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

2023-03-09

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费管理使用办法大全

弥陀寺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管理使用办法

为规范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管理使用,充分发挥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费的作用,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顺利完成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费的管理使用工作提出如下办法:

一、标准和来源渠道

1、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是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设立的专项费用。小学公用经费中包含的信息技术费30元/生/期,全部用来支付开展教育信息化所需的电教教材费8元/生/期、设备维护费、电费和设备购置费。

2、来源渠道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文件规定按“一费制”标准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包含在公用经费中由财政拨款。

二、管理使用办法

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总体管理使用办法是:由学校统一管理,经审批使用,具体使用办法规定如下:

1、信息技术教育费管理使用办法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费专款用于学校信息化设备更新配备、校园网络运行维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的维修升级、技术维护人员培训等。

信息技术教育费具体使用工作流程是:学校按照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标准配备要求,结合本单位信息技术教育费拨付总额,统计本单位招标采购配备需求,经电教仪器站审核,学校报市财务中心结算。

2、电教费管理使用办法

电教费主要用于电教教材、计算机安全等电教软件的购买和升级更新,必须专项足额从省教育厅审查推荐的电教软件目录中选订。严格执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严禁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平调、挤占电教费。为确保电教

费统一管理、使用,专款专用,用于中小学教学软件与资源建设,确保进入中小学的电教软件正版、优质、低价,电教费实行统一管理,市计财中心统一结算的办法。

电教费具体使用工作流程是:由各学校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河南省中小学电教软件推荐目录》,每个学期初统计一次所订购电教软件,上报市条装备汇总审核,经分管局长及局长签字审批后,由电教仪器站上报市教育局统一征订,市教育局统一采购后发放到征订学校,发放完成经学校验收无误后,义务教育段由单位报账员到教体局会计核算中心结算,非义务教育段学校将征订款项上缴教体局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向区教育局计财科付款。各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严肃认真地做好电教软件的选购及相关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并在人员培训、设备保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使电教软件发挥应有作用。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预算审批管理

学校要在每年制定下预算时,将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列入学校部门预算。

学校建立了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支出记录台帐,详细反映支出项目、金额、时间,物品数量、价格等。电教仪器站要建立各学校电教教材、电教设备软硬件购置记录台帐,准确按时统计出学校每学期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支出数据。

结束后,各学校要将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开支情况以列表方式报电教仪器站。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若当年有结余,将当年结余资金结转到下年继续使用。

2、加强监督检查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是专项资金,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已经列入了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内容,我单位要切实做好管理使用工作,做到了专款专用,严禁支付其它费用。在市教育局将会同审计、财政、物价等部门定期对学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中,我校不村在截留、挪用、平调、挤占、浪费、弄虚作假、私自配备等违规违纪的情况,真正将此项费用落实到了实处。

第二篇:温州育英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处主任职责

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负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与电教设施的管理和信息化教学科研及教学辅助工作。其主要岗位职责如下:

一、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以及所属设施运行的业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承担对全校教师电教设备、计算机设备的使用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二、组织、指导、协调信息技术人员完成相应岗位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处理各部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技术问题。

三、负责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学校网站维护和远程教育、日常教学设备的管理、调配和维护;负责学校重要活动的音响设备、媒体设施等电教设备的准备、管理与操作,配合安保处对各电脑机房、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的安全管理。

四、负责网站建设和监管,承担校园网站及对外宣传影视图片资料的收集、保管与技术支持。

五、根据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安排,调配计算机房,负责计算机房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技术工作,处理计算机上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机房的正常工作秩序。

六、负责学校信息技术方面科研课题的研究与组织工作。

七、完成上级部门与学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协助学校其他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远程教育建设经验交流

陈庄镇中心小学是一所镇办小学,位于陈庄镇政府驻地,由原陈庄镇中心小学兼并两处学区小学而来。于2003年8月开始招生,占地60亩,建有综合教学楼和多功能楼各一栋。现有57名教职工,教师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54名,占总数的95%。小教高级21名,市、县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26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在校生1167名,23个教学班,是全县规模较大的全日制完全小学。经过全校师生几年来艰苦的努力,现在已成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校本培训示范校”、“市教研室重点联系学校”、“市教学示范学校”。

