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伦理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护理伦理素质是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调整各种护理人际关系,维护患者利益、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护士对待护理工作和患者的根本态度,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内现。本文通过对我国护士的护理伦理素质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高职高专护理伦理教育提出了建议。

第一篇:伦理教育论文范文

护理伦理的教育思考

摘要:护理伦理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应该不断尝试,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护理人员解决实际伦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减少护理人员的伦理困惑,提高护理质量。当然,为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伦理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广泛开展。

关键词:护理;伦理;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护理工作能否为个人、家庭及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除了护士自身的知识储备、技术水平以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护士的伦理道德素养。但目前护理伦理的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医学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问题,也带来了很多紧迫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使护理工作者在观念和思想上处于困境。因此,新形势下的护理伦理教育正在接受着巨大的考验。

1 护理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英国的Thomas Percival在1803年出版了《医学伦理学》一书,并首次提出“医学伦理学”这一名词。他认为:“职业伦理学是‘人性的知识’与‘广泛的道德责任’之间的综合”,“医学伦理学的一般体系是使无论是官方正式的行为还是医学领域之间相互的交往都受文雅和正直原则所指导”。医学伦理学的四个原则是:不伤害,行善,尊重自主及公正。

护理伦理学是随着医学伦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是研究护理道德的学科,它用伦理学原则、理论和规范等来指导实践,协调护理领域人际关系,对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护理伦理道德,是护理人员在履职责的过程中,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要求护理人员尊重病人的生命和权利,维护和履行护理职业的荣誉和责任,兢兢业业,不卑不亢,为维护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护理道德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道德,是构成整个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在各种条件下完成护理任务的保证,是推动护理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目前,对护理伦理学的研究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落后于医学伦理学。而与从生理或是心理角度上说,病人都是处在其最脆弱的状态,甚至可能是昏迷不醒的,护士与医生同样拥有滥用其脆弱情绪的可能。因此护理伦理学的关注和研究应该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

2 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2.1 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2.1.1 人际关系 医生与护士作为人类健康的卫士,会同时出现在挽救病人的战场上,与病魔或是死亡搏斗,他們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特殊的人群—病人。护理工作虽然与医疗工作密不可分,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如与患者的频繁接触,病人对护士职业认知的较小距离感,是医生和病人联系的中介等等。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护和护患关系意义重大。

随着护理工作在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和护理教育层次的日益增强和提高,护士的角色、与医生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转变。护士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遗嘱,机械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充当医生助手的角色。护士已经有能力在关怀照顾病人的问题上做出决策,成为医生的协作者。在这种新形态的关系下,护士自身更应该不断地提高知识储备,操作水平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与医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信任,最大程度的发挥团队的组织效能,为病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已经全面推行。评判优秀护理质量的标准是是否能够为病人提供专业化的照护和关怀,使其在对抗疾病阶段感到安适、有尊严、受尊重,同时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治疗与康复活动之中。护患间的这种“服务”关系对护理工作者的伦理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应认清职业角色,树立奉献精神。

2.1.2 护理伦理困境 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往往会面临这样的难题:在遵循护理理论或伦理原则的前提下,却不能成功实现目标。当维护一些人的权益时,就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当做一件符合某项伦理原则的事时,可能就会违背其他的伦理理论或违背护士自身的价值观,这常常使护士陷入道德上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即护理伦理困境。它的类型可分为:道德上正确的行为,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或是道德上错误的行为,却产生了良好或者说至少更好的结果;失职不做某事,结果犯了“委任”的错误;失职去做事情的结果是犯了不作为的错误。这些都能使护士陷入道德困境,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无力感,影响其正常的工作。

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面对护理伦理困境。张新宇等人认为:保护性医疗与知情权之间存在的角色伦理冲突,过多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的冲突会使护士陷入困境。此外,安乐死、堕胎、器官移植、医疗资源匮乏情况下救助的优先等级都会使护士在伦理道德上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3 护理伦理的教育现状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道德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它需要用伦理学的原则、理论规范指导护理实践,协调护理领域中的人际关系。

3.1 护生的伦理教育

《护理伦理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很强,枯燥,不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而国内大多数护理院校在专业课教育中都包括了伦理学的的教学内容,但多数都是主要介绍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范体系,而忽略了护生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伦理决策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2 护士的伦理教育

