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愧山西读书笔记

2024-04-20

抱愧山西读书笔记(精选3篇)

篇1:抱愧山西读书笔记

抱愧山西美文

天马行空地想,想起已是秋季,便打开电脑,想写写秋天。兴致勃勃开写:

盛放的夏季,只轻轻地转身,便将天地万物带入了一个秋的世界。秋的气息伴随着一场秋雨绵绵而来,天气凉了……

然后就写不下去了。走出公寓,一路寻找秋的痕迹,校园里仅有一棵叫不上名字的树叶子微微泛黄,除此之外,在大西南,我找不到丁点秋的标记,顿觉一阵落寞。我了解这种落寞产生的缘由是在与北方的秋对比之后来的。在北方生活了25年,从没有发现自己对她的依恋。现在身处异地,哦,故乡,这个很大的词就不时出现在脑海里,有时她勾起我甜甜的嘴角,更多时候,是不尽的孤独感,以及由此而来的愧疚感。过去,当我身处其中时,我从未感受过她的存在;现在,当我走远时,她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也许这也是她的魅力所在,当我依赖她时,她只默默无闻,从没奢求、索取一丝回馈。而我走得干干净净,她又送来一段温暖的记忆。这就是北方的性格,她慷慨爽朗。这样的北方,这样的北方的秋天也是如此一般的痛快,她比南方少了很多内敛和含蓄。

北方的秋是热闹的。秋来了,院子里的枣树也开始了狂欢。随着秋风的拂动,饱满的枣子一粒粒地落在孩童的头上,脚边,笑声中。如果是雨后,满地的枣就如同玛瑙一般镶嵌在泥土里,捡起枣子,地上便留下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坑,甚是可爱。枣子甜红了小孩的笑脸,而秋天的色彩又缤纷了农民的喜悦。天空的湛蓝、白云的清澈、玉米金灿灿的黄、高粱的暗红、落叶过渡的黄绿相间、辣椒的火红,每一种色彩都点缀在我的记忆中。

除了风景,最吸引人的是秋天的声音。而留在心里,最动人的是落叶声,干燥的叶子在落地的瞬间碰撞出的.噼啪声,虽然是生命陨落的声音,可是在安静的夜里,依然能让人对生命肃然起敬。叶子一片片地落下,一阵风后,铺满地的落叶咔啦咔啦地响起来了,我不想说这是叶子的告别,这只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落叶归根,这是生命的回赠。落叶归根,落叶归根,忽然想到北方人的眷恋故土大概也是这种情结。原来你生长的故土,环境,是以这样的方式养育、塑造北方人。夜深了,此刻能伴着落叶声入眠的人该有多么幸运啊。

而我此刻,只能听到一列列呼啸而过的火车,不知道能不能赶在这个秋天结束前,回家再看看秋的天,听听秋的音。浩瀚的天上,时常有飞机飞过,同事几次开玩笑,天上有只大鸟飞,我不止一次欣喜地抬头,又失望低眉,我惦记着,秋天来了,北方的燕子该南飞了,它们会不会恰好飞过我的头顶……

篇2:抱愧山西读书笔记

捧着《抱愧山西》这本余秋雨的著作,像捧着一种心情,一种比惭愧更令我难以释怀的心情。余秋雨,作为一个局外人,他在山西旅行时,一直抱着一种惭愧的心情,惭愧于自己一直以来对山西的误解。可是我们呢,我们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山西的人们,我们又何曾不是蔑视山西,甚至怨天尤人地哀叹自己为何生在山西,但我们有过惭愧吗?我们的心灵有过一丝波动吗?

山西的落后,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是毋庸置疑的,山西成了落后的代名词,甚至连山西人的老实都蒙上了一层黄土的味道。可是,我们这些山西人又在做什么,又在想什么呢?答案是大都在想着将来如何走出这片哺育我们半辈子的土地。或许,形势如此,大潮流如此,我们可能创不出一些佳绩,更不能为山西抹去灰尘,但,至少,我们没有资格去轻视她,轻视她当年的辉煌。当然,我不会否认,我也曾蔑视过她,她的落后,她的愚昧,她的无知。可是,现在,将来,我再也不会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她,我找不到贴切的言语来形容我的心情,我只是努力地用心去读她,从余秋雨有力的笔锋中汲取力量。

余秋雨在书中这样写道,“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还有很多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海内最富乃山西,在清代全国商业领域,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是山西人。看来,山西之富在我们上上一辈人心中一定是人尽皆知,我们这辈人对山西的误解完全是出于对历史的无知,而有这种误解的远不止一人。

篇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上一篇:生命中的一株树优美散文下一篇:18年元宵节祝福语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