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2024-04-30

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共9篇)

篇1: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索伦小学刘永杰

一、活动目的:

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二、活动主题:

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三、活动时间:

“五一”假期

四、活动内容:

1、参与社区管理,进行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清理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

2.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

3.服务孤老,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家务事;

4.收集社区废品卖掉处理,将挣的钱用于社区公共建设,为社区买几盆花。

5.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6.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小学生开展读书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分析

索伦小学刘永杰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我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环保调查实践活动》 索伦小学刘永杰

一、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的自觉性,保护自然环境,维生态平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时间 一课时

三、活动内容

1、问卷调查当前农村环保中所存在的问题。

2、针对调查到的情况,班级展开讨论交流。

3、制作环保手抄报。

六、活动过程:

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以小记者的形式开展问卷调查,对环境破坏的地点及范围进行统计,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如: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节废电池,一个可乐罐,还有乱砍滥伐,水污染等开展调查。如;采访村医生两个问题;

1、你注射完的针头,葡萄糖罐如何处理?

2、你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什么看法?医生说;“我把注射完的针头及药水罐运到远处或没有人去的地方进行深埋,有时还用火焚烧,这样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效果。”关于对周围环境保护的看法,我向你回答两点;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要把纸张,塑料袋乱扔。一位同学采访村干部2个问题;

1、现在上级部门都在处理拉圾这件事。每所学校乡村都创建了一个垃圾池,可是池装满了垃圾到处都是,不是照样污染了环境吗?象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理?

2、现在我们周围的树木都砍光了,破坏了生态环境,象这样的问题你身为一个村干部如何处理这件事?针对这两个问题,村干部作了详细的回答:他说:“我们村干部会加大治理垃圾的力度,垃圾池满了我们会想办法解决。关于砍伐树木这件事,我们会深入农村进行调查,对滥砍乱伐树木者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刘欣采访了村民一个问题;我们今天通过环境调查发现你门前的小河里堆着很多垃圾,这种现象既破坏了环境,又污染了水,象这样的问题怎样处理?村民说:“通过你们的采访我深刻的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现在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把垃圾倒入河里,保持水的清洁。全班同学经过调查,掌握了当前农村环保中所存在的问题,用不同的方式采访了社会中的不同人物,发现了农村环保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并呼吁人们尽早解决这些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分析

索伦小学刘永杰

师:今天我们深入农村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环保调查实践活动,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你们一定有成功的一面,或许也有失败的一面。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向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吧。

生:我虽然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但对农村环保存在一些问题我真是不知。通过这节周边环境调查活动课我才明白,原来农村确实存在一些环保问题,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够。

生;我认为作为一名“小记者”很不容易,何况是他们新闻记者更不容易。首先我在与他们沟通时没有共同的语言,尽管我是用和蔼的话语和他们交谈,他们还是把问题简要的说一说,我问了村民一个普通的问题,你们现在垃圾如何处理?村民说;“把它倒进河里。”我接着又问:除了倒进河里就没有其它办法吗?

他说:“没有。”我又便问:村子中间创建的垃圾池是装什么的?他说:“装垃圾的。”对呀!既然是装垃圾的,你就应把它装进池里。不要倒进河里,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不会把水污染,岂不是一举两得吗?现在我们全国上下都在治理水的污染和环境保护,你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师:是呀!作为一名“小记者”真不容易啊,遇到困难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去克服。要保持周围环境卫生,特别要重视垃圾的处理,除了自己不要乱扔垃圾外,还要劝告别人不要乱扔垃圾,有可能的话,要进行垃圾分类,以便于环卫工人处理。

生:在调查时我采访一位村干部,我看到现在山中树木伐光,到处光秃秃,如何治理这种现象不在发生,这样无限制的砍伐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这些问题村干部严肃地给我表态,他说:“我们一定坚决禁止滥砍乱伐,对砍伐者严重处罚,现在我们要加大对这方面的管理,一定要保护生态的平衡,如果不禁止,后果不堪设想,一定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危害。师:你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保护生态环境确实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要爱护山林绿地生态环境,树林有助于水土保护,还能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生:目前农村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塑料袋满地飘,“零食袋”到处是,有的村民又不注意饮食卫生。在采访的过程中我问了村民象这种情况怎样处理,他没有详细回答。师: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关心环境,积极参加环境公益活动,为保护地球母亲,为人类千秋万代的生存和发展,奉献我们一颗赤诚的心。

活动总结:

