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山西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近代山西范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论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1840年,一声炮响轰开了中国近百年屈辱的历史,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粗暴地撕开了古老中国闭关自守的万里海疆,中国海防藩蓠洞开。我们不禁萌生疑问:堂堂天朝的海军怎么就这么不堪一击,形同虚设了?

事实上中国在古代就有强大的水师队伍(海军前身),在当时取得了一些伟大的的成就。例如,东汉时伏波将军马援曾率船2000余艘出征,到明代时更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然而自古中国海上力量就只着眼于江河的地盘,船队远下西洋只为宣扬国威而非贸易,只将海洋作为一道天然屏障而忽视了在海洋上的进一步发展。缺乏强烈的海洋观念和意识,恐怕是中国近代海军屡屡挫败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

近代海军和古海军的区别在于:近代海军具备先进的装备武器,舰体使用了钢铁,动力使用了蒸汽,火炮、鱼水雷等武器使用了机械化,此其一;其二是具备先进的相互联络手段和后勤保障设施;其三是统一的战勤组织指挥;其四是积极进取的使用战略。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清政府在创建晚清近代海军上,重视了第一和第二两个方面,建成了具有近代装备武器的北洋水师及其岸勤保障设施。但在第三第四两个方面的建设相差甚远,对第三方面似有所认识,但在实践上没有解决,落后的封建思想意识和多少年流传下来的古海军分汛军事制度造成的畛域割据没有解决,使舰队始终不能置于统一建设和统一组织指挥中。对第四个方面的建设则是忽视,而这个方面又恰恰是建设近代海军最重要的一着,是建设的灵魂。

在晚清建设近代海军上失败的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落后,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

近代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下被迫向西方学习的结果,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国防观念上开始了重要转变。面对日益严重的海防危机,清政府第二次海防大筹议决心“惩前毖后”、“大治水师”,成立统一领导全国海军的海军事务衙门,逐步改变了重陆轻海的国防思想,将海防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议事日程,同时接受了“师夷长技”的主张,认识到引进西方先进海军技术装备的必要。观念的更新带来了海军建设的进步。

从19世纪6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海军近代化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广东海军初具规模,具有当时亚洲第一流近代化装备水平的北洋海军于1888年正式成军。与此同时,先后建成了远东第一流的旅顺、威海军港。在南起琼州、北至营口的万里海疆上,建立了一批新式海防炮台。创办了许多新式海军学堂,造就了一批海军人才。清末海军近代化建设的成就,增强了中国海防力量。

从“第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的呼喊,到洋务派的接力倡导,缓慢曲折的发展道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利到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近代海军做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中国近代海军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大体经历了八个阶段:

1840-1865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萌芽阶段.在这阶段,中国的海防武装仍然是旧式水师,并已衰败 废弛到极点.面对前所未有的西方海上挑战,林则徐、魏源等爱国有识官员和知识分子,对近代海防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19世纪60年代初,洋务派对旧式水师的近代化改造进行了初步实践.但是,他们采用花钱购买洋船雇佣洋人和手工仿制近代军舰的路是走不通的,因而,改造旧式水师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

1866-1873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筹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洋务派吸取了手工造船失败的教训,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化造船工业,并造出了一批近代军舰.与此同时,洋务派为培养海军人才,还初步兴办了近代化的水师学堂并开始派遣海军留学生,从而为近代海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874-1888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阶段.这一个阶段,由于发生了日本侵台事件,清政府发动了一场海防大讨论.通过大讨论,洋务派的近代海防思想基本形成;清政府则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经十年努力,初步建成了北洋 南洋 福建 广东四支海军.其中,福建海军刚初具规模,即在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中全军覆灭.事后,清政府大力发展海军,成立了统一管理全国海军事务的海军衙门,李鸿章则趁机扩充北洋海军实力,制定了<<北洋海军章程>>,建成旅顺、威海两个基地,使北洋海军发展成

军.

1888年10月7日,清政府批准《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当时的北洋舰队,拥有大小舰艇25 艘。后续有舰艇调进。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北洋舰队的舰艇总数达到42艘,吨位45000余吨。然而,成军仅仅6年之后, 这支庞大的舰队竟然全军覆没。

1889-1895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次停滞 衰败阶段,这一阶段,北洋海军未添一舰,其它三支海军始终未能发展成军,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进入停滞状态.与此同时,日本为了实施"大陆政策"而大力扩充海军,其实力很快超过中国.甲午战争中,中国晚清洋务运动筹建30多年的近代北洋海军一败于丰岛,二败于黄海,最后覆灭于威海,使中国近代海军元气大伤.

1896-1911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重建阶段.在这一阶段,清政府在沿海的港湾均被列强瓜分与强占,国内造船业萧条倒闭 财政经费空前拮据的严峻形势下,着手重建海军.通过在国外定购军舰,海军实力得以初步恢复;重新调整全国海军,合并组成了巡洋 长江两支舰队;在中央成立了海军部,使海军的管理、指挥实现了统一.

1911-1927年,是中国近代海军参加内战并四分五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先后发生了辛亥革命、护法战争和军阀混战等重大事件.在这样的国内环境中,海军不可能置身事外,或参加革命、护法,或成为军阀混战的工具,呈现出朝秦暮楚、四分五裂的状态.此外,在海军内部,逐步形成了闽、粤、东北三个派系,派系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在长期混战内战中,海军实力不但无法扩充,反而有所损耗.

1928-1945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二次停滞 衰败阶段.这一阶段,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取得全国统治权的同时,也逐步从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海军.但是,由于蒋介石一方面非常轻视海军,将其置于国防武装之外,另一方面又极不信任非嫡系的闽、粤、东北三派海军,进行分而治之.结果,海军实力没有明显的发展,全国海军也一直未能统一.抗战爆发后,弱不堪战的海军在长江及各海口进行孤注一掷的阻塞抗敌,实力很快丧失殆尽,从而出现了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

1946-1949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二次重建阶段.在这一阶段,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通过美英"赠舰"和美国的"顾问",重新建起海军,实力达空前水平.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后,重建后的国民党海军并没有给土崩瓦解的国民党统治带来新的生机,而是纷纷起义倒戈,最后只有几十艘海军舰艇跟随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溃逃台湾.国民党海军的全面溃败,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军史就此结束.

从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历史中,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始终受到本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和外国各种形式的侵略的制约与影响.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决定了中国近代海军尽管可能出现一时的兴盛,但却不可能成为一支真正有效的抵御外侮的国防力量.整个说来,中国近代海军历史只能是一部落后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近代海军在给后人留下积弱和耻辱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可以借鉴的启示和教训!

