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发展探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农业保险是完善农业保护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必要措施。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运作机制还不健全,缺失问题突出,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包头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影响县域农业保险发展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保险发展探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保险发展探析论文 篇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探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发展非常滞后,农业风险保障严重缺乏。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学术界多归于政府支持不力。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既有外在因素,即缺乏必要的法律、经济、行政等政策支持;更有内在因素,印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因此,农业保险要顺利发展,一是保险公司要励精图治,改进技术;二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增加投入。

关键词: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财政补贴

作者简介:张祖荣(1968-),男,硕士,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业保险理论与实务研究。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表现

(一)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农业保险却渐趋萎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总体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却非常滞后,特别是1993年以后,农业保险出现渐趋萎缩的尴尬局面。在保费收入方面(表1),总保费收入由1992年的378.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318.1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2.5%,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却由1992年的8.17亿元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3.96亿元,年均负增长5.9%;在经营主体方面,我国保险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商业化保险市场已经形成,截止2005年底,共有保险公司82家,财产保险公司40家,但是,除了2004年后相继成立的数家地区性农业保险公司外,长期只有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原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势单力薄;在险种方面,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例,农业保险由原来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2004年的不到30个险种(张祖荣,2006)。相对于整个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来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二)农业风险损失日益严重,农业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

我国是农业大国,工业化程度较低,人口城市化速度缓慢。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农村总人口仍然超过7.5亿,接近总人口数的60%;2004年农业占GDP的比重仍高达15.2%(美国约为2%)。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额年平均达1747亿元,近年来自然灾害损失更是呈上升趋势,据国务院新闻办2006年1月5日发布的消息,2005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42.1亿元。在自然灾害损失中农业最为严重、最为广泛,而农业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却最为薄弱,因此,农业更为迫切地需要保险保障。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灾害损失,我国农业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1992年农业保险赔款达8.15亿元,而2004年仅2.87亿元(表1),不到农业灾害损失的1%;农业保险承保面占可保面的比由1992年的约5%下降到2004年的不到2%(庹国柱,李军,2005)。保险保障的不足,给恢复生产与灾后重建带来极大的困难。

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学术界多归于农业保险的商业性经营方式,即缺乏政府的支持。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既有外在因素,即缺乏必要的法律、经济、行政等政策支持;更有内在因素,即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

农业保险标的大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风险大多来源于人类难以驾驭的大自然,如洪灾、旱灾、虫灾、疫灾等,具有风险单位大、区域性强、发生频率高、损失规模大、可保性差等特点。因此,农业保险经营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普通财产保险经营技术难以奏效。但由于我国开办农业保险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还非常落后。主要包括:

1.农业风险监测。农业风险监测包括农业风险的识别、度量、预测、预警以及信息统计与管理等,是农业保险经营的基础环节。科学监测农业风险不仅有利于直接控制和减少农业风险损失,降低保险经营成本,而且也是其他农业保险技术(如定价、定损、产品开发等技术)有效运用和发挥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农业风险监测技术非常落后,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例如,由于没有建立自然灾害全程动态预报警报系统,致使防灾防损变得十分被动;由于没有建立灾害损失信息的统计分析与管理系统,以致农业保险定价所要求的历史风险损失资料难以满足。农业风险监测技术落后,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2.农业风险区划。由于农业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因此,开展农业保险必须进行风险区划。风险区划是以农作物历史产量、气候条件、土壤及地形地貌、农作物种类、水利及其他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为依据,按照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的原则,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业保险标的所面临的风险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的区域,目的是保证同一区域内的风险程度基本相同,使投保人的保费负担与其风险责任保持一致。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都客观存在着风险的区域性差异问题。风险区划是农业保险经营特有的重要技术之一,它不仅是科学厘定保险费率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界定保险责任,减少逆选择的主要手段。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农业保险发达国家都曾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风险区划,无论是单一风险责任险还是农作物一切险,都划分了严格的风险等级,从而形成科学的费率分区。但是,风险区划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成本大的工作,我国风险区划技术非常落后,进行风险区划的实用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目前除了山东德州对农作物单一责任险和陕西泾阳县对棉花一切险进行过风险区划外,其他地区的风险区划几近空白。

