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探讨

2023-01-11

目前,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教育信息技术的引进, 改变了传统课程的概念、教学的概念、学习的概念, 从而也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 最终全面改变了教育模式。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就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1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可以采用形象的手段来表达抽象的内容, 引导学生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育手段多样化, 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化, 符合认知理论模型, 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认识误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黑板代替板书

把传统课堂上板书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屏幕上, 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来代替黑板, 其他教学方法依旧。老师眼不离显示器, 手不离鼠标、键盘, 成为无章法的机械式教学模式。

1.2“电灌”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 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 它起到的作用成了替代板书。对技术问题讨论的很多, 而对教育本身却淡化了。有些教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 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 或者引用大量信息。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 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

1.3 完全抛弃传统教学的有效手段

有些教师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决不考虑传统教学手段, 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 对其他常规教学手段不屑一顾。这样的教师, 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很好, 计算机是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但其他常规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机放大演示功能、展示台的实物静态展示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 这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 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

1.4 模拟代替实操, 电脑交流替代面对面交流

教师在常规的教学环境下, 一般均能表现出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 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往往缺乏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 例如利用动画模拟代替实操, 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人的经验从直接经验、代替经验到抽象经验, 依次排成一个“经验之塔”。教学活动应从具体到抽象, 而真实的实验经验属于直接经验, 不进行真实试验而直接播放试验录相或课件, 违背了“经验之塔”所蕴含的教学原理。

2 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多媒体进入日常课堂教学无疑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些不理想的情况, 这不是多媒体技术的问题, 而是理念上, 使用方法上的不当而引起的, 应将多媒体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 抓住切入点, 扬长避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 而是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创设主动学习情景, 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 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 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 以期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2) 多媒体教学的主体是课程, 而非信息技术, 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 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 选用合适的技术。特别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时, 却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3)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 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样,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 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因此, 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 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 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 形成一种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

(4) 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它教学资源。其实在教学中有很多渠道可以提供学习资源, 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不能单一的认为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

(5) 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 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 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 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都是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 同时, 一些信息垃圾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 教师在提供相关网页资源前, 要做好引导学生对那些无关信息的筛选、过滤工作。

3 多媒体教学应对策略

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特殊功能, 不存在一种“全能媒体”。传统教学中教师书写板书有其特有的亲和力、口头讲解及形体语言有其特有的感染力。在这种模式中,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者, 并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便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有利于传授系统和科学知识。不足之处是:教师主导课堂, 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不利于创新思维及个性化发展。而在网络或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易忽视教师的作用, 过分的依赖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和吸收传统教学设计的原则, 在实施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过程中, 采取以下策略:

(1)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高度重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2) 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 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但同时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也随之而来。对此, 学校应采取建立“防火墙”或把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 利用局域网上网学习, 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

(3)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特性, 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这样的环境能够有效地改进课程的教学,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误区, 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注意事项, 进而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误区,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萍.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 (理论) , 2006, (Z1) .

[2]  吴渝.对高职院校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32) .

上一篇:社交媒体的变迁与网民交流方式的改变下一篇:浅析我国当代财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