新能力较差,市场运作能力较差。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但是目前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还是过于雷同,较多局限于果园采摘、农家乐、渔家乐方面。有些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往往照搬其他地区模式,没有真正结合自身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不但不能取得好的开发效果,反而造成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另外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乡村旅游点的经营管理不能与时俱进,随时根据市场发展调整经营管理思路,经营管理意识落后,不能认真分析自身所面对的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营销工作,导致自身逐渐淡出乡村旅游市场。

二、促进山东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好有力而正确的宣传。针对人们对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相关的团体或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小型的教育和文化活动,加强人们对古代文化的了解,使人们的认识有所提高。在不断地参加这类活动的过程中把旅游观念深入人心。

2、统一规划,培养专业旅游人才。在规划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政府在贯彻实施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向上级部门提出建议性的申请,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统一规范乡村旅游行业中的不和谐行为,重点避免旅游开发的重复性。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培养并引导专业的旅游人才是重中之重。

3、积极拓宽开发模式,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开发模式的单一往往会限制旅游本身的吸引力。在综合利用已有的模式下,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新的旅游模式,利用乡村自身的环境和特点,针对旅游者的心理和需求求创新求发展。在季节性明显差异时,可以创造合适的环境,对本身存在的限制性因素进行改造,加强人为的一些效果。

旅游市场的运作和发展极为迅速,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在分析市场行情变化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企业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努力做到与市场接轨。

4、加强山东食文化和节庆文化开发,提升文化品位。

(1)创新思维,发掘山东饮食文化资源内涵,重塑品牌形象。“食”在旅游六大要素中占有较重的比例,饮食文化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有非常多的特色小吃存在,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注重对这些小吃的开发力度,以“到某某乡村旅游,吃正宗某某小吃”作为其中一个卖点,既满足了游客对美食的需求,还可以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

(2)搞好节庆型乡村旅游,创新体验型旅游产品。山东省节庆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有庙会、节会等传统节庆旅游资源。如济南千佛山庙会、淄博元宵灯会、胡集书会、孔子文化节、青岛海云庵糖球会、汇泉萝卜会等。此外还有一些创办的新兴节会,有青岛国际啤酒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栖霞苹果节等;借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泰山国际登山节、文登国际昆箭山会等。这些节庆旅游文化资源,更多的是起到了旅游景点的补充作用,应该在发挥其补充作用的同时,结合本地特色,将节庆活动的文化性与体验性、娱乐性、趣味性充分结合,给旅游者广泛的空间。

5、借势“山东半岛城市群”,合理布局半島乡村旅游区域。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八个城市,在该城市旅游群内,乡村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既有烟台、日照等地发展较好的“渔家乐”风情体验游,也有以潍坊杨家埠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还包括烟台南山村等小康型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寿光蔬菜高科技乡村旅游等多种形式,基本上包涵了整个山东乡村旅游类型的大部分。但是目前山东半岛城市群内的乡村旅游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合理的现象。各自为战,重复性建设问题突出。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联合体的成立,以及一些政府扶植措施的出台,半岛乡村旅游业发展正好可以借势登上一个新台阶。借势半岛城市群,通过旅游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实现各地市旅游资源共享,各地市可以及时了解乡村旅游市场的游客动态及消费需求,并进行迅速调整。通过各区域间的合作,可以形成多种乡村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产品,游客既可以选择单纯的烟台、日照“渔家乐”体验旅游线路,也可以选择济南、淄博、潍坊一线的民俗风情游,还可以选择渔家乐、民俗风情、自然观光等乡村旅游点组成的复合型旅游线路。大的选择空间、种类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周到细微的旅游服务、便捷的旅游通道……,这些都是乡村旅游市场获得良好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区域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所在。

6、因地制宜,创新山东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单纯套用某一种模式反而会起到与期望值相反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鉴于山东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部分地区可以借鉴“政府旅游管理公司村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本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政府负责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制度保障,为旅游管理公司创造良好的投资开发环境,旅游营理公司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村民旅游协会负责处理好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并负责维护和修缮各自的传统民居,协调旅游管理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客源市场营销,组织旅游团队。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拘泥于这一种模式,目前山东省正在全省推广“沂水现象”旅游兴县的经验,这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通过积极推进“旅游型村镇”建设,总结推广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旅游特色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勇于规划编制、宣传促销、人才培训和配套设施建设。

结论

总之,山东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同样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管理者和经营者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与时俱进,针对本地特色及对应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活动,从而使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迈向更高台阶。

参考文献

[1]汪德华.利用传统节庆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乡镇经济.2007.12:41-43

[2]孔繁嵩.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山东大学,2007

篇5: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核心问题与突破口

—庄园经济如何规划和设计

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庄园经济庄园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村文化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的场所。简单讲,它是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一二三产业结合的新型产业。生态庄园是实体经济,具备企业所有的特征,也就有了吸引资本的条件。

北京旅游局总结推出了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分别是: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并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此标准的推出在全国尚属首创,也为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标准。

一、为什么要发展农庄经济

第一、庄园经济从生产产品、营销服务、休闲观光等不同环节介入农业,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新的农业资源、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推动了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

第二、随着管理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逐步进入农村,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传统乡村旅游向正在向以庄园经济为代表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转变,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工农贸”紧密结合的整体产业化模式。

二、庄园规划设计遵循原则

1、导入多重理论原则 园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建筑语言的表达方式,景观设计的异质特征,产品策划的多样特性。上述四大要素是庄园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2、主题创新原则

休闲农庄的设计,首先要有富有特色的主题。以鲜明特色展现区域风貌,使之与周边旅游风景资源有明显异质性,利用原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创造独特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

3、乡土文化展示原则

休闲农庄的开发,要注重当地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以文化来支撑旅游脉络。文化内涵在农庄中的分量,与农庄所具有的吸引力是成正比的,休闲农庄的主题必须与地域文化密切相连。

4、生态优先原则

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控制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生产绿色食品。这样才能保证休闲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三、庄园设计注意问题

那么生态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应注意那些问题呢?

