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随笔:山西的剧种

2024-05-15

山西文化随笔:山西的剧种(精选10篇)

篇1:山西文化随笔:山西的剧种

山西地方戏有五十多种,最有名的是四大梆子,然而全国人民基本上都不知道。说我们山西是戏曲窝子,但人们只是窝在自己的地儿,听自己的戏而已。这样说,虽说有点夸张,但和其他地方戏相比,山西的戏曲文化做得确实差一点。我们这个占全国地方戏六分之一的戏曲大省,更多地只是在自娱自乐而已。山西的戏好不好,当然好,但人们不太知道有这么个戏。四大梆子中,蒲剧知名度反而超过晋剧。蒲剧的观众范围虽小,但玩得仍是文武兼备的袍带大戏。这种大阵仗大气势是其他三路梆子所没有的。另外,蒲剧与秦腔风格相近,颇有古戏之韵,耐人品味。山西的古戏台大多在晋南一带。全国设有古典戏曲文物研究所的只有山西师范大学,只是因为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氛围与考察资料。另外三大梆子和一些小戏气候都不大。

蒲剧与秦腔都显慷慨悲凉,但前者比后者似乎又多一份柔婉,少一份古长安赋予的大气。蒲剧的《女起解》哀婉动人,与京剧唱腔一比,发现后者有唱腔格式化的嫌疑。前者唱腔快慢有致,抑扬顿挫,变化更为丰富。生活剧如《挂画》《杀狗》,袍带大戏有《西厢记》《薛刚反唐》等,都是极好的作品。

整体看来,山西的剧种都趋保守。山西的文化本身含有保守的极大成分。地理位置上的不东不西,使之在各方面都特色不明。太原王家与河东裴家的气势,晋商票号汇通天下的气势,一去不复返了。

文化的自豪感不能无缘无故。

公众号:沁中文艺

篇2:山西文化随笔:山西的剧种

肉儿香、皮儿脆,

人人吃了有力气。

黄河滚滚流远方!

绵绵吕梁花果香,

巍巍太行风光美、

吕梁太行展双臂,

篇3:山西文化随笔:山西的剧种

山西的悠久历史和民俗风情赋予了它丰富而宝贵的文化内涵。正因为此,山西的面食尤为分丰富多样,面塑艺术最能体现这一点,它们造型精美,形象独特,品种繁多,寓意深刻,可谓别具一番风味。

传统节日的面塑艺术文化

春节是作为一名中国人必过的节日。在山西,一到腊月二十几就开始为蒸花馍做准备,大多是为供奉神做准备。一般有枣山、如意、翻身、贡日、面鱼、面猪、面兔,还有十二生肖面塑等。枣山由三到五层面环衔接而成,底层最大,层层高叠,呈塔形,面环上镶满了红枣;在一层与一层中间有面花粘接,似浮雕;花的中心及面环的中心都镶有红枣。有的面环周围是花,有的是十二生肖,中间是二龙戏珠的造型,最上端则捏当年的生肖形象,例如鼠年就捏鼠的形象,牛年就捏牛的形象。枣山一般用龙、凤、玉兔的形象较多,这些在民间都有美好寓意的象征,它们的形象对称中有变化,整体感觉美,局部更巧妙。枣山的色彩一般都是比较鲜艳玫红、草绿、明黄,颜色鲜艳夺目,给人明快,吉祥的视觉感受。敬灶王爷要蒸面兔;敬门神要蒸小枣山,小面圈; 敬天地神则蒸面猪。一尊枣山馍是百姓祈祝年年吉祥如意的全部心愿。虽然民间枣山形制与所捏内容有所不同,但寓意皆同。

元宵节是继春节过后的又一个狂欢节日。元宵节的面塑很多是与春节面塑相同的。例如上面所提到的如意、翻身、 贡日。如意代表老百姓对来年生活的寄予,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如意的造型比较整,上面是一朵莲花,代表爱和长寿, 下面是三个面卷,最上面的是一个万字,有吉祥如意之意。 整个造型上都有用刀按压的条纹,与整体造型形成线面对比,很有美感;翻身代表来年有个翻身的机会,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期盼;贡日的造型比较简单,最底下是一个馒头形状的面团,上面是一层条状的盖头,最上面镶一颗大红枣,一般供神都会有它。元宵节的主要面塑是元宵枣花,整体呈塔形,底层最大,上面是一节一节用球形连起来的面团,点与线的结合是整个面塑的造型很具有设计感。圆球代表汤圆, “汤圆”,这个名称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 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因此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可以直接体现在面塑上。

清明节的面塑跟春节、元宵节的面塑有比较大的区别。 清明节的面塑一般有:蛇盘兔、水牛、燕子。蛇盘兔的造型是比较抽象的,他将蛇和兔子的形象融为一体,蛇身兔首。 蛇盘兔有两种:一种是给刚成家还无子嗣的男子食用,只有蛇和兔子的形象;另外一种是给成家并有子嗣的男子食用, 整体的形象在蛇身上多了一只燕子,燕子代表子女,这就与后面要提到的燕子有了联系。

民间喜事的面塑艺术文化

除了传统节日需要蒸面塑以外,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例如:婴儿满月、老人祝寿、婚礼,乔迁等等。

当地给婴儿做满月的风俗极为隆重,要备酒席款待贺喜的亲友。这一天最不可缺少的礼物是外婆用红布裹着的面圈和一双手锁。面圈也分两种。一种是男孩用的,面圈上的装饰是石榴,一般有九个,一把锁,一只福手。女孩的面塑则是九朵莲花,一把锁,一只福手。石榴代表男孩,莲花代表女孩,而锁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手锁,福手顾名思义就是有福气之手,整个面圈在于期盼孩子身体健康,茁壮成长。

老人的寿辰对于山西百姓来说可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在给老人祝寿时寿桃必不可少。寿桃的制作方法相对而言比较有技术性,用剪刀的刀背将三角形的面团进行按压、揉捏, 之后再进行调整。一般要蒸一个大概三到五斤面的寿桃,寿桃里包红糖,在大寿桃的周围还要蒸几个和老人儿女数量一样的小寿桃,代表着老人健康长寿,儿孙满堂,家庭幸福美满。

上面提到的只是比较常用的一些面塑,它们的制作方法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来概括:按、捏、揉、压、撮、剪、切、 补、涂、抹等。这些习俗都是当地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是因为在人类文化历史上因医疗条件、生活条件而导致的多灾多病,老人早逝的心理禁忌促成这一民俗的形成。民间艺人利用隐喻、暗喻等象征手法, 创作出多层次内涵丰富的面塑作品,而这些面塑作品又体现了劳动群众的淳朴意愿与真挚感情,美化着人民的生活,慰藉着百姓的心灵。智慧的山西人把这种心理禁忌和祝福情感融入了面食当中去,加以装饰,让面食从一种普通的食物, 化为一种艺术品,一种饱含情感、艺术品位、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

摘要:文章主要以山西蒸制面食中的面塑文化为例,为大家解析面塑的艺术魅力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各种面塑的内在文化及寓意,让我们深刻认识民间艺术的魅力,更加了解面食文化,从而认识到继承发扬传统的必要性。

篇4:山西文化随笔:山西的剧种

升级之困

除了规划不够,家底不清,集约程度不高,布局不尽合理,市场发育不全,对文化创意人才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外,山西至今没有一个交流、展示、交易、融资的文化产业平台。

