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的发展探析论文

2022-05-14

第一篇:会展业的发展探析论文

南宁会展旅游发展探析

摘要:我国会展旅游主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短短的三十多年发展迅猛,南宁自成为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地之后,展会的规格、规模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也带动了南宁的会展旅游。本文力图从南宁会展旅游的现状的分析,找出南宁会展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试图给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一、 会展旅游概念内涵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

在我国关于会展旅游的概念较多,内涵丰富,笔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李映洲在《会展旅游概念的重新探讨》里的观点。会展旅游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办的会议、展览等具有商务交往、信息交流或展示性质的活动为引发因子吸引活动参与者或有兴趣的游客前往活动举办地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的一种旅游方式。

目前,我国对会展旅游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集中在“大”的层面,主要体现在重视地方忽视企业,重视大型国际性会议展览忽视了小型会议展览等的可持续发展。在会展旅游越发成熟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会展本身,更多的应是关注与旅游相关的整个配套设施的完善情况。

(二)会展旅游作用

1、 会展拉动旅游消费

会展旅游是旅游的一个部分,但相比传统旅游,它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一是游客需求层次高,二是综合消费能力强,三是稳定性强。从收益来看会展旅游收益明显比传统旅游高。从游客数量上看,会展举办地在会展活动期间的游客接待数量往往是平时的几倍甚至更多。

会展活动对旅游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展旅游的组团规模大,为会展举办地带来了更多的现实游客和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第二,会展游客的需求档次高、消费能力强,因此,会展旅游服务的利润率普遍高于传统旅游服务;第三,会展客人逗留时间长、季节性弱,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旅游的淡旺季差距,弥补了传统旅游的淡季消费,提高了对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最后,会展的举办成为会展举办地最佳的旅游宣传方式,利于扩大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形象。

2、 旅游对会展的辅助作用

会展活动的选址,一般考虑商业便利、交通便利、酒店和餐饮分布密集的地方,或者直接安排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或度假区。

旅游业的发展,推动者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无疑对会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旅游业对于会展的支持性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设备方面,还体现在软件的接待服务上。服务水平的高低也是展会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一般较高,这对会展业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3、 会展与旅游协调发展

会展与旅游相互支持,相互交叉,共同发展。会展参观者在进行会展活动时,同时也是在消费着相应的旅游产品。对于会展举办地的政府与企业来讲,要善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合理整合相关资源达到协调效应;其次,会展与旅游结合以提升会展举办地的品牌效应。

二、南宁会展旅游的现状

(一)南宁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

1、政策支持

2017年南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要突出“1+3”开放平台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积极配合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推动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工作,全力服务好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这些政策的颁布设施,规范了南宁会展业的发展,促进南宁市会展业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南宁南宁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南宁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近年来的生产总值不断加大,根据统计,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3.39亿元,比上年增长7%,全市完成财政收入613.83亿元,比上年增长7.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68亿元、增长10.5%;城镇新增就业8.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9%;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1.9%。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会加大,南宁市会展业目前还处于扩张时期,这无疑对南宁会展旅游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3、基础设施完善

近年來,南宁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南广、南钦、南昆(南宁至百色段)、柳南高铁建成,火车东站、西站启用,南宁迈入“高铁时代”。吴圩机场第二航站楼运营,通航城市87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2016年底,轨道交通1号线东段试运营,成为全国首个开通地铁的自治区首府城市,南宁迈入“地铁时代”。交通不断完善。自东博会永久落户南宁之后,南宁酒店业在星级评定、品牌效益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数量与质量双提升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南宁二星以上酒店达84家,其中四星级11家,五星级6家。此外,其他的服务设施,如餐饮、休闲场所不断完善,这为南宁发展会展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南宁发展会展旅游所面临的问题

1、 品牌会展少,知名度低

目前南宁比较有影响力的展会除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外,有影响力的展较少,在区外没有形成较好的知名度。从整体来看南宁会展旅游发展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办展人员的层次不高,同时观展人员的主要目的仅限于参加或观看会展,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参与游览、购物或文娱活动,而且,即使有这类活动也是小规模的、自发性的。要形成一定规模的会展旅游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 行政氛围浓郁,市场化运作低

与会展旅游发达地区相比,南宁的会展旅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南宁会展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很多展会由政府主办或者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招商招展,市场运作能力低,这也是南宁会展很难形成品牌效應的一个原因,行政手段毕竟辐射范围有限。虽然在会展旅游的起步阶段,政府的作用相当重要,但政府的支持和干预过多一方面会削弱会展旅游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会展旅游行业的培育和发展,同时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3、 相比其他城市,竞争力弱