我们今天开展了环境调查,种种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我们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篇2: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为了逐步提高我校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加强对实验室材料的分类、分档和实验室档案的管理,为更好,更全面配合我校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一、制定实验室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在以前我校没有专用实验室,有些实验根本就不能做,上学期实验室和器材全部安装到位,所以本学期实验开出率一定要达到100%,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落实好实验室管理员日常工作职责。

1、实验室由专人管理,即实验室管理员。

2、实验室管理员准备好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分组实验报告单等表格,按要求分发给任课教师。

3、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

4、做好实验室的卫生,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三、做好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仪器的安全使用培训。

我校实验室器材上学期配备完成,所以有很多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些老师还不是很了解,所本学期在4月份对实验教学的老师进行几次集中培训,以便他们能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

四、做好实验室相关材料存档工作。

1、实验教师上交的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分组实验报告

单存档工作。

2、做好本学期学校总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总结、各种物品使用清单、损坏清单、借还记录的存档工作。

我校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教学的经验还不是很多,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多和兄弟学校学习,更希望能获得远教中心领导支持,这样就能更好的服务于索伦小学的教学工作。

篇3: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中小学校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不同地区百余所中小学校进行走访和调查发现, 信息化教学在各中小学的实践应用情况不尽相同, 却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第一, 一线教师的信息应用整体水平不高, 培训效果不理想。由于每位教师的基础不同, 所教授的学科不同, 统一的培训难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加之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练习以及有针对性的指导, 大部分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导致水平提升难度大。

第二, 新设备和软件应用使用率较低, 资源闲置的情况较多。IT技术的快速创新, 推动软硬件的频繁更新换代, 迫使教师必须同时掌握多项技术, 自身在教学之余难以应对;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快速得到相关技术服务支持, 进一步阻碍了教师运用新设备的热情。

第三, 学校在信息化方面的技术服务人力资源不足, 导致有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许多学校的技术服务人员是信息技术教师或任课教师兼任, 而任课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本身还要承担教学任务或学校的信息系统建设, 势单力孤, 疲于处理学校的日常电脑问题等繁杂事物, 顾此失彼。

为了整体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应用技术能力, 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基于互联网构建面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的统一远程服务平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平台设计目的

为了解决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应用难”问题, 促使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迫切需要一种更高效、快捷的技术支持方式来服务于广大教师, 让教师随时、随地、按需获取服务, 而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服务就是其中重要的支持方式之一。从不同的层面来看, 构建远程服务平台有以下几个目的。

1.统一提升一线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部署在省 (市) 级的网络信息节点上, 平台服务人员通过标准的服务流程, 统一面向全省 (市) 的教师提供服务。无论是城区的学校, 还是郊区的学校, 只要有网络, 所有的教师都可以享受平台带来的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还可以消除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学习的畏难心理, 让教师喜欢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 变被动为主动。

2.助力网管、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

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 网管、信息技术教师除教学任务外, 还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力, 对于他们的定位, 许多专家认为应该是学校的CIO, 需要他们花费主要的精力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部署和标准建设层面。但现在, 一线教师提出的大量重复性问题占用了他们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 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发展, 自然也无法做好CIO这个角色。然而, 远程服务平台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一线教师提出的问题, 将网管、信息技术教师从繁忙重复的基础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研究, 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向CIO的转型。

3.促进教育公平, 分享优质资源

信息技术服务也是一种资源, 这种资源可以绝对的公平, 因为远程服务没有城区与郊区、重点与非重点之分, 只要教师有网络或者电话即可接入服务, 每一位教师享受的服务质量相同;同时还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结合现有的资源库, 在为全省 (市) 教师服务的过程中, 不断对资源库进行积累更新, 通过把这些优质资源分享和推送给不同地区的教师, 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的公平发展, 辅助提升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

4.为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将统一服务的数据收集起来, 通过提取服务后台的各项数据, 可以清楚地了解当前全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情况, 遇到了什么问题, 关心什么技术, 需要什么培训, 这些数据可以为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对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远程服务平台的构建

1.平台的服务模型勾勒

从平台的建设目的出发, 远程服务平台能够实现教师和服务人员之间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地集中沟通, 支持教师在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平台, 帮助教师解决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为了丰富沟通渠道, 远程服务平台还加入了400电话统一接入功能。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图1上方是服务团队与资源库, 中部是部署在网络节点上的服务平台, 下方是服务对象。整个平台依托互联网, 通过远程技术, 以人工为主, 结合资源为广大教师服务。通过这样一个架构, 从教师和学校的方向出发, 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的方式, 连接到平台, 快速方便地获取服务支持。

