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

2024-04-12

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共5篇)

篇1: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

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2010-10-12 14:52:27)转载▼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联鉴品廊

诗歌是有唐一代的文学标志。唐代诗歌臻于完美,它不仅题材广泛、格律完备、词采华美,而且骨气端翔、意境深远、内蕴丰厚,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在诗歌的构成元素中,意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意象,古义即“表意之象”,《周易·系辞》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可见意象即是诗人借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表象。在唐诗辉煌的成就中,数量丰富而又意蕴深厚的意象起到的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在阅读唐诗的过程中,注意到唐代诗人们频繁使用的一组意象,即砧杵意象,李白、杜甫、王昌龄、张若虚、白居易、韦应物等诸多诗人都在诗篇中反复使用。一般来说,诗人们最钟情于能充分体现其审美理想的意象,而这些带有象征性的意象由于被诗人们反复使用,渐渐具有了相对稳定的意蕴。笔者打算通过对砧杵意象的浅要分析,从特定角度了解唐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一、砧杵意象的渊源

所谓砧杵,实为古代捣衣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两样工具。“砧即捣衣所用的石板,杵即捣衣所用的木棒。捣衣是制衣前的一道工序,设此道工序的目的是使衣料平服、变软,便于缝制。”有意思的是,砧与杵的合作不仅使衣料变软,让人们穿起来更舒服,而且给中国诗歌尤其是唐代诗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丽。砧杵合作的场景因其独特的审美意蕴被善于创造的诗人们巧妙描绘到诗歌作品中。最早提到砧杵的诗歌应是传为班婕妤所作的《捣素赋》中“投香杵,扣文砧”的描绘,其后有晋朝曹毗《夜听捣衣》“纤手叠轻素,朗杵闻砧声”,南朝宋时谢惠连《捣衣》诗中“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南朝萧衍《捣衣》“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北朝温子昇《捣衣》“香杵闻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等等。可以说,唐代以前砧、杵意象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审美内涵。砧杵是思妇题材诗歌的常用意象,其内蕴的感情基调是哀怨凄凉,表达的是人生悲剧性的体验。正是唐前历代诗人的反复使用和积累后,砧杵意象艺术价值的初步形成了,这使其在唐代特定时代环境下迸发出耀眼的光彩有了可能性。

二、砧杵意象频繁见于唐诗的原因

唐诗中用到砧杵意象的很多,比如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白居易《闻夜砧》“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韩翃《酬程近秋即事见赠》“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孟郊《闻砧》“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等等。砧杵意象在唐朝诗歌里蔚为大观,笔者认为这组意象为唐朝诗人青睐的原因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客观方面,唐代实行府兵制,这种兵役制度兴起于魏晋,完善于唐,其主要特点就是“寓农于兵”,每次战争都要求战士自备衣服武器,加上唐代中后期战乱频仍,所以在唐代丈夫卫戍于外,妻子制衣于家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的的客观情况给诗人们使用此意象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此外魏晋即开始的砧杵意象的使用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砧杵意象几乎了表达特定情绪的必选意象之一。主观上,唐人情感丰富,作诗重情感表达,程千帆《全宋诗.序》说“唐诗近风,主情。”唐代诗人乐于并且善于表达悲情,因为自“魏晋六朝以来,诗歌的传统倾向以悲观思想为基调:重绝望,轻希望;重不幸,轻幸福;重悲哀,轻欢乐,诗中思想以表现悲观为雅事。”内蕴着凄凉的砧杵意象,到了情感丰富且倾向悲剧人生观感的唐代诗人手里,自然会颇受重用。

三、砧、杵的伴随意象

诗人们在使用砧、杵意象的时候,往往选择秋天和月亮作为伴随意象。比如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试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白居易《闻夜砧》“谁家思妇捣秋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刘长卿《月下听砧》“清砧何处发,声声捣秋月。”杜荀鹤《秋夜闻砧》“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裴说《闻砧》“只知抱杵捣秋砧,不觉高楼已无月。”等等。为什么诗人们总把砧、杵、秋天、月亮放在一起呢,原因同样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客观上,秋季是准备寒衣的季节,妇人们多在秋天制成衣服寄往边地,妇人们捣衣必须在晴朗且闲暇的夜晚,于是乎秋天和月亮成了不可或缺的背景元素之一。主观上,古人有着极为浓重的悲秋意识,所谓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秋天草木凋零,让人联想到自己伴随岁月流逝的体貌渐衰,悲秋意识影响着一代代文人。较为著名的感叹如宋玉“悲哉秋之为气兮”,唐代刘禹锡有诗说“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虽力求翻案却正反映了秋天带给人们的普遍性的感觉。古人往往由自然之秋想到人的生命之秋,所以秋天与砧杵一样具有悲伤的气质,所以它们的合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说月亮意象,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等诗句中都使用了月亮意象,这一意象的独特意义可见端倪。月亮往往被看作是是离别相思之人的感情维系,身处异乡却能仰望同一月亮,这种行为就是古人习以为常的睹月思人。所以月亮意象在内涵上与主要表达思妇闺愁的砧杵意象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唐人在前人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意象的整合,把秋天、月亮、砧杵之声融成一个统一的艺术世界。试想清秋之夜,月光冰凉如水,妇人们操作砧杵,其声朗朗,回荡于夜空。妇人们不仅因辛苦劳动而身疲,更因无限相思而心伤,这确实是一个使人神伤的场景。唐人往往用这样一个意境表达对思妇的同情,进而抒发对人生悲剧性的体认。