一、注意整体风格的统一。江南休闲生态园项目整体风貌特色以“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为格调,建筑风格统一,以取自于天然的建筑材质修筑。项目首期地块将以花藤蔓在周边进行布局,形成隔离护栏,同时在周边沿路栽种景观绿化树木,在增加生态园自然环境的同时为周边交通道路增添一道翠绿风景线。

二、注意材质运用与整体氛围一致。江南休闲生态园的建筑材质将以竹、、木等天然材质为主,追加优质的防腐、防水工艺。生态园主入口将以原竹修筑一座大型的牌楼,以竹色彰显自然之意,以牌楼展现江南休闲生态园之澎湃气势。主入口区域将以常州住宅小区的“社区花园”建造模式为蓝本,以自然、人文、休闲为特色,打造牛塘后恕陶井王家村自己的“社区花园”,我们将对周边所有居民开放,同时也将在该区域配臵户外健身设施,休息座椅,配合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周边居民打造一个称心和性的社区文化,缔造和谐社会;同时也将把这一区域作为江南休闲生态园的特色,使得来体验休闲生活的感受到亲和、随性、自然的农庄特色休闲游。

三、注意生态性原则的运用。江南休闲生态园利用既成的资源打造“立体式绿色农业产业链”在园内开阔地围养家畜,综合利用种植、养殖、水产、畜牧、土肥、土壤、地热、光热等科学,将肉牛、蚯蚓、生态鱼、草和果树衔接成为一个产业链,不仅不用当今普通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和化肥,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是高品质的无公害生态物质,而且没有污染环境。

四、农庄规划设计步骤

1、主题定位

休闲农庄的设计,首先要求有突出的、特色的主题。以鲜明的现代农业特色来展现和规划区域的风貌,并使之与周边旅游风景资源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利用原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创造出独特的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

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种养殖体验。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使之形成一个集生态旅游观光、现代高效农业、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生态农庄是以生态保护为宗旨,在不损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活动的城郊农家庄园。

根据所设臵的项目的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1.以家庭为单位,在闲暇时光居住在此,从事一些种花、种菜、修剪果树、采摘水果、蔬菜等乡间劳作,以此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2.饲养珍品动物,如羊驼、长颈鹿、藏獒等,让人们在与这些动物的零距离接触和交流中,切身感受不同于家养宠物的体验,相对于乡间劳作其面对的市场又高一层次。3.休闲度假项目设臵,如度假别墅、休闲会所、娱乐场所等等,面向于较高端的市场。

养生农庄应该是一个集养生、度假、娱乐、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度假区域。一个充实的养生农庄在以养生为主题的前提下,不仅包括了养生生态环境,还包括亲力亲为的体验项目。

郑州洲邦私家农庄主题养生园项目为例,整个养生农庄包括了三园即“有机农业园”、“私家养生园”、“养生体验园”,依托项目地的良好生态环境,设立休闲会所,提供康体休闲活动,如健身场馆、SPA疗养、海浴、盐浴以及其他康体项目;采用有机种植果蔬,亲自采摘,制作罐头等方式,来丰富整个养生农庄的游程。此外,从配臵产品到建筑类型,从销售方式再到服务模式,每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出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给人以别样的享受。

2、功能定位

生态农庄功能定位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观光。

一是风貌观。观赏人民公园湖山相应、鸟语花香,观看生态农庄田园风光、现代高科技农业。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看鲜花烂漫,尝鲜果鲜菜,品农庄韵味。

2)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3)购物。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野菜、蔬菜、水果、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4)品尝。大力推广采摘品尝、入住品尝,同时按照一些月份的习俗,推出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别样的节令喜悦。

5)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花、蔬、果生产竞赛活动。

6)教育基地。与各中小学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农事劳动,了解更多的动植物,学习农业知识,获得对现代农业、高技术农业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珍惜劳动的优良品质,具有寓教于乐的独特效果,提高了旅游、休闲的文化内涵,使农庄成为学生的教育实践基地。

3、功能分区

农庄的前期重要分区与规划,典型的观光生产经营效益型的休闲生态农庄规划,一定要分区布局,我认为主要包括五个必须的部分:生产区、农业科技展示区、产品销售区、景观区和休闲区。1.1生产区

生产区通常选在土壤、气候条件良好,有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土地上,大概占农庄总规划面积的35%左右,生产区内主要的经营项目可为:农作物生产、果树、蔬菜、花卉园艺生产,畜牧业,森林经营,渔业生产等。生产区主要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让游人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1.2农业科技展示区

和生产区一样,农业科技展示区也应该选在土壤、气候条件良好并且有排水和灌溉设施的地段,大概占农庄总面积的10%左右,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通过浓缩的典型科技农业和农业传统知识的推广,来向游人展示农业独具魅力的一面,增强游人的农业意识,加深对农业的了解。可配备义工解说员。1.3产品销售区

产品销售区在园区的位臵要在交通的便利、位臵明显之处,一般要坐落在主干道两侧,如有条件,最好能够临近园区外道路,这样既可以争取农庄内游客消费又可以兼顾农庄外过客的采购需要。产品销售区大概占总面积的5%左右,在经营项目上不仅包括特色农产品,还可以包括民间工艺品、特色民俗纪念品、园区旅游纪念品等。通过产品销售区的建立,可以提高农庄效益,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更可以通过特色旅游纪念品的销售,达到宣传农庄、提高知名度的目的。1.4景观区

景观区通常位于地形丰富多变,原有景观资质良好的地段。大概占总面积的35%左右,景观区内可以设臵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等。景观区可以使游人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是游人放松身心、体会农业魅力的理想场所。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臵美观的观景台。1.5休闲区

位于地形丰富、气候良好的地段,占地约为全园的15%左右,休闲区内可设臵的项目有:农家风情建筑(如小木屋、湖南传统民居、吊脚楼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渔家垂钓区等等。休闲区的开发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的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4、产品设计

北京燕郊的有机度假区中的有机农庄产品设臵比较有特点,我院规划团队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将有机农庄归结为四大亮点: 1)有机生活管理

根据每个会员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按时按需按量配送有机果蔬产品。2)有机健康管理

定期为会员进行身体检查,并根据体检的结果为每个会员“量身”定制一套理疗、养生方案。

3)有机农业体验

结合有机农业种植,打造一个农业文化体验区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感受文化。4)有机农庄定制

农庄度假是高端产品和核心亮点之一,我们旨在打造一个高端、私密、个性化的养生、度假天堂。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生态农庄设计提出了1+6+X产品体系构架。

“1”即一栋农庄建筑,一种农庄形式,农庄作为项目的主要赢利点,是项目的核心卖点,其他的配套设施都以农庄为中心构架。

“6”即可选的六种配套农庄的项目,包括有花园、树园、果园、田园、菜园、牧园。依照不同的客户,在相应的一栋农庄所属的区域中提供可供选择的六种不同的种植模式,还可以多项选择。以充分的体现主人的生活方式,引导现代城市居民接受生态、健康、自然的简单生活方式。

