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原文

2022-12-26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原文

六年级上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

《望 驿 台 》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观沧海》《曹操·步出厦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 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夜泉》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 ,石冷霜欲结 。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蝉》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2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星河》宗白华

一 为什么,我的双眼, 总是不停的,向着天边 那颗星儿看着? 啊,在这四周的黑夜中, 只有灼热的他 映着了我心中的一点光明。 《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邵燕祥

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 同我一起到原野上飞奔

摇一簇早春的新叶 那是绿色的旗帜

拽一片细碎的繁花 桃色的、白色的云

二 我愿听

星河绕月的歌声

我愿听

白云流空的歌声

我愿听

摇篮边慈母的歌声! 春风轻轻地掠过林梢 我们一路吹著柳哨 春风猛扬起我们的头发我们狂喜地向前快跑 跑累了,就搀扶著站定在月光下悄悄闭上眼睛3

如果地面被春雨打湿 送一枝新条作教鞭 那是我们的热汗淋漓 给年轻的女教师

送一枝新条当马骑 来吧 青青的小树林 给没有上学的孩子 同我一起到原野上飞奔

跟我一起越过山脊 化为奔马脖子上的马鬃 跟我一起踱到河边 一串串身影落入春水中 《留住童年》钱万成

摘下这片树叶 挡在前面的是山 珍藏起一个不老的春天 踏在脚下的也是山 诗会从此常绿 踏在脚下的也是山 直到永远永远 迷路的只是眼睛

清醒的总是脚板

童年没有遗憾

留住童年

失落的往事是缤纷的花瓣

留住一份勇气和果敢 风中飘来风中飘去

如果前面是一片海 芳香在生命中弥漫

那就做一条乘风破浪的船 《牧童词》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4

《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赠外孙》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zòng)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逢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山川之美》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为学 》[清]彭端淑

5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ǐ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齐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6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去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第二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

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 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伤仲永》复习归纳

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4.字词句: A.字音:环谒[yâ] 泯[mǐn]然 称[chân] 夫[fú] B. 词义:⑪.通假字: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③.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⑫.古今异义:

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例句: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例句: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⑬.一词多义:

①.自:a.自己,例句:并自为其名;b.从,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例句:余闻之也久;b.名声,例句: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例句: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例句: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例句: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例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例句: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例句: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例句: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例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例句: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例句: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例句: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例句: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例句: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例句: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例句:卒之为众人。 ⑩.夫:a.指示代词,那些,例句: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例句:夫起大呼。

⑭.词语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⑮.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6).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a.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 (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 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

木兰诗

《木兰诗》翻译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一阵唧唧声又一阵唧唧声,木兰对着门口在织布。唧:叹息声,一说织布机的声音。户:门。

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没有听见织布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机杼:织布机。惟:只。女:指木兰自己。

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问木兰你想些什么,问木兰你思念些什么。何所思:想什么。忆:思念。 4.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兰我也没想什么,我也没思念什么。亦:也。 5.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昨夜里看见了军中的文告,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军帖:军中文告。可汗:古代少数民族对君王的称呼。大:大规模。 6.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征兵的名册有多卷,卷卷都有父亲的名。十二:非确指,表示多。爷:与下文“”都指父亲。

7.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大哥哥。长:年长。 8.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意为此去买鞍和马,从今代替父亲去出征。

9.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在)东边的集市买骏马,(在)西边的集市买马鞍和坐垫,(在)南边的集市买嚼子和缰绳,(在)北边的集市买长马鞭。东市:名词作状语,在东市,下文“西式”“南市”“北市”等同。

10.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清早告别父母离去,傍晚宿营在黄河边上,没有听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溅溅的水流声。旦:只。辞:告别。暮:傍晚。宿:宿营。但:只。溅溅:流水声。

11.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清早告别黄河离去,傍晚到了黑山的边上,没有听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的战马在啾啾鸣叫。至:到。黑山:同下文“燕山”都是北方的名山。胡骑:胡人和战马。啾啾:马叫声。 1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戎机:战场。关:关卡。度:过。

