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化中看性与性别

2022-10-21

第一篇:从社会化中看性与性别

从生活中看博弈论

摘要: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博弈论的观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将博弈论的思想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获得最优的策略。交际就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如果想让交际向健健康方向发展,就应考虑以非对抗的方式,采取合作的态度,使交际呈“正和游戏”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生活 博弈 房地产 人际交往 正文:

博弈现象不只现身于经济领域,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的,所以博弈论的思想不仅仅能够用来分析经济从而获得最大的盈利,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博弈论的观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将博弈论的思想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获得最优的策略。

一、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

生活无处不博弈,就衣食住行中的住而言,就不得不提近年来成为社会经济热门的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可以用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中存在两种博弈现象,一种是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博弈,另外一种是开发商之间的博弈。

其实分析博弈的前提就是双方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这场博弈中的两个决策主体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行为对这个市场供需变化和价格的影响都很大。购房者有买房的需求,但其资产和收入负荷不了过高的房价,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一个漫长时期内等待房价的下跌,等到房价跌倒一定的程度,购房者才会购买。而开发商因考虑考虑收回投资成本而不可能一直将房价居高。所以这两个决策主体就会进行一场博弈。

另外一种要分析的情况就是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开发商间的博弈是多样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囚徒困境或是智猪博弈来分析。在开发商市场中,必然会有大小开发商之分。用智猪博弈的理论来分析,我们可以把大开发商比喻成“大猪”,而小开发商比喻成“小猪”,在这个市场中,如果小开发商先采取降价的话,获利最大的肯定不是自身,而是大开发商。而博弈论中对这两方面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按照智猪博弈的策略,小开发商采取跟进策略,做个智慧的小猪无非是一种上佳的策略。假如某房产市场资源和需求是有限的,即存在两个开发商都想开发一定规模的房地产,但是市场对房地产的需求只能满足一个房地产的开发量,而且每个房地产商必须一次性开发这一定规模的房地产才能获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开发商甲还是开发商乙,都不存在一种策略完全优于另一种策略,也不存在一个策略完全劣于另一个策略。因为,如果甲选择开发,则乙的最优策略是不开发;如果甲选择不开发,则乙的最优策略是开发;类似地,如果乙选择开发,则甲的最优策略是不开发;如果乙选择不开发,则甲的最优策略是开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甲与乙都不存在优势策略,也就是甲和乙不可能只要选择某一个策略而不考虑对方的所选择的策略。实际上,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纳什均衡点的博弈中,其最后结果难以预测。

二、夫妻争执中的博弈

矛盾的存在致使夫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烽烟四起,生活在一起的俩夫妻会为一些磕磕碰碰而争执。吵架不能避免,但是吵完后夫妻之间将以什么方式处理,这是一场博弈,丈夫和妻子是双方当事人。作为独立的思想个体,即使夫妻双方长期生活在一起,对对方的信息也很难完全掌握,故信息不对称是这场博弈的背景。

争吵过后,夫妻双方都有两种策略,即不妥协或者妥协。这样分析来,博弈的可能结果有四种组合:夫妥协妻妥协、夫不妥协妻不妥协、夫不妥协妻妥协、夫妥协妻不妥协。这四种组合中后两种在结果分析中相类似,可并为一种,那么吵架后夫妻的策略有以下三种:

1、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对方一定会向自己投降求和,故采取不妥协——不妥协策略,致使冷战持续升级,不能很好化解矛盾,从而造成夫妻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2、夫妻双方有一方妥协,另一方不妥协,故博弈的策略为:妥协——不妥协。此策略的结果是:夫妻结束吵架,恢复正常的生活。但是,妥协的一方会给不妥协的一方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妥协一方在家里处于劣势地位,故滋长不妥协一方的嚣张气焰。虽矛盾暂时化解,但地位的不对等仍然会导致矛盾频发。