四、砧杵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

砧杵意象最初只为表达思妇情怀所用,内涵较为单一,但由于反复使用逐渐成了悲伤的象征,于是乎超越了闺怨而有更多意蕴。“诗人抓住了眼前的事物作为象征,他通过把生命转移到其上,使情感得到最好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概念化的表达,而是诗意的神秘的表达。”砧杵意象便是如此,在唐人笔下,砧杵意象变成了有生命的象征,是诗人们借以一抒心中悲苦时常用的经典意象,可以帮助诗人们实现心中特定情绪的表达。比如,杜甫《九日五首之三》“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野树歌还倚,秋砧醒却闻。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都是用砧杵意象抒发对朋友亲人的怀念。白居易《江楼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以砧杵之声写思念故乡之悲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则是在表达人生广深悲感的体验。孟郊《闻砧》“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抒发客游他乡之悲苦。而且砧杵即便是仍为思妇代言,也不过是诗人借之浇心中之块垒,如刘驾《相和歌辞·长门怨》“御泉长绕凤凰楼,只是恩波别处流。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不过是弃妇自喻,感叹不得志之遭遇。砧杵声朗朗,发自灵魂,表现了诗人们秋天时的愁心,砧声里的落寞。可以说,这组意象厚重深刻,承载着人类诸多的精神苦难。思妇闺怨、游子思乡、寂寞怀友、渴求和平等等,其内涵难于一言道破。所谓“一声肠一绝”,听到砧杵之声后的悲苦是共通的。总而言之,唐人笔下的砧杵意象蕴含多重意义,是一对泛化的表达人生悲剧性体验的意象。正是无数类似砧杵的经典的诗歌意象,才支撑起了唐代诗歌帝国的大厦。

篇2: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

【内容摘要】:桥意象在唐代的很多诗歌中出现,它表现了很多的主题,本文仅论述桥意象表现爱情之一主题。本文从“桥”的起源以及“桥”象征爱情主题的起源入手,接着写了桥是唐代诗歌爱情主题的真实见证的三个方面:夫妻爱情的浓情眷恋,情人悲欢离合的艺术载体,恋人相思等待的情感纽带。最后写了唐诗七夕诗中的鹊桥意象。桥意象见证了爱情的悲欢离合与坚贞执著并对其进行了真诚歌颂,【关键词】:唐诗 爱情 桥意象 鹊桥 前言

一,写这个论题的缘由

作为一种诗歌题材,就如明月,柳枝一样,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为题材的诗歌非常多,如《迢迢牵牛星》、《长干行》、《诗经·秦风·蒹葭》等等。桥也有很多的名称,如断桥、鹊桥、浮桥、舟桥等。在唐代,以桥为意象的诗歌很多,据《全唐诗》进行了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唐诗中共出现“桥”字1856次,除掉“鞍桥”“桥山”“桥梓”等与桥无关的诗,唐诗中以桥为题者,如“赋得浮桥”、“石桥”、“升仙桥”等内容与桥有关的诗1096首,约占《全唐诗》诗歌总数的五十分之一强。

在如此多的与桥有关的唐诗中,桥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具备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这些唐诗中的桥意象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友人的祝福,对恋人的思恋,对人生的感慨,对历史的感伤等等。桥意象是唐代诗人很多主题情感的象征物,研究桥意象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有很学者对唐诗中的桥意象做了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不过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在总体上论述和概括桥的象征意义,单单从爱情题材诗歌中研究桥意象的还比较少。因此,对爱情题材诗歌中的桥意象研究是有必要的。

二、现已有的桥意象研究的文献 现在有关于桥意象研究的专著很少,如:

周新成的《中国桥文化》和《中国桥美学》,从建筑学角度论桥的专著,图文并茂,资料丰富,说明详细;集艺术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科普读物。

云清芝的《论唐诗中的桥意象》,这片论文比较完整的论述了唐诗中的桥的象征含义,从桥意象的起源开始,分别从实实在在的桥,审美含义的桥,历史的桥,心灵的桥等方面对桥意象进行了赏析。对唐诗中桥意象研究的很到位。

曹静宜的《古诗词中“桥”意象的探索》,简单的从桥的作用、形态、与人类的关系几个方面对“桥”在古诗词中的意象做了剖析和总结, 通过对它们的挖掘,让更深刻地了解作家体现在作品中的情感。但是分析太简单,不够深刻。

郝丽梅和何尊沛的《浅析古典诗词中的历史名桥意象》,只是简单的通过着重分析四个较为突出的历史名桥意象,即朱雀桥、二十四桥、灞桥和断桥。从这几座名桥的描写中突出桥意象的情感意蕴,读者从中可以窥见其展现的吊古、感时、怨别、爱恋等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但是单写爱情这一主题的内容不多,只是带过而已。向丽的《说不尽的桥——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桥文化》着眼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桥意象的多层次解读,对桥所展示的文化信息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文化价值。

张晶和周晓琳的《试谈中国古代文学的桥意象》,大致上概括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桥意象,表现了桥作为构成画境的元件,感伤情怀的艺术载体,通往理想境界的艺术符号等的功用。此文只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桥意象做了简单的概括,不详细。

张连举的《站立是诗卧如画:唐代咏桥诗读解》分别对灞桥、渭桥、天津桥、二十四桥、枫桥等进行了解读,但分析不够深刻。夏维波和杨宇的《中国文学中河桥意象与性爱主题的文化阐释》,这片论文论述了“隔河情结”与“河桥意象”两个模式。“鹊桥神话”和“尾生传说”两个民俗故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隔河情结”逐步形成的过程。河桥意象在文学中成为一个与性爱主题密切相关的文化原型。

谢巍琦的《唐诗中的桥文化》,此文写的是唐代诗人用诗歌来表现桥梁的形状、性质、材料、方向等,这和桥意象分析有了一点出入,写得非常简短,分析不深刻。

文娟的《古典诗词中桥意象的审美功能和文化意蕴》一文,将桥与其它意象组合所带来的审美意蕴进行了分析,重点从思亲怀乡、困境感伤、历史沉思三个方面对其文化意义做了细致的论述,较有代表性。另外散见于报端、杂志的有关桥方面的文章,大多述其一端,如《汉中古桥知多少》、《绍兴古桥》等,就不一一举例了。正文

