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历史教学中的感悟

2024-04-21

我在历史教学中的感悟(共8篇)

篇1:我在历史教学中的感悟

我在语文教学中的感悟

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中 李春红

教学是一份不断感悟的工作,在感悟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感悟中成长。在高一语文教学中,我的收获远远大于收入。在这一时间里,经过对个别学生进行接触和教育,我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同时也有了一点成就感,那是因为我长期跟进的两名语文后进生情况最终有了很大的好转。我特意把对这两名学生进行的工作记录如下:

第一个故事---学生赖沙是我们班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曾经把她叫到办公室写作业,要求她一个晚上把诗歌鉴赏的作业补过来。可是交上来的练习答案都是答非所问。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得静下心来,细心地分析作业上的错误原因。反复地研究后,我找出了问题的所在了,她对诗歌鉴赏的答题思路不清晰。

于是我打算和她家人沟通,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我想对症下药,改变辅导策略,帮助她提高语文成绩。我找了诗歌鉴赏的材料,针对她的学习情况开始了定时间地点和专题的辅导。《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和意象》《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置疑角度》《诗词鉴赏主观题模式及答题方法》《古诗鉴赏技巧策略》等材料分阶段辅导,细心讲解。

古诗鉴赏题多为主观问答题模式,学生往往丢分很严重,原因之一是不明白各种问题模式和它的答题方法。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六种问答模式,我对她加以例析。如: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和方法: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还有的模式: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炼字型、一词领全诗型、观点不同型等,都从提问方式、提问变体、解答分析、答题步骤和方法等分面细心帮助辅导。

又如怎样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主要的鉴赏方法。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设置题目;说它是一个重要方法,是因为通过鉴赏语言能够帮助我们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高考要求的鉴赏作品的语言,与一般的文学鉴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我着重帮助学生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鉴赏诗歌语言的途径,主要说以下三点: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分析积极修辞手法;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

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传神动人。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评析“题眼”;评析“诗眼”;体会导常词语的蕴含。

一段时间下来,她对诗歌鉴赏题不存惧怕心理了,答题规范了。几次的阶段考试后,成绩有了进步了,学语文的兴趣有了更大的提高。

感想:对一些后进的学生,有时候真的需要“耐心等待”,在细心的辅导,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会提高成绩的。当你对他表示出一种赞赏和关心时,他就会倍加珍惜。其实,每一个人都是需要别人赞赏和关心的。

在对这个学生的教育中,我一开始也发现她有了一种不习惯的感觉,但她慢慢地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学习的关心,她就会更加珍惜了。另外,我也不对她说教。每次跟她聊天,我都有意地不断地找出她学习上的优点对她进行表扬。也许“学生都是要‘哄’的”这句话真的没错,我发现学会“哄”学生,工作就轻松多了。

其实,做老师真的是一门学问。因为,人与人的交往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老师的工作就是育人,因此他必须时刻与学生进行接触与交流。而不同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做老师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活”。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经常遇到问题,但经过努力,我们也一定会获得问题解决后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无价的,这种成长也是无价的。在我看来,只要我们时刻对学生保持着一种爱心,对工作保持着一种热情,那么再大的问题都能解决,我们一定会成长得很快的。

第二个故事---学生梁琴是班上语文写作能力不好的一个学生。这是我对这个学生的一个初始印象和初步分析。跟这个学生接触多了,我渐渐发现,这个学生很喜欢文艺表演,为了自己的这个爱好,她经常耽误到学习。我是班主任。我认为,要真正提高该学生的成绩,激发该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帮助她解开心结。

第二天,我跟该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切的交谈。这一次交谈,我主要目的是让该学生知道自己的爱好和学习的关系。例举许多的科学家,他们不仅爱好广泛,而且科研成就卓著。这样让其明白怎样处理好爱好和学习的关系。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的理想的,只要有一个刻骨铭心的理由,他就会自觉努力。可为了让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是需要你不断去提醒的。

过了几天,我又找这个学生进行谈心。这以后的日子,我发现她的学习态度有了改善,作文的完成也比往常要好。而接下来辅导的写作专题,她都很能配合做练习,作文水平提高了很多。