3、双方都冷静分析,为了能维持家庭和睦,主动向对方认错,即采取妥协——妥协策略。这样,矛盾有效化解,也不会让任何一方感到委屈,夫妻感情升温,生活更美满。

经以上分析可知,夫妻吵架后,妥协——妥协策略是博弈中的最优策略,可以使伤害降低到最小,并可能增进幸福指数。因此,和谐家庭的维系,建立在夫妻双方的平等地位上,需要双方的相互体谅,退一步海阔天空。夫不妥协妻不妥协是婚姻最不稳定的一种。夫妻俩如果互不让步,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你的心里不舒服,我的感情受了伤,对双方来说都受到损失,剩下的只能是夫妻两个生气冷战,久而久之大多数结局是负气离婚。不妥协妻妥协和妻不妥协夫妥协是最常见的一种,许多夫妻吵架都是这样,最后终归是一方让步。根据生活的实际观察,夫妥协妻妥协是婚姻最稳定的一种,因为互相都不愿让对方受到伤害或感到难过,常常情愿自己让步。动物学的研究有相同的结论,性格温顺的雄鸟和雌鸟更能和睦相处,寿命也更长。

三、人际交往中的博弈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博弈关系。矛盾冲突的结果也有三种情况:‘负和游戏、零和游戏和正和游戏。

“负和游戏”,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游戏,故也称为双输博弈。在人与人的交往时,由于相互的冲突和矛盾,不能达到统一,交际双方都不让步,最后使交际活动不能展开,结果是交际的双方都从中受损,两败俱伤。如果是朋友,也会因不断发生“负和游戏”而逐渐疏远;夫妻间经常出现“负和”现象,感情自然会受到影响。交际中之所以经常会发生“负和博弈”现象,大多是因为心胸狭窄,遇事爱使性负气,必然会出现“负和”局面。如果不使性负气,而是互相谅解,与人交往采取合作态度,便能使有矛盾和冲突的交际活动朝好的方向发展。在交际中,如果遇到了和交际对象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想着退一步海阔天高,采取一种和对方合作的态度,就一定能避免交际中“负和游戏”的发生。

至于“零和游戏”,这种简单的“你输我赢”的思考方式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麻烦。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双方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你赢我输”的对抗关系。双方可以都做得很好,也可能都做得很糟。制胜不是靠打击对方、压倒对方,而是靠引导对方采取对双方都有利的行为,即合作的行为。我们应当心存善良。如果说人际交往如博弈,那么“零和游戏”现象的发生翎大多是因为有人见利忘义,想吞并对方的利益,这样的人从一开始便心存恶念,自然便会用欺诈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许多道德家们都认为假使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努力地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与快乐。你要尽量慷慨地给予他人以同情、鼓励、扶助,因为那些东西,于我们自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相反,我们给人越多,我们自己所有的也越多。我们把善意、同情、帮助给人越多,我们收回的善意、同情、扶助也就越多。

而互利互惠的“正和游戏”,则是一种双赢的博弈。就像是一同爬山的两个人,A只带了面包,B只带了水。旅途中A吃了些面包不再饥饿却口渴的很,B则恰恰相反,如果他们将手中剩下的食物与对方交换,这便是“正和游戏”了。人和人正常交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相互适应,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能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能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便能使交际达到互利互惠的“正和游戏”状态。就是说,人际交往要达到效益最大化,就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作为和别人交往的准则,而应该在取长补短、相互谅解中达成统一,达到双赢的效果。

总之,交际就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如果想让交际向健健康方向发展,就应考虑以非对抗的方式,采取合作的态度,使交际呈“正和游戏”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虽然博弈论不是“生活策略大全”,但我们可以根据博弈的原理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做出理性的决策。也许机遇或是命运的存在给生活添加了不确定性,可是在任何决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而放弃做出选择,从而错过最优策略。我们应该积极地分析,在那生活中发现博弈,科学地运用博弈论的观点帮助我们找到最优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生活中的博弈论》,余治国、江雨燕著,世界图书出版社 2.《博弈游戏》,白波著,哈尔滨出版社 3.《博弈论》,姚国庆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4.《博弈生存》,潘天群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二篇:从电影《喜宴》中看同性之恋

(2010级新传新闻1班江梁艳201018120152)

《喜宴》拍摄于1993年,是李安“父亲三部曲”之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对传统的中国夫妇在美国为儿子举办婚礼喜宴的故事。台湾青年高伟同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居(两人为同性恋),但却不断受到远在台湾的父母亲电话逼婚。由于成天被逼婚的电话吵得几无宁静之日,赛门和伟同只好想出和租住他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威威协定假结婚的主意,以应付父母的逼婚。然而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家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为他们操办婚礼。无奈,他只得拉上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金素梅)“假婚”,想逃过一劫。

