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9-20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加工技术与控制工程方向) 专业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为适应我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 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自主学习, 鼓励个性发展;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改革, 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 注意与时俱进, 及时修订教学大纲, 调整教学内容, 体现现代先进技术, 使学生接触到科技前沿的知识。淡化解题技巧, 突出掌握和应用基本概念;注重工程实际应用, 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突出“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强调创新意识培养, 实现两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改革教学手段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涉及很多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和组装图, 传统板书或投影胶片显示复杂结构十分困难, 讲课时难以与学生沟通。我们将现代教学手段融入多种常规教学手段之中。灵活运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不仅能保证与学生的沟通, 还能保证教学信息量大, 努力使教学生动、形象。

1.1 运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黑板粉笔为主加以模型和挂图为辅的讲课方式有自身的优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方式是静态的, 学生难于理解模具各零部件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和挂图使用不方便;购买各种结构的模具费用高等。为此我们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对典型模具制作了动画, 利用视频将结构动作过程动态地展现出来, 既可以连续播放也可以断续播放动作, 使原来难以理解的知识等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 使得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生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课堂效率[2]。

1.2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并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 并不能取代黑板、粉笔和教学模型, 更不能取代现场教学。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 适当采用板书和教学模型, 多种方式结合使用。

1.3 网络教学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 在校园局域网上, 教师与学生通过论坛讨论、答疑, 资料共享, 方便了学生课后学习。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上课前都要认真备课, 确定每次课的重点, 在上课前先给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 不把课程描绘成完美无缺的理论体系, 引导、启发学生以怀疑、开放、发展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理论和技术成果, 培养发散性思维习惯,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为创新留出广阔的空间。

2.2 按照“探究式授课”来组织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是被动的。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机械传授, 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育方式, 教师按照“探究式”来组织教学, 让学生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生产实际,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选定研讨题, 通过集中或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完善答案, 最后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意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经实践验证, 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良好。

2.3 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课堂上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 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但学生仍对客观的、立体的模具实物理解不够透彻。为此我们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在生产现场直接演示模具工作过程, 并将各种模具零部件拆开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对冲压工艺有进一步地认识, 对模具结构的设计模具零件的制造能力进一步强化, 树立独立设计模具的工作能力和编制模具制造工艺的能力, 大大增强了学生理解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还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2.4 强化实践环节,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实践教学环节是相当重要的。为保证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技能, 我们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 还进行一周的模具拆装实验,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模具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一套模具, 写出设计说明书和创新思维报告。通过“讲课—实验—创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模具设计、制造和应用能力, 把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

3 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现代先进技术, 使学生接触到科技前沿的知识, 我们及时修订教学大纲, 调整教学内容, 将先进技术和学科前沿动态引入教学内容中。采用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 避免了讲授内容的重复, 突出了讲授重点。

在课后教学作业方面, 我们精选出各章节的习题和思考题, 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 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 该考核方式是否得到以下, 决定着我们对学生学习情况掌握的准确程度, 也影响着我们教学效果的检验和今后的完善, 同时也间接影响后续学生的学习劲头。为此, 我们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重视考核内容的全面性、重点突出性和方式的灵活性, 总成绩由卷面成绩 (60%) 、课堂表现 (10%) 、实验报告 (20%) 和课后作业 (10%) 组成。

(1) 卷面理论知识考核降低对识记知识的考核, 加大理解题、应用题和创建题的比重。

(2) 实践环节考核, 我们采用“重过程体验、重平时表现、重创新思维”的指导思想, 对学生实践效果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方式。

(3) 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对老师的提问、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的表现等, 老师对学生每次课的表现作记录, 结课后汇总, 对学生表现综合评定, 给出成绩。

5 结语

为适应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我专业“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改革既是重点, 也是难点。几年来, 按照综合改革方案, 通过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的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然而将我们改革的理念全面付诸实施, 还有很多困难。然而改革之路, 即探索之路, 追求之路和创新之路, 也是知难而进之路。我们会以锐意的改革精神, 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 探索最优的改革方案, 为培养出21世纪我国所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为适应“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 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式改革,优化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赵越超.工程实践教育探索与创新[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2] 吉晓莉.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26 (2) :82~83.

上一篇:家具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下一篇:骨牵引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