“X”即更多的配套资源,以高端品位的书吧、清吧、咖啡厅、茶吧、专用有机食材的特色私房菜等休闲嘉年华为主,加入小型的会所配套设施。这些功能完善的设施使得项目在农庄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生活方式,为小众情调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性,项目可在有条件的自然村落快速进行复制,并迅速形成规模优势。

四、案例解读

1、绵阳国际香草艺术庄园

绵阳国际香草艺术小镇是典型的城郊型乡村旅游度假地产开发项目,其开发的关键点是土地流转与新村建设。为保障项目开发后,农民能够“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必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的思路进行开发。

因此,山合水易在整体项目设计中,对项目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带一环两园四区。其中,香草文化景观带起到了贯穿项目地,联系外部大交通与游客导入的功能;十里香堤作为一环,承担了联动景区、社区与园区的功能,同时也是一个产业示范环;两园分别是国际名树博览园和桑蚕文化体验园,既作为生产型园区,同时也作为观光采摘园,为游客提供休闲服务;配套服务区、香草养生度假区、香草景观种植区及香草养生度假小镇等功能区,是解决游客度假功能的主题板块,将香草艺术生活方式淋漓尽致的展现其中。

山合水易认为,绵阳国际香草庄园是一个农业+旅游的地产项目,也是一个创意+休闲度假项目,及农业、旅游、地产、产业及文化于一体,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带动农民参与其中,成为旅游开发的主人和产业经营的受益

2、蓝调庄园

1)

“蓝调”解读

蓝调是一种音乐,是一部电影,也是一档音乐节目。蓝调庄园源自“蓝莓与情调”,这是一种水果所衍生出来的欧式庄园。面向高端,注重品质。传达着一种优雅、深沉的气质。现在,人们多用“蓝调”形容一种生活方式,表达一种浪漫、恬静、与世无争的意境。山合水易在蓝调庄园的规划设计中就是应用了这种思想,并且设立“布鲁斯餐厅”、“蓝调派对吧”等,将蓝调的意境进行到底。2)

“蓝调”突破

突破一:在项目定位上,蓝调庄园打破了以往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以“原汁原味”为基调的打造手法,我们试图告诉人们:乡村旅游也可以很浪漫,休闲农业也同样可以高端。

突破二:在产品设臵上,蓝调庄园实现项目“体验”上的升级:将采摘果蔬、吃农家乐、住农家院升级为“果酒、蛋糕、冰激凌”等参与性体验项目,打造“蓝梦工厂”。突破三:从项目意义上,从一个单纯的休闲农业的旅游项目项目,提升为一种,回归自然、倡导健康与情调的“生活方式”,园中的“四季果庄”给游客提供了四季新鲜的鲜果世界。3)重点产品

(1)蓝调四季果庄

四季果庄,是一个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水果的地方。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水果种植和出售。同时,在社会上普及“水果时刻表”,倡导大家吃新鲜、应季、健康的水果。

(2)蓝梦工厂

“梦工厂”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富有体验和创造意味的地方。为消费者提供现场参与体验的机会,各类熟悉的食物,由消费者亲自完成时,如蛋糕、冰激凌果酒、精油制作。蓝梦工厂的建筑采用独特地堡式建筑,让建筑本身就极富观赏性。(3)爱的伊甸园

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越来越缺少关于爱的表达,结合项目的浪漫情调的氛围,打造关于“爱”,关于“情”的体现广场。广场采用大地景观,表达爱的意境。采用各类形式的活动,以及游客自我情感的表达方式来唤醒人们心底最深的感性神经。4)

“蓝调”运行

目前,蓝调庄园已经完成“四季果庄”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正在启动“蓝梦工厂”建设。于此同时,蓝调庄园已经被评为“北京市首家蓝莓示范园区”,并成功举办了“蓝莓之夜”媒体体验活动,更将北京交通台的“蓝调北京”节目引入园中,进行现场节目录制。

从蓝调庄园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休闲农业项目的成功,必须有明确定位和主题,详细规划设计必须在策划阶段的定位下进行,只有在总体规划上进行深化和延伸,才能使项目整体有形,进而有灵。

从北京蓝调薰衣草庄园项目谈时尚农业的创新规划设计与营销策划 作者:壹度创意

一、如何进行休闲农业园区的创新

1、策划先行

从北京当地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庄园的种植结构到产业链的打造,一一进行细致的梳理,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把景区的卖点“拎”出来,将主题“挖”出来,园区从何而来要走向何方?全部要想清楚说明白。我们说蓝调的一切的经营行为都是精心策划出来的,包括主题构建、景观设计、管理运营、市场推广策略。这样就会完美的解决园区的经营与市场的衔接。对于我所讲的观点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都可以通过壹度创意官方网站进行交流

作为北京的大众树种,在原来规划中基本没什么体现,仅仅作为绿化而已,没给拔掉已是万幸。这两行树让我想起毛泽东有这样一句诗“我失娇杨,君失柳,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柳永词中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浪漫的诗句,受此启发,我们在策划过程中将这两排树写进了故事中,围绕男女主人公感人的爱情故事铸就的一段记忆,在景区规划设计中将树中的道路命名为“杨柳情路”,道路两旁设有情侣休闲椅,树上缀满写给亲密爱人祝福的许愿牌。

2、理性创意

所以创意是需要用市场的眼光去检验,我们说这个理性就是市场的规则与趋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渴望找寻那份属于自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找寻那份心灵的抚慰和寄托,一个可以激发浪漫情怀和涤荡忧郁不快的世外桃源。因此,从市场需求、景观设计、情感激发三者结合的整体性入手,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打造浪漫氛围,同时渗入了目标消费者的行为需求要素。利用薰衣草为主的香草种植来对蓝调项目的品牌形象进行再造,用大面积的紫色花海激发游客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对项目自身商业价值的的开发及周边环境的充分利用,给游客带来轻松愉悦、释放自我、寻找浪漫的感受,使蓝调庄园变身成为北京地区最具创意、最浪漫的休闲田园。

3、文化融入

时尚农业概念,将时尚的触角深入农业,充分利用时尚的流行性特点和挖掘文化内涵的手段,薰衣草丛中的小憩、存爱田园的耕作、香草产品的设计、节庆活动的创意,无一不体现一种引领潮流的力量,自然的田园生活瞬间变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尚。将文化创意充分与传统农业进行融合,用现代时尚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也是文化,实现创意文化产业与休闲旅游项目的跨越对接,带领其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游客提供了造梦的过程和创造美好记忆的体验。

