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2022-08-27

第一篇: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第2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到期债务支付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 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第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商业银行应当坚持审慎性原则,充分识别、有效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在各个业务环节中的流动性风险,确保商业银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

第五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施监督管理。银监会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维持充足的流动性水平以满足各种资金需求和应对不利的市场状况。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或者出现流动性风险时,银监会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本行总体发展战略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相一致,并与本行的规模、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相适应。商业银行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应适当考虑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风险的相关性,并协调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其他类别风险管理 1 的政策和程序。

第七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控;

(二)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三)完善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

(四)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五)有效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六)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

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商业银行应根据政策的制定、执行、监测和监督职能相分离原则,明确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监事)、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职责及报告路线,制定适当的考核及问责机制,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九条 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核批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

(二)审核批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承受度、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重要政策、程序和重要的流动性风险限额,并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及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审议修订,审议修订工作至少每年一次;

(三)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事项的审核部门和审批权限,如具体策略、政策、程序和限额等;

(四)监督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架构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适当管理和控制;

(五)持续关注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关于流动性风险水平的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和潜在转变。

(六)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七)批准流动性风险应急方案;

(八)决定与流动性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内容;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董事会可以授权其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履行本法第九条规定的部分职能,获得授权的委员会应当定期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管理工作,应履行 2 以下职责:

(一)根据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战略测算其风险承受度,并提请董事会审批;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及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出对可承受流动性风险水平进行修订的建议,并提请董事会审议。

(二)根据董事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承受度,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程序、限额,其中策略、重要的政策、程序和限额需提请董事会审批后执行。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及时对以上内容进行修订,修订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三)根据董事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程序和限额,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日常监察和管理,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充分了解并定期评估本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向董事会定期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工作;

(七)定期组织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以评估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和限额的合理性;

(八)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并提请董事会审批。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修订,评估修订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九)识别并了解可能触发应急计划的事件,并建立适当机制对这些触发事件进行监测;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指定专门人员或部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当职责明确,并与承担流动性风险的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投入足够的资源以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得因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而破环流动性风险管理、控制功能和限额体系、流动性缓冲机制的完整性。

第十四条 监事会(监事)应对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经营战略、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测定自身流动性风险承受度,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汇报本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时汇报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或潜在转变;

3 风险承受度可以采用定量方式表达,如在正常情况和压力状况下银行可以承受的未经缓释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从持续、前瞻的角度制定书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并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技术更新及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及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进行评估和修订。评估和修订工作最少每年进行一次。

第十七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应涵盖银行的表内、外各项业务,以及境内、外所有可能对其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并包括正常情况及压力状况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应充分考虑银行的组织结构、主要业务条线、产品及市场的广度和多样性、以及母国及东道国的监管要求等因素。

第十九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应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整体模式,并列明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特定事项的具体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整体的流动性管理政策;

(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报告体系;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

(四)资产与负债组合;

(五)流动性风险限额;

(六)在正常及压力情况下的现金流量分析;

(七)不同货币、不同国家、跨境、跨机构及跨业务条线的流动性管理方法;

(八)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及相应的监测流程;

(九)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十)应急计划。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一套完善、适当的程序以识别、计量、监测和管控流动性风险,并根据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政策的变化及时审核与修订。

第二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的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选择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可以是集中、分散或二者相结合。

无论商业银行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都应制定适当的策略、政策和程序,以确保对总体流动性风险水平和各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各业务条线流动性水平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并确保遵守各有关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监管要求和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并根据限额的性质确定相应的监测频度。

商业银行在确定限额时可参考以下因素: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对限额的利用程度,对业务发展的评估,资产质量、融资策略,管理经验,市场流动性等。

4 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明确的内部评价考核机制,将各主要业务条线形成的流动性风险与其收益挂钩,从而有效地控制整个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条件成熟的银行可建立内部转移定价机制。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在引入新产品、新机构、新业务部门和新技术手段前,应在可行性研究中对其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进行充分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引入并运行后,应加强日常监测,定期评估相应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二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当的政策、程序和限额以管理总分行之间、分行之间、总分行与附属机构之间以及附属机构之间的资金流动。

第二十六条 外国银行分行无论是否由总行集中进行流动性管理,都应针对在华分行制定独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限额,包括监察本地流动性风险的职责及向总行汇报的机制。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在设立筹备期内,应完成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开业后,商业银行应及时将经董事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承受度、流动性管理策略、重要政策、程序和限额及其修订情况向监管部门报备。

第二十八条 原则上流动性风险管理应按币种分别进行,但在该币种可以自由兑换且业务量较小、对本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整体市场影响都较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按照重要性原则合并管理。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至少应按本、外币分别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

对外币实行合并管理的,应向监管部门报备。

第三节 内部控制

第二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的完整和有效。 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良好的内控环境;

(二)充分的程序以识别、计量和评估流动性风险;

(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适时更新有关政策和程序。

第三十条 商业银行应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的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应涵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所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相关的管理架构、内控制度和实施程序是否足以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

(二)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否完善;

(三)有关流动性风险控制的风险限额是否适当;

(四)进行现金流量情况分析和压力测试的基本假设是否适当;

(五)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信息报告是否准确、及时、有效;

(六)是否严格执行既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第三十一条 内审人员应具有独立性,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独立、充分、有效的审计。

第三十二条 内部审计结果应直接报告董事会,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监管部门。

董事会应根据内部审计的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并督促高级管理层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应适时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审计报告。

第三十三条 有海外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应针对银行整体及分国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分别进行审计。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充分、适当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准确、及时、持续地计量、监测、管控和汇报流动性风险状况。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完成以下任务:

(一)按设定的期限每日计算银行的现金流量及期限错配情况,并可根据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分币种、按银行整体或按机构、业务条线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

(二)按法规和银行内部管理的要求计算有关流动性风险的比率和限额,并根据需要适时进行监测和控制;

(三)能及时、有效地对银行大额资金流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四)适时报告银行所持有流动性资产的构成和市场价值;

(五)定期核查是否符合已有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限额;

(六)能及时地、有前瞻性地反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以便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准确评估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七)能根据假设情景及限制条件实施压力测试。

第三十五条 管理信息系统应能确保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适时了解以下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事项:

(一)银行现金流量分析;

(二)可动用的流动性资产及资产变现可能性分析;