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拼命三郎”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似乎,伟同在强大的父母(传统)面前,只能选择去做一个 “表面正常”的男人。终于婚礼举行了,在大伙强闹洞房的情况之后,伟同跟威威发生了关系,而且令她怀了孕。最终观念传统的父母后来不得不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赛门也同意当威威孩子的干爸爸。

这结局最终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圆满的。但是不得不说,同性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现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对于同性恋都是能坦然接受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亲人的身上)。用一句话说,虽然我们不是,但是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感情,跟异性恋一样,同性恋只是喜欢的是同性而已,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只是在于同性不能有彼此共同的孩子。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那些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被称为同性恋者。”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而关于同性恋也有各种争议(特别是关于环境和基因方面的争议):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不可变的还是可选择的。有些人认为同性恋是一个学习行为。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同性恋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话,应该可以通过让同性恋者学习异性恋者的性觉醒、性刺激和性行为来改变同性恋取向,但是这事实上是很困难的。他们声称一定有一种先天的因素使得大部分人们对异性产生性欲。这些因素也在同性恋者身上体现,只是同性恋是其中非典型的例子。 在以前的社会,如果知道谁谁谁是对异性没兴趣,不结婚,周围呢就全是各种异常眼光。所以我知道的大多是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这是父母为了避免他们遭遇世俗的眼光而安排的,当外人怀疑时,孩子便是他们不是同性恋的证据)。至于幸福不幸福,那肯定是不幸福的了。这种不幸福或者痛苦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两个家庭:他的家庭和他爱人的家庭。他们又各自牵连了另外一个原本有机会得到幸福的人,而他们的孩子也是一个受害者。一直以来我都这样任务,物质上的不满足固然很痛苦,但精神上的折磨却更令人窒息。所以,每一个同性恋者对于社会、家庭对他们的不认可而带来的种种精神折磨更令人痛苦。

记得高中时,有同学就说在西南石油大学里看到两个男生在接吻,而到现在为止,我是还没有在现实中看到同性亲吻的画面,只记得当时心中想到,便觉得有些恶心。而现在在电影上看到,却并没有这种感觉,反倒认为也有一种唯美,可能是摄影师技术比较好吧!犹记得当时一朋友说,“其实有些同性恋者,尤其是女生,她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者,而是因为在和男朋友相处时受到了伤害,以至于不再信任男人,而这时,她的女性朋友给了她安慰,后面便发展成同性恋”。其实在当时我觉得这说法还挺靠谱的,认为有些道理。但是,现在我发现,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只要是爱情,怎么会不受伤害呢?说不难过,不伤心的都是爱的不够。不止爱情这样,亲情友情更是这样。有一句话这样说:“友情这东西,一旦认真了,比爱情还刻骨铭心”。所以呢,真正的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都是因为爱情。

在这里,我鼓励同性恋者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正如电影《喜宴》中伟同对高妈妈袒露自己是同性恋者时所说:“同性恋者能够在各方面合得来,凑合在一起生活,非常不容易。所以我跟赛门都很珍惜对方,你看我们朋友中所谓的正常夫妻,吵的吵,离的离,有几对能像我跟赛门处的这么好。”伟同和赛门在一起五年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同性恋者虽然多,但是却远远不及异性恋者。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自己爱的,而刚好他也爱你的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我鼓励所有同性恋者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做到“无惧于社会的压力,不在乎身边是否存在那么多嘲讽的眼光,在自己的生存圈子里往往努力上进,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年华”。我相信,以后在中国,同性恋会和异性恋一样为社会认同,为社会合法。

《喜宴》传递的另一种意义:那就是勇敢,坦然以及信任。片尾我们知道,高家父母各自都清楚了儿子是同性恋这个事实。只是一切都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里慢慢隐没在机场的通道里。让人感动的也在于此,他们的接受,来自于保护这个家庭。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我相信最后他们会理解这些生活在各种压力里,而又不断强迫自己压抑某种情感的孩子,那些痛苦的孩子。

世上存在着对你不离不弃,包容你的所有过错以及任性,而后仍然一如既往,甚至更多的爱你的人么?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你的父母。既然一切的出发点源于爱,那么幸福就是终点。孩子如果能够得到幸福,对这些已有白发的老人,将会是最大的慰藉。