一,桥意象的起源

(一)“桥” 释义

《说文解字》: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新华字典》的解释是:“架在水道上或空中利于通行的建筑物。” 《史记·秦本纪》宁新中更名 安阳,初作 河桥。如刘禹锡《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唐· 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桥为动词的时候有架桥,修桥的意义;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桥孙水,以通 邛都”。还有桥通“矫”。纠正的意思;如《荀子·儒效》:“以桥饰其情性”;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掉指桥以偃蹇兮”.桥为形容词时,通“乔”,高。在《诗·郑风·山有扶苏》有说到“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庄子·则阳》 “于是桥起”,其中的桥就是高的意思。

(二)桥意象表现爱情主题的起源

最早我们追溯到《诗经·大雅·大明》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

《庄子·杂篇·盗跖》中写到:“尾生与女子期(约会)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这里表现了这个男子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此后“抱柱”也是一种守信约的象征,多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乐府诗歌《长干行》中“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表现了夫妻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海誓,如胶似漆。

《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晏小山的“梦魂惯得无拘束,又踏杨花过谢桥”。秦少游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在断桥边相爱,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

诗人们都把桥当成一种传递情感的媒介,人们通过桥的沟通作用,突破一种地域上的阻碍,更打破了一种身份、地位、阶级的差别,追求一种浪漫、美好的感情。人们在桥上,桥下,桥边伤心、难过、喜悦、激动,表达他们“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深情缱绻之情。

二、桥是唐代诗歌爱情主题的真实见证

“桥”,首先映入我们脑海中的当是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早有的许仙和白娘子西湖断桥相会;牛郎织女天河鹊桥相会。原本担负着交通运载使命的桥已超越了它现实态的意义,幻化成横跨天宇、遥接星辰的鹊桥,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恋人的良好祝愿,成为爱情之河上最光华的彩带。因此,“桥”的第一个意象应该是男女之情,爱情的象征。唐诗中以桥意象为中心的爱情诗篇非常多,如: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李白《相和歌辞.陌上桑》)回首渭桥东,遥怜树色同。(刘希夷《采桑》)我欲升天天隔霄,我思渡水水无桥,我欲上山山路险,我欲汲井井泉遥。(顾况《相和歌辞。短歌行六首》)管弦楼上春应在,杨柳桥边人未归。(罗邺《春闺》)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东望龙门北朝市。(苏颋《杂曲歌辞.长相思》)

星桥百枝动,云路七香飞。(张文恭《七夕》)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温庭筠《常林欢歌》)上述这些唐诗中,借用乐府古体,运用民间神话传说,借景抒情,从交游、送别、相思等方面来描写普通男女、夫妻、仙道等群体之间爱情的美好、真挚。唐诗中桥意象表现爱情主题的情感韵味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夫妻爱情的浓情眷恋

从诗经开始,就有描写夫妻之间爱情的诗歌,如《诗·郑风·女曰鸡鸣》、《诗·郑风·风雨》、《诗。卫风。氓》、秦嘉的《赠妇》等。夫妻之间的爱情有甜蜜的,也有悲伤的,有苦苦的守候的,也有义无反顾的离去的。唐诗中描写夫妻之间的感情的诗歌也很多,大多都是表现夫妻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如:

片心因卜解,残梦过桥惊。(郑准《代寄边人》)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王建《江南三台词四首》其一)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施肩吾《望夫词》)夜夜思君辽海北,年年弃妾渭桥西。(刘元叔《妾薄命》)那堪对明月,独立水边桥。(李中《所思》)

夫妻原本应该是同林鸟,应该是在一起的,但是古代很多时候是丈夫出门在外,少妇独守空闺,每天思念着在远方的丈夫,有的是去经商,有的是去边塞作战,少妇一边思念丈夫,一边又担心他们,情深意切,诗人们抓住了主人公的心理特征,寥寥几笔,便将夫妇浓郁的眷恋真情,思念之苦书写的令人刻骨铭心。

从李贺的《有所思》中,可以更加深刻的变现夫妻的这种深情:

去年陌上歌离曲,今日君书远游蜀。帘外花开二月风,台前泪滴千行竹。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想君白马悬雕弓,世间何处无春风? 君心未肯镇如石,妾颜不久如花红。夜残高碧横长河,河上无梁空白波。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素攒双蛾。江山迢递无休绝,泪眼看灯乍明灭。自从孤馆深锁窗,桂花几度圆还缺。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白日萧条梦不成,桥南更问仙人卜。

这首诗写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地思念着远在他方的丈夫,情真意切,思致清幽绵邈。“白日萧条梦不成,桥南更问仙人卜”,白天难成梦,桥南去占卜。哀怨凄厉,担心与爱恋,矛盾并存,情真意切,令人生怜,深切的表现出了思妇对于丈夫的思念之情,还有夫妻之间的浓厚深情。

(二)情人悲欢离合的艺术载体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不管在什么时代。桥虽然作为连接的工具,但往往分别也是在桥上,所以成为情人之间离别的场所,看到桥就会想起不在身边的情人。唐代诗歌中表达这一种情感的诗词很多,例如刘禹锡《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作者这首诗从春水,杨柳两个意象入手,引出二十年前的旧石板桥上与美人相别,望眼欲穿,可是到今朝还是没有美人的消息。意象唯美,带着淡淡的有感伤和凄美。还有白居易的《板桥路》,同样是写出了情人离别的伤怀: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白居易的这首《板桥路》和刘禹锡的《杨柳枝》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是非常相似的,选用的意象也一样。以上两首是表现遇到佳人然后分别后再没见到的伤感,而在郑谷的诗歌中,我们体会到的则是情人之间相送的悲伤,在桥上,情人依依不舍,最后还是要离别的伤痛,令人感伤:《梅》 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

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

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

寂寥的冬天,梅花开在皑皑的白雪里,情人离去了,留下的那个愁断肠,离别,总是那么让人悲伤。离别的伤痛,还是比不上分手的悲凉。离别了,还有又相遇的一天,还是会惦记着远在他方的情人,但是分手了,爱情就是凋零了。李商隐一般都是以无题的爱情诗而闻名的,但是他却用一首主题明确的《《板桥晓别》来描述了情人分手后的凄凉: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回望来路,银河黯淡西移,鹊桥会期已过。情人会面过后,就要分手而去,凄美如画。诗人在理想中突出现实的爱情,将情人间分手的悲哀写的淋漓尽致。