远程服务平台的核心部分是部署在网络节点上的服务程序, 包括转发服务器代码和数据库, 作为物理层的运行与维护, 教师和服务工程师的交流都是通过服务器转发和记录的。教师需要使用Windows客户端程序或Web浏览器作为进入平台的接口;相应地, 工程师需要开启工程师端接入平台, 为教师提供服务。

2.远程服务平台的用户模块功能描述

业务层和数据层都部署在服务器端, 用户层运行在客户端。结合教师日常使用电脑的习惯, 从交流、协作、易用等方面设计了远程服务平台的用户功能模块, 包括教师使用的Windows客户端以及服务人员使用的工程师端。平台亦添加了B/S架构的web客户端, 方便教师使用。

Windows客户端

教师通过客户端系统即可获得与教学信息化相关的远程技术支持服务, 客户端包含的模块有登录认证、文字聊天、IP语音、文件传送、远程桌面、隐私保护等功能。教师使用特定的服务账号登录, 工程师与教师可通过文字或IP语音进行服务需求的沟通, 服务过程主要通过远程接管桌面的方式进行服务, 教师可以实时看到工程师的每一个操作步骤, 可以起到实时培训和学习的作用。

Web客户端

Web客户端是基于Web浏览器的远程服务客户端接口, 教师可以通过Web浏览器与服务工程师建立连接, 并借助功能插件以获得远程接管服务。

工程师端

工程师端作为服务人员的工作平台, 集成了即时通讯、远程桌面接管等功能, 是工程师与教师之间进行交互、进行服务实施的平台, 为教师和服务工程师之间建立一条功能丰富的维护、沟通、协助通道。工程师端包括6个功能模块:会话管理模块、文件传输模块、语音通讯模块、远程桌面模块、系统信息模块、远程注册表模块。所有功能都需要服务工程师向教师发出请求, 教师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服务过程也被记录到远程服务数据库中。

3.远程服务平台的人员构成

通过图1可以看到, 远程服务平台的服务人员主要由400电话团队和远程桌面工程师团队组成。400团队负责集中接听教师的来电咨询, 解答信息化教学相关简单问题。远程桌面服务团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接管教师的桌面, 对于相对复杂的问题, 不好通过电话沟通时, 这种方式非常有效, 比如进行软件功能演示和详细教学, Windows系统故障快速的处理等。

4.远程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实践和研究经验, 梳理了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服务需求,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以课件制作、办公软件应用为代表的教学应用需求, 以Windows系统使用和软件故障引发的电脑应用需求, 以教学公共平台功能使用为代表的校园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对于网管、信息技术教师, 服务需求集中在数字校园建设方面, 协助学校从宏观层面对IT架构进行梳理与建设。从实际需求出发,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 远程服务平台应提供以下服务内容, 如下表所示。

远程服务平台的应用案例

在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发展的历程中同样也经历着信息化的快速建设、快速发展、快速应用这样的阶段, 在大量教学设备和应用平台进入校园的同时, 教师们也遇到很多本文所提到的实际问题和信息技术应用问题, 但现有的信息技术体系内的服务人力和资源远远不够,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并发挥前期信息化投入的价值, 真正实现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目标, 在2012年11月, 由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主导设计, 建立了全国首家面向基础教育广大教师提供服务的的远程服务平台——北京教育网络云服务呼叫中心 (www.cc.bjedu.cn) , 如图2所示。

该中心在北京市大兴区率先落地运营, 面对大兴区100多所中小学的上万名教师, 通过远程桌面服务和400电话、微信等方式, 进行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服务与优质教学资源分享服务。在服务开通后, 服务量逐月迅速增长。在服务管理分析平台的数据中, 从教师提出的服务需求来看, 教学相关的服务在所有服务中占比约为2/3, 并且在服务开通第二月之后迅速攀升, 这说明教师能够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信息化相关问题逐步通过呼叫中心来解决, 验证了服务内容设计的准确性。同时, 从服务的反馈评价来看, 云服务呼叫中心获得了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好评, 很多学校和教师的活跃程度很高, 说明教师对于服务有了一定的信任和依赖, 确实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同时, 教师咨询的问题为大兴区教师进修培训提供了实时有力的参考, 大量的服务数据为大兴区的教育信息化管理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参考依据。

结语

远程服务平台具备的强大功能和优势, 以公平、跨时间、跨地域、高效、低成本等特点, 为中小学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和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基于此问题展开研究, 不仅能够统一提升一线教师的信息化应用难题, 还能够协助网管、信息技术老师提升专业化能力,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区域共享。同时, 平台可以作为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与广大教师沟通的桥梁, 服务数据分析系统能够让信息化主管部门掌握教师当前的应用使用情况与实际水平, 为信息化决策提供实时客观的依据。