鉴于护理伦理的相关研究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医疗机构在护士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的内容上很少涉猎护理伦理范畴,而更多的只是关注护理新技术的学习。这也是造成当前护理人员道德意识不强,护理满意度低、护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护理伦理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当专业伦理与专业要求相冲突时,很多时候是没有既定的规范可以遵循,这是护理人员不得不面对伦理困境的原因。存在于护患、医护及护理人员之间日益增多的伦理矛盾和伦理困惑,要求医护人员不仅应掌握医学伦理相关理论,更应具备较高的针对具体护理实践的伦理辨析能力。

经由理性的思考而做出伦理上决定的过程,涉及判断和选择两个过程,在这些推理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决定,如个人的价值观、专业的价值观、社会的价值观、伦理理论、组织的政策及法律的规定等。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护理伦理理论、接受过系统的伦理决策训练、具有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才能妥善解决在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伦理问题。因此,护理伦理教育应以培养伦理决策能力为原则,更重视的是一种伦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5 护理伦理教育的方法

5.1 护生教育

在护理伦理教学中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启发学生对他人行为、信念、价值观的感知,有利于学生同理心的培养,为建立良好的护理人际关系奠定一定的感情基础。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准备相应的护理情境,提炼出可能的冲突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其主动思考、设计表演,发现和解决在情境中的伦理问题,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陈长香等人通过对“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认为通过学生讲课等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充分理解,拓展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高钰琳在“基于PBL的护理伦理学教改试验效果分析”中,通过对2005级护理本科生131人采用PBL教学法,期末成绩与正常教学的2004级学生比较,试验班的期末案例分析题成绩(28.89分)高于传统教学的04级学生成绩(24.34分)。可见PBL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利的,比传统教学法更好地达到了学生应用层次的教学目标。

5.2 护士教育

可酌情聘请专家讲座,或以病案讨论、小品演示教育等方式进行护理伦理教育。为了提高广大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参加学习人员可获得学分,培训也可分几个层次:护士岗前培训、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培训。

张雅丽在护理伦理教学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强化护士执业道德教育后,对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关注患者的权力与需求,以仁爱之心关爱患者,以精湛技术服务患者方面,均赢得了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 张亚丽.护理伦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1.

[2] 王宝莲.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和道德[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5).

[3] 张新宇,周洁,樊民胜.护理伦理困境浅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6,22(3):109.

作者简介:宫玲(1981-),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作者:宫 玲

第二篇:护理伦理素质的现状分析与护理伦理教育研究

【摘要】护理伦理素质是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调整各种护理人际关系,维护患者利益、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护士对待护理工作和患者的根本态度,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内现。本文通过对我国护士的护理伦理素质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高职高专护理伦理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护理伦理 现状 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护理伦理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护生的职业道德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立项编号,2011B189。

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复合医学模式的转换,推动了医学道德的进步,也促进了护理伦理学的发展。医学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人们对生命质量和对健康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公民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的增强,不仅使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增加,对护理人员伦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护理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1.我国护理伦理素质现状分析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都十分重视护士的护理伦理素质,这是构建护理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护理实践中,涌现出了很多护理伦理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护士。就整体而言,护士伦理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还比较突出。我国许多护理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陆续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部分护理人员在校期间的接触只是散见于其他课程,也有部分护理人员通过自学考试、电大等方式对护理伦理学有了初步了解。有关调查结果显示,42.92% 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基本了解,47.74%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有接近20%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不了解[1]。此外,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护士自身不思进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被动医嘱执行,轻主动整体护理;重治疗效果数据,轻护患交流沟通;重常规护理操作,轻知识结构更新。同时,医院缺乏为临床护士提供护理伦理学再教育的机制,未建立护理伦理评价体系来指导护理实践。这些原因,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理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相关院校重视、加强护理伦理学教育,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保证,也是当前我国护生接受伦理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2.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的偏差