3.农业保险定价。首先,保险定价以科学的精算理论为基础。我国保险精算人才奇缺,现代精算理论及应用研究十分落后,而农业保险领域的精算技术则更为原始。其次,为使保险价格与其风险水平保持一致,农业保险定价必须以风险区划为前提,但我国尚未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风险区划。再次,由于有关农作物和畜禽生产的原始记录和统计数据很不完整,长时间的、准确可靠的农作物及畜禽的损失数据资料难以搜集,耕地面积资料也很不准确,由此计算的平均保额损失率与真实的损失率偏差很大。因此,农业保险费率的厘定和应用既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又缺乏必要的现实依据,带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保险费率相对较低,管理成本又高,致使农业保险连年亏损。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有关资料,我国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一直存在高风险、高赔付的特点,从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里,除了2年微利以外,其余18年都处于亏损状态,综合赔付率高达

120%。

4.防灾减损。完善的防灾减损体系是有效的保险体制存在的前提——如果潜在损失过大,保险公司就不得不收取投保人难以接受或无力承担的保险费,并对承保条件加以严格限制,使保险难以成立(孙祈祥,锁凌燕,2004)。由于农业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大、覆盖面广、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农业保险中防灾减损更为重要。农业保险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防灾减损技术的应用。我国农业防灾减损技术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用地管理不科学、防御工程设施落后、灾害预警预报服务体系不健全、气象卫星等高科技的应用水平低。

5.定损理赔。农业保险的标的大多是有生命的植物或动物,在生长期内受到损害后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使农业保险的定损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农作物保险,往往需要收获时二次定损。对于特定风险保险,定损时还要从产量的损失中扣除约定风险之外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技术难度大。目前,我国不仅对灾害发生频率及强度的测定、灾害损失程度的测算等很不准确,而且没有制定统一赔偿标准,理赔中出现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据统计,我国农作物保险中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占保险赔款的20%以上,牲畜保险中更为严重(庹国柱、李军,2005)。

6.产品开发。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或改造老险种,以期达到合理配置农业保险资源、增加有效供给。它不仅涉及保险、精算、金融、法律等理论,还涉及栽培学、畜牧学、气象学、灾害学等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是一项综合性“知识工程”。我国在农险产品开发方面人才匮乏、技术落后,集中表现在产品数量少、质量低,产品单一,缺乏针对性,真正根据农民收入水平、风险状况设计的产品少之又少,难以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

7.再保险。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一种有效分散和分摊原保险公司风险损失的重要方式,它对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拓展业务领域、提高风险保障能力的风险保障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农业风险单位大、灾害损失关联性强,容易形成巨灾损失,保险公司难以独立承担与消化。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对再保险的依赖更为强烈(张祖荣,2006)。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再保险市场很不成熟,农业再保险尤为薄弱,无论是技术,还是能力,都远不能满足处理农业巨灾风险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仍主要采用普通财产保险技术来开发与经营,忽视了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关键因素。

(二)农业保险经营缺乏政策支持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表明,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带有明显的公益性,它是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保险的开办,不仅对于管理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稳定国民经济的宏观作用。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在法律、经济、行政上给予政策支持。但由于我国一直实行以价格补贴为主的农业保护制度,发生农业灾害时由财政拨款救济灾民,而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很少。

1.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表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美国、日本、法国等农业保险发达国家都是在开办农业保险前先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以保证农业保险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但是,我国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至今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极大地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根本的环境因素。

2.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农业保险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给予农业保险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费用补贴以及再保险支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直接的农业补贴和价格补贴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发生自然灾害时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救济灾民,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很少。除上海等少数地区外,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仅限于免交营业税,没有其他扶持政策,农业保险几乎是纯商业性保险。国内外农业保险实践证明,由于农业保险高风险、高费用、高赔付的特点,没有政府经济上的支持是不可能持续经营的(庹国柱,李车,2005)。

3.缺少必要的行政支持。开展农业保险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支持。首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民缺乏风险与保险意识,需要基层干部进行宣传引导;其次,农村广阔,农户分散,农业保险的展业承保、防灾防损、定损理赔等环节都离小开政府特别是乡镇、村政府的支持与协助;同时,基层干部更了解当地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及风险损失情况,有利于配合保险公司防范逆选择与道德风险。再次,开展农业保险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如,与防灾减损、灾害救济等有关的政府部门)、保险公司、投保农户之间的关系。由于政府在这些方面支持不力,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出现很多混乱与纠纷,有的地方甚至指责农业保险为“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阻碍农民投保,或者发生灾害损失后,要求保险公司多予赔付,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公信力,削弱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抑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简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技术水平