第三篇: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看爱情

关于《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读书心得

学院:文学院 班级:11级汉本1班 学号:1101010145 姓名:黄翠溶

莎菲对苇弟爱情的态度

苇弟是总围绕在莎菲身边的追求者。他忠实的表现他的真挚,对莎菲的照顾无微不至,能够宽恕苏菲的小性子,也知道莎菲并不爱自己,但他始终没有停止对莎菲的关心。他可以称得上莎菲最忠实真挚的追求者。但莎菲说过“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苇弟就是一点都不了解莎菲,他无法和莎菲找到思想上的共鸣,他仅仅是想得到莎菲,对莎菲的思想、苦恼和痛苦他一无所知,所以苇弟的关心和体贴在莎菲看来都是无用的,因此,苇弟也不可能得到莎菲的爱情。还有莎菲认为“苇弟爱我,并会说那样好听的话,但他忽略了:第一他应当真的减少他的热望,第二他也应该藏起他的爱。我为了这一个老实的男人,感到无能的抱歉,也够受了。”所以莎菲觉得苇弟的爱也有自私的一面,苇弟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爱会给自己的爱人带来压力和爱人因自己无法回报他的爱而受尽内心的谴责,所以苇弟看似忠诚真挚的爱情其实在莎菲看来也是不完美的,这种爱情包含着一种自私和占有。

莎菲虽然不接受苇弟的爱情但是又不愿意失去苇弟,因为即使明明知道自己无法回报苇弟真挚的爱情也还是要接受苇弟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苇弟关心自己时她的内心是充满着一种自责的,他祈求苇弟对自己的爱仅仅是弟弟或朋友之间的爱,从莎菲的这种心情可以看出这是女人自私的一面,希望得到异性的理解和关心、得到异性除了爱情之外的爱,不愿接受异性的爱仅仅是因为爱情。与异性之间应该存在一种除了爱情之间的爱,也许这种爱仅仅只是一种奢望,但谁又能否定这种爱的存在呢?

莎菲对凌吉士爱情的态度

莎菲在第一次看到凌吉士时就对他产生了好感,她想方设法地去接近凌吉士,但女性的矜持使她处处隐藏起自己的心思,不愿意被别人看透自己的心事。这体现了中国女性通常的恋爱观是:男人必须采取主动,否则女人就没有地位了。

莎菲在面对吉凌士的爱是充满着矛盾的。一方面,她向往灵与肉的爱情;另一方面,她始终走不出以肉感为尺度的爱情的判断。凌吉士颀长的身躯、柔软的头发、好看的外貌、娇贵态度和独特的丰仪使莎菲倾倒和迷恋,以及由此产生的激情和欲望使莎菲坐立难安。她沉迷于凌吉士的肉感,凌吉士的形象一直呈现在莎菲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她渴望凌吉士的理解和爱情,但吉凌士姣好的外貌和迷人的风度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卑劣的灵魂,莎菲看不起这样的吉凌士,她追求的是理解基础上的爱情,他知道吉凌士给不了她,但她就是无法摆脱吉凌士的色诱,她内心的痛苦来自理性与欲望、灵性与肉体的冲突,但是,在这种冲突中,理性与灵性并没有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她终日在这种矛盾中挣扎,这也是造成她内心痛苦的重要原因。她的理性占上风的时候,他看不起、嘲笑凌吉士粗陋的灵魂,她庆辛自己没有掉进他美好外表下的陷阱,她厌恶自己无法摆脱凌吉士迷人外表的诱惑,她知道这种爱情是丑陋的,她不爱凌吉士,她只是被那种肉感所迷惑,所以她最终拒绝了凌吉士,并决定离开,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

莎菲对毓芳和云霖爱情的态度

莎菲说过,她想毓芳和云霖才真算幸福,毓芳有云霖爱她,她满意,他也满意。幸福不是在有爱人,是在两人都无更大的欲望,商商量量平平和和地过日子。当然有人将不屑于这种平庸,但有谁能够说爱情本身就不是平庸的呢?再怎么轰轰烈烈的爱情也逃脱不了归于平淡的那一天,所以奢望越多也只会是失望越大罢了!因此在平庸中享受爱情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才是爱情的真谛!