本文构建的面向中小学信息化应用的远程服务平台, 虽然在区域内实施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但由于不同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差异, 还需要接受更大范围和更具普遍意义的实践环境检验。这将是后续研究与实践的内容。

摘要:本文就信息技术远程服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可实施性以及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支持服务平台展开论述。该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具备全方位、零时空、及时、公平等特点, 能满足不同教师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 以期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和效果, 同时为探索新型的教学支持服务模式提供经验借鉴。以“北京教育网络云服务呼叫中心”为例, 本文在实践层面探讨了远程服务平台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应用,远程服务平台,云服务呼叫中心,实践

参考文献

[1]章泽昂, 邬家炜.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0 (6) :66-69.

篇4:索伦小学少先队工作简报

(一)1、3月1日——4日:制定少先队工作计划、健全少先队的各级组织机构,布置好少先队活动室; 2、3月5号学习“雷锋活动日”,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清扫学校内、周边以及街道。(后附照片)3、1日——12日各中队出好以学习雷锋为主题的黑板报,大队部进行检查、评比。

常规工作:

1、每周一升国旗仪式正常举行。

2、红领巾广播站每周二、周四播音。

索伦小学少先队工作简报

(二)1、3月10日——4月4日,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队前教育,4月4日,为他们举行入队仪式;(后附照片)2、4月5日,进行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后附照片)

3、音乐和美术进行前旗举办的“五小能手”比赛的训练并参加比赛。

4、文艺队进行前旗校园艺术节的节目排练。

5、四月26日开展以“我爱红领巾”为主题的大型主题中队会观摩课。(全体班主任老师都要参加观摩活动,并摄像和录像)(后附照片)

索伦小学少先队工作简报

(三)1、5月7日——14日,各中队开展以“我爱红领巾”为主题的中队会。

2、出一期以“少先队礼仪伴我行”的黑板报。

3、继续抓好文艺队的训练工作,并带领学生参加前旗校园艺术节比赛。4、5月26日开展以“共产党好”为主题的师生演讲比赛。

索伦小学少先队工作简报

(四)举行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汇演活动暨红领巾艺术节活动。

开展“为父亲过节”或“感恩父亲”为主题的主题中队会。

索伦小学少先队工作简报

(五)1、9月1日——5日,组建新一届大队委。2、1日——10日,开展“送给老师一份乐,体验老师一片情”体验教育活动。

3、出一期以感恩教师为主体的黑板报。

篇5: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队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1.本次活动主要围绕“我要争当好队员”为主题,活动前期开展“争当好队员”少先队活动课,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让每位少先队员感受到加入少先队组织的光荣,激发全体队员热爱祖国、热爱少先队的情感。

2.以学校为集体单位,组织各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和游艺活动,使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快乐,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六一”。

二、活动时间

2014年5月19日——5月30日

三、活动主题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今天我入队争当好队员

四、活动程序

(一)深入开展基本知识教育(5月19日~5月29日)

“讲一讲”:

1、由一中队辅导员开展队礼仪知识活动课,向一年级少年儿童讲解党对少先队员的希望,讲解党、团、队的关系,讲解队章和队礼精神,重温誓词。

“手拉手”:由学校大队委干部对一年级新队员进行手拉手活动,学会正确佩戴红领巾,学会正确的敬礼姿势,学会报数。“看一看”:组织队员观看少先队活动课。

“做一做”:鼓励队员做一件好事,如爱心助残、劳动最光荣等。“表决心”:5月26日,邀请一年级队员代表以及高年级优秀少先队员代表,以“立志向,有梦想,争当好队员”为主题,谈谈自己的梦想和决心,呼吁全体少先队员共同学习先进模范。

(二)督促学生利用好大课间时间

首先做好两操,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三)学生作品展览

结合本学期校园活动,举行作品展,其中包括优秀作文征文展览,学生优秀作品画等。

(四)文艺汇演

篇6: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索伦小学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硬笔书法比赛活动(索伦小学信息员刘永杰)写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练习,结合第16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活动,同时为了使学生重视写字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大面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索伦小学教务处组织三到六年级参赛选手在10月8日上午举办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硬笔书法比赛。

此次比赛从各班从书写规范、字迹大小,整体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年组为单位进行评选,各年组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四名名。这次活动,我们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从学生的作品看,学生的写字能力大有提高。在参赛学生的作品中看不见书写不工整、写字不规范的作品;也极少有写错别字、有修改痕迹的作品。而且在写字过程最打动人的是学生们对于写字的认真、严谨的态度,每一次的提笔运笔都经过仔细的思量,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都好好把握,真真正正的要写好规范字,也达到了本次活动索要达到的效果。