1.充分利用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包括气象卫星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建立农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农业风险监测水平,夯实农业保险经营的基础。

2.根据我国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特点以及灾害发生的历史数据资料,合理划分风险区域;在严格风险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多档次费率体系,减少逆选择。

3.借鉴国外经验,创新保险产品,特别是开发新型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区域产量指数保险等多功能高新理赔技术产品,减少道德风险,降低理赔成本。

4.健全防灾减损体系,牢固树立“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观念。实行积极的用地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御工程、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避免或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加强灾后管理,控制灾害事故蔓延,减少灾害损失;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等为防灾防损服务。

5.建立健全的再保险机制,有效分散农业风险。针对某些特殊的巨灾风险如洪灾、飓风等,建立由政府管理的巨灾基金,条件成熟时成立国家专业的农业再保险公司;建立多层次的农业风险转移机制,逐步完善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二)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1.积极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从各个方面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予以规范和规定,把农业保险发展纳入法制的轨道。尤其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以及政府的支持作用,以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与短期性,保证政府参与和推动农业保险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孙秀清,2005)。

2.调整我国农业保护政策,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投入。2006年6月26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十意见》,明确提出了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新,纳入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提出了补贴投保农户、补贴保险公司、补贴农业再保险的“三补贴”政策,为政府经济上支持农业保险提供了政策依据。

3.加强行政方面的支持,积极协助农业保险的开展。如开展农业保险宣传教育,协助保险公司承保、理赔,协调各方关系等。但行政支持要把握好“度”,避免把“行政支持”变成“行政干预”。

(编校:少 卿)

作者:张祖荣

农业保险发展探析论文 篇2:

对县域农业保险缺失问题的思考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农业保险是完善农业保护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必要措施。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运作机制还不健全,缺失问题突出,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包头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影响县域农业保险发展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农业保险;县域金融

县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农牧业的稳定生产既是保证农副产品供应的基础,又是增加农牧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为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农业保险近年来受到了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开办在促进农业生产、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以及放大惠农财政投入效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仍然相对有限,以包头市为例,从全市县域农业保险的实际运行情况看,由于立法、配套政策、风险分散机制以及可持续运行环境等的缺失,农业保险开展仍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值得探析。

一、包头市县域农业保险的开办情况

早在2004年我国首次提出应“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后,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业保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7年内蒙古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六个试点省区之后,中央财政承担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从2007年到2009年,分别由25%、30%增长到40%;自治区承担35%;盟市财政补贴10%;旗县财政补贴5%;最终由农民本人承担的保费仅占10%。包头市在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补贴政策的同时,2010年又提出农业保险补贴以“低保障、广覆盖”为原则确定保障水平。例如,2009年中保财险包头分公司承保的九原区、固阳县、达茂旗、开发区共有13个乡镇和一个农场投保,参保农作物玉米、小麦、葵花、油菜共计57.93万亩,占这四个旗区县这四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6%,保费收入935.07万元,保险期限是三个月,即当年的6月至9月。当年参保的农作物共有35.58万亩因旱灾、冻灾、雹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占参保面积的61%,赔款534.8万元,共惠及1.76万户(次)农民。据了解,应该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的农作物。因受地方财力所限,很难做到应保尽保。往往只能根据当地财力状况,自主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种进行政策保险,而补贴的保费也很难及时到位。而且农业保险目前开办的政策性险种少。点少面窄,不利于惠农面的拓宽,这与农业潜在的风险需求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二、县域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保险立法和经营主体缺失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主要有《农业法》和《保险法》涉及农业保险。但农业保险在定位、主体、经营、权利和义务等方面都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现行的法律规定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缺位。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经营模式是将业务委托给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没有成立专门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且这种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发展相对比较粗放,而且各地情况不同,以包头为例,既有农区又有牧区,而且自然环境不同,既有平原也有丘陵,各地差异很大,需要多样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与之相适应。农业是天然的弱质性产业,抗自然灾害弱,风险高、赔付率高,亏损严重。也导致了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不愿和不敢涉足。另外,农业保险经营者对于经营目标、运作方式等还不熟悉,与农村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配合与协调问题尚未很好解决,农业保l硷专业人才如承保、精算、投资、理财、理赔等特殊人才匮乏,也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据调查,中保财险包头分公司专门从事农业保险的仅有2人,且非农保专业人才,其分支机构农业保险人员都以兼职为主。