(三)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的集中度情况;

(四)在各类市场中的融资能力

(五)可能引起资产负债波动因素的变化趋势;

(六)流动性风险管理法定指标、政策、限额及风险承受度的执行情况;

(七)其他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予关注的事项。

第五节 信息披露

第三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定期披露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情况。商业银行披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其中应特别说明董事会、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作用;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重要政策;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

(四)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方法和程序;

(五)流动性风险状况的简要分析和说明、能反映其流动性状况的有关指标;

(六)分析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七)有关压力测试情况的介绍和说明。

第三十七条 在出现流动性危机时,商业银行应适时披露情况说明等资料以提高交易对手、客户及公众的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可能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三章:流动性管理方法和技术 第一节 资产及负债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三十八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部分。在银行确定资产负债结构时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的稳定性。 第三十九条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分散性原则。商业银行应制定具体的、明确的资产、负债分散化政策,使资金运用及来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提升商业银行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第四十条 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集中度限额管理制度,针对流动性资产负债的品种、币种、交易对手、市场、行业、期限、地域等进行集中度限额管理,防止由于资产和负债过度集中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制定资产负债流动性集中度限额时,同时应该考虑资产负债的到期情况、是否有抵押、债务提供者或借款是否有内部关联以及资产负债本身的历史表现。

第四十一条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审慎性原则,商业银行应审慎评估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对资产负债业务流动性的影响,密切关注不

7 同风险间的转化和传递。

(一)商业银行在对资产变现能力进行评估时,要考虑市场容量、交易对手的风险,及其它因素对资产可交易性、资产价格产生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确定资产流动性组合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避免资产组合在资产类别、交易对手、地域及经济行业方面承受过度的市场及其他风险。

1、市场的深度及流通程度;

2、持有某债券资产占该债券总量的百分比;

3、债券、票据等资产的信用评级和利用该资产在公开市场或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借取资金的可能性。

(三)商业银行应定期监测交易对手和自身的偿债能力指标状况,当相关指标显示交易对手偿债能力下降时,要及时调整对交易对手的融资授信额度;当相关指标显示自身偿债能力下降时,需要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债务清偿能力。

(四)商业银行应加强未提取的贷款承诺、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等或有资产与或有负债管理,监测相关客户信用状况、偿债能力、财务状况,了解商业银行因承兑事项可能发生的垫款和客户可提取的贷款承诺带来的流动性需求,并纳入流动性缺口管理。

(五)商业银行应关注负债的稳定性。

1、商业银行应通过提高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提高流动性来源的稳定性,并减少对波动较大的债务的依赖。

2、商业银行应通过优质服务建立与资金来源提供者的关系,并持续关注大额资金提供者的风险状况,定期监测大额资金提供者(如最大十户客户存款)及融资提供者在本行存款的情况,也可以制定存款(或融资)集中程度的触发比率。 第四十二条 发行股票和债券是商业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改善期限结构错配状况。商业银行应关注资本市场变化,评估通过发行股票或可转换债券等补充流动性的能力与成本。

第二节 现金流量管理

第四十三条 现金流量管理是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商业银行通过计量、监测、控制现金流量和期限错配情况,来发现融资差距和防止过度依赖短期流动性供给。

第四十四条 商业银行将表内外业务可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按照一定方法分别计入特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以现金流入减现金流出取得现金流期限错配净额,并通过累计方式计算出一定期限内的现金流错配净额。

第四十五条 商业银行现金流错配净额计算应涵盖表内外所有资产及负债, 8 并按币种形成现金流量报告。

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可根据重要性原则选定部分现金流量极少、发生频率低的表内外资产及负债项目不纳入现金流错配净额的计算。该政策需经董事会或其授权专门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以书面文件形式记录在案。高级管理层应定期评估该安排的适当性,并及时提出修订意见。

第四十六条 未来现金流可分为确定到期日现金流和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 确定到期日现金流系指所有来自外部负债和即将到期资产中有明确到期日的现金流。明确到期日现金流应根据其确切到期日计算。

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系指商业银行在到期日现金流不能完全反映流动性风险,或者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负债没有明确到期日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行为调整等方法测算的现金流。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的计算必须遵循审慎原则。

第四十七条 现金流期限错配分析以短期为重点,但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中期乃至长期的期限错配分析,以及早发现潜在流动性风险。

第四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以其融资能力和风险承受度为基础设定现金流期限错配限额(简称现金流限额)。现金流限额应由专门部门设定,并由董事会或由其授权部门审核,根据需要至少每年修订一次。

第四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保证每一期限内的现金流错配净额应低于现金流限额,现金流限额可以考虑按以下步骤计算:

(一)商业银行应至少预测其未来确定时间段内融资能力,尤其是来自银行或非银行的批发融资能力,并依压力测试情况下的调减系数对上述预测进行适当调整。

(二)商业银行采取审慎方法计算出售全部或部分无障碍流动性资产如政府和中央银行债券所产生的流动性增项。

(三)商业银行计算现金流量限额时应将或有负债中备用融资额度等作为增项,同时将或有资产中未提取的贷款承诺等作为减项。

(四)商业银行应根据以上步骤计算确定时间段内的现金流量理论限额。 为计算更短期限直至隔夜现金流限额,商业银行可以按审慎原则和一定方法计算出每日的限额。

第五十条 商业银行应依审慎原则从紧设定现金流限额,确保有效实施,所有超限额情况都应依规定程序提前向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申请,经批准后实施。商业银行应确保所有超限额情况均有书面记录,并将所有事先批准申请提前报告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

商业银行应对所有未经批准超限额情况实施调查,调查应包括业务部门在内的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现金流在规定期限内 9 恢复至规定限额内,并对任何故意行为给予处分。

第五十一条 现金流限额测算期至少为一个月,鉴于严重的流动性风险问题对市场的影响经常会超过一个月,鼓励商业银行按更长时间段进行测算。

第五十二条 对于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原则上应全部计入当日到期资产及负债,但在商业银行能够证明所用测算方法遵循审慎原则并经监管部门审核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对这部分现金流测算进行行为调整。

行为调整既可以是以历史经验为参考,按照资产及负债存量的一定比例测算,也可以是根据充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进行测算。商业银行所使用的测算方法须与其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