第二篇:读近代史辅学读本有感--近代史读书报告

读近代史辅学读本有感

————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是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是一段由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一段中国逐步沦为资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历史;是一段中国逐步摆脱封建走向新的社会制度的历史;是一段中国人民悲惨的任人欺辱的屈辱历史;是一段各种思想流派如民族资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封建农民思想等大交锋大冲撞的时代;更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牢记得一段历史。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此后我国历经了晚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还有那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对我国的近代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深感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身上已背负的巨大压力。学习近平现代史就是让我们了解过去国情。明白中国现在的社会来之不易!并对其中讲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感兴趣。尤其是书中陈独秀所写的《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深有感触,还有他和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起点:1914年夏,陈独秀第四次东渡日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同时从事推翻袁世凯政权的革命活动。他于1915年6月回国,把主要精力转向文化活动,同年9月即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历史学家一般即以此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 出现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当时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给中国知识分子当头一击,他们开始把眼光转向西方,涌现出大批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和官僚,从而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甲午战争是这种论调悄然落幕,广大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学为体”的正确性及实用性,对传统的儒学思想及道德规范作深刻的反思。又由于政治上袁世凯等人宣布"尊孔复古"这与当时先进的知识份子所要求的不符。加上当时北洋军阀对外出卖主权,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得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国。于是,一场以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反对封建专制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为内容的运动开始了。

这场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而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又对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来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文化上使得白话文能够被广大人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写于1920年4月,并在《新青年》上发表。这是经过陈独秀对前期新文化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省和重新审视后才写的。对新文化运动做了更具体的解释。其中写道:“文化是对军事、政治、产业而言,新文化是对旧文化而言。文化的内容,是包含着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这几样;新文化运动,是觉得旧的文化还有不足的地方,更加上新的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运动。”很清楚,按他的逻辑:文化,包含科学;新文化,是对旧文化而言;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旧文化加进“新科学”。 在这篇文章中,陈独秀对科学的论述写的最多。首先是将科学分为两类,用意在于充分肯定社会科学的“科学”地位,说狭义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广义的科学是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人事的学问上,像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这乃是科学最大的效用。

陈独秀在文章中还有对道德和新文学作了评价。他不满意旧道德,因为孝弟的范围太狭了。认为新文化运动中应主张教人把爱情扩充,而不是主张教人把爱情缩小。他认为当时人们生活在“亲其亲、长其长”的世界中。而现代道德理想应是需要把家庭的美德扩充到全社会的友爱中。而那时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他们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 “抛弃了慈爱的、可怜的老母”和“不主张把爱情缩小”这一想法,我非常同情和认同。因为我们的当代也时常存在这样的事: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前进,但是却忘记了我们最根本的东西。

而对新文学的解释在当时更是先进且值得后人学习的。“通俗易解是新文学的一种要素,不是全体要素。”文学、美术、音乐,都是人类最高心情的表现,今后的白话文若是只以通俗易解为止境,不注意文学的价值,那便只能算是通俗文,不配说是新文学。当今文学正在不断“快餐化”,需要我们重新学学和理解陈独秀的想法了。文中所提到的当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误解及缺点,我想在我们的当代仍旧具有着借鉴的价值。

陈独秀还提到了应注意的三件事。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团体的活动,中国人没有组织力,其实是缺乏公共心才对。忌妒,私欲心,人类都差不多,西洋人不比中国人特别好些;但是因为他们有维持团体的公共心牵制,不像中国人这样涣散;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的精神,创造就是进化,在世界上离开创造便没有进化了;新文化运动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 比如影响到军事上,停止战争。 比如影响到产业上, 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比如影响到政治上, 创造新的政治理想,不要受现实政治的羁绊。 陈独秀讨论了这时他心目中的新旧文化的关系。他不能不肯定自然科学,但自然科学不能为他解决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才是他真正关注的。急切寻找“最近代思潮”的努力在继续,陈独秀从追求空泛的“科学的理想万能”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转折,正是在1920年4月出现的。他本人此后也从思想领袖转为政治领袖。当《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时,特别声明它“当为社会科学的杂志”,这是承继了陈独秀推崇社会科学的意思。

面对前人的努力的历史,让我们感到我们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历史责任。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过去国家衰落是我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最后被历史淘汰出局。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开拓创新,使中华崛起,民族幸福,富有活力和生机。

第三篇:近代新闻法制

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1.1911年以前,为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确立时期

《大清报律》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新闻法

2.1912-1928年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波折时期

3.1928-1949年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成长时期

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里,制定和颁行了《出版法》等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或有关新闻事业的法律、法规,实行严厉的新闻事业的登记审核制度和稿件事前检查制度,逐步建立起一个以统制为核心的新闻法律制度,简称为新闻统制制度。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法律制度,是不脱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法西斯主义法制之大成的新闻法律制度

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3个特点:

1.对民众的言论出版自由权,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

2.所有新闻法规对新闻出版事业只有限制取缔,而没有保护奖励

3.在新闻出版事业的管理上,表面法治,实际人治

4.在新闻法制建设中,人民群众从未停止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

国民党统治时期法制建设的新特点:

1.新闻事业的“法治”,建筑在“党治”的基础上

2.有为新闻统制服务的理论体系

①党内宣传要统一

②提出“党化新闻界”的理论

3.非常法的特殊作用

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新闻法律法规比以前历代统治者不仅更多、更完备,而且在普通法律法规之外,又制定了许多非常法律法规,典型地表现了国民党统治的封建专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特性

《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

第四篇:近代诗鉴赏

《古典诗词的现在创作》中爱情诗的读后感

小学期已临近结束,《古典诗词的现在创作》这们课也要结束了,首先,我想感谢沈老师这一个月的辛勤教授,感谢您指导我们领略近代诗词和近代人物的风采。

在没有上这门课时,我以为课上会讲古典诗词,开课后,我了解到我们将主要学习近平代诗词。由于在平日里不太了解近代诗词,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有老师指导我们学习近平代诗词。这个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近代诗词的鉴赏,讲过的词人主要有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汪精卫,谭嗣同,陈毅,鲁迅,还有介绍一两首我们同辈人的作品。通过他们的诗词创作,我们也了解着这些人的性格和生活。

爱情,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课题,也是古今中外诗歌描写最为广泛的题材。在课上,我们就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了几首爱情诗和一些近代人物的爱情故事。课堂中,沈老师介绍了一首由西财一位学姐创作的诗,全文如下:

鹧鸪天

魂驻长安月有无 枕中犹积旧时书 人人纵解相思苦 病里沧桑总不如 情已尽,意难初 生涯何处是江湖 情丝且共鬓丝乱 留与秋风细细梳

我很佩服这位学姐可以写得这样一手好诗,遥想一下,这位学姐应该是“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

