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文重点词语及句子

2024-05-21

九下文言文重点词语及句子(精选4篇)

篇1:九下文言文重点词语及句子

公输

一、解释重点词语。

1、起于鲁

起: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3、再拜

再: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知类: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 胡:为什么;

已: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

见: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圉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诎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寇:入侵

12、吾义固不杀人

义:坚持道义

13、请说之

说:解说

之:这件事

14、不可谓仁

仁: 对人亲善,友爱。

15、虽然

虽然:虽然如此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译: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译: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译: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译: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7、胡不已乎?

译: 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8、此为何若人?

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9、愿借之杀之。

译: 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10、请献十金

译: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1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译: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

孟子二章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舜发于

发:被任用

2、人恒 过

恒:常;

过:犯过失

3、傅说举于

举:被选拔

4、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

是:这

6、而后作

作:奋起

7、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

8、征于色

征:表现

色:脸色

9、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10、发于声

发:吟咏叹息

11、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

12、而后喻

喻:了解

13、空乏其身 空乏:使……贫困

14、法家拂士

拂:同“弼”

15、乱其所为

乱:使……错乱

16、入则法家拂士

入: 在里面,指国内

17、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用来;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18、出则无敌国外患

出:在外面,指国外

19、曾益其所不能

曾:增加,同“增”

二、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译: 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

4、行拂乱其所为

译: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地利

利:有利

2、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3、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故曰

故:所以

5、七里之郭

郭:外城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以:凭借

7、环而攻之 环:围

8、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巩固

国:国防

9、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这是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慑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11、池非不深

池: 护城河

12、亲戚 畔之 亲戚:内亲外戚;

13、畔:通“叛”

14、多助之至

至:极点

15、兵革非不坚利

坚利: 锐利

16、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

二、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委而去之。译:弃城而逃。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译: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鱼我所欲也

一、重点词语含义

1、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假如

4、贤者能勿丧耳

勿丧:不丢掉

5、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

奉:侍奉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本性,天性

13、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4、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5、乞人不屑也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

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庄子两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

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

止:栖息;安:怎么

3、于是 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惠子相梁

译: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曹刿论战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攻打

2、肉食者鄙

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

间:参与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

虽: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

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

伏:埋伏。

12、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13、望其旗靡

靡:倒下

14、故逐之 逐:追赶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4、夫战,勇气也。

译: 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

有通“又”。

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

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

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议论。

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进:偶然进谏。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

译: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译: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愚公移山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指面积,方圆。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苦于。迂:曲折,绕远。

3、聚室而谋。

谋:商量。

4、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

汉阴:汉水的南面。

6、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疑问代词。

置:安放。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

反:通“返”。

10、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1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2、何苦而不平?

苦:愁。

1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15、年且九十。

且:将近

1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17、如太行、王屋何?

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18、愚公长息

长息:长叹

19、虽我之死

虽:即使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2、且焉置土石?

译: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4、甚矣,汝之不惠!

译:你太不聪明了。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译: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篇2:九下文言文重点词语及句子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下面是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译,请看:

公输

【原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译文】

公输盘替楚王制造攻城时用来登城的器械,造成后,要凭借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动身,行走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国都郢,见到了公输盘。

【原文】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译文】

公输盘说:先生有何见教?

子墨子说:北地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依靠你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子墨子说: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持合宜的道德从来是不杀人的。

【原文】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文】

子墨子起身,第二次施礼,说:请允许我解释这件事。我在北地听说你在制造云梯,要用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所多余的是土地,所不足的是人民。葬送本来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已经多余的土地,不能叫做聪明。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叫做仁。知道这道理却不向楚王据理力争,不可叫做忠。力争却没有达到目的,不可叫做强。坚持合宜的道德不肯受千金去杀欺侮我的人,却去攻打宋国杀死更多的人,不能叫做懂得逻辑道理。

【原文】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译文】

公输盘折服了。

子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下来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

子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

【原文】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译文】

子墨子进见楚王,说:现在有人在这里,舍弃他的彩饰华丽的车子,邻居家有一辆破车却总想去偷窃;舍弃他的锦绣服装,邻居家有一件短衫却总想去偷窃;舍弃他的好饭好菜,邻居家有一碗糟糠却总想去偷窃。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原文】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译文】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有爱偷窃的病症。

子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就好像彩饰华丽的`车子与破车相比啊。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是连野鸡野兔鲫鱼都没有啊,这就好像好饭好菜与糟糠相比啊。楚国有高大的松树、梓树、黄楩木、楠木和樟树,宋国连一棵大树都没有,这就好像锦绣衣服间短衫相比啊。我认为楚大臣要攻打来国,是与上面所说的同一个道理。