第五十三条 对于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测算所使用的行为调整假设要进行充分论证,并经董事会或其授权的专门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所有模型化的假设条件及模拟情况必须书面记录,并可以经受回溯检测。高级管理层应定期对行为调整假设、回溯检查进行评估,以便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第三节 压力测试

第五十四条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通过压力测试分析银行承受压力事件的能力,考虑并预防未来可能的流动性危机,以提高在流动性压力情况下履行其支付义务的能力。

第五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针对影响单个银行或整个银行业的各种情景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压力测试。在必要时应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压力情景进行临时性、专门压力测试。 商业银行应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流动性管理策略、政策和限额进行调整,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

第五十六条 商业银行可以针对单个机构和整个市场设定不同的压力情景。具体压力情景设立可结合银行本身业务特点、复杂程度,针对流动性风险集中的产品、客户和市场设定情景实施压力测试。

针对单个机构压力情景的假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资产价值的侵蚀;

(二)零售存款的大量流失;

(三)批发性融资来源的可获得性下降;

(四)融资期限的缩短;

(五)交易对手要求追加保证金或担保;

(六)与新开发的复杂产品和交易相关的流动性损耗;

(七)信用评级下调;

(八)母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的影响。

10 针对整个市场压力情景的假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一)市场流动性的突然下降;

(二)对外汇可兑换性以及进入外汇市场的限制的变化;

(三)对中央银行融资工具的渠道的变化;

(四)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的突然崩溃。

第五十七条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应基于专业判断,并在可能情况下,对以往影响银行或市场的类似流动性危机情景进行回溯分析。

所有压力测试情景、条件假设、结果和回溯分析应有书面记录,并报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审核确认。

第五十八条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应在并表基础上分币种实施,并可针对流动性转移受限等特殊情况对有关地区分行或子行单独实施压力测试。

第五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明确设立危机情况下抵御危机的最短生存期,最短不低于一个月,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持该最短时间内业务融资的能力,直到应急资金到位。

第六十条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应全面考虑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各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假设情景对银行自身以及对所在集团的影响;

(二)政治风险、国家风险和汇兑等限制

(三)资产变现时间及折让程度

第六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确保不同压力测试情况下在最短生存时间内现金净流量为正值。如压力测试结果为负值,商业银行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银行流动性水平。

第六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压力测试情况,包括所有压力测试情景、条件假设、结果和回溯分析,及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程序、限额和应急预案的调整情况。

商业银行因特殊原因不能实施压力测试,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以暂缓实施。

第四节 应急计划

第六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制订并定期更新应急计划。商业银行应急计划应与银行的复杂程度、风险水平、业务、产品和组织架构相匹配,并根据经营和现金流量管理情况设定并监控银行内外部流动性预警指标以分析银行所面临的潜在流动性风险。

第六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正常市场条件和压力条件分别制定流动性应

11 急计划,应涵盖银行流动性发生临时性和长期性危机的情况,并预设触发条件及实施程序。

应急计划至少应包括一种银行本身评级降至“非投资级别”的极端情况。应急计划应说明在这种情形下银行如何识别和优化融资渠道和出售资产以减少融资需求。设定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临时中断,如突然运作故障、电子支付系统出现问题或者物理上的紧急情况使银行产生短期融资需求。

(二)流动性长期变化,如因银行评级调整而产生的流动性问题。

(三)当母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防止流动性风险传递的应对措施。

第六十五条 应急计划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强化实现流动性管理的最终目标:

(一)保持适量的流动资产;

(二)度量并预测不同情形下银行融资需求;

(三)管理融资渠道。

第六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急计划应包括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其中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一)变现多余货币市场资产

(二)出售原定持有到期的证券

(三)在市场上出售流动性证券

(四)出售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或某些业务条线

(五)在相关贷款文件中加入证券化或转让条款以便出售流动性较低的资产

负债方融资管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一)将本行与集团内其他银行、非银行关联企业融资策略合并考虑

(二)建立融资总体定价策略

(三)制定利用非传统融资渠道的策略

(四)制定零售和批发客户提前支取和解约政策

(五)使用央行信贷便利政策

第六十七条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商业银行获取流动负债的重要来源。商业银行应根据经验评估融资能力,关注自身的信用评级状况,定期测试自身在市场借取资金的能力,并将每日及每周的融资需要限制在该能力范围以内,防范交易对手因违约或违反重大的不利条款要求提前偿还借款的风险。

第六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急计划应区分集团层次和附属机构分别实施,并可以考虑针对主要业务币种和全球主要区域制订专门的应急计划。如果某些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有限制,使得银行集中实施流动性管理不可操作,则这些地区分机构应制订专门的应急计划。

12 第六十九条 商业银行管理层应定期向董事会报告流动性风险情况和应急计划。必要情况下,应由董事会成员领导并负责应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第七十条 商业银行应急计划应定期更新,并至少每年由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评估一次。商业银行应不定期对应急计划进行演习以确保各项计划措施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实施。商业银行应于每年4月底前将本行应急计划及其更新、演习情况报监管部门。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监督管理

第一节:原则

第七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指引要求,建立和完善与银行业务特点、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鼓励公司治理完善、信息系统先进、数据积累合格、管理水平较高的商业银行采用先进方法管理流动性风险。

第七十二条 银监会在并表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整体流动性风险进行考核。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子公司应满足东道国监管当局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银监会根据我国及东道国法律环境、监管要求及货币管制政策等因素决定是否对境外分支机构、子公司的流动性进行单独考核。

银监会在对外国银行分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考核时,充分考虑其总行或母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及母国监管当局流动性监管水平对其的影响。

第七十三条 银监会按本、外币分别考核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并有权根据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规模以及对市场的影响按具体币种单独考核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第二节 监管程序

第七十四条 银监会采取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对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状况及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进行,并应当包括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定期沟通。

第七十五条 银监会通过非现场监管系统定期采集有关数据,及时分析评价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应遵守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与流动性风险相关的各项监管指标,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各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遵循情况进行监管,并在必要时要求商业银行管理层采取有效应急措施以保证各项流动性指标高于最低监管要求。

第七十六条 银监会有权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对各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口径和计算频率等进行调整,并鼓励商业银行设定高于流动 13 性监管指标的内部预警指标,以便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流动性状况进一步恶化或突破流动性监管指标。

第七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按规定及时向银监会及相关部门报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测报表、策略、政策和流程等相关信息资料。