2012年12月末,中国人民大学与文化部产业司在京联合发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在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排序中,山西位居第六。这是继2011年之后,我省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再次稳居全国前列,山西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驱动力上升最快的省市之一。

中國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指标,由产业生产力、产业影响力和产业驱动力3个一级指标构成。产业生产力,由文化资源、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源3个二级指标构成。产业影响力,由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两个二级指标构成。产业驱动力,由市场环境、公共环境、创新环境3个二级指标构成。

从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可以看出,产业驱动是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指标,说明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关键在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近年来,山西省将发展文化产业的着力点放在加大政策扶持上,全省以“五大战略”为引领,出台一系列意见和办法,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做强做大。11个市出台实施意见,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拿出上千万元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与此同时,随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文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山西省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占GDP的比重逐年递增,目前已达到3.5%左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25%以上,超过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产业生产力、产业影响力确确实实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指标。由于山西省文化产业规划不够,集约程度不高,布局不够合理,再加上市场发育不健全,对文化创意人才重视不够等,山西省目前还缺少一个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平台。按照省文化产业发展“五大战略”中“大会展集聚”的要求,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一直缺乏一个融合资源、提速升级的综合性文博展会。

应对之策

举办山西文博会,有利于壮大产业规模,有利于形成产业发展升级提速新平台,有利于引进优秀文化人才、文化项目,提升文化晋军影响力和辐射力,

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交融汇聚之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资源大省。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和矿产资源同样丰厚的地区,同时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挖掘、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提高区域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对资源型地区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改革与产业办主任胡彦威分析,举办山西文博会对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有利于壮大产业规模。通过文博会的聚气、聚势、聚资效应,能够吸引优秀文化人才、集聚文化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壮大产业规模。二是有利于形成产业发展升级提速的新平台。文博会为项目发布、项目签约、招商融资等搭建了展示、交流、交易、合作的高端平台,兼具了产业升级集聚和扩散的双重效应。三是有利于引进一批优秀文化人才、文化项目,进一步提升文化晋军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山西省已经连续8年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借助国内最大、最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为企业搭台,推介项目和产品。2012年,山西省政府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等大型国际性展会,全省百余家文化企业踊跃赴会,仅一南一北这两大国际性的文博展会,山西省企业签约总金额突破128亿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这些大型文博展会已经成为我省文化企业推介产品、获得订单的最主要途径。在这两个中国文化产业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博会上,我省开阔了视野,赢得了信誉,也积累了经验。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全省转型跨越,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高区域文化竞争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是时代的呼唤。打造一个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推介“晋” 字牌文化产品与项目的交易平台,直接促进和拉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山西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时机已经成熟。

创新之举

按照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提出的“区域影响、地方特色、国家水平、全国一流”的要求,首届山西文博会将组织省内龙头文化企业、国内外最知名的客商参展。

5月9日,在首届山西文博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山西文博会将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办会”的运作模式,力争把山西文博会打造成一个具有“区域影响、地方特色、国家水平、全国一流”的文化产业协作、积聚、会展品牌。首届山西文博会呈现四大亮点。

亮点一:起点高。我省坚持高标准、体现高水平,组织最优最强的省内龙头文化企业、国内外最知名的客商参展。其中,超过40家台湾文化企业将参展本届文博会。设立文博创意展区,届时,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参展。我省尽心竭力为省内外文化企业搭建一个优质的产品展示、产品交易和信息交流平台,为省内外客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机会。

亮点二:特色鲜明。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博会在招商布展上,从内容设计到产品交易、项目招商,都将体现三晋文化的整体形象,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整合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布局,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为来宾展示山西有史以来最全、最多、最具色彩的文化大餐。

亮点三:展示方式新颖。文博会将努力促进文化与科技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在内容和形式上着眼产业导向性和文化观赏性,全面展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反映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参展单位中,有一大批是高科技企业,媒体技术、动漫制作及一大批改变和进入百姓生活的高科技产品。在展馆布展上,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馆内亮点纷呈,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审美感受。

亮点四:突出民生。努力把举办文博会的过程变成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成果的过程。文博会将突出群众参与、双向互动的特点,把展馆内外结合起来,让群众不仅能看到琳琅满目、久负盛名的各类文化产品,体验生动的表演,还将设立市民参观日、主题日,组织国际级工美大师现场表演、点评文化产品、与观众互动,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享受权、参与权。届时,还将有10场以上高水平的国际演出与群众见面。

篇5:山西方言与山西文化

在中华方言大花园中,山西方言是最有价值、最为珍贵的一个品种。山西人说的山西话,即是山西方言。可以说,没有山西方言也就没有山西文化。

放之历史长河,山西方言与山西文化密不可分,山西方言与山西文化的关系确实源远流长。而以发展的眼光看,山西文化既靠文字传承,也靠语言(即方言)传承。可以肯定,没有语言的传承,山西文化是流传不到现在的。山西方言中的古音

对照许多北方方言看,山西方言是最接近文言的方言,而文言是沟通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桥梁和纽带,是高雅的语言!可以说,现在太原人、晋中人说的方言,就是当时唐朝人甚至是更久远的祖先说的话。在中华方言大花园中,山西方言是最有价值、最为珍贵的一个品种。

时代在变化,语言在变化,方言也在变化。而正是由于山西山川阻隔,地域封闭,经济自给自足,语言的变化相对较慢。因此,山西方言中保留古语音较多,古文化的含量较高,这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事实。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对山西方言与古文字、古语音的对应关系,对山西方言中的古文化含量,认识还很肤浅。

彭真同志的家乡,曲沃县垤(dié)上村,今已属侯马市。垤就是个古音。还有一个古字,咥(dié),吃的意思。这个字,可能除了山西人在用,别的地方人已经不用了。晋中、太原方言中常用这个字。如,今天咥了一碗拉面,咥了个过油肉。咥字本意是吃,长期使用中产生延伸变异。还有“咥便宜”的说法。如某公买了二斤豆腐,顺手拿了根葱,回来告老婆说,“咥了个便宜。” 山西方言与古诗词

山西历史上出过许多大诗人,如白居易、柳宗元、王之涣、王维等。当时这些唐代诗人肯定不会说当今的普通话,用普通话去朗读唐代山西诗人的作品,许多韵味出不来。有时心里不免嘀咕,白居易的诗不押韵呀!但又不敢说,怕人家笑话自己没文化,白居易是历代公认的大诗人嘛!