这是一首写失恋的诗,开头写了对旧时光的回忆和留念,接着,描写作者的现况,最后,作者以景抒情,表达出一种惆怅的思绪。失恋是痛苦的,关于对方的痕迹,往事的种种,似乎也都不复当年的风情,岁月匆匆的流过,相思还在,情意已尽。花样的年华般,回忆起来,有无数的怀念和寂寞。微笑的背后,有多少苦涩的泪水在纷飞,回忆的章节里,又是谁把谁的温柔定格到永恒,化成心底那一道永不泯灭的痕迹。就这样、只能让一滴滴暖暖的泪水,用一行行冰冷的文字,留到秋日里,留给秋风清清浅浅的吹散,结束了作者的思念,这也许就是故事,这大概就是结局。

面对着这些记载过去的文字,我想了想自己,也为一些人,一些事伤心过,细数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我想,人生如此,在痛苦中的徘徊,失去后的懂得,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成长,不断的感悟,虽然过程是那么的辛酸,但只要对方能够幸福,悲伤也会化为天边的彩虹,哪怕是悲伤的彩虹,也能让两个人的故事,永久的定格在那美好的一刹那。

这让我想到看到过一句话:不是路已走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当我们遇到一件事,已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心情时,何不停下脚步,暂时的想一想是否有转阛的空间,或许换种方法,换条路走事情便会简单点。但,通常在那一刻,我们并来不及想到这些,只是一昧的在原地踏步、绕圈,让自己一直的陷在痛苦的深渊中,生命中总有挫折,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我们:该转弯了!

除了这首诗,沈老师还介绍过几首关于爱情的诗词,其中有一首是鲁迅先生写给爱人许广平的:

题照赠广平 十年携手共艰危 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赠画图怡倦眼 此中甘苦两心知

这首诗原题在鲁迅先生赠许广平的《芥子园画谱三集》上。我查了下关于《芥子园画谱》的简介,了解到“《芥子园画谱》又称《芥子园画传》,中国画技法图谱。清代王概兄弟应沈心友(李渔之婿)之请编绘,因刻于李渔在南京的别墅“芥子园”,故名。该书第三集为花卉草虫禽鸟谱,共四卷。”

我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鲁迅先生对陪伴自己经历艰危年代的妻子的爱意和感谢,携手共度,相濡以沫。爱情不仅是有浪漫,还更应该有相互扶持,共同分担。

爱,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和理解。就像女诗人舒婷的诗,《致橡树》里描写的:

《致橡树》 我们都互相致意, 我如果爱你 但没有人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听懂我们的言语。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我如果爱你 像刀、像剑,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也像戟;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也不止像泉源 像沉重的叹息,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又像英勇的火炬。 也不止像险峰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甚至日光。 仿佛永远分离, 甚至春雨。 却又终身相依。 不,这些都还不够!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坚贞就在这里: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爱 根,紧握在地下;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叶,相触在云里。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每一阵风吹过,

舒婷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人我必须是人是具有相同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我必须是树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平等地立于天地间,两人形象必须一致。 这样,只是为了“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诗中告诉我们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真正并肩携手息息相通的情侣,那怕是一点微风掠过,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他们心心相印,没有谁能听懂他们的话语。 她接着写道:“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真正的爱情,当然应同甘共苦。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实质上却根叶纠结,“终身相依”。只有这样的爱情,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的伟岸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想,爱情的坚贞,不只在于使自己忠实于对方的“伟岸的身躯”,仅止于容貌的倾慕和形体的结合,而是更进一步,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纳入爱的怀抱,从精神上完全相融和相互占有;不仅在形体上、而且在思想感情上达到完美的结合,站在同一个阵地,拥有相同的生活信念,追求同一种目标,才算得上“伟大的爱情”。比肩同行,甘苦与共。

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张中行先生曾说过,爱情婚姻可以分为四类:第一,可心;第二,可以;第三,可忍;第四,可恶。我想这样的划分,也是将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同步放在第一位。爱情本该是一种独、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理念。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加之真诚的爱情,将显得无比厚重。

第五篇:近代汉语概论

一、绪论

近代汉语:晚唐古代到清朝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的,以口语为基本的书面语,它是介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一门语言历史学科。

诸家对于近代汉语三点相同的认识:

1、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汉语”这个称呼。

2、大家都同意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

3、诸家对近代汉语上下限的划分有迟早不一的参差情形。

在认识近代汉语历史范围的问题上,可以确立下面两条原则:

1、认识主干部分的原则;

2、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

主干部分是近代汉语诸方面的特点表现得较成熟、较典型、较充分的时期。非主干部分应该是前后两个阶段的共管地带。

主要抄写于晚唐五代的敦煌变文,有可能早于晚唐的王梵志文,五代时期成书的禅宗著作《祖堂集》,北宋的二程语录等。

近代汉语的下沿可以向后延伸一段时间,清代中叶的《红楼梦》,中叶以后的《儿女英雄传》、《龙图耳录》,清末的《官场现形记》等作品。

这并不意味着主干部分是主要的,而非主干部分是次要的。从汉语史研究的角度着眼,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并无主次之分。在近代汉语研究工作中,非主干部分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即长达六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个世纪左右。近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

1、产生大量的新的词语;

2、古代汉语里的许多词语,在近代汉语里具有了新的意义;

3、双音词、多音词的数量大大增加;

4、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成语、谚俗语、歇后语、偏义语、隐语、行业语、术语以及外来语等。

近代汉语语法也很有特点,如前缀、后缀的使用比较频繁,常见的前缀有“阿”(阿谁、阿你),兀(兀谁、兀那),老(老哥、老弟),打(打睡、打探),所(所愿、所烦),有(有负、有失),等等。常见的词尾有“子”、“儿”、“头”、“地”、“当”、“自”、“来”、“生”、“家”、“行”等。 在句法方面,近代汉语里出现了许多新的句型,“难道……不成?”“连……也…..”“……著”(表祈使)、“……则个”(表祈使)。