商业银行每年4月底前应向银监会报送上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对相关策略、政策、流程、限额等的调整情况进行说明。

银监会可根据商业银行的规模及其在支付系统和金融市场的地位及风险状况等因素决定商业银行递交流动性风险监测报表和报告的内容和频率。

第七十八条 商业银行在资产急剧扩张时需向监管部门报送有说服力的安全运营计划,说明资金来源和应用情况以及在资产急剧扩张或负债流失情况下的流动性安排及应急计划。

第七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向银监会报告下列重大事项:

(一)商业银行大规模出售资产以提高流动性;

(二)商业银行评级的重大调整;

(三)外部市场流动性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四)商业银行重要融资渠道即将受限或失灵;

(五)本机构或机构所在地区发生挤兑事件;

(六)有关机构对资产或抵押品跨境转移政策的调整;

(七)集团、母行和境外分支机构经营状况或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八)集团或母行出现流动性困难;

(九)其他可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流动性风险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报银监会备案。 第八十条 银监会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结果决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进行现场检查的频率。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完善性及其实施情况;

(三)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有效性;

(四)现金流量分析所用假设前提和参数的合理性、稳定性;

(五)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有效性;

(六)流动性风险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七)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有效性;

(八)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九)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十)银行内部流动性风险报告的独立性、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向银监会报送的与流动性风险有关的报表、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十一)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履职情况;

(十二)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监督监察机制的有效性;

(十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其他情况。

第八十一条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审核,并可充分利用外部专业机构的审核结果。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特别关注压力情景及假设前提的范围和程度,并根据情况要求对压力测试中使用的情景进行调整。

第八十二条 银监会对高级管理层及董事会如何使用压力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以缓解压力测试暴露出的风险;

(二)是否根据风险的性质和规模,通过修订银行应急融资计划,改变现有经营活动及流动性风险,或增加持有高流动性资产等方式来抵御流动性压力;

(三)是否针对压力测试中发现的风险制定全面的应急融资计划;

(四)是否通过周期测试和内部沟通来增进对应急计划的理解。

第三节 特别监管措施

第八十三条 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审慎,如流动性缺口过大及资金成本过高,流动性管理政策执行不力,流动性报告或报表存在严重问题等的商业银行,银监会有权采取以下特别监管措施:

(一)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董事会召开审慎性会谈;

(二)增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场检查频率;

(三)要求商业银行增加提交流动性风险报表、报告的频率;

(四)要求商业银行提供额外相关信息;

(五)要求商业银行采取措施以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六)要求商业银行采取措施降低流动性风险;

(七)要求商业银行提高以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第八十四条 对于流动性指标持续低于预警指标,或者流动性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的商业银行,银监会除前款措施外,有权采取进一步特别监管措施:

(一)要求银行通过更加有效的压力测试和更有力的应急融资计划来改善应急计划。

(二)提高法定流动性比率要求;

(三)限制商业银行进行收购或其它大规模业务扩张;

(四)限制商业银行部分业务的发展或某项资金的流动;

(五)提高法定资本充足率要求;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的有关措施。

对于集团或母公司出现流动性困难的商业银行,银监会有权限制其与集团或母公司之间的资金来往。

第四节 监管合作

第八十五条 银监会应与境内相关职能部门及商业银行的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当局建立紧密协调和信息共享的监管合作关系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八十六条 原则上对跨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以母国监管当局为主,但由于目前中国外汇管理政策,银监会对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及外国银行分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将单独考核。

银监会将根据中国外汇管理政策的调整,适时调整流动性风险跨境监管政策。

第八十七条 对于使用由母行开发的管理模型的外资法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分行,银监会可以利用母国监管当局对模型的审验结果,但应对模型的本地适应性进行审验,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模型在中国使用的参数、历史数据的适用性及更新频率;

(二)压力测试与情景测试的适用性;

(三)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四)其他

第五章 附则

第八十八条 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及农村信用社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八十九条 商业银行最迟应于2010年底前达到本指引要求。因系统开发等特殊原因无法在上述时限内达标的,经监管部门同意后,可适当延期。

第九十条 本指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九十一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预警指标可以是定性指标或定量指标,包括 16 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资产快速增长,尤其当业务或产品某一方面出现负面因素或风险显著增大;

(二)资产或负债集中度增加

(三)货币错配程度增加

(四)负债加权平均期限下降

(五)重复接近或违反内部限额和监管指标

(六)特定产品线发展趋势下降碍或风险加剧

(七)银行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和总体财务状况的显著恶化

(八)负面的公众报道

(九)信用评级下调

(十)股票价格下降或债务成本上升

(十一)批发和零售融资成本的上升

(十二)交易对手要求为信用暴露增加额外的担保或拒绝进行新交易

(十三)代理行降低或取消授信额度

(十四)零售存款的流出上升

(十五)获得长期融资的难度加大 (十六)发行短期负债的难度加大

二、商业银行应急计划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危机处理小组构成、职责分工和联系方式

(二)危机期间内外部信息沟通和报告

(三)危机处理小组外界的沟通工作:监管部门、分析师、投资人、外部审计师、媒体、大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四)内部管理层、资产负债委员会、投资组合经理、交易员、员工和其他人员信息沟通

(五)如何确保资产负债委员会及时收到相关报告,使委员会成员了解银行流动性的严重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二篇: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创新流动性风险管理思维

本报讯 针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即将出台,为增强我行应对流动性压力冲击的能力。长沙分行提出创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路。

主动转变风险管理思维。近期货币市场利率飙升情况显示出央行以市场化手段进行宏观流动性管理的坚定决心。我们应主动转变国家“兜底”的 思维,降低对央行、政府支持的依赖, 增强主动式风险管理能力。

加强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首先,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研判,做好各种应对预案。其次,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管理。最后,规范开展市场交易。建立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我行应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加强资产负债剩余期限管理、宏观经济及利率走势研判,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和差异化策略,合理确定利率策略、利率水平、变动规则及违约责任,降低由于期限或重定价不对称导致重新定价等利率风险及其损失。

优化调整业务结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我行应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以建设“最高效中小企业银行”和打造“最佳中高端零售银行”为战略方向,提升专业化、差异化经营水平,推进业务和客户下沉,做好中小微金融服务。