实际上,这些唐代大诗人当时都是说的山西话,山西方言。目前汉语各方言区中,只有山西方言、江浙方言中含有大量入声字,尤其是晋中、太原一带方言中含入声字较多,诗词中许多是用入声字作韵脚的,储存了许多远古的文化信息。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用普通话读和用太原话读,韵味是完全不同的。

入声字确实很独特、很奇特。它的特点是发音短促、有力,尾声似乎被吃掉了,像爆炒豆子,叭叭作响。而普通话尾音较长。如山西话:公安局、一桌饭、杀割啦、改革开放。语言学界专家曾多次去晋中考察,让一些中小学老师用方言读白居易、王维等人的诗,入声字使这些古诗词大放异彩。

需要说明的是,语言学的晋语区中不包括晋南二十七县市区及广灵县,因为它们的方言中没有入声字。山西方言与音乐

山西是民歌的海洋,这是世人皆知的。山西民歌由于其地域性特点鲜明,山西韵味十足,非常优美动听,流传很广,深受全国人民喜爱。

山西方言非常有特色,很有音律感、韵律感,山西民歌只有用方言演唱才有味道,至少也要普通话里夹杂山西方言,关键字、词要用山西方言,如果用纯普通话演唱,会韵味全无。

北京一个歌唱家演唱 “交城山”,有一句“一辈子也没啦坐过外好车马”。山西韵味应该是“一(ye)辈子也没(me)啦坐过外(wai)好车马”。歌唱家唱成“一(yi)辈子也没(mei)啦坐过那好车马”韵味全无,听着不舒服。

还有一个歌唱家演唱“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把“双圪顶”跪在石头上,改成“双膝盖”跪在石头上,本意是想用全国人民都听懂的语言推广山西民歌,这一改,使得生动的左权民歌变得索然无味。

而民歌大王石占明演绎了许多山西民歌,除左权民歌外,其他民歌也是唱得有滋有味。他满口左权话,在京城闯荡几年,是略带京腔的左权话。他的歌有味又听得懂,在全国各地舞台上大受欢迎。山西方言与戏曲

山西是戏曲大省,剧种繁多,剧目丰富多彩,各剧种名家辈出。各剧种之所以深受群众欢迎,与浓郁的地方特色分不开。首先,剧情大多与山西有关,如“打金枝”“下河东”等等;其次,音乐曲牌是当地的音调;第三,道白用的是方言。尤其是方言的运用,使得地方戏剧妙趣横生,大受欢迎。曾经有一段搞戏曲改革,音乐朝歌剧方向走,道白用京腔,弄得不伦不类,丢失了大批观众,已经引为教训。

山西的地方戏曲大都是用方言区来命名的剧种,如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正是体现了方言与地方戏之间的密切关系。下面以北路梆子为例,说明方言与戏曲的关系。北路梆子即雁剧,以晋北方言为基础,汲取了晋北方言的精粹,这是北路梆子集地方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华所在。1.词汇方面

从唱词和道白中,可以看到大量晋北方言词汇。如名词:在《舁(yú)桥》剧中的“山窝”(山里面)、“光景”(日子)、“莜面山药”“莜面推窝窝”“凉拌山药丝丝”“骨拐”“旱船”。在《血手印》剧中的“这边厢”“那边厢”。如动词、形容词:在《三堂会审》剧中,“打量我命难保全”(打量:估计、约摸);《醉陈桥》中“手扳着垛口往下瞧”(扳着:压着、按着);“帅字旗不住空中飘”(不住:不停地);《天剑除》中的“我心想做生意褪褪穷毛”(褪褪穷毛:即脱贫致富);《舁桥》中的“倒灶倒灶真倒灶”(倒灶:倒霉)。这些方言词语在剧中的运用,叫人听来亲切自然,贴近人民生活。2.叠音词的运用

山西方言尤其是太原晋中方言中用叠音词较多。如冰糖蛋蛋、花生豆豆、电线杆杆、花袄袄、板凳凳。《舁桥》中的“阴沉沉”“血淋淋”“哗啦啦”“雾茫茫”;《访白袍》中的“清风飘飘,细雨霏霏”;《打代州》中的“黑压压”;《血手印》中的“悲风呼呼响,胡天叫地两茫茫”。这些叠音唱词在剧中起到了烘托气氛,渲染场景的作用,给人生动形象的感觉。3.谚语、俗语的运用

北路梆子的道白、唱腔,不仅大量运用方言土语,还用了方言中的俗语、谚语。《舁桥》,中的“饿得前心贴后背”“好你老婆子,和老咸菜一样——黑心”增加了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这老婆子不够数——一定是个二百五”用顺口溜来刻画人物,更加生动。

我省各剧种在运用方言中大致如此,因此也紧紧吸引当地群众,使之流传久远。方言是地方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方言就没有地方戏。幽默生动妙趣横生的山西方言

山西方言充满了幽默感,说起来使人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准确。以前人们打煤糕时要去煤场买煤,常听人们说:“有面子的没面子,没面子的尽面子”,讥讽走后门、拉关系。反动军阀阎锡山搞三自传训时说的一句话:“没有关系找关系,找下关系没关系。”意思是要说你不是“共党”,就找关系来证明,找来证人就没事,找不来就按“共党”处置。这种一语双关的表达使人一听就明白,记忆深刻。

山西方言中对“二”的运用,简直妙不可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如“二流子”“二癞子”“二百五”“二不楞”“二愣子”“二傻子”“二姑娘”“二闺女”“二杆子”“二鬼子”“二五眼”“二饼子”(眼镜)、“二道贩子”“二把刀”“二球货”。山西方言中“二”打头的词多为贬义词,为什么不用一、三,一定要用二,说不清。现在又有发展,如“那人不行,有点二”。过去惯用语中有“起二心”,“忠心不二”。

山西方言中语汇确实丰富生动。在太原地区,一个“头”字,有三种说法:太原城里人叫“得老”,小店一带叫“得老蛋子”,柴村一带叫“骷髅”。晋中一带说的“谝打”“倒歇”就比“聊天”生动、亲切得多。“溜舔”就比“拍马屁”更为形象、生动。类似的语汇较多,与普通话相比,山西方言更为丰富多彩。如:黑眯洼眼、球眯性眼、死眯处眼、死皮赖脸、圪出打蛋、黑操烂

五、假迷三道、肉头性脑、光眉俊眼。语音辨异、乡音出彩

说山西话十里不同音,确实不为过。山川阻隔,封闭自足的经济文化圈,造成了五花八门的地方口音。方言除了用文字记录、表达外,重要是靠语音来表达意图、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在山西方言众多的支系中,我认为最具幽默感、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五台话(包括定襄话)和平遥话了。五台定襄话的基本特征是把所有发ang的音,统统发为an,这就是打开五台、定襄话秘密的钥匙。如钢(gan)铁公司、阳(yan)光(guan)灿烂。而平遥话的特点是把an的音发为ang。如平遥人说展览(zhanglang)。而与平遥相邻的介休,又是把发ang的音发为an。有一句笑话,介休人说,张(zhan)部长(zhan),我(e)上(shan)了你的当(dan)了。刚调来的张部长听罢,气得晕过去。人家听成,“张部长,我骟了你的蛋了!” 山西方言与移民的关系

历朝历代,由于屯垦戍边、开发新区,大规模移民是常有的事。移民一方面造成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又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发生交流,产生新的文化。人口的迁徙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使方言随着迁徙人群大跨度地转移。几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域人群,几乎操着相同的方言,可能是移民带来的语言现象。比如长治方言区、黎城方言区,人们说肉为(yòu),说人为(yin)。这与辽东方言、胶东方言是一致的。究竟谁是源、谁是流,尚不清楚。但推测,山西为中原腹地,辽东、胶东较为偏远,山西应为源,辽东、胶东应为流。运城许多地方说街(jie)为(gāi),赶集为“赶街(gāi)”。这与云、贵、川、湘、鄂的方言是一样的。运城一带在汉唐时是京畿之地,出去做官、经商的人多,把当地语言带出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当时云、贵、川一带尚属蛮夷之地。源流关系应该是清楚的。山西境内古交、娄烦、静乐与沁源的口音有着惊人的一致,以至于经常错把静乐人当成沁源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大跨度的方言相近现象,尚待专家考察论证。

篇6:山西文化随笔:山西的剧种

先进个人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列)

1、授予“山西省合唱优秀人才”称号(12名)