毓芳和云霖这对恋人为怕生小孩,便不肯住在一起,莎菲嘲笑他们“这禁欲 主义者!为什么会不需要拥抱那爱人的裸露的身体?为那什么要压制住这爱的表现?为什么在两人还没睡在一个被窝里以前,会想到那些不相干足以担心的事?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在莎菲看来真正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真正的爱情里面没有理性也没有科学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不用刻意去追求或逃避什么,只要按照心灵的招唤前行就行了。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看爱情

爱情这个美丽的名词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了,我们热爱它、向往它、追求它,但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我个人认为真正的爱情是相互理解、灵与肉的完美结合;真正的爱情是无私的,是超越理性、超越科学的;真正的爱情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真正的爱情是无私的也是自私的。也许这样的爱情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我相信人们对理想的追求是不懈的!

第四篇: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txt我爸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爸以前玩麻将都玩儿10块的,现在为了供你念书,改玩儿1块的了。”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txt大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论文关键词: 《论语》 孔子 政治思想

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 、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 、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同时,孔子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个阶层,即“君子”和“小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孔子这里讲的“君子”和“小人”实际是分别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意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君子”指领导者,“小人”指被领导者;第二层含意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例如: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②]这里的“君子”就是指领导者。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③], 这里的“君子”也是指领导者,“小人”则指被领导者。而大部分时候“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而这两层含意也是有着联系的,孔子认为领导者就必须有道德,即在道德上也应该是君子。道德低下的人即“小人”就应该被道德高尚的人即“君子”所领导,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④]。这些在《论语》中是没有明确表示的,需要我们在读《论语》的过程中细细斟酌。

那么,领导者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是要道德高尚,必须“以德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共”通“拱”,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用天象比喻政治生活,领导者如果实行德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在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⑥]孔子就是用道德来感染众人的,因此,孔子虽然没有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领导者,孔子也正是希望那些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的领导者也能像他一样,通过高尚的道德来领导民众。

其次,领导者要带头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作用。鲁国贵族季康子曾经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⑦]领导者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另外,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⑧] 领导者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季康子还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治国之道告诉孔子,他建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⑨],而孔子却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⑩]这里的“君子”指有道德的领导者,而“小人”指被领导者,从这三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季康子是一个行为不端正,贪得无厌,并且政治头脑简单的人,他虽然居于君子之位,却没有君子之德,而孔子通过批评季康子提出了领导者应身先士卒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方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二、孔子提出了领导者治国的正确方略——“以德治国”。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以政令和刑罚为核心的“法治”与以道德和礼仪为核心的“德治”。孔子在比较这两种治国方针后认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德治”比“法治”更有优越性,因为德治能使民众有知耻之心,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某件事之前就会先用自己的荣辱观去衡量这个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礼法的决定。通过德治,民众不仅明白了是非,而且也会了解到领导者的用心良苦,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取信于民。子贡曾经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孔子认为“信”是治国的最基本的因素,是高于经济和军事的,他这番话说明了“取信于民”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性。二是要教化民众,孔子认为,如果人民在经济上得到富足,就会追求安逸的生活,而人之所以为人,不仅要有物质上的欲望,更要有精神上的提高,这也是领导者进行“德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对民众推行教化政策。冉有曾经陪着老师孔子到卫国去, 孔子说:“庶矣哉1冉有问老师:“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13]古时候由于地广人稀,诸侯国君们大都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多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人口多了,那自然是首先让民众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之后,就要进行孔子所谓的“教”,即教化,使民众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提高,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从而达到“以德治国”政治理想。

三、孔子所提倡的“德治”的精神内涵是“仁”

孔子讲领导者要以德治国,而以德治国的方法是贯彻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4]可见,“仁”是离我们不远的,而且,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但他有同时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15]孔子又不是仁者了,他一会儿有“仁”,一会儿又没有“仁”,这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仔细品读《论语》后,方才恍然大悟,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6]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但很容易被忽略的字——“欲”,而在“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中孔子说他只是“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是一个“欲”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孔子的“仁”,这个“仁”不是一个头衔,说某某人是个仁人,而是一种心理欲望和实际行动,这也是孔子“仁学”中最关键的,正如公西华所言“正唯弟子不能学也”[17]。孔子对“仁”的解释,最精彩的莫过于对子贡、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和樊迟这六个学生的讲解。子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8]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9]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0]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21]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22]子张又问孔子“五者”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3]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4]樊迟还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5]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的核心是“爱”和“礼”,要以爱心对人,时常替别人着想,要以礼法克制自己,行为言语要谨慎,类似现代政治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孔子在这里看似是在教育自己的学生做人的方法,而实际是他的一种政治设想,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孔子讲的“君子”有两层意义,孔子教他的学生做有德之人,即“君子”,他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26]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孔子认为这种人就应该走上领导岗位,而由这些拥有“仁”的君子来行政,就必然会实行仁政。

