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会计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融资租赁会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新准则对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了新的规定。文章就承租人和出租人的具体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和举例说明,并就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租赁双方债权、债务的影响作出分析和判断。

第一篇:融资租赁会计论文

营改增下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探讨

摘 要:营改增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巨大。但目前对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还存在分歧。此外,现行实务中,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与其他类似业务的处理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鉴于此,文章对营改增后融资租赁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营改增 融资租赁 会计处理

2013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其中企业数量突破了1000家,达到了1026家;注册资金突破了3000亿人民币,达到了3060亿;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突破了2万亿,达到了21000亿。这些突出成果是在许多波折的情况下取得,财政部37号文以及106号文相继发布就是最大的波折之一。在财税[2013]106号文发布前,售后回租业务几乎陷入了停滞。可见,营改增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巨大。但目前对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还存在分歧。此外,现行实务中,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与其他类似业务的处理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鉴于此,本文将对营改增后融资租赁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现行税法规定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是指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有形动产租赁业务活动。有形动产融资租赁在会计处理上既可能按经营租赁处理,也可能按融资租赁处理。本文所研究的是在会计处理上按融资租赁进行处理的租赁。就融资租赁,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为使得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在上述会计处理框架之下,目前,实务中对融资租赁业务中涉及到的增值税有两种处理方式。我们用下面例子来说明。A公司将公允价值是2700万元程控生产线租给B公司,B公司共付三期租金,每期1170万元,期满A公司将程控生产线转移给B,租赁过程中A公司发生初始直接费用100万元。税法规定经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扣除由出租方承担的有形动产的贷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安装费、保险费的余额为销售额。B公司在缴纳的收入中170万元属于增值税。实务中上述交易的会计处理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方法一和方法二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应交增值税的确认时机上。方法二在租赁开始日就确认了应交增值税-递延销项税额,后期再逐步转到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方法一在每期收到租金的时候确认增值税。本文认为应当在租赁开始日就将未来向承租人收取的增值税确认为一项资产。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未来将收取的增值税,也是企业的经济利益来源。因此,在增值税的确认时机上本文赞同方法二。但就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而言,本文认为方法一与方法二的处理都存在可改进之处。出租人为承租人垫付的增值税也是有时间价值的,对承租人而言其也相当于一种融资,承租人应该为此付出成本,未实现的融资收益中应考虑出租人垫付增值税而获得的利差。而方法一和方法二都未能对这一经济实质予以反映,这导致了会计处理的内涵报酬率与根据实际现金流计算得出的内涵报酬率相去甚远。此外,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与现行的分期销售的处理不一致。在分期销售的会计处理实务中,计算内涵报酬率时都将增值税包含在内。

鉴于现行融资租赁业务会计处理的不足,下文将结合现行的增值税开票方法对增值税的会计处理给出建议。融资租赁业营改增后本金开票有关通知指出融资租赁企业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签订租赁物为有形动产的融资租赁合同,可在合同中约定首期就有形动产价款一次性向承租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后各期,按租金总额扣除有形动产价款后的余额部分分期向承租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结合上述开票方法我们认为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可做如下调整: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以及未来向承租人收取的增值税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按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贷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计“营业外支出”科目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首次的开票金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借方与贷方的差额,贷记“未实现的融资收益”科目。这样调整,好处有二:第一,融资租赁业务中的风险报酬已经转移,这与分期销售业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建议的处理方法与分期销售保持了一致。第二,在计算内涵报酬率时将垫付的增值税考虑在内,反映了经济实质。若采用本文建议的方法,前文所述的例子的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租赁开始日: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3510

贷:融资租赁资产2600

银行存款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459

未确认融资收益351

收到第一期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1170

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1170

借:未确认融资收益157.10

贷:租赁收入134.2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2.87

收到第二期租金时

借:未实现的融资收益108.03

贷:租赁收入92.3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5.70

收到第三期租金时

借:未实现的融资收益85.87

贷:租赁收入73.3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2.48

采用本文方法处理时,在等额现金流入的情况下,由于考虑了增值税,计算内涵报酬率要低一些,这也与实际的情況更加相符,更能反映经济实质。

参考文献:

[1] 白露珍.融资租赁开始日出租人会计处理探讨.财会通讯,2012(2)

[2] 姚文英.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探微.财会月刊,2009(7)

(作者单位:曹文霞,南风集团采购中心 山西运城 044000;王宇生,广州农商银行珠江金融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责编:贾伟)

作者:曹文霞 王宇生

第二篇:新准则下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摘要]新准则对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了新的规定。文章就承租人和出租人的具体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和举例说明,并就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租赁双方债权、债务的影响作出分析和判断。