王珣 王绍伟 王燕平 邓欣欣 刘亚男 张子龙

张瑞蓉 庞万龙 梁建明 韩敏虎 樊瑛 颜辉

2、授予“山西省优秀合唱团长”称号(23名)

王永远(太原工人文化宫青松合唱团)

王全惠(晋城太行阳光爱乐合唱团)

王园园(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汾河之声合唱团)

冯珍(临汾市总工会职工合唱协会合唱团)

乔起峰(长治市职工合唱协会直属合唱团)

刘瑛(山西省群众艺术馆社会文化老年大学合唱团)

刘银河(共青团太原市青年宫团干合唱团)

李雅(太原职工美丽时刻女子合唱团)

李艳红(太原万柏林区春晓合唱团)

吴志远(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公司阳光合唱团)

何红娥(太原万柏林区教育合唱团)

张鹏(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工会太阳石合唱团)

周玉萍(大同鸣一合唱团)

郝惠敏(山西阳光大地合唱团)

相红春(山西省干部合唱团)

聂素芳(山西政协合唱团)

董建东(太原铁路局老年大学金秋合唱团)

韩劲松(晋中学院大学生合唱团)

韩晋宁(中北大学合唱团)

雷永录(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太行矿工合唱团)

薛红秀(晋中市直合唱团)

冀朝红(大同爱乐合唱团)

魏一飞(晋城市群众艺术馆太行风合唱团)

3、授予“山西省优秀中青年合唱指挥”称号(23名)

马水珍(运城市天籁之声职工合唱团)

王临宝(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公司阳光合唱团)

王树敏(阳泉市干部合唱团)

王维娜(运城学院银湖之声合唱团)

王斌(太原市群众艺术馆群星合唱团)

申德华(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工会太阳石合唱团)

朱瑞婷(太原市少年宫合唱团)

乔飞(山西省合唱协会指挥)

闫晓芳(晋中学院大学生合唱团)

祁楠(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杏坛之声合唱团)

孙鸣(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爱乐合唱团)

杜建华(山西潞安集团羿神合唱团)

李冉(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汾河之声合唱团)

杨乐乐(晋城市群众艺术馆太行风合唱团)

张焯青(山西星海合唱团)

张瑞花(吕梁市群艺馆女子合唱团)

庞礴(山西大学学生交响乐团)

胡常红(太原市国家税务局合唱团)

段玉玲(共青团太原市青年宫团干合唱团)

郝溪椿(太原市教师合唱团)

柴广育(长治学院大学生合唱团)

温炳禄(国家电网公司晋中供电公司天之光合唱团)

薛晓虎(太原铁路局老年大学金秋合唱团)

4、授予“山西省合唱活动优秀个人”称号(40名)

王力蓉 光丽 任粉萍 刘大海 刘志旺

刘锦杰 李燕 李克 李伊林 李星光

杨志刚 张鹏 张凤娇 陆晨曦 陈婷

陈国爱 武存英 武晓霞 范富 范晓荣

周丽娟 郑敏 赵 微 柳志伟 赵桂珍

李宁杰 敖振华 贾玉柱 徐 洁 徐娟

高旭丽 郭婷 郭 瑛 常峰 康俊萍

韩亚钦 尉燕 路畅 管仲民 蔡馥坤

中国歌唱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演员、教授。山西省职业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

博士、副教授,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书记。 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理事、中国师范院校合唱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教育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山西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兼指挥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迪贝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歌舞剧院声乐指导,山西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合唱协会声乐艺术委员会主任。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合唱协会理事,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赏析声合唱协会常务理事。

邓欣欣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合唱协会会员、山西合唱协会理事。曾任山西省歌舞剧院歌舞团、歌剧团、交响乐团副团长、书记等职务,多年来为山西省的合唱文艺事业做出了贡献。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合唱协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合唱指挥大赛专家评委、山西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作曲、指挥。成功的指挥我国红色经典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 (千人合唱)《牺盟大合唱》等。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键盘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山西省音协钢琴学会会长,山西省合唱协会键盘专业委员会主任。

山西省合唱协会副会长,从事煤矿群众文化30年,经常深入一线为矿工兄弟们排练合唱。 1997年成立了西山煤电职工合唱团(太阳石合唱团),立足于矿区,服务于矿工。2009年与山西省合唱协会一同策划了《心中的太阳》矿工大合唱。

太原工人文化宫声乐培训部主任, 副研究馆员,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音乐专业,山西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

庞万龙,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山西大学理论作曲系原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合唱协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歌曲作法》专著《庞万龙歌曲选》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合唱《太原你好》;《三晋之春》合唱音乐会主题歌。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山西省合唱协会理事。

篇7:晋商文化 山西商业的资本

山西为“晋”,自古以来就出善于钻营、精于理财的商人,所以自明清以来就有“天下皆晋商,晋商食天下”的说法。山西商人,尤其是首创中国历史上票号的山西票号商人,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晋商翻开了中国商业史上最灿烂的一页,晋商也成为了中国商业舞台上异常活跃,有影响力的商帮之一。

考察晋商数百年的发展图景,晋商之所以成功乃是因为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商业经营,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商业文化,同时山西商人又具有不畏艰辛,敢冒风险的开拓创业精神,也就是晋商精神,它们共同支撑着山西商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并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清代实力最雄厚的商帮

山西商人的活跃,古代文献多有记载,晋商发展到清代,已成为国内实力最雄厚的商帮。从明代到清代初年,山西商人实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明代全国较大的商业城市有33个,山西就有太原、平阳、蒲州三处。这时,山西商人的资本积累已相当可观: “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明代末年,山西商人已进入了东北地区,1618年努尔哈赤占领抚顺时,对在抚顺的山西等地的大商人写了“七大恨”,命令他们退回山海关内,可见当时山西商人已经和后金进行着贸易活动。清兵入关后,蒙古地区归入清王朝统治,于是山西商业开始蒸蒸日上。

世界经济史学界把他们和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山西商业的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财富,而且也改变了当时人们“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们都说“家有万两银,不如茶庄上有个人,当官入了阁,不如茶票庄上当了客”,茶庄票号正是当时非常热门的行业。

在清代,晋商雄居中华,饮誉欧亚,辉煌业绩中外瞩目。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晋商称雄过程中,晋商一共树有3座丰碑,那就是駝帮、船帮和票号。

独特的晋商文化

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著称,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

说到晋商,我们不得不想起两年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表面上看起来与现在当地的生产生活没有多大关系,但随着它在全国各地的播映,现在体现出来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许多人都知道,在电视剧初播当年,乔家大院就游客爆满,国庆黄金周期间还不得不临时加印门票,可见一份历史文化素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虽然这些无法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但它的作用却显而易见,并且是长期有效的。

山西的乔家、渠家以及曹家都曾走过西口,塞外的风沙磨炼了他们不甘贫穷的意志与毅力,他们用自己饱含着汗水的业绩,衣锦荣归之后,给后人留下了这些雕梁画栋的宅院,和古色古香、风韵犹存、遍布城乡、数以千计的庭院建筑,而且给建筑学、晋商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直观资料。