四、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治国工具是“礼”

孔子是一个十分懂得“礼”的人,据说他小时候就把礼器当玩具玩,《史记》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27]可谓天赋异秉。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28]孔子对于夏礼、殷礼都很精通,但他认为夏、商、周的礼仪是一代比一代进步的,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9]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30]。可见,他认为周礼是最为完善的。

“礼”是周代典制的重要内容,“礼起源于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31]。也就是人类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代的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在进入王政时代后,被领导阶级加以整理改造,形成比较系统的制度,于是,夏有夏礼,商有商礼,周有周礼,“礼”成了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而“礼”经过了夏商两代的改进,到了周代,经过周公的系统化,成为更加完善的一种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见于先秦典籍《仪礼》之中。周礼的基本精神是“在各种典礼、仪式当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疏、贤愚等社会范畴,界定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具体位置,协调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32]。到了孔子时代,周公所作的“礼”已经彻底崩溃了,社会进入了“天下无道”的时期,孔子在这样的社会里能够站出来,用一种“虽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力图改变社会现状,这种精神是我们后世子孙们所应该敬仰和学习的。

孔子要用“礼”来治理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子路曾经问老师:“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1[33]子路觉得老师有些可笑,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要想“正名”确实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他问:“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这“名”怎么正呢?孔子对子路解释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4]所以说,孔子认为“正名”是治国的首要工作。所谓“正名”,就是建立一个名实相符的社会,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职,不得僭越。齐景公曾经问孔子为政的方法,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5]即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孔子要建立的是一个秩序合理严谨的社会。因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秩序混乱、礼崩乐坏的社会,季孙氏曾经用八佾的规模在庭院舞蹈,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四十六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他用八佾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发出一句响彻古今的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1[36]可见,当时礼制的破坏程度有多么厉害,也正因此,孔子才提出“正名”的主张。

其次,除了“正名”之外,孔子还提出要以“礼”为行为规范的思想,即“齐之以礼”的思想。“礼”的实行有两条缺一不可的途径:一是自下而上的途径,孔子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37],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要“克己复礼”[38],在教导他的儿子孔鲤时说“不学礼,无以立”[39],这就是说民众自己本身要以“礼”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0];二是自上而下的途径,即领导者要以“礼”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上好礼,则民易使也”[4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42]。领导者以“礼”为行为规范,民众就会效法,国家就会稳定,从而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将孔子的政治思想概括为四大块: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要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去领导民众,而不是让像季康子那样的人居于领导岗位;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而不是一味地以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反对越礼的行为。这四点是联系的,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这三点的实行都有赖于领导阶层的素质的提高。而且这四点是联系的,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这三点的实行都有赖于领导阶层的素质的提高。

孔子虽然已经逝去两千多年了,但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后世子孙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当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并予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①] 《论语·季氏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页。

[②] 《论语·季氏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③] 《论语·阳货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0页。

[④]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⑤] 《论语·为政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⑥] 《论语·为政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⑦]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⑧]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⑨]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⑩]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11] 《论语·为政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12]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13]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14]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15]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16]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17]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18] 《论语·雍也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页。

[19]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20]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21]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22] 《论语·阳货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23] 同上。

[24] 《论语·雍也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25]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页。

[26]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

[27] 【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新华书局简体字本,第1538页。

[28] 《论语·八佾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29] 《论语·八佾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30] 《论语·泰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31]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32]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33]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

[34]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 [35]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页。 [36] 《论语·八佾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37] 《论语·学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38]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39] 《论语·季氏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

[40]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41] 《论语·宪问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42]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页。