感想: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往往都只会从问题本身出发,思考的总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使学生摆脱自己的缺点。但我们往往忽略了问题发生的原因,而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学生的心理,我们更是很少考虑到的。即使考虑到了,也觉得很难处理。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多与学生沟通,在发现问题时保持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和交流,找出问题的源头,将其解决了,那么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我在教学中所转化的两个后进生的故事。在对这两个学生的教育中,我学到和悟到了很多。想成为一名好教师,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方法也至关重要。要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先要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问题。在教学中不断地感悟和总结,用自己感悟到的东西去促进教学,这会给教学带来很好的效果。

篇2:我在历史教学中的感悟

近几年我一直承担九年级历史的教学任务。由于教材换来换去,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模式也随之有很大的变动。不知是学生的素质差?还是我的方法,手段不对路。总之,学生是一问三不知。因此我感到困惑又有压力。

困惑一:如何对历史学科定位问题。我们学校前几年将历史课比起语数外等课程称之为“副课”。近几年在“副课”老师的反对下,又改之为“小科”。由于中考时历史科占得分数比较低,所以多数家长,甚至个别领导都不重视,学校有时期中考试也不考,从而导致七,八年级历史教学不到位,致使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较差。到了九年级就很难教学,很难适应中考了。

困惑二: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怎样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问题。我认为像杜郎口那样让学生课外搜集大量资料,课内来展示成果(),我们学校既没有提供学生上网,上图书室的时间和空间。去年起全县搞“课内比教学”的活动,每位教师都讲了一次公开课,体现这种新课程理念的为数不多。今年全市历史课堂比武在蕲春举行,我听了多堂,但“满堂灌”“满堂问”的也不乏其人,还是“我的课堂我做主”,那么怎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知道”的教学模式呢?

困惑三: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老师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历,将手新课既没有教学用书,也没有教学挂图,就凭在黑板上比比划划,就凭一张嘴巴夸夸其谈。有时想让学生了解一下相关历史资料,多媒体教室又不合格(听说马上搞“班班通”)。历史教学在我校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与当今网络时代相比,实在相距太远,学生成绩怎能提高啊?

篇3:浅谈我在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尤其是电化教学在我国发展相当迅速, 电化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段和更形象的表现力, 更能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多媒体运用与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学改革中十分普遍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的电化教学能更好地让学生蒋自己的感知转化为抽象的思维, 能更好地活跃学生思维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历史事件, 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

二、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辩论法

辩论, 即辩而论之。既是人们语言表达的一种本能, 又是客观现实的一种需要。思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在看了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赛节目之后, 我突然受到了启发, 把这种辩论形式引入到我的历史教学过程中, 这种教学模式还很受学生的欢迎, 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不过辩论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老师往往要给学生设计一个让学生很感兴趣的且具有一些两面性的历史辩论题目, 让正反两方的学生在辩论前做好准备, 并要求人人参与, 人人发言。他们甚至还要去翻阅很多书, 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这样一来, 学生在课堂中才会辩论激烈, 趣味十足, 往往都是时间一到, 学生们还言犹未尽。最后才是老师做裁判分析出正反双方的辩论得失。

三、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老师故事讲解法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来说, 讲故事是教学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历史老师从未在自己的课堂上讲过故事, 那么从某种程度来说, 这位老师是很失败的, 也太过于死板了。其实, 学生是很喜欢学习历史的, 因为历史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教育学认为, 学生的认知活动, 不仅有智力活动, 而且有非智力活动。非智力活动是指在认知事物, 掌握知识过程中好奇、欲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历史上有不少教育家都很重视非智力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认识的推动作用。赫尔巴特强调“兴趣就是主动性”;“没有这种兴趣, 教育学无疑是空洞乏味的”。我们经常引用的“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无疑是有理论基础的。因此, 历史老师要经常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 这是非常必要的和有用的, 也是很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将故事引入课堂会使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从而引起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四、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复习法