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又是民俗的殿堂。这里已建为华北民俗博物馆。目前,已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人。而与乔家大院媲美的渠家大院也是清末民初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晋商渠源浈的宅院。渠家大院同乔家大院一样,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遗产,现在已成为新的经济文化的载体——晋商文化博物馆。在晋中还有不少很有价值的商家大院和民居建筑,如平遥县创建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的李家,榆次市开辟荣商之路的常家,太谷县的经贸活动伸展到东亚、西欧的大资本家曹家,灵石县因财达官,因官得势,大院建筑南北风格融为一体的王家等,或官府气势较强,或园林盛景较浓,形成了与乔家、渠家大院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民间瑰宝。

春秋数度,风流尽显,晋商大院以其辉煌的过去永垂史册。后人将沿着历史上晋商辉煌的足迹,再创新世纪的繁荣。

晋商文化的历史价值

晋商文化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体系,它继承、融汇了历史上丰富的商业经营经验和自强创业精神,在我国商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得“晋商”这一山西商人自发组织而形成的商行群体,在历史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下,吸取先辈的优秀经商思想,总结前人艰苦创业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营诀窍,悟出了多方面的理财之道,增长了经营的知识才干,优化了自身处世为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

“晋商文化”中的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等宝贵的经验,支撑着山西商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其中被称为“晋商文化”的核心的“晋商精神”,被著名经济学家孔祥毅教授总结为四个方面: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开拓进取不畏艰苦的创业观和同舟共济的协调观,这些都成为商业活动中具有价值的商业品质和商业精神,引领山西商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在瞬息变幻、强手如林的商海搏斗、探索中,晋商排除历史上数不完的干扰和破坏,前仆后继,自强不息,终于跨入历史上明清时期几乎独占全国金融资本和称雄全国商业资本的辉煌时代,开创了晋商的鼎盛时期,而且执全国商业牛耳达三四百年,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最灿烂的一页。在那个时期,我们可以以太平四大商业家族的发展轨迹,来审视晋商文化生命力的发展。

太平尉、王、刘、杨四大商业家族,在兴旺发展时期,都能重视精神价值、文化价值、荣誉价值,重视人才培养,敬业教育。尉家自乾隆时期受郑板桥的启发,开办私学,有21人进入仕途;王家七代28人当过清朝官员。他们是亦官亦商,以官护商,商官结合的商业家族。刘笃敬创办刘家私学,培养商号长徒。至解放前,仍培养大学生、留学生十余人,至今仍在为祖国建设服务。杨世堂后代杨德铨是留美学生,任耀青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们之所以能在商业竞争中兴盛发展,是和他们重视培养人才分不开的。

篇8: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山西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 全省上下全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 把转型发展的目光从煤炭转向文化产业, 将其列为“山西七大非煤产业”之首着重发力, 文化产业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发展不断壮大, 正在成为山西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对推动山西省经济稳定向好、实现山西振兴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文化产业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 人们也能享受到文化成果带来的诸多实惠。

一、山西的文化产业优势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不仅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其文化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

目前为止, 山西的古人类遗址多达13477处, 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约53875处, 现存古建筑28027处,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227处, 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452处, 居全国第一。其中世界遗产三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除了古建筑、石窟、壁画、彩塑艺术等这些不可移动的物质遗产外, 山西还拥有极其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潞安大鼓、上党梆子、五台山佛乐等32个项目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是这些厚重丰富的文化底蕴, 使得山西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和东方古代艺术“博物馆”, 为山西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二、山西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发展

1. 文化产业规模扩大, 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非煤产业的大背景下, 山西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法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加, 2015年达到1.65万个, 比2012年增长84.3%, 年均增长22.6%;文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68.65亿元, 同比增长12.1%, 增速上涨10.5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撑, 作用日益重要。

2. 致力打造文化精品战略, 促进演出市场繁荣

舞剧《粉墨春秋》、说唱剧《解放》分获中宣部第13届和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舞剧《粉墨春秋》、《一把酸枣》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晋剧《刘胡兰》获“文华剧目奖”;晋剧《巴尔思御史》、《上马街》获第13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傅山进京》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编剧大奖、导演大奖等9个奖项等;全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达到7部, 名列全国第4位。

3. 加大文化设施投资力度, 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1)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初步形成多元投资格局。近年, 山西省先后制定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文化金融合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业等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文化政策, 并首次设立了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体育产业两项基金。与此同时, 大批社会资本踊跃进入文化产业, 煤炭行业转入文化产业的项目与资金源源不断, 文化产业投资日趋活跃。2015年, 山西省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大关, 达到643.00亿元, 同比增长26.3%。

(2) 政府投资提质增效, 文化设施大大改善。2015年, 山西省文化建设项目资金总额6.38亿元, 同比增长17.1%;各地积极规划建设文化设施, 在建项目278个, 其中:公共图书馆19个、文化馆21个、文化中心10个、博物馆44个、其他文物机构42个等。截止2015年底, 全省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分别为114.33㎡、267.35㎡, 居全国第11位和第14位, 两项指标在中部六省中均排名第一。

4. 文化旅游相互融合, 形成协同发展局面

五年间, 文化、旅游相互融合, 一大批新兴文化项目兴起。武乡县深挖红色文化资源, 投入近十亿元打造了八路军文化园;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带动了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连续举办, 大幅提升了平遥古城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山西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 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开演2年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不仅提升了山西形象, 而且激活了古城旅游景区的活力, 带来了旅游业的兴盛。“十二五”期间, 山西省旅游总收入先后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 由2011年的1342.6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47.50亿元, 年均增长26.0%,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 2015年旅游业“逆势”增长, 标志着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山西省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5. 依托文博会, 提升山西文化影响力

将文化引领作为战略根基,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2015年9月, 山西省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文博会。此次文博会以区域影响、地方特色、国家水平、全国一流为目标, 全面展示近年来山西省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又进一步促进了省内外文化企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打响了山西文博会的品牌, 弘扬了三晋文化, 塑造了山西新形象, 提升了山西文化影响力, 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山西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1. 产业规模小, 实力不强, 结构问题突出

2015年, 山西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1.6万个, 在中部六省中最少, 占全国1.4%。规模企业偏少, 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规模以上法人单位339个, 占比为2.1%;而规模以下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占主体。文化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文化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文化服务业, 2015年其单位数占文化产业总数82.5%, 增加值为199.90亿元, 占比74.4%。而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文化制造业单位数仅占17.5%, 两项合计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6%。说明山西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相对滞后。在连续七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中, 我省无一家文化企业入选。

2. 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文化投资总量偏小

山西省文化资源丰富多样, 优势明显。但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 存在诸多不足。在连续七年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中, 山西省无一家文化企业入选。山西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 但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数不足5%。文化产业投资基数低, 总量小, 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

3. 新兴文化产业较少, 创新不足

山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传承。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积极培育传统文化产业,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在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上投入较少。民营资本投入较低, 文化创意不足, 科技创新滞后, 部门联动较弱。直接影响文化产业多元发展格局的形成。

四、加快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文化产业对于山西走出转型升级新路具有重要意义。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实现山西的振兴崛起, 需要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的优势。增加文化产业投资规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着力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丰富市场层次, 打造文化旅游强省, 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产业平台。提高居民收入, 保障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提高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水平, 利用新技术, 激发传统产业活力, 发展新型文化产业。

回眸过去, 山西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壮大, 要抓住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继续前进、不断发力, 进一步将其培育成为山西的优势产业, 为推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提供新支撑, 为逐步实现山西振兴崛起提供新动能。

摘要:近年,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 文化产业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已经由探索、起步的初级阶段, 逐步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山西积极响应号召, 依托自有优势, 逐步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确立文化强省战略,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本文主要就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与取得的成绩进行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以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产业,战略,优势,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晓明.从全球化视野看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城市观察, 2009 (3) .