1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寒气中传来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业打更用的器具。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铁衣:铠甲。 1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十年:指多年。“将军„„十年归”的翻译要吻合本句使用“互文”修辞手法的特点。 15.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回来朝见皇上,皇上坐在朝堂上。(为木兰等)记功了很多次,赏赐了许多的财物。天子:指上文的“可汗”。明堂:指古时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策勋:记功。十二:指多。转:勋级升一级叫一转。强:有余。

16.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皇上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当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木兰回故乡去。欲:想。用:当。尚书郎:官名。驰:使劲赶马。千里足:指千里马。还:回。

17.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父母听说木兰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迎接);郭:外城。相扶将:互相搀扶。

18.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口打扮;阿姊:姐姐。户:门。红妆:泛指艳丽的装饰。

19.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快磨刀朝向猪和羊。霍霍: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 20.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木兰打开自己的房门,坐在床上,脱下打战时穿的战袍,穿上从前的女儿衣裳。我:指木兰自己。阁:指木兰的卧房。著:穿。旧时裳:指木兰的女儿服装。 2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子整理好秀发,照着镜子贴上花黄作装饰。理:整理。云鬓:像云那样的头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同“贴”。花黄:当时妇女贴在脸上的一种装饰。 22.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走出门口看同伍的伙伴,战友们都很惊讶:同行十多年,不知木兰是个女孩子。火伴:“火”同“伙”,指同伍的战友。皆:都。惊忙:大吃一惊。十年:非确指,指十多年。知:知道。

23.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扑朔:爬搔,另一说目光模糊的样子。 2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傍:靠近,贴近。走:跑。安:怎么。我:指兔子。

翻译: 唧唧唧唧,木兰在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呢?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木兰跑遍东南西北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早晨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西阁楼的门,坐一坐东西阁楼的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打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在额上贴好头上的金片(旧时女子的装饰物)。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姑娘。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 复习归纳

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 叙事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â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î] 阿姊[zǐ] 霍霍[huî] 可汗[kâ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â] B.词义: ⑪.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⑫.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例句: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例句: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例句: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⑬.一词多义:

市:a.集市,例句:东市买鞍马;b.买,例句: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例句:东市买骏马;b.雇,租,例句:欲买舟而下。 ⑭.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⑭.重点词语翻译: ①.旦:早晨。 ②.溅溅:流水声。 ③. 胡骑:胡人的战马。

④.强,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⑥. 扶将:扶持。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5)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孙权劝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忙,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开。 《孙权劝学》复习归纳 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

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字词句: A.词义: ⑪.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为只,例句: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为研究,例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例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⑫.一词多义:

①.以:a.用,例句: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例句: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例句:当除掌事;b.应当,例句: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例句: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b.认清,识别,例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④.若:a.动词,比得上,例句:孰若孤;b.介词,好象,例句: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例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例句:于厅事之东北角。 ⑬.重点词语翻译: 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辞: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④.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⑥.更:更新。⑬.成语: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4).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

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5).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

《口技》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翻译: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正赶上大宴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一个八尺长的屏障,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障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个醒木罢了。客人们围绕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障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狗叫,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梦话。接着,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摸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连续不断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唱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备。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不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翻倒倾斜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障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口技》复习归纳

1.出处: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 3.字词句: A.字音:少顷[qǐng] 呓[yì]语 齁[hōu] 曳[yâ]屋 许许[hǔ]声 B.词义:⑪.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全场静悄悄的。 ⑫.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为只,例句: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今表转折连词。 ②.闻:古义为听,例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今义用鼻子嗅。 ③.股:古义为大腿,例句:两股战战;今为屁股。 ④.走: 古义为跑, 例句: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今为步行。

⑤.虽:古义为即使,表假设连词。例句:虽人有百手;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⑬.一词多义:

①.乳:a.动词,喂奶,例句:妇抚儿乳;b.名词,乳头,例句:儿含乳啼。 ②.绝:a.副词,极,例句:以为妙绝;b.动词,尽、消失,例句:群响毕(全,都)绝。

③.妙:a.名词,妙处,例句:众妙毕备;b.形容词,美妙,奇妙,例句:以为妙绝。

④.指:a.名词,指头,例句:手有百指;b.动词,指出,指明,例句: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拟声词,例句:有鼠作作索索;b.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例句:„百千其作。