有一种观念认为,护士只要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就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这种重学科,轻伦理的教学理念导致长期以来的护理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存在失衡,即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更是如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高度重视护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教学,对护患伦理认知、护理法规认知、职业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缺乏科学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对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开课时间、教学时数、实践教学等方面欠科学考虑。此外,在教学设计上,不注重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衔接关系。比如有的院校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护理伦理课程,此时护理专业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对临床护理中护理伦理行为的选择缺乏感性及理性认识,不利于学生伦理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护理伦理课程结束后,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没有具体要求,实习大纲中缺乏护理伦理道德评价体系,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将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与护理实践结合起来。

2.2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课程的定位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和伦理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要求教师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迅速发展,目前护理伦理学师资力量和水平相对滞后。有研究表明,目前担任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师,人文学科背景的占51.4%,专业背景的占28.6% [2]。不同专業背景的教师囿于自身专业特点及相关知识缺陷,对护理伦理学在护生培养中的定位、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教师把护理伦理学定位为思想品德课,从道德层面上剖析课程,对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规范体系、伦理道德等知识讲授透彻,但由于缺乏护理学知识背景及临床护理实践的体验,对临床工作中如器官移植、人工生殖、死亡关怀等伦理问题的判断、推理、决策训练的能力欠缺,强化了护理伦理学的说教色彩,淡化了护理工作中蕴含的伦理关系[2]。有的教师将课程定位为专业课,授课时能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将护理伦理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帮助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选择正确的伦理行为,但对护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本质分析不够明晰和透彻。护理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培养意识淡漠,加上缺乏一定的伦理学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护理学中伦理问题的分析。这些“专业偏向”,都不利于护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不能有效指导护士处理在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

2.3 高职高专护生的综合素质影响

高职高专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且大多为独生子女,入学成绩较差。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因素,诸如一些不文明现象、医患间彼此的不信任、家庭教育偏差等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使护生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有些护生甚至出现人生价值取向偏移[3],导致职业思想不稳定。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使命感、责任感;重个人享乐,轻服务意识;重个人利益,轻奉献精神;重自我凸现,轻团结协作。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法律意识的淡漠,在面对临床中各种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会感到较大的压力。

3.加强护理伦理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1 完善护理伦理学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学科渗透

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对新型护理人才的护理伦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必须让护生在学生时期全面系统地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培养良好的伦理素质。在护士的培养方案设计上,科学安排护理伦理学的开设时间,保证教学学时,并将伦理课程纳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把护理伦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深度融合[4],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目标的协调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98%以上的护理专科毕业生认为临床课程学习时期和临床实习时期是他们巩固专业思想、建立职业信念的最重要时期[5];重视实习阶段的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把护理伦理素质要求纳入实习大纲,有目的地指导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将护理伦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对护生的伦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3.2 优化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让护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培养职业情感,在掌握伦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敏锐的伦理意识和判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让护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组建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学团队是进行优质课堂教学的前提,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对课程的定位及对教学重点把握不一致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通过集体备课,知识互补,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及手段运用上,既考虑知识性,也考虑趣味性,通过案例教学、情景再现、讲座、评议等多元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主动运用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去解决在现代医学技术运用中出现的与道德冲突方面的问题,提高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将结业考试成绩、教学过程参与度、案例分析、论文的质量等,从认知、情感、表达、价值观多方面考量,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3.3 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对护生职业道德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6]。全体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在学生管理及日常生活中树立服务意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的角色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专业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准,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护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4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法律意识

护生护理伦理素质的提高,仅仅通过在校期间接受过伦理教育、教师角色榜样的影响还是不够的,要将护生的伦理素质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相结合,建立护生操行档案,加强对护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其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优秀毕业生宣传、模拟医院、护理操作技能比赛、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去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来感知护理工作的平凡而崇高;加强卫生法规的学习,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知法、懂法、守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使護理伦理教育成果在课外得到延伸。

现代护士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也必须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职业理念,处理临床治疗护理中出现的伦理问题的能力。有关院校应注重护理伦理素质的培养,把护生的伦理素质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建立全方位、系统的护理伦理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伍永慧,段霞,施雁.临床护士护理伦理认知及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71-73.