下面我们看一下园区的几个景观的创意: A. 香(相)恋小站 内容:上一站香知,下一站香爱,这一站有那么多留恋,游客沿铁轨行走、观看刻在枕木上的爱情铭文,永远记住那刻骨铭心的爱情轨迹。轨道寓意:

平行就平行,我们就这样前行,不要以为我们没有交叉,其实,我们时刻相连。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封邮件„„这就是一根根枕木,连着我连着你,爱就有了基础。站台寓意:

站台上,我撞见你,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如你把你的行李背起,车票无论买到那里„„,踏上我的火车,我们总会到达相爱的目的地!B.聆香亭

内容:一个挂满风铃的亭子,随风传递爱的语言,随风感受爱的气息。寓意:

风铃轻盈地在风中舞动,风仿佛也为之而感动,不敢打扰风铃的舞步,轻轻的,轻轻的„„ 风铃如风中精灵,不知疲倦地凝歌曼舞。C.紫色恋曲

内容:3-4米的音符形状雕塑立于花海中,似乎在向相爱的人演奏动人的罗曼曲。寓意:

想念是一个音符,悲伤是一个音符,快乐是一个音符,不同的想念是另一个音符,不同的悲伤不同的快乐又是另一个音符,慢慢的,音符共同起舞,这就是你的爱情之路„„ 不光这些,我们还创作了更加生动幽默的文化符号,比如“在聆香亭下接吻会让你的爱永恒”“爱是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千万不要出轨呦”等等

因此,一个园区悠久的历史与传说,是文化的融入。但心灵的感受与人生的感悟,也是文化融入,而且更能引起人们共鸣。对于我所讲的观点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都可以通过壹度创意官方网站进行交流。

4、互动参与

一是所有景观都可以与游客的情感产生互动,游客将自己的心境、回忆、感受进行链接,并通过许愿瓶、许愿牌、照片墙、留言板等再次反馈回景观,那些景观因此变得不再冰冷,周围所有的景致都充满了情感,变得生动起来。

二是以调动五感为形式、以激发情感为目标,主要调动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官,从而激发游客的第六感——情感:就是以爱情与浪漫故事为主线设计的爱情景观,使人们不但能体会到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且庄园提倡的“慢生活”还可以令您回归自然,回归内心,回归生命本源。例如:在相恋小站的设计与策划上,站台是一个聚散离合的场所,是许多爱情片的重要场景,因此我们在园区搭建了一个这样的小站供游客想象演绎,那么怎样才是互动呢?我们的站台上有这样一个站牌,本站名叫“香恋站”,上一站叫“香知站”,下一站叫“香爱站”,二、如何进行休闲农业园区的营销

提到营销通常我们会遵循4P营销组合原则:即产品、定价、渠道、促销,休闲农业园区也不例外,那么我从不同的侧面谈一下对园区营销理念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1、品牌提炼

品牌提炼与打造,是营销的前提,必须围绕核心吸引力进行,使游客认知、神往,产生出游冲动,从而引至产品的购买。因此,在为蓝调制定整体营销策略上,我们以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为基础,精准锁定市场中崇尚自然、找寻浪漫的目标人群(而在这些人群中女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然后将品牌清新、浪漫的元素加以强化,提炼出“放慢脚步,去寻找爱的灵魂”的主题宣传语,2、品牌传播

推广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核心吸引力以最小的成本,传递到最准确的客源地,并形成最大化的辐射效应。由于资方的营销推广费用有限,在蓝调的传播策略上,主要采用了四个手段,一是宣传册页的投放,二是针对自驾游的传播,三是传统媒体的软性报道,四是新媒体的运用,我们众多网络推广方式中最有效的10种,“网站SEO优化、论坛发帖推广、SNS社区口碑推广、美女推广、旅游路书推广、海量信息发布、网站合作、企业电子邮箱推广、QQ群及MSN群推广、网络视频推广”等。

3、主题活动

我们说媒体传播是“虚”,那么主题活动营销就是“实”,我们陆续策划了,“普罗旺斯的秘密夏日烧烤节”,“田野的旋律”艺术展,时尚农业产品展示会,“香Show”薰衣草主题摄影节、“香游汇”旅游同业推介会、“忆香”香草主题餐饮美食节、“蓝调〃紫色恋曲”香草音乐节、“香恋”大学生DV作品创意大赛、“香居”低碳帐篷节及各种交友、寻宝活动。

4、渠道搭建

在蓝调的推广中,我们就不光采取召开同业推介会的方式,同时,还为其搭接了婚纱影楼、交友网站、摄制剧组、行业协会、院校学生会、专业爱好团体、会展公司、企业服务机构、汽车俱乐部等等,在我们园区传统的经营中,一些跨界合作都是对方找上门来谈,管理者也许还为了一些利益而拒绝,但是要想你的园区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转变这样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寻求合作 北京蓝调薰衣草庄园

1、庄园地块航拍图

2、薰衣草项目平面布臵图

3、“五种感官体验想叠加,启发出丰富情感”的整体规划理念。

4、创意主题景观之“彩之韵”,可用于观景亦可作为节目拍摄场地。

5、创意主题景观之“香恋小站”,可用于拍摄,上一站“香知”、下一站“香爱”。

6、创意主题景观之“布鲁斯广场”,可用于婚礼与活动场地。

7、创意主题景观之“紫色恋曲”,可用于拍摄亦可播放轻音乐。

8、创意主题景观之“爱之帆”,可用于观景亦可拍照。

9、园区鸟瞰效果图。

3、法国波尔多酒庄

法国不是葡萄酒产量最大的国家(意大利),也不是葡萄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西班牙),但是她的葡萄酒确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庄也是世界上独有的。

法国作家梅里美的散文中写到:“壁垒,塔楼,棱堡,城垛,碉楼,还有成片的葡萄园,舒缓的河流和荫翳的道路。真是奇异无比,浪漫到家了……”这就是法国酒庄的写照。法国葡萄酒从种植、酿造到销售,这一系列工作都在酒庄中完成,而且重要的工艺、细节,都要求用手工来完成,走的是“庄园生产,精雕细作”的精细作业模式。