(二)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缺失

农业风险由于其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相关性,一旦发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跨越几个县甚至几个省的保险对象同时发生灾害事故,遭受巨灾损失。这使得保险公司不能通过集合大量标的来分散农业风险,保险公司承保的标的越多,风险越集中,保险人的经营风险越大。但我国还未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也没有相应的再保险机构。在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一旦遇到巨额风险或巨灾风险事故发生,保险人只能自己承担全部承保责任,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增大,出现巨额亏损。从而影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的扩大及经营稳定性。如包头市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特殊,市区北部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冰雹、霜冻等灾害时有发生,牲畜疫病也较为频繁,2009年包头地区的受灾情况中,旱灾占80%以上,旱灾赔付占赔款金额的90%以上。使农牧业的受灾影响。远远超过地方政府或商业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单靠政府临时性的救济或社会救助难以从根本起到作用。目前农业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仍停留在研究层面。造成农业保险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农业风险难以有效规避、转移和分散,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抑制。

(三)农业保险在农业扶持政策中缺失

农业是弱质产业,高风险、高投入、低收益特征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保险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撑体系是纠正、弥补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现有对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还远不能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直补政策惠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多个环节,但由于农业保险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受地方政府财力所限,在制定农业政策时还不能将农业保险统筹考虑,这种不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扶持政策具有短期性和随意性,更重要的是,现行农业扶持政策中直接拨款救济灾民。影响了农民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的提高,抑制了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而且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政府职责、经办主体、组织推动方式、经费筹集渠道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不明确,缺乏长期稳定和可预期的清晰政策与路径,农业保险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强。

(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缺失

以包头为例,近年来,农村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看农业基础仍然很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不稳定,造成农业、农民保险购买能力严重不足。极大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保险覆盖率低,制约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户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尤其是市区北部地区以旱地为主,受传统“靠天吃饭”思维束缚,农民保险意识历来淡薄,即使参保了,但一些农户由于对理赔结果不满意而对农业保险也产生了不信任感,而且贫困地区多数农户多年来已形成了一种逢灾害损失就依赖政府救济的心理,更进一步影响了其

投保的积极性。二是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粗放。在农业保险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受制于参保农户分散、农作物生产时间参差不齐、科技手段欠缺等因素,出于成本和人力等的考虑,在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当中,是以村为单位签订一个大保单,然后再由村里分拆到户。在查勘定损和理赔的过程中,很难按要求达到60%查勘面,往往也是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并考虑农民的接受能力来确定理赔标准。在保险公司承保时实际有的农作物已经受灾或成灾,很多时候只能是充分依靠和信赖农户,而这也容易积聚道德风险,对于农业保险无论是在承保还是理赔环节都暴露出了粗放经营的弊端,与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三是机构网点少,供给主体不足。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目前农业保险的经营机构一般只在县城一级设立网点,广大农牧区仍是空白,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地区保险市场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农村居民缺少选择保险服务余地,购买保险不方便。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农业保险立法

国外的经验表明。发展农业保险需要立法先行。应当尽快颁布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从国家层面制定《农业保险法》,以法律形式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国家农业保护支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受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加强对农业的保障,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实现农业风险的社会化,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系统稳定的制度安排,推动各地的农业保险从试点阶段转入到制度化推广阶段。尽快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商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积极探索创建农业投入的保障机制

探索建立县域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及农业政策性保险准备金制度。建议设立再保险制度,通过农业再保险对农业保险业务给予资金扶持。防止因一次性巨额赔付导致保险公司发生巨额亏损或破产。建议国家尽快创立农业发展基金(含农业科技投资风险基金、农业政策性保险准备金等),合理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减轻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在重大灾害赔偿中的支付压力,保证保险赔偿资金在理赔过程中的及时到位;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摊机制,尝试通过专业化的基金运作和多渠道的资金筹措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的农业资金投入机制,使农业、农村和农民在遭受灾害后能够及时得到补偿。并有效地分散和降低农业信贷风险。