(三)恋人相思等待的情感纽带 情人间的离别是感伤了,但是恋人之间的相思,等待,守候则是有着淡淡的哀怨的。相爱了,却不得相守,注定要一个人在原地苦苦的等待另一个人归来,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特别是在古代,那个等待的人往往都是女子。因此在唐诗中,诗人刻画的也都是带着哀怨的等待恋人归来的女子。桥就成了女子思念故人的情感纽带。女子的痴情,在下面几首诗中表现的很透彻:白居易的《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王训的《独不见》:

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

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持底谁见许,长愁成细腰。

以上两首均被郭茂倩收入《杂曲歌辞》。此二诗实为闺中人抒写相思情,真挚意。尤以乐天篇章更具情味。白居易的诗以北风兴,月光冷,霜华凝,夜不能寐比喻相思之苦;以东风吹,百花开,春日暖,愁肠百结比喻相思情深;更是以桥南桥北的地理位置指出二人相距之近,相识之长,爱恋之情绝非空穴来风。王训的诗则是思妇在桥上想念故人。这两首诗歌都有乐府诗的风格。还有苏颋的《长相思》,同样是表达了这种情感: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这样的诗歌很多,如: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张籍《思远人》)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白居易《夜归》)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雍陶《题情尽桥》)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李商隐《月》)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温庭筠《杨柳八首》)以上的诗歌都是从男性的角度写的思妇的心情,那么才女鱼玄机则是从女性的心理去描写恋人的相思之情。《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是唐代的女道士,也是一个才女,她的婚姻与人生都是不幸的。此诗是从一个女子的角度去描写爱情的哀怨。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这句写出了诗人对于恋人的思念,就像西江水一样日夜不停,这就是一个思念恋人的女子,这样的等待怎么能不哀怨?

三、唐代的七夕诗和鹊桥

牛郎织女的故事深入人心了,大家都知道七夕鹊桥相遇,牛郎织女已将桥的形象推向了想象力的极致。在唐以前,就有很多关于七夕和鹊桥的诗篇,比较著名的有《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这两首诗以不同的形式共述着七夕鹊桥渡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迢迢牵牛星》写二者的离隔:虽只在“盈盈一水间”,却无人能为他们搭上一座相逢的小桥。《鹊桥仙》则巧设了久别的重逢:“忍顾鹊桥归路”道出了不尽的依恋与怅惘。从“脉脉不得语”的凝望,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慰勉,心灵的距离被一次次拉近。直到《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才终于不再与泪眼相伴,曾被视为无情的天河也成为连接自由、通达理想生活的纽带。桥已经成为爱情的象征,上面讲到的板桥,还有现在要介绍的鹊桥,都已经成为男女情爱的象征。唐诗中描写七夕的诗歌很多,很多诗人对于鹊桥和七夕都有留下过诗篇。

鹊桥,亦称乌鹊桥、星桥、织女桥等,它们都是以牛郎织女传说为基础的系列神话故事桥梁。鹊桥作为玉成美事,成人姻缘,传递爱情的吉祥联结点在唐诗人笔下极受欢迎。而且鹊桥一般都是和七夕诗一起出现,因此,在这我把两者放在一起来阐述。在唐诗中的七夕诗,表现为悲伤情感的有: 张文恭的《七夕》 凤律惊秋气,龙梭静夜机。星桥百枝动,云路七香飞。

映月回雕扇,凌霞曳绮衣。含情向华幄,流态入重闱。

欢馀夕漏尽,怨结晓骖归。谁念分河汉,还忆两心违。

梁锽的《七夕泛舟》 云端有灵匹,掩映拂妆台。夜久应摇佩,天高响不来。

片欢秋始展,残梦晓翻催。却怨填河鹊,留桥又不回。

这两首诗都写了七夕时的伤感,欢乐很快就消失了,哀怨却一直存在着。唐诗中的七夕诗也有很多是表现高兴愉快的心情的。如: 权德舆《七夕》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在七夕这一天娶亲,鹊桥搭起,美丽的新娘来到我家。爱情亲情都得到圆满,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在这个还算艰难的环境,能够这样是很幸福的事情。在这里鹊桥就象征了喜悦,代表了幸福,还有爱恋的美好。

李商隐《七夕》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李商隐的这首诗虽然没有上首那么明了的表现喜悦的心情,但是还是可以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来理解的。虽然一年只可以相见一次,但是这一次的相遇却是很唯美的,更应该珍惜。此外,唐诗中的七夕诗还有: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赵璜《七夕诗》)若能许解相思佩,何羡星天渡鹊桥。(何光远《答龙女诗》)玉漏涓涓银汉清,鹊桥新架路初成。(何光远《催妆二首》其一)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刘威《七夕》)等等。

有此可知,七夕和鹊桥在唐诗中也是爱情的象征,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在七夕,恋人终于可以团圆,在鹊桥上,爱情得到圆满。

通过以上的分析,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爱情是人间至真至纯的感情,可以是温馨动人,也可以是曲折哀婉。唐代诗人桥意象时吧于爱情的描写哀婉动人,夫妻情人间的悲欢离合,相思的渴望,有对爱情的惋惜,也有对爱情的赞美,乐观的感情,积极的追求,希望总会实现的乐观心态令人相信爱情的美好。我们知道了“桥”这个意象在不同的作家眼中有着不同的爱情烙印,桥意象是唐代爱情题材诗歌的重要载体。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深刻的解读唐代爱情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注释】:参考文献

1、曹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2、周新成.中国桥文化[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3.、周新成.中国桥美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4、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6、四库文学总集选刊·乐府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8、《诗经·大雅·大明》。

9、张连举.站立是诗卧如画:唐代咏桥诗读解[J].唐都学刊,2006,(4).