近十多年来,随着南宁东博会的成功举办,南宁的会展业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南宁经济底子薄,会展落后,所以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其他省市比起来,相差胜远。周边的广州、昆明、长沙等城市,都对南宁构成了强大的威胁。所以造成举办的会展区内的参与还可以,区外参展较少,这无疑冲击着南宁的会展旅游。

总的来说,南宁会展旅游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南宁的旅游企业对会展的介入较少,仅限于简单的推广宣传,没有和会展进行深度合作。由会展引发的会展旅游也仅限于会展的一些活动,很多人员参观完会展就匆匆离开,对南宁的旅游休闲服务并没有参与。这也是南宁会展旅游的一大损失。

三、南宁发展会展旅游的对策

(一)政府参与,完善会展旅游市场运作

现阶段,南宁的会展业还需要政府的继续支持,但是更多的是让会展旅游参与到市场的运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注重经济效应。政府层面的支持更多的体现在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比方优惠税收的制定、规范市场的秩序,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保证展会旅游的有序进行。在细节方面要全面放开,由市场来主导,让更多的企业、协会等参与进来,形成可持续发展会展经济。会展的成功举办是对会展旅游的最大支持。

(二) 旅游企业参与到会展

专业旅游企业在会展旅游企业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目前,南宁举办的绝大多数会展活动都缺少这类企业的参与,所以整体的旅游服务水平较低。随着会展业的发展,旅游企业应积极参與到会展,统筹会展与酒店、餐饮、出行、游玩等活动,甚至举办自己相应的展会,从而带动会展旅游的发展。

(三) 加强会展旅游的市场营销规划

加强市场营销规划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营销渠道和网络 , 加强推销和市场扩展 。南宁是东博会永久举办地,这是非常好的宣传契机,政府应充分利用,致力于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 去赢得一些有影响力的会展举办权,用展会来加强会展旅游的影响力。同时辅助渠道营销、网络营销,多方式宣传南宁会展旅游。并让专家学者从会展旅游参与者的角度出发 , 提出发展会展旅游目的地的对策。同时以与城市结为友好关系的城市为突破口, 重点培育核心会展旅游市场。

(四) 加强人才的培养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对于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一环。会展旅游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应用性、实用性、专业性,坚持高、中、初级人才全面培养。在南宁,应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从学校层面要发挥专业特色,结合地方經济,为南宁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面向社会、知识全面的高应用的人才。

在会展旅游企业方面,因定期组织会展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使实际的会展旅游工作经验在理论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会展旅游数据统计方面,可以成立会行业会,发挥协会在会展旅游人才培训中的作用,汇集中外业内专家,共同开展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

作者:周纯燕

第二篇:基于钻石理论的转型期宁波会展业发展模式探析

此文章为2013年度宁波哲社规划课题《宁波市会展业发展机制创新研究》(G13—ZC06)阶段性成果

【摘要】本文在客观认识和评价宁波会展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宁波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基于“钻石理论”模式并结合转型期经济发展特点,提出宁波会展业发展方向与建设性思路:政府适当“退”,市场适时“进”,走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联动化之路。

【关键词】宁波会展业;转型期;钻石理论;发展模式

宁波地处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圈,是浙江的经济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民营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且港口、化工、服装、机械、汽配、五金、文化、家电等产业优势明显;文化底蕴丰厚;宁波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这些都为宁波的会展业奠定了定的基础。2013年9月,宁波市政府相继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宁波市本级政府主导型会展项目和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宁波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促进会展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政策的实施将对宁波会展业通过“三转”实现“四化”产生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把宁波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的发展目标。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宁波市会展业无论是与国际著名会展城市的比较,还是与国内发达的会展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相比都有小少差距,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在国内经济转型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宁波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一、钻石理论模式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2.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4.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此体系的对转型中的宁波会展业发展模式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宁波会展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2010年,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宁波重点发展商贸会展业,给宁波一个明确的定位。通过几年的努力,宁波在会展业总体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近年的数据统计和报告分析来看,宁波基本确立了作为长三角南翼会展中心的产业地位,也就是说宁波会展业已经具备了十分明显的区域辐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2012年召开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把宁波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的新目标,具有立足长三角、辐射国内、面向世界的宁波特色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

宁波产业门类齐全,产品种类繁多,是中国的品牌之都。特别是“十二五”大力推进“4+4+4”产业升级工程,将为会展业转型升级提供资源依托。宁波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加快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把宁波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的宏伟目标,将为会展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随着“六个加快”战略深入实施,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不断推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将为会展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宁波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把现代会展列为本市“十二五”服务业重点发展的八大生产性服务业之一,为本市会展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2.主要挑战

