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孝”思想的历史演变

2022-10-26

1 孔子之前的“孝”思想

在研究“孝”思想的起源时, 我们可以从“文字论”入手。据考察记载, 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就有关于“孝”的象形字, 从字形的上半部分看上去, 像是一个手持拐杖的老者, 从字形的下半部分看, 则像是一个青壮年在扶持着老者。这样看来, 在当时, 人们就已经开始对老者和青壮年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思考认识和界定, 但此时只是停留在老者与青年这样两个群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层次, 与我们之后探讨的“孝”思想有所差别, 这种差别为研究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孝”思想提供了一个历史起点和思考维度。

“孝”作为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进而形成一种思想观念, 学术界存在多种争议。我国的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孝”思想产生于西周初期。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写道:“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 一日立子之嫡之制, 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 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利, 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二日庙数之制。三日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因之所以纲纪天下……”由此可见, 在西周有了宗法等级制之后, 孝作为一种伦理规范而得以产生, 并且将与“孝”有关的伦理道德与宗教、政治融为了一体, 使其在靠宗法等级制维护的同时也为其服务, 这是“孝”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正式形成于西周的最为直接的根据。而此时的“孝”思想的践行主要是靠外力对其的规范作用所支撑的, 同时也是祭祀祖先的意思, 这是西周时期的“孝”思想的一个特征。

2 孔子的“孝”思想

春秋战国之际, “孝”的含义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变, 这就是由西周春秋的尊祖敬宗向个体孝顺父母的转变。这种转变与当时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宗法制社会的结构是分不开的, 在强调家庭本位思想, 和“百家争鸣”思想交锋出现的社会背景中, 使西周时期的“孝”思想受到了冲击与挑战。孔子立足于这样的社会背景, 对“孝”思想进行了再思考, 赋予其更深的含义, 使“孝”思想富有时代生机。孔子在《论语》中是从以下几方面谈到了“孝”的: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着,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为政》)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里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里仁》)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 ‘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为政》)

子曰:“父在, 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学而》)

“敬养”“色难”“谏”“游必有方”“知父母年”“无违”“不改父道”强调在侍奉父母时要不仅是是做到食物上奉养, 而且要有敬爱之心, 做到和颜悦色。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面对父母不正确的行为也要敢于指出, 但同时要怀揣“敬爱”之心, 不怨恨。要知道父母的年龄, 为父母的高寿喜悦, 又恐父母离去的日子将近, 在生活中更要领悟和践行父母的谆谆教诲, 做一个有志向的人等等。进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主张的是, 人们要从情感深处敬爱父母, 做到由内而外的敬养, 不是虚有其表的孝行为, 也就是要重视对“孝”思想的内化, 而不是靠外在的法制规范来强制行孝。

内化是指自己所认同的新思想与自己原有观点举动相结合, 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的过程。这种态度是持久的, 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心灵内化便是从内心深处接受一种思想, 一种理念, 从而上升为一种理想, 信念, 能够凭借持久的热情与毅力来外化为人的过程。这种内化在不断践行的过程中, 是人们的心灵得到再次升华。孔子虽然没有对“孝”进行统一的定义, 却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孝”思想内化于心的必要性, 这也是孔子“孝”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孝”思想也是在经过内化—外化—再内化循环往复过程中, 真正地内化于心的。

孔子在对“孝”思想内化强调的同时, 也是在对“孝”思想流于形式或外化的一种警惕。对父母的孝心最终需要通过行为表达出来, 孔子在考察与论述人们的孝思想时, 对孝行为的表现方式也有思考和论述, 因而将“孝”这种思想与礼这种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孝经·广要道章》中指出:“礼者, 敬而已矣。”礼讲的就也是在尊敬和爱护前提下的行为范式。孔子哲学中正义是“义” (正确的行为) 的形式, 它产生于“仁” (善行、慈善、人道、爱、仁慈) ;而“孝”产生于“礼” (适当、好态度、有礼貌、仪式、崇拜) 。当人们不能真正做到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 将“孝”思想内化于心之时, 这种实际上也就是不“礼”、不“仁”、更是不“义”的。孔子在此强调儒家“情”与“理”, “内在”和“形式”的相统一, 而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礼”一脉相承。