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提高认识,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促使学生学写一笔好汉字,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提高学生写字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贵在持之以恒。我们相信经过全校老师不懈的努力,学生的写字能力肯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了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字能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篇7: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计算机科学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微软认证网络工程师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一个需要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网络及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够胜任配置与维护DNS、Web、IIS、FTP、FTP等各种网络服务,并具有解决网络应用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保证所有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的能力[1]。还能够应付网络运行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以保证数据及系统的安全。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是在计算机网络基础、Windows Server管理以及其他有关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在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自学,善于独立思考,既重视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基本实验技能的严谨训练,同时加强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培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个公司企业要求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不断提高,21世纪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教学应力求通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使学生在理解网络原理、相关协议和标准,掌握组建网络的工程技术,学会管理、配置和维护网络为主的基础上,能够具备面对实际的网络工程所需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应用型网络人才。面对这一新形势新要求,结合近几年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反馈,探讨了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2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足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不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显然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的课程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得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其通过老师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案例具有高度的拟真性、鲜明的针对性、学生的主体性、过程的动态性等特征。

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是一门关与网络服务的学科,在网络服务的设计、配制、管理以及实践使用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网络功能的需求,因此关于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各项功能的案例非常丰富,而这些案例都可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例如,2012年中菲围绕黄岩岛问题产生的争议后,中国数家网站遭到菲律宾黑客攻击,其中包括“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star.chinaumu.org)、中青在线(v.cyol.com)、中青视频(ploft.cn)等7家网站,给这些网站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这个案例引发学生在学习“ISA防火墙服务”章节时对ISA防御各种网络攻击的防护能力和如何防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启发式教学的模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合理设置课堂提问是有效启发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紧扣教材的重点提出问题。例如,在“DHCP服务的安装、配置与管理”章节中,给需要划分的IP地址段划分作用域是一个重点内容,DHCP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可以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那么配备共享打印机的主机为什么不宜采用自动获取IP地址?原因在哪里?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房间只有一台打印机,用户在使用共享打印机时需要输入IP地址才能访问,这就要求使用静态IP地址。进而又可以提出问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配置包含有静态IP的DHCP服务器呢?可以在DHCP服务器中设置排除地址区域或者设置DHCP保留。对学生以提问的方式交待清楚难点的突破口,进而循循诱导,步步为营引导学生攻克难关。

2.3 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2]。它是一种不断产生新思想、新思维、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的双向性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要求以“导”为主,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求教师有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且有熟练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能力。研讨式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向学员单向传授知识的讲授灌输模式,打破了旧模式下的“填鸭式”和“一言堂”,实行在教师指导下的“群言堂”,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传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考虑到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结合专业知识,给出课堂讨论的议题。比如请同学讨论配置IP地址的4种方式,何时用自动获得IP地址?何时用静态IP地址?何时用备用配置中的自动专用IP地址?何时用备用配置中的用户配置?这4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适用环境及配置方法。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把学习过的计算机网络基础、Windows Server管理、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等知识融会贯通,比较4种配置IP的方法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活学活用,加以选择。研讨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创设了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搜索和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研讨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具有独立研讨问题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负载能力,能够逐步离开教师这根“拐杖”独立“行走”,从“学会”走向“会学”。

2.4 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思考研究、主动探索,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3]。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开放式教学通过老师对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机会和权力,欣赏每个个体的自身发展,建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例如,在对某企业的网络需求制定规划时有多种方案可以使用,例如Windows Server网络系统、Linux网络系统、有线网络系统、无线网络系统等。这些方案各有何优缺点,各适用于哪些网络环境,在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中有怎样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报告《XX方案在某企业中的应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概念,让学生自主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世界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强烈愿望,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潜能,发展和提高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论联系实际,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以实验操作为主,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环节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有DNS、FTP、ARP、TCP/IP等协议的原理以及路由算法等。实践环节则讲授网络服务常用的网络工具,DHCP服务器、证书服务器、邮件服务器、IIS服务器、Web服务器、Wins服务器和VPN服务器等的配置与管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中充满着很多未知因素的内容,许多看似比较简单的网络实验,却需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一个小疏忽就会导致实验不成功。同时,学生在体验、分析、判断、处理网络实际问题中,还不断地学会积累许多思维方法和网络经验。