(1)宏观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随着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全面开放,外国资本进入为中国会展业注入新的活力,也使尚未成熟的得中国会展业面临更趋复杂的商业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十二五”国内经济进入更加复杂的转型时期,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出口压力增大,内需动力不足,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

(2)国内会展激烈竞争的挑战。宁波既面临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的竞争压力,特别是2011年商务部与上海市合作,共建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级会展中心,必将加速长三角城市会展业资源整合;从长三角区域范围看,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与宁波区位相似,经济实力相当,产业结构相近,如何实现会展业错位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难题。从省内来看,杭州具有省会城市的管理资源叠加效应,会展业随着新建的国际博览中心的投入使用而蓄势待发。义乌“以贸兴展,以展促贸”的“义博会”颇具国内外影响,会展业迅速崛起。

(3)自身存在薄弱环节挑战。从发展共识上看,个别地方、部门对宁波发展会展业、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的意义与认识不足,支持动力不够;从管理体系看,宁波会展工作职能部门与同类城市相比,统筹发展和协调管理的力量明显薄弱;国际会展中心多头管理体系尚未理顺;行业中介机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从城市基础设施看,宁波民航、铁路发展相对薄弱,特别是国际航线极少,不利于国际客商来甬参展与会,国展中心周边配套设施进展较为缓慢。

三、钻石体系下宁波会展业发展模式

宁波会展业的发展一定要跟城市定位和产业特征相结合,会展业要成为宁波城市发展的重要内涵。从具体来看,海洋经济强市是宁波的重大发展战略,既有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有港口资源支撑,培育海洋方面的品牌会展项目具有现实基础支撑和长远潜在需求,应优先考虑。同时,正在推进实施“4+4+4”产业升级工程,特别是新材料一直是宁波的优势先导产业,也是重点培育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又在积极推进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培育一个新材料方面的品牌会展项目最有基础、最有潜力。另外,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之一,在当前国家加大进口、促进消费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好口岸和港口资源,做好进口类会展项目的策划举办。具体说来,要做好“五化”建设:

首先,要“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要培育、引进市场化会展主体和市场化运作的品牌会展项目,通过主体的培育引进带来项目的落户举办,即“筑巢、引凤、下蛋”。

其次,是“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专业化是衡量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引进一批专业化会展企业和引进培养专业化会展人才队伍,从而提高本市会展业的整体专业化水平。

第三,是“品牌化”优势进一步凸显。政策通过引进培育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化会展项目,鼓励会展项目和市场主体参与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积极创建品牌,实现品牌化运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四,是“国际化”内涵进一步加深。通过与境内外会展机构合作和提升会展项目的国际化水平两个方面来提升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引进境外品牌会展主体和有国际化经验的会展人才、国际化内涵的会展项目,带来国际化的办展理念、国际化的会展服务,同时鼓励和支持我市会展机构和项目参加UFI等国际权威组织认证,从而推动我市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做出努力。

第五,是“联动化”打造县域会展经济。积极推进市、县两级会展业联动、错位发展;充分依托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开放优势,推动常年展、临时展、网络展联动发展;更加注重会展业与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工业和旅游、贸易、海洋等相关产业紧密联动发展。

总之,政府主导型会展项将逐步转型,分步分类的直接或间接的推向市场化,也就是政府的“退”。通过对市本级政府主导型会展项目的清理规范,来实现“保留、整合、调整、转型、停办”的目标,从而达到政府在一般性会展市场退出,让利于企、让利于市,政府能更加集中精力为市场主体和项目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加高效的管理。但是在一些确需政府搭建平台,对城市发展具有高度的战略性、支撑性、公益性的会展项目,政府要创新运作模式,通过这样的会展平台为市场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遇。真正达到市场的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得到充分应用,企业内部结构合理,可以灵活应对国内需求和国际竞争力,使宁波会展业在经济转型时期各参与要素相互辉映,做到钻石体系。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波市人民政府会展工作办公室.宁波市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1

[2]宁波市人民政府会展工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宁波会展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R].2011

[3]李卫.宁波市会展业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D].宁波大学. 2009

作者信息:

吕鹏,男,吉林农安人,讲师,会展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

作者:吕鹏

第三篇:我国绿色建筑会展产业发展现状探析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小康社会的建成,建筑能耗(超过总能耗的 1/3)增长潜势强劲,为此从顶层设计推行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本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会展发展现状的进行了初步调研,旨在提升我国绿色建筑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水平,推进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产业链的全面有机联系,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分步骤实现绿色建筑标准。