(一) 随堂复习发

目前, 初中历史教学主要靠在课堂上复习, 课余时间很少。所以, 历史老师要非常重视课堂上的随堂复习。当然, 在课堂上的复习形式多种多样, 一般以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为主, 有时也要复习更前一些的相关知识。另外, 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 也要联系旧知识进行复习。

(二) 阶段复习和期末复习

教师要以教科书为依据, 明确复习目的与内容, 认真研究教材, 制定详实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提纲。

五、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对比教学法

历史是一门有趣的课程, 历史教学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在历史教学中适当运用对比教学法也是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历史的比较, 其实就是将历史上的一些事物, 事件或概念,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较、对照, 从而找出其不同点和相同点, 分析其缘由, 寻求其共性和特殊性。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通过比较, 我们会发现人类历史在很多方面、很多事件上都有着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斯大林说过“历史不会重复, 但会重演”就是说明了很多历史事件, 只要我们去研究, 就会从中找到很大的启示和警示。

总之, 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内容, 它纵贯古今, 横揽全球, 趣味性也很强。历史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好恰当的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去进行教学。人们常说, “教书有法, 但无定法”。

参考文献

[1]张文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

篇4:我在历史教学中的感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使用;教学心得

1、释标法导入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川教版教材的每一课都有精彩的导语,诱发性导语设置的非常有特色,短短的几句话,既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学生看的兴趣,又揭示了本课的重点,阐释了本课某些主要之处,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导语给老师的导入设计提供了范例。但这些导语也是给学生看的,学生读了导语会被其吸引,进而深入课文内容。老师在导入时照本宣科的话,难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很多时候老师还是采用了惯用的复习导入法,即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引出新课内容,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注重历史学科的连贯性。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常用的资料、材料、影像导入法,即是运用与新课有关的历史故事、图片、影像、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的教学。

2、政史结合

在讲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中,不结合政治上的基本原理是无法开展教学的。借助它可以彰显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轮廓。就世界古代史而言,教材安排上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同出一辙。世界近代史与政治原理的联系更为紧密。原人教版的世界近代史是讲述七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发展、斗争和逐渐衰亡的过程。上册主要是讲述资本主义的建立过程。其建立的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都是某一种力量阻碍了该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法、日、俄是没落的封建制度,德、意是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川教版教材已经省略),美国独立战争是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内战则是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无论是独立战争,还是国家的统一,其根本原因是一样的:都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先进生产力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据说初中的政治也淡化了这一理论,但是不管怎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理解社会形态更替演变的基础。如果不引入政治中的这一观点是很难展开深层教学的。除此之外,现代史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政策、世界格局、国际政治经济新旧秩序等等无不与政治有精密相联。

3、史地结合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说:“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梁启超也说过:“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地图在歷史教学中的作用可见一斑。《课程标准》也明确表明考查学生利用地图理解历史知识的空间分布能力。其实历史教师都清楚离开了地图,历史教学就少了一只腿,很难前行。不但如此,地图还是历史教学的最好资源之一。凭借一张新航路开辟的地图足以帮助学生掌握航海家们的偉大壮举,离开了日军侵华示意图对抗日战争的讲解肯定是云里雾里,一幅长征示意图足可以弄清长征的来龙去脉和历经的艰辛。川教版历史教材每册都精心配备了历史地图,每册的历史地图册则更加丰富和详细。历史地图以其时空分明、形象直观在教学中起到再造想象和激趣化简的功能。在重大历史事件发展演变中配合地图讲解会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

4、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历史作为“人类的成长日记”它积聚了人类的宝贵情感和精神财富。如果历史教学中片面追求高分而忽视精神和情感那将是历史和历史教学的悲哀。由此可见教学中结合现实事件更大的意义在于完成历史教育的最高使命,让学生逐步树立健全的人格!从而完成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川教版教材选择了很多贴近现实社会生活的内容,吸取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反映了许多新、近的历史事件。其意图也是很明显的:学史而不忘现实。

5、上好活动课

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编排中安排了适量的活动课。很多老师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对这一内容忽略了。历史活动课这一课型是以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并在活动中不断建构历史知识和能力。