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实验课有理论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实践项目型实验。理论验证型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规范化的操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例如,通过对配置静态路由及动态路由的实验,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工作的程序、项目和过程,了解到网络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路线选择的全貌,为其独立进行配置计算机网络工作积累技能。实验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是的科学作风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过去的实验教学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提前把实验环境搭建好,实验的基本设置配置好,上课时把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的意事项全部灌输给学生,学生照着教师讲解的步骤或实验指导书“比葫芦画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势必造成学生在实验课中对老师和指导书的依赖性太强,实验这次做成功了但是下次又不会了,学生对实验中体现的原理和作用完全不知,没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需要改变传统实验课学生“比葫芦画瓢”的模式。综合设计型实验能够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操作全面掌握后的程度,实践项目型实验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调查研究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综合设计型实验可以让学生分组独立完成包含DHCP服务、DNS服务和IIS服务网络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服务的安装配置等实验全过程;实践项目型实验让学生设计某公司的多种网络方案,需要学生充分了解该公司的系统需求和可以对该公司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由此设计不同的网络方案。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参与,方案的设计及可行性也融于学生的劳动,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为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网络人才,可适当增加实践项目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实验安排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进行理论验证型试验,然后进行综合设计型试验,最后进行实践项目型试验,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参加各种网络大赛。暑假期间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公司参观实习,如我院带领学生去浙大网新集团、宁波圣诺亚公司、用友宁波分公司等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对公司的网络环境,功能实现等环节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有限的实验课学时内更好地安排实验内容,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最大的锻炼,使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操作的机会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网络人才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件非常严肃和慎重的事情,不会轻易就得出最佳的改革方案,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进行了上述教学改革,经过五届学生的摸索与实践,教学成果显著。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专业计划培养目标,实现了教学、就业和上岗的无缝接轨,基本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邢丽.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的开发与实施.当代教育论坛,2010,(7):92-93.

[2]蒋跃,邓磊,徐生求.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1,25(4):306-309.

篇8: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设计师几乎设计了我们周围人为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如何引导新资源的开发,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 如何控制所设计的这些事物在生产系统及使用系统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如何看待产品的寿命等, 这些问题都离不开设计师的思考。发挥设计的力量,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设计师应当承担的责任。当前, 世界各地开展了很多关于可持续设计的研究, “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内容正在不断发展。

我国有很多优秀的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探索、实践、创新。虽然,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 他们可能做过一些属于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的事情, 但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目前, 这个研究内容对他们来说是较为陌生的。本文希望通过对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来加强人们对它的认识, 以期为这个领域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一、基本概念

在英文中, 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 原意有三层含义:更新, 创造新的东西, 改变[1]。以往当“创新”前面没有词来限定时, 我们常常想到的是技术创新。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的创新不仅仅发生在实验室, 而且也发生在社会中, 我们可以把发生在社会中的创新叫作“社会创新”。

“社会创新”的一个简明扼要的解释是:“一种用于实现社会目标的新方法。”[2]一个更为详细的解释如下:社会创新是一个通过创新性地重组现有的资源 (从社会资金到历史遗产、从传统手工艺到先进的可用技术) , 用一种新的方法实现社会学领域关注的目标的过程[3]。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的解释,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可以理解为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创新策略转变的结果, 即我们将从提供单纯的设计、销售“物质化产品”转向提供综合的“产品与服务系统”, 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特殊需求[4]。了解了什么是“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后, 再来分析一下它是如何来实现可持续利用的。

二、如何实现可持续

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理念的?经过对一些案例的学习和研究, 我总结了三种比较明显的途径, 分别是非物质化、重复使用和恢复。下面分别加以解释。

(一) 非物质化

使设计的最终产物从物质化的产品转向非物质化的服务, 可以减少产品在生产、使用、回收和处理过程中对能源和材料的使用。在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个典型的案例:interface公司的“地板覆盖”服务。

Interface地毯公司对生产流程和产品进行重新设计, 鼓励消费者把以前购买的已经不想使用或不能使用的地毯退回给公司, 公司会利用废旧物料生产出新的产品。公司从原来单纯的出售地毯转变成提供地板覆盖服务。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提供服务而不是提供产品, 可以大大减少对天然原材料的依赖, 延长原材料原有的生命, 减少资源的使用, 从而避免了浪费。传统地毯的纱线和底背均利用石油产品, 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石油资源。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 通过非物质化的设计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二) 重复使用

设计师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事物, 当我们不再需要这些事物时, 又将如何是好呢?以建筑为例, 在城市化进程中, 很多老厂房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被闲置下来。以前我们常见的做法就是把这些闲置的房屋拆除, 然后把拆下来的结构和材料统统运走, 最后运来新的材料建立新的建筑物。后来, 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做法是对资源的浪费、对历史的破坏, 因此, 一些旧工厂的改造活动逐渐出现了。我们应当充分发掘现有资源的价值, 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实现重复使用和可持续利用。我们来分析下一个案例:美国纽约的社区花园 (Green Thumb) 。