⑥.间: a.动词,夹杂,中例句:间有里拉崩倒之声;b.动词,间断,例句:遂与外人见隔。

⑦.是:介a.词,这,例句:当是时;b.判断动词,例句:问今是何世。 ⑭.词语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②.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③.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会,适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⑮.重点词语翻译: ①.少顷:一会儿。 ②.既而:不久,紧接着。 ③.是时:„的时候。 ④.未几:不久。 ⑤.一时:同时。 ⑥.呓语:说梦话。 ⑦.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⑧.中间[jian]:其中夹杂着。 ⑨.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⑩.稍稍:渐渐。 ⑩.倾侧:翻倒倾斜。 ⑩.齁:打鼾。 (6).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会宾客大宴。(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正碰上由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②.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文中形容声音之杂。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口渴,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没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复习归纳

1、出处:《山海经》文学影响:《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内容包括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及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并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2、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未至,道渴而死。(“未至”前省略了“夸父”) 夸父还没有赶到太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译:夸父和太阳赛跑,他一直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这时,他口渴想要喝水;他就到黄河、渭水去喝;黄河与渭水的水都不够夸父喝,于是,他又到北边大湖去喝。 (逐走:竞跑,赛跑)

⑪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 ⑫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⑬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 ⑭河、渭:即黄河,渭水。 ⑮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⑯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⑰邓林: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⑱未至:没有赶到。 ⑲渴:感到口渴。 ⑳弃:丢弃。 ⑴为:成为。(12)逐日:追逐太阳。

《共工怒触不周山》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翻译:

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做皇帝,(共工于战中大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太阳月亮星宿向西北移动。地向东南方塌陷,所以江湖流水、泥沙向东南方流去。

①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②触:碰、撞。 ③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④昔者:从前 ⑤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⑥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 ⑦焉:文中译为“于是,于此” ⑧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 ⑨尘埃: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 ⑩为:做,动词

《狼》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中的肉卖光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屠夫又把骨头扔给它们,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夫非常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在打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几刀杀死狼。屠夫刚想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狼。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狼》复习归纳 1.出处:选自《聊斋志异》 2.作者: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 3.字词句: A. 字音:缀[zhuì]行 苫蔽[shàn bì] 尻[kāo]尾 B. 词义:

⑪.通假字:“止”通“只”,只有,eg:止有剩骨。 ⑫.古今异义:

①.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例句:只增笑耳。今为耳朵。

②.股:古义为大腿,例句:身已半入,只露*尾;今为屁股。 ⑬.一词多义:

①.止:a.只有,例句:止有剩骨;b.停止,例句:一狼得骨止。

②.敌:a.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例句:恐前后受其敌;b.名词,敌人,例句:盖以诱敌。

③.之:a.补充音节,无义,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代词,指狼,例句:又数刀弊之。

④.意:a.神情、态度,例句:意暇甚;b.动词,企图,打算,例句: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⑤.前:a.前面,例句:其一犬坐于前;b.动词,上前,例句:狼不敢前。 ⑥.恐:a.担心,例句:恐前后受敌;b.恐怕,例句:不治将恐深。 ⑭.词语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②.一屠晚归(屠,动词作名词,指屠户,一个屠户傍晚回家。)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钻洞”的意思,企图打穿柴草堆钻过去„)

⑮.重点词语翻译: ①.顾: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例句:顾野有麦场。 ②.苫蔽:覆盖、遮蔽。

③.少[shao]时:一会儿。 ④.弛:放松,文中指卸下;例句:弛担持刀。 ⑤.久之:过了一会儿。 ⑥.暴:突然;屠暴起。 ⑦.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6)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以”介词,译为“把”介词结构后置。)