6、用好插图

川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另一大特点是插图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教科书的封面后的几页配置了彩图插图,教材的每个主题的插图中除了地图之外,还有人物图、文物古迹图、历史事件图、历史复原图和漫画图等。给教师配备的《教师用书》中几乎对每一副插图都进行了讲解,由此可见编者的用心良苦。直观的图画正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口味,无意注意间帮助学生存留了历史事件。一副漫画图《时局图》让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相关史实一目了然,一件宋代的女装可以将宋代的生活浓缩记忆。看图讲历史是我在历史课堂的惯用手法,长时间的运用时我明白,历史教材中的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材料,不但能够避免历史文字的单调和帮助记忆,还能够培养学生图文表述、空间想象、推理复原的能力。

7、开心练习,开心作业

一听到“作业”二字,很多学生便愁上眉梢。为什么《开心辞典》、《幸运52》能够给“考生”带来愉悦?除了奖品之外,我想其“作业”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当老师不吝啬“表扬”的奖品,把“求助观众”、“求助热线”、“降低难度”、“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的手段运用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效果一定比单纯几道题的效果好得多。事实证明在课堂上有了全班观众的支持,有了表扬的吸引,再加上“考官”的风趣幽默,每位学生都争当答题选手。课后作业不正是“求助热线”的契机吗?很明显,这样做不仅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还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空间。我国近代史学大师吕思勉在每次作业、考试的时候都会自己设计几道题让学生选做一道。这正是我们当前历史老师的榜样。

结语:以上是我在处理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一些常用方法,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多媒体教学当仁不让。多媒体以巨大的知识容量和丰富的资源正在演绎教育手段的变革。历史学科的教学中会有大量的影像再现、图片展示,离开了多媒体手段很难展开教学。当然,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切忌随便下载一个课件就拿来用。每册的教师用书都配备了一张关盘,它也不能直接充当上课的课件,它更多的是给我们自制的课件提供好的素材。课件的制作必须是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根据,体现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篇5:感悟历史教学中的细节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说大礼不辞小让,在当今这个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影响品质,细节显示差异,须知细节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件事的成败。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细节同样重要,教师只有心思细腻,扎扎实实的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才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精彩,使我们的学生更坚信自我,健康成长。

一、细节创设情境,感悟真实

细节往往是不引人注目的,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才更真实、更本质。细节可以造就强烈的现场感,营造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体验成败兴衰的历史沧桑,感受历史人物的酸甜苦辣,激发学生求知、求真的欲望。

例如学习“重庆谈判”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中的一段,引入毛泽东同志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时在机场上向送行的群众告别的一个细节:“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我请一位同学模拟这一过程,并让同学们体会主席此时此刻的心情和主席动作的象征意义。以“挥手”这个“细节”,这个特定的、历史性的动作,使毛泽东在重庆谈判这个历史转折关头表现出来的雄才大略、顾全大局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示。

教师在使用细节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让细节成为开放的有效的课程资源,创设情境,给学生以亲历感,打开思路,发挥想象力,激发走近历史的兴趣。只要我们在历史的夹缝中去寻找、发现那些有意无意留下的细节,历史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敞开。

二、细节使学习个性化

当教师把细节教学引入历史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和历史事件相关的不同的细节来认知这一事件的不同方面,并通过在课堂上对细节的整合,让大家共享个人的体验,使每个同学对历史的认识更立体、更饱满。

例如:“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是以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琐事来解读宋代历史,这些看似无意义的细节其实正是社会文化生活形态的重要表征。我在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收集资料,可以利用古诗词、绘画作品,照片等资料进行探究。结果,有些同学在宋词中找到描绘当时服装和饮食的诗句,如苏轼的:“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读宋词仍然是停留在较抽象的层面,有些同学则用两幅不同朝代的《捣练图》,更直观地比较了唐宋服饰色彩、款式的不同之处,并讨论了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因素对服饰演变和发展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还有一些女同学展示了她们用纸制作的宋代女服。仅仅一个宋代服饰的教学环节就用了听、看、谈、做等各种手段,不但了解了宋人的日常生活,更看到了“小历史”背后的“大历史”。在这些和百姓大众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历史细节的学习中,更凸现了以人为本,让学生可以用极具个性的学习方式和渠道来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三、细节点燃思想的火把