未雨绸缪应对未来监管可能的调整。应将流动性管理提升到与资本管理并重的新高度。在“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监管指标以外,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两个指标,并加强对流动性相关指标的考核。

第三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估与管理

王晓雯1张妍1昃伟

2(

1、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

12、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

【摘要】 无论是在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金融动荡时期,流动性问题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关键问题之

一。本文根据银监会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监管要求和相关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关于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方法,包括流动性指标法、现金流分析法和久期缺口分析法等,进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商业银行日常使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范围内许多银行由于流动性危机倒闭,让人们见识到了流动性风险的危害之大。鉴于此,近年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和指引文件。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于去年提出了我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要求。

一、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相关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需求的能力。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三个关键的要素:资金、取得资金的成本以及取得资金的时间。

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是实质上流动性风险是信用、市场、操作、声誉及战略风险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如果这些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就会以流动性风险的形式爆发出来,进而引发商业银行的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商业银行所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可能导致存款人对同行业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担忧,进而发生连锁效应引发国家范围内的行业系统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方法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希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贷款和投资中,并倾向于期限长、收益大的资产;另一方面,负债经营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又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持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来应对经营过程中的流动性需要,以避免发生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因此选择恰当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有助于把握和控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指标法

流动性指标法是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首先确定流动性资产的种类并进行估值,然后确定合理的比率或指标并用于评估和监控。以下介绍指标法中常用的指标和比率:

(1)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是财务分析中分析流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率,衡量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目前我国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25%。

(2)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依存度反应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中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该比率越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越稳健。核心负债依存度是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根据银监会在有关文件中的解释,核心负债是指那些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负债,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较小;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60%。

(3)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的核心指标之一,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的比例。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10%。

(4)存贷款比例。存贷款比率是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是一种传统的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该比率越小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银监会对这一指标的监管要求为不得超过75%。

(5)流动性覆盖率(LCR)。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

求意见稿)》中引入的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且将最低限设置为100%。

LCR=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这一指标的计算指定30天为期限,而引入这一监管比率的目的在于强化短期流动性风险状况的监控,确保单个银行在监管当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能够将变现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6)净稳资金比率(NSFR)。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引入的又一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低限也为100%。

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这一比率的计算以一年为期限。引入这一比率的目的是促进银行业机构的资产和业务融资更趋中长期化;根据银行在一个内资产和业务的流动性特征设定可接受的最低稳定资金量。

除以上介绍的比率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比率,如超额备付金率、现金头寸指标、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例、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易变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以及大额负债依赖度等。

使用流动性指标法的优点在于简单实用,可以直观地理解当前和历史的流动性状况。其缺点在于属于静态分析,无法描述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由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特质及获取流动性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必须综合多种比率、指标以及相关的内外因素,才可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和变化趋势做出评估和判断。

2、现金流分析

通过商业银行对短期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预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商业银行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一般表现为流动性剩余或赤字。当流动性出现“剩余”时,商业银行必须考虑这种流动性剩余头寸的机会成本;若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赤字”,则必须考虑这种赤字可能给自身运营带来的风险。根据历史数据研究,剩余资金与总资产之比小于3%~5%时,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一个预警。

实践证明,为了合理地预计流动性需求,可以将流动性“剩余”或“赤字”与融资需求在不同时段进行比较,其目的是预测新贷款净增加值、存款净流量以及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净流量。然后将上述流量预测值加总,再与期初余额相加,获得未来时段内的流动性头寸。

现金流分析有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在未来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但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日渐复杂,现金流量的可能性和准确性随之降低。在实际操作中,现金流分析法和缺口分析法通常一起使用互为补充。

3、其他评估方法

除采用上述的流动性比率法和现金流分析法以外,商业银行还广泛利用缺口分析法和久期分析法来深入分析和评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1)缺口分析法。该法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是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较好的方法。缺口分析法是针对特定时段,计算到期资产和到期负债之间的差额,来判断商业银行特定时间内流动性是否充足。

商业银行的贷款平均额和核心存款平均额之间的差异构成了所谓的融资缺口,如果缺口为正,商业银行必须动用现金和流动性资产,或者介入货币市场进行融资。为了实现盈利目的,商业银行的短期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通常为负数,但商业银行必须确保此项差额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有足够能力在需要时迅速补充资金。 积极的流动性缺口分析的期限很短,通常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活跃在同业拆借市场和易于在短期内筹资的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具有较短的流动性管理时间期限;而活跃在长期资本和负债市场的商业银行则需要采用较长的期限。

(2)久期分析。由于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造成流动性状况发生变化,因此久期分析经常被用来分析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影响。

用 表示总资产的加权平均久期, 表示总负债的加权平均久期, 表示总资产的初始值, 表示总负债的初始值,R为市场利率,当市场利率变动时,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久期缺口可以用来衡量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其流动性的作用效果:

久期缺口=资产加权平均久期-(总负债/总资产)*负债加权平均久期

当久期缺口为正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资产价值增加的幅度比负债价值增加的幅度大,流动性也随之加强;反之则反。

当久期缺口为负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流动性也随之减弱;反之则反。

当久期缺口为零时,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没有影响。

总之,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影响越大,对其流动性的影响也就越显著。

目前最值得推荐的做法是,商业银行同时采用多种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来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过程可以表示为图1:

图1 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

1、资产负债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属于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就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因此在银行确定资产负债额度、结构和期限时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与缓释,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的稳定性。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分散性原则和审慎性原则,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要制定具体明确的资产、负债分散化政策,使资金运用及来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提升商业银行应对危机的能力;应审慎评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对资产负债业务流动性的影响,从流动性风险的源头开始密切关注不同风险间的转化和传递。

(1)资产的变现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的是资产的流动性,具体包括变现需要的时间以及变现的成本。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基础建设还不健全,商业银行在对资产变现能力进行评估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深度、交易对手信用状况以及其他因素对资产交易和资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要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不仅在于资产本身的性质,还需要考虑金融市场的活跃性和交易主体的信用状况。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充足。

(2)负债的稳定性。商业银行应关注负债的稳定性,即融资来源的稳定性。提高负债稳定性的方法包括:提高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提高流动性来源的稳定性,并减少对市场波动较大的债务依赖;商业银行应通过优质服务建立与资金提供者的关系,并持续关注大额资金提供者的风险状况。