(三)加快农业保险扶持政策体系建设

一是提高认识,树立全局观念。各级政府部门要将解决“三农”问题与金融支农、农业保险紧密联系起来,树立全局观念。要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认识到金融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把农业保险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来抓,将农业保险与惠农政策综合使用,充分发挥政策的叠加作用,从制度、法律、政策等方面多管齐下,采取措施,夯实农业保险的基础,稳步扩大支农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及财政补贴力度,减轻农业保险公司和农民的压力。各级财政应切实履行宏观调控与公共管理职责,做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一方面,要对工作成本高、保费收缴难的农险业务给予必要的经营费用补贴,在灾后给予农业保险公司一定数量的理赔补贴,提高农业保险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避免因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同时,在保费补贴试点的基础上,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减免税政策,调动保险公司的承保积极性,扩大保险覆盖面;通过适度补贴,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将政策性与商业性农业保险有机结合,有效降低监督成本,拓宽保险范围,扩大承保面积,促进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三是以种植区域为单位灵活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努力实现应保尽保。要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特点,灵活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的保险产品,国家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

(四)加强县域农业保险服务环境建设

一是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投保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强县域农村保险知识宣传,通过编制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提高农民对保险品种、功能的认知能力,使保险实实在在贴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应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对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包头地区主要是指旱灾),在政府财政补贴保费的前提下进行强制投保,以此来增强农户的参保意识。二是提升保险机构的服务水平,提升农业保险经营中的科技“含量”,农业的天然弱质性注定农业保险不仅不能够粗放经营,相反,农业保险更需要精耕细作。它不同于商业性保险,农业保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要求紧、定损理赔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保险公司可以尝试与气象、农业等部门联手开展灾害性天气预警、农业气象分析、病虫害预测及相应的防御措施等。致力于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变以往的被动受灾救灾和理赔为提前防灾减灾和减赔,不仅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也真正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多方合作联动共赢的新思路。三是将农业保险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农业保险作为农户贷款一项参考条件,既可以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也可保障支农信贷资金的安全。鼓励农业保险公司充分利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结算渠道畅通、熟悉农业的优势,让其参与代理农业保险,减少农业保险营销、理赔的中间环节和成本。

(责任编辑 刘 洋)

作者:范满志

农业保险发展探析论文 篇3:

论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支持与商业化运作的可能性

摘要: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保险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农业保险的市场化经营。即使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主要依靠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保险,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很难达到规避农业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策性;支持

农业保险是对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补偿的一种经济行为。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从1982年由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新开始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以来,已经走过了26年的兴衰之路。在这26年间,我国农业保险逐渐形成了上海安信、吉林安华、浙江共保体、外贸安盟和黑龙江阳光互助制5种模式。由于农业保险“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特点,这5种模式在本质上都是依靠国家通过政策予以支持和保障。

农业保险产品,其经营特征突出表现为:经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以及由此导致高损失率、高费率和低收益;在保险市场上,农业保险既缺乏有效需求,又缺乏有效供给,难以形成有效市场;农业保险利益具有福利经济学属性,外部性很强;经营管理存在特殊的技术障碍,如费率厘定困难、保险责任划分困难、定损理赔困难、小规模经营难以分散风险等。

从上述特点看,农业保险产品从根本上讲,既具有消费竞争性,但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物品,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效应,因此需要政府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主要依靠力量是政府的支持

农业、农民、农村均处于弱势地位,抗风险能力差,农民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农业保险是保护农民利益、转移农业风险的有效手段。农业保险业务具有非常明显的非排他性,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而且农业保险“高风险、低收益”的性质决定了无法完全由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进行独立承保,所以我国的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来自于政府的扶植力量。以政策性的农业保险作为主要的存在形式。