10、向丽.说不尽的桥——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桥文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6.11、文娟.古典诗词中桥意象的审美功能和文化意蕴[J].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1).

12、云清芝:《论唐诗中的桥意象》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13、静宜:《古诗词中“桥”意象的探索》鸡西大学学报第9卷 第2期2009年4月

14、郝丽梅和何尊沛:《浅析古典诗词中的历史名桥意象》绥化学院学报 2009

15、张晶和周晓琳:《试谈中国古代文学的桥意象》新学术 2009

16、夏维波和杨宇:《中国文学中河桥意象与性爱主题的文化阐释》,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篇3:桃花意象在唐代诗歌中的流变

学界普遍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而桃花意象也随着唐诗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粮,取给于道路焉。”[1]P452“贞观之治”照耀下,初唐桃花也是绚烂多姿,满载着激情与欢喜。一方面,与风光无限的江山、青春俏丽的佳人交相辉映,充分体现了新朝的万千气象。如太宗李世民《咏桃》中桃花是整座江山的缩影 ;长孙皇后《春游曲》中桃花不仅触动了佳人的春情,更表露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受齐梁繁缛文风的影响,桃花诗歌也出现浓艳靡丽的特点,如宋之问《芳树》(一作沈佺期诗)、沈佺期《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书写细腻,繁如富锦,对仗工整,格律精密。《新唐书·文艺中》:“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2]P5751

初唐桃花诗受齐梁诗风影响,难免有繁富浓丽的弊病 ;盛唐桃花诗更重感情的抒发。李白随性而发,在他笔下,桃花有“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3]P1724(《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的潇洒,也有“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3]P1751(《流夜郎赠辛判官》)的惆怅和“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3]P1695(《上之回》)的怜悯。杜甫忧国忧民,桃花更多也是反面消极的象征,有“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3]P2538(《昼梦》)的梦牵魂萦,也有“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3]P2451(《绝句漫兴九首》)的愤怒谩骂和“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3]P2438(《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的漂泊离愁。

但在盛唐诗中,桃花流露更多的是快乐。李白《山中问答》、《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桃花”是飘逸仙骨的高歌,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喜晴》中“桃花”是淡淡哀愁中的喜悦,孟郊《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岑参《喜韩樽相过》中“桃花”是与友同游的愉悦……王维心系田园,桃花在他看来也多了几分惬意和活力。“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3]P1239(《赠裴十迪》)、“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3]P127(8《春园即事》)、“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3]P1306(《田园乐七首》)、“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3]P1298(《辋川别业》),诗人见证了桃花的一生,桃花也证明了田园生活的安逸静谧。

安史之乱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4]P359桃花意象背后呈现的情感也更加多元和复杂。

一方面,桃花作为故乡的象征屡屡出现,并且染上悲情色彩。“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3]P1560(刘长卿《时平后春日思归》)对于独自在外的游子而言,家是不变的思念,这曾盛开在家乡的桃花总会不经意间触动他们的一腔相思。然而物是人非,“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3]P4148(崔护《题都城南庄》)桃花依然盛开,曾经的人已不再,“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3]P4112(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徒留无限伤感。故乡渺远,昔人已矣,容颜易老,这象征着温馨美好的桃花也成了苦闷悲伤的化身。

另一方面,桃花盛开时光彩夺目,但花期短暂,经不起风吹雨打,俗话说 :“三月桃花几日红,风吹雨打一场空。”温庭筠《敷水小桃盛开因作》:“二月艳阳节,一枝惆怅红。定知留不住,吹落路尘中。”[3]P6744因此,桃花意象在诗中的时间意识非常强烈。“南家桃树深红色,日照露光看不得。树小花狂风易吹,一夜风吹满墙北。离人自有经时别,眼前落花心叹息。更待明年花满枝,一年迢递空相忆。”[3]P4631(元稹《南家桃》)花开花落即是一年,映照着诗人的不幸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3]P6203(李商隐《樱桃花下》)

此时,还有一类诗歌,桃花甚至成为反面意象,如刘禹锡《秋词》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3]P4111这首诗重在写秋,山明水净,红黄交加,情韵高雅,颇具君子风度,让人敬肃。最后一句诗人用“春色嗾人狂”加以反衬,春天百花之轻狂更显出秋天“深红出浅黄”之娴雅。春色以艳丽取悦于人,秋景以风骨陶冶情操,因此繁艳的桃花反而给人“浓得化不开”的嫌恶之感。又韩偓《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寒气与君霜里退,阳和为尔腊前来。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何曾用不材。” [3]P4111用桃花与梅花对比,以桃花的轻佻衬托出梅花的高洁,在此,桃花成了趋炎附势的无才小人的代称。

随着唐诗的发展,桃花意象由景致美到情致美,由外在的美艳到诗人内隐的情愫,意象表达渐趋复杂。

在唐代诗歌中,桃花常作为桃花源的象征,并时常打上宗教的烙印,文化意蕴深厚,审美情感独特。

首先,桃花象征诗人对美好人间的向往,尤以桃花源为代表。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构建了一个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男女同作,老少同乐的纯美世界,这也是唐代诗人梦寐以求的圣境,如张旭《桃花溪》、韩愈《桃源图》、曹唐《题武陵洞五首》。“谪仙人”李白一生桀骜不驯,随性洒脱,从不阿附于权贵,敢于让龙巾拭吐、力士脱靴、贵妃磨墨,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3]P1787(《南陵别儿童入京》)的壮志豪情,却对“桃花源”情有独钟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3]P1813(《山中问答》))“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2]P1675(《古风》十五)“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3]P1730(《和卢侍御通塘曲》)“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3]P1755(《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3]P1820(《答杜秀才五松见赠》)“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3]P1842(《下途归石门旧居》)与桃花流水相伴,在红花绿水间怡然自乐,诗人忘却了一切俗世的烦恼。