一、金花茶休闲娱乐山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山岔湾度假山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葫芦娃农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村中村民俗度假村........................................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太阳谷..................................................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万聚休闲农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柳州上雷景泉农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君武森林公园煲窑活动....................................错误!未定义书签。九、四季春休闲度假村........................................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乐毅农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响水山庄..............................................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七彩山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四、锦秀休闲山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五、新潭农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六、韦家农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七、沙塘花果山迷宫........................................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八、景和生态园............................................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九、芙蓉水乡山庄..........................................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回龙壁农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十一、临江山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十二、柳州月亮湾枇杷山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十三、柳江县成团镇都龙田园农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十四、滚水坝华强农业观光休闲山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篇6: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核心问题与突破口

摘要:通过提出乡村旅游现今发展所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而后结合现实提出笔者认为的解决方法。关键词:乡村旅游,系统规划 正文:

今天,乡村旅游这个名词越发深入人心,它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当今社会生活脚步越来越快,人们不断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吃着随处可见、轻易可得的速食;以车代步,往来于各类社会生活场所;沉重的工作压力压抑着办公室内的工作热情;回到家后,妻子由于今天买了一件不划算的衣服,整晚嘀咕抱怨,令想要在家得到慰藉的心理变得更加乌云满布。吃完饭后无奈地继续进行未完成的工作报告,一丝不苟的写下最后一个字后。突觉已经12点,洗完后刚刚躺上柔软舒适的床,接着一阵电话铃声扰乱了难得的宁静,发现是领导来电,无奈之下故作精神地问了声好,结果被指责说白天的工作报告不够完善,希望尽快修改„„这是现在很多工薪一族很多时候的真实写照,接连不断的城市生活让他们逐渐丧失了曾经追求的自我,他们渴望着返璞归真,渴望着投身于大自然,暂时的远离城市的喧嚣,然而被称作所谓的人间天堂、圣地又相距太远,此时,他们唯一又方便的选择则是临近城市的乡村地区„„所以这也是乡村旅游界定的条件之一。而能给人们返璞归真,充斥着大自然风味的乡村性的吸引力则是第二个条件。

既然乡村旅游如今发展如此迅速,那么对于发展乡村旅游做出完整又适合的规划和建设则是很有必要的了。而现在,众所周知,乡村旅游在各方面的确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政府,抑或乡村旅游经营者,均存在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开发乡村旅游所需的条件缺乏充分的分析与认识,对乡村旅游资源分析不够、评价过高,导致对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乐观、期望过高。二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确认识,致使忽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继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出现建筑的城市化、活动的商业化等趋向。三是认为旅游应是风景名胜区与大都市的事,乡—村地区没什么可游的,未能认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的互补性和功能优势,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三个方面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首要关卡受到制约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也是最需被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生产过程中各个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划。很多地区在对待乡村旅游时并没有将其作为整个地区旅游发展开发之一,故而没有系统的筹划,让其任意的被盲目投资和开发,甚至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是导致资源开发的形式单

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二、基础设施问题。当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工具室、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

三、资金问题。虽说投入乡村旅游的资金不多且见效很快,但并不是不投入资金,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外宣传方面都需一定资金的支持。但是目前大部分地区发展旅游很少看重中国乡村旅游,故而投入资金少之又少。人才与管理问题。目前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够周到。具体表现:一是很多地方还存在着“脏、乱、差”情况,这不仅是来访游客素质问题,更多的是,具体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处理,造成很多游客认为该地环境本就如此。二是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古村落的古朴风格,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标志不明显。四是有的景点工商户太多,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或宜人的自然风光被花哨的商业气息所冲淡等等一切这些问题都是管理人员缺失造成的。没有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让本来就松散的经营者更加懒散,;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点拨和引导,也很难加快乡村旅游向前发展的速度。

四、产品与效益问题。我国的乡村旅游产品太过单一,普遍雷同,对于旅游者来说去到任意地方都能感受到的产品实在没有吸引力;二来,产品过于粗糙,深度开发不够。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特色不明显;三来,对于游客来说,产品参与度不高,人们没有感同身受的想法,自然也不能产生足够兴趣。

五、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之后产品实施时所带来的产品问题和效益问题也随之产生,而后的收入分配也会产生难以预料的问题。

每一个系统都有其固定的组织构成,没一个组织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不可缺失的关系,而乡村旅游也有其固定的发展规划系统,只要其中一项略微改动,都可能造成其他元素也必须改动的现象,然而当今的乡村旅游规划者没有参透这一点,而是任意将自己的思想加入到某一个方面,也许这方面的确有了改善,但随之而来的其他相关联的方面却无法与之适应,所以就出现了系统内部不协调和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不协调。所以说想要改善这一情况,就必须完整列出每个环节所出现的差错,通过系统的一步一步改善,才能够完全根治这些组该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

一、提高认识,根除“病源”

无论是政府决策者还是农村村民、旅游企业管理者以及从业人员均要提高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首先,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次,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让人们意识到“以农带游”,农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思想。最后,对乡村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既可以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规避问题的发生,又可使各相关开发主体对问题的产生有心理准备,避免问题发生时出现慌乱、不满,甚至对乡村旅游开发丧失信心的现象。总之,在思想上对乡村旅游必须具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就乡村旅游发展达成共识,从而,消除问题发生的根源,并为后续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制定整体规划,铸造破解生产难题的金钥匙。

规划是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在生产过程问题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与管理、人才开发、市场开发等问题,均需有科学的规划。由此可见,规划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统率作用,是破解生产难题的金钥匙。因而,乡村旅游开发应该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真实的调查与评价,然后,在区域空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在时空上对乡村旅游开发活动进行有序的周密安排。这样既可以减少盲目开发和投资失误,又可以避免相邻地区的雷同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稳定发展。

三、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

资金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缺乏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可通过三条渠道筹集资金:第一,由政府部门统筹、批拨扶贫资金开发乡村旅游,政府投资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利于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和迅速发展。第二,可以引进外资,给乡村旅游开发注入新鲜“血液”,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第三,鼓励村民合股投资,这能够助于村民增加自己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乡村旅游开发工作中。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完善旅游设施。

四、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培养能够破解生产难题的人才。乡村旅游要上规模、上档次,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建设,需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特点,遵循培养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通过加强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村民等相关人员相关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服务接待水平。

五、消除问题,实现协调发展。

首先,根据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状况编制的乡村旅游规划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具有明显的个性与特色,能够有效地消除产品雷同现象。其次,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等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开发资金筹措到位,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经营管理的规范化,都为开发高质量、高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三,在大量摄取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动向及市场需求后,可以设计和开发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产品,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同时,随着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大与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也随之逐步提高。