篇9:山西分水文化探析

山西分水文化遗产现状

无论在山西的引泉灌区还是在引洪灌区都留有分水文化遗存,如霍泉分水亭、分水铁栅、分水碑记、好汉庙、水神庙、难老泉分水石堰、张郎塔,介休源神庙遗址、洪山泉“五人合葬墓”、襄汾“红爷庙”等,其中霍泉分水与难老泉分水的历史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使用当中。与这些文化遗存并存的还有流传民间的故事,以“跳油锅捞铜钱”确定“三七分水”最为盛行,“三七分水”也是较为普遍使用的分水制度,“跳油锅捞铜钱”的英雄即分水遗迹中的张郎塔、好汉庙、红爷庙的祭祀对象。分水文化遗存、水神祭祀组成了独具山西特色的分水文化遗产。

遗产中以难老泉、霍泉流域分水文化遗存的保存状况最好,又以《建霍泉分水铁栅详》所记“三七分水”与分水铁栅文物相对,表现分水文化最为直观。

霍泉分水文化遗存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境内。遗迹最上方霍泉的源头,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海池,南北40米,东西约25米,池水清澈见底。据《山海经》记载,霍泉发源于霍山南麓,分南霍、北霍二条渠水,灌溉赵城、洪洞两县。海池下方有三间卷棚顶凉亭,即为霍泉分水亭,亭下竖立了十一根铁柱,将泉水分成十股,其中七股流入北霍渠,灌溉赵城24村,三股流入南霍渠,灌溉赵城4村,洪洞9村。堤前筑有人字堰,分南北水流。分水亭南侧碑亭内存有《建霍泉分水铁栅记》,刊于雍正四年(1726年)六月,高241厘米,宽72厘米,侧宽22.5厘米。螭首,碑额篆书“建霍泉分水铁栅记”,碑文正书。刘登庸撰文,孔传书书丹,孔见龙篆额。主要陈述了创制铁栅经过和水利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亭北侧碑亭内立有《建霍泉分水铁栅详》,与《建霍泉分水铁栅记》同时刊刻,高241厘米,宽78厘米。螭首,碑额篆书“建霍泉分水铁栅详”,碑文正书。刘登庸撰文,江承诚书丹,王极昭篆额。碑文为平阳府代理知府刘登庸对上级官员的报告,叙述了建霍渠分水铁栅的起因、经过及铁栅式样,碑阴为“建霍渠分水铁栅图”。碑文载:“唐贞观间,分南北二渠,赵城十之七,洪洞十之三,因分水不均,屡争屡讼。雍正三年乙巳夏……诣渠相度,创制铁栏,分为十洞,界以石墙,南三北七。”

霍泉流域至少在唐贞观年间已形成三七分水制度,并且至清康熙年间仍沿袭旧制。因分水石不断被破坏,立铁栅为记,平息争端。 关于“三七”分水,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油锅捞钱的说法。据《山西通志》记载:“洪赵争水,岁久,至二县不相婚嫁。”贞元年间,遭大旱,两县百姓为争霍泉水,打斗激烈,平阳(今临汾)知府召即洪、赵两县县令共同拟定了骇人的平乱之策:在霍泉的水神庙前,架起油锅,将锅中之油烧沸,掷十枚铜钱于锅底,命两县各选的壮丁,用手探油锅,捞得几枚钱得几份水。赵城一名壮汉将手插进滚腾的油锅抓出七枚铜钱,赵县因而获得七分水。而这位青年汉子右手、右臂被油炸得焦烂,被该县视为泽被一方的英雄,在水神庙一侧建立了“好汉庙”的生祠。

好汉庙左侧为水神庙,又名明应王殿,在广胜寺下寺西侧,与广胜寺一起已于196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神庙是祭祀霍泉神的风俗性祭祀庙宇,主殿宇叫明应王殿,是祭祀霍泉神的场所。明应王殿为元代建筑,建于公元1319年,重檐歇式,四周设围廊。殿内有明应王像端坐神龛正中,两侧有四尊侍女,龛下有四大臣泥像分站两列,神态各异,表情传神。庙内壁画疑为酬神的献艺场景。庙门外及东西墙外壁上藏有二十多方水利碑刻,如:《都总管镇国定两县水碑》、《重修明应王庙碑》、《重修明应王殿之碑》、《重修三门记》、《校正北霍渠祭祀记》(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察院定北霍渠水利碑记》、《赠北霍渠长(掌)例卫瓮治水告竣序》等。碑文记述了分水碑亭、分水铁栅、水神庙和霍渠重修、维护等事宜。

难老泉流域分水文化遗存集中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内,保存状况良好。“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晋祠背后为悬瓮山,《山海经》载有:“悬瓮之山,晋水出焉。”这道泉水和“鱼沼泉”、“善利泉”,汇成晋水南北两渠。除供应居民食用,还可以灌溉三万亩农田,开动一百盘水磨。晋祠本为奉祀西周晋国开国侯唐叔虞的祠堂,至宋天圣至景祐年间 (1023-1032年),并州大旱,祈雨者甚重。宋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圣母殿,总19米高,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将水神祭祀与唐叔虞合祠奉祭,“后人或加封圣母,题为邑姜。”之后,敬水神、祈雨、求子在此盛行起来。

难老泉分水石堰位于晋祠南区水母楼前的清潭中。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檐歇山顶双重楼阁式建筑,四周回廊,下层为砖砌券洞三穴,一明二暗,二层为木构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水母楼前为难老泉亭,泉水东入清潭,又名金沙滩,潭中刻石舟,名为不系舟。潭东石筑人字堰,即为难老泉分水石堰,堰设十个直径约一尺的石孔,中间有一石塔,露出水面部分刻“砥柱”二字。泉水由塔尖处分流,三孔流入南渠,七孔流入北渠。北水入智伯渠后穿晋祠院由西南斜向东北,过白鹤亭,再过会仙桥,与暗渠中的善利、鱼沼泉水江合后于钧天乐楼后向东流去。

难老泉分水石堰旁的石塔,名为“张郎塔”,又称“中流砥柱”。张郎是晋祠山边花塔村人,人们将他的尸骨存放在“中流砥柱”下,因为他是为花塔村赢得七分水的英雄。

相距百余里的难老泉分水亦与霍泉分水同样流传着“油锅捞钱,三七分水”的故事,“三七”分水是特有的现象,还是山西境内普遍现象?油锅捞钱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还是人们臆造的?关于此方面史书与碑刻都无明确的记载。在介休洪山泉有“五人合葬墓”、翼城滦池有“四大好汉庙”、襄汾有“洪爷庙”等,也都是为了纪念那些敢于“跳油锅捞铜钱”的好汉所建,只是故事情节略有增减。民间对于张郎等英雄祭祀与水神祭祀一样盛行,逐渐成为历史时期政府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

山西缺水的自然条件使水神崇拜盛行

nlc202309020618

尽管山西境内流淌着众多的河流, 但因其地理环境所限, 历史上就属于水资源匮乏的省份,全省年降雨量比华北地区的年平均值少4.4%,耕地公顷用水量占全国平均值的13.3%,人均占有水量占全国倒数第二位。而中国历史时期以农业为根本,老百姓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天吃饭,水就是农业社会的天,没有水就无法生存。因此,流行于中国的各教派都对于民间流传下来的水神信仰持认可并进而崇祀的态度,而水旱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使得与农业有关的神灵信仰更为容易地得到广泛传播。唐宋两朝始,政府在霍泉、难老泉分水区域都有正式建庙祭祀水神、水母。以霍泉流域分水区域为例,尽管也有风调雨顺的年景,但是干旱仍使人心有余悸。下面是一组来自《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 的数据:

527 年( 东魏天平四年) 洪洞极端干旱,四月旱, 霜早, 人饥流散。

1330 年( 元至顺元年) 洪洞极端干旱,赤地千里,自春至秋无雨,人相食。

1428 年( 明宣德三年) 洪洞极端干旱,饥民流离不下十余万人。

1484 年( 明成化二十年) 洪洞极端干旱,山西大旱,秋不雨,次年六月无雨, 饿殍盈野,人相食。

1534 年( 明嘉靖十三年) 洪、霍极端大旱大饥,禾稼殆尽,饿殍盈野。

1585 年( 明万历十三年) 全省( 含洪、霍)大饥,赤地千里。狼群行噬人, 令民扑一狼,予谷一石。

1720 年( 清康熙五十九年) 洪、霍极端干旱, 麦苗皆枯死,秋旱无禾, 米麦石十金。

1877 年( 清光绪三年) 洪、霍极端干旱上年被灾, 本年秋禾歉收,树皮草根剥掘殆尽,人相食,此次旱灾最甚。

残酷的旱灾数据背后是当地对水资源的强烈依赖。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一旦灵验,马上就会奉若神明,甚至采取各种办法来取悦神灵。霍泉明应王殿内现存的壁画就形象地演绎了求雨、酬神的过程。明应王殿现存壁画以祈雨为主线,包含祈雨图、敕修兴唐寺图、下棋图(对弈图)、捶丸图、龙王行雨图、卖鱼图、尚食图、杂剧图等十三幅图。祈雨图中,水神明应王居于正中,文官武将立于两侧,前方侍女手俸供盘,后部侍女手持团扇,一位身穿青色袍,头戴乌煞帽的官吏跪在殿阶下,双手捧着祈雨文,祈求明应王降下甘露。整幅图充满道教气息,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官员向明应王祈雨的情形。而杂剧图则以杂剧在元代的兴盛为题材描绘演出的情形,仿若在向水神明英王献礼以酬神灵。《重修明应王殿之碑》载有:“每岁三月中旬八日,居民以令节为期,适当群卉含英、彝伦攸叙时也。远而城镇,近而村落,贵者以轮蹄,下者以杖屦,挈妻子、舆老羸而至者,可胜既哉!争以酒肴、香纸,聊答神惠。而两渠资助乐艺、牲币、献礼,相与娱乐数日,极其厌饫,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酬神不但有酒有菜、香火纸钱,还有乐艺表演,牺牲献礼,不可谓不隆重。

水神崇拜一方面来自官府公祭的水神如明应王、圣母邑姜,另一方面产生于民间,来自分水、用水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如张郎塔的张郎、好汉庙的好汉、五人合葬墓的主人。这些英雄因为在油锅捞钱的残酷争夺中,为自己的一方群体利益用躯体乃至生命换得较多水分而赢得尊敬,乃至千古的祭祀崇拜。那些没有勇敢献身的村落则会受到羞辱,如:明朝时为了平息争水纠纷, 在介休源神庙设油锅, 扔进48 枚铜钱, 由各村好汉去捞。其中洪山的好汉捞了6 枚,其他村的人也捞了一些,只有张良村的人被吓跑了,众人大喊: 张良家草鸡了!洪山村捞出铜钱的五位好汉,被葬于洪山上,取名“五人合葬墓”,世代受人祭祀;而张良村除了少用水,还要在三月三祭祀源神时额外加一只草鸡以示惩罚。

“三七分水”的行事原则

“下油锅捞铜钱”残酷竞争所定的“三七分水”之制,史载由来已久,在山西各地分水案中,历代官员常会依“三七分水”旧制作为处理分水问题的行事原则,除介休洪山泉外,鲜有修改分水比例的记录。

晋水用于农田灌溉至少不晚于隋唐。在北宋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兴农田水利的大背景下, 嘉祐五年(1060)陈知白将泉水分割为北河七分、南河三分。具体为何三七分,没有说明。清人刘大鹏在《晋祠记》载:“夫北渎之水虽云七分, 而地势轩昂, 其实不过南渎之三分;南渎虽云三分,而地势洼下,且有伏泉, 其实足抗北渎之七分,称物平施,分水之意也。”根据清代的灌溉流域情况,北河灌溉19村、170 多顷,南河灌溉18村、140多顷,基本是按土地多少来分配用水。

介休源神泉或洪山泉之用于生产至少应不晚于唐代。嘉庆《介休县志》卷二载有:西河之民聚讼盈庭, 知县史记事询,分水之初有石夹口、木闸板,三分归中河,七分归西河。今木朽石埋,三七莫辨,但地数既有多寡,应照地定水。中河地近四十顷,水四分,西河地近六十顷,水六分。乃筑石夹口,铸铁水平,上盖砖窑,下立石栏,一孔四尺归中河,一孔六尺归西河,门锁付水老人掌之,无故擅启者以盗论。这里原为三七分水,后照地分水,改为四六分。这在水权案比较少见。从自然地貌看, 介休源神泉情况与晋祠分水不同。这里地势为南高北低, 诸泉自南而下, 向北汇入汾河。三河自东而西, 都是自上而下, 因此无所谓按地势高低分水。引起纠纷的原因是洪山泉至石屯, 为中河、西河分水处被分成了两股,西河人嫌中河多稻田、油磨, 对分水比例有意见产生纠纷。

霍泉早在“唐贞观间(627-649),分南北二渠,赵城十之七,洪洞十之三”。(《建霍泉分水铁栅记》)金人引宋碑载有:庆历五年(1045),有两县人户争霍泉河灌溉水田,分数不均,是时责有司推勘。据两县分折到霍泉河水等共浇灌一百三十村庄,计一千七百四十七户,计水田九百六十四顷一十七亩八分,动水磨四十五轮。赵城县人户合得水七分,洪洞县人户合得水三分,两词自此而定!”(《都总管镇国定两县水碑》)从碑文可见,霍泉“三七分水”的旧制自唐已定,金、元、明、清以来,南北二渠并无争议。霍泉分水之争主要是因为某些人为因素破坏了这个既有的成规,导致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实际用水达不到这个比例。

“分水文化”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分水铁栅、分水石堰等历史文化遗存所反映的分水比例与史料碑记所记载分水比例多为“三七分水”,这一现象背后是“油锅捞钱”所确定的比例也多为“三七分水”。不排除政府采用“三七分水”的技术手段,或与实地情况相吻合,但是在具体的水案解决过程中,按旧制解决冲突,这无疑是山西分水文化逐渐形成发展而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的结果。换句话说,是政府对该地域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信仰、庙宇祭祀等文化传统的适应,这一文化传统即我们所说的分水文化。历代官员认识到违背这一文化设定的行事方式,必将导致地方社会水利秩序的混乱,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而在水案纠纷的处理中能够权衡利弊,尊重传统,选择“率由旧章”的处理方式。