其次,唐代文人笔下的桃花源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印记,成为与人间截然不同的、遥不可及的仙境圣地,正如王先谦所说 :“《桃花源》章,自陶靖节之记,至唐,乃仙之。”[5]。在唐诗中,桃花时带宗教意味,如元稹《刘阮妻二首》:“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3]P4640储嗣宗《宿玉箫宫》:“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3]P6882李群玉《送秦炼师》:“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不因时卖药,何路更相寻。”[3]P6590而宗教中的桃都是神物,自然生长于神境,敦煌词《浣溪沙》(仙境美):“仙境美,满洞桃花渌水。”[6]P125桃花是仙境的符号,因此,诗人常借桃花表达对仙境的憧憬,如王维《桃源行》、刘禹锡《桃源行》、白居易《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许浑《宿咸宜观》。

唐代桃花意象这种宗教意味和仙灵气息与唐代宗教发展密切相关。唐朝政教分离,宗教不干预政治即可存在,因此宗教兴盛,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多宗教并存,佛教与道教发展尤盛。除了太宗和高宗,其他皇帝都大力宣传佛教。“武后大造佛像,中宗崇饰寺观,肃宗、代宗在宫内设道场,宪宗命中使杜英奇至凤翔法门寺迎佛骨。”[7]统治者“擢用方士,崇奖僧道”;文人士子也纷纷效仿,佛教徒比比皆是,如王维、杜鸿渐、元载等 ;百姓则“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寺庙数千,僧人上万。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修炼神仙之术,尊崇黄老之学。高祖李渊崇奉道教,并自称是老子之后,建立老子庙。高宗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熟读《道德经》,规定老庄之作为士子必读书目,道教风靡一时,据《唐会要》记载,当时长安城内有三十多所道观。宗教营造的是一个没有硝烟弥漫,没有阴谋权术,人人万寿无疆,逍遥快活的极乐世界。因此,宗教往往和仙境紧密相连。唐代文人大都受道教影响,李白是道教教徒,贺知章也由佛教转道教,王维也深谙道教,在他们文中时有一股仙风道骨。

篇4: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

[关键词] 唐代;花意象;鸟意象;审美情趣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顶峰,经济发达,国家繁荣,自由开放,文化齐放。这种独特的土壤,孕育出独特的盛唐诗歌。唐代诗歌在中国诗歌中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已经进入诗歌艺术中超级境界,散发这种绚烂的光彩。唐代诗人辈出,更是有众多杰出的诗人,这些诗人的特性不一,各有风骚,都反映出唐代审美的特征、價值的取向。意象是一种情感的符号,是诗人将客观对象和其主观的情感所形成的复合体。意象研究是进行传统诗词研究的重要方面,意象作为诗词的灵魂,其反应出诗人的情感和特征。在我国传统诗歌中,“花”和“鸟”意象是普遍使用的,因为花、鸟是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事物,加之这两种事物本身的特性、生长的环境都和文人的某些思想情感、品质是相吻合的,使得它们成为唐代诗歌最使用最多的自然性意象。诗的创造就是诗人进行捕捉和创造意象并加以融合的过程。审美情趣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判断时的一种带有特定倾向性的主观爱好形式”。[ ]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存在的社会、人生追求、态度的表征物,其反映着创作者自身的情感追求、审美理想。

一、唐代诗歌中的花意象

(一)“花”意象的内容

“花”是当前大自然中最美事物中一个,其在形貌、气味、色彩等方面吸引着文人的眼球。“花”在不同时节、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会给文人带来感慨和想象。意象是诗的灵魂,它是记住客观物象去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情意的载体。在唐代诗歌中,花意象是一个相当丰富的意象群,光是有名称的花意象具有鲜明丰富的内涵。比如,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温庭筠《菩萨蛮》;比如,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张先《诉衷情》。我们可以发现在诗中借用花抒情或者花中融入情感是诗歌中所必不可少的。其中,“桃花”、“梨花”、“菊花”和“梅花”等意象是很多诗人比较喜欢的,它们也为唐代诗歌增加了很多特色。

1.桃花

桃花作为意象符号最早出现在我国第一部诗歌《诗经》中,比如《 周 南·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盛唐时期,桃花以其艳丽的色彩、优美的姿态和其暖暖的色调进而诗人的视野,被赋予各种意象。“桃花”具有春天的使者美人的形象人格的象征以及桃源的胜境等多种意象。”[ ]比如,将桃花比喻为美人的形象的诗有:岑参的《醉戏窦子美人》“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王建的《春来曲》“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比如通过桃花表达自己的志向的诗有:李白《山中答俗人》: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2.梨花

梨树属于蔷薇科,暮春开花,花本身素淡,洁白如雪。正因为梨花这一特性,使得很多诗人将梨花比喻成为忧伤、凄楚的女子。比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将塞外的雪景用梨花比喻,更是将梨花和雪的意象联系起来。

3.梅花

梅花的花季是在冬季,本身的色彩是比较红艳,在寒冷的冬天独自绽放,显得有傲骨风姿。很多诗人都是用梅花来比喻自己的风骨、人格的力量。比如李九龄的《寒梅词》“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就是赞美梅花的品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唐代诗歌中,也用梅花去指代漂亮的女子,将梅花拟人化的诗作常见,其就是欣赏梅花的这种清丽高洁的品格。

(二)“花”意象的情感内涵

在意象中,花可以说是诗人笔下经久不衰的意象符号,我们在上文中对常用花举例,适当的描述了不同场景下不同的花被赋予的情感,但是花意象作为一个意象群在歌中所独有的情感,作以下分析。

首先,孤独寂寞伤怀。花开花落是一种自然现象,而花又容易损伤、娇弱。封建社会中的女子大多都是养在深闺,即使在唐代社会中,对于女性的约束相比其他朝代而言还是比较宽松,但是对于那些生活在青楼之地的女子而言,其身心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寒。因而,花被指代为美人的同时,花自然的开落也会引起女子对自我的身份的一种伤感和悲凉。花也被去形容那些因思念情郎而消瘦的女子,可以说是一种表达寂寞情感意象。