近年来,在各级教育局、电教中心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和依托,强化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推动了学校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现就我学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提高认识,抓住机遇,提高学校现代化教育硬件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和依托,促进教学行为、提升管理水平、进行教学变革、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教育努力的方向。我们陈庄镇中心小学领导班子一班人,以发展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即将发挥的巨大作用,抢抓机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做到“四个到位,四个落实”,即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应用到位;规划落实,人员落实,职责落实,考核落实。在经费紧缺的前提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学环境。2003年投资50万元建设高标准微机室一个,并为45周岁以下的教师配备办公电脑一台。开通校校通工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到资源共享。按照“培训在先,建库在先,然后建网”的原则,发展校园网络化的教育。并相继建立了陈庄镇中心小学校园网(www.dyjh.net或Ip访问172.18.53.251)。使师生拥有上网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条件。使教师们能找到最优秀的教学示范课,满足对高质量教学的要求。2004年,又借“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与推广项目”的契机,配备了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加快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有效地解决我们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为此,在2004年11月学校派出

1 精干力量参加培训学习。回来后,根据要求,立即对设备进行科学的安装、调试并投入试运行,学校后勤对此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于2005年4月,经县教委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大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我校微机室有微机30台,教师主控机1台。网络中心机房及远教育多媒体教室有微机2台,400G服务器1台,接收机1台,扫描仪2台,打印机2台,教研组微机35台,电视机2台,在现代化设备面前,我校教师没有原地踏步,而是本着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精神,踏踏实实,稳步发展,把眼光投向了未来,我们明白只有不断进取,才有我校的辉煌。学校在强化提高现代技术设备的同时,大力抓好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广泛在教师中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促使教师广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各门学科教学、改革服务,推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加快了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注重教师培训,搞好教研活动,让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接轨

陈庄镇中心小学在2004年11月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下载系统,为学校教学资源的储备和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校的信息化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学校成立了由郭增尧校长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务处承担具体工作。“教育大计,佩训先行”。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从2002年到2004年,学校多次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对全校45岁以下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操作培训,为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建设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还在教师相当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了专职网管人员。经过多次培训学习,中青年教师已能够熟练上局域网进行操作,他们可以随时登录到服务器上查看远程教育接收下来的内容,读取信息。并利用教师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时间,学习现代远程教育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组观看、讨论,进行教研活动。

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引入到课堂是对只“用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好书”的陈旧观念的挑战,要把这些运用于教学,必须要把学习落实到一线教师的教学中去,在此之前,我校利用现有微机室,由本校计算机教师以及网管人员对全校教师按教研组,分组轮训,有的参加了多轮培训,现在,广大教师已学会Word、PowerPoint、Excel等软件的运用,学会在互联网查找知识,浏览网页信息,能有效的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各学科组都涌现出现了一批能熟练操作的中青年教师。实现了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初步接轨。

三、让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整合。 探索、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质量的模式和方法,是目前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方式、有效途径、新情况、新问

2 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深化了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投资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应用模式、整合模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应用到课堂教育、教学,建立起了一支管理、教学、技术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的办学思路比以往更为开阔;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人员能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师生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教师普遍能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上网搜集教学资料进行电子备课,制作个性化教学课件,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师主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尝试,多教师还尝试成为博客开展网络教学、网上答疑和网上讨论。很快实现了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快速整合。

学校专职网络管理人员在第一播出时间准时监控,及时下载、整理、发布。目前,现代远程教育接收设备工作状况良好,可以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时间里,接收到教学资源、示范课、同步课堂等。这些课程的播放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参考,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示范,充分显示了远程教育技术的优势。如“课程资源”中教案示例、媒体展示等,“教师发展”中名师名课、一课一议等都为我们的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提供了必备的资料。教导处根据本校实际,合理安排课程,使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课程周课时不少于20节,学生的受益面达100%。教师也深切体会到现代远程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现已成为教师备课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同时学校要求网络管理员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时段的节目监控、接收,并对此做好整理。能与本阶段我校教师教学科目进度相吻合的,及早利用进入课堂,暂时不能用的,接收后由各教研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进行讨论,参考采用,做为储备研究的资料。

AutherWare、Flash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学校向广大教师提出:一个“立足”两个“用好”“三个进入”,一个“立足”是指,在常规教学中,立足于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营造可参与性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知识的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两个“用好”是指:一是充分用好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包括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二是充分用好学校信息中心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和Internet网上教育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三个进入”是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计划、进课表、进课堂”。

如今,当教师们打开电脑,就能顺利地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统计学生考试成绩、上网寻找试题、查询中考,高考信息、阅读教育新闻、网上读书学习等,全校教师已真正感觉到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的来临。