【原文】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译文】

楚王说:好呀。即使这样,公输盘已经为我做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取宋国。

由此楚王召见公输盘,子母子解下衣带拟作城墙,用木片拟做守城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子墨子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尽了,子墨子的抵御能力还有余地。

【原文】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译文】

公输盘折服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抵御你了,可我不说。

子墨子也说:我知道你要用什么方法来抵御我,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们这样说的缘故。

【原文】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子墨子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不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率三百来人,已经手持我设计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入侵呀。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啊。

楚王说:好啊,我不打宋国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原文】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原文】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原文】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原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原文】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篇3:文教版九下文言文复习

注音

敝舆()短褐()犀兕()鼋鼍()文梓()守圉()畎亩()拂士()蹴尔()醴泉()鸱()鯈()玉帛()旗靡()昳丽()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窈窕()好逑()寤寐()蒹葭()溯洄()未晞()湄()跻()坻()涘()

1、通假字

子墨子九距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曾益其所不能()衡于虑()法家拂士()故患有所不辟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甚矣,汝之不惠()河曲智叟亡以应()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亲戚畔之()小惠未徧()一厝朔东()

2、释词

何若 虽然 楚寇 环而攻 委而去之 兵革 恒过 又何间焉 牺牲 弗敢加 必以信 弗福 俱有伏焉 彼竭我盈 昳丽窥镜 私我 期年 杂然相许 负二山

3、译句

1、夫子何命焉为2、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3、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4、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据之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蹙而尔与之,乞人不屑也10、何以战1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12、小信未孚13、夫战,勇气也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5、皆以美于徐公1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7、甚矣,汝之不惠1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9、琴瑟友之20、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九年级下)默写

一、记忆性默写

1•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6.宁为百夫长, 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8.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10.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

二、开放性默写。根据你的积累,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原句,答案不限课内外。

1.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写出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诲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3.同学们就要毕业分手了,请写两句古诗文作为临别赠言,分别表达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示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离情别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思想抱负)

①。(离情别意)

②。(思想抱负)

4.你课内学过、或者课外还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①。

②。

5.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 “花”“鸟”的句子,请各写一句。

花:。

鸟:。

6.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 的最强音。请写出体现他们这种风采的句子。(连续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8.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两句)①。

②。

9.写出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诗句(或格言、成语)。

10.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①。

②。

11.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无题》中的“。”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12.在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你写出一个。如能多写,可加分。(人名)曾说过:“”

(人名)曾说过:“”

(人名)曾说过:“”

13.“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李白的“,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关切;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抒发的是别愁离绪;苏轼的“,把酒问青天”,表达的是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杜牧的“,夜泊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淡雅的意境。九年级下册古文知识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这个词。

(1)公输盘不说()通()(2)子墨子之守圉()通()

(3)子墨子九距之()通()(4)公输盘诎()通()

(5)亲戚畔之()通()(6)曾益其所不能()通()

(7)入则无法家法家拂士()通()(8)衡于虑()通()

(9)故患有所不辟也()通()(10)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通()

(11)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12)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

(13)乡为生死而不受()通()(1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

(1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通()(16)始一反焉()通()

(17)汝之不惠()通()(18)亡以应()通()

(19)一厝朔东()通()

(二)说说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请献十金金:古义今义

(2)吾义固不杀人固:古义今义

(3)舍其文轩文:古义今义

(4)荆之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

(5)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虽然:古义今义

(6)吾之所以距子矣所以:古义今义

(7)亲戚畔之亲戚:古义今义

(8)池非不深也池:古义今义

(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义今义

(10)可以一战可以:古义今义

(11)小大之狱狱:古义今义

(12)再而衰再:古义今义

(13)衣食所安安:古义今义

(14)又何间焉间:古义今义

(15)一箪食,一豆羹豆:古义今义

(16)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

(17)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

(18)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

(1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

(20)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

(22)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今义

(23)河阳之北阳:古义今义

(24)达于汉阴阴:古义今义

(2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今义

(26)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今义

(三)辨析下面的一词多义词。

为:(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夫子何命焉为?()(3)必为有窃疾矣。()

(4)公输盘为我为云梯()(5)以牒为械()(6)今为宫室之美()(7)妻妾之奉而为之()

见:(1)胡不见我于王()(2)于是见公输盘()(3)至于郢,见公输盘()类:(1)不知可谓知类()(2)为与此同类()

然:(1)然,胡不不乎()(2)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3)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于:(1)舜发于畎亩之中()(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万钟于我何加焉()(5)所欲有胜于生者()(6)欲有求于我也()(7)皆以美于徐公()(8)皆朝于齐()