第五篇:从《我爱我家》中看中外情景喜剧特点

情景喜剧,是1947年诞生在美国的一种的新兴的电视化的喜剧模式。1992年,曾在美国留学的英达导演(随后出现的英派),将这种电视艺术带来中国。从此,中国本土的情景喜剧开始了其自身的创作与发展。十几年来,情景喜剧在中国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一个新鲜事物所经历的各种困难,从遇到水土不服,一度不被中国广大的电视观众所接受到其凭借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发展完善,及优秀的创作思路终于被中国观众的广泛认可。 《我爱我家》是集教育性与娱乐性 通俗性与严肃性 艺术性与群众性为一身的情景喜剧。从中国的情景喜剧发现到现在来看,其实每部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闲人马大姐,武林外传》都是同时具有教育性 娱乐性 通俗性等特点的。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情景喜剧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本身每集,或是每个章节 都是有一定寓意的 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有一定得教育意义,把这种教育性隐藏在通俗性的话语中,故事中,通过这段故事会使我们明白什么道理。比如在第19集(气功师大)一集中,就揭露了所谓气功大师的虚假表演,告诉大家伪科学而真面目。中国的情景喜剧包括(我爱我家)都是有一点严肃性在其中,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中国,不断的有收入差距过大,青年一代的思想,退休老人的生活等非常严肃的问题被《我爱我家》用市井生活和俏皮话加以调侃与消解。但这些调侃与消解并不影响这些问题在剧中的反映以及人们愈发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我爱我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的都是关于这个家的故事,关于这个90年代北京六口之家以及他们的邻里的故事。这也是中国情景喜剧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是用艺术手段展示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它所描绘的生活和百姓息息相关。从观众的实际需求来讲,家长里短,是是非非,离观众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渴求距离很近,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纠葛,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正因为是观众身边的真实故事,观众才会被他们牢牢吸引,并形成某种心灵的互动,产生由角色到自身的情感交流。情景喜剧浓厚的人情味与亲和力能起到润物纽无声的艺术效果。

其实关于这点,似乎也成了中国情景喜剧的一个瓶颈了,比如《闲人马大姐,家有儿女》都是以家作为基础去进行剧情,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故事过于表面而毫无内涵可挖。这点在中国的情景喜剧里被用的太多了,观众们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审美疲劳了家里的事情似乎只有那么多。但是在近期的作品有所改观比如《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

咱们来说说外国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是近期很火的一个外国情景喜剧,是在朋友圈子里开发噱头,循着一份“普世性”的“刻板印象”,铺叙几位“科研型宅男”生活喜乐,这个剧的发展当然不是以来作为主线了。其实从生活大爆炸这个剧中可以看出,美国情景喜剧在编剧上可谓是长期的研究,在笑料上不是局限于市井小事,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这种在中国情景喜剧的主要创作点。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归结为这是中美文化差异造成的,美国的文化相对开放一点,在生活大爆炸中那些笑料,调侃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性的话题,在剧中充斥的男女关系其实在这点上,美国的观众是很买账的。这里,我提一下最近出现的国内的一个情景喜剧《爱情公寓》,《爱情公寓》在创作上也是一群年轻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故事,这可以肯定人与人的关系及感情问题就是此剧的发展线索了,但是在语言特色及调侃上显然没有《生.》来的那么生猛还是走的是中国特色的路线。但是我认为,不再以家为故事背景,以年轻的人的情感口味为主可能是以后的创作的主要地带。

美国观众对于美国情景喜剧包括这部《生》的看法就是娱乐就是娱乐,不会把什么教育意义带到剧中让观众体会,这点上就和中国的情景喜剧有较大的差别,当然这与意识形态和文化也有关系,作为一种纯娱乐性质的艺术形式,美国的情景喜剧就不会带有过多的教育性,严肃性。

在语言的创作于修饰上两地的情景喜剧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英语里俚语的处理是一个笑点的主要出现点,经常出现一语双关的情况及很多的黑色幽默,需要在那个环境下那个文化背景下才能搞懂的笑点。在国内,语言上的地方特色(方言)也是一个笑料之一,笑料的产生还经常采用抖包袱的方式出现,在这点上观众其实有点审美疲劳。在表演上其实美国情景喜剧的演员我认为他们的表演实在跟着观众的节奏走,有时候表演时很露痕迹的,是刻意的表演,就是告诉观众我们在创造笑点。

上一篇: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方法下一篇:村申报科普示范村总结