3 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整合中,广大师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研、教学和学习能力。三年来,我校信息教育论文获省级奖励5篇,市县级奖励16篇,教育课件制作获市县级奖励8个,有5个学生作品《个人展示》在东营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奖,3个学生的作品《指法练习》在利津县中小学发明创造中获奖,张海霞老师执教的《让文字更漂亮》一课在利津县信息技术优质课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四、强化管理、用好资源 、促进发展。

为强化对现代技术设备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提高使用效率,为此,学校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员职责》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远程教育接收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都由专人管理,各室都有使用计划并建立了使用纪录。学校每学期都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根据检查评估情况,建立下学期新的使用计划。为合理、科学利用先进的教育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学校还对现代技术教育设备建立了保养维修档案,做到及时保养和维修,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网络管理者在现代远程教育播出节目接收后,发布到学校网站上,使教师通过Web或Ftp站点浏览,教研组或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各办公室登录到服务器上查看接收内容,开展教研活动或进行备课小组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是一个关键,因为内容有时很多,要及时将用过的内容汇总、编排是必要的,无论教师参赛作品还是接收的公认的优秀作品,刻成光盘,作为教学共享资源长期保存重复使用。

由于强化管理,提高了现代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确立目标,找准差距,加强设施建设,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们的教学资源欠缺,硬件配置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一线的需要,老师们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时要轮流到多媒体教室或微机室里上课,非常的不方便。由于时间的差异,现代远程教育同步课堂播出的电视课堂节目的时间和我们是不吻合的,好多优秀课堂实录不能利用,使老师同学们错过去了,教师备课目前没有专门的电子备课室。这些方面看出硬件设施的不完备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阻障着现代信息技术及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上的推广。

在软件上,机房里缺乏一套网络教室管理软件,使机房里的微机组成为一个互动的网络教室。不用在给每个学生单独演示,充分发挥了机房里设备的优势。没有一套好的备课软件、课件制作软件。

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的教学节目组织教研组分组按时观看、讨论,

4 据教研活动时间,有针对性的观看远程教育网的示范课和评课过程,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写出心得体会。各教研组收看节目有教务处专人负责,保证活动的准时有效的进行。

陈庄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 、改进,在教育局、电教馆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我们将会一如既往的加强学习、积极努力,力争为全市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2006.6.14

第四篇:xx学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工作计划

xx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装备

实验教学装备工作计划

(2010-2011学)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区教体局电教站的工作部署和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青山湖区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有利契机,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发挥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努力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大力抓好组织机构建设

学校领导统一认识,完善以分管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主任等组成的教育装备领导机构。制订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落实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制,有效保证学校实验工作和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加强硬件管理和建设、规范设备的使用

1、不定期组织检查各室实验仪器和电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指导完善配套设备建设,对使用情况,做到有总结,有评比,有通报。

2.做好各专用教室设备的“配、管、用”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养成使用完成后填写记录本的习惯。

3、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计算机操作比赛。

(三)、优化现代教育手段与学科的整合,充分收集和利用各项教育教学资源。

1、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即

现代教育技术。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要求我校的每位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和学习,要积极运用和整合现代手段与学科教育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

2、加强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收集,定期公布相关资源。具体措施:(1)加强网上教育资源的收集工作。加强校园资源网站的完善,通过学校网站不定期公布现有教育资源情况。(2)构建电子备课室,以满足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需要。

3、学习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培养各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教学的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对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维护常识,提高老师使用计算机的效率,人人参与到电脑日常维护工作中,减少维修次数,提高电脑使用率。

4、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四)、完善学校办公自动化,落实几项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1、学校管理已逐渐规范化、科技化、网络化,发挥学校网络的作用,对学生成绩、学生学籍、学校管理等大胆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以适用未来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

2、加强家校通管理,每周通过家校通,将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以短信的方式及时发送给学生家长。以达到用先进的手段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紧密结合。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及时补充学生档案资料。

4、积极参加“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组织中学生网络夏令营等活动,争取学生获奖。

5、加强和完善校园网站建设,加大学校在教育信息网上的宣传力度。

(五)、充分发挥实验器材的作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1、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实验教案、实验操作程序、实验通知单等),保证实验成功进行。

2、仪器室实验员在接到实验通知后,提前安排好实验器材,决不耽误实验所用。

3、实验室在学年前向学校提交仪器添置清单,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承受给予添置。

4、做好实验室资料台帐工作。(包括学校实验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实验通知单、实验人员登记表、各种论文、总结等资料)