②.省略句:a.投以骨(应“投以骨”,之,代狼。)把骨头投向(狼)。 b.场主积薪其中(应积薪其中,省略介词“于”。)场主在那里堆积了柴草。 c.一狼洞其中(一狼洞其中 ,省略介词“于”。)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d.屠户乃奔倚其下(屠户乃奔倚其下,省略介词“于”。)屠户就跑过去背*在柴草堆下面。

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扔)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④.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⑤.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对方的。 止:通“只”,只有。缀:这里指紧跟、跟随。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投以骨:即“投之以骨”,也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投扔给狼。 从:跟从。并:一起。 故:旧、原来。 窘(jiǒng):困窘急迫。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堆积柴草。

苫(shàn)蔽:覆盖、遮蔽。 乃:于是、就。 弛(chí):放松,这里指卸下。

眈眈(dān dān):注视的样子。 少(shǎo)时:一会儿。 犬:像狗一样。 坐:蹲坐。 久:很久;之,音节助词,不译。 久之:过了一会儿 瞑(míng):闭眼。 意:神情、态度。 暇(xiá):空闲。 暴:突然。 毙:杀死。洞:打洞。

其:指柴堆。 隧:指从暗道。 尻(kāo):屁股。 股:大腿。 寐(mâi):睡觉。 假寐:假装在睡觉 盖:原来是。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之:主谓插入,取消句子独立性。几何哉:能有多少啊。

【附】文言文中的时间短语 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少顷 未几 俄而 少时 久之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

广东梅州)

祁奚请老(4分) 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

B.晋遂举解狐(推举) C.非子之子(你)

D.孰可以为国尉(谁)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2分) A.任人唯贤

B.大公无私 C.坦率正直

D.谦虚谨慎 10.A 11.D

(湖北天门)

文言文阅读(10分)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

②如:去,到。

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远:远播)

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益:增加)

晏子对曰(对:回答) D.薄暮冥冥(薄:迫近)

凄神寒骨(凄:凄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晏子借

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

。(4分)

12.B(2分)

13.D(2分)

14.(1)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从而增长他的才干。(1分)

(2)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1分) 15.为景公解疑

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4分)

(湖北武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

B.及见之 及:等到 C.趋焚之 趋:追逐 D.长必好之 好:喜欢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悦婴儿

A.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皆以美于徐公D.以光先帝遗德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 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 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 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 11.把第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8.C;9.D;10.C 11.(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

(湖北宜昌)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藉(

)

异(

)

遂(

)

固(

)

7.请用“/”为文中画横 线的句子断句。(3分 )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 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8.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2分)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9.请用第①自然段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2分)

10.请在下面语句的空格处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3分)

本篇序文虽然短小精悍,但作者由远及近,层层铺垫,先由(

)的“冰雪之气”,过渡到(

)的“冰雪 之气”,最后才落脚到(

)的“冰雪之气”,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11.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请你根据本文内容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4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2分)

12.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2分)

13.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语句。(2分)

雾凇沆砀,

(湖南株洲)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征求不已

② 惟欲清净

25.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分)

26.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 24.①停止(1分);②只(1分)

25.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分) 26.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分)

(江苏南京) 古

(宋)沈 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收人而今小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予观之

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又见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见(《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1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

(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2分) 9.(2分)A 10.(2分)B 11.(3分)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每小句1分) 12.(4分)(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1分)

精湛(高超)(1分) (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2分) (江苏苏州)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竖:憧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0.①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②我们不知道往哪边追,所以就回来了。

(江苏无锡)

(一)(12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7.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客谢之

谢:

②监试者异之

异:

③窃为郡内忧之

窃:

④以病去

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 (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 7.(2分)A(因为) 8.(2分)C 9.(4分)①谢:道歉。②异:认为„„奇特(奇异)。③窃:私下。④去:离职,离开。(每个1分) 10.(4分)(1)(2分)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地)人。(得分点:判断句式)

(2)(2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得分点:“内”和“为”)

(江苏扬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鸣机夜课图记 [清]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③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母日授四子书数句(