篇7: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核心问题与突破口

南昌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姓名:吴建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公共管理 指导教师:陶学荣熊节春 20071106 摘要 摘要近年来,随着黄金周的实行,旅游经济的升温,乡村旅游在我国由南至北遍地开花,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嫠源,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的“朝阳产业”,但也伴随着出现许多问题:景区建设缺乏规划,管理混乱,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节假日游客人满为患.„„所有这些对婺源原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古朴的乡村文化、薄弱的基础公共设施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旅游发展过程中各方经济利益矛盾也愈演愈烈,己严重阻碍了婺源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在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归结所在,运用公共管理及市场营销学方面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婺源政府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关键词: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Abstract ABSTRACT Over the recent years,Countryside tourism is properous from the south to thenorth around China becaBsc of the golden weeks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tourism and econony.It has been a new conspicuous part of Claim’s tourism.As anew tourism form,it has revealed its great life force in Wuyuan which is named themost beautiful village in China.Also it has become the rising sun industry that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and the villager’slives.However,Many problems have appeared with it.For example.Scenery districtsale short of projects;The management is in confusion;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facilities should be improved quickly and lots of trouble ale caused owing to twomany tourists.AⅡof these problems have clashed a lot with the beautiful naturalenvironment.the old and plain countryside culture as well as the weak basic publicfacilities.The contradiction of economic benefit in different aspeclkq is becomingworse and worse in the proces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They have seriouslyprevented the Wuyuan’s countryside tourism from developing quickly.Theproblems,which exist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Wuyuan’s countryside tourisms willbe analyzed and the reasons,which cause the problems,will be pionted in thearticle.The article will also provide the 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by using theknowledage on the science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In some ways,theWuyuan government can draw actual lessons from the article when it formulates itsmeasm’as and step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tourism.Key words:Countryside tourism Erdsting problems Measures and steps Ⅱ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直昌去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瑚:猫铲字啸噼/‘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直昌太垒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直昌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咖 雠 勒眙。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与土芡/ :签字日期:71年f(月7日 辩日 玑 } 瑚,矿 彩M 月j7 | El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和来源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要求。婺源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2000年全县接待游客仅12.52万人次,门票收入26万元,综合收入1902万元;2006年接待游客飚升至283万人次,门票收入4600万元,综合收入4.8亿元,占全县GDP的16%。同时,在旅游的带动下,婺源相关产业和社会事业也蓬勃发展,对全县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重大影响。婺源的乡村旅游在全国旅游界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神话”,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前期开发、经营管理和公共制度上的原因,对婺源的自然生态环境、古朴的乡村文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利益各方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对婺源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婺源人觉得有必要对婺源的乡村旅游做深入研究,利用所学的知识,借鉴其他学者的理论成果,深入分析婺源的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及造成的原因,提出破解难题的对策。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轨道上快速前进,各派学者的研究已不局限于旅游产业本身,越来越多的研究已从经济转向社会,更注重的是旅游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本人之所以选这课题,认为有以下5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为自己两年多来的学习提供研究和检验的实例; 二是能为婺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第一章导论 三是得当的旅游发展思路能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四是得当的旅游发展思路能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推进建设旅游强县步伐; 五是得当的旅游发展思路能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1.3研究的内容、结构和方法 本篇论文通过乡村旅游概念的提出,分析婺源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在,提出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推动婺源乡村旅游业的顺利发展。本篇论文在结构上是这样安排的:除第1章导论外,第2章是引言,主要介绍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及发展旅游对婺源县域经济的意义;第3章婺源县情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重点对婺源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进程进行介绍;第4章从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古朴的乡村文化受到冲击,基础公共设施亟待完善,各方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等4个方面对婺源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第5章婺源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主要是从宏观管理力度不够,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第6章是本文的重点,从完善旅游的营销手段,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个方面提出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利用2年多来在MPA中心所学的公共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知识,在社会调查、实地考察、从政府部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其它地区的经验教训,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2 第二章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内涵及意义 第二章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内涵及意义2.1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 旅游业是近代才开始出现,并在现在迅速发展的产业。它以其迅猛发展的势头和蓬勃发展的活力,被誉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的发展,扩大就业的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除此之外,还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我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象大家所熟知的北京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敦煌石窟等等。这些地方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规范,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2.2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内涵 零 一 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婺源,属江西上饶市,全县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近几年,婺源县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三个关系”,确立了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该县抢抓机遇,立足资源优势,提出了“优先发展旅游,实施带动战略”的构想,打好生态、文化、名人。三张牌”,实现了旅游产业大跨越,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2000年全县接待游客仅12.52万人次,门票收入26万元,综合收入1902万元: 2006年接待游客飚升至283万人次,门票收入4600万元,综合收入4.8亿元,占全县GDP的16%,旅游税收由2001年的277.6万元增加到去年的942万元。同时,在旅游的带动下,婺源相关产业和社会事业也蓬勃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中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9 3 第二章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内涵及意义最具强势拉动力的朝阳产业。2.3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2.3.1 旅游产业发展势必推动工业及开放型经济提速。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婺源在发展工业上积极寻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最佳结合点,重点发展有机食品加工、生物药业、竹木精加工、水电开发、旅游工艺品开发等环保企业。依托旅游促招商,近四年来,全县引进旅游类项目82个,实际引进资金62660万元。江西省首家生态工业园区和全省最大有机茶产业园先后落户婺源,目前,生态工业园区有入园企业40家,其中投产27家。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一批环保科技型企业脱颖而出。