2、现金流量管理

现金流量管理是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商业银行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和期限错配情况,有助于发现融资缺口和防止过度依赖短期流动性供给。

现金流量管理的核心部分是现金流的预测。现金流的预测主要分为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目的在于评估商业银行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短期现金流的预测主要服务于头寸管理,主要针对1—7天内发生的现金流,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预测比较有经验,因而比较准确,对应的是流动性管理。由于现代商业银行交易的产品日渐复杂,预测长期现金流则较为困难,与此对应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对应于现金流预测中的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现金流期限错配分析可以针对短期,也可以开展中期乃至长期的期限错配分析,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设定现金流期限错配限额应以其融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最好的做法是保证每一期限内的现金流错配净额低于对应期限内的现金流限额,现金流限额的计算步骤可参考图2。

图2 流动性期限错配限额计算的步骤

商业银行在设定现金流限额时应尽量保守,并通过返回检验确定该限额的有效性,同时对所有超限额情况作书面记录并分析原因,必要时还需要调整现金流预测的方法和模型。银监会在这方面的监管要求为“现金

流限额测算期至少为一个月,鼓励商业银行按更长时间段进行测算。”

3、压力测试及情景分析

由于现金流预测不能准确地反映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需求,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对其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商业银行抵御危机的最短生存期是多久,与此相应的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在压力情况下的最短生存期不得少于一个月”。

考虑到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还需要深入分析假设情景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及其反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在设计压力情景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单个机构和整个市场,还要结合本身业务特点、复杂程度,使假设条件涵盖来自于市场、信用、操作、声誉等多个风险类别的市场波动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并充分反映融资流动性风险与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高度相关性。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包括核心资本金和附属资本金的比例,持有充足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用以缓冲流动性风险,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计划。

4、应急计划

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吸纳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完善流动性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同时,制定不同情况下的应急计划。

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方法主要包括资产变现和负债融资。资产变现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变现,其中要加强备付金的管理。负债融资的渠道主要包括向央行借款、银行间市场拆借和发行金融机构债券。

商业银行在制定应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水平和组织框架等因素,涵盖银行流动性发生临时性危机、长期性危机和压力的情景,并预设触发条件和实施程序。

四、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在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中,按照监管指标测量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并不理想,甚至有时处于流动性比较紧张的状态,而实际上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一直非常充裕,因此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做得并不够好,需要在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监控。 首先,加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严防表内和表外双重风险。

其次,将流动性风险纳入风险管理的范畴,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和体系。

再次,健全金融市场基础建设,形成良好的融资和变现的环境。

最后,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指标。

根据银监会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的时间表,第一批新资本协议银行将于2010年进入实施阶段,国内银行备战新资本协议的进程也进入冲刺阶段。流动性风险管理作为新资本协议中第二支柱的组成部分,必然将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可以预见,更加严格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将成为银行业日后经营的重要准则。

【参考文献】

[1] 綦相:流动性风险国计监管新规解读[J].银行家,2010(6).

[2] 廖岷:从全球金融危机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西部金融,2009(1).

[3]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Z].银监发[2009]87号,2009-09-28.

[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的通知[Z].2005-12-31.

第四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与挑战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过去仅仅埋首于头寸管理,对中长期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压力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不重视。

悄悄远去的次债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流动性风险是一切风险的最终体现;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过去忽视了流动性风险管理,未来至少要与资本管理同等重要。

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演进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起点就是现金流管理。一个银行是否有现金流缺口?现金流缺口能否被充足的流动性储备弥补?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及时准确是对一个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我国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应用三类流动性管理模式来应对此考验:

第一,盘剩余资金管理模式,即分级管理模式:分行流动性先自求平衡,不能平衡的资金通过与总行上存下拆解决。2005年以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应用此模式。

第二,集中管理模式,即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取消上存下拆,总行承担全行流动性管理职责,分行仅承担业务营销职责。2006年起,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陆续采用此模式。

第三,集中管理与分市场管理相结合模式,即FTP下的总行流动性管理职责不变,管理路径在存贷比管理方面向分行延伸。2010年开始,大部分银行不得不采用此模式,将总行不能承担的流动性管理职责分散出去。

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

商业银行应秉承稳健的流动性管理政策,建立同规模、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基本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并能够对全行流动性风险进行适当的识别、计量和监控。以FTP为核心的日间流动性管理、分层的限额指标体系、分层的压力情景测试、分层的预警机制及应急计划、分层的风险缓冲调整和对冲,构成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的五大基本要素。

以FTP为核心的日间流动性管理。目前大多数上市商业银行实行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分支行的流动性风险基本通过FTP转移到了总行,总行直接管理分行在当地人行的备付金账户。分行的流动性管理职能逐渐从实质上的资金管理(上存下拆)转为虚拟的头寸管理和预测,配合总行进行全行的流动性预测和管理。应当注意的是,市场流动性平稳时此种管理形式尚可,市场出现剧烈波动超过一定水平或流动性持续趋紧时,就需要分行来分担流动性管理职责,比如存贷比限制,因为中国银行间市场的深度不够和同向性导致总行的融资能力有限,不能承担超出其能力的风险管理职责。

分层的限额指标体系。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控的着眼点就是限额指标,这就要求限额指标能相互配合并能充分反映流动性波动。一般来说,限额指标体系分为三类:一是董事会风险容忍度,反映全行流动性风险的承受能力,应当简单并具有代表性,比如流动性比率、备付率等指标;二是管理层险限额,是对风险容忍度的多视角反应,比如增量存贷比、累计缺口比率、LCR和NSFR等指标;三是日常监控限额,直接监控业务条线或重点部门的现金流波动,比如MCO、区间缺口比率、分条线资产负债缺口限额等。

分层的压力情景测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是模拟小概率的、极端不利的流动性压力情景,评估我行在压力情景下的现金流量和可能损失,识别我行在极端流动性压力情景下的脆弱性,预防未来可能的流动性危机,以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提高危机情况下履行支付义务的能力。压力测试的分层原则包括:一是按压力程度分,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压力测试;二是按情景分类,可分为单一银行情景、系统性危机情景、综合情景压力测试;三是要涵盖银监会压力测试指引中的情景范围。