) (2)苦儿幼不能执笔(

) (3)无误,乃已(

) (4)与轧轧相间(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抱铨坐膝上教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旋复持儿而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儿怠,则少加夏楚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解衣以胸温儿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3.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10.(1)每天 (2)苦于 (3)停止 (4)间杂

11.D 12.(1)到了六岁,母亲才命令我拿笔学写字。

(2)像莺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刺激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半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3)这是尽可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着这一条打一仗。 13.赞同。“看不清楚”蒋母严于教子,正是“苦其心志”,孟子强调困境造就人才,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往往是忧患使人成才,安乐使人走向灭亡,一个人从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江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忿(

)

狱(

) 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9.A;10.愤恨、案件。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山东滨州) 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选自《公输》)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

注释:①处:闲居。②如:应该,应当。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1分)

荆 之 地 方 千 里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舍其文轩(

)

⑵此为何若人

⑶过故人(

)

⑸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

11.翻译句子。(2分)

⑴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⑵子不若已。

12.【甲】文表明了墨子

的主张;【乙】文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

的品质(2分)

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3分)

9.荆之地 / 方五千里

评分:共1分。

10.⑴舍弃,丢弃

⑵什么样的

⑶拜访

⑷更加

评分:共2分。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 11. ⑴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⑵你不如停止算了。 评分:共2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2.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

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

评分: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评分:共3分。每例分析准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得1分。

(山东德州)

(三)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每期会赋役(

)

②事决乃退(

)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18.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6.答案示例:①适逢、正赶上

②才 评分:没空1分,共2分。

17.答案示例: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 评分:32分,答出三点即可。

(山东聊城)

(二)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8.A 说明:本题2分。

9.(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

10.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山东泰安)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

咸:

②中济,船破,皆游

济:

③有顷,益怠

怠: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遂:

2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28.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26.【答案】①咸:都。 ②济:渡,渡河。 ③怠:疲惫。 ④遂:于是,就。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7.【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评分】每文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潍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2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牛孳产至十余头

孳: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左右:

(3)将之诣妻家村中

诣: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衫蒙其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其言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2分)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3分)

16.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

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2分) 13.(1)孽:繁殖(生育)。(2)左右:下属(身边的人)。(3)诣:到„„去(前往)。(3分,每小题1分)

14.C 15.(1)你自己有县令,我为什么要参与(这件事)呢?(2分,“尔”“何与为”各1分)(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3分,“道”“守”和“一老母种葱者”的定语后置结构,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16.夜不闭户

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2分,每空1分)

(上海)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以我酌油知之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9.北宋,醉翁亭记10.(我)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11. C(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四)12.好,做13. B(未经洗涤的) 14.喜,赐15. 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

(四川成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4.(6分)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 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四川凉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举茂才

举:

以此遗之

遗:

2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②暮夜无知者。

23.利用文中具体事例,对杨震这一人物作简要评析。(4分) 21.2分,举:推举(推荐)

遗:留下、传下。 22.4分,(1) 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大意对1分,“故人”译对1分)(2)晚上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的。(大意对1分,译对“暮夜”1分)。 23.4分,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表明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2分);王密趁夜送金子给杨震,他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绝了,这表明杨震是个廉洁奉公的人(2分)。(结合文中材料分析归纳。意思符合就给分。有欠缺的扣。)

(四川眉山) 小人无朋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①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②,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③。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选自《朋党论》) 【注】①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②交疏:交情疏远;③保:关心爱护。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24.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2分) 23.译文:(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实行的是忠诚和守信,所爱惜的是名声和气节。(错一句扣1分) 24.(1)追求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2)相互勾心斗角(3)见利忘义(4)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答对一点1分,共2分)

(浙江嘉兴)

(三)义 犬(9分)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橐③,钱袋。④冲循:交通要道。

21.(1)已经

(2)离开

(3)快速

(4)丢失

2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答出两点即可)

(浙江丽水)

(三)(7分)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新课

标第 一 网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②忮(zhì):嫉妒。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 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

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

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分) (三)(7分)

23、(3分)(1)处所(2)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

24、 (2 分) B

25.(2分)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可)

(浙江宁波)

(四)(8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2)日月广明之道(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