[关键词]融资租赁;承租人; 出租人;会计处理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会计准则,笔者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中融资租赁业务承租人与出租人的会计处理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融资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八资产价值。

承租人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孰低,加上初始直接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

银行存款(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从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分析,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到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价值里。

二、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从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分析,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到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

三、分析

综上所述以及租赁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

承租人的长期应付款,即: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款项(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加上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出租人的长期应收款,即:最低租赁付款额加上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对出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加上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结论:出租人的长期应收款与承租人的长期应付款金额对比,出租人的长期应收款增加了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对出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和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其中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对出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在长期应收款核算,主要是应收如保险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但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承租人直接计入到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价值里,出租人直接计入到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

由于承租人与出租人对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的不一致,导致双方的债权债务挂账的不一致。

四、例题

为方便直观理解,下面举例说明:

例1 2004年12月1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A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向B公司租入一台设备,合同主要条款如下:

1、租赁期开始日:2005年1月1日。

2、租赁期: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3、租金支付:自租赁期开始日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5万元。

4、该设备在2004年12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50万元。

5、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年利率)。

6、承租人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均为lOOO元。

7、租赁期届满时,A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设备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00元,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万元。

计算:

1、融资租赁的会计核算:(承租方)

最低租赁付款额=150000×4+100=600 lOO(元)

已知现值大于公允价值(500000)。因此,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为50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2005年1月1日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01 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100 1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600 100

银行存款

1000

2、融资租赁的会计核算:(出租方)

最低租赁收款额=租金×期数+优惠购买价格

=150000×4+100=600100(元)

计算未实现融资收益:

最低租赁收款额=150000×4+100=600100(元) 应收融资租赁款入账价值=600 100+1000=601100(元) 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501000(元)

未实现融资收益=601 100-501 000=100 100(元)

会计分录如下:2005年1月1日

借:长期应收款

60l 100

贷:融资租赁资产

500 000

银行存款

1 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100 100

从以上分录可以看出,承租人的长期应付款金额为600 100元;出租人的长期应收款金额为601100元,差额为1000元,也就是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长期应收款。

五、总结分析

由于承租人和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账务处理不同,在融资租赁业务初期就造成双方债权、债务金额的不同。

经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的相关核算性质,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长期应收款的价值里,在租赁期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分配,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租赁收入的调整项。

如果按照此方法核算,对于出租人应在租赁期开始日把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最终也作为租赁收入的调整项,这样租赁双方的债权、债务也能保持一致。

作者:吕永胜 陈传东

第三篇:营改增后融资租赁公司会计处理的探讨

摘 要:随着2011年11月上海率先实施营改增政策试点后,融资租赁行业由过去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这一变化给融资租赁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新的营改增政策下,如何应对由于政策变更对融资租赁行业会计处理工作的影响成为行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对营改增后融资租赁公司会计处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应当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新政策下的融资租赁公司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 融资租赁公司 会计处理

随着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号),上海做为试点地区正式实行,标志着“营改增”大幕的拉开。随后在2013年期间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发布了财税[2013]37号及财税[2013]106号,这两部法规的颁布标志着营改增在全国范围逐步铺开。2016年5月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同时宣布了其他相关政策全面废止,营改增正式在全国全行业实行。有形动产租赁做为首批开始营改增的行业,增值税税率设定为17%,售后回租业务被视同贷款业务,增值稅率设定为6%。融资租赁业由原来的价内税(营业税)变更为价外税(增值税),不仅对融资租赁业的定价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还对会计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营改增后增值税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融资租赁概述

按照财税[2016]36号文的规定,融资租赁服务为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租赁服务。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购入有形动产或不动产租赁给承租人,合同期内租赁物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合同期满付清租金后,承租人有权按照残值购入租赁物,以拥有其所有权。无论出租人是否将租赁物销售给承租人,均属于融资租赁。同时将融资租赁业的税率设定为17%,将售后回租业务归类为贷款业务,并将税率设定为6%。

2 营改增后融资租赁公司会计处理分析

2.1 对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融资租赁公司在租赁业务认定为融资租赁后,一般设置“融资租赁资产”“长期应收款”“未确认融资收益”等科目进行核算,在营改增前,营业税在发生时直接被确认为费用;并在利润表中直接列示为“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并在当期进行缴纳,直接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为当期现金流出。营改增后,为实现对增值税的核算,需要设置相应的增值税核算科目,如“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等科目进行核算。营改增后会计处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增值税的处理,即出租人、承租人如何把增值税合理的分摊到整个租赁期内。