利:(1)天时不如地利()(2)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1)二者不可得兼()(2)故不为苟得也()(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加:(1)弗敢加也()(2)万钟于我何加焉()

间:(1)又何间焉()(2)又间令吴广之丛所旁()

故:(1)公问其故()(2)彼竭我盈,故克之()

以:(1)必以分人()(2)何以战()(3)欲以子之梁国而吓邪()(4)必以情()

朝:(1)朝服衣冠()(2)于是入朝见威王()(3)朝于齐()

孰:(1)吾与徐公孰美()(2)孰视之()

美:(1)吾妻之美我者()(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方:(1)方七百里()(2)方其远出海门()

且:(2)年且九十()(2)且焉置土石()

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2)曾益其所不能()

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吾义固不杀人()

亡:(1)河曲智叟亡以应()(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焉:(1)且焉置土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许:(1)杂然相许()(2)高可二黍()(3)遂许先帝以驱驰()

(四)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必先苦其心志()

(4)劳其筋骨()(5)饿其体肤()(6)空乏其身()(7)行拂乱其所为()(8)所以动心忍性()(9)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神弗福也()(12)惧有伏焉()(13)吾妻之美我者()(14)能面刺寡从之过者()(15)闻寡人之耳者()(16)朝服衣冠()(1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8)吾与汝毕力平险()(19)聚室而谋()(2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九年级上)默写

一、记忆性默写

1.诚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今夜偏知春气暖, 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8._________________,骨肉流离道路中。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10.莫道不消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所以。1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13.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性默写

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句子是。2.《从军行》情真意切感慨句。3.古代文人常用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的语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高远的志向;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用“,”的诗句,表现了自己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用“,”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

4.面对失意,李白吟出“,”来表达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面对强敌,苏轼直抒“,”的杀敌报国决心;面对生死,文天祥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表达舍生取义的生死观。5.《望月有感》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句子。6.《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句子。7.《月下独酌》诗中写出李白旷达超脱的浪漫情怀,也写出了他的孤独和苦闷的句子:。8.《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9.《别云间》表达深沉的亡国之痛的诗句:。10.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宏愿和伟大气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醉花阴》中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

是。12.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13.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家,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14.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他们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诗句,如文天祥发出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慷慨豪言,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陆游晚年虽然年迈力衰,但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英雄夏完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他至死不屈的贞风亮节。15.温总理来到地震灾区看望北川中学的师生,勉励大家用信心、镇定、勇气和力量战胜灾害。他说,对国家我们要记住四个字,然后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孟子的名言:。16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三句,填写在横线上。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1)

(2)

(3)

九年级下册:公输――墨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起于鲁 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 通“悦”,高兴

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 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入侵

二、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三、回答问题

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地利 有利 委而去之 放弃;离开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故曰 所以七里之郭 外城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凭借

环而攻之 围 固国 巩固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 威天下 震慑池非不深 护城河 亲戚畔之 内亲外戚;;通“叛”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多助之至 极点坚利 锐利 天下顺之 归顺,服从

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三、中心内容

1、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一、词类活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必先苦其心志,苦:使 „„痛苦

2、劳其筋骨,劳:,使 „„劳累

3、饿其体肤,饿:使 „„受饥饿

4、空乏其身,空乏:,使 „„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 乱:使 „„颠倒错乱

二、重点词语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 征:征验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8、国恒亡 恒:常

9、生于忧患 生:生存发展。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句义: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四、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

篇4:九下文言文重点词语及句子

一、名著题。

1《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的经历。小说的讽刺包含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四、填空题

1《关雎》中借雎鸠鸟和鸣起兴,创造一种缠绵欢愉的气氛,联想到淑女应是君子的佳偶的句子:。。。,在水一方。

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

2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描写诗人孤独的句子是(写出了自己寂寞无朋与明月和身影相伴看似热

2《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简•爱,是一个富于

精神的姑娘,追求的至高境界。

和是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可谓仁2委而去.之3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4天下顺.之5行拂.乱其所为6衡.于虑7法家拂.

士8故患有所不辟.也9惠子相.

梁10非梧桐不止11于是..鸱得腐鼠12公将驰.之13遂逐.齐师14私.我也15闻.寡人之耳16惩.山北之塞17且焉置.土石18固不可彻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7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闹实则更加寂寞的处境):

3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

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5《卜算子》中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6《别云间》中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表达深沉的亡国之痛的两句)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明确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中心论点)是:

9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必先苦其心志,。

上一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分析论文下一篇:高等教育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