关键词:绿色建筑 会展 推广

一 发展绿色建筑的时代意义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建筑行业消耗了世界上 2/5以上的水泥和 1/5 以上的成品钢材,其中 95%左右的建筑属于不节能建筑,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居民的建筑舒适标准还比较低,因此,随着生活舒适标准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还将大幅上涨。全国仅北京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节能 75% 的目标,但从全国来看,还有大量城市没有明确提出 65% 的目标,因此在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 65% 的整体标准存在困难。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小康社会的建成,建筑能耗增长潜势强劲。在工业、建筑和交通等三大传统高能耗领域,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上升,基于“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将建筑的能效提高,由建筑节能提升到绿色建筑,并进而在城市地区层面进行推进,将有助于全国节能减排工作效果的全面实现,是确保在建筑行业实现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核心载体。为了加强对建筑能耗的管控,自 2006 年以来,由政府主导开始施行以低碳生态为理念和“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为原则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从顶层设计层面引导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温家宝总理指出: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推广绿色建筑发展成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国家近年来就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发布了若干重大政策。在配套相关政策的同时,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部门加快推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优选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展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区)的建设,华东地区的山东和安徽在省市层面探索共建工作,通过两年多推进,国家于 2012 年底评选出了首批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中央财政分别给予 5000 万元人民币资助获评城区用于在相应地区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自 2008 年来,绿色建筑标识的评价项目呈现基数小增速快的特点(不到新增建筑面积的 2%),截至2012 年底,中国绿色建筑所占比例不足 1%,我国现在已经有 600 个项目拿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志,按照政府规划,到 2014 年,所有政府投资的项目都要取得绿色建筑的标志,到 2020 年,绿色建筑要占所有建筑的30%。由此可见,在中国推广绿色建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除了绿色建筑的经济增量成本、技术适用性等方面的原因,社会不同群体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也相当有限,传统规划部门、建筑设计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部门和小区业主等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知、相关支撑扶助政策和核心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相关产业链条的组成还严重不足,国务院 2013 年的 1 号文件在全国层面提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加快推广绿色建筑。

二 我国绿色建筑展会发展的现状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成为中国规模和数小增速快的特点(不到新增建筑面积的 2%),截至2012 年底,中国绿色建筑所占比例不足 1%,我国现在已经有 600 个项目拿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志,按照政府规划,到 2014 年,所有政府投资的项目都要取得绿色建筑的标志,到 2020 年,绿色建筑要占所有建筑的30%。由此可见,在中国推广绿色建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除了绿色建筑的经济增量成本、技术适用性等方面的原因,社会不同群体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也相当有限,传统规划部门、建筑设计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部门和小区业主等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知、相关支撑扶助政策和核心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相关产业链条的组成还严重不足。

三 基于会展为载体的绿色建筑推广模式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等。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会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包括联系和交易功能、整合营销功能、调节供需功能、技术扩散功能、产业联动功能、促进经济一体化等。因此,基于会展为载体的绿色建筑推广模式是推进中国绿色建筑的有效方式之一。会展业是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传播效率高,产业链关联度高。会展经济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和蕴涵巨大潜力的第三产业。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依托以“绿色建筑”为主题的博览会或展览会,不仅可以及时沟通了解有关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最新动态与趋势,构建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先进研究成果、技术产品与管理经验的交流平台,同时为国内外企业在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促进广大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和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可以为绿色建筑产品供应商的新型绿色建材提供市场销路,为有绿色生态理念的业主提供认知了解、技术和建材支持,通过绿色建筑展会,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金融投资、建设、水务、市政、规划设计院所、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单位、质量监督、科研会所、家庭装修、新建小区业主和经销代理等业内外人士参与到政策宣贯、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推进、绿色建筑产品、技术及服务商对接、洽谈相关业务,有效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为参会企业提供商务对接平台。

四 我国绿色建筑展会发展的初步思考

借鉴国际关于绿色建筑展会的经验,包括国际绿色建筑博览会(美国旧金山)、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照明展览会(新加坡)、日本第五届国际绿色建筑与 LED 照明展(东京)和马来西亚国际绿色建筑与LED 照明展;加强在我国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绿色建筑展会推进力度,包括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北,在首批获得绿色生态城区的城市先行研究举办绿色建筑展会的可行性研究,配合地区绿色建筑建设的推广进度,在国内本专业引导机构的指导下,快速孵化绿色建筑展会,高效实现绿色建筑的市场推广目标;建立国家级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中心,在充分把握新型绿色建筑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地质条件迥异的情况,与相关联盟(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和“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联盟”等)开展合作,共同致力于绿色建筑技术的本地化和高效率的实现。

作者简介:

田志民,男,1975年6月,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工作于安阳市文臣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李起林,男,1973年10月,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工作于安阳市文臣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田志民 李起林

上一篇:危化品主要负责人论文下一篇:浅谈体育游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