3 孔子之后的“孝”思想

在孔子之后, 他的学生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的思想, 尤其是对孔子关于“孝”思想内化的深刻认识与发展, 曾子认为“行孝必自内始”, “孝”首先是真诚的发自个人内心的, 而这是孝道思想的基本点与教导人们如何行孝的一个契合点。然而, 汉代“孝”思想的践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外化趋势, 汉武帝时期在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建议之后, 开始推崇儒家学术, “孝”思想与社会政治有了紧密联系, 在西汉时期通过举孝廉, 设孝悌一官, 鼓励孝的执行, 将养老确立为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对于不养老者的法律处罚极其严厉——对不孝者要“斩首枭之”。通过这种外在强制性规范在社会中推崇“孝”思想, 而不是注重从人的内心深处对“孝”思想认同内化, 使得“孝”思想染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这种浓厚的政治色彩下的孝思想, 一定程度上使民众的孝行为在社会规范的规定下流于形式, 更易于外化。

宋元时期, 我国传统“孝”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异化, 有的甚至走向极端。成书于元朝的《二十四孝》一书中的孝子、孝行, 在宋代都可以找出其原型。以《二十四孝》为例, 元人郭居敬所集, 版本较多且内容大多相像, 记载了自上古至唐宋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 如仲由“百里负米”、江革“行佣供母”、蔡顺“拾葚异器”、王褒“闻雷泣墓”等等。这些故事都反映出子女从内心深处对父母的牵挂与敬爱, 父母甚至已然离去, 也依然能够做到对父母的敬养。但这其中也有一些愚孝行为, 如郭巨“为母埋儿”、吴猛“恣蚊饱血”、杨香“扼虎救父”、王祥“卧冰求鲤”等的行为举动, 这些行为要么丧失基本人性, 要么就是愚昧之举, 都是不值得提倡和践行的。在肯定其孝心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出这些行为所具有的严重形式化和模式化特征, 宋元孝思想部分地与孔子所倡导的内化于心的“孝”思想是相背离的, 有的甚至是荒唐的。

步入近代以后, 在对待传统文化社会思潮时, 开始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阶级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 重新面对与思考我国现当代的“孝”思想及其践行现状, 在剖析里扬弃, 在继承中反思。在对我国传统“孝”思想做的回顾中不难发现, “孝”思想从来没有淡出中国人民的视野, 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对“孝”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与践行。这是因为, “孝”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爱之情是人的本性的一种体现, 也是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 当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 “孝”再次成为人们的一个热议话题和关注焦点。更是在“关爱空巢老人”“别让爱成为一种等待”公益广告在祖国大江南北走红时, 人们开始站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孝”思想进行重新认识与思考, 社会更多地将视线放在了对父母情感的关注与反思。这都使我再次对孔子倡导的“孝”思想内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 认为现如今我国“孝”思想的一个流弊就是人们没有将其内化于心, 使得人们的尽孝行为有了新的外化倾向于趋势, 有时不易被察觉,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探究与分析, 从孔子对内化“孝”思想的思考维度入手, 分析原因, 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时受到启发。

摘要:“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孝”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定的时代特色。本文旨在寻找“孝”之根源, 探究“孝”思想不同时期的历史内涵, 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文化, 使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孝”思想,历史,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大国国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

[2] 杨伯峻注译.论语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2.

[3] 李莹.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当代反思——以《孝经》《二十四孝》为例[D].郑州大学, 2010.

[4] 尤金尼奥·贝尼特斯.柏拉图和孔子的孝行美学[J].周茂文译.论坛, 2012 (3) .

[5] 张春艳.曾子孝道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 2012.

上一篇:浅谈火电厂主厂房设计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口腔溃疡的临床诊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