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要想让历史课堂闪烁着思想的火花,首先我们自己要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对学生心灵的丰满、精神的充实起到一种引领作用,才能让所选的细节背后蕴含着思想的底蕴。

在近现代史教学中痛感一些学生对我们民族苦难史、抗争史的冷漠。其实,这不全是孩子的错,因为我们教给的不是活生生的历史,而是对知识点科学的、冰冷的解析。历史是活在细节中的,没有细节的历史便失去了生命,是无法让人铭记在心,引发思考的。

例如: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长征给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时,学生侃侃而谈:长征精神是坚定无畏、百折不挠、革命的乐观主义、自强不息、团结合作……,但这些大多并非来自于同学们自身的体味、感受,没有真正的心灵震撼,是照本宣科。为此我找到一首描写长征细节的歌词——《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

——《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是无数真实的长征细节之一,他展示的是长征中难以想象的艰苦历程和残酷磨难,通过学生的阅读、比较和咀嚼,验证了对于长征的评价:“这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篇6:我在历史教学中的感悟

费县新庄镇初级中学 吴玉奎

历史课堂教学承载着历史教育的重任,而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课堂的教学细节。历史是具体的,是动态的,对于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在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历史人物时,要讲的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完整,而且也离不开细节的支撑。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典型的例子,而好的例子一定是有典型的细节。典型而关键的历史细节能让历史课堂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以掘深拓宽历史,实现微窗眺远景;也可以展现历史的多面风采。做历史教师,很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教科书阉割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子来,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下面,就结合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感悟,期待与同仁们交流探讨,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历史细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对于历史的深刻认识一般都是从细节入手的。细节决定成败,历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历史教学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承担。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我们认为可以大胆的运用一些历史细节,把教科书中丢失的那些精彩片段还原。因为细节往往是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历史细节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情境、文化作品等进行系统生动的描述,增强历史事务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教学中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更加深刻地领会隐藏在史实背后的史学理论与文化精髓。历史的细节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这就好比是一场荡气回肠的电影中那些紧紧抓住人们眼球的精彩瞬间。我们每个人回顾以往所学过的知识,印象深刻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例子、生动的趣事或触动心弦的震撼。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把握住历史细节,就可以见微知著,呈现出别样的精彩,其功效不可替代。

1.细节能够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第一个任务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喜欢上历史课。学生如果对历史不感兴趣,其他的也就失去了依托。所以我们就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把握细节,充分运用细节来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使学生能主动进入历史课堂,有对历史探究的原动力。

如在学习“外交事业的发展”时,我在一开始上课就展示出教材上的一幅照片——《乔的笑》,就是乔冠华在联大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开怀大笑的照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之后又介绍了照片的一些情况:这幅珍贵照片在新闻摄影展中获得金奖,纽约某大报对乔冠华这纵情一笑也倍加赞叹,称他为“大国家的大人物”。乔冠华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因为乔冠华的表情是很夸张的,给人的视觉冲击非常大。所以学生马上就被吸引了。这时我适时设问:为什么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大笑?学生很快就能从课本中获取信息: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件令我们自豪的事。图片是无声的,但图片所带来的情感的渲染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就在现

场。这会使他们产生与乔冠华有相同的感受:为我们的国家高兴、自豪。有了这样的铺垫以后,学生自然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好感,有求知欲。本来教学内容只是一个过程性的描述,一些结论性的语言,相对来说是枯燥的。用细节来刻画特定的场景和对象,非常类似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抓住了这个精彩瞬间,以情感打动学生,带他们走进了历史。

2.细节能够创设新颖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情感升华

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对于教师的设问学生或者死气沉沉,或者无所适从,或者偏离主题。这主要是学生与历史有距离感,学生没有感悟到历史。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能精心挑选一些历史细节知识(或趣味盎然,或发人深省,或感人泪下),利用历史细节来设置问题,唤醒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会高潮迭宕,扣人心弦。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关于台湾问题时我们就采用了这样的细节:

出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不能相忘。”并且补充了于右任先生到台湾时并没有把自己的结发妻子和儿女也带到台湾,而是把他们留在了大陆,这是他于1962年病重时所写的哀歌。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这首诗的意境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他为什么要葬于高山之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造成今天“惟有恸哭”、“家乡不可见兮”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这些历史细节的及时补充,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新意识,自然使学生的情感也得以升华。

3.细节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解读,有利于点化课堂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课本往往又是高度凝练、概括性的语言。对于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过程性的描述是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是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学生读起来更是味同嚼蜡。而历史仿佛变得无味难以理解。而细节有一种属性,这在信息传递时最易被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我们应该抓住细节这一特性,创造性地利用它解决在教学中的一些难题,使教学得到升华和深化。

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一课时,针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我选取了薄伽丘的《十日谈》的两个故事《绮思梦达的故事》、《修道院的故事》,同时又出示了电影《哈姆雷特》片段中有哈姆雷特的那段著名的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通过解读,学生能够理解文艺复兴中对于人文主义的理解,而教材中只有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和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如果失去了教师带领学生对于文艺作品的解读,学生就不会感受那个时代跳跃的脉搏,更不会对历史知识有一个真实的理解。显而易见细节的作用举足轻重。

4.细节能够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认知

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新课标要求: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历史课堂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呢?这中间,历史人物的一句话、一封信、一个动作„„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可能成为课堂教学好的素材。

近年来,中日关系比较紧张,钓鱼岛问题持续发酵,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势力十分猖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连不断的发表反华言论。学生对于这一现实与历史对接的热点问题困惑多多,日本为什么到如今不敢面对历史?至今为什么不敢承认侵略中国?我就出示了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及东京审判时印度法官帕尔——裁决日本战犯“全体无罪”的一面之词。《终战诏书》全文600字,从头到尾找不到“战败”、“投降”字样,仅从标题中使用中性词“终战”喻示战争结束,更不可思议的是诏书说战争“已阅四载”,说明什么?日本只承认对“英美”的终战,而对中国和东南亚一系列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他根本不予承认。相反的,2005年,日本在靖国神社内树起“帕尔显彰碑”,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毫无疑问,当这样的历史细节呈现给学生时,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都在悄无声息的生根发芽了。

5.细节能够钩沉思想,培养养育学生的灵魂

史学博大精深,不是因为史学可以研究一切,而是因为这些研究给我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思想及方法,要通过史实及其思考,让我们懂得世界,认识自己,知晓现实,憧憬未来。让历史细节如同久旱的甘雨,不断催生学生的激情与智慧,成为他们的精神密友、生命知己、灵魂导师。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我选取了林觉民的《与妻书》片段,学生听的非常入神,很多学生都留下了眼泪,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的情感正在进行一场精神的洗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

二、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1.运用细节导入知新课,别具匠心

历史知新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运用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细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长。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都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

如在学习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一节的课堂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段英语“ John Hancock”,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教室一下就热闹起来,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普遍认为是“约翰·汉柯克”。我告诉学生:这是个特殊的句子,意思是“亲笔签名”。学生大惑不解。我解释道,它的典故与一个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是什么呢?然后在黑板上板书《美国独立战争》,因为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56名独立运动的倡导者在《独立宣言》上签字,会议主席约翰·汉柯克首先签名,他的字比别人大两倍,并风趣地说“这样英国女王用不着戴眼镜就可以认出来了!”。这个大名,以后就进入了美国英语中,用来代替“your name in writing”来表示“亲笔签名”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英雄的历史。

通过这样做,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求知欲,还新雅高效。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细节夯实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细节是历史的颗粒,过程的链条。历史本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但由于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用的时间地点人物、知识体系与框架、乏味的抽象概念、生硬的说教、考试升学等等,让学生对历史课没有好感,课堂上昏昏欲睡,历史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历史细节,使学生夯实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针对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我选取了两个历史细节:

历史细节1:甲午海战前夕,明治天皇与首相伊藤博文的对话。天皇:能打败北洋舰队吗?伊藤:能打败。天皇:理由?伊藤:战斗力胜过清朝海军。天皇:如何得知?伊藤:北洋舰队纪律涣散,应战准备缺乏。天皇:何以见得?伊藤:士兵将衣服随意晾在船舷和大炮身上。“镇远”、“定远”军舰,管理混乱,缺乏战斗力,随处摸几下,白手套变黑手套了。

历史细节2:甲午海战期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过生日。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上至天皇下至孩童捐钱买军舰,准备与北洋舰队相抗衡。

通过两个历史细节的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学生们发出愤怒的声讨与对晚清政府的不满。随后的教学水到渠成,问题也迎刃而解。

3.运用细节进行课堂整合,言近意远、情趣盎然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应该是师生双

方通过灵活的方式共同完成的,切忌流于形式。课堂小结又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历史细节可以让课堂小结收到言近意远、曲尽绕梁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出示了谭嗣同的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谭嗣同在得知《马关条约》后奋笔而就的,我在课堂上深情地复述当时的背景:戊戌变法之前,浏阳青年谭嗣同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不禁黯然神伤,这样一个国家若再不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政治、法律理念,亡国灭种是那样的难以避免,到时候神州大地不免沦为外国列强分割之地,四万万同胞将成为亡国奴。此时的他不得不为国之未来、民族之未来所哭泣,写下了如此的诗句。他在这之后积极投身变法,践行了自己变法维新的理想。历史细节的巧妙运用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理解,又为下一单元戊戌变法章节的学习做了铺垫。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细节,恰当的运用细节,让历史不再乏味,让历史因为拥有了细节而不断地可爱可亲,也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生命力永存。

三、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要求真,要让每一个历史细节因真实而崇高。历史是真实的,我们每位老师在构筑起历史这栋“高楼大厦”时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粒沙的历史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历史细节不能因为小而乏真,“真”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历史细节的“生命底线”。我们在叙述细节时不能随意的编造、想象甚至拼凑。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而崇高。

其次,要有魂,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注意目的,必须为一堂课的“主题”服务。在课堂上,任何教学手段的选用都要服务于教学,细节也不例外。如果历史细节不能围绕主题,缺乏灵魂统率,为渲染课堂气氛随心而用,率性而为,这样的运用就失去了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学会选择,不能把历史课变成纯粹的故事会,因为史学因严谨而美丽。

再次,要和时,历史细节运用要注意对时机的把握。恰到好处是历史细节运用的不二法门。一堂精彩的历史课中,精彩和典型的细节运用要在恰当的时候出现,精彩的东西只有用在恰当之处才会春光无限。“火候”要用到刀刃上,一般来说,对于历史事件的讲述,细节运用于事件的高潮处或转折处。对于历史人物的讲述,细节就要出现在事迹中。只有这样,历史事件才会高潮迭起,激动人心,历史人物才会更加丰满、栩栩如生。

篇7:感悟电影《我在震中》

5月12日14时28分,正是这个似乎与昔日相同的时刻,埋葬了汶川的无数生灵。

12月22日,看完《我在震中》这部片,再次将我们的记忆唤回到那个黑色时刻。那一次次时间的闪过,意味的是死亡的逼近。面对这自然灾害,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任恶魔在耳边叫嚣。我不敢想象,在这些过去的夜晚里,有多少条莹莹晨露般无辜而不幸的生命从此消失,恐怖而无情地从世界上被抹杀。

忽然记起里尔克的诗文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死,无端端在世界上死,眼望着我。”,普普通通的诗句,在此看来,却是如此刺眼。在这场地震中,有多少“无端端”死去的人?而仍旧具有鲜活生命的我们,应该庆幸,更应该哀悼这些曾经象我们一样鲜活的生灵。

影片里一个五岁小女孩在地震废墟旁唱歌的情景令我过目难忘,当女主角问她父母在哪时,女孩只是指指天际,并没有说话,面对这样的大难,让一个五岁的孩子又能说些什么呢?但是我相信,能够战胜灾难和恐惧的唯一希望,就是爱,永远与痛苦同在的爱。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地报导连续不断,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说过这则故事吧?当抢救人员发现一堆废墟下埋葬的一位年轻妇女,当他们确定这位母亲已经死亡时,他们奇迹般地发现,她的身下还护着一个仍在熟睡的孩子和一部手机,手机上有一条短信:“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危险临近,母亲把生的希望让给孩子,此,怎不为大爱?