5、做好实验器材的维修、护理工作,提高实验器材的完好率、续用率。

(六)、制定落实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1、努力提高专职(兼职)教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实验室订阅《实验教学与仪器》等各种资料供教师阅读。

2、实验教学计划落实、活动正常,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3、做好实验教学的资料台帐工作,要求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实施、期末有总结。

4、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论文评比、学科教学案例评比和科技制作比赛。

(七)、继续抓好图书馆建设,巩固图书馆的创建成果

学校将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切实加强图书室建设,添置一部分新书,淘汰一部分旧书,优化馆藏结构。在夯实图书室常规工作的同时,加强班级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图书借阅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热情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师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真正发挥图书室、阅览室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丰厚学校内涵中的作用。

(八)、加强专用教室管理,提高专用教室使用效益。

确定计算机网络教室、实验室、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的管理人员,明确职责,提高专用教室使用效益,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论文评比。

xx学校

2010年9月

第五篇:xx学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工作计划

镇西镇护理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年度

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县教育局电教站的工作部署和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发挥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努力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大力抓好组织机构建设

学校领导统一认识,完善以分管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主任等组成的教育装备领导机构。制订学年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落实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制,有效保证学校实验工作和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

组长:罗火生(负责指导全面工作) 副组长:李玲芝(负责具体工作安排)

成员:龚旭明,廖建,吴萍、刘旭东、梁曦月及信息技术科教师。(具体落实各个项目)

龚旭明:负责校园网日常维护;

廖建: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维护及管理以及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 吴萍:负责各班电子白板管理; 刘旭东:负责实验室管理;

梁曦月:负责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管理; 董华彬:负责微机室管理、维护。

(二)、加强硬件管理和建设、规范设备的使用

1、不定期组织检查各室实验仪器和电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指导完善配套设备建设,对使用情况,做到有总结,有评比,有通报。

2.做好各专用教室设备的“配、管、用”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养成使用完成

后填写记录本的习惯。

3、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计算机操作比赛。

(三)、优化现代教育手段与学科的整合,充分收集和利用各项教育教学资源。

1、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即现代教育技术。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要求我校的每位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和学习,要积极运用和整合现代手段与学科教育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

2、加强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收集,定期公布相关资源。具体措施:(1)加强网上教育资源的收集工作。加强校园资源网站的完善,通过学校网站不定期公布现有教育资源情况。(2)构建电子备课室,以满足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需要。

3、学习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培养各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教学的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对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维护常识,提高老师使用计算机的效率,人人参与到电脑日常维护工作中,减少维修次数,提高电脑使用率。

4、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四)、完善学校办公自动化,落实几项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1、学校管理已逐渐规范化、科技化、网络化,发挥学校网络的作用,对学生成绩、学生学籍、学校管理等大胆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以适用未来学校管理工

作的需要。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及时补充学生档案资料。

3、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学生活动,争取学生获奖。

5、加强和完善校园网站建设,加大学校在教育信息网上的宣传力度。

(五)、充分发挥实验器材的作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1、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实验教案、实验操作程序、实验通知单等),保证实验成功进行。

2、仪器室实验员在接到实验通知后,提前安排好实验器材,决不耽误实验所用。

3、实验室在学年前向学校提交仪器添置清单,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承受给予添置。

4、做好实验室资料台帐工作。(包括学校实验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实验通知单、实验人员登记表、各种论文、总结等资料)

5、做好实验器材的维修、护理工作,提高实验器材的完好率、续用率。

(六)、制定落实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1、努力提高专职(兼职)教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实验室订阅《实验教学与仪器》等各种资料供教师阅读。

2、实验教学计划落实、活动正常,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3、做好实验教学的资料台帐工作,要求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实施、期末有总结。

4、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论文评比、学科教学案例评比和科技制作比赛。

(七)、继续抓好图书馆建设,巩固图书馆的创建成果

学校将根据上级要求,切实加强图书室建设,添置一部分新书,淘汰一部分旧书,优化馆藏结构。在夯实图书室常规工作的同时,加强班级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图书借阅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热情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师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真正发挥图书室、阅览室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丰厚学校内涵中的作用。

(八)、加强专用教室管理,提高专用教室使用效益。

确定计算机网络教室、实验室、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的管理人员,明确职责,提高专用教室使用效益,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论文评比。

镇西镇护理小学校 2014年9月

上一篇:特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下一篇:同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