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与明胶海绵在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应用观察

2022-12-23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引起溢泪、溢脓的眼科常见疾病, 迄今为止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疗法。但有些病例, 术后短期内泪道通畅, 然后慢性炎症重新出现, 最终导致手术失败。其原因是新造瘘道阻塞及骨口的闭合是其失败主要原因[1]。

我院自2006年以来进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联合丝裂霉素C、可吸收明胶海绵应用手术取得较好效果, 成功率明显提高,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病人72例76只眼, 男1 8例1 8只眼, 女5 4例5 8只眼, 年龄1 6~5 8岁, 平均4 5.5岁, 曾做过鼻腔泪囊吻合者有6例。

1.2 手术方法

1.2.1 麻醉采用2%利多卡因和0.

7 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滑车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皮下组织侵润麻醉。鼻粘膜麻醉采用1%呋喃坦定麻黄素和1%丁卡因棉球塞于中鼻甲前端。

1.2.2 皮肤切口与常规泪囊鼻腔吻合相同, 暴露前泪

嵴后沿泪嵴鼻侧切开骨膜, 向泪囊侧分离并暴露泪囊窝, 分离范围上至内眦韧带, 下至鼻泪管上口, 后至后泪嵴。

1.2.3 血管钳顶穿泪囊窝下方骨壁, 咬骨钳扩大成椭圆形1.5~2.0cm的骨孔。

1.2.4 于骨孔对应处将泪囊和鼻黏膜做“I形切开, 分别形成前后两叶, 将泪囊和鼻黏膜两后叶缝合2针, 0.

2mg/mL丝裂霉素棉片置于吻合口, 20min后取下, 生理盐水冲洗。两片20mm×60m m×5 mm的吸水性明胶海绵重叠后以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注射液软化后植入吻合道内, 前叶固定缝合于皮下组织上起悬挂作用。

1.2.5 鼻孔内置入凡士林纱条, 分层缝合肌肉及皮下组织。

1.2.6 3 d后抽出鼻腔内油纱条, 冲洗泪道, 7 d拆除皮肤缝线。

2 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 治愈 (泪道冲洗通畅, 无溢脓, 溢泪) 69例 (90.78%) , 有效 (溢泪症状减轻, 无溢脓) 5例 (6.57%) , 无效 (泪道冲洗不通畅, 挤压泪囊仍有脓溢出) 2例 (2.63%) 。

3 讨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目的是在泪囊与鼻腔之间再造一个新的泪液排出通道, 通道能否保持永久通畅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国外报道失败率9.4%[2], 在二次手术时, 发现新造骨孔有致密瘢痕组织形成, 由此可见, 术后吻合口内肉芽组织形成, 结缔组织增生导致术中形成骨创口面积缩小, 手术失败。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 具有烷化作用, 与D NA分子的双螺旋形成交联, 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 能抑制增殖期DNA的复制, 对增殖各期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因此可用来阻止手术区的血管再生, 纤维细胞增生和瘢痕形成[3], 在眼科, 已被广泛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和青光眼滤过术, 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术中联合应用MMC可显著抑制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瘘道口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保持其畅通。吻合通道内放置可吸收明胶海绵, 可止血, 防粘连, 抑制纤维化及减轻吻合口收缩起到重要作用[4]。为手术成功多一重保险。

综上所述, 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抑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明胶海绵止血, 充填吻合道, 对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尤其对2次手术的病例尤为突出,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手术方法简单, 安全, 易于推广。

摘要:本文分析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联合丝裂霉素C、可吸收明胶海绵应用手术的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琛.手术学全集 (眼科卷)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245~248.

[2] 李建军.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J].国外医学眼科分册, 1998, 22 (4) :253~254.

[3] 丁小燕.丝裂霉素C对滤过性手术眼的影响[J].国外医学眼科分册, 2000, 22:63~65.

[4] 陈刚峰.明胶海绵在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J].眼外伤职业病杂志, 2005, 12 (942) :3.

上一篇:几种煤制气方法的技术应用及工艺比较下一篇:铁路大跨度连续梁结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