)(2分) 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 20.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榔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文中吕蒙的好学休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A (2)B(2分,每小题1分) 20.D(2分) 21.C(2分)

22.①博览群书

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浙江衢州) 白侯之贤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②繇(yáo):徭役。③赋:税。④问:问罪,责难。X kb 1.co m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

(3)白侯之贤信己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2分) 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1) ,驭吏(2) ,天子嘉之。 21.(3分)(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

22.(2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意思符合即可) 23.(2分)(1)清(约)(2)严

(浙江绍兴)

(二)(14分) (明)何景明

猿善援犭婴

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

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

,犭婴

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

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 犭婴

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选自《兽纪》) [注释]①奥:深处。

②殴躏:殴打、践踏

10.给文中化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三处)(3处) 猿 善 援 犭婴

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犭婴

弗得自致也/无从致书以观

B. 犭婴

悉移至窟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 迹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迹

D. 犭婴

据窟啸曰/孙权据有江东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

(二)(14分)

10. 3分。猿 善 援 /犭婴

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 11. 4分。 C 12. 3分。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 13. 4分。 这篇短文讽刺了为了独占钱财而不守信义、欺诈合作者的丑行。(或:讽刺了不守信义,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丑行。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浙江台州)

(三)与诸弟书(节选)(10分) 清•曾国藩

诸位贤弟足下: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①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②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③,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释】①审:清楚,明白。②洎(jì):至,到。③骤几:很快成功。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未尝一日间断

尝贻余核舟一

C.虽行船走路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不敢以一得自足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22.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三)(10分)

20.(3分)D

21.(3分)(我)时刻所期望的,只有几位弟弟罢了。(意对即可)

22.(4分)(1)有毅力(坚持不懈)。(2分)(2)对诸弟要求严格(爱诸弟)。(2分)

(浙江温州)

(三)(13分)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2)乃把晖臂曰 (3)举手未敢对

(4)子孙窃怪之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晖以堪先达

C.以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3.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20.(4分)(1)一向,平素

(2)握,持

(3)答复,回答

(4)感到奇怪 21.(3分)D 22.(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 23.(3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shti/cusan/112347.htm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测试卷(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测试卷

一、古诗词积累:(10分)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

2、报君黄金台上意, 。

3、 ,灵旗空际看。

4、 ,雪拥蓝关马不前。

5、 ,对影成三人。

6、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7、角声满天秋色里, 。

8、寡助之至, 。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公输》选段,回答1~5题。(22分)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我能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4分) ①请说之( ) ②不可谓知类( ) ...③方五千里( ) ④为与此同类 ( ) ...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6分) ①宋何罪之有?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

3.联系上下文说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一句中“此”指的是什么内容。(3 分) 我的理解:

4.根据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墨子从哪几个方面劝阻公输盘攻宋?(3分)

我的概括:

5.(6分)①写出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不能出自同一首诗)。

②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10题(19分)

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 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6、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 ③吴既赦越 ( ) ④与百姓同其劳 ( ) ..

8、翻译下列句子。(3分) 女忘会稽之耻邪? 翻译: 译文:

9、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 。乙文故事

译文: 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6分)

10、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4分)

13.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两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4分

14.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3分

(三)、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1—14题(17分)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四)、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5—14题。(22分)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也》)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②③[乙]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母还,顾反为汝杀彘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遂逐齐师。 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节选自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韩非子〃曾子杀彘》) [注]①辩,有的版本作“辨”。②曾子:曾参,孔之。” 子的学生。③彘:zhì,猪。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

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 ..公。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

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 ③曾子之妻之市 之: ④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止: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摆好阵势。3既:尽,1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全部。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5陈:通“阵”,指摆好阵势。6门官:①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国君的卫士。7重(chóng):重复,再次。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9亡国

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2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__________ .