其次,表达自己的追求志向。在唐代很多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用花来比喻自己的志向。尤其是梅花,梅花的品格属于不屈不饶、独自绽放。因而很多唐代不被重用,在仕途上遭遇坎坷的文人,大多会写一些咏梅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境遇或者表明自己的志向、节操。

最后,人生无常的情感。我们知道花开在春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花可以表达幸福安康,福气长存的情感。另外,花是花期的,在一定时节就会落败,而落败的花,如果正赶上一场秋雨的话,就会被七零八落,诗人自己看到更会感叹命运无常,生出一片悲凉的感觉。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从词中一句春花秋月的无尽头,足以表明诗人对人生无常的叹息。

二、唐代诗歌中的鸟意象

(一)“鸟”意象内容

鸟是我国文学比较常见且重要的意象,因为鸟除了自身所具备的形体、羽毛的美之外,还有就是鸟是一种精神象征,其是祖辈的信仰象征,寄托了先民的灵魂和沟通大地万物的崇拜。所以,鸟意象作为总称意象,其在唐代诗歌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含糊性和概括性给读者带来更大的想象自由。目前,根据学界对唐代诗歌中鸟意象的研究,鸟意象是作为总称意象,因而鸟类意象的范围很多,包括燕、鹰、雁、鹧鸪、鸳鸯、鹭鸶、鹤等。

第一,鹰意象。在唐代诗歌中写鹰意象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甫,在杜甫的诗中,对鹰的描写可以分为三类,苍鹰、角鹰和奇鹰。杜甫的《画鹰》诗歌中,将苍鹰那种英武、气魄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即:“将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第二,燕。燕子在上古时期是被称之为神鸟,在唐代以前都是被作为一种图腾崇拜。唐代诗人突破了前人,将燕子从神转化为人的朋友,并且在诗歌在予以描绘。比如,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该诗中,燕子被赋予成为个人、历史命运的两级,燕子已经逐渐成为进入平凡,成为人们比较喜爱的燕意象。自唐代以后燕意象的内涵也在不断的被扩大。

第三,鹧鸪、鸳鸯、鹭鸶。从当今去看,唐代诗歌最大的贡献不是对鸟意象的发掘和再造,而是对被赋予神鸟意象的创新,对大自然出现的鸟类进行意象创造。比如郑谷的《鹧鸪》“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唤楚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比如,崔珏的《和友人鸳鸯之什》“寂寂春塘烟晚时,两心和影共依依。溪头日暖眠沙稳,渡口风寒浴浪稀。翡翠莫夸饶彩饰,鹭鹈须羡好毛衣。兰深芷密无人见,相逐相呼何处归。”这二者对鹧鸪、鸳鸯习性准确掌握,在咏鸟的时候,将鸟意象上赋予了更多诗人自身对于国家、对于个人、对于命运的想法写入其中,是一种新意象的开发。

(二)“鸟”意象的情感内涵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唐代是鸟意象从圣物到凡物的过度时期,唐代的鸟意象将那些先民崇拜的图腾脱离过于神圣的划分,使之成为个人生活化的托物言志,是一种全新的意象,因而鸟意象的情感内涵从此之后也逐渐丰富起来。鸟意象的情感内涵为以下几种:

首先,爱的表达。唐代社会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社会,但是男女在表达自己情感还是有诸多的不便,而诗歌就成为其表达爱慕、思念的手段,鸟意象则成为传递这种情感的象征。比如,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是用鸟去表达男女爱情的佳句。比如,在杜甫的《丽人行》中“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这句就是暗指杨家人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其中青鸟衔着红巾飞去就是一种传递爱情信物,而丝巾在古代是人们的定情信物,因而,写青鸟衔巾飞去就是指暗地里幽会私情。

其次,传达思念之情。大雁在唐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友人、亲人的思念。因为大雁的习性就是有从北到南迁移,大雁被人们视为是传递书信的使者。也有一些诗人用燕意象去表达这种思念之情,比如唐代陆龟蒙《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春歌》,“山连翠羽屏,草接烟华席。望尽南飞燕,佳人断消息。”诗人用“飞燕”形象的表达了对自己的思念情感。因而,鸟儿的习性通过诗人描述成为一种传递思念的情感意象。

最后,对国家的忧思。唐代从初唐到盛唐到晚唐三個阶段,而很多诗歌对于国家的忧思都是在晚唐时期,因为晚唐时期,唐朝四分五裂、国家衰落。很多的诗人在其的诗歌中,运用大雁、燕子、杜鹃等鸟意象去表达自己对于国家的忧思。其中杜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因为在上古神话中就有“望帝啼鹃”的典故,因而,杜鹃是最能够表达国家衰落的原型的意象之一。比如杜甫的《杜鹃行》“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中将杜鹃从原始意象中剥离出来,从杜鹃鸟意象中所发出对当今局势的悲愤之感。比如杜牧的《杜鹃》也是借杜鹃去表达内心的忧虑和愤怒,看似是咏物,实则是表达对当前国家衰落的概括:“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三、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审美趣味的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携手并进的 ,同时不论在这里或那里审美趣味的状况总是生产力状况的准确标志。”[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文化兼容并蓄,使得我国文化艺术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诗歌中的花鸟意象的运用也体现出了当时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一)华丽到朴实的转变

诗歌是直接呈现出文人的审美情趣的方向。从当时诗人选择的花鸟意象来看,他们都是从大自然中寻找创造的灵感,并且从花鸟等自然属性出发,去寄托自己的情感。文人已经从浮华、华丽的审美风格正在逐步向自然、清真质朴的审美情趣上去转变。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唐代文人将一些原本属于神圣的图腾崇拜的花鸟意象已经将其归入个人的生活范畴内,这些意象已经成为个人感情的表达象征物。