近代汉语语音也发生民显著的变化。声母方面,如从双唇音里分化出唇齿音,北方话里的全浊声母归并入清代声母,等等。韵母方面,如北方话里的韵尾-p、-t、-k消失了,闭口韵母-m并入-n,等等。声调方面,如北方话里的平声分为阴阳两类,原全浊声母的上声字转化为去声,入声字归并入平、上、去三声,等等。 纯粹的复数标记“们”产生于近代汉语阶段(唐代写作“弭”、“伟”,宋代写作“们”),一直延用到现代。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文言文是古代汉语在书面上的延续,并不是近代汉语。 例如科举制度的发展使“状元”、“榜眼”、“探花”、“登科记”、“乡试”、“会试”、“殿试”、“八股文”等新名词成为妇孺皆知之语。“说话”、“诸宫调”、“杂剧”、“戏文”、“弹词”、“道情”、“宝卷”、“生”、“旦”、“净”、“末”、“题目正名”、“得胜头回”等词语是唐宋以来说书、戏曲、讲唱艺术的反映。刻版印刷技术推广以后,又产生出“坊刻”、“家刻”、“版口”、“边阑”、“鱼尾”、“象鼻”等术语名称。许多佛教词语进入近代汉语,反映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诸如“方便”、“因缘”、“投机”、“叫化”、“信心”、“火坑”、“一尘不染”、“五体投地”、“不可思议”、“借花献佛”等等。“把茅盖头”是一把茅草盖在头上,实际上是指禅僧主持寺院。这种词语意义的形成,与禅家传教方式有关。

第一人称复数,至迟从金元时代起,在《董西厢》等作品中,“俺”表排除式,“咱”表包括式。系词“是”置于句尾的特殊判断句。系词既出现在正常的位置上,又重复地出现在句尾,一个判断句竟然使用两个位置不同的系词。元明时代文学作品中的上述特殊判断句式,是受到佛经典籍、佛教文学作品语言的影响的。造成唐、元两朝官话音系的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从西安转移到东部大都。 敦煌变文、禅宗语录、王梵志、寒山、拾得等僧人的通俗诗,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宋儒语录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资料。

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话本、南戏北曲的剧本、明清小说等,《元代白话碑》、《老乞大》和《朴能事》等文献是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使用反切的《切韵》、《广韵》等韵书,分解和拼合声、韵、调的《韵镜》、《切韵指掌图》等韵图,这些语音著作的撰制,推其学术之源,可以上溯到佛经传入我国、汉人受到梵文等拼音文字的启发和影响。

二、文献

(标准)近代汉语文献按照反映口语的程度,分三种类型:

1、充分反映,如《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等小说,元代杂剧中的宾白部分,许多禅宗语录等。

2、有所反映,但多半是文白相间,如《三国演义》。

3、略有反映,如宋代孙光宪所作笔记《北梦琐言》。

文言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大抵有两种原因。

1、作者受口语影响,有意无意地将口语词句杂进文言。

2、由于记事的需要,不能不使用口语。

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一个特点:口语和文言相间杂。另一个特点是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如敦煌俗文学作品多反映西北地区口语,金代诸宫调反映燕京一带口语,元代杂剧多用北方口语写作,宋、元、明时代的南戏用的多是浙江等地的江南口语,《拍案惊奇》也大致反映浙江口语金瓶梅》和《醒世姻缘传》带有山东方言色彩,等等。

近代汉语的时间跨度约有十个世纪,在文献里的口语也随之发展演变,体现了语言的时间性。

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1、错字。错字原因:形成致讹,音近致讹。

2、夺文,衍文。夺文:漏脱了文字;衍文:误添了文字。

3、错简,字句的次序颠倒紊乱。

4、俗体字,通假字。

5、句读,标点。

三、研究方法

常用调查方式有穷尽调查和抽样调查。

穷尽调查常使用于专书语言研究和语言共时研究。评议学界流传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说有易,说无难。穷尽调查让我们全面地了解评议事实,为立论提供充分的依据,并且为深入探索打下扎实的基础。(“度”:递、交。)穷尽调查可以利用有关的文献索引、引得或通检,以减少逐例搜寻之劳。

在一种著作中选择部分篇幅作语言调查,称为抽样调查。使用抽样调查法进行研究,在立论时应该十分谨慎,防止以偏概全的毛病。一般地说,抽样调查可以证明有某种语言现象,而难以说明没有某种语言现象。 关于“好不”进行穷尽调查,调查结果:

1、唐代以前的著作没有“好不”;

2、明代中叶以前“好不”只有否定式用法;

3、明代中叶到清代末期,“好不”的否定式和肯定式并存。 近代汉语是以其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重要区别而建立起来的学科。

1、与古代汉语比较;

2、与现代汉语比较:汉语中,助词“看”放在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有表示尝试的意思。如果拿唐宋时代的助词“看”的用例来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明显区别。现代汉语里,表示尝试的“看”,它前面的动词须重叠或带动量、时量词,如“让我想想看”、“你给我量一下看”、“先做几天看”。然而,变文中的“看”,其前面的动词却不必重叠,也不必带动量、时量词。另一区别是,变文中的“看”可以重叠为“看看”,其表示尝试的作用与单音“看”相同。

3、近代汉语内部不同时间的比较;

4、近代汉语内部不同地域的比较。

敦煌变文中的“阿婆”一词是年老妇人的称呼。《丑女缘起》:夫主入来全不识,却觅前头丑阿婆。公主(即丑女)和王郎(即夫主)系少年夫妻,此例为年轻妻子亦称作“阿婆”的“确证”,这个“阿婆”相当于今天的“老婆”,无论年老、年轻都可以使用。 “瞥地”是领悟的意思,“疾瞥地”与词中的“速觉悟”意思相同。作“领悟”解释“瞥地”,源出于禅宗著作。这个词义的产生与禅宗提倡的悟道方式有关。

《游仙窟》有“不忆”一词,是“未曾,没有”的意思。这是一种约定俗成性质的语言心理习惯。 用“郑州梨”来比喻新婚夫妇,取其甜蜜之义。于此可见古今民俗之差异。

四、语音

汉语音韵学以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语音作为研究对象。传统的音韵学包括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三个主要学科。其中古音学研究上古时期语音,属于古代汉语。今音学以隋唐、宋代成书的《切韵》、《广韵》等作为研究中心,这是近代汉语上沿或前期的语音系统。等韵学产生于唐宋时代,其研究对象是《切韵》、《广韵》音系和唐宋以来的近代汉语语音。

近代汉语音节里的声母,一般是用“字母”来表示。这三十六个字母代表唐宋时代语音里的三十六个声母。对于声母,古人或分类为唇、舌、齿、牙、喉“五音”。

汉语音韵学又把声母分为清声母和浊声母,清声母发音时声带不颤动(不带音),浊声母发音时声带颤动(带音)。许多音韵学文献又进一步把清声母分成全清和次清,把浊声母分成全浊和次浊,三十六字母分为四类。

全清:帮、非、端、知、精、照、见、影、心、审 次清:滂、敷、透、彻、清、穿、溪、晓

全浊:并、奉、定、澄、从、床、群、匣、邪、禅 次浊:明、微、泥、娘、疑、喻、来、且 现代汉语里有四呼的区别:

开口呼:没有韵头,主要元音不是「i」、「u」、「y」 齐口呼:韵头是「i」,或者主要元音是「i」; 合口呼:韵头是「u」,或者主要元音是「u」; 撮口呼:韵头是「y」,或者主要元音是「y」。

音节具有声调,这是汉语拼音的一个特点。齐梁时代沈约等人明确提出四声说,唐宋时代基本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类。如:同,徒红切。“同”是被切字,“徒”是反切上字,“红”是反切下字。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的韵母与声调,拼合成一个音节。

浊音清化是造成《中原音韵》(元,周德清)音系中声母数目大大减少的主要原因。

《切韵》音系中入声字有三种塞音韵尾:-p,-t,-k。在入声消失的过程中,这三个塞音韵尾都消失了。鼻音韵味尾共有三个:- m,-n,-η。

隋唐时候的入声字,在《中原音韵》中被归入平声、上声和去声,叫做入派三声。《中原音韵》依据并提倡的是以大都一带的中原之音为准则,以国内各地区、各阶层通用为要求的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五、词汇

近代汉语的词语呈现出不同于古代汉语的新貌。大量新的概念多半是用新产生的词语来表达的。如:状元、榜眼、探花、乡试、会试、殿试、平话、话本、戏文、书会、楔子、得胜头回、六阳魁首、渌老、躯老、爪老、白身人、着精彩,着精神、做大;许多词语虽在古汉语中已经出现,但在近代汉语文献里却有着新的意义,如:秀才、举人、进士、大夫、郎中、丈夫、头脑、惭愧。 近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单纯词里只含一个构词单位(词素),多为以下几种情况:

1、叠音词。双音节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不能分解的词。如:兀兀、腾腾、刀刀;

2、联绵词:两个音节联缀成义、不能分解的词。若两个音节专线相同,称为双声联绵词。如:尴尬、踌躇、郎当;

3、象声词。双音节象声词常常是叠词形式(AA),如:呀呀、哇哇、哈哈。

4、译音词,如:阿者、大辣酥、木乃伊。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单位(词素)的词称为合成词。结构方式:

1、加缀式:含有词缀的词为加缀式合成词。如:兀谁、阿你、打换、猛可、老婆问当、坐地。

2、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类、相对或相反的实词素以并列的方式构成的词称为联合式合成词。如:门户、嘴舌。

3、偏正式:第一类称为前偏后正式,即前面的实词素修饰后面的实词素,如:善为;第二类为前正后偏式,如:说开。

4、主谓式:前后实词素之间有主谓结构关系的词称为主谓式合成词。如:口滑、头高。

5、动宾式。前后实词素之间有动宾结构关系的词称为动宾式合成词,如:点胸、净手。 词的本来意义称为本义。

引申义是在词的原有意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意义。比喻常造成词的新义,称为比喻义。如:“将那大海船底下凿碗来大数十个窟笼”、“上面都是窟笼”;第一例“窟笼”指洞,是本义;第二例意为破绽,漏洞,是由比喻而造成的引申义。指代也常能引起词义的引申。如:“吃着下酒没滋味,似泥土”的“下酒”意指下酒的菜肴果品之类。反语也能造成引申义,如“可憎”这个词有时也会有可爱的意思。如:向前搂定可憎娘。

新生的意义不是从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才产生的,此类新生义称为影响义。“良久”有沉默、默然有意思。“良久”本来是“很久、颇久”的意思。“缁素”有分辨的意思。 “打”有“从”义,因为“打从”经常连用,“打”受“从”的影响,也具有了“从”义。“结裹”一词,有装殓、发送死者的意思,后来写作同音的“结果”。同音假借是书面语言有特有现象。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包括近义)词或反义(包括意义相对)词相互影响,在各自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类同方向的引申,产生出相同或相反的引申义,这种现象称为同步引申。“过”和“度”都有通过的意思,是一对同义词。“过”有“递、交”的引申义,“度”也有“递、交”的引申义。又如:“惭”和“愧”为同义词,两词皆有“感谢”的引申义。又如:“支持”和“支吾”是同义词,都有“对付”的意思和“胡说,搪塞”的意思。 词语意义的演变:

1、词语意义有所变化,如“浑家”,唐五代时候是“全家”的意思,宋代以后则多指妻子;又如“容易”,唐宋时代多是“轻率,轻慢”的意思,“容易勿言兵”是勿轻率谈论兵事。“不得生容易”是不得生轻慢之心。“容易”作“不困难、不费力”解。又如“胡言乱语”最初指胡人言、汉人语,后有了胡言乱语的意思。

2、词语的意思没有改变,或基本没有改变,但词语的外形却有所改变。如“捞笼”、“罗笼”是“招致、控制”的意思,后扩展变化为“捞龙打凤”、“罗龙打凤”,宋代后写作“打凤捞龙”,又变化为“打凤凰”,也有招致控制某人的意思。“早晚”一词是“什么时候”的意思,元代以来,则多说作“多早(蚤)晚”,大概明代后,写作“多咎(咱)”。

3、相同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如唐五代时赏给歌妓艺人的钱财称为“缠头”,宋代以下则称为“利市”,“利市”一词有赏钱、赏物的意思。 地域差异:

1、近代汉语文献里还有许多记载反映了词语的言色彩。如“蛮子”是北方人对南方人的鄙称,清代江汉一带方言中,“毛”、“冒”可作“没有”解。

2、对于同一个概念,不同方言或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如元、明以来,北方称医生为“大夫”,南方则称“郎中”。

模式词语:有些词语有一次的字数,其中有不变的字,有固定的组合模式,有固定的意义类型,这种类型还具有能产性,可以造出同样结构的词语。

1、好A:好去、好住、好在、好与、好看;

2、若A若B:若草若木、若高若低;

3、是A是B;不A不B;七A八B;三A六B;

同一种词语模式中可以有两种或多种结构类型,同一种词语模式中可以有不同的意义类型。 倒序词语亦称倒辞,指字序可以颠倒但意义不变的词语。力气——气力;整齐——齐整。 倒序词语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双音词的组合存在着一个逐渐凝固的过程。在此过程的前期,即词的内部组合还不很牢固的时候,便容易发生字序颠倒的现象。

2、由两个双音词语联合而成的四音词语,一般凝结得不很紧密,所以也可能发生倒序现象。

3、有时倒序词语的形成与方言习惯有关。

4、为了修辞的原因(调平仄、凑韵脚等),也有可能造成倒序词语。

说者口头的意思与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名叫倒反辞。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相反的词语称为倒反词语。,不但有较为固定的、现其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而且这一类词语还往往有一定的词语结构形式,如:不时常(意为时常、经常)、不甫能(意为甫能、刚刚能够)、不尴尬(意同尴尬)、不尴不尬(意同尴尬)、不端不正(意为很端正)、不零不落(意为零零落落)、没颠没倒(意为颠颠倒倒)、无颠无倒(同“没颠没倒”)、无颠倒(同“无颠无倒”)、没乱(同“没撩没乱”)。“不”、“没”、“无”实际上是表示肯定的语气,并且都带有强调的意味。