2.3.2旅游产业发展势必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婺源围绕“山上建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的目标,山上山下统筹发展。扎实实施“双改双节”、“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全力打造高附加值林业产业。林业总产值由1998年的1.53亿元增加到去年的8.7亿元。以市场为导向,全力培育以茶叶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产业.采取“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方式,加大科技创新,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有机绿茶占据欧盟市场7096以上份额,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无公害出口示范基地县。2006年实现茶产值2.73亿元,同比增长70.8%。以茶为龙头,带动有机大米、木耳、香菇等其它绿色食品业的发展。2.3.3旅游产业发展势必促进城市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婺源是省级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该县严格执行《婺源县城市总体规划》,以彰显山水、文化为特色,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品位,努力打造“山水文化旅游名城”。五年来投入县城城建资金10.25亿元,城区从4.85平方公里扩大到8.7平方公里,城市绿化率达43.4%。目前,正朝着全省园林城市的目标迈进。江湾、赋春、清华、中云等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建设水平稳步提高。4 第=章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内涵及意义老城区改造已全面启动,届时将成为该县城区旅游的又一大亮点。五年来,共筹集公路建设资金5.86亿元,改造路基480公里,改善路面458公里,改善硬化景区公路25条171公里。景(德镇>婺(源)黄(山)、景(德镇)婺(源)常(山)两条高速公路己建成通车,婺源已成为中国黄金旅游景区的腹地。100%的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移动通讯在全市率先实现。乡乡通”,移动电话普及已达9.87人/部,所有乡镇、主要景区全部实现了宽带上网。2.3.4旅游产业发展势必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近几年,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缓解了该县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压力,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县大小宾馆达140多家,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近3万人。全县城乡居民存款年增长近3亿元,旅游景点农民从旅游业上人平增收100._600百元左右,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3362元。5 第三章婺源县情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第三章婺源县情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3.1婺源县情 婺源,位于赣东北,东邻国家历史名城衢州,西毗瓷都景德镇,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南接亚洲铜都德兴铜矿,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婺源历史悠久,物华天宝,素有。书乡”、“茶乡”之称。相传商周属扬州之域,春秋为“吴楚分源”之地。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置婺源县,古属皖南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全县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16个乡镇。“茂林修竹映村廊,飞禽走兽相对鸣”。婺源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完善结合。走进婺源,但见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相映成趣,被誉为 “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地处亚热带,属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气温最低为零下11℃,最高4l℃;年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全县森林覆盖率82%,水能蕴藏量达15.6万千瓦。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生物多样性。据统计,现有木本物种1500多种,草本物种350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植物达80余种。拥有世界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世界濒临绝迹的黄喉噪鹛重现于自然保护小区,华南虎踪迹也被发现。3.2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3.2.1婺源旅游资源优势。‘ 婺源生态环境优美。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847.9毫米。全县森林覆盖面82%,境内现有木本物种500多种,草本物种3500多种,其中有世界濒危鸟种黄喉噪鹛,并发现华南虎活动的踪迹。婺源鸳鸯湖是世界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最多时达4000多对。6 第三章婺源县情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婺源是。山乡”。大郭山、文公山、石耳山、风游山„„或葱茏、或险峻,每座山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婺源是水乡。川流纵横,溪水清澈,青山、碧水、蓝天、民居构成一幅幅“江南水乡”的天然画卷。文化是婺源的灵魂。名人文化千古流芳。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明代爱国将士汪铑,清代音韵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现代医学家程门雪„„自宋至清,全县考取进士550.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学士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进入《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古建文化精美绝伦。著名的“百柱宗祠”“俞氏宗祠”气势恢宏,工艺精巧,被誉为“艺术殿堂”。神奇的大鄣山(卧龙谷)、如天上人间般的“江岭风光”、“中国县级第一馆”婺源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民居群保存完好,古风依然,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木雕、石雕、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民俗文化绚丽多彩。有起源于远古的傩舞,历史悠久的徽剧,表现“敬、和、俭、静”道德风情的茶道,还有别具情趣的抬溷、灯彩、板龙灯、地戏等。它们交相辉映,得彰益彩。理坑、考水等12个村庄被中国村社促进会评为“全国民俗文化村”,数量居全国之首。婺源特产中外驰名,其中以“红、绿、黑、自”四色特产最负盛名。红一荷包红鲤鱼。它肉嫩鲜美,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被选入国宴;绿—螫源绿茶。它以“汤碧、香高、汁浓、味醇”等特点扬名天下;黑一龙尾砚,其 “声如铜、色如铁、性坚滑、善凝墨”的特征广为世人所知;白—江湾雪梨,体大肉厚,松脆香甜,当属果中上品.还有清华婺酒、赋春酒糟鱼、香菇、笋干,干蕨等特色食品,均为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婺源交通、通讯便捷。已开通直达上海、杭州、深圳、广东、温州、宁波、金华、常熟、南昌、九江、黄山等地的班车,成立出租车公司,县旅游汽车服务公司有直达各景点的大巴、中巴。各景区均安有电话,并实现移动电话乡乡通。· 文化与生态旅游业已成为婺源县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近年来,先后开发了江湾、鸳鸯湖等25个风景名胜景区(点),开辟了东、西、北三条精品线路,2002年被评为国家A从级旅游区。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1.2万人,全县宾馆、饭店三百余家,三星级宾馆一家,准三星宾馆二家,二星级宾馆五家,旅游定点宾馆十八家。全县已有床位近6000个。旅游定点购物场所四家,具有婺 7 第三章婺源县情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源风情的休闲娱乐场所8家,旅行社8家。3.2.2婺源旅游发展进程及概况. 婺源县与浙江省开化县、安徽省休宁县接壤,地域偏僻,交通不便,2947平方公里的面积中,仅有耕地33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3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达28.3万人。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婺源县利用堪称一绝的古村落古建筑等人文资源以及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于2000年初提出了“优先发展旅游,培育主导产业”的战略思路和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科学定位,明确了婺源旅游必须加快转型增效,由单一的旅游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由休闲度假向最佳的人居环境转变,实现梯度发展的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婺源县先后开发建设了江湾、鸳鸯湖、李坑、晓起、大鄣山峡谷、彩虹桥、文公山、思溪延村、甲路古樟园等10多个乡村旅游景区,“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区,并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和ISOl4000环境质量认证。江湾、大鄣山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建成了婺源民俗风情街、茶博府、故园里茶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综合性旅游服务场所,大小宾馆达145家,社会餐馆310家,农村“农家乐”馆店达232家,全县旅游及产业从业人员近6万人。经过五年的发展,婺源县旅游产业取得了质和量的突破,年旅游人数由最初的12.5万人次飚升到2006年的283万人次,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31.6%,旅游产业成为县城经济的主导产业,三产比重由38:33:29提升为18.7:40.8:40.5,2006年财政收入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旅游产业发展还推动工业及开放型经济的提速,2001年至2006年,婺源引进旅游类项目就有82个,实际引进资金近10亿元。婺源,原来在旅游界名不见经传的山沟沟,为什么在这短短的几年里,可以成为我国一个新兴的精品旅游目的地,打造出“中国最美的乡村”这一亮丽的品牌呢? 政府主导,创新机制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劲动力。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导向作出“优先发展旅游、培育主导产业”的决策之后,政府主导是实施这一决策的第一推动力。这一动力表现在人力的组织、财力的投入上,也表现在建立良好的产业体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上。为了推进旅 8 第三章婺源县情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游产业的发展,婺源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和旅游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2001--2005)}以及10个《景区规划》,建立起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管理体制,形成了较规范的产业运行机制。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上,全县上下形成了围绕发展旅游业尽职尽责的良好局面。每年年初,婺源县委、县政府都要认真制定全年旅游工作《实施意见》,召开全县旅游工作会议,研究、动员和部署旅游产业工作。全县上下,积极配合,为婺源县旅游业发展营造了一个。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使婺源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放手民营、多元投入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力保障。婺源的旅游资源比较分散,政府财政的乏力、国企体制的弊端,决定了婺源旅游不能像其他景区一样,集中资源,成立机构统一开发.针对这一状况,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在启动旅游业发展之初的2000年,就提出了“放手民营,多元投入”的举措。他们舍得拿出最好的旅游产品项目,包括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8鸳鸯湖、大鄣山峡谷、文公山等一大批精品景区进行招商,表明了政府的魄力。同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积极主动地帮助投资商协调关系,排忧解难,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显示了政府的决心.正因如此引来了外资、民营企业,撑起了婺源旅游业的一片天空。目前,婺源县的李坑、文公山、鸳鸯湖、灵岩洞等景区,江湾、凯悦、明珠.