分层的预警机制和应急计划。流动性风险实际上可分为两类:短期流动性风险和中长期流动性风险。其计量检测和管理一般分开在两个部门。其预警监测指标和具体管理半径不一样,所以一般分为中长期预警机制和短期预警机制两类。中长期预警一般分为绿色预警和黄色预警两类,其监测指标主要是LCR、NSFR、压力测试结果、核心负债依存度变动等;短期预警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类,其监测指标主要是备付率、存款一周持续流出量、市场净融资额等。

分层的压力测试对应分层的预警机制,分层预警机制对应分层的应急计划。应急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危机情景的级别和阶段;为每一个危机级别和阶段确定适当的KRI触发机制;估计危机情景的影响;为每一个危机级别和阶段确定适当的反应机制;为每一个危机级别和阶段确定内部报告制度,何事?何时?何人?报告频率;确立外部沟通计划,并分配责任。

分层的风险缓冲调整和对冲。流动性储备应进行三级分类管理,对应分层的压力测试和三类短期流动性预警级别。一般来说,轻度流动性风险看一级储备,一级储备主要包括超额准备金、活期存放同业、市场融资能力等;中度流动性风险看二级储备,二级储备主要包括待售账户流动性组合债券、交易账户债券、定期存放、同业借款等;重度流动性风险看三级储备,三级储备主要包括其它债券组合、票据贴现、买入返售票据等。商业银行通常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和生存期要求,调整一级和二级流动性储备。

除储备调整之外,还可以通过表内外对冲来缓释流动性风险。由于国内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尚不发达,通常通过FTP调整、定价调整等经济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等行政手段来主动调整表内业务结构和规模对冲两类风险,但亦尝试使用表外对冲(如货币掉期)来调节流动性。流动性和利率风险的表内外对冲是一体的,也就是说,对一方的对冲必然影响到另一方。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的配套机制

不管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还是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要成功实施,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机制。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根据多年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其配套机制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专业团队,即应该有一个独立、专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团队。其一,实现年度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实现反应机制由被动反应向主动性、及时性、前瞻性的逐步转变,必须具备专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团队,团队建设不到位,将严重影响机制转变的过程与速度。其二,专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团队是实现年度风险管理策略的监控者和引导者。

高效系统,即应该有一个能实现日频度现金流计量、T+1频度的专业系统。其一,日频度的计算引擎是实现流动性风险管理及时性的前提;其二,高效、具备日现金流计算引擎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是新资本协议合规申请的前提;其三,高效的系统是进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和多维度情景模拟的必要基础。

敏感指标,即建立一套对流动性波动高度敏感的限额监控指标体系。目前的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敏感性不高,比如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等指标,不能区分不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的高低,将逐渐被BASELIII的流动性指标部分替代。LCR(30天)和NSFR(1年)能更好地识别不同压力下商业银行抵抗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如果再加上备付率指标(1天),将构成短期、中期、长期完备的主监控指标体系。另外,用好流动性期限缺口指标可以管好一个银行流动性的波动性。

授权考核,即清晰划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责、权、利和授权考核机制。流动性风险管理在于事前防范,建立三级储备体系,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调整流动性缓冲,这是需要付成本的。但这与主要业务部门或条线的盈利指标相矛盾。因此,必须有一定的授权机制和考核机制来保证流动性管理策略措施的执行力。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商业银行市场业务规模急剧增长和央行调控可能引发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一方面,要重点关注2011年可能出现的市场结构性流动性风险冲击,前瞻性地做好同业、理财、资金和表外业务流动性波动管理工作。随着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剧,央行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存款准备金率冲过20%后极有可能引发市场结构性流动性风险(“拐点”现象)。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同业、资金、理财等市场业务规模急剧增长和期限错配加剧引发的结构性风险,比如同业资产业务刚性、负债业务弹性加剧错配风险,理财业务期限不匹配或集中到期,盈利压力驱使资金业务进行大量的短借长拆等套利交易等,这些缺口整体考验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底线。需要进行前瞻性、预防性管理安排防范此类风险,比如流动性风险监控频度从每月到每旬、周,甚至到日;将理财业务错配和表外业务或有资金需求纳入监控范围等。

差别准备金率常态化。重点关注2011年央行差别准备金率常态化,动态地做好贷款增量投放的紧缩性、平滑性和有效性管理工作,避免被月度差别准备金。明年央行将根据GDP/CPI增速和单个银行贷款增量投放偏离度、实际资本充足率和目标资本充足率偏离度等按月进行差别准备金管理。

存贷比刚性限制。存贷比刚性限制,短期内会引致流动性波动;长期来看,是银行流动性管理者的福音:存贷比的无限制导致贷款逐渐挤压债券,使得债存比逐渐下降,减少了流动性缓冲组合。限制存贷比使得债券比重将不可避免地逐步上升,有利于流动性管理。应重点关注银监会月末时点存贷比指标向每日时点存贷比和日均存贷比监管指标的过渡,适时地做好总分行存贷比管理工作。目前日均存贷比监控指标已经纳入2011年非现场监管报表中,时点存贷比指标目前仅仅关注月末10日和月初10日,逐步过渡到每日时点存贷比监控也有一定的可能性。以下措施防范存贷比指标触线:一是建议对分支行存贷比考核同样适用日均存贷比,并将时点存贷比扩展到每日时点存贷比指标进行考核;二是严格执行“依存定贷”原则,确保存贷比不超标。

BASELIII流动性指标。要重点关注BASELIII两个流动性指标正式进入2011年非现场监管规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挑战。挑战可以归纳为:第一,以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程度对其进行分类,挑战商业银行目前以科目和产品为原则的资产负债分类。第二,原数据获取困难。数据抽取纬度有5个:期限、产品、评级、抵质押和规模。且数据标准与现有标准不一致,现有系统不改造基本无法满足。第三,系统实施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没有一家能实现系统自动计算,全靠手工,工作量特别大。需要同时改造现有原系统和管理系统才能获得数据全部特征,解决四类难题,才能完成流动性指标的系统实现:一是中小企业的分类标识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负债的分类标识;二是债券国内、国外评级的自动选取问题;三是抵质押品的问题;四是信用评级波动后衍生产品及其押品的价值重估问题。