政府尊重民间水神崇拜的心理,不但进行政府主持的公祭,也默认民间祭祀。“油锅捞钱”的英雄演变而来好汉神与传统水神一样在民众心中具有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假借“油锅捞钱”残酷竞争所得铜钱来定的分水制度一经确定,其树立的英雄所代表的宗族、村落利益和地位也得到长期的稳固。“三七分水”中的英雄所在的宗族或村落也就是在分水中占有强势地位的一支。晋祠难老泉分水的张郎所代表的花塔村张姓一族,在明清时期轮流担任了北河的6位渠长。张姓在用水的过程中,排定用水程期,决定清明前决水挑河时期,约集各村渠甲、祭祀、放水,演戏酬神,通知收费、管理河工事务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地方权威。在明代“军三民三”的时期,花塔这一股代表着“民三”,有分庭抗礼之势;到清代王府地转为民地,花塔的地位自然更加不得动摇。介休洪山村并不使用源神泉三河之水,而使用上游的架岭水,但三河分水处、源神庙都在洪山村,洪山村也在分水中强调自己在整个流域内部的特殊地位。

无论在政府层面上对百姓祈雨心理的安抚,还是在民间以“油锅捞钱”水英雄为本宗族、村落势力的代表,都是干旱地区对于水资源依赖的一种反映。历代官员尊重分水文化习俗,采取 “三七分水” 旧制处理分水问题的行事原则,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不过,分水文化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之后,又难以与人口、耕地的发展变化带来的种种问题相适应,极易引起新的社会问题。

篇10:山西文化随笔:山西的剧种

山西省提出“文化强省”战略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山西已形成共识,当前山西省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在这方面许多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看法。

针对当前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弱小的现实,相当多的学者提出了通过对文化产业多渠道投资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根据投资——乘数理论,投资对一个产业的带动作用相当明显,尤其是政府的直接投资对一个新兴产业而言更为重要。然而,山西目前作为一个刚步入工业化中期的省份,在政府财力还很有限的情况下,政府直接对文化产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可能性不大,而且政府直接投资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干预企业生产,影响市场主体力量的积极性等问题,所以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能过多地依赖于政府直接投资。而民间投资由于近几年受煤炭等自然资源的现实利润吸引和对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缺乏了解等影响,不愿涉足文化产业领域,即使进入,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诸多约束,没有明确的投资指南和政策引导,规模较小。因此,文化产业的投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投资受到一定影响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尚显弱小的山西文化产业,如何体现文化产业对山西经济的贡献呢?笔者认为应从文化消费入手,通过文化消费的发展来促进文化产业投资,进而带动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2 实证分析

2.1 从现实需求角度分析

文化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生理及物质需要后,才会追求的一种精神消费。工业化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精神需求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需求。需求的规模决定产业规模,需求的变化趋势决定产业发展的方向。文化产业正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主要产业,在旺盛文化需求的引导下,文化产业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2003年山西省的人均GDP接近1 000美元(7 345元人民币),文化消费的规模为71.91亿元人民币[1],居民文化消费占到家庭消费总支出的7.5%左右。这仅仅是实际的文化消费,如果按照国际上根据恩格尔系数与文化消费的关系对文化消费潜力进行估算,在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应该为44%,文化需求应该占到个人消费的18%[2],山西省的文化消费总量应该超过174亿元人民币。这样实际文化消费与理论文化消费就存在100多亿元的需求缺口[3],而且随着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省内的文化消费市场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此外,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应采用外向型发展战略,不仅要面向本省市场而且要面向全国文化市场。从全国来看,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 000美元,2002年我国文化消费的实际规模是5 300亿元,而我国城乡居民理论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应该是10 900亿元,实际需求与理论需求就有着5 600亿元的缺口。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文化市场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若按照10%的年增长率计算,2020年文化消费量可能达到29 460亿元,而理论需求量为42 400亿元,缺口将达到12 940亿元。[4] 因此,无论是山西省内的文化消费缺口还是国内的文化消费缺口,巨大文化消费需求缺口的存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必然会推动山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2 从实证模型角度分析

另外,还可以从山西省文化产业投资、山西省文化消费与山西省GDP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文化消费推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性。三者的关系可以从1989年—2003年的统计数据中得到说明。见表1[5]。

资料来源:根据1989—2004年山西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而得。注:表1中,由于过去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业三项内容一直在统计中被列入一项数据统计,数据不容易剥离,而且教育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密切。所以笔者将这三项内容共同当作文化产业来分析。另外为了分析的方便,将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增加值当作文化消费,将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投资总额当作文化产业的投资。

从山西省十五年的统计资料看,山西省GDP、山西省文化消费和山西省文化产业投资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随着山西省GDP的增长,山西文化消费在增长,山西文化产业投资也在增长。通过图1可以看出山西省1989—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文化产业投资与文化消费的增长趋势。

注:LGDP表示山西省GDP的自然对数;LINV表示山西省文化产业投资的自然对数;LCON表示山西省文化消费的自然对数。

从图1来看,山西省1989—2003年GDP、文化产业投资与文化消费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同步的增长趋势,为了对这种分析给出一个定量的解释,可以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3.1进行分析。将表1中的数据分别输入计算机后,经过运算和分析可以得出三者之间的数量模型关系:

LGDP=0.05*LINV+0.78*LCON +5.78

(0.72) (9.52) (14.65)

R2=0.99 DW=1.65 F=483.04

注:括号中表示统计量T值

根据计算的结果,从R2和F统计量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很高,另外其DW统计量也表明模型不存在自回归现象。然而,在投资与消费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山西省文化产业投资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是很显著,而山西省文化消费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却较为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一定程度上文化投资决定着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投资与文化消费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为了防止这种关系对模型的影响,本文分别就山西省文化投资与GDP的关系和山西省文化消费与GDP的关系做一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将数据分别输入计算机后,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分析的结果如下:

LGDP = 0.68*LINV + 8.65

(10.53) (12.1)

R2=0.90 DW=0.55 F=110.98

LGDP = 0.84*LCON + 5.63

(31.67) (16.95)

R2=0.99 DW=1.80 F=1003.09

通过对上面两个一元回归模型的比较发现:无论是从拟合效果方面还是从是否存在自相关方面,文化消费的模型效果都比文化产业投资的模型好。说明山西文化消费对山西省GDP的贡献要大于文化产业投资的贡献。进一步说明,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文化消费需求为导向,根据文化消费需求特点决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通过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产业的投资,进而推动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无论是从现实需求分析还是从实证模型分析都应该先从文化消费入手,通过文化消费来促进文化产业投资,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当然,在文化消费发展方面,市场导向是主要的,政府引导也必不可少,政府可从宏观上引导文化消费的方向。总之,“市场(政府)引导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指引文化产业投资”更适合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3 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以文化消费推动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在实际运行中可能还会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由于山西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在文化需求还处于启蒙阶段的情况下,需求推动供给的能力还比较弱,有限的供给能力不但难以引导产业发展,而且容易造成消费者对文化服务的抵制,从而遏制文化需求。因此,“如何引导山西省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如何更好地通过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投资”等将成为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摘要:山西省提出“文化强省”战略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本文从山西省文化消费、山西省文化产业投资与山西省GDP的关系出发,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提出了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应先从文化消费入手,通过文化消费来促进文化产业投资,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山西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投资

参考文献

[1]张成德,董继斌.2005年:山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2]冯子标,焦斌龙.大趋势: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屈学书.主导产业: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J].运城学院学报,2006(4).

[4]张晓明,等.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考研选择题下一篇:2023年秋期少先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