可耐:意为不可耐,含有可恼、可恨的意思;可憎:意为可爱。这种倒反词语多带或嫌恶、或者亲昵的感***彩。

近代汉语偏义词语包括偏义复词和偏义词组两类,其中一个成分表义,另一个成分不表义,只起辅助作用的词语。有些偏义复词的偏义具有摆动性,即有时偏义于前字,有时偏义于后字。如“这早晚”。偏义词语里的所谓无义词素或语素,虽无实在的词汇意义,可是具有结构和修辞上的作用,如使单音词变成双音合成词,或使双音词语变成四音固定词组。有时可以使文句的节奏更加和谐。有些偏义词语还有强调语气或表达某种感***彩的意味。 词语训释法:

1、排列归纳法:把某词语的若干用例排列出来,从中归纳出该词语的意义,这种方法叫排列归纳法。如“扑”:“千回扑镜”、“扑碎骊龙明月珠”、“师曰:‘扑杀’”、“今日却被驴扑”;第一例“扑镜”意为砸镜、摔镜;第二例“扑碎”意为摔碎、砸碎;第三例“扑杀”意为摔杀;第四例“被驴扑”意为被驴摔。把这几例意思归纳起来,便可得出“扑”的意思是“摔、砸”。

2、比较法;

3、因声求义法。

六、语法

动词后缀“地”只跟在“坐”、“立”、“卧”、“住”等几个表示人的活动的不及物动词之后,副词后缀“生”只跟在“好”、“偏”、“甚”几个副词之后,使用范围很窄,但“坐地”、“立地”、“好生”、“偏生”等带缀词却是经常使用的。

大概从宋代起,它们逐渐经常地带上后缀“们”(或写作“门”、“每”、“懑”、“瞒”等);接着又产生了“我们”的合音词“俺”和“你们”的合音词“您”。

同步发展造成了许多整齐的语法现象,例如动词“将”、“把”、“捉”、“拿”都有“握、持”的意思,又都虚化为表示处置意义的介词。又如“休”、“罢”都有“停歇、结束”的意思,又都虚化为句尾助词,表示祈使和酌定的语气。“被”和“吃”是常见的表示被动的介词,又都可以表示原因。

“我们”合音为“俺”,“你们”合音为“您”,这在金元时代已经出现,但同时并没有“他们”的合音形式。古代汉语中较少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他”在唐五代时期才有所使用,但使用频率仍明显地低于“我”和“你”,因而“他们”在金元时代难以演化出合音形式。

《水浒传》中的双音介词“自从”和“打从”的使用分工是很明显的。“自从”表示时间(起点),“打从”表示处所(经由)。有时候,使用范围不同甚至对立的语法形式却可以混用。混用的现象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双向代词,如介词“从”和“向”,前者一般表示起点,后者一般表示趋向,但是“从”有时也可表示趋向,“向”有时也可表示起点。 划分词缀和助词,大抵依据下列原则:

1、词缀是词素,是比词小的单位;助词是词。

2、词缀的使用属于词法范围,一般与整个句子没有直接关系;助词的使用则常常会对句子的结构、时态或语气产生影响。 近代汉语常见的词缀有“阿”、“兀”、“老”、“打”、“所”、“有”等。

“老”字可作名词前缀,如“老鸦”、“老鼠”、“老婆”、“老师”;“老”字还可以放在数字之前,表示排行,如“老二”。

“打”可作动词前缀,比较常见的格式是“打+单音动词”,如“打睡”、“打看”、“打换”、“打折”意思是睡、看、换、折,作为前缀的“打”字并无实在意义。“打+(单音、双音)动词”简记作“打+V”,近代汉语文献常见“打一V”格式,即在“打”与V之间插入“一”字;如“打一动”、“打一丢”、“打一觉悟”、“打一观看”。“一V”的格式多表示一次性的、突发的或比较短暂的行为动作,“打一V”格式也有这样的表义特点。“打一V”可看作是“一V”加上前缀“打”,或者说,“打V”之间可以插入“一”字。

“所”可作动词前缀。“所卖当身”意为出卖本人。“所发善愿”即发善愿,意谓董永表示了卖身殡葬爷娘的愿望。“所问病者”意即问病者。上述“所卖”“所发”“所问”的“所”具有动词前缀的性质。古代汉语的“所”字经常置于动词之前,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其中“所”字有指代作用。但上引“所卖”“所发”和“所问”既不是名词性的,其中“所”字也没有指代作用,因此不能视作所字结构。加上前缀的“所算”是暗算、谋害的意思,前缀“所”字的作用是附在单音动词之前,构成双音动词;这个双音动词的意义与单音动词相同。

常见的后缀有:子、头、儿、家、行、老、们、地、其、于、取、当、生、自。

们、门、每、瞒、懑,这几个字都是表示同一个后缀,由于时代不同,书写习惯不同或方言不同而被记成不同的字。

名词前单独使用量词,而省去数词“一”,这种“量词+名词”结构说法简练,有表少的意味。如:“你他时异日,有把茅盖头,人或问你,作么生祗对?”“把茅”意即“一把茅”。 代词大致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大类。

人称代词:我、吾、儿、侬、奴、咱、洒家、俺、某、你、他、伊。

第一人称代词:我、吾;儿(女性,北方方言);侬、奴(唐、五代时,男女尊卑都可使用;宋代后作妇女谦称。)咱、洒家(“咱”的前身是“自家”,“自家”合音写作“咱”)(“咱家”也作“洒家”,北方方言。)俺(“我们”的合音字);某(也有近似第一人称的用法),“某甲”、“某乙”有近似单数第一人称的用法,“某等”表示复数。

第二人称代词:你、您、恁,金、元、明时代的“您”并没有尊称对方的意味。“您”和“恁”既可作单数,也可作复数。用作复数,有时带后缀“每”。

第三人称代词:他、它;南北朝时期的“他”有“别人,他人”的意思,元明时代有些作品里有“他人”一词不是指“其它人,别人”,而就是“他(它)”。这种“他人”出现在不多的作品里,可能带有某种方言色彩。“伊”在唐宋时代常见使用。先秦文献里,“伊”曾经用作指示作用,宋元以后的一般作品里“伊”较少使用,现代吴方言里第三人称代词还有用“伊”的。唐代文献里常见“渠”,由指示代词“其”演变而来,唐宋以后较少使用,现代南方某些地区,如广州称“他”为“佢”等,和“渠”有历史渊源关系。