(二)追求自然真趣

花鸟本就是自然界的事物,其有怡然自得的生存状态。人们在自然中可以消除疲劳,而且在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追求田园生活,那么这些在田园常见的花鸟就成为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象征。这些诗歌是特定文化的内涵的载体,也是文人经过文人的润泽和过滤,花鸟是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审美对象。因而,我们从唐代诗歌的整体风格出发,原本比较复杂的意象符号在经过诗人的整合,进而形成意象符号的系统,这样在诗文中更能够感知到诗人具体的情感。因而,从这个角度去谈的话,唐代文人当时的审美趋向是追求自然本真的趣味。

(三)隐逸成为风尚

“唐代社会隐逸风尚的兴盛从社会政治角度说,在于唐代统治者的优容和科举的推动;从思想角度说,缘于佛、道思想的理论奠基和导引;从经济角度说,则是园林别业的普及折衷了仕隐矛盾,这些相辅相成的诸多因素合力交织,构成唐代隐逸炽盛的文化土壤。”[ ]我们可以发现唐朝的诗人大多都是希望在仕途和隐逸之间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而,在唐代时期,很多文人都喜欢隐逸。这从我们所看到花鸟意象可以看到,诗人们都是关注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山水田园的事物。因为只有在这种生活方式下,才会关注到这些花鸟,才能够进行意象创造,诗人的心灵在隐逸中得到疏解。同时,也有一些是文人关注国家,将自己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通过运用花鸟意象表达自己对个人境遇和国家命运的忧思。

参考文献:

[1]胡家祥。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1

[2]丁桂香。盛唐桃花诗的审美特征[J]。文化广场,2012(4):83-84

[3][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23

篇5: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

关键词:唐诗,灯烛涵义,灯烛意象

在唐代诗人笔下, 灯烛是经常出现的意象, 唐代诗歌中出现了大量有关灯烛的描写, 灯烛成为文人抒情达意的意象。

一、灯烛意象在唐代诗词中占据重要位置

在中国古典诗人笔下, 灯烛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 是反映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杜甫所谓“乐极伤头白, 更深爱烛红”, 直接表明烛光带给人的审美愉悦。漫漫长夜, 一烛相伴, 它有抗击黑暗的力量。独坐窗下, 烛影摇红, 那是一种迷离温馨的情怀。

二、李商隐诗中灯烛意象的多重涵义

(一) 雨夜的烛光是渴望团圆的梦想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在这首诗中, 夜雨、秋池的意象组合, 给人以清冷寂寥之感。 既是“涨”, 这秋雨便已落了很久, 而此时相问的又是“未有期” 的“归期”, 归期竟是遥遥无期了, 于是便有了烛下绵长的思念。 “西窗剪烛”是个温暖亲切的情境, 一个“共”字, 说明诗人所怀念的, 原是暖意中相知相守的默契, 于是朦胧的烛光隐去了巴山的夜雨, 寄托了诗人无尽的守候。

烛光旁, 孤影长, 相隔天涯两相望, 唯有相思长。这雨夜的烛光正是漂泊异乡、归期无望的李商隐对团圆的梦想。

(二) 泣血的烛泪是无限思念的延长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烛泪”是李商隐相思诗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语汇, 是诗人心中无限思念的延长。

(三) 暖艳的红烛是对良辰美景的追忆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首联写筵会时间和地点, 颔联写今日处境与感受, 虽身已相隔, 而心却相通。颈联再忆昨夜情形, “春酒暖”“蜡灯红”的温煦氛围, 更增怀想之情。尾联写别后离恨, 诗人难以忘怀昨夜的红烛, 实际上是对良辰美景的渴望与追忆。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花下醉》)

这是一个夜深客散, 醉中赏花的情境, 诗中出现了“红烛”与 “残花”的意象组合, 在绮艳之中让人感喟, 把“消逝”“幻灭” 的意义同“留存”结合了起来。“残花”是一个最后的断片, 不知是败于地上的花, 还是垂于枝上的花, 但它们都以自身的存在指向了另一段韶光。是怀念, 也是告别。暖艳的红烛从容地对望于残花, 如迟暮的美人惺惺相惜。流年逝水, 却是哀而不怨, 只保留委婉的感伤。李商隐通过暖艳的红烛这一意象, 揭示了自己对逝去的良辰美景的追忆。

(四) 恍惚的烛影是心事难圆的象征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此诗写的是一个“梦为远别”的情境。思念之人现于梦中, 默默地走来, 又悄悄地离开。忽却梦醒, 只有斜月空照着楼阁, 远处传来缥缈的钟声, 梦中之人已远隔千里, 相思之语却不及道出, 迷离之中满是孤单。“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香微度绣芙蓉”, 帷帐被半笼在烛影下, 依稀有余香萦绕于屋内。“金翡翠”“绣芙蓉”纵然和美, 而在恍惚的烛影下, 一切不过似真还幻, 一如飘忽不定的人生, 只有于渺茫之中与思念之人怅然相望了。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第一句描绘深夜室内情况。精美的云母屏风放在床前, 夜色已深, 烛光暗淡, 屏风上的烛影也越来越暗。这里用一“深”字, 表现烛影, 同时也展示了夜色之深, 又暗示女主人公独处无眠。次句写室外景物。女主人公长夜不眠, 庭中仰望, 天将拂晓, 耿耿银河已逐渐西移, 晨星出现在东方的天际中, 但随着天色将明, 晨星渐渐隐没。这句的一个 “渐”字, 表明时间推移, 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 又将度过了一个彻夜不眠的长夜。暗淡的烛影寄托着诗人孤寂凄冷之情, 寄托着诗人寥落不遇的身世之感。他所感受的痛苦是人生根本性的痛苦。所以, 以烛影象征心事难圆的无奈, 是很恰当的。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月榭故香因雨发, 风帘残烛隔霜清”“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香微度绣芙蓉”“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曾是寂寥金烬暗, 断无消息石榴红”“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烛光、烛影、烛泪, 点点烛光, 向我们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摇曳的红烛, 照亮了中国诗坛, 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风韵。烛光悠悠, 迷离朦胧, 启发我们追溯这一意象背后深刻的历史内涵, 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古典艺术的静照之中。

参考文献

上一篇:杨传堂:扎实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下一篇:我想保护地球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