Green Thumb社区花园是居民志愿者利用在20世纪70年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被遗弃的公共和私有土地进行绿化的结果。这些社区花园由邻近的居民管理, 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绿色空间, 提高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改善了生物多样性。

在解决如何使社区拥有公共绿地的问题时, 居民志愿者们并没有去建造新的公园, 请专业的园艺工作人员, 或等着政府的资金和支持, 而是通过对现有资源 (闲置的土地、有意愿参与到花园建设中的居民等) 的充分发掘, 重复利用被忽视的资源, 实现了可持续。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对资源的重复利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 恢复

可持续解决方案不应仅仅定位于减少坏的影响, 而且应该对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以恢复自然、文化和经济系统的健康面貌, 带来好的影响。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这样一个案例:小毛驴农场。

小毛驴农场创建于2008年4月, 位于北京西郊凤凰岭山脚下, 京密饮水渠旁。城市居民可以在这里进行农耕体验, 增加对农业的认识,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农民可以使农作物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学习先进的可持续的有机农业技术, 为各地农民合作社提供示范和培训服务, 使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生态农业等。小毛驴农场所采取的运作模式包含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使城市的健康消费与农村的绿色生产相结合, 通过城市消费者与农村生产者的合作与互助, 实现了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城乡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矛盾, 食品安全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小毛驴农场的服务恢复了人们之间的信任, 发展了生态农业, 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 此项服务设计通过恢复实现了可持续。

(四) 小结

前面所举的几个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服务设计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这里需要说明两点。首先, 每个案例并不只是具有单一的特性, 纽约的社区花园并只是通过重复使用资源实现了可持续, 它同时也具有非物质化和恢复的特征。仔细分析每个服务设计的案例, 我们会发现, 非物质化、重复使用及恢复是服务设计案例的共同特征。其次, 服务设计也并不是仅仅通过非物质化、重复使用和恢复就可以实现可持续的。更多的实现途径和方法有待于探索, 但以上论述足以说明服务设计是实现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三、如何实现服务设计

既然服务设计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那么怎样来实现服务设计呢?可持续设计领域的专家曼辛尼教授曾提出四个因素:资产、能力、网络和催化剂。我们把这四个因素放到前面所举的三个案例中来分别分析一下。

(一) 资产

在interface公司的“地板覆盖”服务案例中, 原来的消费者变成了新地毯生产的原料提供者。在纽约社区花园的案例中, 原来的公共绿地的使用者, 变成了现在花园的建造和维护者。在小毛驴农场中, 原来的农产品的城市消费者, 现在也参与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因此, 可以看出, 在服务设计中, 原来的被动参与变成了主动参与, 原来的使用者变成了创造者, 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平等的伙伴关系。可以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参与者是实现服务设计的一项重要资产。

(二) 能力

“能力”主要是指谁能做什么, 这里的“能力”不仅仅是指参与者的技能, 同样可以是花时间的意愿。比如, 在纽约社区花园的案例中, 社区中的居民并不一定具有专业的园艺知识, 但是愿意花时间来打理花园, 因此, 参与种植与管理等就可以参与到这样一个服务设计中。再如, 小毛驴农场中, 参与其中的城市居民并不一定具有专业的农业知识, 但他们只要愿意花时间到农场参加劳动, 愿意与农民建立这种合作, 就可以参与到这样的服务设计中。因此, 参与者具有的能力, 包括意愿等是实现服务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网络

网络是指与参与者有关系的一些群体组织。比如在小毛驴农场中, 城市居民所在的群体有作为参与者孩子的学校群体, 有作为参与者家长的工作单位群体, 等等。小毛驴农场中就有针对工作单位群体展开的团队合作项目, 利用、发掘了参与者的网络资源。参与者的网络资源构成了服务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 催化剂

催化剂是指产生服务设计的一些有利因素, 主要是指效用和动机。要想使服务设计发生, 就要使服务设计的参与者具有良好的动机, 其中包括结果美好、过程美好和愿景美好。比如在纽约社区花园的案例中, 作为结果, 居民可以享受到公共绿地、漂亮的景色和丰富的社区活动等。作为过程, 居民可以接近自然, 学习园艺技能, 培养与邻居的感情等。作为愿景, 参与者具有完成美化城市环境,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希望。这些都构成了居民参与到其中的动机, 促使了这样一项服务设计的产生。因此, 要想实现服务设计还需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 即催化剂。