篇8:我在历史教学中的感悟

老师, 我有个建议

一节语文课上, 我引导学生联系文中的插图, 大致疏通了课文《我的家》。因为文中有些像“幸福”、“温暖”等语意比较抽象的词语, 不好过多地分析讲解, 加上课文的内容比较简短, 读起来朗朗上口, 于是我准备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领悟课文的内容。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 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我刚宣布完毕, 就有一个男同学急不可待地抢着上台表演了。还别说, 他声音响亮, 举止大方, 朗读的语气和表演的动作都很不错, 我很满意, 但还想听听其他学生的评价。我还没来得及发话, 第一组里就冒出了一只小手。“董×, 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我耐心地问。董×站起来, 郑重其事地说:“老师, 我有个建议。”我颇感意外, 微笑着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拿起书, 用手指着书上的句子说:“这句中的‘幸福的’和这里的‘快乐的’, 我认为应该读得慢一点, 声音拖长一点, 就像这样———”他放下书, 表情美美地、有滋有味地读起来。他一读完, 我赶紧追问:“为什么要这样读呢?”“因为在家里, 爸爸妈妈都非常爱我、关心我, 我觉得非常幸福, 非常快乐。”董×振振有词地说。我问全班学生:“你们同意他的话吗?”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同意!”“那就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读吧。”同学们立即兴味盎然地投入到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了。

这一节课让我对这些孩子产生了由衷的佩服:他们勤于思考, 善于发现, 敢于表达。若是我在课堂上对第一只突然举起的小手置若罔闻的话, 我将无缘亲历学生思维火花闪现的瞬间, 从而错失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关注学生, 尊重学生, 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 才能真正发掘学生的潜能和个性, 从而使课堂变成学生自我赏识、自我展示的天地。经历了这节课后, 对此我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老师, 我有个不同的想法

《插秧》是一首意境清新、简短隽美的小诗, 诗中描绘了自然的风光、劳动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 是一篇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经典范文。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在进行了充分的合作交流后, 纷纷举手畅所欲言。我对其中几个学生新颖独到的想象给予了热情的称赞。当班上的“小不点”张×说出“水田是玻璃, 这块玻璃打不碎”时, 陶×不等我点名就站起来反驳说:“老师, 我有个跟她不同的想法。”大概是因为太激动, 他说话都有点儿结巴了, 脸也涨得通红。我告诉他别着急, 慢点儿说。他顿了顿, 说:“我认为水田这块玻璃能被打碎。”看着我和同学们诧异的眼神, 他赶忙解释道:“因为我们不管扔个什么东西, 水田都会荡起一圈一圈的波纹, 很明显这块玻璃碎了。”瞧他说得头头是道, 我不禁为他敏捷的思维而暗暗赞叹。接着, 我又不失时机地问张×:“张×, 老师相信你说‘这块玻璃打不碎’一定有你的理由, 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张×似乎被陶×刚才那突如其来的反驳给问住了, 先是不断发出“嗯———嗯———”的声音, 想了一会儿才说:“是呀, 往水田里扔东西, 水面上是有一圈圈的波纹在动, 但是过不了一会儿, 水面就不动了, 又变得和玻璃一样了。”我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 接过她的话茬, “所以说———”全班学生齐声接了下去:“这块玻璃打不碎。”陶×不好意思地抓抓头说:“噢, 这样说也可以, 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说实在的, 这两个学生刚刚说出来的、想到的, 是我在备课时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也是我在阅读中未曾感受过的, 多么聪明而又有个性的一群孩子啊!他们不盲从、不迷信, 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表现自我, 这不正是我们以往的课堂所缺少的鲜活的生命力吗?

我的感悟

上一篇:论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流变论文下一篇:虎口脱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