目前融资租赁企业对增值税主要有以下三种核算方式。第一,融资租赁企业在购入资产时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同时在租赁开始日不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在租赁开始日不确认应收租金中的增值税销项税,在应收租金到期日再确认当期增值税。第二,融资租赁企业在购入资产时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租赁开始日对租金总额全额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并记入过渡科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暂估)”科目,在应收租金到期日转出当期租金应确认的增值税销项税并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科目。第三,融资租赁企业购买资产时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租赁开始日对进项税及销项税都进行确认,在应收租金到期日在确认租金中的销项税的同时结转对应的进项税额并进行抵扣。

除以上三种主流会计处理方法外,可能还存在其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由此可见,在营改增后,就会计处理方法上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同时为实务工作者带来了很多困惑。

2.2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1)对利润表的影响

营改增前,出租人(即融资租赁公司)应缴纳的营业税及其他税金直接体现在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中;营改增后,增值税不直接体现在利润表中,但体现为营业收入的下降,由于税率的变化,虽然利润表中减少了营业税及附加部分,但如果不做提价的话,营业收入的下降将大于营业税及附加部分的减少,从而进一步降低出租人的盈利水平。

(2)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营改增前,出租人(即融资租赁公司)将应缴纳营业税及其他税金直接确认为负债,体现为出租人的当期应纳税义务;营改增后,由于融资租赁业务的特殊性(即全款采购,分期回收),使得当期融资租赁资产采购进项税额远远高于当期产生的销项税额,使得出租人应缴纳的增值税义务产生了递延效果,从而降低了出租人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降低了资产负债率指标,实现了资产负债表的优化。

(3)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营改增前,由于出租人(即融资租赁公司)应缴纳的营业税及其他税金为当期应纳税义务,成为出租人当期营业现金流出,影响出租人当期现金净流量;营改增后,由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出租人当期应纳税义务产生了递延,减少了出租人当期营业现金流出,从而节约了出租人的现金流。

3 营改增后融资租赁公司会计处理的优化措施

融资租赁业目前所采取的会计处理方式造成了一系列影响,由于融资租赁业核算的特殊性,进项税额无法通过营业成本项目体现在利润表中,而销项税却使得营业收入下降(如不进行价格调整),导致会计信息收入成本不匹配,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不能获得增值税对融资租赁企业的影响等情况,增值税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模式应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模式。

(1)构建增值税费用科目,完善收入成本配比原则

在考虑将增值税费用化的会计核算处理时,增加“增值税费用”科目,用以核算当期租金中所包含的进项税额及销项税额,在利润表中归集为“销售费用”,用以核算增值税对利润表的影响。

(2)重新构建融资租赁资产及租赁收入科目的核算方式,完善增值税费用化处理模式

在进行会计核算处理时,融资租赁资产及租赁收入都以含税金额进行核算,不再进行价税分离的处理,增值税进项税额及销项税额在期末进行费用化处理。

(3)举例

例:某融资租赁企业购入融资租赁设备价值为100,000元,适用增值税率为17%,融资租赁合同总额为150,000元,分3年等额偿还,假设第一期租金为50,000元,其中本金48,000元,利息2,000元。本案例暂不考虑其他可能发生费用并且租赁期满后该融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方。

增值税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如下。

購买融资租赁设备时:

借:融资租赁资产 1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认证通过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暂估) 17,000

租赁开始日:

借:长期应收款 150,000

贷:融资租赁资产 117,000

贷:未实现融资收益33,000

第1期租金: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长期应收款 50,000

期末结转租赁收益时: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2,000

贷:租赁收入 2,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暂估)7,264.96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7,264.96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暂估)6,974.36

贷:增值税费用 6,974.36

借:增值税费用 7,264.36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暂估)7,264.96

从实例中可以看出,通过如实例中的会计处理,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科目将按照含税金额进行列示,能更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同时,增值税额不仅在资产负债表中以负债列示,同时还将当期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及销项税额的差额在利润表中进行了列示,这种增值税费用化的处理除了更好的反映资产价值外,还能在利润表中反映出营改增对融资租赁企业利润表的影响,这对营改增后如何更好地反映融资租赁企业财务信息具有创新意义。

4 结语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融资租赁企业适用税率从营业税5%上升到17%,虽然增加了进项税额的抵扣及融资租赁企业税负超过3%实行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但很多主要以直租为主的融资租赁企业可能享受不了这项政策,只是将增值税纳税义务延迟了,一旦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取消同时又不能去足够的进项税额抵扣,那么将意味着融资租赁企业在实施营改增后税负将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将增加,将增值税费用化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将增值税增加部分通过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将有助于抵减一部分所得税,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税负,有助于融资租赁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 黄娜,严永焕.浅谈“营改增”下融资租赁会计处理[J].会计研究,2015(6).

[4] 陈晓,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环境下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探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5).

[5] 吴兴旺.“营改增”下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会计处理的改进研究[J].会计师,2016(2).

作者:朱海鹏

上一篇:国税绩效管理论文下一篇:室内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