[2]廖春玲,田丽欣,严丽丽.高职院校护理伦理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护理研究2012年2月第26卷第2期上旬版(总第384期):368-369

[3]多文兰,张燕.高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第8卷第9期(上半月版):99-101

[4]伍永慧,施雁.我国护理伦理学在校教育改革建议.护理学杂志2012年3月第27卷第5期(综合版)73-74

[5]赵春娟.试论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护理职业道德渗透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4):65-66

[6]邓奕,李小英.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医学信息.2011年10月第24卷第10期:442-443

作者简介:

彭慧丹(1962年-),女,大学本科,副教授,副主任护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主任,从事护理伦理教学及研究多年。

作者:彭慧丹 季春元 杜威

第三篇: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

摘 要:伴随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党和国家及时出台相应规章制度进行积极改善,但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宏观环境的改善是不足的,需要微观环境的积极配合。高校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主阵地,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是生态环境改善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面临发展力不足等問题,高校生态伦理教育需要通过课程改革设置、高校行政与教学共同努力,改善现状,推进发展。

关键词:生态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途径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的应有之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形态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1〕(P182)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在环境问题不断凸出、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大环境中,重要性愈发明显。

一、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党和政府长期注重的一项工作

注重生态伦理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森林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控制人口数量等方面不断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制定环境保护法;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丰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和政府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坚强后盾和良好保障。

(二)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5.1%;生物多样性方面,对全国4357种已知脊椎动物中受威胁的脊椎动物占21.4%,34450种高等植物的中受威胁的高等植物有占10.9%。〔2〕其次,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不强,在2008年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中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4.5,环保行为得分为37.0,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5.1,均呈现不及格状态。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应当在公众环保意识教育中承担重要责任。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是伦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首先,伦理学是一门研究道德的学问,道德现象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道德的主体是人,调节的范围主要是人与人(包括个人、群体和社会)、人与自然的诸种关系〔3〕(P3);伦理学的目标在于为社会进步、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指导。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应当以伦理学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结合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原因,探寻解决办法。其次,从学课设置角度来看,生态伦理教育属于伦理学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涵盖伦理学内容,因此,生态伦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从教育相关部门角度看,生态伦理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内容包含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学生工作部、共青团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形成合力,通过举办活动、开展教学、社会实践等途径,共同促进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工作开展。

(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是完善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理论学习,更体现在行为实践中。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一个人,只有当他获得了某种关于自然的观念时,他的教育才算完成;一种伦理学,只有当它对动物、植物、大地和生态系统给予了某种恰当的尊重时,它才是完整的。”〔5〕(P261)道德内容关系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处理,当前高校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认知不断提升,但仍需通过加强自身生态伦理学习与实践,提升自身生态伦理素养、职业素养,为成长为“生态理性人”目标不断努力。

二、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

(一)生态伦理教育内容贫乏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内容的不足之处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当前大部分高校未在全校范围内设置生态伦理教育课程,高校内生态学相关专业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状况较为清晰了解,其他专业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情况了解程度限于表面,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认知、调整内容认知较少。其次,高校关于生态伦理教育主题活动重视不足、数量偏少,高校内一般设有“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要开展世界环境保护日系列活动,但协会相关主题活动持续时间短、活动种类少,不利于生态伦理教育功能的发挥。再次,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伦理教育内容偏少,造成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此外,高校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群体,对于生态伦理知识缺乏,将影响工作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造成生态环保意识偏弱。

(二)生态伦理教育途径单一

当前生态伦理教育主要以理论灌输和部分校园活动为主,教育途径单一化。首先,教育方法不完善,在教育过程中缺乏高校学生自我教育、榜样示范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将教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学习和粗浅的认知,难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其次,教育载体运用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效果显,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当前主要运用活动载体,对于高校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文化载体以及新媒体载体运用偏少,因此在高校学生中接受程度低、受众面窄。再次,教育方式分割化,理论学习与校园活动没有相互融合,尚未运用到的方法、载体等发挥优势互补作用,难以推动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工作开展。

(三)生态伦理教育环境弱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环境,但是在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中存在校园文化环境弱化问题。首先,校园内物质环境氛围缺少,校园内建筑物、标志语等仅仅涉及校内环境爱护的内容,较少关于生态伦理内容,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校园内文化环境氛围不足,大部分高校的校风中并未涵盖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高校制度文化集中体现在高校章程中,但是其中关于生态伦理教育内容非常少。再次,在校园文化中,教师、管理部门、后勤集团等主体共同影响生态伦理教育,但这三个主要的教育主体、管理主体、服务主体的生态伦理知识内容有限,难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三、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探析