四、结语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 总结了服务设计实现可持续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即非物质化、重复使用、恢复, 同时论证了服务设计是一种实现可持续的有效途径。另外, 探讨了实现服务设计的一些关键因素, 即资产、能力、网络、催化剂,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革需要公众共同的努力[5]。希望这样的探讨和思考, 可以使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中来,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柳冠中.设计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02)

[2]Geoff Mulgan.Social innovation.What it is, why it matters, how it can be accelerated[M].London:Basingsotke Press, 2012

[3]Ezio Manzini.Making things happen-Social innovation and design.DESIS Symposium, 2012, China

[4]刘新, 刘吉昆.机会与挑战——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概念与实践.创意与设计, 2011 (05)

篇9:索伦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关键词:客房服务与管理,必要性,原因分析,教学实践措施

通过对中职相关专业的学生的调查和采访发现, 大多数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专业课程, 并表示以后不会从事饭店客房服务的相关工作。基于多方面的原因, 教授客房服务于管理专业的相关教师也越来越不重视这门课程。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中职《客房服务于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及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 从中找出解决的对策。

一、中职《客房服务于管理》专业学习的必要性

在中职学校的饭店服务类专业中《客房服务和管理》是其中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 开设这门专业课程其目标就是培养大量的能够从事高星级饭店客房服务于基础管理工作的相关人才。客房部在饭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客房部是饭店的基础和主体。同时, 通过对相当数量的饭店的收入比重进行分析, 发现客房部收入占有很大的比重, 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的重视客房部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同时, 客房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和决定了整个饭店的质量, 所以客房部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整个饭店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另外, 客房部除了组织客房商品的生产工作, 还要配合前厅部做好客房商品销售工作, 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直接控制着客房的物料消耗。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 客房部需要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 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较为重要。另外, 客房部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复杂性和不易控制性。客房部的服务于管理工作对整个饭店来说都非常的重要, 但是由于客房部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的复杂性等因素, 使得客房部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所以我们更加应该重视《客房部服务于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学生不喜欢《客房部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原因分析

中职《客房部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过程中, 对客房部的工作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另外在见习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轻度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认为饭店客房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一些学生表示不喜欢客房部繁琐沉闷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另外一些学生表示不能适应客房部繁重的工作, 工作的强度不能接受。基于上述这些原因学生一般认为自己不适合客房部的工作, 并表示不会从事饭店客房部工作岗位, 从而在《客房部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较为松懈。

另外, 从饭店对客房服务人员的需求中可以发现, 饭店并不倾向于选择中职学生, 而会选择实际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第一, 一些饭店对客房服务人员的选择并不注重其外形和年龄, 一般多选择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女性人群。第二, 客房部的工作非常的繁琐, 也包括一些工作强度较大的工作, 这对中职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挑战, 一方面是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另一方面是力量达不到工作要求, 在工作中较为吃力, 不能适应工作强度。

三、关于中职《客房部服务于管理》专业教学的研究

客房部的服务与管理在饭店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此, 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重视《客房部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活动, 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这门专业课程, 同时, 相关专业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做一些丰富和创新,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客房部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首先从自身做起, 重视这门课程,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对这一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耐心详细地向学生讲解学好这门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根本上引起广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另外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重视对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要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主要负责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主要扮演听众的角色。这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 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需扮演指导的角色。在相对枯燥的而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由学生自己去学习,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去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教师应该尽量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往往令学生感觉枯燥和无聊, 这就需要相关教师在课前认真做好备课, 在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采用更加丰富和创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比如采用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以及情境模拟法等, 通过一个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展开学习和讨论。

4. 针对客房部实际工作较为繁重, 学生不适应的实际情况, 教师应该在教育的同时, 更多的采用鼓励的方式以及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激励。教师应该肯定和表扬在《客房部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学生, 并选出学习榜样, 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其他学生能够正视和克服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同时, 学习榜样有利于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总结

客房部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对整个酒店的管理工作来说非常的重要, 针对学生不喜欢客房部的相关专业以及表示不会从事客房部的工作, 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重视《客房部服务与管理》这门专业, 并引导学生重视对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丰富和创新教学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霞.《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5, 01:271.

[2]张辉云.试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精细化的职业指导——以北京市外事学校为例[J].职业, 2015, 04:73-75.

[3]洪出山.新形势下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解决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1:160-161.

[4]曾清.中职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赤子 (上中旬) , 2015, 06:274-275.

上一篇:教育局七一活动方案下一篇:班干部竞选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