日常流动性管理的三道闸门。日常流动性管理中,备付管理是核心,头寸或现金流预测是基础。经常性融资便利是流动性管理的第一道闸门(可惜的是,在中国,存款便利是融出,融入方向便利太少-央行小额抵押融资杯水车薪);拆借、回购市场是第二道闸门,但受制于银行间货币市场深度不够且流动性常常同方向变动,以及他行对我方的授信限制,提供的第二道保护厚度不够(顶多为总资产的5%);一级市场发行金融债受一定限制,二级市场债券交易活跃度不够,短期内能够提供的流动性有限。

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以上五个问题,坚持审慎的流动性管理政策,实施针对性强的、灵活的流动性管理策略,逐步缓解传统业务期限错配,改善市场类产品期限错配程度,关注中短期流动性风险及其压力测试结果,建立稳健合理的流动性储备缓冲,保持流动性平稳健康运行。

第五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调研报告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任何一家银行如果出现流动性风险,就可能失去许多潜在的盈利机会,并且流动性风险具

有联动效应,一旦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剧,极易导致存款人恐慌性地提兑存款,诱发挤兑风波,最终导致银行破产。流动性风险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破产清算,而且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瘫痪。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管理的基本内容

引起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众多,包括银行资产与负债在量与期限结构上的不匹配、资本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资金备付率不足、客户周期性资金需求变动、经济周期的影响、利率变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变动、以及其他突发性因素等等。商业银行的任何一项经营活动不善都有可能最终导致流动性风险。但是,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各因素的可控性来分析,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对其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的有效管理,促进其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配置,最终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而,有效地度量和分析银行的流动性并保持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的潜在流动性以及设法及时获得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基本内容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功能,有强大的国家信用支撑,因此人们总是将银行的命运与政府的支持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会承担银行的一切风险,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另外,源源不断的居民家庭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无流动性危机之忧的第二大原因。由于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还主要集中在信贷风险上,缺乏流动性风险自我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对下级银行资金需求的主动性管理不足。在决策程序的具体操作上,总行主要负责分行之间的资金调剂、参与债券市场交易、进行同业资金拆借,以便满足下级行当日或未来较短时间内用于保证支付的资金需求,分行一般局限于上下级行之间的资金调拨。决策程序体现为下级银行“倒逼”上级银行,上级银行基本上只是被动地接受下级银行资金余缺的现实,并被动地做出反应,而没有对下级银行净融资需求进行事前度量和预测,并采取事前的防范与控制措施以及部署相应的流动性计划和安排,缺乏对下级银行资金需求的主动性管理。

(三)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有局限性。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流动性评价指标主要是备付金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这些指标内容比较单薄,并不能全面反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状况,更没有反映银行的融资能力。而各银行又不顾自身实际去套用、追求这几项流动性指标,扭曲了流动性管理的本质。

(四)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流动性管理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银行是高负债运作的特殊企业,其负债的不确定性和硬性约束都要求银行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流动性管理也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流动性管理具有内生性,流动性管理的主体是商业银行,而非中央银行,它产生于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内在要求。我国的流动性管理表现出以中央银行监管为主的外生性特点。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监管与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在目的、方式、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目前我国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流动性管理体制,以固定不变的流动性比例作为常规的监管方式,过分强调中央银行的监管,忽视了流动性管理的内生性,严格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在我国仍然处于缺位状态。

(五)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的我国银行体系存在许多流动性隐患。一是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率一直居高不下,超负荷经营;二是存贷款比例较高,对于全面衡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该指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反映出存贷款在期限、质量和收付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程度;三是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并且继续增加趋势明显,资金使用日益长期化;四是活期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较高,资金来源日益短期化;五是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六是贷款质量较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建议

(一)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风险不是单纯的资金管理问题,而是多种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应当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流动性风险的防范。一是加强各级商业银行法人体制,强化经营系统调控功能;可以将银

行系统内资金逐级、逐步集中,充分发挥资金管理行对于全系统内资金的调控功能,建立健全一级法人体制下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级银行的经营行为;建立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内部决策控制、实施控制、事后监控和预警机制。二是建立高效、科学的系统内资金调控反馈机制,管理行及时根据各分支机构资金头寸情况,进行有效的资金调剂,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

析的管理体制。三是实现各商业银行资金的优化配置。通过强化资金在各行全系统调拨,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资源,实现资金在全系统的优化配置,以增强系统内资金的效益性和流动性。

(二)通过创新降低流动性风险。一是负债业务的创新,重点是通过主动型负债,增强负债的流动性。二是资产业务的创新,包括在逐步增加优质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减少信贷资产总量占比,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等。三是中间业务的创新,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化水平,完善其服务功能,大力开办各种委托代理和中间服务业务,提高资产负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三)建立资金合作救助机制。一是总行(分行)资金救助机制。二是当地央行资金救助机制。三是同业资金救助机制,总行应允许二级分行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资金救助合作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允许二级分行向当地国有商业银行拆入资金解决头寸资金不足问题。

(四)优化资产配置,降低不良贷款率。首先,银行本身应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合理配置中长期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有效防范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并要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鼓励提高银行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及水平,借以降低信贷资产比率,优化银行资产配置。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继续完善审贷、放贷、贷后管理等业务流程,实行合理的考核及奖惩制度,成立独立的內审机构,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彻底走出不良、剥离、不良的恶性循环。

(五)增强风险管理的意识。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强化银行的风险意识,时刻敲响风险的警钟,牢固树立风险第一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在经营中力求稳健,正确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正常流动的前提下,实现银行的盈利。由于流动性风险是银行其他风险的集中和最终表现, 危害甚大,银行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和警觉, 主动采取措施控制流动性风险。

(六)建立规模适当的多层次流动性储备,实现流动性与效益性的协调管理。一是面对银行间同业融资利率持续走低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通过扩大同业融资规模,提高资金运作收益。二是在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降,长期利率风险凸显的情况下,为了积极防范利率风险,同时又能够消化更多的资金,要及时调整债券投资策略,合理安排债券投资期限结构,加大中、短期央行票据的投资力度。

(七)构建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国家货币当局应该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监控指标体系,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不良贷款比率、流动资产比率、中长期贷款比率、行业贷款集中度等指标、并分别对不同的银行采取不同的要求。抑制经济过热带来的行业盲目扩张,以降低商业银行贷款的呆坏账风险,同时避免经济出现紧缩,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呈现良性互动的局面。

上一篇:实验室工作职责制度下一篇:苏州博物馆考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