现代北方话第一俗称复数有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别,用“我们”或“俺”表示排除式(不包括谈话的对方),用“咱们”或“咱”表示包括式(包括谈话的对方)。这种区别在此金、元时代的北方汉语中即已出现。大概是北方汉语接受了阿尔泰语系的多种语言都有上述区别。

指示代词大致可分为近指和远指两类。近指:这、者、遮、只,唐宋文献里又有“只么”一词,是“这么、如此”的意思。恁、任、偌、惹、若、日、如,这七个字声调相同(日母),都有“这样、如此”的意思,可归为一类。

疑问代词:谁、什么(甚么)、争、作么(怎)、若、那;唐宋时代的作品,“什么”和“甚么”有时写作“会摩”“甚摩”“甚没”等。“做甚么”经常置于句末表示询问原因,由于读音的简省或差异,也写成“则甚”、“作么”、“子末”等。“啥”大概是“什(甚)么”的合音字,在明清时代写作“蛇”“煞”等。“争”的意思相当于“怎”,宋元时代,文献里“怎”字大量出现,逐渐排挤、替代了“争”字。禅宗作品里常见疑问代词“作摩(么)”,意思大抵同后代的“怎么”。“作摩(么)”可能是由“作什摩”紧缩、演变而成,有些“作摩”可以理解为“作什摩”。

常见介词:从、自、打、向、问、去、在、连、和;另外,表被动的“被”、“吃”,表处置的“将”、“把”。

从:表示起点,较早的用例在汉代文献里即可见到,在近代汉语里表示处所、时间起点,也表示其它起点,还表示经过的地点,还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向”、“往”。 自、自从:“自”表起点,多表示时间起点,或作处所起点,“自从”表时间起点。

打、打从:“打”表处所起点(清代),表经过地点(元明);“打从”表示经过地点,多表经过的处所。 向:表行为动作的对象和方向,近代汉语里还表起点和由来,相当于“从”;还可以表行为动作发生的处所,相当于“在”。

问:相当于“向”,多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表方向较少,并无询问之意。

去: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也可以表示起点或由来,相当于“从”;还可以表示时间和地点,相当于“在”。

在:多数表示臭氧还可以表示方向或到达的处所。

介词多数有通用或混用的现象,如表时间的“从”与表方向的“向”可以通用,表处所的“在”可以兼表方向,而表方向的“向”和“去”亦可兼表处所。

连:常和“也”“都”等副词前后呼应,形成“连……也……”、“连……都……”等格式,表示强调语气。有时不和“也”“都”等副词搭配,这种例句多见于明代。

和:强调语气的用法在唐宋时代即查见到,相当于后世的“连”,到明代下半叶后渐趋稀少。另一种用法是表示行为动作对象。“和”字的连词用法是在近代汉语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连词“和”由动词“和”虚化而成,动词“和”有“搅拌、混和”的意思。连词“和”除了主要连接名词和代词外,有时也能连接形容词和动词。

助词大抵可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证据助词三类。 结构助词:底、地、的、里、得、将、教。

底:多用来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有时中心语不出现,这种“底”字结构有指代意义。多见于唐宋时代文献,来源于古代汉语的“之”和“者”,元代以后一般写作“的”。也能连接状语和中心语。有时“底”字附在某些形容词之后,并没有连接作用。这两种通常写作“地”。

地:主要用来连接状语和中心语;有时也可以置于谓语或补语之后,前面往往是叠字(气愤愤地、略略地),指示代词(恁么地)或疑问代词(怎地)。

的:联系定语和中心语。有时“的”字后面不出现中心语,这种“的”字结构具有指代作用。和用法相同的“底”都来自古代汉语的“之”“者”。在元、明、清时代,联系状语和中心语。“的”字和“地”字基本上是混用的。“的”还能联系中心语和补语,相当于“得”。

里:连接状语和谓语。用“里”来连接的状语一般都是双音节的,有AB(如“匹头”、“一心”)和AA(如“白白”、“粗粗”)两种形式。

得:置地动词之后,多表示行为动作的可能性。联系谓语和补语,也能联系谓语和宾语。“得”字联系谓补或谓宾,多表示可能、程度或结果。有时联系谓宾的“得”字表示行为动作的实现。

将:联系动词谓语和趋向补语,也可联系谓语和宾语,这种宾语后面常有趋向补语。动词和“将”之间可以插入否定词“不”,但少见。“将”可以跟在形容词后面,不多见;“将”后不跟其他成分的例子多见于唐、五代时期的作品。

教:联系谓语和补语,有时写作“交”。“教(交)”字后的补语大多表示施行动作者的主观意向或某种目的,少数重在表示程度,在近代汉语里经常作“使”义。 时态助词:了、着、过、却。 “了”有两种用法,第一种表示行为、动作的完成,称为时态助词;第二种表示语气,称为语气助词。时态助词“了”由动词“了”(终了、了结)虚化而成。语气助词“了”大抵表示含有肯定意味的叙说语气,可能由时态助词“了”演化而来。

着:原写作“著”。助词“着”跟在动词之后,表示行为、动作的持续或进行,助词“着”由动词“着”(附着)虚化而来。

过:跟在动词之后,表示行为动作完毕(包括实际完毕和可能完毕),它由动作词“过”(经过、通过)虚化而来。有时出现在动宾结构之后。

却:跟在动词之后,有时相当于“了”或“掉”,有时相当于“着”,有时则须联系上下文理解。大抵表示行为动作的完成、实现或持续、进行。有时“不及物动词+却”也可带宾语,有时“却”可以置于动宾结构之后。

语气助词:但、念、那、波、罢、休、看、煞、杀、死。

但:置于句首,并无实在意义。这种“但”字句一般是第一人称口吻。“但”字后面一般紧跟自称词语(如“弟子”、“贫道”、“贱奴”等)。“但”字句多表示自我说明、自我介绍的意思。从使用特点看,宋元戏文里的“但”和敦煌文献里的“但”完全相同,是一脉相承的历史语言现象。只是敦煌俗文学作品多使用西北方言,而宋元戏文用的是浙江方言。

念:元代口语作品里,有个句首助词“念”,与“但”有相似之处,使用“念”字的句子一般表示自我介绍、自我说明的意思,“念”字后多跟自称词语。助词“念”由动词“念”虚化而成,动词“念”有顾念、怜惜的意思,经常用于句首。