(一)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是高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生态伦理教育注重课堂建设,可以确保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形势政策课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课程为辅、其他各类课程积极参与的做法,进行生态伦理理论教育。

一是不断完善与加强课程体系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引领,传递给学生自然的价值的重要作用,明确自然的重要作用;注重教育学生科学对待环境特别是人与自然相处和谐,通过实践不断改善自然环境;注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关内容的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讲授社会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原则性、变化性与矛盾性,运用相关方法论指导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述中国共产党在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伦理教育中的经验与教训,吸取优良做法、创新工作方式、丰富理论内容,不断开创生态伦理教育新局面。

二是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开展相关专题教育,通过形势政策课程、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课程、其他类课程共同发挥作用。将生态学相关专家教师纳入到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中,设计与开展生态伦理主题教育内容,力求促进高校学生了解校园外生态环境现状;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注重引领学生价值观,注重讲解与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等错误观点,帮助高校学生辨别思想观念正确与否,摒弃错误思想;在各类课程综合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眼界,提升思想认知,明确为何保护环境、如何保护环境。

(二)丰富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载体形式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育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教育载体形式,推动教育的范围更加全面、教育的影响更加深入。确保教育效果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育方式,相互推动,共同提升教育效果。

一是注重高校生态伦理内容宣传,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媒介载体。坚持做好高校传统宣传教育模式,如:校报、广播、期刊等,这种传统载体形式具有受众面广、影响力深等特点,在宣传过程中主要注重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注重生态伦理内容教育,另一方面注重典型人物与事件的报道,积极向上的典型激励学生学习与实践。运用新媒体技术建设高校教育工作平台,建设专题网站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易班专题等方式,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

二是开展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活动,注重各种形式活动相互协作。相关行政部门、学院、学生环保社团延续原有校内活动,如:主题报告会、典型宣讲会、社团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过程中促进高校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主要活动方式,将生态伦理教育融入到各个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将环境观察与感悟、环境改善思考等作为社会实践的目标之一。

(三)优化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微观环境

这里的微观环境主要是指高校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高校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物质、文化、人际关系环境的建设与改善,坚持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服务的目标,立足现状,创新发展,优化环境。

一是优化高校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教学场所、活动场所、生活休息场所、校园绿化环境、各类设施装备等方面的状况。〔6〕(P155)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有利于推动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工作开展,优化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物质环境应当注重校园绿化,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与生活,绿化环境对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注重校园室内场所的生态环保内容宣传,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生态环保的重要作用;发挥好高校内艺术作品的精神宣传作用,校内艺术作品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作用,在艺术作品中融入生态环保思想,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教育影响。

二是优化高校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融入途径。文化环境的优化有助于增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在优化文化环境过程中应当注意两点内容,一方面,应当在校风上下功夫,校风会对学校构成教育心理氛围和舆论环境、影响学校的教学与教育活动、约束师生员工的言论与行为,〔6〕(P156)在校风中强调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培养,强化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确保良好教育效果的实现。另一方面,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的集中表现,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调节与导向作用,将生态伦理教育融入高校规章制度内,用以规范高校学生思想行为,不断改善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情况。

三是优化高校人际环境。高校的人际关系环境主要由高校教师、学生、行政部门、后勤服务集团等构成,在优化高校人际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发挥教育、管理、服务部门及人员作用。高校教师在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前,自身首先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确保完成教育任务,此外,教师应当在生活、工作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实际行为进行表率,对高校学生产生正面积极影响。后勤部门需要在校园教育环境、绿化环境、住宿环境等方面积极建设,满足学生生活需求、成长需要,这就要求后勤职工应当具备较高的生态伦理水平,在工作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此外,注重高校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作用,在管理过程中以身作则、示范先行,将对于高校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融入到管理全过程,通过管理育人,促进高校學生全面发展,达到培养“生态理性人”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ww.zhb.gov.cn/hjzl/zghjzkgb/lnzghjzkgb/.2017-06-05.

〔3〕《伦理学》编写组.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耿品

上一篇:防护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质量评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