篇8: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核心问题与突破口

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乡村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以及经济的可持续。生态可持续要求乡村旅游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社会和文化可持续是指乡村旅游发展要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控制能力, 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 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经济可持续是指发展乡村旅游能取得经济效益, 资源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以便造福于子孙后代 (杜江、向萍, 1999)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乡村旅游环境的同时, 通过旅游业发展,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保持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准是:保护乡村资源, 延续历史文脉;保障经济效益, 延长生命周期 (崔凤军, 2007) 。

2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

2.1 科学规划缺位, 总体效益较差

从总体上看,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缺乏长期科学规划。主要表现在:没有规划, 规划不科学, 规划间不协调。科学规划缺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无序和低效, 不仅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 且对乡村生态环境及文化多样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 管理不规范, 不良经营问题严重

在很多地方, 乡村旅游管理混乱, 不良经营问题频繁发生。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尚未建立起一元化的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制, 使得管理职能的履行面临困难。结果是在一些地方, 乡村旅游的管理要么是政出多门, 搞得开发商、经营者无所适从;要么是谁都不真正履行管理职能, 放任自流, 导致乡村旅游成为管理的真空地带。加之, “农家乐”等乡村游项目开办者大多是农民, 小农经济思想严重, 目光短浅, 对外来游客漫天要价, 拉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2.3 基础设施不健全, 功能不完善

国内大部分地区,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设施不健全, 二是饮食卫生、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三是配套设施不健全。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旅游接待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限制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 这种低水平的乡村旅游将难以获得长久发展。

2.4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文化内涵不足

目前乡村游发展中普遍存在项目设计和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单一、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等问题。不少地方把乡村旅游等同于“农家乐”, 把“农家乐”等同于到农家去吃饭;一些散布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周围的所谓“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占地不过数亩, 种上点蔬菜、果树, 盖上一栋房子, 筑上一圈围墙, 就开始招揽客人, 而实际上仅能提供简单的食宿和棋牌、钓鱼之类的娱乐活动;部分乡村旅游项目过分依赖自然资源, 对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不够重视, 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无法满足游客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学习考察等多种需求, 以及对多种多样的农业景观、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体验。

2.5 对乡村生态环境、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不够

国内部分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不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一是地方旅游经营、管理部门从自身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出发, 只重视经济效益, 对旅游资源过度利用。二是当地村民对乡村资源、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不够。一些传统农具、耕作方式已成为凤毛麟角;一些传统民族习俗及文化景观也已难觅踪影。使得乡村游在生态及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困难重重。

3 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3.1 政府管理职能缺位

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市场失灵。市场主体追求自身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 导致了对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破坏。因此, 可持续发展战略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 来协调和权衡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间关系。但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 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存在某种程度的缺位。一是机构不健全, 二是角色定位不清, 三是职能难以有效发挥。所有这一切是造成乡村旅游缺乏科学论证和有力实施手段、管理不规范、不良经营问题严重的深层次原因。

3.2 (准)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在我国, 乡村旅游发展不仅是一个产业的发展, 而且关系着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 关系着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可以说, 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经济学中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 仅靠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充足供给。因此需要政府干预、补救, 需要政府提供充足的 (准) 公共产品。但围绕着乡村旅游发展, 我国政府提供的 (准) 公共产品显得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法规供给不足, 二是经济支持不足, 三是公共服务不足。

3.3 乡村旅游资源产权缺失

一些特定的乡村旅游资源产权处于模糊或缺失状态, 给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难度。乡村旅游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种, 具有 (准) 公共品的特征, 存在产权不明晰现象, 很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公地悲剧”通常表现为资源使用的无效率和环境退化。在现实中,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企业或村户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但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 短期行为就会给公共利益造成损失, 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效率状态 (赵承华, 2007) 。这是国内部分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不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及文化多样性进行保护建设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3.4 乡村旅游人才匮乏

人才的可持续是经济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的基础, 然而我国乡村旅游人才普遍缺乏, 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国内乡村旅游多以村民家庭经营为主, 经营者和服务人员大多为当地农民或城镇下岗职工, 本身素质不高, 又未受过专业培训, 在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宣传促销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不能适应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影响乡村旅游长远发展和旅游形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4 突破瓶颈, 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防止市场和政府双失灵,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应该防止市场和政府双失灵, 一方面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 (准) 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 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一是发挥政策、法规的主导作用, 二是发挥规划主导作用, 三是发挥投资主导作用。

4.2 成立专门机构, 准确定位政府行为

乡村旅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管理, 各级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准确定位行为, 充分发挥作用。一是成立专门机构, 二是准确定位政府行为。在乡村旅游发展初级阶段, 政府不仅要作宏观指导, 还要进行微观管理;不仅是服务者, 更是管理者, 将服务和管理融为一体。当乡村旅游逐渐走向成熟发展阶段, 要求政府对干预程度和范围进行调整, 加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由管理干预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现阶段,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足够的宣传推广、培训、金融、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 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督执法力度。

4.3 运用市场干预和政府调节两种手段, 有效管理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游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种, 部分乡村游资源属于文化或自然遗产资源, 能否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制度和政策安排上有两种不同的模式, 可以解决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不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及文化多样性进行保护建设的问题。一是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模式, 二是以政府干预为主的模式。

4.4 加强教育培训, 实现乡村旅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保障。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实现乡村旅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引进、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 二是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 提高乡村旅游开发者、经营管理者及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江, 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 1999.

上一篇:天蓝水清家乡美下一篇:2011品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