罢:末尾带“罢”的句子,一般表示说话人的愿望,若施加于别人,则多含有祈使语气,若对于自己,则含有酌定语气。句末助词“波”也具有“罢”的用法。“波”与“罢”可能是同一个句尾助词,因为方言读音或作家用字习惯的不同而写成两个字。

休:与“波”、“罢”相似,表示说话人的愿望,对别人是祈使语气,对自己是酌定语气。句尾助词“休”多见于元明时代的作品。按动词“休”和“罢”都有“停止”的意思,它们几乎同时虚化为作用相近的句尾助词,这是一种语言演变的同步现象。

煞(杀、死、晒):助词“煞”有时写成“杀”或“死”,少数作品也写作“晒”,附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程度至极。助词“煞”还有以下两点语法作用:

1、形容词加上“煞”后也能带宾语;

2、动词、形容词加上“煞”后,与宾语之间常常是使动关系。也有非使动关系的情况,这种情况“杀”字后面一般是及物动词。置于形容词、动词之后的“杀”有时配合句中其他词语,表示一种推纵的语气。

判断句多用名词性谓语(也称表语)来说明主语是什么(肯定判断)或不是什么(否定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形式:

1、主语+是+表语;

2、主语+是+表语+也;

3、主语+乃+表语;

4、主语+乃+表语+也;

5、主语+乃是+表语;

6、主语+表语+是(是也、便是)。这种句式是值得注意的,它的特点是“是”字不在主语和表语之间,而置于表语之后。这类句子的意思仍是表示判断。“是”字虽置于句末,但它仍然起着系词的作用。近代汉语的“主语+表语+是”的判断句式正是来源于汉译佛经。大概是魏晋中市以来的汉译佛经里常用这种句式,逐渐影响到其他佛教文献和佛教文艺作品,如禅宗著作、敦煌变文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影响到一般文艺作品,如金、元戏曲剧本等。

7、主语+是+表语+便是;

8、主语+乃+表语+是也。

7、8两种句式是相接近的,这两种名式可以看作是

1、3句式和6句式的混合句式。6式“主语+表语+是(是也、便是)”产生于唐代以前的汉译佛经文献,影响及于唐、宋、元时代的佛教文艺作品和一般文艺作品;随着时间的推进,元代以后,这种系词“是”置于表语之后的判断句式便逐渐消失;在第6句式使用的晚期,即元、明时代,可能有部分人已经感觉到,使用这种句式应在表语之前加上系词“是”或具有系词作用的“乃”,方可使判断语气表达得更加明确,如此便产生了混合句式。也就是说,混合句式是为了改善第6句式而出现的,实际上表明第6句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表达的需要,它的使用已接近尾声。而混合句式既然在表语之前加上“是(乃)”,那么表语后面的“是”就是不必要的、多余的了。可见,混合句式并不是很合理的句式,因此它使用了不长的时间(元明时代)之后,便和第6句式相继消失了。 强调式判断句的句型是:只(则、即)+主语+系词+表语。其中表语可承上文而省略。这种判断句系词“是”前常用副词“便”与句首的“只(则、即)”相呼应,共同表达强调语气。

“还”字有表达疑问语气的作用,可以构成反复问句,也可用在特指问句中,是近代汉语中比较活跃的疑问副词。“远公还在何处”“还听得此法”这类问句除了疑问副词“还”外,还有表特指问的疑问代词“何”“多少”等。“还”字用在特指问句中,加重疑问语气,有时含有进一步追究的意味。上引第一例“还在何处?”可以理解为“究竟在何处?”第二例“还听得何法?”可以理解为“究竟听得此法?”不可理解作:除《涅槃经》外,另还听得何法?这样与上下文义不谐。

单音节反义词连用,可以表示疑问。反义词连用具有明显的疑问语气,因而此类句子里可以不使用其他疑问词。连用的反义词一般置于句末,这是此类疑问句在词序上的一个特点。

“难道……不成?”是表示反诘语气的句式。“难道……不成?”有时说成“莫不……不成?”“没地(的)……不成?”“终不然……不成?”单用“难道”、单用“不成”、单用“莫不”、单用“没地(的)”、或“终不成”表示反诘的问句也常见。

祈使句含有请求、使令、劝诫或禁止等语气。祈使句的语法标志多半位于句尾,也有在句首或句中。

1、……者,着(著),咱,则,着者,则个。

有时“着”和“者”连用,置于句尾,表示较强烈的使令语气。

2、……好。A、……好。B、须……好。C、不如……好。D、不妨……好。E、莫……好。

3、……是,是的,不是。

1、可……(相当于“请”)

2、句末助词“罢”“波”“休”等也可表示祈使语气。

近代汉语被动句里的被动介词多数是“被”。

(什么是“被动句”?)

一般被动句的受动者在“被”字之前充当句子的主语。即使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主语被省略了,但在意念上它仍然存在,如有必要,可以补出主语来。然而,在金元时代却出现了一种没有上述主语的特殊被字句。如:被一人抱住刘知远。这类被动句的受支者已经出现在宾语或状语的位置上,主语是无法补出来的,若硬要补出,就会出现如下的奇怪的句子:刘知远被一人抱住刘知远。这样的句子无论在书面上还是在口语上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想象不出什么适当的词语可以在上举特殊被字句的“被”字之前充当主语。也许可以说,这类被字句并没有主语。通常的被字句,其被动语法意义,一般是由“被”字和词序共同表达的。要将主动句转换为被动句,除了使用“被”字外,还须改变词序。可是上举特殊被动句,和主动句的差异,只在于有无一个“被”字,词序却毫无变化:“被一人抱住刘知远”——“一人抱住刘知远”可见,这是一类异乎寻常的被动句。这类被字句具有金元时代燕京(大都)一带口语色彩,同时的南方口语里是没有的。

近代汉语被动句里除了“被”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示被动的介词,其中数“吃”字较为常见。有时写成“乞”。

除了被字句、吃字句外,近代汉语里还有如下几种型式的被动句:

1、用“着”、“做”表示被动;

2、用“把”、“拨”表示被动;

3、用“教”、“叫”表示被动;

4、用“得”表示被动。这是一类应该引起重视的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在二十世纪之前,一般表示不幸遭遇,但此类得字句恰好相反,多表示合人心意的行为。在近代汉语被动句中,这类得字句的使用频率不算高,但是它突破了传统被动句的意义类型,与其他被动句在表意上具有互补的作用,是被动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用“把”、“将”等介词把为主动词的宾语提前,主要表示处置意义的句子,称为处置句。处置句中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承上省略,如此介词就与谓语动词连在一起了。如:“年年把当常事”,此例“把”字后省去了“粮仓弊情”之类的宾语。

上一篇:聚力课堂范文下一篇:酒类工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