(一)税收优惠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业金融和农业保险)之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具有促进农业产业化、稳定农业生产者收入、保障农业贷款人的债权安全及巩固农业生产者的信贷地位、实现支农收入再分配、稳定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实现社会管理等诸方面的社会经济功效。为了体现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国家在税收法律政策上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了税收优惠。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税法对农业保险提供的税收优惠有限,力度不够,税法只明确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还缺少其他类似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二)保费补贴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指财政对农业保险业务的保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补贴的对象是投保农户。农业保险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较高,要实现农业保险业务的财务平衡,保险费率会很高,靠农民自身难以承担。因此,需要财政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帮助农民支付保费,缓解农业保险的供需矛盾,使保费达到保险公司和农民都能接受的水平。

在国家对“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的大趋势下,2008年中央财政拿出10亿元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试点省份为吉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湖南6个省区。过去政策性农业保险没有中央财政支持,各地的试点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2008年中央的这一政策举动起到了至关重要导向性作用,从2008年开始我国政策

性农业保险可谓有了实质性突破,是“起步年”。

二、大力发展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是加快实现农业保险商业化的有效途径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风险分布、农民收入水平和保险需求具有很大差异,宽广的土地在带来丰富物产的同时也加大了自然风险的发生概率,而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保险业务,其内在规律是按照大数法则和概率论来承担、组合和分散风险的。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的完善,应主要考虑在农民收入和国家财力支持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如何选择一套具有较高保障能力和运转效率的机制以实现对农业风险的分散。

从风险管理的视角看,我国地理状况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保险机构所要承担的风险是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要有效的分散风险,仅仅依靠传统方式是不够的,应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张启文,2009)。单纯通过政府的税收优惠和保费补贴及保险公司自身无法完全分散所有风险。因此能否解决农业风险分散的问题就成为了解决农业保险公司商业化转变的关键之处。现今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方法过于单一,无法有效防范与分散农业耕作带来的风险。

农业保险商业化进程难以推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过高的风险与过低的保险费用之间产成的矛盾。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与获得的收益不成比例,不符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因此完全由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来承担农业保险的可能性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没有可能来承担农业保险,只要政府予以一定的政策性支持,可以通过再保险的方式来分担这种巨大的风险。同时正确地引导这部分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加强保险资金的盈利能力,这样就可以达到有效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目的。

三、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促进农业保险商业化发展

从各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来看,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建立在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与前提之上的,是农业保险顺利发展的保证。美国、日本、法国等农业保险业务相对发达的国家都是先行颁发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通过实践进行不断地完善,以此来协助促进农业保险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至今,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至今仍旧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仅在《保险法》第155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至今,我国农业保险业务一直处于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的状态。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对农业保险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加快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相关法律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法》的建立,尽快出台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和规定农业保险各个方面的发展。把农业保险发展纳入法制的轨道。特别要明确的是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以及政府的支持作用,以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短期性和随意性,保证政府参与和推动农业保险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孙秀清,2005)。

四、丰富农业保险经营形式,增强农业保险的供给能力

我国自1982年重新恢复农业保险业务至今,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形式相对单一,多为由政府进行补贴的经营形式。这样的经营形式既不利于各地区因地制宜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地理环境区别较大,农业生产过程中遭遇的风险也有所不同,因此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保风险以及最佳的农业保险的经营形式。

具体可以选择的农业保险经营形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如我国成立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吉林省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法国安盟保险程度分公司采用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第二,保险公司自办模式。如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保新疆分公司开始自办以棉花为主的农业保险。该模式可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自我创新能力,因地制宜的选择可保风险,开展保险业务,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第三,2006年人保、太保苏州分公司曾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水稻保险试点。由政府给予60%的保费补贴,而保险公司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这种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模式充分体现了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有利于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的推展。

除以上提到的3种保险经营模式之外,还有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的共保模式和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模式等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祖荣.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探析[J].经济经纬,2007(3).

2、孙秀清.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制度分析[J].保险研究,2005(4).

3、张启文.金融学[M].科学出版社,2009.

4、徐克勤.试谈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政策[J].理财经纬,2007(9).

5、闫锡杰,卢丙文.财政困难县化解乡镇债务的有益探索[J].理财经纬,2007(9).

6、常兴华.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事业 增强农业抗御风险能力[J].农村瞭望台,2007(10).

7、李琴英.对我国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的若干思考[J].保险世界,2007(9).

*本文为黑龙江省2007年软科学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与实证研究”(合同号码 GZ07D205)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金媛 林 旸

上一篇:新型社区群众文化论文下一篇:气象服务农业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