16、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 视 其 辙 (2)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弘

1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6分)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6分)

(五)、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20—22题。(15分)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太宗罢朝①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②杀此田舍汉③!”文德后④问:“谁触忤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⑥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⑦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⑧后宫,安敢不贺?” (选自《隋唐嘉话》)[注释]①罢朝:停止了早朝 ②会:必然,一定 ③田舍汉:庄稼汉 ④ 文德后:文德皇后 ⑤ 忤:触犯 ⑥ 廷争:在朝廷上争谏 ⑦具:穿戴好 ⑧备数:充数

(谦虚的说法)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4分) ① 皆以美于徐公 ( ) ②皇后何为若是 ( ) .

③王之蔽甚矣 ( ) ④时时而间进 ( ) 21.将下列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文。(6分)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22.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文德皇后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加欣赏谁?请简述理由。(5分)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欣赏谁及理由:

(六)、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3--25题(7分)

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员。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 (2)悔不穷问 穷: 2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25.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七)、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3--25题(8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

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

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

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

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

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

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2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1分)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7、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2分)

①前后类如此 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⑵翻译下列句子。(3分)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28、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

修怎样的品格?(2分)

参考答案

一、

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提携玉龙为君死

3、毅魄归来日

4、云横秦岭家何在

5、举杯邀明月

6、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7、塞上胭脂凝夜紫

8、亲戚畔之

二、

(一),1.①解释;②事理;③方圆;④类别。2. ①宋国有什么罪过呢?②这好像是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3. 指舍文轩窃敝舆、舍粱肉窃糠糟、舍锦绣窃短褐。4.智、仁、忠、强、知类五个方面。5.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②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二),

6、舜/发于/畎亩之中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通“增”,增加②犯错误③赦免④劳动

8、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9、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意近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卧薪尝胆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三)11.①给,给予 ②同“德”,动词,感激恩德 ③到,去,往 ④制止(或阻止,劝阻,劝止)意对即可)12.①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其中“则”和“加”没有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分)②现在你欺骗他(儿子),这是教他欺骗啊。其中“子”和“欺”译错的,每个扣1分)13.示例:文天祥宁可为民族利益而死,也决不投降元朝做官;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14.言行一致;或言而有信;或父母对孩子要起到表率、示范作用

(四)、15 保佑 大腿

16、(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7、(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8、(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济

19、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

(五)、20.①比;②这(样);③ 受蒙蔽; ④连词,表修饰关系可译成“地”。 21.①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②(他)每每在朝廷上向我谏争,侮辱我使我非常不自在。 22.共同点:启发,诱导委婉劝谏,有针对性,使人容易接受。

更欣赏谁及理由:更欣赏文德皇后,对皇帝的错误言行,文德皇后没有正面批评,而且从另一方面盛赞皇帝:主圣臣忠(圣上圣明,臣子才忠贞),使皇帝明白自己的过错,这种向皇上委婉进谏的方式比正面批评,更让人容易接受(忠言顺耳)(也可以从勇敢进谏与邹忌的妄害怕心理进行比较)

更欣赏邹忌:有胆有识,明智,精细,以自身的事情,现身说法,巧妙设喻,暗示。委婉讽(劝)谏,使齐王猛醒,从而纳谏除弊,兴国安邦。

(六)、

23、(1)假装 (2)穷尽

24、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干涸就制止了他们。25.、(1)对待别人的不敬和缺点错误,应该像吕蒙正那样宽容大度。 (2)不应当过分计较和胸襟狭窄,容不下他人。

(七)

26、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7、⑴ ① 像 ② 这 ⑵ 士大夫没有熟读过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

28、要点:开阔的胸怀。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人教版九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出师表

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重点实词。

3、翻译重点句子: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一、翻译句子: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4、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7、此教我先威众耳 ( 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 )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8、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9、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1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1、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

12、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一、句子翻译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我)愿意意始终守住它,不局限性拿它来交换。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6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7、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隆中对》

文学常识

《隆中对》选择《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字承祚,晋朝人,史学家。

重点句子翻译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他)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没有谁同意这件事。 2.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3.将军宜枉驾顾之。”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4.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我没有估计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衡量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 但是我的智谋有限,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5.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意图? 8.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百姓谁敢不用篮子盛着饭,用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呢! 9.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

4、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之争强争胜。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总结下一篇: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